13
教教 课课课课 课 课 课 课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教教 ,。,,,、。 课课课课课课 14.1 课课课课课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一、,,、、、、、。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西。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一,一,。、,。,。,、,,。 14.2 课课课课课课课 14.2.1 课课课课课(Convergent Thinking)课课课课课课(Divergent Thinking)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12教5教教教教教 教教 5教10教 教 教 ?。。 教教教教教教教 一、。,,,。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 教 教 教 教 教 ……教 教 ,,、、、、 。。 14.1.2 课课课课课(Low Level Thinking)课课课课课课(High Level Thinking)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14.1.3 课课课课(Lateral Thinking)课课课课课(Vertical Thinking)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De Bono)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一、,、。一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一, 14

思维技能siwei

  • Upload
    ts0104

  • View
    988

  • Download
    2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课目十四 思 维 技 能

“我思故我在。” 这说明了思维的价值。人类有思维的本能,每个人都有思维能力,而这就是人类之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但,究竟什么是思维呢?

我国教育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融合思维技能,以增强学科的教学效果。在这里,你将先学习思维的概念和分类,然后掌握思维技能,进而能够在华语教学中应用、融合这些技能。

基本阅读材料

14.1 思维的概念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说,思维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法的认知活动,是个人在脑中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思维须有知识做基础。知识就是信息,是思维操作的材料,没有这些信息作材料,思考就无法进行。如果知识信息充足齐全,思考则成为多余的东西。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的产生据说每五年就增加一倍,新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学校的课程根本无法容纳这些新知识,更不用说旧的了。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责任不再只是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还应该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知识和思考两者应该并重,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与时并进。

人类大脑的潜能是巨大的,我们一生中对大脑的运用仅是其潜能中的极小极小的部分,据说一般人只运用了百分之十的大脑潜能,即使天才也相去不远。人类的智慧、天赋非天才所独有,他们的大脑也是在不断的训练和考验中发展的。普通人的大脑同样具有巨大的潜能,也完全可以开发。当然我们不能期望把每个人都训练成天才,但是多注意运用大脑、勤于思考,肯定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使人更聪慧。14.2 思维的几种分类

14.2.1 聚合式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和扩散式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14

Page 2: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聚合式思维涉及联想、分析、逻辑推理等思维技能,例如,有人问:砖头有何用途?而你答:砌墙造房子。这是记忆中所储存的知识;但,今年12月5日是星期日,明年5月10日是星期几?没有日历你也可以推算得出答案。这属于聚合式思维。

扩散式思维是一种推测、想像和创造的思维活动。这类思维不遵循固定的方法或思考方向,采取开放和分歧方式,以找出某个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或解决方法,而这些答案或方法都不在现有知识范围。

聚合式思维和扩散式思维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强调最好或标准的答案,后者强调反应的多样和变通性。例如前面?砖头有何用途??的问题,如果从多方向去思考,砖头还可以作武器、教具、气功打击物、垫托物、雕刻原料……等。这种思考方式属扩散式思维。

14.1.2 低层次思维(Low Level Thinking)和高层次思维(High Level Thinking)

低层次思维是指只涉及认知、识记、再认及重现的思维技能,包含以上所叙述的认知和记忆两项;高层次思维则是指比较、分析、推理、综合、评鉴等较有深度和广度的思维技能,包括以上聚合式思维、扩散式思维和评鉴等。

14.1.3 横向思维(Lateral Thinking)和纵向思维(Vertical Thinking)

横向思维又称水平思维,纵向思维也叫垂直思维,是英国学者李莫洛(De Bono)所提出的思维运作分类,其概念与基尔福的扩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有相似之处。横向思维是一种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事物的思维方式,要求得出问题的不同、特异答案。纵向思维则是指一般偏重于逻辑分析的垂直思考方式。

李莫洛把横向思维比喻为现代摄影术,而纵向思维则如旧的照相术。在照相技术问世初期,为了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摄影师必须安排好布景,调整好灯光,让拍摄对象摆好姿势、面带笑容,然后一次成相。现代摄影术则要求摄影师根据拍摄对象的不同表情和照明条件,从不同角度进行数十次拍摄,然后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一张。

纵向思维犹如掘井,一步一步向下掘,把特定的思维模式不断深入发展下去;横向思维则是不停地从一个洞的旁边,重新掘一个洞,不断地展开新的发展方向。

14.1.4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人针对某种资料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分析是把资料信息根据某种标准分解成若干部分,其中涉及比较、分类、按序排列等思维技能;鉴别则包括分辨是非正误、判别真理和谬误、鉴定主次等思维技能;判断则须概括、推理、评鉴、诠释等思维技能。通过这类思维活动,

15

Page 3: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个人对原有资料信息的理解与掌握将进一步提高。

创造性思维旨在创作,以期产生新颖、独特及有效的新意念或新产品。人们通常都把创造性思维与发明、发现、革新、创作、科研等实践活动作联系,这是因为这种思维与创造性活动有密切相关。

一般人认为只有发明家或艺术家才具有创造性思维,事实并非如此。其实,任何普通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所不同的是,发明家所创造的成果,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新的;而普通人的创造成果虽然对本身来说是新的,却往往是他人曾经获得的。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创造性思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破旧立新。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参考书目

章维新编著(2002)《小学华语教学法》(增订版)

14.2 思维技能

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思维技能的训练提高的。那么,思维技能究竟有几个呢?从以上的思维分类来看,这个问题可不容易回答。

教育部从90年代初期开始,就向教师大力介绍推广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据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出版的《小学华文思维教学参阅手册》(1997版),在小学施行教导的思维技能共17项:

联想和联系 比较异同 分类和归类 评鉴 按次序排列 辨别说明的正误 辨别事实与意见 辨识偏袒性的说明 鉴定和阐释起因 鉴定结果和预测结果 推理和作出结论 概论 诠释 鉴定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和细节 摘要 决策 解决问题

16

Page 4: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在师范华文课程里,我们将讨论其中的十六项。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14.2.1 联想和联系

这是我们的第一项思维技能。

联想是从已知的概念或事物出发,思索与其他概念或事物之间的联系。

有报告说明,一个词语平均可以与10个其他词语发生直接联想。

思考

“河”除了可联系“鱼”外,还能联想到哪九个词语呢?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一些方法启发诱导学生联想。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参考书目

现在参阅章维新《小学华语教学法》五类联想方法(233页),找出启发学生的方法。

要培养思维能力,我们也可利用思维训练工具,例如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建议的思维图表(Graphic Organizer)

图表:联想思维图表

上图是个简单的思维图表,可帮助小学生组织思维,以联想“甜”这个词。在其它思维技能中,你将看到更多的思维图表的应用。14.2.2 比较异同

比较是把两种或更多的事物加以类比或对比,类比是相同点的比较,对比则是相异点的比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因此,即使是非常相似的事物,也必然有某些不同点。只不过事物相似性越大,就需要越精细的比较能力,才能找出差别。比如,猫和狗,相似性小,很容易发现它们的差别;狗和狼,尤其是狼狗和狼,则很相似,需要较仔细的比较,才能发现差别。

17

蛋糕

糖果

蜂蜜

Page 5: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在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前,必须先确定主要的“相比点”,然后才安排适当的排列次序加以叙述。例如,比较班上的两位同学,首先要确定相比点:外貌(身高、体重、衣着是否整洁……等),家庭(父母的职业、兄弟姐妹人数等),学业(成绩、喜欢的科目、喜欢的老师、课外活动等),志愿……等。

在低年级,比较能力的训练包括大小、高矮、多少、长短、粗细、厚薄等的比较。这些都是比较具体、能直接观察到的特征。在高年级,通常是多方面的比较,除了上述具体特征之外,还包括用途、习性、结构等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特点。

图表:比较异同思维图表 1

不同的特征 相同的特征1. 2.3.4.

1.2.3.4.

结论:

练习

用以上的图表比较“猫”与“老虎”,然后作出结论。

思考

应用图表对你有什么帮助吗?

思考

以下有个比较复杂的图表,它比较适合用于高年级。想一想,“猫”与“老虎”应从哪些角度比较呢?

图表:比较异同思维图表 2

18

Page 6: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14.2.3 分类与归类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例如人可以根据性别分为男女,或根据年龄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等。这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分类。

复杂难解的问题的一个特点是拥有大量错综复杂的信息,使得人们不知从何入手去分析。分类就是分析这类问题的一个简易方法。因为,我们把大量信息中互相类似的聚集在一起,并弄清其间的关系,使我们的思路清晰,进而解决问题。

分类时须避免“并列错误”。例如:“食物、稻米、饮料”这样的分类是并列错误。因为稻米也是食物的一种,作为主类(如食物)与子类或部分(指稻米)并列,故称并列错误。应该改为“食物、饮料”,一个是固体另一个是液体,稻米从属食物的一个子类。

确定了类别后,我们就可把资料归类。练习

19

Page 7: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如果我们已在黑板上写上了“胎生”和“卵生”的类别,试把这些动物归类:“狮子、鸭子、兔子、蚊子、猴子”

参考书目

现在参阅马来西亚课程发展中心(1997)《小学华文思维教学》14-17页,然后确定哪些思维图表是你教学中可应用的。

14.2.4 评鉴

评鉴是根据某种标准对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例如:“知识就是力量”是肯定判断;“梦境不是真实的”是否定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各种事物作出评鉴,例如:事物的异同、说明的正误、意见的真假、排序的对错……等。要能作出客观准确的评鉴,除了必须对该事物有充分的了解之外,还要掌握鉴别事物的方法。例如,评鉴事物的异同,就须掌握分类和归类的技能。评鉴说明的正误,须掌握辨别正误的技能。

思考

在华语课文里,有哪些事物可让学生作出评鉴的?

14.2.5 按次序排列

按次序排列是把几件事物或信息,根据某种关系,有条理地组织起来。例如,把几种物体根据大小、轻重、长短等顺序排列,这是低年级常用的按次序排列的训练。在高年级,则常用把几个句子串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或按时间排列来训练这个技能。

学生首先须对所举的个别事物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进行按次序排列。比如把几个句子串成一个故事这个技能,学生须先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才能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排列。

练习

20

Page 8: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把以下各项按从写信到把信寄出的顺序排列:(a) 写祝语;(a) 拿出信封;(b) 折叠信件放进信封;(c) 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d) 封上信封;(e) 写问候语;(f) 写近况及要讨论的事情;(g) 贴上邮票;(h) 注明日期;(i) 写自称或名字;(j) 写称呼或名字。

14.2.6 辨别说明的正误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先须区分语句的真假、说明的正误,尽量把真的语句收入我们的知识宝库内,而把错误的说明排斥于知识的门外。辨别说明的正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第一是分析语句意义的真假,第二则是运用观察、考证来辨别。我们先看下面几个句子:

(1)王老五是未婚汉。(2)圆形是三角形的。(3)人家的哥哥是男的。(4)关丹的人口有两百万。(5)老张是王老五。(6)乌鸦是白色的。

要辨别以上句子的正误不会太难,其中句子(1)及(3)肯定是正确的,而句子(2)肯定是错误的;句子(4)及(5)就不能即时确定正误,须作进一步的考证、观察;而“乌鸦是白色的”,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在某些地方会有白色的乌鸦。重要的是,这些句子或说明的正误是怎样验证出来的呢?

其实,对于句子(1)、(2)及(3),我们只要清楚明白这些句子里的字词的意思,就可以决定其正误了。句子(1)里的“王老五”三字的意思,与“未婚汉”三字的意思完全相等,因为任何王老五,不管我们认识与否,一定是未婚汉,所以“王老五是未婚汉”是正确的。换言之,句(1)的正误完全决定于这句子的意思,而无须依靠经验的印证。同样的,句(2)及(3)也只须凭语义的分析就能决定其正误。

21

Page 9: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句子(4)、(5)及(6)是关系到事实的问题,我们不能单凭对句子意义的了解辨别其正误,还得作相关的观察与考证。关丹的人口有没有两百万,最好是向统计局查问考证,才能辨别其正误;老张是不是王老五,则要找到老张这个人才知道;句(6)则只好向百科全书求证了。

思考

想一想,学生为何须要辨别说明的正误?

14.2.7 辨别事实与意见

知识或信息除了有正误之分以外,还可以从性质上分为事实与意见两种。属于事实的信息主要有两种来源:即事实的材料和根据事实的材料所得出的推理和结果。

事实的材料是指我们直接通过听、摸、嗅、尝、或看到的实际经验。例如:我手上有个柠檬,它是甜的还是酸的呢?我尝了尝,是酸的!我说:“这柠檬是酸的。”这是事实的材料。如果我进一步去尝了几十个来自不同地方的柠檬,发现都是酸的,我就凭这些事实材料,得出结论:“柠檬都是酸的。”在接受这个结论为事实之前,要注意其所根据的事实是确实的,推理是正确有效的。

辨别事实与意见的方法也是通过分析语句的意义和运用观察、考证来进行。例如:“柠檬是一种水果”这句话,只要明白句子内的每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就能辨别这是事实;而“女人都喜欢吃柠檬”这句话则须要通过观察、考证来辨别。如果发现有些女人不喜欢吃柠檬,却喜欢吃苹果,那么这句话就不能成为事实,而属个人意见。

练习

辨别以下各句属事实或意见:(a) 集邮是最好的爱好。(b) 吉打是我国最大的稻米产区。(a) 水占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c) 警察的任务是维持社会治安。(d) 女生喜欢洋娃娃。(e)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

14.2.8 鉴定和阐释起因

认识和理解事物内在关系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无论是掌握概念,或进行判断推理,首先要依靠对事物的理解,其次还要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进到内在关系的理解。所谓事物内在关系包括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次序关系等。鉴定和

22

Page 10: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阐释起因是在理解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例如,冰块为什么会化成水?天上的云为什么会移动,为什么有时向东移,有时又向西移?为什么下雨时有时会有彩虹出现?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现象,多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能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鉴定和阐释起因可通过分析语句的意义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两种方法。对于因果复句,只须理解语句的意义,就能鉴定起因。例如:“明华生病了,所以今天没来上课。”“最近因为天气不好,很多人生病了。”这两个因果复句,只要理解句子的意义,就能鉴定原因。至于如上一段的“冰块为什么会化成水?”等自然现象的问题,则须靠观察、阅读、收集资料、思考,才能得到答案。

知识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掌握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则是对事物进一步的理解,也是知识的进一步的扩展。鉴定和阐释起因是探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用“为什么”或“什么原因”作引导。儿童的知识少,生活经验有限,对许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然而,他们的好奇心往往因为父母和师长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压抑。看看下面的例子:

问:“人为什么要睡觉?”答:“因为人要休息。”问:“为什么人要休息呢?”答:“因为工作累了。”问:“人为什么会累呢?”答:……“这孩子怎么没完没了,问你妈妈(爸爸、老师)去!”……

儿童遇到几次这样得不到答案的情景,往往就导致他们失去探求的欲望,同时也失去了敏锐的观察力。鉴定和阐释起因是符合儿童好奇心理的思考技能,如果好好引导,不但能使得他们的探求欲望和观察力得到提高,他们的知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参考书目

现在参阅马来西亚课程发展中心(1997)《小学华文思维教学》33-36页,找出小学华语鉴定和阐释起因的教学步骤。

14.2.9 鉴定结果和预测结果

鉴定和预测结果是人们通过对事物的发生、经过和现状的认识和研究,探讨事物的发展,以获得未来的信息。

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能鉴定和预测事物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呢?首先,要注意引起事物有规律变化的条件。例如,冰块遇到

23

Page 11: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热就变成水,水在00C~1000C之间是液体,这是永恒的自然规律。温度是冰块变成液体的条件。认识了这个条件,就掌握了这个自然规律,就能对冰块会否溶化作出鉴定和预测。其次,留心观察事物反复出现的类似现象。事物的类似现象反复出现,是客观规律的外部反映,是人们认识事物规律的向导。例如,黑云密布是要下雨的现象。所以,当看到天空黑云密布,我们知道(预测)那是要下雨了。

鉴定结果和预测结果训练预测思维的能力。在语文科,鉴定结果和预测结果的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是以预测故事结局的练习来进行。

思考

如果你要学生对课文故事结局预测结果,通常会出现什么局面呢?

14.2.10 推理和作出结论

推理是由已知的事项得出新的判断的思考过程。例如,从“甲比乙富有”和“乙比丙富有”这两项资料,我们可以凭推理得出新的资料:“甲比丙富有”。这新的资料其实已经包含在前面两项的资料中,只是没有直接被明言吧了。这种由已知的资料推出未知的资料的过程,就是推理。以下的故事说明推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某教会接到一个富翁捐献一笔金钱,指定由神父接收。在接收仪式上,富翁迟迟未到,神父只好先发表谈话打发时间。他谈到神父生涯中一些往事,其中提到他第一次聆听告解的时候,刚好遇上一个杀人凶手向他忏悔,神父当时不知如何处理。稍后富翁赶到,在致词时指出,他多年前已认识神父,并曾向神父告解,当时神父告诉富翁他是第一个向自己告解的人。富翁此言一出,举坐哗然。

在座的人如此哄动的原因是什么呢?自然是因为他们知道富翁原来是一个杀人凶手。但是在神父和富翁的致词中,可没人提及“富翁是杀人凶手”这件事。在座的信徒是听了神父说“第一个向我告解的人是杀人凶手”和富翁说“我是第一个向神父告解的人”这两句话,而得出的结论。他们是凭推理得知“富翁是杀人凶手”的。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或普通情况得出关于个别事物的结论。演绎推理常用三段论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以下是一个三段论式的例子:

凡人都会死, (大前提--一般原理或普通情况)张三是人, (小前提--个别事项)所以,张三会死。 (结论)

24

Page 12: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归纳推理是由一些个别事例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以下是归纳推理的例子:鸡的血是红色的, (个别事例1)鸭的血是红色的, (个别事例2)牛的血是红色的, (个别事例3)羊的血是红色的, (个别事例4)老虎的血是红色的, (个别事例5)………… (个别事例 n )鸡、鸭、牛、羊、老虎……都是动物,所以,动物的血是红色的。(一般性结论)

须注意的是,个别事例的数目必须广泛而全面。人们曾经根据经验归纳推论:“动物的血都是红色的”。但是,后来发现虾以及一些其他动物的血不是红色的,而推翻了以上的结论。可见,即使从广泛的事例所得的结论也不一定可靠。所以,要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除了必须全面搜集事例,而且还要注意反面事例的探索,以考验它的可靠程度。

思考

为什么说这一项是重要的思维技能?

参考书目

现在参阅马来西亚课程发展中心(1997)《小学华文思维教学》41页的教学例子。

14.2.11 概论

概论就是概括论述。

概括是把事物、图表、报导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加以归纳。

概论的例子:中华小学的UPSR数学成绩

1999年及格率为93%2000年及格率为96%2001年及格率为97%

概论:中华小学的数学成绩很好。

思考

现在你再为以上的资料作出其它的概论。

25

Page 13: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在语文课,概括课文内容是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在阅读课文后,经过分析,鉴定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和细节之后,练习归纳课文大意,作出推理总结,不但可以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知识获得巩固,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推理总结即对内容作出论述,也包括课文中心思想的论述。

概论技能是个较高层次的技能,它涉及联想、比较、分类、评鉴等技能,也须对概论对象的内部关系有充分的理解,即对其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有所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概论。

14.2.12 诠释

诠释是利用语言文字来解释字词、语句和图表。

诠释词语的练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语言准确性的一种手段。词语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中小学生思维技能训练,应选择名词作为诠释的练习。例如,要求学生诠释“尺”或“钢笔”这两个名词:

“尺”是一种计量长短的工具;“钢笔”是带有金属笔尖,蘸墨水书写的文具

必须强调的是,诠释不是为了解答疑难,而是思维技能的一种训练,所以,所选择的词语必须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此外,指导词语诠释练习,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指导学生把“属概念”尽量缩小到最小限度。例如“尺”是“工具”,“钢笔”是“文具”,它们都是某种“用具”,也可以说是某种“东西”。但是使用“用具”、“东西”这样的概念就显得太宽了。学生常常会选择过大的属概念,而使得说明不够精确。

2. 选择“种差”要注意事物的主要特点。例如对“钢笔”的诠释,“金属笔尖”是钢笔和毛笔、铅笔主要区别的地方,“蘸墨水书写”则是它与铅笔、圆珠笔或蜡笔的不同点。

3. 语言必须简洁,文字应该比被诠释的词语更通俗,不能用比喻或否定形式,也不能用原来的词语诠释自己。

思考

诠释这些词语:“人、教师、马、好心”。

14.2.13 鉴定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和细节

26

Page 14: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我们通过阅读和聆听得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有结构、有层次、有次序的。理清或鉴定信息的层次结构或其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和细节,不但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也是对信息的进一步理解,知识的进一步扩展。

在语文课,鉴定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概括文章的内容大意来达致的。一般上,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其体裁来鉴定:叙事的文章,要掌握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的文章,则要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外表容貌,性格特点,贡献及表现等;写物的文章,一般要介绍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作用等;写景的文章则要概括景物的方位、特点。概括文章内容常用的方法有:1、段意合并法。这是先把文章分成若干段落,再把每段段意概括出来,然

后把各段段意合在一起,抓着要点归纳总结,便是文章主要内容。2、提问引导法。教师根据文章主要内容依次提出问题,学生只要回答问题,

然后将答案归纳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记叙文可以按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提出问题,回答了问题,也就抓住了主要内容。3、词语连串法。先把文章的主要部分用词语概括出来,然后把这些词语连

串成几句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至于次要内容和细节,则是在鉴定了主要内容之后才加以补充的。

练习

现在你必须参阅马来西亚课程发展中心(1997)《小学华文思维教学》53页的教学例子。

14.2.14 摘要

摘要就是摘录并组合文章的关键句子和段落。文章的内容可分为重要的、次要的和细节,摘要就是摘取重要的内容。作摘要可归纳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鉴定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把主要内容按文章顺序排列,并调整文句,使上下文连贯、通畅。鉴定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已在前面说明,这里不再重述。须要强调的是,摘要的文句须尽量保留原文的词句。

练习

现在你必须参阅马来西亚课程发展中心(1997)《小学华文思维教学》56-57页的教学例子。

思考

鉴定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和细节的技能对“摘要”有什么帮助?27

Page 15: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14.2.15 决策

决策本是高层管理者的职务。作出决策前,他们必须对未来的事态作出估计和预测。如果事前所得的信息资料是准确、全面的,分析程序又实事求是,那么所作的决策,成功的可能性就高。主要关键在于掌握所需的资料信息和分析、预测的思维技能。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须要作出决策。例如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常会考虑:牌子、价钱、品质、潮流等。如果我们有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经过一番比较,就能作出最好决定。

练习

你如何选看电视节目?试以下列节目表为例,练习你的决策技能。图表电视节目表

第二电视 Ntv73.00 pm 卡通片4.00 pm 淡米尔影片5.00 pm 淡米尔新闻5.30 pm 连续剧6.30 pm 华语新闻7.00 pm 连续剧8.00 pm 英语新闻8.30 pm 足球赛10.00 pm 英语片11.00 pm 世界新闻11.30 pm 卡通片

3.00 pm 科学新知4.00 pm 英语娱乐节目5.00 pm 英语片5.30 pm 卡通片6.00 pm 华语娱乐节目7.00 pm 体育精华8.00 pm 国语新闻8.30 pm 华语片10.00 pm 羽球公开赛现场 转播1.00 am 卡通片

28

Page 16: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在以下表格填写你如何选择电视节目:

一定要看的节目 理由 时间 波道 节目

有时间才看的节目 理由 时间 波道 节目

14.2.16 解决问题

要解决问题必须弄清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种类多种多样,但可以简单地分类为书本问题和现实问题。书本问题的特点是解题所需要的信息都包含在问题叙述中,而且必能得到正确的解答。而现实问题的特点恰恰相反,问题中所含的信息往往不足够,而且其中许多信息可能互相矛盾,解决的方式多种多样,可能有些方式会有比较好的解答,但是没有“唯一正确”的解答。书本上的问题可以更具体地分类为:

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掌握了问题的分类技能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如果知道某个问题是综合性问题,进一步去弄清楚其综合了的知识,再运用以上的思维技能和思维工具,一般上就能把问题解答。

现实问题则是错综复杂的。例如,学生吵闹的问题,可以简单化说它是个课堂纪律问题。可是,如果深入研究,其问题可能是:班上学生人数过于拥挤、课

29

Page 17: 思维技能siwei

教学法:思维技能的应用

室太小、设备不足,老师的教学呆板单调、教材枯燥无味等等。教师如果不假思索就以纪律问题处罚学生,就犯了药不对症的毛病。

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可以用以下四步策略:

第一步:弄清问题弄清问题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分析,清楚实际问题所在。如果问题太复杂,

先把它分类,再分成重要的、次要的等级。先集中注意重要的部分,提出假设、想像,把问题加以概括、简化,并联系有关的理论和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如果是书本上的问题,则须弄懂问题的每一个字。

第二步:拟定计划通常在鉴定问题的阶段中会得出几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再参考以往解决问

题的方法,结合新的资料因素,拟出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步骤。

第三步:实行计划实行计划时,须经常仔细检查工作的进程。

第四步:总结反思这一步骤主要是阐明结果和评审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或正确,也包括对解

决问题的技能进行补充或交流。

思考

你的华语课文中,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利用“解决问题”的技能的?用了之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单元结束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