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yjjy.gd.gov.cnyjjy.gd.gov.cn/attachment/0/378/378996/2701523.docx · Web view监狱企业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关押和改造服刑人员的场所,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的神圣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和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公开招标文件(工程类)

广东省温泉企业公司

企业生产调度中心搬迁建设项目

用户需求书

广东省温泉企业公司

目 录

1.系统概述22. 基础网络建设63.视频会议室114.机房和生产调度中心搬迁225.中心机房工程建设346.主要设备性能参数要求367.建设清单67

广东省温泉企业公司企业生产调度中心搬迁建设项目文件 项目编号:0835-190F11007931

5

2

http://www.gdbidding.com

1.系统概述

监狱企业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关押和改造服刑人员的场所,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的神圣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必须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朝着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规范企业运行,真正贯彻落实“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实现“提高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的监狱工作核心目标,推进监狱和监狱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监狱企业信息化是建设智慧监狱、推动监狱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基本条件,特别是对于落实司法部“智慧车间”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企业生产调度中心搬迁建设项目将极大提升温泉企业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朝着智慧车间、智慧企业的发展方向迈进一大步。

1.1系统框架

根据上述对监狱企业生产调度中心搬迁建设含义和特征的描述,其具体组成可以划分为:

序号

分项子系统

描述

1

基础网络建设

包括综合布线、新建网络交换设备等

2

视频会议室建设

视频会议室建设

3

生产调度中心搬迁建设

包括现有生产调度中心的搬迁及新生产调度中心建设、系统升级

4

中心机房搬迁建设

包括中心机房新建工程及现有2个机房搬迁、主干链路重新铺设

1.2建设思路

监狱企业生产调度中心搬迁建设及应用必须按照省局信息化规划的要求,进行一个有机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并分步骤分阶段完成实施与部署,因此,总体上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的建设原则,并在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分解出各级组织在不同阶段的实施目标与任务,确保在各部门开展建设应用时不偏离总目标和大方向,确保有限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果。

广东省温泉企业公司企业生产调度中心大楼共七层,生产调度中心及中心机房在第七层,每层楼都设有接入间,基础网络建设包括整栋大楼的信息化系统综合布线和接入。

生产调度中心搬迁包括原有政法网、安防网主干链路的迁移和切换,同时包括已有大安防所建设的各个子系统(包含但不限于网络、网络安全、视频监控、对讲、应急报警、门禁、服务器、存储、UPS、三维可视化指挥系统、在用业务系统等)的所有链路的迁移和切换。

1.3总体建设原则

监狱企业生产调度中心搬迁建设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多个系统的集成,因此必须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制定出经济合理、资源优化的系统方案。

★该项目搬迁必须在不超过2个日历日内(星期六、星期天)完成所有设备的迁移、连接、调试,确保按时投入使用。

1、安全性

监狱企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在系统的安全性上的要求很高,在建设开发时应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安全机制,建成的系统应具有安全保密性,不但要进行严格的权限管理,还要采取先进的、可靠的安全保密措施。

2、先进性和成熟性

建设时应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建成性能优良、技术先进的系统,既可保证当前系统可靠的应用,又能适应未来技术和业务发展的要求。

先进性,能保证系统符合国际国内标准,便于扩充和发展;成熟性,则代表可靠稳定、性价比好。

现代科技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办公已经离不开网络,故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对成本有所控制的情况下,应优先设计网络化、信息化的方案。

3、可靠性与稳定性

整个系统的建设应保证数据传输与存储的连接性,确保系统长期可靠运行。

4、可扩展性

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今后的发展,使系统能随着监狱企业的需求而扩展,防止重复投资,系统建设时应留有充分的余地,方便日后扩容、升级及集成。

硬件、软件产品的选择都要坚持标准化的原则,首先采用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其次考虑流行的和实用的工业标准,软件应采用开放式结构。

5、实用性、经济性、方便性

建设就是为了使用,故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性,不能华而不实,应结合监狱企业实际提出合理需求,根据需求合理建设方案,优化组合,采用合理的网络平台。

在应用软件的建设上,力求简单实用、界面友好、便于操作、易于掌握,操作人能轻易的使用和维护。

6、新旧系统对接

★设备选型时应整体考虑与原有利旧设备及已建各子系统之间的对接和兼容性问题,特别是所提供设备与本项目系统、与原有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满足联动的基本要求。投标人必须解决接口和兼容性问题,报价包含实现完全兼容所产生的一切费用。

★本项目新建系统设备及迁移的系统设备、链路要与监狱现用安防系统、安防设备、指挥平台、网络系统及相关应用系统无缝对接,投标人需要提供对接承诺书面证明。本项目包含所有与信息技术有关设备的搬迁、连接。

★投标人需要对所有搬迁设备提供一年免费运维服务。

★本项目所投设备必须为国产化品牌。

1.4系统建设依据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367-2001 《视频安防监视系统技术要求》

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0408.4-2000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16572-1996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GB/T-16677-1996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J 232-82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ISO/IEC 11801-2002《建筑物通用布线标准2002》

TIA/EIA TSB67 《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现场测试规范》

ANSI/TIA/EIA568-B.2-1 《100 欧姆 6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规范》

EIA/TIA TSB-72 《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

EIA/TIA TSB-75 《开放办公室布线系统标准》

CECS 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YD/T 926.1-2001  《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

YD/T 926.2-2001  《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YD/T 926.3-200  《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GB/T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2-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6510—1996-T 《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电视分配系统》

G11318.5-1996《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可靠性要求与试验方法》。

GBJ121—88    《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J45—8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J16—3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16—88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J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T4959-19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T14476—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GBJ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IEC61312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4-19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98-199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QX3-2000 《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监狱企业建筑图纸及具体要求;

2. 基础网络建设

2.1综合布线系统

具体涉及布线的项目有:基础网络建设、视频会议室、中心机房搬迁建设、生产调度中心搬迁建设;

2.1.1业务需求

监狱企业综合布线系统是为监狱企业信息化应用提供通信网络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根据《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要求及监狱企业业务应用、安全防范和应急指挥、服刑人员改造等方面的需要,总体上规划建设政法网和互联网这二个相互隔离的网络。

监狱企业政法网

主要为监狱企业的监控、报警、门禁、办公、网站及各项业务管理应用系统提供通信支撑平台。该网络覆盖全监狱企业,并接入政法网网络中,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政法网网络平台。

互联网

主要用于监狱企业警察职工接入国际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等工作。

2.1.2技术要求

布线要求

在考虑综合布线时,首先要考虑主干的带宽,根据目前布线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主流,布线系统的主干带宽建设为万兆,布线系统主干布线材料采用单模光纤,中心机房设在办公楼内,中心机房通过单模光纤与监狱企业各栋建筑以星型分布进行连接。

主干系统采用三条144芯单模光纤和一条144芯单模光纤,为了保持材料的统一和今后维护管理方便,室外光缆全部采用单模光缆。按照规范及要求进行分配原则,其余作为备用和冗余。

水平系统的网络综合布线建设采用六类屏蔽双绞线敷设,保证布线产品的网络传输可提供千兆带宽,从而保证各个子系统的大量数据的交换。

布点要求

每个办公桌的信息点包括政法网信息点1个,电话信息点1个,每个业务科室(房间)部署1个互联网信息点位。政法网与互联网之间实现物理隔离。

政法网与互联网在网络设备和布线层面实现物理隔离,即不同的布线系统,不同的网络设备。

(1)垂直干线子系统

根据监狱企业各建筑物的情况,从中心机房到各楼层设备间的垂直布线采用光纤链路。

(2)管理子系统

针对监狱企业情况,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设备间内,它是水平子系统、主干子系统的光纤端接的场所,由大楼主配线架、楼层分配线架、跳线、转换插座等组成。

(3)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指从楼层配线间至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由用户信息插座、水平电缆、配线设备等组成。连接线由六类屏蔽双绞线构成,最大水平距离:90m(指从管理间子系统中的配线架的端口至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电缆长度)。水平布线系统施工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大量的工作,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不易变更。因此要施工严格,保证链路性能。

针对监狱企业情况,大楼所有信息点采用六类屏蔽双绞线,可支持千兆以太网及多媒体应用。所有线缆一律采用线槽或线管进行保护,并暗敷墙内或安装于吊顶之上。

(4)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指从由水平系统而来的用户信息插座延伸至终端设备的连接线缆和适配器组成。工作区的六类屏蔽跳线为软线材料,其长度一般不超过3M。

综合布线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示意图

针对监狱企业情况,各工作区分为互联网、政法网和语音安装双口信息插座,所有六类信息插座通过线管及暗盒固定于墙上,离地30公分。视频会议系统信息插座集中于主席台一侧的墙上。

信息点编号规则:

按照PDS系统的建设标准,我们采用下图所示的信息点编码规则。

(楼层房间号设备类型码信息点序号)

图中设备类型码:ND表示计算机政法网数据信息点;WD表示计算机外网数据类;TP表示语音信息类;TV表示有线电视类;JK表示计算机监控数据类。信息点序号按每房间顺序编号。如103-ND02表示103房间的第2个计算机政法网数据信息点。此编号用于信息面板标签、配线架标签和线缆两端标签的标识。

2.1.3各信息点分布

(1)路由方案

根据监狱企业局域网的网络结构以及所选择的网络设备,考虑在核心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之间运行路由协议,而采用三层交换网络。

1)路由协议的选择

路由协议包含两类: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内部网关协议包括RIP和OSPF,外部网关协议包括EGPHE BGP等。

监狱企业网络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系统,使用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路由协议有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SR(Static Routes)等已形成国际标准的协议,考虑到运行维护的便利性,OSPF为IETF标准路由协议,开放性比较好,而且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的资料丰富,未了保证系统的互通性,应该选用国际标准的、先进高效的OSPF动态路由协议作为骨干网互联协议。

2)路由区域划分

OSPF的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如下:

每个区域内路由器不超过100个

每个路由器接口的相邻路由器不超过60个

每个路由器所属区域不超过3个

所有区域必须物理地连接到骨干区域。

3)IP地址规划方案

采用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来分配IP地址

设备互连地址,设备Loopback地址等采用固定IP地址

各级局域网中,服务器采用省局分配的一般数据应用固定地址

视频会议应用地址采用省局分配的视频会议应用地址

IP电话应用地址采用省局分配的IP电话应用地址

监控应用地址采用省局分配的监控应用地址。

(2)政法网

政法网是以核心交换机为中心,然后接入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网络体系。

政法网采用三层交换机为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采用三层的VLAN隔离,从而形成VLAN隔离的局域网。核心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之间进行路由交换,并在核心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上划分VLAN。

边界接入:设置边界接入路由器,边界接入路由器与监狱企业政法网核心交换机直接相连,也可在接入路由器与监狱企业政法网核交换机之间安装防火墙、防毒墙和抗攻击等安全防护设备。

核心层:政法网应是以支持三层交换和VLAN功能,并带网管功能的交换机为核心的局域网。从核心交换机到二级交换机之间支持达到万兆或千兆。

二级/三级交换机:通过光纤或双绞线与核心层交换机相连。选择支持VLAN功能,并带网管功能的交换机,并支持三层路由交换模式。下连信息点之间支持百兆或千兆速率。

(3)互联网

互联网综合布线主要为从中心机房布线辐射到各个场室信息点,主要用于监狱企业警察职工接入互联网,采用无线接入和有线接入两种方式。可根据工作需要,采用多种互联网接入办法,但是不能覆盖到监狱企业关押点之中,对于罪犯可能接触到的地点要严格控制。该网络必须与政法网之间实行严格的物理隔离。一般采用多级交换机形成局域网,然后通过路由器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网形成接入。

互联网接入路由器:采用带有ADSL功能的企业级路由器,具备动态路由能力并支持DNS中继和DDNS,可以提供DHCP服务并支持NTP功能。也可以直接申请直接专线接入,但成本较高,交换机

一般此类交换机就是接入信息点的交换机,下连信息点之间支持百兆或千兆速率。

2.1.4系统部署

中心机房内统一配置核心交换和路由设备以及服务器机组,集中管理维护,在各楼层的设备间,配置二级和三级交换设备,完成桌面接入,提供客户端应用和终端采集信息的交互。

3.视频会议室

3.1视频会议建设,按照“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的思路,建设一套集日常会议、多功能会议为一体的视频会议系统,确保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理念先进、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指挥高效。

(1)系统要做到可方便快捷的管理所有视频、音频系统;

(2)满足视频会议系统各路信号源任意切换到各个高清显示设备播放需求;

(3)保证音频扩音系统易操作、功能灵活,满足会议的不同功能要求;

(4)建设集中控制系统,使整套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管理;

(5)满足召开日常会议、多功能会议等要求;

(6)满足会议录制存储需求;

(7)满足视频会议系统讨论、表决等的需要。

3.1.1音箱选型标准

(1)声学指标

音响建设标准——会议类

等级

最大声压级

传输频率特性

传声增益

稳定声场不均匀度

系统噪声级

一级

额定通带内≥98dB

以125Hz~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125Hz~4kHz的平均值≥-10dB

1KHz、4kHz时≤+8dB

NR-20

二级

额定通带内≥95dB

以125Hz~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125Hz~4kHz的平均值≥-12dB

1kHz、4kHz时≤+10dB

NR-20

早后期声能比(dB)

500Hz~2k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3dB(可选择项)

(2)声压计算

引用计算公式: 

直达声压级计算公式: Lρ=SPL+10logW-20logr 

主扩声系统必要的声增益(NAG)的计算: NAG(dB)=20logD0-20logEAD 

主扩声系统应用的声增益(PAG)的计算公式: 

PAG(dB)=20logD0+20logD1-20logD2-20logDs-10logNOM-FSM

输入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EPR=10X其中:X=〔SPL+3dB+(ΔD2-Δrefdist)-(LSENSI参考距离处)〕/10〕 

临界距离(即混响半径)Dc的计算公式: Dc(m)= K√(Q²V)/T60〕在%A Lcons语言可懂度的有关计算: %ALcons=200²D22²T260/V²Q心理学中人耳的听声曲线图

3.2建设要求

①保证全场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并能长时间提供足够的声压。扩声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中语言与音乐兼用的一级指标。

②扬声器声音覆盖服务区内,声音与频响覆盖均匀;音箱的外形和安装位置不影响场地的整体风格。

③全场各个位置无明显回音、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音质缺陷。(但考虑到会场如在装修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吸声处理,所以必须要求在会议时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手段来弥补,如会议时尽量拉起窗帘,窗帘选用的布料厚度要求等)。

④多种系统保护措施,保证音响系统长期处于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和在意外情况下有效迅速保护音箱和音响系统的设备不受破坏。

⑤音箱采用一对一定阻传输方式,音箱与功放阻抗匹配,采用全频宽频音箱,还原出最佳的音质效果,保证音频扩音系统易操作、功能灵活,满足会议的不同功能要求。

⑥数字会议系统采用手拉手方式连接,发言单元采用便携式手拉手安装,外形美观,安装灵活,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布线量非常的少,不影响整体的装修布局,音质效果一流,拾音距离可达到50-80CM。

⑦会议讨论系统主机可设置五种话筒管理模式: FIFO、NORMAL、VOICE、FREE、APPLY五种会议模式等工作模式使用更便捷。

⑧视频会议系统的音视频输入信号有摄像机视频信号,DVD音视频信号,笔记本/电脑音视频信号等,输出信号有投影影机信号、电视机信号,所有的音视频信号都经过视频矩阵进行切换调度。

⑨视频会议系的矩阵需要采用高清混合矩阵,矩阵信号类型包括VIDEO、S-Video、VGA、YPbPr、DVI, HDMI、SDI、Fiber(光纤)、等多种信号板卡可选。

⑩高清混合矩阵配合传输器支持双向红外和RS-232控制信号双向传输功能;矩阵支持RS-232、网络、按键三种控制方式。

⑪中控系统可实现矩阵切换、摄像机控制、电源管理、音量大小控制、DVD播放机控制、电动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可方便快捷的管理视频会议系统的所有视频、音频系统,使整套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管理。

⑫中控主机支持全面支持远程网络控制,内建网络接口,支持网络级联,支持ipad/iphone手持终端,通过wifi与主机通讯。

⑬本着节约环保的理念,实现无纸化会议。

⑭对于重要的会议内容,要进行录制、存储,方便日后查询。

3.3系统功能

3.3.1显示系统

系统概述:现代化的视频会议系统,视频显示系统建设的好坏非常重要,建设一套完整的,高标准的视频显示系统,解决了视频资料显示、图片显示、视频显示、摄像跟踪显示等会议显示的需求,提高整个会议的效率;显示系统有高清电视、投影机、LED显示大屏等多种显示设备。LED显示屏具有清晰度高、质量稳定、寿命长、显示功能灵活多变的特点。

3.3.2数字会议系统

(1)系统概述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老式的会议形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会议系统的要求。现代化的数字会议系统会议程序简单化、功能多样化,能够对会议实施控制、管理,包括声音传送稳定纯正,讨论清晰有序,使整个会议形式具有高效性。

一套较完整的数字会议系统大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报到、发言、表决、会议扩声、资料显示、会议进程控制;会议摄像、会议多媒体资料展示,本系统首先完成会议报到、发言(表决选)和会议进程管理等三项主要功能,实现报到及时、无误、发言灵活、可控;表决迅速、准确;并为其他功能的扩充和升级提供标准化的接口,使整个接口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良好的兼容性,本次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采用数字会议系统。

(2)系统功能

数字会议系统具有 FIFO、NORMAL、VOICE、FREE、APPLY多种管理模式,数字会议系统单元多元化,具有桌面式、嵌入式、纯讨论、带表决、带电子桌牌、等多种单元可选;发言麦采用进口咪头和配套的专业音频处理设备,有效的提高了话筒的拾音距离和啸叫处理能力,话筒的使用距离可以达到50-80CM的超远距离,两只话筒同时开启使用时不仅不会出现啸叫的现象,反而进一步增强话筒的拾音距离。数字会议系统配合专业的扩声设备和音频处理设备使用整个会场的效果更佳,拾音距离更远,音质更清晰。

(3)会议系统

①拾音距离远:采用进口拾音咪头以及专用的数字会议反馈抑制器,拾音距离达50-80CM无飞麦现象。

②会议服务、及时处理:短消息通知、茶水申请、纸和笔申请等功能。

③会议话筒款式多:有嵌入式、桌面式、带表决、投票选举、带电子桌牌、等话筒单元可以选择。

④会议主机备份功能:会议主机可以实现热备份,即使其中一台会议主机出现异常,也能及时备份到备用会议主机,确保会议正常运行。

⑤人性化操作:话筒单元带触摸彩屏,触屏操作;同时还具有声控功能,更加人性化的操作。

⑥支持先进先出模式、普通模式、声控模式、申请发言等四种发言模式。

⑦单机支持128个会议单元继而,增加扩展主机可扩展4096个单元。

3.3.3扩声系统

(1)系统概述:音响扩声系统主要由扬声器、功率放大器、音频处理设备、调音台、话筒、音源等设备组成。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声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声源、音频处理设备、功放及扬声器系统。

(2)系统功能

通过对场室的布局环境分析,对音响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置与连接,并安装以上的音响设备,结合视频会议系统对音响扩声系统的使用需求,整个音响扩声系统建设可实现以下使用功能

①采用数字话筒前级处理器和数字周边处理器,建设多种工作模式,例如会议讨论模式,影音模式、节目模式、远程会议模式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快速调节话筒前级处理器,满足不同模式的音响扩音;

②采用多编组调音台,多路编组输出,解决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视频会议时远程音频与本地音频信号分组输出

③预置多组出厂会场效果和工作模式,现场调试可下载直接使用,无需进行复杂调试,

④采用软件调试和设置,可根据现场的环境、位置摆放、音箱摆放、会议的类型等进行预先设置和实时调节,系统可以与集中控制系统对接,通过集中控制系统进行管理;

⑤根据会议类型设置压限效果,防止信号输出过大,带来过大的音频电流,烧坏音箱;

⑥根据会议类型设置噪音门效果,滤波多余的噪音输入音响设备,产生噪音,影响音响扩声效果;

⑦音箱采用一对一定阻传输方式,音箱与功放阻抗匹配,采用全频宽频音箱,还原出最佳的音质效果。

3.3.4矩阵系统

(1)系统概述

标准的、现代化的视频会议系统,一套完整的视频管理切换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现今视频系统发展从模拟视频向数字视频过渡,从标清信号向高清信号过渡的时期,各种视频源设备和各种视频显示设备采用了不同的编码技术和接口方式,因此在高清视频系统建设中必须详细了解各种视频信号的传输距离、编解码方式,否则视频信号将无法兼容和显示。视频会议系统的信号源设备主要由多媒体会议桌插、地插,摄像机,DVD等组成,有了各种信号源,就形成了多个信号源,与多个显示设备之间的矩阵式选择关系。多路的电脑VGA信号、多路的视频信号和大屏、显示器之间,就形成了这样的关系,那么这两种设备之间,就必须有一种设备,它能够担负众多的显示信号源(输入)和众多的显示设备(输出)之间的任意组合(切换);矩阵系统成为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系统功能

由于遵循着不同的视频标准,这些信号的带宽、分辨率和传输距离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大多数工程类所需要的高清系统在高清信号的传输上都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采用IP传输存在着系统昂贵、延时长等问题,而监控系统所采用的模拟标清系统传输方式又不能够满足要求。这些都限制了真正的数字高清系统的实现。高清信号传输、切换系统是一套集信号转换、传输、控制等功能的信号处理系统。系统总体构架由模拟标清/数字高清信号转换解决方案、高清信号远距离传输解决方案、高清光纤矩阵切换解决方案组成,整套系统涵盖了视频处理的各个方面。

3.3.5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一个手持平板电脑,控制视频会议系统所有影音设备、信号切换、音量调节、电源等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简化复杂的操作。更可以通过预编程,设定各项控制模式,同时控制多个功能,使视频会议系统的各个分散型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个控制系统中集中管理与控制,把普通的应用环境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模式环境中。

无线遥控操作、简单快捷:用户只需点击触摸屏,无须专业培训,无须了解受控制设备的性能原理,就能够方便、灵活的控制视频会议系统所有的影音视频设备、计算机系统和环境设备。

快速切换和控制:所有的影音视频和计算机信号只需使用触摸屏就可以进行各种快速切换和输出,包括音频系统的切换、音量控制及灯光调节等

智能程序化控制:通过程序化控制可以对投影、音响系统等关键设备进行顺序延时通、断电和各种必要的保护、对视频会议系统的环境设备进行人性化的控制。

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该系统允许用户7×24小时连续开机运行,任何的停电、短路都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损坏和程序的混乱,保证用户对系统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3.4 供电要求

(1)扩声系统交流电源的负荷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中第3.1.1.1条所规定的一级负荷标准。

(2)扩声系统电源应从变配电所内的低压配电屏(柜)供给二路独立电源连接净化电源,与扩声控制室配电箱(柜)内互投。配电箱(柜)对扩声用功放设备采用单相三线制(L+N+PE)放射式供电。

(3)扩声设备的电源应由不带可控硅调光负荷的照明变压器供电。当照明变压器带有可控硅调光设备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防干扰措施:

可控硅调光设备自身具备抑制干扰波的输出措施,使干扰程度限制在扩声系统设备允许范围内。

引至扩声控制室的供电电源干线不应穿越可控硅调光设备的辐射干涉区。

引至调音台或前级控制台的电源应插接单相隔离变压器。

(4)引至调音台或前级信号处理机柜、功放设备等交流电源的电压波动超过设备规定时,应加装自动稳压装置。

3.5 接地要求

视频会议系统和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地线,宜在控制室或机房设置的汇流排上引接,如果是单独设置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设置单独接地体有困难时,也可与其他系统合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该大于0.3Ω;必须强调的是,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与交流电流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否则零线不平衡电源将对音响产生严重的干扰;接地的具体做法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

3.6设备、器材连接工艺要求

扩声系统的功率馈送应符合以下规定:

(1)采用定阻输出

(2)馈电采用聚氯乙烯双芯多股铜芯导线穿管敷设。自功放输出端至最远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导线衰耗不应大于0.5分贝(1000赫兹)

(3)扩声系统的功放单元应根据需要合理配置,符合以下规定:对前级分频控制的扩声系统,其分频功率输出馈送线路应分别单独分路配线。

(4)同一供声范围的不同分路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不应接至同一功放单元,避免功放设备故障时造成大范围失声。或采用功放备份。

(5)采用可控硅调光设备的场所,扩声线路的敷设应采用下列防干扰措施:

①传声器线路采用四芯金属屏蔽绞线,对角线对并接穿钢管敷设。

②调音台(或前级控制台)的进出线路均采用四芯金属屏蔽绞线。

(6)系统设备之间的连接按以下要求:

①所有设备连接均采用四芯金属屏蔽绞线,对角线对并接连接。

②系统设备均使用平衡式信号传输,接插件端点焊接。

③所有信号连接线均按系统图流程要求编制编号,并做永久性标记。

3.7施工工艺和工艺标准要求

(1)线路敷设

①强电电源线、控制线、音箱线、音频线、视频线等要分开不同路敷设,强电电磁干扰,如相互间距离比较近,至少保持20CM的距离。

②音频线应采用带屏蔽外层的双绞线,机柜里面的音频线与电源线要分开两侧加固。

③敷设控制线或音频线两端应留适当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标记,以便于维护及管理。

④会议系统延长线需预先埋入地板下面,采用2.5公分PVC管敷设。

⑤视频会议系统的地面信息插座、舞台音箱插座、地面电源插座的音频线、电源线、音箱线都要预先地板下面,采用 PVC管敷设;PVC管尺寸根据线路数量确定。

⑥视频会议系统的摄像机、LED大屏、电视机、音箱等壁挂和吊装设备的视频线、音响线、控制线都必须先在吊顶装修结束前预埋,并且在天花板上安装线槽,线路走线槽到机房与机房设备连接。

(2)机架安装

①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

②机架应竖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大于0.1%。

③几个机架并排安装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 3毫米。

④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毫米。

⑤机架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架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⑥机架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

(3)控制台安装

①控制台应安放竖直、台面水平。

②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

③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

(4)控制室内电缆敷设

①采用地槽和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低部引入,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

②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电缆离开机架和控制台时,应在距起弯点10毫米处成捆空绑。

③根据电缆的数量应每隔100~200毫米空绑一次。

④采用架槽时,架槽宜每隔一定距离留出线口。电缆由出线口从机架上方引入,在引入机架时,应成捆绑扎;

⑤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顺直无扭绞;

⑥在引入机架和控制台时还应成捆绑扎;

⑦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⑧各种电缆及控制线插头的装设应符合生产厂的要求。

(6)音箱的安装

①音箱的吊装须采用其生产厂家指定的,经过安全认证和保险的吊装组件;

②音箱的安装应牢固、安全,其安装角度宜于调整;

③音箱输入电缆与音箱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④音箱输入电缆不可扭曲或绞合;

⑤音箱电缆的选用必须满足音箱使用功率的容量要求;

⑥各音箱电缆两端须标示永久性标记和相位标记。

(7)供电与接地

所有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应进行测量,经测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长效降阻剂;仍达不到要求的,经设计单位同意,采取更换接地装置的措施。

控制室内接地母线的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接地母线表面应完整,无明显损伤和残余焊剂渣,铜带母线光滑无毛刺,绝缘线的绝缘层不得有老化龟裂现象;接地母线应铺放在地槽或电缆走道中央,并固定在架槽的外侧,母线应平整,不得有歪斜、弯曲。母线与机架或机顶的连接应牢固端正;系统的工程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施工,接地安装应与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4.机房和生产调度中心搬迁

4.1系统概述

4.1.1 工程概述

这次网络设备、计算机系统的搬迁,是将现有中心机房网络室、前置室内设备搬迁至新建机房中。

网络设备、计算机系统的搬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计划,合理安排。确保在系统平滑迁移的前提下,实现最小停机时间和安全可靠。

不能出现长期中断现象,否则会给温泉企业公司的业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本次搬迁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在搬迁工程中始终要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本次机房网络设备、计算机系统搬迁建设将以上述工程概述为依据进行建设。

4.1.2实施原则

搬迁方案的建设基于以下一些原则

根据本次搬迁工程概况的描述,作为建设前提条件和依据

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停机和搬迁的时间;

应用平滑过渡,在搬迁结束后保证相关应用能够正常运行;

在搬迁计划中,详细建设搬迁步骤方案,以实现业务应用的最大运行可靠性;

对整体搬迁而言,应采取网络先行切换,待整体网络测试完毕后,再实施服务器的搬迁。

三维可视化指挥平台迁移需要提供原开发商的技术支持及派驻原厂工程师进行软件的指挥处理机、系统、平台、模型软件的迁移、调试。

4.2 指挥平台迁移与功能实现

本次项目迁移的安防系统需集成到原有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达到集中管理、简单化人机界面交互,并实现各接入安防子系统数据联动的目的。

项目在实施和调试过程中,应与当前正在建设的全省视频监控安全防护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联动报警和智能分析功能。

各分控中心和其他用户通过综合管理平台,调取视频流及三维电子地图,数据流结构示意图如下:

(上一级平台分控中心各科室政务公开监狱企业三维可视化应急指挥平台各监区)

4.2.1迁移前后功能描述

4.2.1.1 概述

三维模型又称3D综合智能控制管理,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现有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与相关配套硬件控制的高度结合,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二是运用三维模型虚拟现实空间结构,可以更直观、更方便的展示建筑物结构、更好的了解各安防子系统前端的安装位置,以提高使用效率。

4.2.1.2 建模描述

本次项目建设包括生产调度中心的三维GIS地图系统迁移。

4.2.1.3 建模接入描述

三维地图模型必须基于现有的三维可视化应急指挥平台的基础上建设,要求与现在的平台无缝整合应用。

模型对原有应急指挥调度功能模块、多机渲染控制软件模块、安全指标预测模型模块、三维动态数据分析模型库模块、数据分析三维场景模块、中间件等进行数据对接,实现在模型中调用和反馈。

4.2.1.4 接口描述

(1) 与监管改造管理系统数据无缝连接

罪犯床头卡监管改造管理系统联动

通过虚拟现实和与狱政信息的同步,在系统平台里面提供全面的、实时的床头卡信息。

通过与监管改造管理的接口,提供罪犯一键通功能,通过罪犯号可快速的了解到罪犯在所情况,危险级别等,通过与监控的关联实现罪犯定位,查看监控、对讲监听。

(2) 与警察系统数据无缝连接

警察值班表干警信息业务联动

通过与警察排班系统的接口,获取当天值班领导、值班科长、值班干警等干警信息,并通过平台展示出来。如未建设有警察排班系统,系统需提供相应接口,为日后对接提供便利,免费给予技术支持。

4.2.1.5 平台功能描述

本次项目迁移三维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的功能如下:

1)三维模式浏览

为方便用户灵活操作,自由浏览。系统在三维的浏览展现模式提供两种以上方式:自由(全景)模式和人物模式。用户可以运用这几种模式选择自己习惯的操作模式,从而快速了解整个系统的操作方式。

自由模式:

自由模式,它是由用户不受限制地、自由地在3D 模型中浏览的模式。提供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受围墙的阻隔,不受空间的限制自由的浏览。

人物模式:

人物模式,即以第一人称模式。它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的感受虚拟场景。提供用户身临其境般,像是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周围的场景。

2) 查看和控制安防子系统前端:

用户在厂房三维模型内可实时查看和控制分布在三维模型中的视频监控前端、广播前端、对讲报警前端、紧急报警前端。如查看指定视频监控摄像头并控制其转动、对指定对讲报警前端喊话、对所选区域广播等。

3)查看服刑人员信息:

厂房三维模型中的服刑人员信息应与对应的信息号码,支持快速查找并自动定位服刑人员。当用户输入查找的关键字,如姓名或囚号某几位时,能快速比对服刑人员信息库,列出包含关键字的所有信息,当查找到服刑人员时,三维模型内能自动定位到该服刑人员的床位。初始时,床位处显示对应服刑人员的简要信息,当用户点选后可查看该服刑人员的详细信息。服刑人员的床位信息应从综合应用平台中读取或同步,以杜绝多次录入。

4.2.1.6 系统性能描述

· 支持非常规分辩率定制,按生产调度中心拼接屏幕点对点分辨率定制三维可视化应急平台界面;

· 支持在三维GIS地图上叠加显示的监控图像及相关的辅助资源信息均由引擎实现渲染输出;

· 单工作站最大支持两路4K(3840*2160)分辨率的三维GIS地图实时渲染图像输出,并实现画面同融合同步;

· 单系统支持4个4K(3840*2160)分辨率实时渲染输出;

· 支持两台工作站并机输出,即同一三维GIS地图模型由两个引擎实时渲染输出,并实现画面同融合同步;

· 单引擎支持实时渲染4K(3840*2160)三维GIS地图的同时叠加调用不少于8路720P实时监控图像渲染输出;

· 支持三维GIS地图与二维GIS地图无需切换的整合应用;

· 支持三维GIS地图内容任意修改,改变三维GIS地图时无需重复导入/导出;

· 支持模型碎片化实时调用、实时渲染,即按当前运动视角实时渲染三维GIS地图。

· 同时支持虚拟化和实景渲染模式。

4.2.1.7监控应用功能描述

主要功能:三维模型、报警管理、报警处警、报警联动、轮巡管理、拼接大屏管理和业务系统接口等。所有功能及信息呈现必须基于三维GIS地图模型的基础上统一由三维引擎实时渲染输出。

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功能是最终呈现在操作者面前,供操作者操作使用的模块,客户端通过与各个服务组件进行通讯,监控浏览、分屏显示、本地录像、本地回放、本地截图、云台控制、报警日志和录像查询等监控操作等管理功能。

报警管理:

报警管理模块分为报警处理模块和设备监视模块。报警处理模块用于对本地的报警输入输出进行管理,并处理和发送报警消息。设备监视模块用于监视系统中各种服务组件和监控设备的状态,如果状态异常,就进行声光、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的报警,并启动相关备份的设备。

报警处警:

有警情发生时,系统会自动的把当天的值班领导、管区民警的相关资料显示,并把相关的报警处警流程显示出来。

报警联动:

有警情发生时,能将公用摄像枪视角转到警情现场,云台快速定位,广播对现场进行语音提醒。总监控室及厂房监控室能实时调用人员资料。

轮巡管理:

轮巡管理模块分成监控设备轮巡和矩阵轮巡,通过轮巡管理可设置预览所有的监控设备信息,轮巡管理可以根据预设置的时间段自动进行监控轮巡组的切换,满足自动化、智能化监控管理。

拼接大屏管理:

对拼接大屏墙进行管理,实现控制任意数量的大屏幕进行任意拼接模式的切换。

业务系统接口:

与罪犯管理、生卫、教育、警察管理系统接口连接,本监控软件可实现查询罪犯狱政信息、生卫零花钱信息、教育情况,同时还可以查询监区内干警值班情况和基本资料。

4.2.1.8监控应用功业务应用功能描述

安防系统调度:

三维可视化应急指挥平台以二维、三维GIS地图为基础,集成监控、智能分析、报警、门禁、巡更、通讯、定位、高压电网等安防子系统。

业务数据与安防系统高效联动,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在一张图内以最直观、最快速的方式完成安防资源调度。通过鼠标即可完成操作,点击调用单个安防资源,框选可批量调用安防资源。

前端监控点根据与门禁控制器、对讲分机的功能属性、空间位置等相关关系智能匹配联动,实现各子系统间穿透式调用。

资源快速定位:

平台通过全文搜索引擎可对人员、建筑物、安防资源、应急物质快速定位,并自动弹出被定位对象的信息及附近监控图像、对讲、门禁等可用资源,实现资源调度的一体化应用。

智能巡更:

在三维GIS地图上定义巡更点,平台自动对各巡更点进行路线规划。巡更过程中平台自动弹出巡更路线附近的监控图像,巡更人员通过监控图像确认各个巡更节点的现场情况,发现异常可实时上报警情。

智能查哨:

采用分级管理模式,一键调用各值班室监控图像,查看当前值班室实时状况,并集成对讲系统与当前值班人员实时通讯。

警情智能调度:

安防系统与各业务系统数据融合一体,警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调度安防资源,以及时、直观、形象的方式为指挥长提供全方位的事件相关信息。

三维GIS地图转到警情点位置,显示发生警情时间、地点、类型,同时弹出警情点附近的监控图像。

智能分析系统对触警罪犯进行人脸识别(或通过定位系统),并弹出罪犯基本信息、近期相关事件及专管干警;

自动检索并显示离警情点最近的值班干警信息及路线规划导航,应急指挥长根据弹出信息进行警情研判,并指定值班干警赶赴现场。

根据现场干警处置反馈信息,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处置警情。

整个警情处置过程平台自动录制,警情处理后,对处警过程作总结,并生成事件记录,作模拟演练回放或形成案例。

应急指挥管理功能:

本系统依托监狱企业内部信息网安全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以司法部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为基础,以数据库分析、多媒体信息表示为手段,实现了对突发事件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对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系统集语音、视频监控、门禁、广播、短信、业务信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应急指挥管理系统。

根据监狱企业场所的警务特点和需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系统通过视频监控、门禁控制、通讯设备调度、突发事件快速报警等科技手段,为指挥人员提供各种通讯和信息服务,做到反应处置迅速、信息沟通快捷、指挥协调有力,全面提升各级场所的安全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打破传统安防软件仅局限于图像监控的尴尬,轻松实现“基于视频-面向行业-整合数据”,从而构建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指挥管理系统。

(1)采用专用专业数字化应急预案的应急指挥管理系统

针对司法行业专门研发,将原纸质的应急处置预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明确定义处置流程和资源,用户可设置每一个处置步骤的工作内容和调度资源、派发任务,规范化了监狱企业应急处置管理,使得应急指挥管理变得更加规范、有序,系统根据监狱企业应急处置预案的特点进行了全面优化,有效提高了预案执行的效率。

(2)全面融合监狱企业各类应用系统

系统与监狱企业各业务系统建立了数据接口(如监控安防系统、智能门禁系统、狱政系统、生卫系统、教育系统等),从各应用系统抽取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并在系统中展现,为领导的指挥提供全面的数据基础,同时系统还支持和第三方业务系统联动报警,第三方软件可以通过系统接口触发报警功能。

(3)支持监区至部局的多级管理应用

系统支持监区-》监狱企业-》省局-》司法部多级统一接警管理,当下级在指定时间内未响应报警,系统将自动转换到上级应急生产调度中心;上级可对下级资源进行管理和监控,可查看已授权的单位监控、调度安防设备等,实时的了解到下属单位的情况,保证报警信息得到有效处理。

(4)革新管理模式,采用以管理对象为主体的主动管理模式

革新传统人工报警到接警员接警的被动管理模式,实现以管理对象为主体的实时监督管控的主动管理模式。系统可以实时追踪人员位置,结合监控图像,实现人员的可视、可控;对非法闯入未被授权区域的人员主动报警;记录每个重点人员的行走路径,可查询、回放。

4.3搬迁需求分析

4.3.1网络设备类别概况描述

本次需要搬迁的网络设备涉及多个厂家的设备,其中有核心的交换设备,也有网络安全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UPS等,几乎所有总行网络设备都需要一次搬迁。

本次需搬迁的为机房设备,包括交换机、服务器、存储、ups等主机房和生产调度中心汇聚机房所有设备实施;

4.3.2搬迁风险与备品备机方案

本次工程搬迁的系统应用设备数量较多,结构复杂。搬迁的系统部分是包括业务运行的系统,系统停机的时间则对业务系统的运行影响很大,本次搬迁最大风险之一就是搬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备的损坏,引起长时间停机,造成业务停顿,但考虑到监狱企业的业务系统基本上都有备机,网络设备也有备机,因此备机在此次搬迁中非常重要。

此次在搬迁前期准备工作中,就要搭建一个与外联网络的网络环境,并联通测试完成,并使大楼局域网,互联网保持连通性,保证设备迁移后以最短时间联通网络,允许业务访问,尽量减少网络断开时间。

4.4网络设备搬迁要求

网络设备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1)安装好所有标准机柜;

(2)测试所有运营商提供的外接链路的连通性;

(3)测试新网络的连通性与可靠性;

(4)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硬件拆卸具体程度,并为最终用户方讲解硬件连接的拆卸过程和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对网络设备硬件进行健康性检查,确保搬迁前无硬件故障(或记录当前故障情况)。

4.5计算机系统搬迁要求

4.5.1计算机系统搬迁的总体原则

· 尽可能减少搬迁过程对系统可用性的影响;

· 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停机和搬迁的时间;

· 应用平滑过渡,在搬迁结束后保证相关应用能够正常运行;

· 减少对其他应用的影响;

· 搬迁时需专业人员对各种设备进行归类,包括设备的上架、加电等工作,注意对设备的保护;

· 设备物理无损坏;

· 搬运过程中避免发生机器碰撞、撞击、跌落等现象;

· 到搬运目的地后应用能够正常启动;

· 操作系统和中间件正常启动。

4.5.2服务器搬迁准备工作

机房搬迁工作必须确保在新机房网络完全正常开通,具备业务系统可投入运行的条件,在搬迁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搬迁后业务马上可以开通。

(1)新机房环境的检查和确认。包括新机房是否符合安装要求。搬迁设备在新机房中的位置,位置的确定要同时考虑到本次的搬迁工作和将来的维护工作。

· 每个机柜内设备放置及机柜具体位置参见结构图纸;

· 结合机房平面图完成对系统搬迁后的实际摆放位置和线路状况(电源数据线)的查勘;

· 查勘外部数据链路是否准备到位,如果没有到位,查勘所需链路长度等;

(2)搬迁前测试:将组织各集成厂商针对上述需要的条件进行逐一测试,必须达到完全符合系统运行需要,才安排搬迁。

(3)通知用户:希望能就系统搬迁事宜,通知相关各部门用户。

(4)封网:禁止一切对系统配置的改动,如增加用户等。

(5)搬迁线路的设计和检查。包括新旧机房门的高度宽度,地板承重,电梯的高度宽度承重,有无台阶斜坡等等。

(6)标签的重新设定。在搬迁之前,和客户商讨标签的设定方法,对所有的需要的搬迁设备的标签进行重新设定。

(7)由相关厂家服务工程师对设备进行搬迁前的健康检查。对设备硬件进行检测,对有故障硬件做纪录;对系统软件进行检查,对参数设置不正确的进行修改。

(8)由技术专家对主要服务器进行双机热备的演练测试,以便发现在系统存在的隐患。

系统和数据备份。配合客户完成各主机的系统和备份,提醒客户做好数据备份。

(9)系统和数据备份。配合客户完成各主机的系统和备份,提醒客户做好数据备份。

4.5.3搬迁主要任务描述

(1)暂停服务:服务暂停应分步进行,以减少对用户的影响,要尽选在业务量较小的时段中断服务,尽量短的中断服务,并且对用户尽量透明。

(2)系统配置:将准备好的配置导入被搬迁的设备中。

(3)搬迁测试:主要是对重要设备的连通性和可用性进行测试。

(4)开放服务:重新开放服务,并通知用户及发现问题时的联系方式。

(5)系统测试:对新搬迁后的系统进行全面的连通性、可用性及性能测试,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6)异常情况监测:应落实到搬迁的每一个重要步骤,主要是利用简单的测试,发现问题或潜在的问题。

(7)异常情况处理:搬迁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测试,以发现异常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应记录状况,立即回退。

(8)回退后根据预先纪录的情况,找出异常情况原因和解决办法之后,再次准备迁移。

4.5.4搬迁后测试

· 硬件搬迁到位之后,将拆卸下的硬件重新组装。

· 将硬件上电检测,确认硬件的故障情况。

· 测试顺序是首先测试网络连通性,包括到公网的连通性,因为网络是所有业务的基础,只有网络连通,才有可能进行所有业务。

· 然后测试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否正常,数据库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数据库是否能正常对外提供服务。

· 再测试其它主机和工作站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是否能正常运行。

· 最后在全新的环境下测试完整的业务过程,确保能进行完整的业务过程。

· 如出现异常,将按照异常处理步骤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项目组将安排回退,将系统复到原有状态;

· 全系统测试:在系统全部搬迁完成后,项目组将安排针对全系统业务功能和性能的测试,以保证系统顺利运行。测试将要求所有集成厂商到场,以便能迅速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5.中心机房工程建设

机房工程涵盖了建筑装修、供电、照明、防雷接地、UPS不间断电源、空调工程、防水防潮、温湿度检测、门禁、防盗、闭路监视、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等技术。本次机房工程包括以下四大类:

(1) 设备搬迁上架安装

(2) 机房装修

(3)机房精密空调及新风系统

(4)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5.1 中心机房环境要求

为使机房内主要设备和管理操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为其具备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发挥其最大的工作效率,就要提供一个符合其运行标准要求的机房环境。这包含对制冷、制热、加湿、去湿、滤尘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设备运行情况、使用寿命与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温度、湿度、洁净度就是工作环境的关键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标准:

主机房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

技术要求

空调系统

A级

B级

C级

备注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

23±1℃

18~28℃

不得结露

以服务器进风温度为准

主机房相对湿度(开机时)

40%~55%

35%~75%

主机房温度(停机时)

5~35℃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

40~70%

20%~80%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开\停机时)

<5℃/h

<10℃/h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

18~28℃、35%~75%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5~35℃、20%~80%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

15~25℃

洁净度:静态测试,微机机房内洁净度为30万级~50万级,机房内的空气含气尘浓度,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uM尘粒数少于1800粒/㎝3。

空调制冷量的估算需要考虑的热负荷因数,包括设备本身的发热、照明发热、新风热负荷、太阳辐射热、人体散热、散湿、门缝的渗透热等。通常,可根据机房内设备机柜的数目,房间的面积、房高来估算。

根据GB50174-201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在机房采用精密空调,而且在空调数量配置时,按照N+1考虑冗余。

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三项中的最大值:

(1)室内总送风量的5%;

(2)按工作人员每人40m3/h;

(3)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5.2 机房空调系统的要求

为了满足上述的严格环境要求,计算机房空调系统(精密空调)必须安装于计算机房内。精密空调系统是一个以微处理器控制为基础的空调系统,能够进行精确制冷,重加热和加湿。

精密空调系统是专门建设于24小时/天,全年365天工作,计算机级空调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比普通空调要长得多,精密空调系统可提供一个精确控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利于计算机正常地和可靠地工作。

6.主要设备性能参数要求6.1网络系统主要设备技术要求6.1.1核心交换机

功能及技术指标

详细技术参数

配置规格

双主控,需配置堆叠模块与堆叠线缆,1块48端口百兆/千兆以太网电接口板,1块48端口百兆/千兆以太网光接口板,2块16端口万兆以太网光接口和16端口千兆以太网光接口板,20个千兆单模光模块(1310nm,10km,LC),4块交流电源。

性能规格

交换容量≥19Tbps,包转发率≥2880Mpps

业务槽位

主控引擎≥2;整机业务板槽位数≥6

线卡能力

支持每槽位带宽≥320Gbps

机柜要求

适用600mm深度机柜;

▲硬件

支持40GE/100G单板,100G端口支持拆分为40G、10G端口;

为保证设备散热效果和可靠性,要求设备支持模块化风扇框,可热插拔,独立风扇框数≥2;

支持颗粒化电源,整机电源槽位数≥3;

颗粒化电源模块上支持电源开关,可控制单电源模块的供电状态,便于安装、维护及更换;提供设备电源模块开关截图证明;

为适应机柜并排部署,设备机箱(包括业务板卡区)采用后出风风道设计,提供设备散热气流流向截图;

支持独立的硬件监控模块, 控制平面和监控平面物理槽位分离,支持1+1备份,能集中监控板卡、风扇、电源、环境,调节能耗

虚拟化技术

支持横向虚拟化技术,将多台设备虚拟为一台设备,支持长距离集群,且用于虚拟化的板卡与业务板卡物理槽位分离,单向虚拟化集群带宽≥80Gbps;

为了简化管理,支持纵向虚拟化技术,支持把交换机和AP虚拟为一台设备,支持两层子节点,且子节点接入交换机支持堆叠

MAC

支持整机MAC地址≥1M;MAC学习速率>8000/s

ARP

支持整机ARP表项≥256K;ARP学习速率≥1000/s

VLAN

支持4K VLAN;

支持1:1,N:1 VLAN mapping;

支持端口VLAN,协议VLAN,IP子网VLAN;

支持Super VLAN;

支持Voice VLAN;

投标产品支持VTP或者相似技术,实现“服务器-客户机”模型的VLAN自动分发功能,提供官网产品商用版本手册和命令手册证明

二层功能

支持IEEE 802.1d(STP)、 802.w(RSTP)、 802.1s(MSTP);

支持VLAN内端口隔离;

支持1:1, N:1端口镜像;

支持流镜像;

支持远程端口镜像(RSPAN);

支持ERSPAN, 通过GRE隧道实现跨域远程镜像;

支持DHCP Client, DHCP Server,DHCP Relay;

支持Option 82;

IP路由

支持IPv4路由转发FIB表项≥512K,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支持静态路由、RIP、RIPng、OSPF、OSPFv3、BGP、BGP4+、ISIS、ISISv6;

支持路由协议多实例;

支持GR for OSPF/IS-IS/BGP

组播协议

支持IGMP Snooping V1,V2,V3;

支持PIM-SM/DM/SSM;

支持MLD V1,V2;

IPV6

支持IPv6过渡技术,IPv4/IPv6双栈、6over4隧道、4 over6隧道;

支持IPv6 DHCP SERVER, IPv6 DHCP Relay, DHCP Snooping,支持IPv6 Souce Guard

MPLS

支持MPLS L3VPN、MPLS L2VPN(VPLS,VLL)、MPLS-TE、MPLS QoS

访问控制

支持整机ACL表项≥256K

安全性

支持DHCP Snooping trust, 防止私设DHCP服务器;

支持DHCP snooping binding table (DAI, IP source guard), 防止ARP攻击、DDOS攻击、中间人攻击;

支持BPDU guard, Root guard;

支持802.1X、MAC、Portal等认证方式;

▲可靠性

支持真实业务流的实时检测技术,秒级快速故障定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支持硬件BFD/OAM,3.3ms稳定均匀发包检测,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认证资质

通过TUV国际绿色产品认证,在环保、回收、节能、碳足迹等方面严格符合国际标准,并提供TUV绿色认证证书;

通过CC认证,认证等级为EAL3,提供认证证书;

通过PCI DSS认证评估,提供认证证书;

提供工信部入网证书;

投标设备厂商拥有成熟的软件研发能力,通过CMMI5级国际认证,并提供认证证书;

6.1.2三层千兆网络交换机(政法网、互联网)

功能及技术指标

详细技术参数

配置规格

48个10/100/1000Base-T以太网电口,4个万兆SFP+光口,1块交流电源

性能

交换容量≥336Gbps,包转发率≥144Mpps

电源

为了提高设备可靠性,支持模块化可插拔双电源

二层功能

支持MAC地址规格≥16K;

支持ARP表项规格≥4K,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支持4K个VLAN,支持Voice VLAN,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MAC的VLAN,基于协议的VLAN;

支持1:1和N:1 VLAN Mapping功能

三层功能

支持RIP、RIPng、OSPF、OSPFv3、ISIS、BGP等路由协议,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支持Ipv4路由FIB表≥8K,Ipv6路由FIB表≥2K,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支持6to4、ISATAP、手动配置tunnel;

支持DHCPv4/v6 client/relay/server

组播

支持三层组播功能;

支持 PIM DM、PIM SM、PIM SSM

安全功能

支持802.1x、MAC认证和Portal认证;

支持DHCPv6 snooping、ND snooping、SAVI、MFF;

支持CPU保护功能;

可靠性

支持G.8032开放环协议

▲虚拟化

支持堆叠,主机堆叠数不小于9台;

支持以太网电口堆叠,用网线连接实现堆叠功能;

支持纵向虚拟化,作为纵向子节点零配置即插即用,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QOS

支持对端口接收报文速率和发送报文速率进行限制,支持SP、WRR、SP+WRR等队列调度算法

管理维护

支持SNMP v1/v2/v3、Telnet、RMON、SSHv2;

支持通过命令行、Web、中文图形化配置软件等方式进行配置和管理;

支持集群管理;

支持基于IPv6的管理;

支持带外管理以太网口;

支持零配置开局。

节能

支持802.3az能效以太网EEE,节能环保

SDN

支持Openflow 1.3标准

资质

提供工信部入网证书;

通过国际CC(Common Criteria)认证,信息安全级别达到EAL3,提供证书复印件;

投标设备厂商拥有成熟的软件研发能力,通过CMMI5级国际认证,并提供认证证书;

6.1.3无线AP

功能及技术指标

详细技术参数

协议标准

支持802.11a/n/ac/ac wave2协议标准;

支持2.4GHz/5GHz双频段同时工作

用户接入

支持最大接入用户数≥512个

射频

支持MU-MIMO,2空间流,整机速率≥1.2Gbps

接口

1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天线

内置全向天线;

发射功率≥20dBm,支持按1dB步长调整发射功率

环境参数

工作温度-10°C~50°C

功能特性

支持MAC认证、Portal认证、802.1X认证、WAPI认证、PSK认证模式 ,并可支持MAC + Portal混合认证;

支持AP本地转发模式下的应用识别,能识别语音和视频业务流,帮助实现精细化QoS管理;

基于802.11k和802.11v协议的智能漫游技术,使终端接入到信号质量最好的AP,提供官网链接证明;

支持频谱分析功能,对婴儿监视器BabyMonitor、蓝牙设备、数字无绳电话、无线音频发射器、游戏手柄和微波炉等干扰源进行识别;

供电

支持本地DC电源供电和PoE供电两种供电模式

资质要求

具有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国家无线电委员会入网核准证

投标设备厂商拥有成熟的软件研发能力,通过CMMI5级国际认证,并提供认证证书;

6.1.4 8口POE交换机

功能及技术指标

详细技术参数

配置规格

8个10/100/1000Base-T以太网电口,4个千兆SFP光口,2个复用的10/100/1000Base-T以太网电口Combo,交流电源

性能

交换容量≥336Gbps,包转发率≥102Mpps

POE

支持PoE(802.3af)和PoE+(802.3at)

二层功能

支持MAC地址≥16K;

支持ARP表项≥2K,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支持4K个VLAN,支持Voice VLAN,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MAC的VLAN,基于协议的VLAN;

支持VLAN内端口隔离;

支持Smart link;

三层功能

支持RIP、RIPng、OSPF,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支持IPv4 FIB表项≥4K,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组播

支持IGMP v1/v2/v3 Snooping;

支持VLAN内组播转发和组播多VLAN复制;

支持捆绑端口的组播负载分担;

支持可控组播;

基于端口的组播流量统计;

▲虚拟化

支持智能堆叠,堆叠后逻辑上虚拟为一台设备,具有统一的表项和管理,堆叠系统通过多台成员设备之间冗余备份;

支持专用堆叠线缆,可实现空配置开局快速完成堆叠系统的组建,简化配置部署,提高开局配置效率;

支持以太网电口堆叠,用网线连接实现堆叠功能;

支持纵向虚拟化,作为纵向子节点零配置即插即用,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QOS

支持对端口接收报文速率和发送报文速率进行限制;

支持SP、WRR、SP+WRR等队列调度算法;

支持基于端口的流量监管;

支持基于队列限速和端口整形的功能;

管理维护

支持SNMP v1/v2/v3、Telnet、RMON;

支持通过命令行、Web、中文图形化配置软件等方式进行配置和管理

支持集群管理;

节能

采用静音无风扇设计,环保无噪声

SDN

支持Openflow 1.3标准

资质

提供工信部入网证书;

通过国际CC(Common Criteria)认证,信息安全级别达到EAL3,提供证书复印件;

投标设备厂商拥有成熟的软件研发能力,通过CMMI5级国际认证,并提供认证证书;

6.1.5无线控制器

功能及技术指标

详细技术参数

配置要求

配置50个AP接入管理许可。

管理AP数

支持最大管理AP数量≥256

接入用户数

最大接入用户数量≥4K

转发性能

数据转发性能≥6 Gbps

端口要求

2个10GE光口, 8个GE电口

路由特性

支持静态路由,RIP-1/RIP-2,OSPF,BGP,IS-IS,路由策略、策略路由

认证加密

支持MAC 地址认证、802.1x认证(EAP-PAP、EAP-MD5、EAP-PEAP、EAP-TLS、EAP-TTLS)、Portal认证、MAC+Portal混合认证、WAPI认证;

支持WPA标准、WEP(WEP64/WEP128)、TKIP、CCMP;

支持PPSK,可为同一个SSID下的不同终端分配不同的PSK密钥;

内置Portal/AAA服务器,可为用户提供Portal认证/802.1X服务;

支持内置微信认证;

▲功能特性

支持基于802.11k 和 802.11v协议的智能漫游,使低漫游灵敏度的客户端能漫游到最佳AP;

支持应用识别(如QQ、BT、微信等),能针对识别出的不同应用设定相应管控策略;

支持语音视频业务增强,在有线和无线侧提升语音视频业务的转发优先级;

支持EoGRE,两台AC可以跨越二层通信;

支持Navigator AC,可将访客流量通过CAPWAP隧道引入Navigator AC,隔离访客的业务流量;

支持VIP用户识别和优先调度,VIP用户可无视任何限速策略,并可获得空口报文的优先级提升;

支持URL过滤,允许或禁止用户访问某些网页资源

支持反病毒功能;

支持入侵防御,检测和中止入侵行为(包括缓冲区溢出攻击、木马、蠕虫等);

可靠性

支持设备冗余备份功能,可支持1+1或N+1备份,并支持主备AC间配置同步;

支持广域认证逃生,在CAPWAP链路路故障后,MAC 或者 802.1x 认证逃⽣到本地认证;

支持双电源备份;支持电源模块热插拔时单电源供电

管理特性

支持CLI、SNMP V1/V2/V3,支持WEB管理、SSH管理;

提供整体无线网络性能监控,支持对AC/AP/射频/终端的性能监控;

支持可视化故障诊断,对用户、AP、AC的故障呈现故障根因和处理建议;

支持智能升级,自动从云端下载最新软件,按照计划升级

资质证明

投标设备厂商拥有成熟的软件研发能力,通过CMMI5级国际认证,并提供认证证书;

6.2视频会议系统技术要求6.2.1无缝高清混合矩阵切换器

型号

标底参数

数量

单位

矩阵主机

1. 可兼容不同信号类型输入/输出信号卡;插入搭配的信号卡包括:HDMI、DVI、VGA、SDI、AV 无缝输入/输出信号卡,结合不同信号卡功能可以解决综合视听的问题。支持多个信号输入输出交叉矩阵切换,

2.本产品带有断电现场保护、音视频同步或单独切换等功能,并具备 RS232 通讯接口和 TCP/IP(可选功能)控制,可方便与个人电脑、遥控系统或各种远端控制设备配合使用。它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多媒体会议厅、大屏幕显示工程、电视教学、指挥控制中心等场合。

3.内置无缝切换卡,切换无黑屏,无闪屏,无需特效过渡。无缝输出支持 VGA/SDI/HDMI/DVI/AV信号格式,HDMI 完美支持隔行和逐行扫描输出。

4.插卡式箱体结构:输入卡支持:AV、VGA、DVI、HDMI、SDI;输出卡支持:AV、VGA、DVI、HDMI、SDI,卡片式结构,极其容易扩展或更换。

5.视频处理能力:完全支持无缝切换;全彩色处理,无任何色彩丢失;支持帧率适配,内建图像缩放引擎,输入缩放到输出的任意分辨率转换。

6.音频处理能力:AV、VGA 等输入支持模拟音频输入混合;DVI、HDMI、SDI 输入支持模拟音频/数字7.音频选择混合;混合后的信号经切换后,支持内嵌音频输出(HDMI、SDI、DVI)

8.支持各种输入分辨率:800*600、1024*768、1280*720、1280*768、1280*800、1280*1024、1360*768、1366*768、1440*900、1400*1050、1600*900、1680*1050、1920*1080@60Hz、1920*1080@50Hz、1920*1080@30Hz、1920*1080@25Hz、1920*1200

9.支持切换状态和记忆功能:远程网络控制矩阵切换、RS232 切换、面板切换功能;具有掉电记忆功能和现场记忆功能:带有断电现场保护功能;并可保存和调用 10 个切换场景。

10.低功耗设计:持续老化 7*24 小时无异常。

11.支持协议:支持3D、HDMI1.4(部分)、HDCP、与及 DVI 1.0 协议。支持高色深,以及高达 12.3.25Gbps 速率; 支持一路 RJ45 网络口,一路 RS-232 通讯接口。

13.为证明该厂家的售后服务和供货能力,设备生产厂家获得“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并提供复印件加盖公章;

1

HDMI输入卡

1、4路HDMI输入,支持HDMI1.3和HDCP;2、4路模拟音频输入,非平衡立体声3、HDMI内嵌音频支持PCM格式;4、支持倍线功能,倍线后支持的分辨率:1360*768@60Hz;1024*768@60Hz;1280*720@60Hz;1920*1080p@60Hz;1920*1200@60Hz。

2

HDMI输出卡

1、4路HDMI信号输出,支持HDMI1.3和HDCP;2、4路模拟音频输出,非平衡立体声3、HDMI内嵌音频支持PCM格式;4、支持无缝切换,输出分辨率可调:1280x720@60Hz;1920x1200@60Hz;1280x1024@60Hz;1024x768@60Hz;800x600@60Hz。

2

VGA输出卡

1、 输出信号:4路VGA信号,4路双声道立体声音频信号;2、 输出信号卡的每路输出分辨率可通过指令调节:720x480i@60Hz、720x576i@50Hz、720x480p@60Hz、720x576p@50Hz、1280x720p@60Hz、1280x720p@59Hz、 1280x720p@50Hz、1280x720p@30Hz、1280x720p@25Hz、1280x720p@24Hz、1920x1080i@60Hz、1920x1080i@59Hz、1920x1080i@50Hz、1920x1080p@60Hz、 1920x1080p@59Hz、1920x1080p@50Hz、1920x1080p@30Hz、1920x1080p@29Hz、1920x1080p@25Hz、1920x1080p@24Hz、640x480p@60Hz、640x480p@75Hz、800x600p@60Hz、800x600p@75Hz、1024x768p@60Hz、1024x768p@75Hz、1280x1024p@60Hz、1280x1024p@75Hz、1360x768p@60Hz、1366x768p@60Hz、1400x1050p@60Hz、1600x1200p@60Hz、1440x900p@60Hz、1440x900p@75Hz、1680x1050p@60Hz、[email protected]、 支持外嵌音频,且音视频同步;4、 与其他无缝输入信号卡进行切换时,切换通道连接的输入信号源分辨率需保持一致;5、 当输出板卡设置为CVBS信号格式输出时,可设置为PAL或NTSC制式,默认为PAL制式;

1

DVI输入卡

1、输入信号:4路DVI信号;2、最高数据速率4.95Gbit/s;3、支持输出分辨率调节,最大支持分辨率 1080P@60Hz;4、支持EDID、DDC和HDCP管理;5、支持HDMI,DVI,C-VIDEO,YPBPR,VGA五种信号;6、支持热插拔,支持设定图像亮度值、对比度值、色度值、锐度值等。

1

DVI输出卡

1、输出信号:4路DVI信号;l 2、最高数据速率4.95Gbit/s;3、支持输出分辨率调节,最大支持分辨率 1080P@60Hz;4、支持EDID、DDC和HDCP管理;5、支持HDMI,DVI,C-VIDEO,YPBPR,VGA五种信号。

1

6.2.2专业音箱

1.单元结构LF:12"×1,HF:1"×1

2.频响范围(±3dB)55Hz-18,000Hz

3.灵敏度(折算到1m,1W)98dB

4.最大声压级123dB

5.输入阻抗8Ω

6.额定功率300W

7.指向性(H×V)90°H×40°V

8.连接插座2×NeutrikNL4

9.尺寸(H×W×D)601×364×385mm

10.重量23kg

11.▲需提供“一种气流源强制散热扬声器”的证明文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投标时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6.2.3专业功放

1.额定输出/每声道,8Ω650W

2.额定输出/每声道,4Ω950W

3.额定输出/桥接,8Ω1900W

4.工作电源:AC220-240V/50Hz

5保护:电源通断,直流输出,负载短路。

6.▲提供产品3C 认证证书,证书可以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www.cqc.com.cn”进行查询验证,为保证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性,此设备需拥有“功放保护电路”功能,需提供相关证书复印件(须含有“功放保护”“保护电路”字样)加盖厂家公章

6.2.4线性全频音箱

1.4.单元结构LF:8"×1,HF:1"×1

2.频响范围(±3dB)65-22,000Hz

3.灵敏度(折算到1m,1W)96db

4.最大声压级116db

5.输入阻抗8Ω

6..额定功率150W

7.指向性(H×V)90°×60°

8.连接插座2×NeutrikNL4

9.▲需提供“一种气流源强制散热扬声器”的证明文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投标时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6.2.5专业功放

1.额定输出/每声道,8Ω230W

2.额定输出/每声道,4Ω350W

3.额定输出/桥接,8Ω700W

4.输入灵敏度1.2dBV

5.信噪比 100dB

6.阻尼系数/8Ω,1kHz 200:1

7.输入共模抑制 > 90dB.

8.频率响应 20Hz-20kHz(±0.5dB)

9.谐波失真系数4Ω/1kHz < 0.1%

10.通道串音 <-70dB

11.电压增益 > 38dB

12.工作电源 AC220-240V/50Hz

13.▲提供产品3C 认证证书,证书可以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www.cqc.com.cn”进行查询验证,为保证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性,此设备需拥有“功放保护电路”功能,需提供相关证书复印件(须含有“功放保护”“保护电路”字样)加盖厂家公章

6.2.6超低音箱(单18寸低音)

1.单元结构 18" 低音×1

2.频响范围(±3dB) 45 Hz - 200Hz

3.灵敏度(折算到1m,1W) 98dB

4.最大声压级 126dB

5.输入阻抗 8Ω

6.额定功率 600W

7.尺寸 561×595×690mm

8.需提供“一种气流源强制散热扬声器”的证明文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投标时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6.2.7专业功放

1. 额定输出/每声道,8Ω1000W

2.额定输出/每声道,4Ω1500W

3.额定输出/桥接,8Ω3000W

4.输入灵敏度:0.77V

5.信噪比:≥98dB

6..阻尼系数/8Ω,1kHz>230

7.输入共模抑制:>90dB

8.频率响应:20Hz-20kHz(±0.5dB)

9.谐波失真系数4Ω/1kHz:<0.1%

10.工作电源:AC220-240V/50Hz

11.▲提供产品3C 认证证书,证书可以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www.cqc.com.cn”进行查询验证,为保证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性,此设备需拥有“功放保护电路”功能,需提供相关证书复印件(须含有“功放保护”“保护电路”字样)加盖厂家公章

6.2.8 16路带4编组调音台

1. 16通道调音台,最多10个话筒 / 16个线路输入 (8个单声道 + 4个立体声)

2. 4编组母线 + 1立体声母线;4 AUX (包括FX)

3. “D-PRE”话放,带有倒向晶体管电路。

4. 单旋钮压缩器;高级效果器:SPX,含24组预置效果器

5. 24-bit/192kHz 2进/2出 USB音频功能

6. 通过Apple iPad Camera Connection Kit / Lightning to USB Camera Adapter (连接适配器)与iPad (2或更高版本) 连接工作

7. 含Cubase AI DAW下载版软件

8. 单声道输入通道上的PAD开关

9. +48V幻象供电

10. XLR平衡输出

11. 一体式机柜托架,便于机柜安装

12. 内部全局供电,世界各地都可以立即使用

6.2.9音频处理器

1.96KHz采样频率,32-bitDSP处理器,24-bitA/D及D/A转换

2.2输入6输出,可灵活组合多种分频模式,高、低通分频点均可达20Hz~20KHz

3.提供USB和RS485接口可连接电脑,通过RS485接口可最多连接250台机器和超过1500米的距离外用电脑来控制;

4.直接用面板的功能键和拔轮进行功能设置或是连接电脑通过PC控制软件来控制,均十分方便、直观和简洁

单机可存储30种用户程序

5.可通过面板的SYSTEM按键来设定密码锁定面板控制功能,以防止闲杂人员的操作破坏机器的工作状态

6.每个输入和输出均有6段独立的参量均衡,调节增益范围可达±20dB,同时输出通道的均衡还可选择Lo-shelf和Hi-shelf两种斜坡方式

7.2×24LCD蓝色背光显示功能设置,6段LED显示输入/输出的精确数字电平表、哑音及编辑状态

8.每个输入和输出均有延时和相位控制及哑音设置,延时最长可达1000ms,延时单位可选择毫秒(ms)、米(m)、英尺(ft)三种

9.输出通道还可控制增益、压限及选择输入通道信号,并能将某通道的所有参数复制到另外一个通道并能进行联动控制

10.可以通过USB接口或RS485接口连接中控来控制矩阵和通道的哑音

11.可以分功能锁定,实现数据保密

12.输入通道可调噪声门

6.2.10 UHF段液晶显示可调频真分集无线咪(双手持)

1.工作频率 600-800MHz

2.调制方式 宽带FM

3.信道数目 200

4.信道间隔 250KHz

5.频率稳定度 ±0.005%以内

6.动态范围 100dB

7.最大偏移 ±45KHz

8.音频频率响应 50Hz~19KHz(±3dB)(整个系统的频率取决于话筒单元)

9.综合信躁比 >105dB

10.综合失真 ≤0.5% @1000Hz

11.工作距离 1.空旷距离约200M;2.如使用空间复杂或电磁场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将缩短工作距离。(工作距离取决于很多变量,包括RF信号的吸收、反射和干扰等。)

12.工作环境温度 -10℃~+50℃

13.接收机方式 二次变频超外差

14.中频频率 110MHz,10.7MHz

15.天线接入 BNC/50Ω

16.灵敏度 12dBμV(80dB S/N)

17.杂散抑制 ≥75dB

18.音频输出电平:平衡输出 +10 dB(XLR)

19.音频输出电平:非平衡输出 +4 dB(1/4”,6.3mm Jack socket )

6.2.11 对数指向性天线

主机:

1. 频率范围:500MHz-1GHz2. 增益:+6-10dB3. 频带宽度:500MHz4. 输入截断点:+22dBm5. 综合信噪比:4.0dB Type(Center Band)6. 阻抗:50Ω7. 插座:TNC转BNC8. 电源:100-240V/50/60Hz

9. 电源消耗:170mA

指向性天线:1. 工作频带:470MHz-960MHz 2. 增益:6dB典型3. 阻抗:50欧姆 典型4. 指向性:单指向性5. 重量:326克 6. 构造:玻璃铜及铜膜镜层7. 指向极性:垂直(于垂直安装)8. 连接端子:固定式直角 BNC母座

6.2.12 带定时及滤波单相电源时序器

1.电源插座输出总容量 4.5kVA,20A, ≧16通道;

2、可接受电脑远程控制。

3、▲自带≧3.4寸LED液晶屏,可显示工作状态及工作电压.(为保证系统良好必须具有此功能;提供样机佐证),≧2路RJ45接口便于数据交换及管理控制(提供实物截图并文字标识予以佐证),设备自带4位拨码开关,可同时接于1000台以上设备而互不干扰方便管理(提供实物截图并文字标识予以佐证)。

4、可适应不同国家供电电压不同的需求自带220V-230V交流电源供电及110-115V交流电源供电(自带电压切换开关;提供样机佐证)。

5、可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按顺序打开或关闭一套音响系统也可分时启动多台功放(功率放大器),避免对电网冲击。

6、为保障软件的合法性投标需提供软件名为时序电源控制器控制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复印件。

6.2.13 全数字会议系统主机

1.符合IEC 60914 国际标准

2.会议控制主机最多可连接128台会议单元,通过扩展最多可接入4096台会议单元

3.“手拉手”连接方式,便于安装和维护。

4.具有同时发言人数限制(1/2/3/4/5/6)设置功能,具有发言定时和定时发言结束提醒倒计时功能,具有投票表决功能。

5.支持FIFO、NORMAL、VOICE、FREE、APPLY五种会议模式

6.可设定VIP代表发言单元,VIP单元在已开启的话筒总数不超过20台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开启而不受会议模式限制,最多可设置30台VIP单元

7.主机自带TFT真彩屏/触摸屏:图形化界面,所有的功能项及设置操作信息以及单元工作的基本信息一目了然,美观时尚;触摸屏操控方式,让人机交互极具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