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教會歷史 第四課 基督教羅馬帝國時代() 312 – 59020131229

Church history 4 教會歷史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教會歷史 第四課

基督教羅馬帝國時代(二) 312 – 590年

2013年12月29日

修道制的開始

• 獨修的隱士是隱修制的最初形式。 • 第一位修士:安東尼。孤獨的隱士,生活在被人遺棄的埃及曠野抵擋魔鬼。

Simeon Stylites

• 320年Pachomius 建了第一座基督教修道院-共同生活隱修制的開始。一同起居、勞動和崇拜。

• 理論是棄絕肉體能使靈魂自由地和神交融。

• 在4,5世紀,隱修膨脹為一場運動。修士復興了基督徒熱情以及早期處境艱難時代的虔誠。他們將殉道士的精神轉換為最終完全獻身以及以禁慾的方式效仿基督。

• 仿效基督的目標就是僅僅為神而活,僅僅依靠神恩典的力量而活。

• 修士需要發三重誓願:守貧、貞潔、順服。

• 修道院開始承擔有益於教會和俗世的任務。

• 在5,6世紀,每個教會領袖大都是修士,或與隱修制有密切關聯。

• 修道院中的單人小室成為書房,修士成為學者。修士在學術上的先驅是耶柔米。將新舊約聖經從原文翻譯為通俗的拉丁文,稱為「武加大譯本(Vulgate)」。

• 本尼迪克修道院(529年奠定了歐洲最著名的修道院):制定會規,每天七次禮拜,每次20分鐘,主要是背誦詩篇。也重視勞動,「懶散是靈魂之敵。」 勞動包括心智和體力。利用空閒的冬季,抄寫、閱讀偉大的古代拉丁文學作品,為我們保存了拉丁教父的作品以及羅馬文學傑作。

修道制度幾點正反評價

正: 1. 當蠻族入侵,古老羅馬文明遭毀滅時,遍佈

歐洲鄉下的修道院,保留了基督教與古代世界的精華。

2. 在歐洲歷史上,在傳道和發展基督教和文明方面有貢獻。

反: 1. 修士發誓守貧,但修道院通過贈禮而富有,

特別是土地。 2. 放棄社會生活,躲避婚姻以及基督教家庭代

表的一切。這不是聖經的人生觀。

萬世聖賢 - 奧古斯丁

• 354年出生於Tagaste (今阿爾及利亞),父親是異教徒,母親Monica是熱心的基督徒。

• 在北非首府迦太基就讀,不能抵擋性誘惑,與一女子同居13年,育兒Adeodatus。他常感到性是他骯髒的激情,這影響他的罪觀,而且標誌著墮落,他後來感到自己被神的恩典從這種墮落拯救出來。

• 19歲讀Cicero 的論文,使他堅信要將真理作為一生的追求。但誘惑仍攻擊他。

• 374-383年是熱心的摩尼教徒。摩尼教是將宇宙描繪為兩種力量(善與惡)永遠的衝突。

• 383年搬到羅馬;384年在米蘭獲得教職。母親與他同住。對自己生活非常的不滿。離開情人,與有錢有地位的少婦訂婚。他無法主宰自己的情慾。

• 常聽Ambrose主教的佈道。起初是為了研究他的佈道風格,不久信息進入他的心中。

• 他聽到修士們如何壓抑種種的誘惑,心中升起羞恥感。滿腹經綸的他,不能與沒有學識的人比,他的罪惡感與軟弱感被激發起來。

• 當他焦慮煩心時,聽到有一孩童唱:「拿起來讀。」他拿起新約聖經打開,眼睛落在『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13:13-14)他自己說:「和平之光傾注到我的心中,一切懷疑的陰影都退卻了。」

• 387年復活節與兒子接受Ambrose的洗禮。 • 數月後與母親前往北非。途中母親過世。次年失去兒子。

• 在希波生活三年後被按立為神父,被選任為助理主教。一年後主教去世,他43歲接任希波的主教33年,直到430年逝世。

• 奧古斯丁三方面的影響: 1. 教會神父觀 2. 關於罪與恩典 3. 上帝之城

教會神父觀 - 與多納徒派之爭

• 多納徒(Donatus)是早期迦太基主教(313-357),領導反抗大公教會。指控某些大公教會的主教在戴克里先迫害期間曾將聖經交給迫害者燒毀。這種行為是背教罪。大公教會仍用這些人授與聖職。他們才是真的基督教會。

• 在奧古斯丁時代,多納徒派在北非依然廣為流傳,在某些地區成為多數派。

• 奧古斯丁拒絕多納徒派的純潔教會觀,用麥子與稗子比喻,說明教會在審判日子來臨前,必定是混合的民眾。

• 多納徒派認為有效的聖事取決於傳道人的道德立場。

• 奧古斯丁認為聖事並不是屬於傳道人,而是屬於基督。因為神已將聖事交付給被合乎體統授於聖職的神父,神父的行為實在是屬於神的行為。神父為整個教會施行神的恩典。這種觀點使得神父成為恩典進入教會成員的渠道。

• 奧古斯丁捍衛大公教會導致他支持使用武力打壓對手。這導致後來將殘忍的宗教裁判所合理化來對付反對持異議者的人。

關於罪與恩典 - 伯拉糾派之爭

• 伯拉糾是不列顛修士,後從羅馬來到北非。他否定人的罪是從亞當那裡遺傳來的。他說,人可以自由選擇行義或犯罪。431年以弗所大公會議被判為異端。

• 奧古斯丁認為亞當的罪帶來各種巨大的結果。他行善的能力已經消失。整個人類都「在亞當之中」,分有他的墮落。人類成為“腐敗的一群”,沒有能力去行美善的事。為善的一切能力都必定是神白白的恩賜,即“恩典”。恩典來自基督的工作,通常是透過教會臨到被揀選的人身上。-- 神恩獨作論。

• 半伯拉糾主義:神人合作觀,恩典在神與人關係上扮演主要的角色,但惟有人類決定並努力與恩典合作,救恩才會發生。

原罪教義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5:12)

『在他裡面,所有人都犯了罪』(拉丁文譯本)

在羅馬毀滅之上的上帝之城

• 410年西哥特人首領阿拉里克帶領他的游牧民族圍攻羅馬城。羅馬被稱為永恆之城,已620年沒有見過來自城牆之外的外敵入侵。

• 西哥特人攻破城牆,洗劫廟堂與宮殿。荒涼與廢墟四處可見,除了教堂例外。阿拉里克自稱是基督徒,將教會的財寶獻給紀念彼得和保羅的基督教堂。

• 震驚的羅馬人望著古代神祇曾經矗立的地方。問道:他們是不是因為帝王們轉向基督教的神而發怒了?

• 思考了16年寫下《上帝之城》,在此後的15個世紀中,就甚麼歸於神,甚麼歸於凱撒,該書直接或間接影響基督徒的思想。

• 「天國之城勝過羅馬,無可比擬。沒有征服,只有真理;沒有高官顯爵,只有神聖;沒有和約,只有幸福;沒有生死,只有永恆……」教會是唯一用來建造上帝之城的人類團體。國家在鎮壓犯罪、維護和平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因為國家是以罪的力量為基礎的,它必須順服於基督教會的律法。

• 《上帝之城》為世上遭受的苦難提供了屬靈的解釋。當下處境可能不好,但美好的事物即將來臨。神國屬於未來,而非屬於某一個光彩正在消退的世俗王國,後者只會崩潰和衰落。

• 奧古斯丁76歲時,野蠻的汪達爾人 (Vandals)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向東部橫掃希波。430年八月奧古斯丁安息主懷。汪達爾人圍攻希波14個月,431年八月攻破城牆,發現大多數人正瀕臨死亡或已死於飢餓。

• 奧古斯丁為黑暗歲月提供了光明,也為基督教世界提供了哲學基礎。直至今日,基督徒們依然感受他的思想和靈魂的影響。羅馬天主教強調他的教會教義,新教則強調他的罪和恩典觀。

教宗制的開始

• 452年6月,匈奴王阿提拉率領騎兵侵犯羅馬西半部。羅馬主教利奧被皇帝委任為使節單獨去和阿提拉面對面談判。

• 因飢荒與瘟疫迫使阿提拉停止行軍,同意利奧的請求從義大利撤軍。

• 羅馬主教承擔起新的角色。利奧在教宗制度上代表著一個重要的階段,他證明教宗制在長期歷史過程中有能力適應不同的環境。

• 教宗統治整個教會是經過緩慢且痛苦的階段建立起來的。利奧為教宗制提供了聖經和神學的基礎。

教會歷史最初幾世紀,羅馬教會在西部享有卓越的聲望。

1. 羅馬是帝國首都,羅馬教會是最大、最富有的教會,具有正統和純潔的美譽。

2. 儘管有各種迫害,人口與重要性增長。三世紀中葉,基督徒人口達三萬人。

3. 早期教父,從第二世紀愛任紐開始,指出彼得與保羅是羅馬教會的奠基人,隨後的主教是使徒的繼承人。

直到君士坦丁時代,羅馬主教在羅馬之外沒有裁判權。

325年尼西亞大公教會的宗主教職位政策,認為亞歷山大、安提阿和羅馬主教在自屬地區享有卓越的地位。

君士坦丁堡主教地位的提升 • 330年君士坦丁將帝國首都遷移到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政治重心東移,羅馬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下降。各地教會盼望君士坦丁堡主教與其他主要城市同擔屬靈和教理的領導地位。

• 381年迪奧多西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大公會議,修改《尼西亞信經》,只邀請東部的主教與會。宣稱「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僅次於羅馬主教,因為他的城市是新羅馬。」

• 382主教會議,西部主教主張「羅馬教會優於其他教會,不是以任何會議為根據,而是主耶穌的話『你是彼得,我要將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盤石上』(太16:18)。」第一次有「羅馬教會首席權」的說法。

• 君士坦丁堡教會與羅馬教會出現張力,兩者朝不同方向行進,最終導致東西部基督教徹底分裂。

• 在東部,君士坦丁堡越來越依賴其政治地位,宗教與政治相互交織,帝國的牧首越來越少獨立性。

• 西部羅馬帝國衰弱,導致羅馬的主教日益獨立。

羅馬主教利奧的首席權 • 451年卡爾西頓大公會議(討論基督論),利奧本人沒參加,但他的書信被頻繁引用。多數主教高喊:「那就是教父的信仰,那就是使徒們的信仰,….彼得已經通過利奧說話了。」但在同一會議上也賦予君士坦丁堡主教為新羅馬主教,其權柄與利奧相同。

• 452年,利奧與阿提拉和談成功。 • 455年汪達爾王蓋賽里克攻打羅馬。皇帝逃亡時被御林軍殺死。在城門口,利奧率領神父遇見蓋賽里克。利奧乞求憐憫,要求國王約束軍隊,不要毀城。國王答應「搶劫十四天!」羅馬沒有被毀滅,逃脫了大屠殺。

• 利奧雖不是皇帝,但已為永恆之城擔負起重責。

早期的東正教的重大事件

1. 教會承認早期教會的希臘傳統。聖經(新約與舊約七十士譯本)與信仰告白是用希臘文寫的。相對的西方教會受拉丁文很大的影響。

2. 東正教會帶領斯拉夫民族歸信基督。 3. 1054年大公教會與正統教會正式分裂。 4. 東正教信徒直接面對穆斯林的擴張;十字軍

傷害東方信徒;1453年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東正教信徒被看為次等人,忍受著穆斯林的統治。

Icons 聖像-塵世與天國之間的窗戶 通過聖像天國的存在向舉行崇拜的會眾顯現,並與其合一

關於聖像的衝突

• 從六世紀以來,教會和政府都鼓勵基督徒製造聖像和尊敬修道聖人。大多數普通信徒無法把聖物或聖人和它所代表的屬靈實在區別開。他們陷入偶像崇拜之中。

• 皇帝查士丁尼 (527-565在位)在君士坦丁堡皇宮主門上豎立一座巨大耶穌雕像。

• 皇帝利奧三世(717-741在位)發起攻擊使用聖像的運動。但聖像擁護著主要包括修士和禁慾主義者,以及未受教育、迷信的普羅大眾。

• John of Damascus 提出宗教聖像具有合理性 • 「否定任何聖像能夠真正描寫基督,實際上,這是否定道成肉身的可能性。雖然崇拜一個聖像是錯誤的,但是一幅基督聖像的存在可能會指導和協助信仰者去崇拜真正的基督。聖像應當像聖經或十字架象徵一樣受到尊重和崇敬。」

• 787年第七次尼西亞大公會議有350位主教參加,譴責整個反拜像運動,支持大馬士革約翰提出的立場。

• 現在東正教會在每年大齋節的第一個主日慶祝Feast of Orthodoxy,紀念聖像崇拜取得勝利。

東西教會的大分裂

• 到了八、九世紀之交,東西兩半部分別發展出自己特有的教會與神學文化,彼此之間壁壘分明,到了幾乎不可能有真實溝通與理解的程度。政治是造成歧異的重要因素。

• 兩個主要大爭議:教宗的權威與“和子”的子句。

• 1054年7月16日利奧九世的紅衣主教Humbert進入君士坦丁堡的聖智教堂,把教宗的開除教籍通諭放在祭壇上,然後快步離開。經過西門時,跺去腳上的塵土。一位執事追上來,請求收回通諭,遭拒,通諭落在大街上。

• 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伊斯蘭土耳其人手中。在11個世紀之後,最初的基督教帝國終結了。在過去帝國版圖中現今仍屬東正教的只有希臘和半個賽普魯斯。

• 東正教雖有西部歐洲羅馬大公教會以及東部伊斯蘭教的壓力,狹長的通道向北部展開。保加利亞國王Boris在9世紀歸信,基輔大公Vladimir於10世紀歸信。

• 數年後,莫斯科認為自己是正教世界的領袖。 • 新理論:一個羅馬在義大利,它已落入野蠻人和羅馬大公教會異端手中。還有第二個羅馬:君士坦丁堡,當它落入土耳其人手中時,又有了第三個羅馬:莫斯科。俄羅斯皇帝的頭銜取自第一個羅馬,沙皇 (Tzar)和凱撒 (Caesar) 同屬一個詞。

向蠻族傳教

• 當蠻族勢力崛起,對羅馬帝國造成極大威脅時,大公教會才覺醒奮起開始向蠻族傳教。

• 「愛爾蘭使徒」帕特里克Patrick (約390-460年)原是不列顛人,一生致力於愛爾蘭的宣教,建立修道院,訓練許多修士成為宣教士。愛爾蘭成為不列顛福音化的基地。

• 科倫巴Columba(約521-597年)是愛爾蘭的修士,在遠離蘇格蘭海岸的Iona島建修道院,差出許多修士到不列顛宣教。

• 愛爾蘭修士成為歐洲大陸的宣教士。德國、瑞士、義大利北部建修道院。

法蘭克人中的福音

• 高盧北半部的法蘭克人在塑造歐洲基督教上扮演偉大的角色。

• 王國奠基人克洛維(Clovis, 481-511在位) 是第一位皈依正統基督教的重要野蠻人首領。妻子是基督徒常向他傳福音,後與Alamani部落戰鬥中,處於崩潰中求神保守,轉敗為勝。受洗後,3000士兵也跟隨受洗。這是在中世紀期間,首次集體歸信。造成基督教異教化的問題。

傳教的兩種方式:

1. 個人歸信:受洗前有慕道時期。不利的是歸信者要從自身的文化中連根拔起,栽種在完全不同的文化中。

2. 集體歸信:這是歐洲皈依的方法。國王接受主,臣民跟隨。意味著個人沒有離開原來的文化,而將他們的迷信和行為帶進教會。

主保聖人的觀念帶入信仰:對民眾來說,擔負特殊任務的聖徒所包含的遠遠勝過基督自己。

• 596年教宗大格列高利派遣一支本尼迪克修士團,在奧古斯丁領導下來到英格蘭。國王贈與坎特伯雷一塊土地,建修道院。後成英格蘭宗教領袖的主教座堂所在地。奧古斯丁任坎特伯雷大主教。

• 「德國使徒」的波尼法修Boniface(680-754年),先整合了德國地區的原有教會,後來越過萊茵河向日耳曼人異教徒傳福音,砍倒“雷神橡樹”破除迷信,帶領許多群体歸向基督,最後在荷蘭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