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Writing Sample 2010 07 Book Review

撰文_疏影﹑姚怡文﹑張琛 攝影_徐子豪

174 175

《必要的靜默﹕世界電影音樂創作談》

作 者﹕羅展 鳳

出版﹕k u b r i c k(香港)

查 詢﹕三 聯書店 (852 -2868 6844)

電影配樂在電影藝術中常被“邊緣化”。 影評討論剪接﹑鏡頭﹑叙事﹑色彩﹑

身份和意識形態﹐卻很少涉足配樂。 想像沒有Zbign iew Pre i sne r的《兩生

花》﹐沒有Yann T iersen的《天使愛美麗》﹐或是韓國電影《老男孩》中從不

曾出現哀傷的華爾茲……配樂的存在毫無置疑對電影情節有著推動或是渲

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為我們的觀影經歷增加了又一重感官﹑甚至是情緒

的體驗。 這本書共收錄12篇訪談﹐訪談對象除擅用配樂的導演Bé la Ta r r﹐

還有11位電影配樂大師﹐看似數量不多﹐卻都是國際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如

Ennio Morricone﹑久石讓﹑Phil ip Glass等。

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出“靜默”的重要。 書中寫道﹐Zbign iew Pre isner在采訪

中就說﹐配樂最大的難度是確定什麼時間加上或不加上﹐相當程度的音樂缺

席是必需的﹐為的既是某些時刻讓觀眾專心留心影像﹐同時亦為下一段映畫

語音的化學作用鋪路。 作為觀眾﹐我們往往太注重華麗的音樂﹐往往忘記了

靜默也是電影配樂的一部分。 事實上﹐音樂的出席與缺席有著緊密的有機關

係﹐只有將“有”和“無”放在一起﹐才能更突出彼此的聯繫。 誠如作者在後

記中所說﹕“創作人大有可能借音樂掩飾畫面的貧乏﹑故事的不足﹐那時候會

知道﹐‘靜默’之珍貴﹐正如電影之珍貴。 ”

《重生—— 桑塔格日記第一部》

作 者: S u s a n S o n t a g(郭寶 蓮 譯)

出版﹕麥田出版(臺灣)

查 詢﹕城邦書店(852-287 7 860 6)

中美兩大才女張愛玲和桑塔格這兩年都有遺作面市﹐而出版的决定也都

身不由己”。 《重生》收錄了桑塔格14至31歲的日記片段﹐由她兒子Dav id

R ief f親自編輯﹐删去了一些露骨片段。 雖然這是她生前由于謹慎而不願出版

的文字﹐但David為還原一個堅持己見﹑勇於批評的桑塔格﹐還是決定將其出

版。 這些文字不僅記錄了才女强烈的自我意識﹐還記錄了她在文學上的早熟

早慧 —— 15歲已沉浸在紀德的書中﹐讀過大部分托馬斯曼的作品。

日記提及桑塔格唯一一次婚姻前後發生的兩段同性愛情﹕16歲結識Har r i et

Sohmers Zwer l ing﹐18歲同大學講師Phi l ip R ieff閃電結婚﹐而離婚前一年

已和女友Har r i e t在巴黎同居﹔另一段感情則發生在27歲時和劇作家Mar ia

Irene Fornes之間……她在書中說﹐“我下嫁Phil ip完全自覺于害怕我那種朝

向自我毀滅的意志。 ”

本書取名“Reborn”﹐借用了她早期日記上封面的標題﹐象徵著桑塔格從幼

年開始追尋的道路﹕“她相信自己心中的指引之心”﹐她在愛情上跌倒﹐也對

藝術的追求熾烈難擋﹐這裏記叙著她愛與思的糾纏﹐和蒼凉﹑奮進的意志。

《波希米亞六年》

作 者﹕張雍

出版﹕田園城市(臺灣)

查 詢﹕榆林書店(852-2388 8684)

在路上》和《達摩流浪者》再怎麼流行﹐還是不夠。 多數人的生命仍似按部

就班的清單﹕學校畢業﹐找工作﹐男女交往﹐然後存錢﹐買房﹐結婚﹐然後生

小孩﹐繼續工作……整個社會運作﹐不痛不癢﹐不冷不熱﹐人在其中﹐要麼發

瘋﹐要麼多玩幾回多米諾﹐試一試自己的膝跳反應﹐無心或有意﹐上帝迷戀木

偶﹐而資本主義﹐是他的程序編寫員。 

但莫名其妙地總是聽見遠方傳來的鼓聲﹐不斷地慫恿我”﹐離開臺北前的張

雍也和很多人一樣痛恨那開列好的清單﹐並因而聽見遠方的聲音。 只是他沒

有和很多人一樣選擇英美加澳﹐而是去了捷克布拉格﹐在廣袤的波希米亞土

地上開展“他處”生活。 而且一待就是六年﹐持續進行不同的攝影計劃﹐陸續

拍攝全中歐規模最大的精神病院﹑鄉下獵人﹑extreme  body  bu i lders﹑傳

統馬戲團﹑匈牙利偏遠小鎮吉卜賽人村落﹑捷克A片工業的故事﹐等等。 他是

波希米亞土地上的異鄉人﹐鏡頭下的物體晃動﹑傾斜﹑偶然﹐卻氣質堅定﹐如

當地氣息膩重的花紋﹐如雪中乾硬赤裸的林木。 高反差風格下黑暗也如此

刺目﹐眩人﹐令人想起森山大道和後期的Robert Frank﹐只是更青春﹐無著﹐

也因此無畏﹕

像一個懷揣水晶的人清亮地走過﹐當青春尚與他為伴。 

《光與影﹕路康的建築設計思考》

作 者﹕路康(吳莉君 譯)

出版﹕原點(臺灣)

查 詢﹕城邦書店(852-287 7 860 6)

白光的影子是什麼﹖”“是黑影。 別害怕﹐因為白光并不存在﹐所以黑影也

不存在。 ”這樣的問答并非出自古希臘哲學家的對話集﹐而是路康關於建築

演講的開篇語。 1968年的路康﹐正處于創作高峰時期﹐這一年春天﹐他受邀

到萊斯(Rice)大學建築學院演講﹐此書便是這篇講稿的首次出版。 從光與

影﹐人的天性與藝術創造﹐到今日建築在機制界定上的缺失﹐路康不斷引領

我們思考建築的本質和意義。 修道院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男孩俱樂部又是怎

樣的﹖學校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通過這些不斷的自我叩問﹐路康向我們揭

示問題的答案 —— 建築設計究竟是用來實現自我﹐還是用來滿足客戶的要

求﹖不﹐都不是﹐每一棟建築物都必須為人類的某一機制服務﹐這才是專業

建築師所能提供的最偉大的服務。

路康﹐1960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偉大建築師﹐又是建築哲學家﹑教育家﹐

晦澀而深刻的語言方式讓他看上去更像一位詩人。 他善於從哲學角度思考

建築的存在和考慮設計需求﹐作品堅實﹑厚重﹐不表露結構功能﹐以柏拉圖

式的簡潔美感開創了新的流派。 路康的理論和作品影響了包括安藤忠雄﹑

Norman Foster在內的無數建築師﹐可以說﹐他的出現改變了1980至1990

年代的世界建築美學。

《昨夜我夢見了和平—— 鄧垂簪日記》

作 者﹕鄧垂簪(傅天 放 李家忠 譯)

出版﹕華文出版社(北京)

查 詢﹕榆林書店(852-2388 8684)

美越戰爭結束35年﹐炮火仍在世界上連番製造不幸﹑恐懼﹑殘暴和屈辱﹐究

竟多少亡魂才能令人類最終學會和平﹖2005年﹐一個越戰老兵給河內醫科

大學一位年邁退休教師帶來兩本日記﹐這是她的女兒在30年前的叢林裡寫

下的。 女孩叫鄧垂簪﹐是越南共產黨在中部山區某處野戰醫院的醫生。 1970

年6月22日﹐也就是記下日記裡最後一句話的兩天后﹐她為保護傷患﹐一人同

120名美國大兵對峙而亡﹐時年27歲。

她的日記被情報軍官Freder ic Whitehurst撿到並保存下來﹐並在35年後成

功聯絡到她的家人。“納悶﹐生氣﹐然後又發笑﹐這笑容是透過閃光的兩行淚

水發出來的……今天再吃一頓晚飯﹐大米就沒有了。 ”鄧垂簪的最後一篇日

記﹐彼時她和兩名護士﹑五名重傷患已與大部隊失去聯絡一個多星期。 她在

日記本上守護自己的絕望和希望﹐如同兩年來以文字守護與神秘M的曲折愛

情﹐守護自己和叢林傷兵們感人至深的交往﹐也守護著被黨內人士認定為小

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挫敗﹐守護著美軍令人髮指的落葉劑化學戰術如何令

她和同伴們變得衰弱的見證……忽忽四十載﹐而她在夜晚夢見的和平﹐這世

界﹐是否能在明日看見。

Page 2: Writing Sample 2010 07 Book Review

黃燦然

詩人﹐翻譯家。 著有詩集《我的靈魂》﹑《奇

跡集》等﹐評論集《必要的角度》﹑《在兩

大傳統的陰影下》等。 譯有卡瓦菲斯﹑巴列

霍﹑裏爾克﹑聶魯達等人詩集﹐及蘇珊•桑

塔格﹑卡爾維諾﹑庫切等作家的評論集。

翻譯家讀什麼書﹖

176 177

《紐約的窗景 我的故事》

作 者﹕M a t t e o Pe r i c o l i(廖婉如 譯)

出版﹕馬克孛羅(台灣)

查 詢﹕三 聯書店 (852 -2868 6844)

想起中學課本裏錢鍾書的那篇美文——《窗》﹕“門和窗有不同的意義”﹐“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

必出去。 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風和太陽逗引進來﹐使屋子也關著一部分春天﹐讓我們安坐了享受﹐無須再

到外面去找。 ”而今天﹐我們距離這“春天”卻越來越遠﹐尋找到一方乾淨的天際﹑不加遮攔的窗景真是難上加難。 紐

約作家Tom Wolfe說﹐我們常常還未仔細看過一間公寓﹐就直沖公寓的窗邊看風景……

素描作品相當出名的意大利建築師Matteo  Pericol i﹐曾想把這本書叫做“Your  Window  Is  Your  Frame”﹕一幀幀

手繪素描的窗景﹐靜止﹑古舊﹐由室內俯視向外﹐在獨特的窗形勾勒下具有一種寧靜之美﹐有別於在明信片中那個熙熙

攘攘的都會﹐你甚至都看不到一張行人的臉—— 這六十三幀私密的窗景靜物﹐經由屋主的簡單描述﹐更傳達了一種個

人觀點的建築城市學﹕前紐約市長Ed  Koch用一句話形容﹐“我的窗可以讓陽光通行無阻地灑進來﹗”作曲家Derek 

Bermel作詩一首﹐“破曉﹐知更鳥叫﹔早晨﹐軋軋響的卡車卸貨聲﹔中午﹐樓下電視聲﹔……晚上﹐警笛聲﹔之後﹐一片

寂靜”﹔攝影師Annie  Leibov it z描寫院子裡無花果樹投在墻上的影子為“借來的風景﹐紐約特有的”(A  bor rowed 

view﹐A  New  York  Thing)﹔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的窗景捕捉到紐約的詩意﹐“它飽含著感情和幾何線條﹐而感

情才是建築的靈魂。 ” 

本書的妙處﹐在於能讓人一邊欣賞精緻的手繪紐約窗影﹐一邊享受充滿詩意的短小中英文字。 它不僅勾勒出一座城市

的天際﹐更投射出這座城市中人的思想和靈魂﹕“藝術”是紐約的血液﹐而這座城市正是他們最理想的家園。 

《Accidental Occidental》

作 者﹕D av i d M c k i r d y

出版﹕C h a m e l e o n P r e s s

藝術是自我表達﹐是映射你思想﹑感情﹑性格﹐甚至脾氣的一面鏡子。 由

此我們發現David McKirdy的詩千真萬確是他自我的映射﹐講述他的

人生﹑朋友﹑親戚﹑生命中匆匆而過的路人。 從詩中我們可以知曉他組

裝摩托車﹑參加賽車及打鼓的故事。 封面是裝滿墨汁的碗和毛筆﹐如不

看他姓氏﹐或會誤認是中國人。 事實上他是在中國長大的西方人﹐脈搏

中流淌著中國血液。 他思鄉﹐在離開多年後重返英格蘭﹐卻只體會到失

望﹐最終回到心之所屬的遠東。 他在詩里批評西方世界的錯誤之處﹐諷

刺那些自己已問題重重﹐卻還急切想要將自由帶給別人的行為。 ” 

Sayed Gouda

埃及籍香港居民。 詩人﹐翻譯家。 出版有4本

阿拉伯語詩集﹐1本英文小說集﹐從事阿拉伯

語﹑中文﹑英文詩歌互譯。 2010年出版《當

代阿拉伯語詩歌選》(中英文對照)﹐及《當

代漢語詩歌選》(阿拉伯語)。

陳嘉映

著名哲學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哲

學﹑現象學和科學哲學。 著有《海德格爾哲

學概論》﹑《思遠道》﹑《泠風集》等。 譯有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維特根斯坦《哲

學研究》等。

《神話》

作 者﹕伊 迪 絲•漢密爾頓

出版﹕華 夏出版社

《神話》一書系統介紹希臘神話﹐旁及北歐神話等﹐是同類作品中的

佼佼者﹐雖然基于深厚的研究﹐寫作則面對普通讀書人﹐行文流暢易

讀。 在漢密爾頓這位好古的現代人筆下﹐希臘神話就像可以救治現代

人的心靈。 書中的第一個故事﹐得墨忒耳的故事﹐憂傷的母親與荒蕪的

冬季﹐母女重逢的歡愛與盎然春意﹐就像把我們帶回到童年﹐感情天

然﹑真切﹐生在大地﹑穀物﹑花草之間。 現代感情﹐似乎若不安于平俗膚

淺就只有逃進畸形怪异﹐這時﹐我們多願重溫希臘那深邃的天真﹐哪怕

只在書頁之中。 ”  ■

許金龍

日本文學研究者﹑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

會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

所東方文學研究室編審。 譯有《被偷換的

孩子》﹑《愁容童子》等﹐其中《別了﹐我的

書﹗》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優秀翻譯獎。

《水死》

作 者﹕大江健三郎

出版﹕講 談社

 《水死》是大江健三郎的最新小說﹐以父親為主人公﹐講述長江古義

人回到家鄉并得到父親的紅皮箱﹐又轉而關注劇團‘穴居人 ’女演員

髫發子等人﹐由此注意到夏目漱石小說《心》中的‘明治精神’﹐聯想

到導致二戰末期沖繩集體自殺的‘昭和精神’﹐進而剖析當歷史再現

時﹐身為民主主義作家的自己將在民主主義精神和昭和精神之間如何

選擇……這是大江健三郎在當下絕望中的又一次突圍﹐抨擊矛頭直指

明治精神和昭和精神為象徵的封建天皇制﹐及文部科學省高級官員代

表的肮髒強權政治﹐試圖通過邊緣地區的邊緣人物對強權的種種抗

爭尋找到希望。 ”

《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

作 者﹕R i c h a r d Ya t e s

出版﹕D e l l P u b l i s h i n g C o .

我要介紹的是美國小說家耶茨(Richa rd   Yat e s)的 十一種孤

獨》。 耶茨的聲譽經過了浮﹑沉﹐因長篇《革命之路》被拍成電影而再

浮﹐說不定還會再沉﹐然後又浮。 《十一種孤獨》出版於1926年﹐是

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在我看來﹐它是現代小說史上堪與喬伊斯 

 《都柏林人》和安德森《小城畸人》媲美的短篇集﹐其冷峻的筆觸﹑平凡

中的詩意和自成一體的世界﹐直追前兩者。 也像前兩位一樣﹐耶茨是一位

能給讀者打開新視野并激發創作衝動的作家。 他甚至能激發你寫詩的

衝動﹐如果你是詩人。 雖然耶茨被遺忘﹐但總有一代代的優秀作家受惠

于他。 甚至可以說﹐他的名字成為優秀作家們互相認識的暗號。 ”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