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主辦單位:智齡聯盟          指導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臺大智活中心

指導教授:劉佩玲、王秀槐、康仕仲          撰文:陳淑英  

The Meeting of Living Labs and Service

周素卿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學系

新知講堂

我於2006年跨進智慧生活研究領域。而我所從事的社會科學研究本身就是跨領域學科,過往我也從事高科技票性研究,當面對時事時,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人才培育。2011年底我們舉辦了summer school活動,它是個新創的人才培育計畫,為要在追求社會變遷下,尋找創新的出路,因此必須集結眾多智慧,包括跨國界的智慧。所以在計畫起頭就自告奮勇要來負責國際化這部分。  

The Meeting of Living Labs and Service Design 1

培育智慧生活人才必須透過教育來執行,讓它變成⼀一種產業,但這產業的目的並非為了賺錢。換句話說:要讓培育過程突破以往進入某種不⼀一樣的機制。智慧的領域如果要能更寬廣,必須跨國界、跨領域把計畫集結起來。因此,我把這計畫當作是國際的平台,在這裡集結大家的智慧,⼀一起開發與創新。在運作過程中,我發現台灣在這領域多年經營下,有些部分不是追在別人後面,而是可以跑到別人前

面,特別是人才培育這塊。我們不是夜郎自大,而是有把握確定,我們不是跟隨者而是領先者。所以希望藉此平台,讓智慧生活人才培育不斷有創新。這活動基本上是共學的平台,在此集結了過去5-­‐10年的研究成果,從中不斷創造和創新,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來共學、共同創造。在此,我將介紹summer   school的設計理念、內涵精神與操作方式。

The Meeting of Living Labs and Service Design 2

人才培育計畫是在為將來找出路

智慧生活科技議題旨在面對未來、反省未來。其實未來並不遠,它是當下已經發生、正在面臨的重要問題,包括今天的主題──老人社會。我們現在已面臨進入老年社會的門檻。2011年底我們在日本參加了臺、日、法合辦的都市研討會,與會的日本學者所談論的議題都圍繞在老人社會這主題。因為人口結構快速變遷問題,不只在日本,它是全人類正共同面對的社會現實。在人類的歷史、文明中,人口結構從未有過如此快速轉變成高齡化社會的現象。面對這樣快速變遷的未來,我們在科技、人才培育過程中,該有怎樣的出路?是我們這社群共同努力的事情。從2006年開始,當我們在進行各種活動的日常實踐時,都會有個分析性的尺度,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對於社會的發展趨勢和經濟體系的轉型,依我們有限的生命、日常的教學研究和我們的職責,該選擇哪個部分來討論?生活科技議題有個很重要的核心,它必須能跟文化整合在⼀一起,它必須能融合,但不是強勢性的,而是在日常生活裡實踐創造出來的。在

歐洲社會,我們看到在有關社會創新和開放創新上都在做這部分。我們過去談創新系統,太強調國家的創新體系、區域的創新體系,可是當我們面對新的情勢,很需要的是在地的創新體系,怎樣讓在地的社會跟開放創新能為未來找到出路?針對這個目標,我們發現現行的教育體系、教育方式、學習方式、教學方式都需要大轉變,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也都在思考出路,到目前無止,沒有太多典範式的模式出現,但大家沒有停擺都還在嘗試。我們是不是也能應用集體的智慧,在大家共同創造、學習的過程中,為我們的教育體系創造出⼀一種典範,找到典  範性的出路。

The Meeting of Living Labs and Service Design 3

跳脫既往,尋找未來

我們面對的社會、追求的東西,需要跟過往兩個世紀以來工業文明所帶動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做些新的反省跟反芻。我個人和許多位老師,為什麼還堅持立基在教育體系上,而不把重心放在產業跟經濟體系,原因在於,如果依然執著於產業和經濟體系,等於還在過去工業化社會的體系底下找出路,那對我們未來的幸福、生命的出路可能沒有太大的貢獻,所以這個計畫其實是在反省,為環境、經濟、社會思考,需要創造什麼樣新的價值觀?雖然這些聽起來很抽象,但它都   立基在日常生活實踐的基礎之下。這次的 s u mm e r  school目的是為我們智慧生活的教育尋找⼀一條創新技能的出路。

結合跨國、跨領域的智慧,共同學習與創新

教育部這項計畫,是運用三明治課程模組的概念來進行,我們希望這個創新的課程模組,是跨領域的、國際化的,而且能充分運用各種多媒體,把教學、學習、教育系統落實起來。在夏日學院我們把這三項整合在⼀一起,並不斷思考:我們如何在短時間內將集體的智慧整合,創造出⼀一個模組,然後用⼀一個通識解決方案的  方式來實踐。我們的做法主要是在智慧生活科技的帽子下,孕育跨領域的人才,這人才必須能貼近人、貼近社區、社會。他的研究必須是長期的接觸,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有這種觀念。我們期待的結果,不只是很抽象的東西,我們希望最終能有產出,這產出不見得是產品,可能是服務、是創新。這些東西都不是平白來的,而是過去6年   來跟很多老師、團隊、學生掌握到⼀一些原則,並把它整合在⼀一起。Summer   School活動是共同設計出來的,過去我們各自都可能有各自的原創理念,這些是很多老師、機構實踐出來的想法。我們有了想法、考慮參與的對象、然後提供參與的對象有共同設計的空間,我們

The Meeting of Living Labs and Service Design 4

發現這個設計過程,就是現在新興的服務課所強調,以使用者為導向的設計。這個理念在方法論、概念上是可被採用的。所以我認為老師、學生甚至要服務的對象,都是使用者,我們必須以他們的角度來設計課程,以此概念共同發展、共同設計體驗式的學習,然後來實踐社會與開放創新的觀念,就變成我們設計的理念。所以我們的課程設計是融合集體的智慧,把過去國內相關領域、在生活實驗室場域中實踐得比較成功的經驗融合起來,然後運用顧客學、使用者導向的概念,來設計⼀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以知識脈絡為基礎的學習跟創造過程。所以在短短⼀一週的計畫裡,我們兼用傳統與創新的教學方法來設計課程。第⼀一天早上以世界咖啡館的觀念,讓來自5個國家的國際團隊、16名外籍學生和16位本國學生(本國學生類似各位老師的教學助理)有場師生的相

見歡,接著我們安排資訊對話、安排生活實驗室的學習方式,最後兩天用工作坊的方式把對living   labs學習的概念跟內容結合產出⼀一些服務性或產品性的創新思維。

學習過程就像一段旅程

summer   school的課程設計思考是學習過程就像旅程⼀一樣,主題放在A  Neverland   for   higher   educa=on  目的為要創新、展開⼀一個無止境的探索,而且參與者無論任何年齡都要保持年輕的心態。我們希望創造⼀一個以學生為導向的學習環境,所以an   ac=ve   learning   environment是很重要的概念,我們的想法是,讓你的教室、課堂,不論在哪裡,都像是⼀一個舞台。在舞台上的雖然是經過設計的⼀一群人,但每個人的角色都可以再重新發揮跟創造,我們認為要把教室設計得像舞台⼀一樣,舞台有前台、後台,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動員過去的資源來設計好的後

The Meeting of Living Labs and Service Design 5

台,但前台要讓所有參與者   共同來做社會跟開放創新,但前台和後台的設計還是有⼀一致的核心,我們把焦點放在知識、場域跟人到底要扮演甚麼樣的角色來做分類設計,讓學習是個輕鬆、愉快的旅程,為了做跨領域產出的創造,必須要產出這種領域的價值,所以我們把重點放在knowing  concepts  、knowing  places  、knowing   people  這樣的學習過程,但在這5天課程活動之前,我們已先辦6週線上課程,為讓每位參與者能夠先認識、學習這些概念。前台要掌握的是an   ac=ve   learning  environment   談到要讓user   跟partners共同來學習跟創造,這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學習都是面對新的、跨領域的知識,我們要創造的是⼀一個cross-­‐   genera=onal,所以我們的人員中,有國際的委員會和國內的工作委員會、有教練、教學助理和學員,我們把這樣⼀一個跨世代、跨領域的人口組合,用課程組織的方式,讓這跨世代的經驗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把它展示出來。我們也非常強調跨領域的溝通跟整合的知識,它是放在特定的場域來討論的知識、應用跟學習,此外,我們希望學生能有全觀性的觀念,以問題為導向的方式來學習。我們

希望課程是有成果的、不僅是只有創造或學習,所以我們引入design  focus的概念來做跨領域跟跨文化的學習,我們希望它能促成跨領域、跨界、跨學科、跨平台的學習與創新,所以課程最後,學生們都做出很多很有趣的主題項目。

關懷、同理與感動,為護理工作注入更多能量

專業知識相當重要,這讓我們擁有照顧他人的能力,但是身為照護者,並不能只擁有專業知識。因此,透過服務學習課程,讓學生學習在別人的需求中看見自 己的責任與實踐,並試著學習回應他人的需求。「關懷」的注入則讓我們能以「同理心」看待服務對象的需求,過程中得到的感動,更讓我們持續擁有服務熱忱。

The Meeting of Living Labs and Service Design 6

智齡聯盟

教育部智慧生活人才培育計畫

計畫主持人    劉佩玲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所)共同主持人    王秀槐    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康仕仲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              

專案助理      葉湘如、彭靖文、陳淑英

聯絡電話:(02)3366-­‐3366#55201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郵寄地址: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1號              (臺大土木研究大樓電輔組610室)

.聯絡地址:北市大安區辛亥路3段188號610室

智齡聯盟網站:http://t-edu.tw

智齡

聯盟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