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之旅 校园绽放道德花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在四平市的一些中小学校,有一个“道德超市”:没有收银员,也没有售货员,学生来买东西,交钱、找零全凭自觉。一名中学生说,每去一次

“道德超市”,就受到一次心灵净化。一位家长说,孩子买来的是方便,收获的是诚信。

探索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四平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以新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构筑道德高地。

传承国学精粹弘扬传统文化

四平市六马路小学开展“品国学经典,做知礼少年”活动,分年级编撰《濡养童年》教材,利用晨读时间背诵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名诗名篇。课余时间,同学们自己编出快板、三句半、小品、歌舞、相声、情景剧等,鲜活生动地展示身边的新人新事。

四平二中在教学楼多个楼层大厅,建立敞开式阅览室。种类繁多的书籍、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许多学生。在这里可以翻阅《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可以聆听老子、孔子、庄子等哲人的教诲,可以畅游科海艺苑,攀登文山书峰。

演讲比赛最受欢迎。课前3分钟的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道德观念。学生讲、学生评,内容涉猎广泛。讲爱国人物、讲孝顺故事、讲诚信事例、讲尊老爱幼典范——言者津津乐道,闻者若有所思。

六马路小学开展了“名片式学生 20会”和各种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贯彻“一面读书、一面劳动”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全面发展。现在,一年级的同学就能自己洗衣服、叠被子、擦玻璃。

知书达理明德打造书香校园

走进八一希望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拐角处的“诚信书吧”。以其为基础,学校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以年组为单位,梳理同学们捐献的图书,一班读完后传给二班,以此“漂流”下去。刚实行的时候曾担心漂下去的书拿不回来,但后来每本书都没有损坏,有的还包了书皮。

在五年六班,同学们正在进行“图书漂流”,争先恐后地挑选图书,并在漂流单上写下读书感想。一位女同学写到:“我和妈妈看了《非常女生》这本书,都非常喜欢。这本书写的是和我同龄的女生心理和思想,让我们女生更加懂得了自己,教会了我怎么为人处事,更充实了我的头脑。”

教室里,四年二班的陈妍竹同学正在阅读《淘气包马小跳》。她说:“这本书我一直想看,但是前几天被别的同学借走了,今天好不容易才轮到了我。我一定要认真阅读,及时归还,让更多的同学读到这本好书。”

“‘分享、信任、传播’是‘图书漂流’活动的主旨。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从点滴小事做起,才会有更好的未来。让书籍在流动中发挥作用,实现知识的传递,让他们读后有感,感后有学,学后有新。”八一希望小学校长朱亚玲说。

“书友会”是地直街小学的一大特色。每到午休时间,很多学生和老师都会来到这里读书,读书活动室也成为接孩子的家长最好去处。

“这是我推荐的书《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无论哪一章都把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书友会”上,三年四班的陶禹诺一板一眼地向全班同学介绍着。

地直街小学校长高明告诉记者:“开展读书活动以来,学生们既找到了学习乐趣,又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讲文明、懂礼貌渐成风气。”

浇灌爱心之花陶冶道德情操

走进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德育长廊,墙上挂着的一棵模型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棵“红领巾爱心树”缀着18颗心型果实,每一颗写着某某年全校学生的捐赠数额。“爱心树”从1996年开始结果,“树龄”已有18年了。学校老师又叫它“成长图板”,因为其见证了孩子们“每天节约一分钱,颗颗硬币献爱心”的成长历程。学校每年开学后第一堂德育课,就是让孩子们了解“爱心树”,参与培育“爱心树”,在树下懂得节约、学会奉献、收获快乐,在助人为乐中认知社会责任。18年来,“爱心树”逐渐枝繁叶茂——共筹集爱心基金13万余元,先后捐助1000多名贫困、病困学生。

与“爱心树”共同成长的,还有该校的“红领巾道德超市”。每天晚上放学的时候,大队部里都会热火朝天,小管理员们争先恐后地向辅导员老师汇报班级的“诚信“情况:“老师,今天我们中队的超市一角钱都不缺”、“老师,我们班今天奉献的爱心最多”……

各校“道德超市”的盈利部分,全部用于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道德超市”还设立了“爱心义卖”专柜,鼓励学生将自制手工艺品、图书、玩具拿到“道德超市”义卖,利润所得也全部纳入学校爱心基金。

截至目前,各试点学校的“道德超市”销售额累计6万余元,资助了39名农民工子女及50名生活困难学生。如今,“道德超市”已在全市中小学推开。

四平周刊中共四平市委宣传部

吉林日报社四平记者站31 星期五2014年10月

第(2014)33期第九版

主办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气、强基固本,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磅礴力量——今年3月下发的《四平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吹响了“培育和践行”的号角,向上向善之旅,阵容更加强大,步伐更加坚定。

营造氛围,“24字”入脑入心

四平市加大宣传力度,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立体化宣传,全方位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平日报》开设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邀请专家学者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并深入报道各单位进展情况和先进典型事迹;四平广播电视台及各县(区)广电台在每天的新闻背板上突出核心价值观“24 字”及宣传内容提要,《四平新闻》及都市类节目中,也开设了以报道好人好事、身边感动等为主要内容的专栏;各级政府网站均在网站首页背板上突出了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开设专题网页,进一步对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主要内容、重要意义等进行解读,并对区域内活动情况集中报道,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一体传播。

组成宣讲团,奔赴基层宣讲。道德模范的身影遍布全市社区、村镇、学校、军营、企业,实现互动交流。今年6月初开展的“吉林好人走进校园”活动,四平文明办为每位“吉林好人”拍摄了时长约6分钟的专题片,在吉林好人与师生交流前播放,提升了感染力。铁东区对巡讲全程进行了录制,刻成光盘,分发给全区各类学校,让“吉林好人”覆盖校园。梨树县在吉林好人与师生交流后,组织了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用行动传递温暖和感动。

创新载体,彰显四平特色

四平市创新活动载体,“吉林好人引领风尚”、“最美四平人——身边的共产党员”、

“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大行动”、“道德超市”、“在中小学生中弘扬传统文化”等活动,行之有效地开展起来,彰显出“四平特色”。

“最美四平人——身边的共产党员”,传递社会正能量。6月18日起,四平以“最美四平人——身边的共产党员”为主题,集中宣传 30名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党员干部典型。镜头集聚在“四个着重”:着重立足工作实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绩;着重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尽己所能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突出事迹;着重把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实践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典型事例;着重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引领时代新风的感人事迹。

“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大行动”,开启志愿者团队服务群众序幕。从3月开始,四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文化惠民主题志愿服务大行动”。各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结合自身特点和服务专长,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诸如中华传统文化、四平地域文化宣讲,文艺演出,报刊图书、影视作品、科技法律、医疗环保知识进社区、进村屯、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家庭,农业科技到村屯、农户、田间地头等。截至目前,已有600多个团队的4万多名志愿者参与上百个志愿服

务项目,受助受益群众达20余万人。道德超市,强化青少年诚信教育。为了使青少年的诚信

教育与理想道德教育不空洞且有成效,四平市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道德超市”活动,即设立无人售货超市,经营学生日常用品,学生自愿购买、自行付款,盈利部分全部用于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道德超市还设立了“爱心义卖”专柜,鼓励学生将自制手工艺品、图书、玩具拿到这里义卖,利润所得也全部纳入学校爱心基金。道德超市不仅让中小学生树立起诚信意识,也培养了爱心。截至目前,各试点学校的道德超市销售额累计达6万余元,资助了39名农民工子女及50名生活困难学生。

创新载体,彰显特色,整个四平都行动起来。组织部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考察等全过程;宣传部举办长白山讲坛(四平版)首场讲座,请来省委党校教育长宋文新教授作专题报告;政法委把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市实践中,着力推进法治四平建设;住建局利用户外橱窗、建筑工地围栏广告、标语横幅、LED广告屏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文广新局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

扩大涟漪,行动诠释信念

四平市注重“好人效应”,以此为推手,扩大涟漪,让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进入千家万户。

实施“文明餐桌行动”、“文明交通行动”、“文明旅游行

动”、“网络文明行动”四大工程,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广泛开展“六走进”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达1200多次,参与志愿者80多万人次,服务群众167万多人次。

行动诠释信念,行动就是样板。盲人籍雅琴是50多个孩子的代理妈妈,她家还是残疾人“110”中心,常年照顾60多户鳏寡残疾人,帮扶400多名下岗职工及家属,资助10名特困学生,为100余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联系就业;

年近古稀的老党员王文忠,几年来义务打扫村里卫生,自费种树栽花改变村貌;

90后的崔旺,听到“抓小偷”的呼喊时没有退缩,第一时间迎上去,虽脸部受伤,却谢绝了失主的酬谢;

出租车司机运亮,与几十名朋友组建起“英城的哥车队”,从自己家中拿出近 10万元作为经费,帮助贫困家庭、烈士家属。先后 3次组织 500余辆出租车及私家车为高考考生提供免费服务;常年扶持一位烈士家属和市内 6户特困家庭……

在今年前两季度“吉林好人”评选中,四平市共有43人成功入选,其中,20人荣登“吉林好人”榜,1人被评为“吉林好人·每周标兵”,还有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随着良好社会风尚的传播,四平市志愿者队伍还在不断壮大,总数已达21.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4%,各类志愿服务队伍遍布城乡。

向上向善之旅——四平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事

本报记者 张妍 实习生 姚佳男

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

广泛开展,提升市民身体素

质和幸福指数,10 月 26 日,

由省体育局、四平市政府主

办的2014年“大禹杯”吉林省

环四平南北河长跑比赛暨四

平市万人健康跑活动,在紫

气大路南河大桥路段举行。

四平市领导与来自全省各地

的万余名长跑爱好者参加了

比赛。

市公安局出动警力 300

人、警车近60辆,全力做好沿

途路口的封闭和治安秩序维

护工作。活动结束后,及时

疏导参与人员有序撤离现

场,防止挤、踩、踏等事故发

生。图为比赛现场。

马德志 摄/文

前段时间,四平市“百度贴吧义工团”忙得团团转。他们不仅要在吧里忙着发帖回帖,还要到行人密集的地方,为患有白血病的高胜阳组织募捐活动。好心人带动好心人,人们纷纷解囊,一天时间就筹得善款5.19万元。

至微至显,善作善成。在四平,像“百度贴吧义工团”这样的好人还有很多。他们是志愿者,他们用小友善构建起四平的大和谐。

志愿星亮晶晶

籍雅琴,一位盲人,却是50多个孩子的代理妈妈,她家还是残疾人“110”中心,常年照顾60多户鳏寡残疾人,帮扶400多名下岗职工及家属,资助10名特困学生,为100余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联系就业。辗转40个春秋,数字无言,却诉说着高尚。

王文忠,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党员,1400多个日日夜夜,把心思放在团山子村的改观上,义务打扫卫生、自费种树栽花。如今,团山子村绿树成荫,花团紧簇,街路整洁。

崔旺,“90”后,他在听到“抓小偷”的呼喊声时没有退缩,第一时间迎上去扭住,虽脸部受伤,却谢绝了失主的酬谢。

运亮,出租车司机,与几十名朋友组建起“英城的哥车队”,从自己家中拿出近10万元作为经费,帮助贫困家庭、烈士家属;先后3次组织500余辆出租车及私家车,为高考考生提供免费服务……

聚起来一团火,撒出去满天星。四平市志愿者队伍还在不断壮大,总数已达21.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4%;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治安志愿者等

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有1156支,遍布城乡。

为志愿服务“安家落户”

为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四平定下了“有场所、有标识、有专人、有制度、会服务”的目标。今年3月起,在四平市志愿者协会的倡导下,市区窗口单位80余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20余个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作为先行试点在全市铺开。目前,这些岗、站已成为百姓日常出行、办事、咨询、解难的重要服务平台。

志愿者有了组织,志愿行动就有了规模。一天,“英城的哥车队”的司机,都听到队长运亮的呼叫:“英城的哥车队队员请注意,四平市中心医院正在抢救一名危重患者,急需B型血,请队员志愿到中心血站验血捐献!”20分钟后,22名队员赶到血站,在验血台前排起了长队。当登记验血人的职业和单位时,医护人员听到的全是一样的回答——“我们是‘英城的哥车队’的”。

四平市委宣传部志愿服务科科长李文志说,从2012年起,四平就在全省市州中率先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科,为志愿服务提供宏观指导和具体服务。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构建动态数据库,实现即时检索、有效对接。

打开动态数据库,已有13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和65000余名志愿者登记在册,他们的个人信息、服务方向、服务专长、服务需求等信息尽在其中。

市文明办还设立了“四平好人”微信公众平台,讲述好人故事,推荐好人典型,有4人入选第三季“吉林好人”榜。平台开展的“三万分之一”活动,为5岁白血病患者张寓晴筹集到

治疗费64823元。6月初,四平市文明办举办了“吉林好人进校园”活动,共开展了37场,参与者达到12万人。

特殊的志愿者

2012年 10月 9日,四平市中央东路上,清扫街路的铁东区环卫工人队伍,加入一位特殊的志愿者,他就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玉刚。

出生于四平的李玉刚,承载着家乡人的厚望,从一位草根歌手成长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他这次回到家乡不是演出,而是“受封”——四平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四平市志愿者形象大使”称号。李玉刚激动地说:“如果说我是一个风筝,家乡就是拉着我的那根线,无论我走多远,心都始终牵挂着四平!”李玉刚特意赶到铁东区小塔子小学和四平市十二中,为20名贫困学生每人捐赠3000元,还为两所学校各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教学设备。

高云鸿也是一位特殊的志愿者。说他特殊,是因为他的名字已成为一个集体的符号。高云鸿是一名退伍军人,回到家乡后,每年冬天他都义务扫雪,并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时间长了,他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在2010年春,牵头成立了四平市网络志愿者之家——四平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爱心集结号分队,还主动将自己用于经营的房屋,无偿提供给志愿者做办公室。如今,这个服务队的规模已发展到600人,有工人、农民、个体经营者,还有机关干部……春夏秋冬,志愿者们随时随地做着好事,或帮助贫困学生,或资助孤儿院孩子,或为养老院送去爱心,或义务献血。这个活跃在城乡的集体,也时时闪现在人们的心里。

小 友 善 构 建 大 和 谐——四平市志愿服务活动素描

本报记者 刘艳 于悦 李暄

在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道德超市”里,同学们利用课间时间选购学习用品。 袁松年 摄

创新推进青少年德育工作——

校园绽放道德花

本报记者

袁松年

赵强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