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LC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Preview:

DESCRIPTION

2 PLC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 1 PLC 的一般结构 2 . 2 PLC 的基本工作原理 2 . 3 PLC 的技术性能指标 2 . 4 PLC 的分类 2 . 5 PLC 的应用设计步骤 2 . 6 FP1 系列 PLC 介绍. 2 . 1 PLC 的一般结构.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2 PLC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 1 PLC 的一般结构 2 . 2 PLC 的基本工作原理 2 . 3 PLC 的技术性能指标 2 . 4 PLC 的分类 2 . 5 PLC 的应用设计步骤 2 . 6 FP1 系列 PLC 介绍

2 . 1 PLC 的一般结构

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施控制,其实质是按一定算法进行输入输出变换,并将这个变换予以物理实现。入出变换、物理实现可以说是 PLC 实施控制的两个基本点。而入出变换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当今最常用的是微处理机技术。 PLC 也是用它,并使其专用化,应用于工业现场。至于物理实现,正是它与普通微机相区别之点,普通微机大多只考虑信息本身,别的不多考虑,而 PLC 要考虑实际的控制需要。物理实现要求 PLC 的输入应当排除干扰信号适应于工业现场。输出应放大到工业控制的水平,能为实际控制系统方便使用。这就要求 I/O 电路专门设计

图 2-1 PLC 结构示意图

图 2-2 逻辑结构示意图

(一)中央处理机 中央处理机是 PLC 的大脑,它由中央处理器( CPU )和存储器等组成。

1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 中央处理器( CPU )一般由控制电路、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一般都集成在一芯片上。CPU 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存储单元、输入输出( I/O )接口电路相连接。

图 2-3 PLC 硬件系统框图

CPU 的主要功能 l )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 CPU 从地址总线上给出存储地址,从控制总线上给出读命令,从数据总线上得到读出的指令,并存入 CPU 内的指令寄存器中。 2 )执行指令。对存放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操作码进行译码,执行指令规定的操作,如读取输入信号,取操作数、进行逻辑运算或算术运算,将结果输出给有关部分。 3 )准备取下一条指令。 CPU 执行完一条指令后,能根据条件产生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以便取出和执行下一条指令,在 CPU 的控制下,程序的指令既可以顺序执行,也可以分支或跳转。 4 )处理中断。 CPU 除顺序执行程序外,还能接收输入输出接口发来的中断请求,并进行中断处理,中断处理完后,再返回原址,继续顺序执行 。

2 .存储器( Memory ) 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用来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逻辑变量和其它一些信息。 系统程序 -- 用来控制和完成 PLC 各种功能的程序,这些程序是由 PLC 制造厂家用相应 CPU 的指令系统编写的,并固化到 ROM 中。 用户程序 -- 存储器用来存放由编程器或计算机输入的用户程序。用户程序是指使用者根据工程现场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编写的控制程序,可通过编程器或计算机进行修改或增删。 在 PLC 中使用的两种类型存储器为 ROM 和 RAM 。

l )只读存储器 ROM 只读存储器 ROM 按照其编程方式不同,可分为 ROM 、 PROM 、 EPR

OM 和 EEPROM 等。 ROM ( Read Only Memory )又称掩膜只读存储器,它存储的内容在

其制造过程中确定,不允许再改变; PROM 是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的缩写) ,它的存储内容是用户用编程器一次性写入的,不能再改变;

EPROM 是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的缩写) ,它的存储内容也是用户用编程器写入的,但是可以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擦除,因此,它允许反复多次地擦除和写入;

EEPROM 是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的缩写) ,它的存储内容由用户写入,在写入新的内容时,原来存储的内容会自动清除,它允许反复多次写入。

由于只读存储器 ROM 是非挥发性的,即在断电状态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内容,因此它被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存储器,存放制造厂商编制的系统管理程序、用户逻辑解释程序和标准程序模块等组成的系统程序。系统程序用户是不能改变的。它也常被制造厂商存储在 PROM 或 EPROM 内,安装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一起供给用户。

ROM 中的内容是由 PLC 的制造厂家写入的系统程序,并且永远驻留( PLC去电后再加电, ROM 内容不变)。系统程序一般包括下列几部分: ①检查程序。 PLC加电后,首先由程序检查 PLC 各部件操作是否正常,并将检查的结果显示给操作人员。 ②翻译程序。将用户键入的控制程序变换成由微电脑指令组成的程序,然后再执行,还可以对用户程序进行语法检查。 ③监控程序。相当于总控程序。根据用户的需要调用相应的内部程序,例如用编程器选择 PROGRAM 程序工作方式,则总控程序就调用“键盘输入处理程序”,将用户键人的程序送到 RAM 中。若用编程器选择 RUN运行工作方式,则总控程序将启动程序。

2 )随机存储器 RAM 随机读写存储器 RAM ( Random Access Memory )有两种类型:静态 RAM ( SRAM )和动态 RAM ( DRAM )。 SRAM (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是用 D型触发器来存储写入的内容,除非写入新的内容或电源关断,它存储的内容可以保持不变; DRAM (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是用电容来存储写入的内容,由于电容要放电,为了维持写入的内容不变,必须对它进行重复读出和写入操作,即要与刷新电路配合使用。

由于随机读写存储器 RAM 是一种挥发性的器件,即当供电电源关掉后,其存储的内容会丢失,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通常为其配备掉电保护电路,当正常电源关断后,由备用电池为它供电,保护其存储的内容不丢失。随机读写存储器 RAM 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作为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用户程序存储器存放的是用户编制的应用程序。为了调试和修改的方便,总是先把用户程序存放在随机读写存储器 RAM 中,经过运行考核,修改完善,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把它固化到 EPROM 中,替代 RAM 使用。 数据存储器存储的内容是可编程序控制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由于这些数据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用随机读写存储器 RAM 来组成数据存储器。

RAM 是可读可写存储器,读出时, RAM 中的内容不被破坏;写入时,刚写入的信息就会消除原来的信息。

RAM 中一般存放以下内容: ① 用户程序。选择 PROGRAM 编程工作方式时,用编程器或计算机键盘键人的程序经过预处理后,存放在 RAM 的低地址区。

② 逻辑变量。在 RAM 中若干个存储单元用来存放逻辑变量,用 PLC的术语来说这些逻辑变量就是指输入、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保持继电器、定时器、移位继电器等。

③ 供内部程序使用的工作单元。不同型号的 PLC 存储器的容量是不相同的,在技术说明书中,一般都给出与用户编程和使用有关的指标,如输入、输出继电器的数量;保持继电器数量;内辅继电器数量;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数量;允许用户程序的最大长度(一般给出允许的最多指令字)等。这些指标都间接地反映了 RAM 的容量,而 ROM 的容量与 PLC 的复杂程度有关。

(二)电源部件 电源部件将交流电源转换成供 PLC 的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等电子电路工作所需要的直流电源,使 PLC 能正常工机 PLC 内部电路使用的电源是整体的能源供给中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 PLC 的功能和可靠性,因此目前大部分 PLC 采用开关式稳压电源供电。

(三)输入、输出单元( Input/Output Unit ) 这是 PLC 与被控设备相连接的接口电路。 输入:用户设备需输入 PLC 的各种控制信号,如限位开关、操作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以及其它一些传感器输出的开关量或模拟量(要通过模数变换进入机内)等,通过输入接口电路将这些信号转换成中央处理器能够接收和处理的信号。 输出:输出接口电路将中央处理器送出的弱电控制信号转换成现场需要的强电信号输出,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电动机等被控设备的执行元件。

1 .输入接口电路 现场输入接口电路一般由光电耦合电路和微电脑输入接口电路组成。 l )光电耦合电路。采用光电耦合电路与现场输入信号相连是为了防止现场的强电干扰进入 PLC 。光电耦合电路的关键器件是光耦合器,一般由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 光耦合器的信号传感原理:在光耦合器的输人端加上变化的电信号,发光二极管就产生与输入信号变化规律相同的光信号。光电三极管在光信号的照射下导通,导通程度与光信号的强弱有关。在光耦合器的线性工作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有线性关系。 光耦合器的抗干扰性能:由于输入和输出端是靠光信号耦合的,在电气上是完全隔离的,因此输出端的信号不会反馈到输入端,也不会产生地线干扰或其它干扰。 由于发光二极管的正向阻抗值较低,而外界干扰源的内阻一般较高,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干扰源能馈送到输入端的干扰噪声很小。正是由于 PLC 在现场信号的输入环节采用了光电耦合,因而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2) 微电脑的输入接口电路。它一般由数据输入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逻辑电路构成,这些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现场的输入信号通过光电耦合送到输入数据寄存器,然后通过数据总线送给 CPU 。

开关量直流输入单元原理图

开关量交流输入单元原理图

模拟量输入单元原理图

2 .输出接口电路 一般由微电脑输出接口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组成。 微电脑输出接口电路一般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而成。 CPU 通过数据总线将要输出的信号放到输出数据寄存器中。 功率放大电路是为了适应工业控制的要求,将微电脑输出的信号加以放大。 PLC 一般采用继电器输出,也有的采用晶闸管或晶体管输出。

开关量输出单元原理图(晶体管输出方式)

开关量输出单元原理图(可控硅输出方式)

开关量输出单元原理图(继电器形式输出方式)

模拟量输出单元原理框图

PLC 上还配有和各种外围设备的接口,均用插座引出到外壳上,可配接编程器、计算机、打印机、录音机以及 A/D、 D/A 、串行通信模块等,可以十分方便地用电缆进行连接。

2.2 PLC 的基本工作原理

PLC 与微机的不同工作方式 PLC虽具有微机的许多特点,但它的工作方式却与微机有很大不同。 微机一般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如常见的键盘扫描方式或 I/ O扫描方式,有键按下或 I/O动作则转入相应的子程序,无键按下则继续扫描。 PLC则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图 2-5 PLC 工作过程框图

PLC 工作过程描述 l )每次扫描用户程序之前,都先执行故障自诊断程序。自诊断内容为 I/O 部分、存储器、 CPU 等,发现异常停机显示出错。若自诊断正常,继续向下扫描。 2 ) PLC检查是否有与编程器和计算机的通信请求,若有则进行相应处理,如接收由编程器送来的程序、命令和各种数据,并把要显示的状态、数据、出错信息等发送给编程器进行显示。如果有与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也在这段时间完成数据的接受和发送任务。 3 ) PLC 的中央处理器对各个输入端进行扫描,将输入端的状态送到输入状态寄存器中,这就是输入采样阶段。 4 )中央处理器 CPU 将指令逐条调出并执行,以对输入和原输出状态(这些状态统称为数据)进行“处理”,即按程序对数据进行逻辑、算术运算,再将正确的结果送到输出状态寄存器中,这就是程序执行阶段。 5)当所有的指令执行完毕时,集中把输出状态寄存器的状态通过输出部件转换成被控设备所能接受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以驱动被控设备,这就是输出刷新阶段。

扫描周期 T PLC经过这五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完成一个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上述过程,扫描周而复始地进行。扫描周期是 PLC 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不考虑第二个因素(与编程器等通信)时,扫描周期T为: T= (读入一点的时间 × 输入点数)+(运算速度 × 程序步数)+(输出一点时间× 输出点数) +故障诊断时间

PLC 与继电接触器的不同工作方式 PLC 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工作方式不同。 继电接触器控制是按“并行”方式工作的,也就是说是按同时执行的方式工作的,只要形成电流通路,就可能有几个继电器同时动作。 而 PLC 是以反复扫描的方式工作的,它是循环地连续逐条执行程序,任一时刻它只能执行一条指令,这就是说 PLC 是以“串行”方式工作的。这种串行工作方式可以避免继电接触器控制的触点竞争和时序失配问题。

2.3 PLC 的技术性能指标

( 1 )编程语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梯形图、助记符、功能表图等编程语言。不同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可能拥有其中一种、两种或全部的编程方式。 ( 2 )存储容量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存储器由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组成。 系统程序是制造厂家根据其生产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所要达到的功能而编写的,并被固化在作为系统程序存储器的 PROM 或 EPROM 中,因此系统程序存储器的容量大小是确定的。 用户程序是用户根据实际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而编写的,因此,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容量与控制的要求有关,它的容量大小是不固定的。为此,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和数据存储器容量之和。

PLC 存储器容量 一般以 PLC所能存放用户程序的多少来衡量。在 PLC 中程序指令是按“步”存放的(一条指令往往不止一“步”),一“步”占用一个地址单元,一个地址单元一般占用两个字节。如一个内存容量为 1000 步的PLC 其内存为 2K字节。 估算 PLC 存储器容量的方法如下: 存储器容量 = 程序容量的 1.1~1.2 倍 存储器容量—— PLC 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的大小。 程序容量——在存储器中用户可以使用的存储单元的大小。

程序容量的估算 程序容量的估算与输入 / 输出点数、运算处理量、程序结构、控制要求等因素有关,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估算方法。 ① 根据输入 / 输出点数进行估算 开关量输入: 10~20字节 / 点 开关量输出: 5~10字节 / 点 定时器(计数器): 2字节 / 个 寄存器: 1字节 / 个 模拟量输入: 100字节 / 点 模拟量输出: 200字节 / 点 与计算机接口: 300字节 / 个 公式中,模拟量的内存是按小于 10 个模拟量总点数估算的,如总点数大于 10 点,应适当加大内存估算的字节数,反之,可适当减小内存估算的字节数。 开关量输入点数与开关量输出点数之比一般可按 3: 2 估算。开关量的估算值根据应用规模确定,对规模较大的应用场合,可选用较小的估算值。

②根据控制要求的难易程度进行估算 程序容量 =K× 总输入输出点数 简单控制系统, K=6; 普通系统, K=8; 较复杂系统, K=10; 复杂系统, K=12 。 ③根据原继电器的数量进行估算 在老厂改造时,可采用本估算方法。 平均按每个继电器有一个线圈和 6 个接点,每步按 1~2 个字节,因此,每个继电器用 9 个字节来估算。

( 3 )输入/输出点数(即 I/O 点数) 通常,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采用最大的输入输出点数来表示;模拟量输入输出单元采用最大的输入输出通道数来表示。 ( 4 )扫描速度 一般以执行 1000 步指令所需时间来衡量,故单位为 ms/ 千步。也有时以执行一步指令的时间计,如 μs/ 步。

( 5)指令功能 这是衡量 PLC 软件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 PLC具有的指令种类越多,说明其软件功能越强。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指令可分为两类:基本指令和扩展指令。 基本指令是一般可编程序控制器都有的,主要是逻辑处理指令,包括基本输入输出指令、基本逻辑运算指令、控制指令等。 扩展指令随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不同类型而不一样、主要是数字运算能力、模拟量处理能力、通信联网能力及控制方面的中断处理、子系统调用等特殊功能类的指令,包括数据移位指令、数据传送指令、数字运算指令、扩展的控制指令等。

( 6 )内部寄存器 PLC 内部有许多寄存器用以存放变量状态、中间结果、数据等。还有许多辅助寄存器可供用户使用,这些辅助寄存器常可以给用户提供许多特殊功能或简化整体系统设计。因此寄存器的配置情况常是衡量 PLC 硬件功能的一个指标。 ( 7 )高功能模块 PLC 除了主控模块外还可以配接各种高功能模块。主控模块实现基本控制功能,高功能模块则可实现某一种特殊的专门功能。高功能模块的多少,功能强弱常是衡量 PLC 产品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已开发出的常用高功能模块如下: A/D模块、 D/A模块、高速计数模块、速度控制模块、位置控制模块、轴定位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远程通信模块、高级语言编辑以及各种物理量转换模块等等。 这些高功能模块使 PLC 不仅能进行开关量顺序控制,而且能进行模拟量控制,可进行精确的定位和速度控制,可以和计算机进行通信,还可以直接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给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 8 )可扩展性 ①输入输出点数的扩展:影响输入输出点数增加的因素是机器的结构和程序扫描速度。输入输出点数的可扩展性包括是否还可以连接扩展机架或母板及在原有机架上可再安装输入输出模块的空间大小。 ②存储容量的扩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存储器容量的大小与用户控制应用程序的复杂程度和用户编程的技巧有关。用户在选择机器时要考虑存储容量的可扩展性。 ③控制区域的扩展: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区域扩展主要表示在其联网通信功能上。对于那些要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用户来讲,在选择机器时更要加以特别考虑。 ④ 控制功能的扩展:控制功能的扩展包括是否能提供相关的智能控制功能模块,在选择机型时要根据应用要求合理选用。

( 9 )使用条件 主要考察三个方面的使用指标: ①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和空气中尘埃的要求等; ②电源要求:如输入电压和频率范围、功耗等; ③抗干扰性能:如耐压强度、抗电磁干扰强度、抗振动强度等。 ( 10 )可靠性 可靠性指标可以用可靠度、平均寿命、平均无故障时间、有效率等来评估。对于可维修的系统或设备,除了可靠性指标外,还有可维修性指标,例如采用平均维修时间等指标表示可维修性。 PLC 在提高可靠性和可维修性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 ★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减少焊点; ★采用低功耗的 CMOS元器件,降低功耗; ★采用表面安装技术,增大元件和电路板的接触面积; ★优化电路设计; ★采用高可靠性元器件和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 接线端子座采用插拔式结构,便于减少维修时间; ★采用模块式结构,减小故障的影响范围; ★采用自诊断、冗余技术、容错技术和标准化设计等。

( 11 )易操作性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易操作性表现为: ▲ 操作人员能及时得到生产过程的信息,并能及时对生产过程进行操作和控制; ▲ 设计人员能方便地把设计思想变成程序,程序的输入和更改十分简单,并能在不影响生产过程运行的条件下在线进行更改,以适应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 维修人员能认可编程序控制器提供的信息中及时找到故障的原因,能够方便地更换故障的部件或模块。 ▲ 编制的程序能为自控设计人员、工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所理解,以便及时得到沟通,缩短设计和调试时间。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易操作性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 ▲提供多种设计编程语言,供用户使用; ▲ 可以进行在线编程,便于程序的更改; ▲提供各种指令和监视显示;便于对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和模拟; ▲屏幕显示,便于操作人员能及时了解生产过程的状态; ▲ 在各个模块上设置故障灯,为了使维修人员及时了解故障所在; ▲标准化的机架、方便的通信功能等也使 PLC 的易操作性能提高。 ( 12 )经济性 任何一个产品都与经济性有关。一个好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应该是它的性能满足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在选择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时:首先应使产品能满足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在这个前提下,应该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还要考虑初期投资与今后维修费用的关系。

2.4 PLC 的分类

( 1 )按结构形式分类 ①整体式结构 整体结构形式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是把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输入输出扩展接口单元、外部设备接口单元和电源单元等集中装在一个机箱内,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及电源进出接线端子分别装在机箱的上下两侧。机箱的面板上有相应的发光二极管 LED来指示输入输出、电源及系统运行的状态,面板上还留有输入输出扩展接口的插座。外部设备接口的插座和 EPROM 存储器的插座等。 这种整体式结构的 PLC 具有输入输出点数少,体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单体设备的开关量自动控制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应用等场合。

②模块式结构 模块结构形式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是把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单元做成独立的模块,把输入输出单元等单元做成各自相应的独立模块,然后组装在一个带有电源单元的机架或母板上。

( 2 )按输入输出点数分类 ①超小型:超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点数在 64 点以下,输入输出信号是开关量信号,功能以逻辑运算为主,并有计时和计数功能。结构紧凑,为整体结构。用户程序容量在 1KB 以下。 ②小型: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点数在 128 点以下,以开关量输入输出为主,控制功能简单,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小于 4KB ,结构形式多为整体式。 ③中型:中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点数在 128~512 点之间,兼有开关量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控制功能比较丰富,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小于 8KB 。一般采用模块式结构形式。 ④ 大型:大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点数在 512 点以上,除一般类型的输入输出信号外,还有特殊类型的输入输出单元和智能输入输出单元,控制功能完善,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在 8KB 以下。结构形式采用模块式。 ⑤超大型:超大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点数在 1024 点以上,功能很强,用户程序器容量大于 16KB 。采用模块式结构。

( 3 )按功能分类 ①低档:低档可编程序控制器以逻辑量控制为主,适用于继电器、接触器和电磁阀等的开关控制场合。它具有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移位等基本功能,还可能有输入输出扩展和与外部设备通信等功能。 ②中档:中档可编程序控制器兼有开关量和模拟量的控制,适用于小型连续生产过程的复杂逻辑控制和闭环调节控制场合。它扩大了低档机中的计时、计数范围,增加了数字运算功能,具有整数和浮点数运算、数制转换、 PID调节、中断控制和通信联网等功能。 ③高档:高档可编程序控制器在中档机的基础上,增强了数字计算能力,具有矩阵运算、位逻辑运算、开方运算和函数等功能;增加了数据管理功能,可以建立数据库,用于数据共享和数据处理;加强了通信联网功能,可以和其他可编程序控制器、上位监控计算机连接,构成分布式生产过程综合控制管理系统。

2.5 PLC 的应用设计步骤

PLC 程序设计的整个过程 l )确定被控系统必须完成的动作及完成这些动作的顺序。 2 )分配输入输出设备,即确定哪些外围设备是送信号到 PLC ,哪些外围设备是接收来自 PLC 信号的。并将 PLC 的输入、输出口与之对应进行分配。 3 )设计 PLC 程序画出梯形图。梯形图体现了按照正确的顺序所要求的全部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4 )实现用计算机对 PLC 的梯形图直接编程。 5)对程序进行调试(模拟和现场)。 6 )保存已完成的程序。

2.6 FP1 系列 PLC 介绍

日本松下电工株式会社从 1982 年开始生产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以来,至今已有 22 年历史,目前在我国销售的 FP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是 20 世纪 90年代开发的第三代产品,可以说它代表了当今世界 PLC 的发展水平。

一、 FP 系列 PLC 产品分类(三大类七种型号) (一)整体式机型 FP1 FP1 分为主机、扩展、智能单元三种。 FP1 是日本松下电工生产的小型 PLC 产品,该产品有 C14~C72 多种规格,形成系列化。它集 CPU 、I/O 、通信等诸多功能模块为一体,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 它适用于单机、小规模控制,在机床、纺机、电梯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特别适合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应用。

FP1 实现 PLC 控制的主要特点 l )程序容量最大可达 5000 步,并为用户提供充足的数据区(最大 6144字)、内部继电器(最大 1008 点)、定时器 / 计数器(最大 144个)。 2 )具有基本指令 81 条,高级指令 111 条。除能进行基本逻辑运算外,还可进行+、-、 × 、 ÷ 等四则运算。除能处理 8位、 16位数字外,还可处理 32位数字,并能进行多种码制变换。 3 )具有完善的高级功能。机内高速计数器可输人频率高达 10kHz 的脉冲,并可同时输入两路脉冲。晶体管输出型的 FP1 可以输出频率可调的脉冲信号。该小型机具有百个中断源的中断优先权管理;输入脉冲捕捉功能可捕捉最小脉冲宽度 0.5ms 的输入脉冲;可调输入延时滤波功能可以使输人响应时间根据外围设备的情况进行调节,调节范围为 1 - 128ms; 4 )具备网络功能。使用松下电工的 C - NET网,用 RS485双绞线,可将 1200m 范围内多达 32 台 PLC 联网,实现上位机监控。

(二)模块式机型 采用模块式机型有 FP2 、 FP3 、 FP10 、 FP10S、 FP10SH 、 FPΣ 。模块化产品以其组合灵活,功能强大,模块丰富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包装、食品、冶金、化工等中大规模的控制。 各种模块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CPU 单元: FP2 、 FP3 、 FP10 、 FP10S等多种单元。 2) 电源单元:直流 24V 、交流 220V 、电流输出 2.4A 、 6A 等。 3) 母板: 3 槽、 5槽、 8 槽等。 4) 输入 l 输出单元:合点、 16 点、 32 点、 64 点输入等, 16 点、 32点、 64 点输出等。 5) 模拟量控制单元: 4 路、 8 路 A/D模块, 2 路、 4 路 D/A模块, 4路热电阻输入模块, 4 路热电偶输入模块, PID模块等。 6 )位置控制单元:回路、 2 路高速计数模块,脉冲输出模块,单轴、双轴位置控制模块,双轴、三轴联动位置控制模块等。 7 )数据处理单元。 8 )网络单元: C - NET、 MEWNET-H 、 MEWNET- P 、 MEWNET-W网络模块等。

(三)板式机型及其特点 单板式 PLC 产品有 FP - M 和 FP - C 两大系列。FP - M 是在 FPI 型 PLC 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产品,其性能与前面介绍的 FP1 基本相同,其最大 I/O 点数可达 192 点,采用堆叠式的扩展方法,由主控板、扩展板、模拟 I/O 板、网络板组成。 FP - C 是在 FP3 型 PLC 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产品,其性能基本同 FP3 。 单板式 PLC 在编程上完全与整体式或模块式的 PLC相同,只是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加小巧,价格也相对便宜,是松下电工功能完备比较独特的产品。它适用于安装空间很小或对成本要求很严的场合,如大批量生产的轻工机械等产品。

二、 FP 系列新产品 在现有的 FP 系列基础上,松下电工不断推出新产品,如 FP -BASIC 型 PLC ,它使用 BASIC语言进行编程。 最新推出的 FP10SH ,它具有极高的运算速度,每一步基本指令的扫描时间为 0.04μs , 1 万步程序的扫描时间为 1ms ,可称是当今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 PLC 之一。 最新推出的另一种产品是超小型尺寸的 FP0 型 PLC ,一个控制单元只有 25mm 宽,甚至扩充到 I/ O 128 点,宽度也只有 105mm ,它的安装面积是同类产品中最小的。由于它的超小型尺寸和高度兼容性, FP0 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室内检测、传送控制、给料机、食品加工、包装机、停车器、自动货架、行车限距仪等都可采用 FP0 实现 PLC 控制。现今又推出一种 FPΣ 型的小型 PLC ,其尺寸与 FP0 相同,运算速度与 FP10SH 相同,是当今世界功能最强的小型机。

三、独具的中文编程软件 为了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编程,更容易地调试程序,更多地发挥 PLC 的功能,松下电工在其功能强大的 FP 系列 PLC 编程软件 NPST for Dos 的基础上,又推出了 FPSOFT for Windows 中文版,将用户从复杂的英文甚至日文环境中解放出来,专心于 PLC 程序本身。 编程软件中文版不但提供全部中文的菜单,用户还可以使用在线帮助以及输入中文注释。其独特的“动态时序图”功能可使用户同时监控 16 个 I/O 点的时序,是调试程序的极好工具。

FP1-C40 的内部寄存器及 I/O配置

表 2 - 6 中有以下几点要说明: l )表中寄存器均为 16位的。表中 X 、WX 和 Y 、 WY均为 I/O 区继电器,可以直接和输入、输出端子传递信息。但 X和 Y 是按位寻址的,而 WX 和 WY 只能按“字”(即 16位)寻址。

2 )表中 R0 - R62F 和 WR0 -WR62均为内部通用寄存器,可供用户使用,这些寄存器均可作为内部继电器即“软继电器”用。而 R9000 - R903F 和 WR900 -WR903均为特殊寄存器,用户不能占用,这些寄存器均有专门的用途,其详细介绍可见书后附录。同理 R 和 WR 的区别也是一个是按位寻址,另一个只能按“字”寻址。表中专用数据寄存器 DT9000 -DT9067 的用途见书末附录。另外还有些寄存器是作为系统设置用的,称系统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的用途见书末附录

3 ) K 可以存放十进制常数,其值为 -32768 ~ +32768 之间的整数。 H 可以存放 4位十六进制常数,其值为 0 - FFFF之间 4 ) X 和 Y 的编号说明如下:如: X120即WX12 寄存器中的第 0 号位, X12F即WX12 寄存器中第 F 号位。寄存器 Y 的编号也与此相同

由表中所给 X 和 Y 的数目即可知该种型号 PLC 的 I/O 点数。 X 为 X0 - X12F 共208 ( 13×16 )个, Y 为 Y0 - Y12F共 208 个,即该 PLC 总共可扩展 416 点。但受外部接线端子和主机驱动能力的限制一般只用到 100 - 200 点,其余均可做内部寄存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