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人生路上 请带着微笑前行 - cdrb.cdyee.comcdrb.cdyee.com/images/2017-11/20/A08/CDRB20171120A08.pdf · 人生路上 请带着微笑前行 我们明白了什么 呢?死亡最大的功绩,

8文摘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农历丁酉年十月初三责任编辑 易焕军 视觉总监 崔建湘 美术编辑 张渝婧

WENZHAI

河洲甲鱼形象店 7209018 河洲甲鱼旗舰店 7937388

河洲产业园 7111788 河洲甲鱼 年限决定品质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柳叶大道 广告经营许可证:4150001070046 常德常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总编室:7714837 广告中心:7717503 发行电话:7727830 投稿传真:7712332 全国新闻记者管理及记者证核验网网址:press.gapp.gov.cn 定价:298元/年

人生路上请带着微笑前行

我 们 明 白 了 什 么呢?死亡最大的功绩,便是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现在,珍惜我们已拥有的生活!

人的日常生活,常常是无序的。在无序的生活细节中,人的头脑常在无意间被“触头”触着,倏然生出一些小杂感。所谓“触头”:或是几节精彩的文句,或是与友人谈话时的意外撞击,或是某种情绪的突然漾动,或是一束小花对眼眸的一次撩动,等等,不一而足。

人人都有这倏忽间的小念头,但大多数的人并不曾留意它,任其自生自灭了。

而有一种人,特别敏于这种小念头,会备一支笔,几张纸片,将小杂感随手记下。其小杂感虽芜杂,但埋头展玩,

也会看到几丝思想的微光。这种人或许就是人所称的作家。但我不

管他们叫作家,我只把他们看成是特别注意生命体验的人。他们固执地把人的痕迹保留在生命史上,使生命的原野,清脆繁茂起来。

有谁不希望美丽常在呢?然而,一朵花开得最艳丽的时候,也就是将要凋敝的时候;有谁不希望欣赏到美丽的全部呢?然而,时空的阻隔和人类认识及眼界的局限,人们看到的,往往是美丽的局部。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

其实,花朵之后,便是果实。果实是美丽的另一种存在,是更沉雄更蕴藉更质朴的一种存在。旧的美丽在一个瞬间消亡,而新的美丽在另一个瞬间诞生;美丽是变幻而不息的过程,我们只须抱着不泯的希望和恒在的信念。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半夜醒来,发现海棠花在夜间开放得最动人最忘我,便感叹道: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但川端康成并未因此而黯然神伤,而是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要好好活下去。

于是,我为哲人的豁达而感动。时间会让我们看到美丽的全部,关键的,要永远热爱生活!

有谁不希望春光永驻呢?不要说春天里花的开放、爱情的萌发、青春的灵动,单说那一片片春草,绿绿的,茸茸的,静时如毡如帛,动时如歌如蹈,看一眼,便顿消心中块垒,生一种莫名感动。然而,又有谁能留住逝去的春水呢,“一江春水向东流”,乃自然之法则。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

其实,又有谁不热爱夏荫之宏阔,秋景之丰盈,冬雪之妩媚呢?痛苦的犁刀一方面割破你的心,一方面又掘出新鲜的血液,人类总是有新的所得。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可能便一事无成。

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一尊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有谁不愿长生不死呢?然而,一切生命最终都要面对死亡。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

其实,死亡是另一种美丽。贫穷的、富有的、高贵的、低贱的,一切生之不平等,在死亡面前都归于平等;人类平等的法则,大概缘于死亡的昭示。而且,衰老的躯壳总不如婴儿更新鲜……我们明白了什么呢?死亡最大的功绩,便是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现在,珍惜我们已拥有的生活!

(据《人民日报》)

思想的微光

□凸凹

不经意间,面对镜中的自己,镂刻在脸上的岁月,时光的皱纹已经横生,心情虽有些惶惶然、凄凄然,但谁都知道,这永远是必经的人生路程。

感慨万千,记得有人说过:“半百岁月真好,可以自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需在意别人的评论。”现在细细想来,还真不无道理。老,不必叹也不必讳,自然规律也。老有老的优势,首先应庆幸已无子女拖累,更用不着参与繁心的宴请、应酬。下班后,大可悠闲地蛰居家中,捡起平时未暇顾及的爱好,或与花木对话、或临波垂钓、或闭读家中、或弄墨挥毫、或漫游网络,乐而忘老,精神愉悦,是何等的赏心乐事!

有人说,老是一种人生境界,最美的是什么?不少人都可能这样想过。对于如今的自己来说,一些日子就是最美的,它宛如夕阳中的金箔,静静地在心灵深处闪烁着光辉。告诉了我一些梦里水乡的浪漫,也述说一些落日余晖中的忧郁。虽然时光匆匆,如插上了隐形的翅膀一样,让人始终面对无法抗拒

的前进,但内心深处的金箔,从不曾褪色,也没有改变自身的属性。我想,每一个人的心灵都需要这样一种支撑,它可能某一个人,某一件事,也可能是某一首歌……其实归结而言,不过都是一段记忆。

或许,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就越来越喜欢回忆。因为回忆中甜美、苦涩与艰辛,在令人感慨良多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的眼泪的补偿和心灵的力量。人生没有完美,舍弃感性生活的框架,让理性思维陪伴镂刻在脸上的皱纹,让智慧之美打造生命应有的秩序,皱纹就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必然轨迹。丝丝细纹,记录了人生难忘的路程,代表着自己曾经的欢笑、曾经的活跃、曾经的自我。

我说,老是一种生命必然,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学会仰望。我们这些世俗之心,多收藏多贮存一些神圣的力量和崇高的形象,让我们的灵魂趋向他们,虽然我们难以抵达这样的境界,但我们可以仰望他们,树立我们的精神丰

碑,穿越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富有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仰望,是一种自信豁达、坚定从容的姿势,是一种目光高远、胸怀宽广的精神状态。仰望星空,一种永恒的寂静和无声的包容潜入血脉;仰望蓝天,一碧如洗的蓝,澄澈心空,洁白如絮的云,随遇而安,得失悠然;仰望高山,心中洋溢攀登的勇气和征服的欲望;仰望圣哲,灵魂沐浴思想的光辉,精神昂成高高的海拔;仰望未来,襟怀随眼界开阔,升起荡胸生层云的豪气;仰望幸福,幸福在不断的景仰中由幻觉变成现实。以仰望的姿势热爱生活,生活便在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中有滋有味;以仰望的

姿势热爱生命,生命便在看不见的飞翔中,轻盈地彰显生命的真谛。

学会仰望,生命在不断的仰望里豁然开朗,思想在不断的仰望中获得哲学的高度,情感在不断的仰望里升华,烁烁如星光,莹莹似月色。仰望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力度,仰望的角度决定了行动的进度,仰望的深度决定了行动的程度。愉悦心情就会保持良好的情绪,心胸豁达大度,逢事淡然处之,勿与人争高低,尽力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确立精神支撑,从中寻找乐趣。琴棋书画,种花养鸟,都是最佳的选择,自可陶醉其中,永远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其实,人奋斗一辈子,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在平凡的日子,拥有一颗平凡的心,收获的就是不平凡的感动。学会仰望,人生就会走得更高、更远。

(据文章阅读网)

生命需要仰望□张兴旺

俗话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母亲在老家,我的心也在老家。母亲的牵挂也在老家的守望里。

在城里的家,母亲总把自己当“外人”,嘴里老是说:“年纪大了,在你们城里不方便,你们有自己的事,要照顾我,会耽搁你们。”

在老家的家,母亲把我们当成“客人”,礼遇有加,唯恐招待不周。也许,对老家而言,我真的成为了来去匆匆的过客。

中元节前夕的周末,我同往常一样,回到十五公里外的乡下老家,看望与兄弟同住的母亲。

平时的周末,我一般都是早上或中午到家,问问母亲身体状况、有什么需要等,然后吃了晚饭再骑车回城。这次

吃了晚饭后才回的老家,本想看看就回城里。结果不想天已经黑了,钩月高挂的夜空飘起了毛毛细雨。母亲一边挽留一边送我出门,一直到公路边。母亲说,天黑路滑,不放心我一个人骑车回城,要我住上一宿明天再回……我明白母亲的担心,自从离开老家,还真没有好好陪过母亲,心里边觉得愧疚,我便住了下来。

夜里,陪着母亲说话、看电视,听母

亲重复地说过去生产队分承包地的事情,去年村里修公路占了多少自家的地,前年栽种的核桃有几棵开始结果了,外出打工的孙辈买了车子,存不住钱,兄弟过年时换的55寸液晶电视没原来的老电视机好……

我明白,幸福,就是如此简单!早晨,天刚刚亮,我还在睡梦之中,

便隐约听到母亲的脚步声。我知道,母亲怕我一早就走,已经在准备早饭了。

母亲知道我事情多,怕我饿着肚子赶路,便早早起来准备早饭了。

我起床走出房门,一阵浓浓的腊肉香味扑鼻而来。门口,干干净净的脸盆里装满热乎乎的洗脸水,旁边放着叠好的反复洗过的毛巾。我知道是母亲为我准备的,我含着泪水感受着这份难以言说的母爱,嗅着温暖的毛巾上留下的淡淡的香皂味。此刻,我才留意到,母亲在我身后默默地注视着,脸上是笑意和满足。母亲说,水怕是冷了。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母亲,一辈子总有操不完的心,始终丢不下老家的那些鸡鸭鹅,丢不下几个蹒跚学步的重孙子,丢不下哪怕只是闲来走看看的庄稼。

(据《散文选刊》)

守 望□陈永明

那夜,明月照山川,万物皆寂寥。看蜿蜒的山脊向远方延伸,一件件往事在不经意间浮现于脑海中,挥之不去。

三十多年前,同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山川。在鲁西北平原一处月色笼罩下的果园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笑声。那是儿时的我们在听姥爷讲故事。姥爷的声音极富磁性,每次讲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村头的大菜瓜”时,我们姐弟总会笑得前仰后合。姥爷那时还年轻,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儿,也有使不完的劲儿。他在果园里种了几百棵苹果树和梨树,树下爬满了瓜秧,有甜瓜、菜瓜、西瓜,能从开春一直吃到秋后。我和弟弟妹妹像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公主一般,统治着这片果园,每到晚上便提着灯笼来自己的“王国”巡视一番。空中明月朗

朗,没有一片云、一丝风,整个果园仿佛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芒。

“起了,起了,下地割麦了!”麦收的日子,姥爷一声招呼,全家人马上拿起磨好的镰刀,浩浩荡荡走向麦地。天还未亮,月光朦胧,看不清麦地有多广,只能嗅到悠悠麦香。挥起镰刀,金黄的小麦片片扑倒。舅舅割得最快,镰刀在他手上就像武林高手的剑,一进一退间对手当即倒地;父亲割得最慢,镰刀在他手上就像画家手中的笔,轻抹慢描,生怕弄折了麦秆。我因为个头小,只分得

了两垄麦子,可长长的麦垄好像怎么也看不到尽头。

姥爷割完麦,就在空地上堆起砖头瓦块,烧上秸秆,烤一把尚嫩的小麦。新小麦颗粒饱满,嚼在口中特别筋道,胜过山珍海味。天刚蒙蒙亮,在大家累得腰快直不起来的时候,姥姥的大饼卷鸡蛋送到了。鸡蛋香、大饼酥,再喝上一口甜甜的井水,割麦的辛苦瞬间化为共享的愉悦,回味悠长。等到美月隐身,初阳乍起,成捆的麦子装满拖拉机。我躺在高高的麦垛上,看朝霞洒满

田野,听鸟儿纵情欢歌,想少年纯情心事,那是我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儿时最盼望的事还要数看电影了。吃过晚饭,先和父亲借着月光绕村里的柳树、榆树转一圈,百十个知了猴到手。然后把知了猴拿回家炸一炸,撒上点儿盐,盛在葫芦瓢里端着去看电影,准能馋得小朋友们口水直流。电影放完,父亲把我往肩上一扛,踏着月光、迎着清风回到家里。不一会儿,困意袭来,我便伴随着电影的情节进入梦乡。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明月当空,山川依旧,身边亲人们却一个个离我远去。多想再回到童年,听姥爷磁性的声音,尝姥姥制作的卷饼,趴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感受那温柔的月光……

(据《东方烟草报》)

月光下的童年□王朝辉

“闲”字,古代人是怎样写的?繁体字写为“閒”,原来是在门里望见月亮。多美!

闲,原来和月亮有着扯不断的情思。

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磨砺,从书中领悟到的道理皆不相同,读书至此,也将人生读得清明而彻悟,多好!好书如明月,夜夜自天空洒下盈盈光芒,滋养你我心灵的角落。

早春时节,春水初生,梅花还在枝头笑意盈盈。约三两知己,去江畔寻梅,水边品茗,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一生有三两个赏心之人,知足了。

水边杨柳依依,案上清茶几盏,手边有一本知堂先生的书,读他写品茶的文字:“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约三两知己,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闲逸的文字里,有一颗散淡、从容、安静的心。

古人说,山水无常属,闲者是主人。是的,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闲逸之心,在文章里就是格局和气象。闲,也是灵魂自由的呼吸,而写作,从来都是聆听心灵的呼吸。

天下的好文章都自“闲”中得来。闲逸之人,才会眼界开阔,胸中有

山水,才有了一个飞翔的灵魂。忙碌的人生是飞不起来的。

“忙”字,蒋勋先生这样说:忙,即是心灵的死亡。

听他的解读,心头一紧。是啊,整日奔波在大都市里的人们,见面说得最多的,就是一个字“忙”。忙得没有时间陪伴父母家人,没有时间外出旅游,没有时间静静读一本好书,没有闲情品一

杯香茗。我们有多少个夜晚,不曾抬头看看天上一弯新月,有多少日子,没有细细聆听春之鸟鸣、夏之蝉声、秋之虫声、冬之雪声?

在地铁站,每天都看见步履匆匆的人群,疲惫的身影、呆滞麻木的表情,仿佛红尘中一群群忙碌的蝼蚁。他们匆忙的身影里,怀揣着一颗焦灼的心。有人说,等我有钱了,也闲情逸致去,其实,闲逸之心只和灵魂有关,与金钱无关。

人有一颗闲逸之心,才有人生最美的画境。繁忙的生活中,记得时常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因为,望得见月亮的一双眼睛,才看得见世间一切美好,看得见碧水初生、草长莺飞、落英缤纷、云淡风轻。

(据《广州日报》)

闲与忙□李 娟

本版制图/张渝婧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