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撰文_疏影﹑姚怡文﹑張琛 攝影_徐子豪 174 175 《必要的靜默﹕世界電影音樂創作談》 作 者﹕羅 展 鳳 出 版 ﹕k u b r i c k(香 港) 查詢﹕三聯書店 (852-2868 6844) 電影配樂在電影藝術中常被“邊緣化”。 影評討論剪接﹑鏡頭﹑叙事﹑色彩﹑ 身份和意識形態﹐卻很少涉足配樂。 想像沒有Zbigniew Preisner的《兩生 花》﹐沒有Yann Tiersen的《天使愛美麗》﹐或是韓國電影《老男孩》中從不 曾出現哀傷的華爾茲……配樂的存在毫無置疑對電影情節有著推動或是渲 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為我們的觀影經歷增加了又一重感官﹑甚至是情緒 的體驗。 這本書共收錄12篇訪談﹐訪談對象除擅用配樂的導演Béla Tarr﹐ 還有11位電影配樂大師﹐看似數量不多﹐卻都是國際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如 Ennio Morricone﹑久石讓﹑Philip Glass等。 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出“靜默”的重要。 書中寫道﹐Zbigniew Preisner在采訪 中就說﹐配樂最大的難度是確定什麼時間加上或不加上﹐相當程度的音樂缺 席是必需的﹐為的既是某些時刻讓觀眾專心留心影像﹐同時亦為下一段映畫 語音的化學作用鋪路。 作為觀眾﹐我們往往太注重華麗的音樂﹐往往忘記了 靜默也是電影配樂的一部分。 事實上﹐音樂的出席與缺席有著緊密的有機關 係﹐只有將“有”和“無”放在一起﹐才能更突出彼此的聯繫。 誠如作者在後 記中所說﹕“創作人大有可能借音樂掩飾畫面的貧乏﹑故事的不足﹐那時候會 知道﹐‘靜默’之珍貴﹐正如電影之珍貴。 ” 《重生——桑塔格日記第一部》 作者: Susan Sontag(郭寶蓮 譯) 出 版 ﹕麥 田 出 版(臺 灣) 查詢﹕城邦書店(852-2877 8606) 中美兩大才女張愛玲和桑塔格這兩年都有遺作面市﹐而出版的决定也都 身不由己”。 《重生》收錄了桑塔格14至31歲的日記片段﹐由她兒子David Rieff親自編輯﹐删去了一些露骨片段。 雖然這是她生前由于謹慎而不願出版 的文字﹐但David為還原一個堅持己見﹑勇於批評的桑塔格﹐還是決定將其出 版。 這些文字不僅記錄了才女强烈的自我意識﹐還記錄了她在文學上的早熟 早慧 ——15歲已沉浸在紀德的書中﹐讀過大部分托馬斯曼的作品。 日記提及桑塔格唯一一次婚姻前後發生的兩段同性愛情﹕16歲結識Harriet Sohmers Zwerling﹐18歲同大學講師Philip Rieff閃電結婚﹐而離婚前一年 已和女友Harriet在巴黎同居﹔另一段感情則發生在27歲時和劇作家Maria Irene Fornes之間……她在書中說﹐“我下嫁Philip完全自覺于害怕我那種朝 向自我毀滅的意志。 ” 本書取名“Reborn”﹐借用了她早期日記上封面的標題﹐象徵著桑塔格從幼 年開始追尋的道路﹕“她相信自己心中的指引之心”﹐她在愛情上跌倒﹐也對 藝術的追求熾烈難擋﹐這裏記叙著她愛與思的糾纏﹐和蒼凉﹑奮進的意志。 波希米亞六年》 作 者﹕張 雍 出版﹕田園城市(臺灣) 查詢﹕榆林書店(852-2388 8684) 在路上》和《達摩流浪者》再怎麼流行﹐還是不夠。 多數人的生命仍似按部 就班的清單﹕學校畢業﹐找工作﹐男女交往﹐然後存錢﹐買房﹐結婚﹐然後生 小孩﹐繼續工作……整個社會運作﹐不痛不癢﹐不冷不熱﹐人在其中﹐要麼發 瘋﹐要麼多玩幾回多米諾﹐試一試自己的膝跳反應﹐無心或有意﹐上帝迷戀木 偶﹐而資本主義﹐是他的程序編寫員。 但莫名其妙地總是聽見遠方傳來的鼓聲﹐不斷地慫恿我”﹐離開臺北前的張 雍也和很多人一樣痛恨那開列好的清單﹐並因而聽見遠方的聲音。 只是他沒 有和很多人一樣選擇英美加澳﹐而是去了捷克布拉格﹐在廣袤的波希米亞土 地上開展“他處”生活。 而且一待就是六年﹐持續進行不同的攝影計劃﹐陸續 拍攝全中歐規模最大的精神病院﹑鄉下獵人﹑extreme body builders﹑傳 統馬戲團﹑匈牙利偏遠小鎮吉卜賽人村落﹑捷克A片工業的故事﹐等等。 他是 波希米亞土地上的異鄉人﹐鏡頭下的物體晃動﹑傾斜﹑偶然﹐卻氣質堅定﹐如 當地氣息膩重的花紋﹐如雪中乾硬赤裸的林木。 高反差風格下黑暗也如此 刺目﹐眩人﹐令人想起森山大道和後期的RobertFrank﹐只是更青春﹐無著﹐ 也因此無畏﹕ 像一個懷揣水晶的人清亮地走過﹐當青春尚與他為伴。 《光與影﹕路康的建築設計思考》 作者﹕路康(吳莉君 譯) 出 版 ﹕原 點(臺 灣) 查詢﹕城邦書店(852-2877 8606) 白光的影子是什麼﹖”“是黑影。 別害怕﹐因為白光并不存在﹐所以黑影也 不存在。 ”這樣的問答并非出自古希臘哲學家的對話集﹐而是路康關於建築 演講的開篇語。 1968年的路康﹐正處于創作高峰時期﹐這一年春天﹐他受邀 到萊斯(Rice)大學建築學院演講﹐此書便是這篇講稿的首次出版。 從光與 影﹐人的天性與藝術創造﹐到今日建築在機制界定上的缺失﹐路康不斷引領 我們思考建築的本質和意義。 修道院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男孩俱樂部又是怎 樣的﹖學校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通過這些不斷的自我叩問﹐路康向我們揭 示問題的答案 —— 建築設計究竟是用來實現自我﹐還是用來滿足客戶的要 求﹖不﹐都不是﹐每一棟建築物都必須為人類的某一機制服務﹐這才是專業 建築師所能提供的最偉大的服務。 路康﹐1960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偉大建築師﹐又是建築哲學家﹑教育家﹐ 晦澀而深刻的語言方式讓他看上去更像一位詩人。 他善於從哲學角度思考 建築的存在和考慮設計需求﹐作品堅實﹑厚重﹐不表露結構功能﹐以柏拉圖 式的簡潔美感開創了新的流派。 路康的理論和作品影響了包括安藤忠雄﹑ Norman Foster在內的無數建築師﹐可以說﹐他的出現改變了1980至1990 年代的世界建築美學。 《昨夜我夢見了和平——鄧垂簪日記》 作者﹕鄧垂簪(傅天放 李家忠 譯) 出版﹕華文出版社(北京) 查詢﹕榆林書店(852-2388 8684) 美越戰爭結束35年﹐炮火仍在世界上連番製造不幸﹑恐懼﹑殘暴和屈辱﹐究 竟多少亡魂才能令人類最終學會和平﹖2005年﹐一個越戰老兵給河內醫科 大學一位年邁退休教師帶來兩本日記﹐這是她的女兒在30年前的叢林裡寫 下的。 女孩叫鄧垂簪﹐是越南共產黨在中部山區某處野戰醫院的醫生。 1970 年6月22日﹐也就是記下日記裡最後一句話的兩天后﹐她為保護傷患﹐一人同 120名美國大兵對峙而亡﹐時年27歲。 她的日記被情報軍官Frederic Whitehurst撿到並保存下來﹐並在35年後成 功聯絡到她的家人。“納悶﹐生氣﹐然後又發笑﹐這笑容是透過閃光的兩行淚 水發出來的……今天再吃一頓晚飯﹐大米就沒有了。 ”鄧垂簪的最後一篇日 記﹐彼時她和兩名護士﹑五名重傷患已與大部隊失去聯絡一個多星期。 她在 日記本上守護自己的絕望和希望﹐如同兩年來以文字守護與神秘M的曲折愛 情﹐守護自己和叢林傷兵們感人至深的交往﹐也守護著被黨內人士認定為小 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挫敗﹐守護著美軍令人髮指的落葉劑化學戰術如何令 她和同伴們變得衰弱的見證……忽忽四十載﹐而她在夜晚夢見的和平﹐這世 界﹐是否能在明日看見。

Writing Sample 2010 07 Book Review

  • Upload
    eveyao

  • View
    26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Writing Sample 2010 07 Book Review

撰文_疏影﹑姚怡文﹑張琛 攝影_徐子豪

174 175

《必要的靜默﹕世界電影音樂創作談》

作 者﹕羅展 鳳

出版﹕k u b r i c k(香港)

查 詢﹕三 聯書店 (852 -2868 6844)

電影配樂在電影藝術中常被“邊緣化”。 影評討論剪接﹑鏡頭﹑叙事﹑色彩﹑

身份和意識形態﹐卻很少涉足配樂。 想像沒有Zbign iew Pre i sne r的《兩生

花》﹐沒有Yann T iersen的《天使愛美麗》﹐或是韓國電影《老男孩》中從不

曾出現哀傷的華爾茲……配樂的存在毫無置疑對電影情節有著推動或是渲

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為我們的觀影經歷增加了又一重感官﹑甚至是情緒

的體驗。 這本書共收錄12篇訪談﹐訪談對象除擅用配樂的導演Bé la Ta r r﹐

還有11位電影配樂大師﹐看似數量不多﹐卻都是國際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如

Ennio Morricone﹑久石讓﹑Phil ip Glass等。

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出“靜默”的重要。 書中寫道﹐Zbign iew Pre isner在采訪

中就說﹐配樂最大的難度是確定什麼時間加上或不加上﹐相當程度的音樂缺

席是必需的﹐為的既是某些時刻讓觀眾專心留心影像﹐同時亦為下一段映畫

語音的化學作用鋪路。 作為觀眾﹐我們往往太注重華麗的音樂﹐往往忘記了

靜默也是電影配樂的一部分。 事實上﹐音樂的出席與缺席有著緊密的有機關

係﹐只有將“有”和“無”放在一起﹐才能更突出彼此的聯繫。 誠如作者在後

記中所說﹕“創作人大有可能借音樂掩飾畫面的貧乏﹑故事的不足﹐那時候會

知道﹐‘靜默’之珍貴﹐正如電影之珍貴。 ”

《重生—— 桑塔格日記第一部》

作 者: S u s a n S o n t a g(郭寶 蓮 譯)

出版﹕麥田出版(臺灣)

查 詢﹕城邦書店(852-287 7 860 6)

中美兩大才女張愛玲和桑塔格這兩年都有遺作面市﹐而出版的决定也都

身不由己”。 《重生》收錄了桑塔格14至31歲的日記片段﹐由她兒子Dav id

R ief f親自編輯﹐删去了一些露骨片段。 雖然這是她生前由于謹慎而不願出版

的文字﹐但David為還原一個堅持己見﹑勇於批評的桑塔格﹐還是決定將其出

版。 這些文字不僅記錄了才女强烈的自我意識﹐還記錄了她在文學上的早熟

早慧 —— 15歲已沉浸在紀德的書中﹐讀過大部分托馬斯曼的作品。

日記提及桑塔格唯一一次婚姻前後發生的兩段同性愛情﹕16歲結識Har r i et

Sohmers Zwer l ing﹐18歲同大學講師Phi l ip R ieff閃電結婚﹐而離婚前一年

已和女友Har r i e t在巴黎同居﹔另一段感情則發生在27歲時和劇作家Mar ia

Irene Fornes之間……她在書中說﹐“我下嫁Phil ip完全自覺于害怕我那種朝

向自我毀滅的意志。 ”

本書取名“Reborn”﹐借用了她早期日記上封面的標題﹐象徵著桑塔格從幼

年開始追尋的道路﹕“她相信自己心中的指引之心”﹐她在愛情上跌倒﹐也對

藝術的追求熾烈難擋﹐這裏記叙著她愛與思的糾纏﹐和蒼凉﹑奮進的意志。

《波希米亞六年》

作 者﹕張雍

出版﹕田園城市(臺灣)

查 詢﹕榆林書店(852-2388 8684)

在路上》和《達摩流浪者》再怎麼流行﹐還是不夠。 多數人的生命仍似按部

就班的清單﹕學校畢業﹐找工作﹐男女交往﹐然後存錢﹐買房﹐結婚﹐然後生

小孩﹐繼續工作……整個社會運作﹐不痛不癢﹐不冷不熱﹐人在其中﹐要麼發

瘋﹐要麼多玩幾回多米諾﹐試一試自己的膝跳反應﹐無心或有意﹐上帝迷戀木

偶﹐而資本主義﹐是他的程序編寫員。 

但莫名其妙地總是聽見遠方傳來的鼓聲﹐不斷地慫恿我”﹐離開臺北前的張

雍也和很多人一樣痛恨那開列好的清單﹐並因而聽見遠方的聲音。 只是他沒

有和很多人一樣選擇英美加澳﹐而是去了捷克布拉格﹐在廣袤的波希米亞土

地上開展“他處”生活。 而且一待就是六年﹐持續進行不同的攝影計劃﹐陸續

拍攝全中歐規模最大的精神病院﹑鄉下獵人﹑extreme  body  bu i lders﹑傳

統馬戲團﹑匈牙利偏遠小鎮吉卜賽人村落﹑捷克A片工業的故事﹐等等。 他是

波希米亞土地上的異鄉人﹐鏡頭下的物體晃動﹑傾斜﹑偶然﹐卻氣質堅定﹐如

當地氣息膩重的花紋﹐如雪中乾硬赤裸的林木。 高反差風格下黑暗也如此

刺目﹐眩人﹐令人想起森山大道和後期的Robert Frank﹐只是更青春﹐無著﹐

也因此無畏﹕

像一個懷揣水晶的人清亮地走過﹐當青春尚與他為伴。 

《光與影﹕路康的建築設計思考》

作 者﹕路康(吳莉君 譯)

出版﹕原點(臺灣)

查 詢﹕城邦書店(852-287 7 860 6)

白光的影子是什麼﹖”“是黑影。 別害怕﹐因為白光并不存在﹐所以黑影也

不存在。 ”這樣的問答并非出自古希臘哲學家的對話集﹐而是路康關於建築

演講的開篇語。 1968年的路康﹐正處于創作高峰時期﹐這一年春天﹐他受邀

到萊斯(Rice)大學建築學院演講﹐此書便是這篇講稿的首次出版。 從光與

影﹐人的天性與藝術創造﹐到今日建築在機制界定上的缺失﹐路康不斷引領

我們思考建築的本質和意義。 修道院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男孩俱樂部又是怎

樣的﹖學校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通過這些不斷的自我叩問﹐路康向我們揭

示問題的答案 —— 建築設計究竟是用來實現自我﹐還是用來滿足客戶的要

求﹖不﹐都不是﹐每一棟建築物都必須為人類的某一機制服務﹐這才是專業

建築師所能提供的最偉大的服務。

路康﹐1960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偉大建築師﹐又是建築哲學家﹑教育家﹐

晦澀而深刻的語言方式讓他看上去更像一位詩人。 他善於從哲學角度思考

建築的存在和考慮設計需求﹐作品堅實﹑厚重﹐不表露結構功能﹐以柏拉圖

式的簡潔美感開創了新的流派。 路康的理論和作品影響了包括安藤忠雄﹑

Norman Foster在內的無數建築師﹐可以說﹐他的出現改變了1980至1990

年代的世界建築美學。

《昨夜我夢見了和平—— 鄧垂簪日記》

作 者﹕鄧垂簪(傅天 放 李家忠 譯)

出版﹕華文出版社(北京)

查 詢﹕榆林書店(852-2388 8684)

美越戰爭結束35年﹐炮火仍在世界上連番製造不幸﹑恐懼﹑殘暴和屈辱﹐究

竟多少亡魂才能令人類最終學會和平﹖2005年﹐一個越戰老兵給河內醫科

大學一位年邁退休教師帶來兩本日記﹐這是她的女兒在30年前的叢林裡寫

下的。 女孩叫鄧垂簪﹐是越南共產黨在中部山區某處野戰醫院的醫生。 1970

年6月22日﹐也就是記下日記裡最後一句話的兩天后﹐她為保護傷患﹐一人同

120名美國大兵對峙而亡﹐時年27歲。

她的日記被情報軍官Freder ic Whitehurst撿到並保存下來﹐並在35年後成

功聯絡到她的家人。“納悶﹐生氣﹐然後又發笑﹐這笑容是透過閃光的兩行淚

水發出來的……今天再吃一頓晚飯﹐大米就沒有了。 ”鄧垂簪的最後一篇日

記﹐彼時她和兩名護士﹑五名重傷患已與大部隊失去聯絡一個多星期。 她在

日記本上守護自己的絕望和希望﹐如同兩年來以文字守護與神秘M的曲折愛

情﹐守護自己和叢林傷兵們感人至深的交往﹐也守護著被黨內人士認定為小

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挫敗﹐守護著美軍令人髮指的落葉劑化學戰術如何令

她和同伴們變得衰弱的見證……忽忽四十載﹐而她在夜晚夢見的和平﹐這世

界﹐是否能在明日看見。

Page 2: Writing Sample 2010 07 Book Review

黃燦然

詩人﹐翻譯家。 著有詩集《我的靈魂》﹑《奇

跡集》等﹐評論集《必要的角度》﹑《在兩

大傳統的陰影下》等。 譯有卡瓦菲斯﹑巴列

霍﹑裏爾克﹑聶魯達等人詩集﹐及蘇珊•桑

塔格﹑卡爾維諾﹑庫切等作家的評論集。

翻譯家讀什麼書﹖

176 177

《紐約的窗景 我的故事》

作 者﹕M a t t e o Pe r i c o l i(廖婉如 譯)

出版﹕馬克孛羅(台灣)

查 詢﹕三 聯書店 (852 -2868 6844)

想起中學課本裏錢鍾書的那篇美文——《窗》﹕“門和窗有不同的意義”﹐“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

必出去。 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風和太陽逗引進來﹐使屋子也關著一部分春天﹐讓我們安坐了享受﹐無須再

到外面去找。 ”而今天﹐我們距離這“春天”卻越來越遠﹐尋找到一方乾淨的天際﹑不加遮攔的窗景真是難上加難。 紐

約作家Tom Wolfe說﹐我們常常還未仔細看過一間公寓﹐就直沖公寓的窗邊看風景……

素描作品相當出名的意大利建築師Matteo  Pericol i﹐曾想把這本書叫做“Your  Window  Is  Your  Frame”﹕一幀幀

手繪素描的窗景﹐靜止﹑古舊﹐由室內俯視向外﹐在獨特的窗形勾勒下具有一種寧靜之美﹐有別於在明信片中那個熙熙

攘攘的都會﹐你甚至都看不到一張行人的臉—— 這六十三幀私密的窗景靜物﹐經由屋主的簡單描述﹐更傳達了一種個

人觀點的建築城市學﹕前紐約市長Ed  Koch用一句話形容﹐“我的窗可以讓陽光通行無阻地灑進來﹗”作曲家Derek 

Bermel作詩一首﹐“破曉﹐知更鳥叫﹔早晨﹐軋軋響的卡車卸貨聲﹔中午﹐樓下電視聲﹔……晚上﹐警笛聲﹔之後﹐一片

寂靜”﹔攝影師Annie  Leibov it z描寫院子裡無花果樹投在墻上的影子為“借來的風景﹐紐約特有的”(A  bor rowed 

view﹐A  New  York  Thing)﹔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的窗景捕捉到紐約的詩意﹐“它飽含著感情和幾何線條﹐而感

情才是建築的靈魂。 ” 

本書的妙處﹐在於能讓人一邊欣賞精緻的手繪紐約窗影﹐一邊享受充滿詩意的短小中英文字。 它不僅勾勒出一座城市

的天際﹐更投射出這座城市中人的思想和靈魂﹕“藝術”是紐約的血液﹐而這座城市正是他們最理想的家園。 

《Accidental Occidental》

作 者﹕D av i d M c k i r d y

出版﹕C h a m e l e o n P r e s s

藝術是自我表達﹐是映射你思想﹑感情﹑性格﹐甚至脾氣的一面鏡子。 由

此我們發現David McKirdy的詩千真萬確是他自我的映射﹐講述他的

人生﹑朋友﹑親戚﹑生命中匆匆而過的路人。 從詩中我們可以知曉他組

裝摩托車﹑參加賽車及打鼓的故事。 封面是裝滿墨汁的碗和毛筆﹐如不

看他姓氏﹐或會誤認是中國人。 事實上他是在中國長大的西方人﹐脈搏

中流淌著中國血液。 他思鄉﹐在離開多年後重返英格蘭﹐卻只體會到失

望﹐最終回到心之所屬的遠東。 他在詩里批評西方世界的錯誤之處﹐諷

刺那些自己已問題重重﹐卻還急切想要將自由帶給別人的行為。 ” 

Sayed Gouda

埃及籍香港居民。 詩人﹐翻譯家。 出版有4本

阿拉伯語詩集﹐1本英文小說集﹐從事阿拉伯

語﹑中文﹑英文詩歌互譯。 2010年出版《當

代阿拉伯語詩歌選》(中英文對照)﹐及《當

代漢語詩歌選》(阿拉伯語)。

陳嘉映

著名哲學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哲

學﹑現象學和科學哲學。 著有《海德格爾哲

學概論》﹑《思遠道》﹑《泠風集》等。 譯有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維特根斯坦《哲

學研究》等。

《神話》

作 者﹕伊 迪 絲•漢密爾頓

出版﹕華 夏出版社

《神話》一書系統介紹希臘神話﹐旁及北歐神話等﹐是同類作品中的

佼佼者﹐雖然基于深厚的研究﹐寫作則面對普通讀書人﹐行文流暢易

讀。 在漢密爾頓這位好古的現代人筆下﹐希臘神話就像可以救治現代

人的心靈。 書中的第一個故事﹐得墨忒耳的故事﹐憂傷的母親與荒蕪的

冬季﹐母女重逢的歡愛與盎然春意﹐就像把我們帶回到童年﹐感情天

然﹑真切﹐生在大地﹑穀物﹑花草之間。 現代感情﹐似乎若不安于平俗膚

淺就只有逃進畸形怪异﹐這時﹐我們多願重溫希臘那深邃的天真﹐哪怕

只在書頁之中。 ”  ■

許金龍

日本文學研究者﹑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

會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

所東方文學研究室編審。 譯有《被偷換的

孩子》﹑《愁容童子》等﹐其中《別了﹐我的

書﹗》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優秀翻譯獎。

《水死》

作 者﹕大江健三郎

出版﹕講 談社

 《水死》是大江健三郎的最新小說﹐以父親為主人公﹐講述長江古義

人回到家鄉并得到父親的紅皮箱﹐又轉而關注劇團‘穴居人 ’女演員

髫發子等人﹐由此注意到夏目漱石小說《心》中的‘明治精神’﹐聯想

到導致二戰末期沖繩集體自殺的‘昭和精神’﹐進而剖析當歷史再現

時﹐身為民主主義作家的自己將在民主主義精神和昭和精神之間如何

選擇……這是大江健三郎在當下絕望中的又一次突圍﹐抨擊矛頭直指

明治精神和昭和精神為象徵的封建天皇制﹐及文部科學省高級官員代

表的肮髒強權政治﹐試圖通過邊緣地區的邊緣人物對強權的種種抗

爭尋找到希望。 ”

《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

作 者﹕R i c h a r d Ya t e s

出版﹕D e l l P u b l i s h i n g C o .

我要介紹的是美國小說家耶茨(Richa rd   Yat e s)的 十一種孤

獨》。 耶茨的聲譽經過了浮﹑沉﹐因長篇《革命之路》被拍成電影而再

浮﹐說不定還會再沉﹐然後又浮。 《十一種孤獨》出版於1926年﹐是

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在我看來﹐它是現代小說史上堪與喬伊斯 

 《都柏林人》和安德森《小城畸人》媲美的短篇集﹐其冷峻的筆觸﹑平凡

中的詩意和自成一體的世界﹐直追前兩者。 也像前兩位一樣﹐耶茨是一位

能給讀者打開新視野并激發創作衝動的作家。 他甚至能激發你寫詩的

衝動﹐如果你是詩人。 雖然耶茨被遺忘﹐但總有一代代的優秀作家受惠

于他。 甚至可以說﹐他的名字成為優秀作家們互相認識的暗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