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用网上方子泡养生酒 喝了一杯就进了医院 · 上的方子自制药酒,结果喝进了医 院,令人担忧。 前不久,市民张女士在微信关注 的养生公众号里看到一个制作药酒

星期五

编 辑:孙圣悦 排 版:孙圣悦 校 对:侯 焰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B02养 生

“十个生活小妙招让你成为养生达人”“日常这样吃,祛湿养生,百病不侵”“枕头里放它,护脑血管一整晚,两病齐愈”……打开网络,这样的

“养生鸡汤”随处可见,不少市民不仅爱看,还尝试着动手去做。然而,这些“鸡汤”都能“喝”吗?“喝”了会不会损害身体健康?日前,一市民根据网上的方子自制药酒,结果喝进了医院,令人担忧。

前不久,市民张女士在微信关注的养生公众号里看到一个制作药酒的秘方,张女士平日里比较注重养生,特别喜欢跟着网上的建议制作一些养生食品、养生茶饮。当天,张女士在微信上看到这款药酒后,立即决定动手制作。张女士买来葡萄,又从网上订购了一些中药材,根据微信上的指示酿成药酒。药酒制成后,张女士兴冲冲地喝了一杯,没过多久突然觉得头晕呕吐不止,张女士被家人送进了医院。医生听完张女士的描述,判断她可能是由于乱用中药材产生了副作用。

实际上,像张女士这样的病人医院里并不少见,他们一味追求养生,轻信网上的一些软文,结果搭上了自

己的健康。轻则上吐下泻,重则中毒休克,对自己的健康极不负责。不少市民认为中药的组合能够调理身体机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实际上,药材的搭配、食物的配伍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需要综合考虑药物、食物的性能及其功效,对症下药,胡乱搭配可能会产生不可控制的副作用。且西药的毒副作用比较明确,但中药的毒副作用都是不明确的,所以滥用中药比滥用西药危害更大。

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注册营养师姚文龙介绍,网上的养生方子热度很高,这种方子看起来像那么回

事,但却不一定经过论证,在微信朋友圈流传,尤其受到中老年人喜爱。这些所谓的办法也好,配方也好,看起来便宜易得,容易操作,很多人抱着“试试也不会花太多钱”的心态,盲目跟风,实际上这些“养生方子”大多没有科学依据,盲目尝试有可能损害健康,他提醒市民并不应该轻信。如果真的想要尝试,不妨在行动前去正规的医疗场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点,了解其使用禁忌;如果身体真的出现异样,及时至医院就诊,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全媒体记者孙圣悦 通讯员耕华)

用网上方子泡养生酒喝了一杯就进了医院

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某医院某天接到急救电话,王先生说自己 65岁的老伴快不行了,请医院赶紧来人抢救。把老人家接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做出诊断:肾衰竭。仔细询问才知,老人最近听信偏方说每天早上喝一勺醋,有利于身体健康,于是便照着做了一段时间,就出现了上面的抢救。

喝一勺醋本没太大问题,老人错就错在了喝醋的同时还在长期服一些药。因为有些药物是与醋“相克”的。

胃药:主要指抗胃酸类药物,如小苏打、胃舒平、达喜等。这类药物呈碱性,通过中和胃酸来缓解胃部不适。醋酸是一种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的有机酸,会直接降低这些药物的药性。醋酸进入胃中不仅直接降低胃液的PH值,还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的话,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甚至引发胃溃疡、胃穿孔等严重后果。

红霉素。红霉素类药物通常是胶囊的剂型,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红霉素怕酸,胶囊通过胃直接到达肠道,肠道环境偏碱性,有利于弱碱性抗生素的溶出;二是红霉素中有不稳定的化学键内酯键、苷键,在酸性环境中容易产生水解反应而失去活性,同时也失去药用价值。

磺胺类药物。这类药物中常见的复方磺胺甲恶唑也比较“害怕”醋带来的酸性环境。一方面这类药物是弱碱性,在酸性环境下会降低药力;另一方面,这类药物分解后,产生乙酰化磺胺及少量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它们需经肾脏过滤排出体外,这种结晶溶解度较低,在酸性的尿液中溶剂热度会更低,很容易在肾脏中产生结晶或结石,轻微的症状表现为结晶尿,严重的会尿血、尿路堵塞,直接使肾脏受到损伤。江苏老人的病情,就是由此引起。服用磺胺类药物时,不仅不能接触酸性食物或药物(包括醋、维生素C等),还要注意服用一些小苏打或碱性药物来保证尿液的碱性环境,并多喝水来加快结晶的排出。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吃药切记遵医嘱,必要时候应忌口,这样才能保证健康。 (戴之先)

炎炎夏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口苦、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等上火症状。一款简单方便的咸鸭蛋番薯叶汤可以有效缓解。该汤制作时间较短,蔬菜多,不但清润下火,还有消暑排毒、瘦身减肥的功效。

具体为:取番薯叶 200 克、生咸鸭蛋 2 只、生姜数片、水 5 碗(每碗 200~250毫升左右),番薯叶摘好洗净,咸鸭蛋敲开,蛋清和蛋黄拌匀。在砂锅里倒入水,烧开后加入番薯叶、姜片,大火滚片刻后,倒入拌好的咸鸭蛋,滴入麻油,加盐调味,喝汤吃菜。

方中,番薯叶又叫红薯叶、地瓜叶,味甘、性平,归大肠经,是各地春夏常见的时蔬,富含粗纤维和叶绿素,能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排毒养颜、去火消脂、清肝养血明目。咸鸭蛋味咸,性凉,入心、肺、脾经,咸味性向下,腌制过的咸鸭蛋清肺滋阴、引火下行、除烦解肌的功效比普通鸭蛋更胜一筹,既清实火,也降虚火。汤将成时,滴入的麻油不但使菜叶保持碧绿,且有润肠通便、降压解毒的功效。中医认为,用清泻的方法解火热之邪,有从汗解或从二便解两种方法;反过来说,二便不通也是导

致暑热内困而上火的重要原因。该方引火及食浊瘀滞从下行,荡涤肠胃,达到釜底抽薪、气血得降的目的。

制作时,可根据自己的症状加减材料。如果伴有牙龈肿痛、口气臭秽,可加入嫩豆腐一块,以加强清胃火的功效;双眼干涩赤痛、眼屎较多,可加入切好的红萝卜粒,以清热解毒明目;若烟酒过多,经常熬夜而导致阴虚火旺者,可加入提前一晚腌好的咸猪骨,清热滋阴的功效更为明显;若口干口渴严重,可加入泡好的麦冬 15 克,以养阴生津。 (罗文峰)

三类药和醋相克

咸鸭蛋番薯叶消暑排毒 眼睛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如果孩子眼睛被异物侵扰,很容易导致多种不良的后果。譬如,被沙子迷了眼,小虫子飞进眼睛,孩子的眼睛都会疼痛,无法睁开,情况严重的话,会引起眼角膜损伤,甚至导致眼睛失明。因此,在孩子眼睛进异物时,家长要立即处理,帮助孩子眼睛恢复正常。处理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眼部卫生。处理异物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让孩子揉眼睛。手上沾染的细菌侵入眼睛,会导致眼角膜受损,甚至出现眼角膜充血红肿。半闭着眼睛。让孩子眼睛保持半闭状态,这时眼睛中的异物会被水冲刷出来,让双眼恢复正常。用温水清洗。可以准备一些干净的温水,帮孩子清洗眼睛,让异物尽快随着水从眼睛里出来。冲洗的时间尽量长一些,以保证所有异物清洗干净。棉签蘸水清洗。用卫生的棉签蘸上干净的温开水,轻轻地给孩子清洗眼睛,将异物蘸出来。到医院处理。如果家长一时间无法帮助孩子取出异物,或者不确定异物是否出来,可以将孩子带到医院,让医生帮助孩子清理眼睛中的异物。 (袁霞)

手指的运动可以影响大脑的多个功能区,有人将手指称为“第二个大脑”,两者有着神奇而微妙的关系。专家介绍,人在衰老过程中,会感到反应变得迟钝、爱忘事,通过锻炼大拇指,可以增加大脑前额叶等部位的血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日常生活中,不妨试试下面两节健脑操。

弯曲大拇指。两手握拳,将大拇指竖起来,慢慢弯曲大拇指的第一关节到极限。重复10次。

交替伸出大拇指。两手张开,数“1”握成拳,单独伸出右手大拇指;数“2”再张开双手;数“1”握成拳,单独伸出左手大拇指。如此重复10次左右。该动作可以刺激大脑,增加灵活性。 (赵可佳)

一分钟拇指操健脑

异物进入眼睛如何处理

冬虫夏草是我国的一种名贵中药材,与人参、鹿茸一起列为中国三大补药。早在 1757 年《本草从新》中就有

“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的记载。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萎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冬虫夏草能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细胞能量、抗疲劳,调节心脏、肝

脏、呼吸系统、肾脏、造血功能,调节血脂。冬虫夏草还具有抗病毒、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

参堂仙草批发兼零售,主营:冬虫夏草、铁皮石斛、野生黑枸杞、海参、玛卡、燕窝、三七、藏红花、鹿茸、雪蛤油、破壁灵芝孢子粉、野山参、西洋参、花旗参、高丽参等各种礼品盒包装以及私人定制药酒。

营业时间:9:00~21:00地址:泰和国际城3号门向南500

米微信:746299249电话:19802675888

冬虫夏草 滋补养身功效多

我们身边的好医生

“8·19”首个中国医师节系列报道马淑云:传承中医精髓 造福百姓健康

惠丰卫生院 副主任医师

她的病人很多,多是口口相传介绍而来;她每天很忙碌,忙着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折磨;她以传统中医的情怀,不断进取,她就是马淑云。走进马淑云的诊室,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患者送来的锦旗,彰显出这位从医三十余载的医生不平凡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

祖传中医 实现英雄梦

马淑云专业学的是西医,选择中医是阴差阳错的缘分,从部队转业后她随丈夫来到靖江,婆家有几帖祖传的中医药方,让她见识到了中医的过人之处。婆婆看出马淑云是可塑之材,是祖传药方的希望,“假以时日,你也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从零基础到如今的名中医,马淑云始终记着婆婆讲的这句话,这让她在中医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英雄梦不单单属于男子,军人的情怀一直流淌

在马淑云的骨子里。几百味中药是她的战士,疾病和痛苦是她的敌人,望闻问切、排兵布阵是她的战术。在中药苦涩的独特芬芳中,弥散在空气里的是看不见的硝云弹雨。

“每味药都有自己的作用,它们是一个团队,根据不同的病情排兵布阵。”对于病情,马淑云眼里闪烁着满格的战斗欲,“疾病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只要掌握治疗的节奏,中医不只是慢条斯理,有时先给一剂虎狼之药,好像当头一棒,让急危重症迅速见效;转入稳定期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调理。”

不断进取 传承发扬中医特色

“真是意料之外,其实我已经不抱希望了。”不久前,孤山的一名患者慕名找到马淑云,心事重重告诉她自己右下肢有15年病史的约10*8㎝的巨大溃疡,

也许是对治疗失去了信心,患者不想过多交流,半信半疑地问:“还有希望吗?非截肢不可吗?”“当然!不用!”马淑云简短有力的回答,燃起了患者的希望。15天后,病情明显好转,创面开始缩小,患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马淑云的患者这样描述她,“从不滥开药,不开大处方”,每次看病都耐心讲解疾病原因,因此,她的门诊患者常常感到“看病过程慢、治疗效果快、疾病知识听得懂”。马淑云除了对乳房病、脉管炎和慢性溃疡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独创的钱氏愈疮膏成功申报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患者把健康交到你手中,就表示信任你。”马淑云说道。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她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对待每位患者,不管是小毛病或是疑难病,都尽心尽力去医治。正因为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马淑云受到越来越多病人的认可和信赖。

马淑云为患者换药。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