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海上丝路,牵连历史与人心 - xiancn.comepaper.xiancn.com/newxawb/page/2017-07/29/15/2017072915_pdf.pdf海上丝路,牵连历史与人心 赵青新 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秦汉,发展于三国,繁荣于唐

海上丝路,牵连历史与人心 ◎赵青新

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秦汉,发展于三国,繁荣于唐宋。据《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9至10世纪时,波斯湾港口尸罗夫是一个繁忙的国际货物集散地,其中很多都是中国船,在此地装运货物、补充淡水之后,这些船继续扬帆开往阿曼北部的马斯喀特。该书是当时阿拉伯商人的笔记,风土人情历历在目,颇能再现彼时彼地的热闹场景。

当然,《中国印度见闻录》作为史料不够严谨,比之更有力的证据来自于考古的发现。比如,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勿里洞岛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打捞工作于2001年结束,出水6万余件文物,大多为瓷器和金银器,据纪年铭文判断年代为9世纪中期。瓷器之所以能构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说明唐朝时候海路的航运已经相当成熟。北宋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

“汉威令行于西北,故西北唤中国为汉。唐威令行于东南,故蛮夷呼中国为唐。”元朝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和《明史·真腊国》亦云:“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时至今日,“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宛如触角延伸至天涯海角。

这些触角,可能源自浙江的宁波,也可能源自福建的泉州、厦门,或者广州的潮汕地区,从这些地方出发的航船,漂洋过海,带去了瓷器、茶叶、丝绸,也带去了中国的文化、思想、风俗、观念。很多华人在海外成家

立业、落地生根,还有很多人更倾向于穿梭来往、互通有无,他们的故事,是个体的生活场景、奋斗历程,也是整体的华人面貌的呈现。

CCTV纪录片《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同名书籍,重走海上丝路,探寻前世今生,追逐华商足迹,为世界了解中国,也为中国了解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口。

纪录片共八集,分别是:寻路、家承、原乡、连枝、薪传、问道、脉缕、轮回。命名蕴藏深厚的人文关怀。说到丝绸之路,我们立刻想到的大概会是敦煌、西域、中亚,因为那里有着凝固的古迹,有着鲜明的痕迹。海上丝路是流动的,没那么直观、也没那么厚重,它的气息借助一代又一代“讨海人”的传承,渐渐发散。因此,把眼光聚焦人的故事,以现场的讲述穿插过往的历史,显然是一种明智的方案。

32个人物故事,散落在每一章节,有的是航海家、茶农、手艺人,有的是银行家、科技人员、环保人士,还有的是美食节目主持人、南少林武僧、粤剧演员;有的是外国友人、留学生,有的是中国外交官、精明的生意人、儒雅的讲师,还有喜结连理共筑爱巢的混合婚姻家庭。他们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电视以画面吸引观众,书籍以文字抵达内心,形式不同,内核一致。温润与感动,一般无二,浸润人心。

丝路不易。陆路艰苦,尘满面,鬓如霜;海路颠

簸,大浪无情,谋生辛酸。海禁政策,穷山恶水,人们如何求得生存?唯有,走出去。中国人伴随着海波的荡漾走向世界各地。安溪的一杯铁观音,映照闽南人离乡的背影。他们是“下南洋”队伍的主要人员,与家人故乡分离,他们是契约劳工,在异土挥洒热汗,很多人望穿秋水,一辈子无法归返。广东人亦有国外佣工的悠久传统。他们更以商会的形式打造了有特色的贸易体系。在不断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里,广东人了解了西洋的科技,有的人还学会了摆弄和修理那些洋机器,还有些人受到西风的熏陶而成为革命的先驱和近代民族工业之父。靠海吃海,其他的海边人,也纷纷借着舟桨之便,从事商业贸易,游走于家门之外,即使是屡屡掀起的排华浪潮,也阻挡不了努力争取机会的华人们。

这是海上丝路的特定情境。阅览纪录片和书籍,故事往往有着相似的背景:形单影只,奔赴他乡,身无长物,资金匮乏,靠着个人的奋斗,靠着同乡的帮衬,最后挣出了一份不菲的家产,后代人在回望祖先的故事里继承他们的精神。华人文化这种强大的调适性以及作为群体的凝聚性,是伴随海上丝路脉动的精神力,而今在新一代的身上继续流淌。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穿越丝绸之路》节目组/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年版

《世界新趋势》作者:[奥]多丽丝·奈斯比特[美]约翰·奈斯比特等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7年版

《丝绸之路》作者:叶舟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这一扇门虚掩/像恩情/并不来自典籍//这一条路吐丝/秘密经纬/构成了今日//这一角天空 鹰隼占据/麦子碰见了黄金//这个白面青年/步步生莲/前往西天取经//这位公主口音模糊/逐水草而居/一生和亲//这条走廊/横贯西东/观音和菩萨纷纷麇集。”这是甘肃省作协副主席、诗人叶舟笔下的《河西走廊》。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内涵广为人知,但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格局,却需要更多的文学著作来阐释和充实。著名作家叶舟的诗集,无意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因为故乡在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叶舟对这片土地,以及那段历史充满了感情。这种感情以丰沛的诗情和旷达的历史眼光,体现在这本书里,也体现在他体会的丝绸之路的昔日荣光和历史纵深里。作者在创作谈中说: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具想象力和变革精神的一条通道,它用一匹浪漫的丝绸,将东方和西方紧密地簇拥在了一起。它是当年的全球化的逼真体现,而当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也给了未来一个黄金般的预言。

《这盛世如飞天所愿》编著:敦煌研究院出版:广西科技出版社2016年版

未来世界,是绝非偶然的必然预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规模之宏大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截至2017年3月,一百多个国家被纳入

“一带一路”框架。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9535.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25.7%。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地区的总人口可达44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62.55%,GDP总和高达21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总额的28.6%。“一带一路”规模之宏大前所未有。过去,经济、技术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转变都是自下而上发生的:各种发展变化的趋势和新的理念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之中悄然而生,然后,其力量不断累积形成合力,最终形成一个惊人的大趋势。

“一带一路”构想经过精心规划,对现有全球化框架进行了革命性改造,与此同时,又给各方参与者留下了充分的机动空间。它建立在现有的全球化框架基础之上。本书作者以其丰富的国际经验,深厚的学识底蕴,详尽解读“一带一路”构想对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潜在意义,及其对投资者和企业的潜在影响。

1650前,敦煌画工在做一件事:为敦煌石窟上色。 1650年后,敦煌研究院想做一件有意思的事:用一本书,让大家给敦煌石窟上色。《这盛世如飞天所愿》所有的壁画线描稿,非后人临摹,而是由敦煌研究院在原壁画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提取和修复。敦煌研究院是国家设立的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西榆林窟和敦煌西千佛洞保护、管理和研究的综合性专门机构。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44年的敦煌艺术研究所,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成立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在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基础上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本书的壁画原作者,是距今1650年历史的敦煌画工。他们来自北凉北魏,来自隋唐宋元,来自回鹘西夏……他们是一千多年前来自民间的画工,很多画工只是带着“敦煌”的信念,一生在冰冷的石窟中留下如此灿烂的壁画文明,却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下。人们不知道这些画工是谁,只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是祖先,是每个炎黄子孙血脉中割不断的文化渊源——中国人。

李广:性格决定命运的悲剧将军 ◎许倬云

遥想胡姬,我的注意力难免会停留在她们的素手皓腕上。

不要讥我,谁不倾慕胡姬的素手和皓腕呢!举素手,露皓腕,长安的风雅之士无不赞而叹

之。胡姬是西域国族之女,多在长安酒肆工作,能歌

善舞,魅力强劲,可惜不见于文献。她们什么时候到长安来的,怎么到长安的,何以在酒肆当垆,酒肆之主是谁,父母兄弟或丈夫又是谁,收入多少,收入是否能够自由支配,新旧唐书一律不录。实际上我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仅仅在她们的素手皓腕上,也在她们的身份上,生活上,甚至遭遇上,遗憾官修之史,统统无纪。

李白有一度任翰林供奉,无非是赋诗填词,以图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高兴。诗词也可以务,他有的是天才,很在行,然而他还有救世济民之志。赴长安,他就是要做大业的。总是弄这种淡事,李白便生苦闷,遂常进酒肆以浇深愁。杜甫所颂的“酒中仙”,大约就是李白此间之自谓。

李白喜欢胡姬,他所入酒肆,也往往有胡姬招待,诗可以为证。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且就胡姬饮。一旦决定厮混着胡姬喝酒,便情绪高涨。时在

春天,下着细雨,落花缤纷。骑白鼻騧,用银鞍,用障泥锦,阔气且豪气!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酒肆的环境甚好,瑟由嘉木而制,酒以玉壶而

装。曲子醉人,胡姬更醉人,胡姬跳起舞尤其醉人。喝吧兄弟,不必急着回家。

不过我还是欣赏胡姬的笑: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所看到的胡姬健康、明净、喜悦,吸引李白,也吸引我。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金市就是西市,胡人经商之地,这里设酒肆是非

常适宜的。长安的权贵子弟骑马走遍长安山水,固然得意至极,只是还未尽情。到何处去呢?似乎也没有特别有趣的场所。一个少年说:“干脆喝酒吧!”众子弟心领神会,笑着直奔胡姬酒肆。

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双歌二胡姬,更奏远清朝。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长安的酒肆显然也并非晚上9点或12点关门,

或者,夜禁制度也并非总是严格实行。有一次,李白与朋友喝酒便从天黑喝到了天明。他们相互争胜,彼此不服,你干一杯,我干一杯,有十足的意气。两个胡姬陪他们,也很是激励吧!胡姬双歌,也一定妙态横生,浓姿纵呈。只有性格契合的朋友才能这样邀胡姬相陪畅饮。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青绮门是汉长安城东出南头之门。实际上它为

霸城门,因为门是青色,遂为青绮门,也呼青城门或青门。唐人有借汉论唐的习惯,李白不过是用青绮门指唐长安城东出之春明门而已。唐长安城的外廓城东出共有三门,南头之门是延兴门,北头之门是通化门,中为春明门。东出春明门,有路宽广,长安人往往在此送别。

裴图南当是一位隐士,欲归嵩山,李白遂在春明门附近的酒肆为之饯行。不受唐玄宗重用,甚至被排挤,李白也生去意。这些私曲平日也难倾诉,恰逢朋友离开京师,便一吐为快。春明门一带的酒肆应该不是一家,然而胡姬素手一邀,李白就选定了。我也随着李白的眼睛,看到了胡姬之素手。

岑参也选在春明门送别朋友,不过他以青门指春明门。送张判官往洛阳去,是在早晨,夜雨初息,日出照楼,灞柳依依,无不堪折。胡姬怎么样呢?诗曰:“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看起来岑参请张判官喝的是长安的米酒,然而胡姬酒肆,不唯米酒,当还备葡萄酒、龙膏酒和三勒酒。岑参送宇文南金回太原,也是在早晨,显然比较轻松,诗曰:“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为问太原贤主人,春来更有新诗否。”春明门一带包括了向北去的通化门,向南去的延兴门,甚至再向南去的曲江池,否则无以生意兴隆,熙熙攘攘。

杨巨源有诗颂胡姬,他所登临的酒肆当在曲江池附近。诗曰:“妍艳照江头,春风好客留。当垆知

妾惯,送酒为郎羞。香渡传蕉扇,妆成上竹楼。数钱怜皓腕,非是不能留。”意近暧昧,然而还不至于淫,只是好色而已。皓腕隐喻了胡姬的丰腴和白皙,也暗示了她的性感。

唐诗人有狎妓之风,胡姬是否在卖酒的时候也卖身,岂敢乱猜。不过资料显示,“葱岭以东俗喜淫,龟兹、于阗置女肆,征其钱”。长安大了,遂无奇怪之事。胡姬做什么都有可能,在酒肆卖身也是可能的。客到酒肆来发现胡姬粲然妩媚,想谋肉体之乐,当然也是可能的。胡姬以卖酒为业,助推消费,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然而仅仅止于斯,也是有可能的。客存非分之想,竟动手动脚,冒犯胡姬之尊严,受到拒绝并遭训斥,因为胡姬并不卖身,也有可能。我当然不愿意相信胡姬有歌舞之外的举动。

霍家是汉之权贵,家有羽林郎,至酒肆,见胡姬长裙冉冉,广袖飘飘,头饰蓝田玉和大秦珠,窈窕俏丽,几为举世之稀,遂借喝酒纠缠。胡姬只有 15岁,然而品含坚贞,不惜拉断罗衫,也不会要霍家羽林郎所赠的铜镜。汉有这样的胡姬,唐也会有这样的胡姬。

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毾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贺朝当是活跃在唐睿宗时的诗人,他的作品颇

为细致地表现了酒肆的豪华程度:这里有乐队,有歌舞之伎,铺有红毾,坐有貂裘,吃既有鱼,又有羊,所用餐具是玉盘和金鼎。酒肆分档次,长安的星级酒肆,应该多在西市一带和春明门一带吧。胡姬当垆,初唐就有,这在王绩的诗里得到了反映。王绩很有意思,曾经赊账喝酒,遂示惭愧。其诗曰:“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酒肆之用胡姬,一直到晚唐还能看到,这有韩偓的诗证之。他借题发挥说:“后主猎回初按乐,胡姬酒醒更新妆。”韩偓大约生于公元842年,死于公元923年。胡姬多是踏着丝绸之路到长安来的。然而丝绸之路能否让她们返乡呢?长安有没有令她们动心以嫁且生儿育女的武士或儒生?我偶尔会怀着这样的奇思异想,去打量长安乃至中国北方的姑娘,图谋从她们的素手皓腕上发现一点什么秘密。

摘自《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朱鸿/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

遥想胡姬 ◎朱 鸿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攻略的战争。景帝、武帝时曾任陇西、北地、右北平等郡太守,匈奴畏之称为“飞将军”。公元前119年,随卫青攻匈奴,因无向导迷路失期,自缢身亡。李广的儿子李敢、长孙李陵,也都是一时名将。

我对李广有一点偏好,因为书上说:“李广老,数奇。”这意思是说李广运气不好,命中注定不能封侯。

李广一辈子没有封侯的机会,最后还自杀了。这位飞将军会骑马,善射箭。据说他夜里看到一只老虎,一箭射过去,第二天早上发现,原来是石头。力道之大居然足以穿石!

汉朝的国都长安位于今天的西安,西边和北边共有六个郡。这些位居长安西边跟北边的六个郡,因居于边境,郡里的年轻人几乎都会骑射,政府对他们特别优待,交的税也少一点。所谓“六郡良家子”,就是六个郡里面好人家的孩子。他们通常自备弓马,敌人来犯,良家子以义勇军参战。李广就是由此途径参军,最后出任将军。他是当时最有名的军人,曾担任右北平太守,戍守在今天的北京附近,负责防守边境的长城。

汉朝跟匈奴打了很多次仗,李广常常率领小部队主动出击,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就冲出去,常有斩获。当然也有被抓的时候,他便趁敌人没有防备时逃出来,即使被绑在马上,居然还可以夺过旁边胡人的马,跑回汉营来。有一次,匈奴的大军在前面,他才几十匹马、几十个骑兵,还故意徐徐慢行,让匈奴搞不清楚他背后是不是有伏兵,不敢动他,只好退走,他则安安全全地回来了。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卫青、霍去病这两个人是讨伐匈奴的主将。以汉朝的角度看,称得上是成功的将领,每个人都带过几万大军出征,而且终于将匈奴击败了。但西汉时匈奴并没有全败,整个匈奴的衰败还要再过两百年。

卫青、霍去病这两个人都不是六郡良家子,也不是行伍出身。卫青的姐姐是汉武帝宠爱的夫

人,霍去病则是卫青的外甥,他们是以外戚的关系得到信任带兵出征。霍去病有句名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意思是说,匈奴还没消灭,我哪里能结婚?但是又有“阵前将士半生死,将军帐里又歌舞”来描写他当将军时的情景,所以我们知道他是享福的将军。

他们成功在哪里?原本汉朝的国力就强到可以打败匈奴,卫、霍两人唯一的优势是皇帝的充分信任。汉朝的损失多大呢?三次出兵,损失大得很,这还不包括自己带着马一起跟着去的义勇军。所以这是汉朝倾全国之力来打的仗。得到充分信任的亲贵所带的兵,是倾尽全国之力,拼资源,也拼决心。

今天在西安城外,可以看到霍去病的墓,墓旁就有马踏匈奴像,一座祁连山的模型,匈奴人瘫在地上,一匹战马踩在他身上。霍去病的墓,可说是汉朝至今最出风头的一个墓,可晓得是为什么吗?因为霍去病的名字有“去病”二字!许多百姓因而流传摸他的像可以治病,从伤风咳嗽到瘫痪都去摸他一下,霍去病墓上的石头马被摸得亮光光的。两千多年来,天天有人去摸,怎能不光啊?这个运气也是奇怪的,陕西附近的人都认为他是“医神”,而不只是战马嘶鸣、战功赫赫的青年将领形象。

汉朝大军讨伐匈奴,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大将各率五万人出去征战的时候,却让李广率偏师别道领兵。李广很不高兴,他认为自己是全天下最有名的战士,匈奴称他为飞将军,为什么派他率偏师?结果,人家大军打了胜仗回来,他却迷了路,困在沙漠里。按照汉朝的规定,没有完成使命的,回来要接受军法审判。他说自己这么大岁数了,还有脸接受军法审判吗?于是自杀了。

虽然大家一直哀悼这位英雄人物,但我们来看看他失败的原因何在。

李广确属战士,却非称职的将领。他是带兵打仗的人,还轻举妄动,随时带着几十人、几百人冲出去,这是不对的。将领应该要守住大部队。汉时一个郡的规模,至少有一万骑兵,这一万骑兵是训练有

素、有部务、有编制、有纪律的军队;而大将的责任是指挥大部队,不是逞个人英雄。

当时有位将军叫程不识,他的部队从来不打大胜仗,也从来不打大败仗,永远是一整批出去,退兵也是一整批慢慢退下来,左右前后,整个部队的旗号整整齐齐,无大胜亦无大败。两人相比,程不识的功名远不及李广,也不像李广那样让人佩服,但他是真正的将领;李广则不是将领,只是个战士。所以汉武帝、卫青说李广“数奇”,说他运气不好,其实是迷信。

汉武帝大概了解李广这个人,知道他不能当主力,但也不能不派他去,所以挑了一个偏师别道叫他去,碰不到敌人,还可以全师而回。结果因为没有前哨而迷了路,说来也很不应该。所以讲起李广身后的名声,我们说他是龙城飞将,其实他只能算是善战的勇士。

李广有个孙子叫李陵,名气也很大。太史公司马迁就是因为替李陵投降匈奴讲话而受了宫刑。从《答苏武书》可以看出,李陵也是个战士,不是将领。李陵为什么被打败呢?当中也是有道理的。在沙漠作战,面对千军万马,怎么可以只带五千个步兵出去呢?这五千个步兵虽是精选的部队,每个人都有本事单独作战,但如何把五千个战士摆在一起,才是对将领的考验。他能远征出战,最后碰到单于大军被围,抵抗了很久才全军覆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但这些到底不足为训,为将之道并不是为了逞个人英勇,而是为求得最终的胜利。

李陵《答苏武书》这篇文章音声激越,情景凄切,读之令人鼻酸。他们祖孙两人在当时、身后都得到世人的同情,其实是因为大家不了解真正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称其职。如果以战士来说,最后虽然失败,但还是可佩可敬;不过因为他们是将领,却是不称职了。他们并没有料到身后会有那样大的名声。许多事情常常是这样的,早死之人是运气好,因为死得早,名声好似花朵半开;若是当时没死,好名声能持续多久并不知道!

摘自《从历史看人物》,许倬云/ 著,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

15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www.xiancn.com

责任编辑贾妍 视觉编辑贾庆华 组版马爱贤 校对 文军

·特刊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