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電影詮釋與文化研究 雙面薇諾尼卡 電機4B B94530141 郭貫林 以下內容保證無任何抄襲 [email protected] 0919163809

B94530141

  • Upload
    wreacca

  • View
    22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電影詮釋與文化研究—雙面薇諾尼卡

電機4BB94530141郭貫林

※以下內容保證無任何抄襲[email protected]

DirectorAbout

Krzysztof Kieslowski

Director I

Krzysztof Kieslowski (1941-1996) 生平簡史◦ 1941/06/27 出生於波蘭華沙◦ 十六歲時進入消防員訓練學校就讀◦ 曾於華沙學院修習劇場技術◦ 1965年進入洛茲電影學校就讀隨後展開電影生涯◦ 1996/03/13 辭世,享年54歲

(見註1)(圖1,見註2)

Director Ⅱ電影生涯 於母校洛茲電影學校(Lodz Film School)完成第一部作品—《The Tram》

1969年畢業前夕,決定朝紀錄片發展,早期作品有《洛茲小城》、《我曾是個士兵》、《工廠》等

1973年完成了紀錄片《磚匠》,同時完成第一部電視劇《人行地下道》 1976年完成第一部劇情長片《疤》 1979年《影迷》獲得莫斯科國際影展大獎 1988年拍攝《十誡》 1991年拍攝《雙面薇若妮卡》 1993年拍攝闡釋自由的《藍色情挑》,同年意指平等的《白色情迷》問世

1994年完成《紅色情深》後宣告隱退

(見註3)

Director Ⅲ重要得獎紀錄 1979《電影狂》莫斯科國際影展大獎及費比西獎 1988 《殺人影片》評審團獎、歐洲電影獎最佳 影片

1989 《十誡》威尼斯影展費比西獎 1991 《雙面薇若妮卡》坎城影展費比西獎、天主教評審團獎

1994 《藍色情挑》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94 《紅色情深》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見註4)

LA DOUBLE VIE

Analysis

DE VERONIQUE

雙重 相對、相應 和諧、圓滿

實體上的映射事實上時空的鏈結精神上時空的鏈結冥冥之中時空的鏈結

實體上的映射 倒影、鏡面、圖畫—直接暗示雙重個體的存在

水晶球,倒影(圖2,見註5) 窗戶,鏡面(圖3,見註6)

(圖4,見註7) (圖5,見註8)

圖畫映射

在真實生活中有實質的相對關係

事實上時空的鏈結

(圖6,見註9) (圖7,見註10)

心臟疾病

婦人的出現

(圖8,見註11) (圖9,見註12)

(圖10,見註13)車禍現場

(圖11,見註14)照片上的出現

精神上時空的鏈結

彷彿重現了事實上不同個體的邏輯關係

木偶戲(圖12,見註15)

(圖13,見註16)

冥冥之中時空的鏈結 並非有意識的,彷彿背後有命運之神的操控

(圖14,見註17)

(圖15,見註18)

老婆婆的出現

論點

無可明說的完滿靈魂?

無可明說的完滿

「電影評論家Romney指出,相較於十誡中「可分析的現實」,本片體現了『無可明說的完滿』。」(見註19)

我的論點◦ 從我個人的分析中,因為有許多相對應的關係,這些關係層層相疊交織相似的故事,既有相同又有差異之處,而差異之處互相對應,是故無可明說,而處處相對應的結果造成了一種和諧,和諧是基於網絡中各項元素的平衡,進而有圓滿的感覺,正如Romney所指「無可明說的完滿」。

靈魂 黃英雄的論點:「在本片中將長相一樣的薇若妮卡安置在波蘭與巴黎,是否在提示中國人的所謂『三魂七魄』?」 (見註20)

我的論點:◦ 我覺得這並不是很好的說法,應該是在不同的個體裡,也許存在同樣的靈性或意識或所謂的靈魂,透過某一種媒介去傳遞這樣一種靈性或意識所展現的表象,然後在其中亦透過靈性或意識去溝通不同的個體甚至是不同個體之間的溝通,然後以某種因果存在,命運好比是緣分,緣分說明了因果發生的時空背景,個人偏向佛家思維上的解釋。

本片感想 需要很大的記憶量,電影情節之間的關係相當稀鬆但卻強烈,加上有正述也有倒述的部分,若沒有做一些記憶,很容易迷思在不同的電影轉場中。

需要深刻體認電影中出現的元素符號,甚至需要做一些筆記以更加便利的了解電影中的劇情。

是結構性多元但鍵結強烈的藝術創作,值得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境重新體悟雙重的意境。

畫面處理得很美,尤其在光線的部分可以常常看到紅綠相對應的顏色及黃色的色調,紅綠兩種顏色似乎在呈現對稱之間的關係,黃色的色調則既有神秘感,亦表現出現在對過去時空上的連結。

課堂感想 好電影是值得回味的,看一次很難懂,看兩次不一定懂,也許甚至不需要懂,只需要了解共同呈現的特質中,我們需要的那個部分,真正引起共鳴。

在詮釋上缺乏更進一步的討論,網路上的資料又不如想像中的充足跟豐富,希望老師能多多在文化上多做闡述,真正是我想學習的部分。

在劇情上應強調肢體語言,往往許多細節都在小小的肢體語言裡說明(如本片即是),希望老師能拋出更多的點,亦能聽到更多老師的分析進而提升自己。

這是一門氣氛很靜的課,內心卻容易有很大的擺盪,謝謝老師提供這麼多電影的資訊,無論在學習或進一步的研究上有了立基點跟空間,再次謝謝老師。

Reference 註1: YLib 遠流博識網http://www.ylib.com/movie/pre10.htm 註2:圖1 http://www.itusozluk.com/gorseller.php/krzysztof+kieslowski/1452 註3:同註1 註4:台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232

註5:圖2電影截圖(01:20:00)

註6:圖3電影截圖(00:07:49)

註7:圖4電影截圖(00:06:25)

註8:圖5電影截圖(00:09:10)

註9:圖6電影截圖(00:17:13)

註10:圖7電影截圖(00:20:01)

註11:圖8電影截圖(00:40:45)

註12:圖9

電影截圖(01:07:05)

註13:圖10

電影截圖(01:09:40)

註14:圖11

電影截圖(02:24:44)

註15:圖12

電影截圖(00:38:28)

註16:圖13

電影截圖(01:31:29)

註17:圖14

電影截圖(00:24:08)

註18:圖15

電影截圖(01:01:31)

註19: 8½'s Vertigo

http://blog.roodo.com/amushi/archives/7474569.html

註20:黃英雄的部落格

http://blog.yam.com/hero_h/article/550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