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秋季养生也因人而异秋季养生也因人而异 C02

起床后眼睛浮肿咋办起床后眼睛浮肿咋办 C02

立式俯卧撑能瘦胳膊 C03

久坐族咋甩掉大肚腩久坐族咋甩掉大肚腩 C03

入秋最佳排毒祛火菜入秋最佳排毒祛火菜 C04

■ 2016年8月30日

■ 期数:238

■ 专刊部主办

■ 数字报:www.xnwbw.com

■ E-MALL:[email protected]

周报JIANKANGZHOUBAO

责编/其 龙 马可唐 版面 / 官雯

一 周 话 题一 周 话 题

真的真的““吃啥补啥吃啥补啥””吗吗??●阮光锋(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生)

“吃啥补啥”最早是中医食疗的说法,通常还有“以脏补脏”和“以形补形”之说。“以形补形”,即食用外观上与人体某器官相似的食物,对人体该部位有利。流行的说法有:核桃补脑,百合补肺,海参壮阳,木瓜丰胸,鲍鱼滋阴等。“以脏补脏”,即食用动物身体上的某种器官,能促进人体相应部位的康复,或增强其功能。常见的说法如:吃鱼眼明目,喝鱼头汤治头晕,吃猪脑补脑,吃动物的鞭壮阳等。

“吃啥补啥”可不仅限于动物或植物食材,还可以扩大到人身上,比较典型的就是有些人会食用人的胎盘,认为可以养血益气,甚至补肾壮阳,或用替代品猫胎盘、羊胎盘等动物胎盘。

“吃啥补啥”究竟有没有科学道理呢?现代科学也对这些传统说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些还是可以找到一定道理的。

以核桃补脑来说,核桃具有丰富的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现代研究发现,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大脑发育的确会有一定好处,有利于促进大脑健康,也似乎告诉我们吃

核桃有利于大脑健康。不过,促进大脑发育这种事情一般只对小孩有作用,这也是现在很多婴幼儿的奶粉等食物宣称添加了 DHA的原因,对于成年人来说,吃核桃对于补脑就几乎是没有什么效果了,更别指望吃核桃就可以变聪明了。

虽然“吃啥补啥”有些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只要是胃痛了就要吃猪肚,得了心脏病就要吃猪心……不能机械地理解“吃啥补啥”,更不能滥用,否则会有损健康。

比如,在肾结石引起的肾绞痛缓解后,听信“吃啥补啥”的谬传,以为多吃动物肾脏可以将肾结石消掉,或者能增强肾功能,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这种误补不仅不能消除结石,反而促使结石增大或增加结石复发的危险。还有猪脑补脑的说法,其实猪脑是高胆固醇食物,老年人常面临更高的风险患上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过多吃动物脑等高胆固醇食物只会加剧危险,对健康毫无益处。

《水浒传》第三回写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鲁达“东逃西奔,急急忙忙……正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这个成语就出自此处,意思是由于饥饿所迫顾不上挑选食物。

现在可不比鲁提辖时代,超市食品、外卖,你可以选择任何食物充饥。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食物与品牌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在饥饿状态下逛超市时,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高卡路里食物。

本能的指引本能的指引对于饥饿者来说,能够迅

速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都是“最优质”的食物,且很受饥饿者的偏爱,包括能带给人类愉悦感受的油脂食物如肉、奶油、巧克力等。

知名科普作家、美国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说,“从世界各地对婴幼儿食品偏好的调查来看,这种偏好或许已经写进基因而成为

‘先天’的了。”人在饥饿时,由于不知道下一餐什么时

候吃,于是自然就切换成生存模式——有的吃,就尽量吃。同时,人体分泌的饥饿激素可令人对食物产生格外的“好感”,提高人们对食物的注意力,尤其是高热量食物。

果壳网的一篇文章称,这涉及生理与心理的反应,当饥饿的人开始在超市选择或吃东西时,身体会指引他寻找高卡路里食物。而且,这种影响并不仅限于饥饿时的那一餐,而是会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说,他会大量购买高热量食物,以备不时之需,比如,购入高热量的糖果、咸点心与红肉等。

“有一些物质会改变大脑的奖赏阈限,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只有吃得更多,才能获得满足感。”科学网刊载的研究文章说。类似香肠、干酪饼等食品,可能导致大脑奖赏系统发生变化,其结果不仅

包括体重增加,同时也强迫人们摄入更多垃圾食品。

订餐时间带来的差异订餐时间带来的差异康奈尔大学食物与品牌实验室的第一

次实验中,邀请了68位参与者模拟网购食物,结果发现,那些饥饿的人会倾向于挑选高热量的食物。第二次实验追踪了82位去超市购物的人,这些人被随机安排在一天当中最饿或最饱的时候去买东西,结果再次证明,肚子饿的人会买较高热量的食物。

2016 年 7 月,另一些研究者进行的一次有关订餐的实验表明,当人们在吃饭之前一段时间就开始点餐的话,更容易选择健康以及低卡路里的食物。主持该研究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凡·伊普斯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常饥饿的时候订餐将会提高所订食物的卡路里,而提前一段时间订餐,情况则会大有改观。”

凡·伊普斯与其他研究者招募了近700名在餐馆用餐的志愿者以及195名大学生。

第一组700名志愿者被要求在早上7点以后随时进行点餐,用餐时间则安排在11点到14点之间。结果显示,志愿者们的订餐时间与用餐时间的间隔每延长一个小

时,午餐的热量就会降低38大卡。

第 二 组 195 名 大学生被随机要求在课前或课后订购午餐,而所有的午餐都会在课后即时提供。结果显示,在课前就订购午餐的学生选择的食物 平 均 为 890 大 卡 ,而课后订购午餐的学生选择的食物则为999大卡,与前者相差109大卡。

这 38 大卡和 109大卡,日积月累,就会对健康形成显著影响。研究者从这些数据得出结论称,人们在不太饿的状态下对

饮食进行规划,不仅更合理,而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加有好处。

不应过于关注食物热量值不应过于关注食物热量值“当今最便宜、最方便、最易获取和最

好吃的食品往往热量高、营养差。”2013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及世界各地肥胖和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长的趋势时这样说。

而高淀粉、高脂肪、高糖、油炸、高盐等“不健康饮食”,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如影随形。

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人体一日所需的热量,只是一个大概数值,应具体到个体因素和运动情况,过于强调热量的数值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导。

云无心表示,同样质量的食物,脂肪的热量最高,是糖和蛋白质的两倍多,所以许多人担心吃了长胖。实际上,如果能做到吃了肥肉就少吃同等热量的其他食物,那么长胖的问题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以上这些实验结果在我们临床医学方面还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趣味研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张宏民告诉记者,“当然,实验没有告诉你不能吃高热量食物。”

别在饥饿的时候订餐●徐赛虎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