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 1 - nttu.edu.tw · 行政服務大樓與人文學院相距約100公尺,其面積為...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歡迎蒞臨指導~~

2014年8月1日

本校於93年年中完成知本校區校園整體規劃後,擬定

近、中、遠程目標,分期逐年進行開發建設,籌劃設

立人文、師範、理工等三個學院,並陸續完成知本校

區校園公共設施、行政大樓、共同教學大樓、人文學

院大樓、BOT學生宿舍與餐飲中心等,於96年辦理第

一階段搬遷,由人文學院優先進駐使用,102年完成

師範學院搬遷,103年進行理工學院、圖書暨資訊大

樓、學生活動中心及綜合體育館與學生第二宿舍搬遷

與進駐使用,即完成整體遷校計畫。

人文學院位於校區東南隅,為第一棟教學建築,樓高

五層,分為教學區及演藝廳兩棟,樓地板面積20,095

平方公尺,總經費4億1,818萬元,由教育部全額補助。

規劃10間標準教室、3間大型階梯教室、教師研究室、

系所辦公室、學生研究室、專科教室、琴房及374人

演藝廳及公共設施等空間,供人文學院教學研究使用,

於96年完工後啟用。

本工程規劃設計建築師為黃孟偉建築師,其造型設計

概念配合校園規劃準則採斜屋頂形式,塑造鄉村建築

之傳統意象,並以高低錯落之量體,形成變化之天際

線與遠山呼應,而為降低建築體之壓迫感,以量體錯

落及逐層推縮規劃,配合深凹窗、遮陽板,讓立面更

加豐富,戶外空間並規劃大廣場讓演藝廳成為學院共

同焦點,並於外型上採橢圓形流線造型,增加行經動

線之順暢感,讓廣場空間形成師生活動之場所。

96年10月入駐

行政服務大樓與人文學院相距約100公尺,其面積為

8,394平方公尺,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築,主要做

為行政單位辦公及會議場所,總經費1億8,610萬元整,

於98年3月遷入啟用。

建築師郭恆成在設計上強調行政大樓空間與動線,讓

行政大樓成為入口焦點所在,並於圖書資訊館間保留

活動廣場,除以此自然軸線將湖景引入行政中心內庭

外,亦規劃一條自然軸線由校園大門穿越行政中心門

廳,連結陽光草坪,形成視覺軸線。

另以階梯、平台、廣場等開闊空間取代一般嚴肅入口

廣場,以自然不失莊重達到其使用功能,強調結合

「自然植栽與實質機能」、「虛體空間與實體空間」、

「入口縱向穿越與校舍水平連接」之共生主題,並確

切反映在建築組織、戶外空間型態、動線規劃以及景

觀之各元素上,以簡潔幾何型態與自然有機相互配合,

不僅軟化建築本體僵硬性,更塑造具有生長性的自然

環境架構,讓師生在穿越與停留活動之不同生活態樣,

自然形成。

98年3月入駐

本大樓為教學專用空間,位於校區東側,與學生宿舍、

田徑場、停車場形成機能群落組合,方便學生及教師

就近使用,工程預算1億5,828萬元,分為4棟建築(含

機房),提供20間標準教室、2間120人階梯教室及2間

電腦教室,樓地板面積加上公共設施共計5,480平方公

尺,於97年6月完工後啟用。

98年3月入駐

學生宿舍採BOT方式興建,特許經營期限為35年,由

城安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興建營運,為5層樓建築,

投資金額約3億9,000萬元,提供1,280床住宿空間,分

別為4人、2人及單人套房,具有寬頻網路、空調及系

統家具等設備。至於餐飲中心則有餐廳、早餐店、撞

球場等附屬設施,於96年7月完工後,10月開始住宿

營運。

師範學院及理工學院皆委由劉木賢建築師事務所進行

設計監造,師範學院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之建築物,

規劃之樓地板面積為12,333.4M2,總經費為2億8,000

萬元整,其中教育部補助2億5,200萬元,本校自籌

2,800萬元;理工學院為一地下一層、地上五層之建築

物,規劃之樓地板面積為19,776.70M2,總經費為4億

5,000萬元整,教育部補助4億0,500萬元,本校自籌

4,500萬元。

理工師範學院建築主要強調綠建築特色,符合綠化量、

基地保水、日常節能、室內環境、二氧化碳減量、廢

棄物減量、水資源及污水垃圾改善八項綠建築指標,

已獲頒銀級綠建築標章。兩學院間帶狀大草原連接圖

書資訊館、行政大樓等建築,草原北側以射馬干山為

背景,種植密林作為北側保安林地延伸,向南逐漸開

闊接連圖書資訊館前大草原及鏡心湖,塑造山湖間的

景觀層次,草原並規劃疊小水溪銜接三處小潭,有各

種蜻蜓、蝴蝶及鳥類棲息,生趣盎然。

設計建築師以三軸兩院方式規劃建築聚落,師範學院

採富人文之傳統庭院式建築,於102年搬遷進駐後,

並自臺東校區搬遷孔子雕像及師生共讀雕像,作為記

憶與傳承之延續;理工學院則為自由奔放之開放庭園

設計,讓空間銜接中央草原,與師範學院遙望,產生

生活之連結。而在建築外型上,錯落有緻的斜屋頂,

呼應背景之遠山天際線,以黑瓦白牆在藍天綠地間呈

現簡潔明亮,提供師生舒適之教學環境。

102年8月入駐

預計103年8月入駐

結合科技與人文,將資訊與圖書結合於一棟建築中,

主體建築形塑山形天際線,與背景射馬干山相互輝映,

並採用大量屋頂綠化,外型上則又像一本開卷的書本,

沿鏡心湖旁建築則與湖岸線結合,營造水岸空間,特

殊的建築外觀已成為臺東最具特色的地標。

圖書資訊館由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設計監造,

其中圖書館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之建築物,另電算

中心則為地上二層建築物,兩棟大樓於2樓相互連結,

規劃之總樓地板面積為14,520.16M2,設計建築師陳

良全運用環境地景特質,在設計理念上延伸校園湖景

及縱谷山景意象成為生活環境,在合理的生態環境架

構中,導入提高環境品質的情境與人際互動的創造思

維,深化生活環境的人文精神層面。

建築師並將綠色環保的建康生活理念與設計方法融入

規劃設計的思考中,創造一個生態永續的人與自然共

生環境,符合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室內環

境、水資源及污水垃圾改善六項綠建築指標,將取得

銅級綠建築標章。

本棟建築由教育部核撥4億0,840萬元整,本校自籌

4,489萬元整興建,圖書館規劃空間包含書庫、期刊區、

視聽區、多媒體典藏區、自習室、閱覽室、討論室、

複印室、整理作業區、推廣教室、辦公空間、會議室、

校史室及餐飲服務區等,地下室則做為停車場兼防空

避難室使用,資訊館則包括資訊機房、電腦教室、東

大藝廊等。

建築工程係由順裕營造有限公司及德佶企業有限公司

得標承攬,施工工期為640日曆天,已於102年8月13

日完工,將於103年6月完成裝修後搬遷啟用。

103年8月入駐

■地景特質的延伸運用

■環境氣候的適切對應

■健康環境的本質再造

■生活氛圍的營造

■中心地標的連結

■數位學習融入建築

■環保節能訴求的建築

■自在悠遊學習休閒空間

■科技(電算)與人文(圖書)的整合

■智慧化建築空間與生活環境

■理封閉式、應用開放式的空間動線

■資訊與安全需求

需 求 : 規劃設計課題 :

對 策 :

空間特色 VS 地形特質 低矮量體 VS 颱風地震 生態策略 VS 物理環境 空間層次 VS 生活氛圍

脈水

館電算

公共

使

圖書館

電算中心

呼應基地景致與連貫校園中軸景觀

建築量體與基地限制

保安林地

山脈意像與地景手法

行政大樓

教學大樓

南向透視圖

東向透視圖

北向透視圖

西向透視圖

西向透視圖

為滿足103年搬遷知本校區後學生之活動需求,提供

完善舒適活動與運動學習空間,學生活動中心及綜合

體育館由教育部核撥4億2,300萬元整、本校自籌9,381

萬元經費興建,綜合體育館規劃了涵蓋室內綜合球場、

室內暖身跑道、室內溫水游泳池、體操房、桌球室、

重訓室、柔道房、韻律房及運動科學實驗室及山海器

材室等;學生活動中心則有多功能會議中心、社團辦

公室、生活空間等,儼然成為滿足學生各種運動、集

會、競賽與課程的多功能場館。

學生活動中心及綜合體育館由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監造,為地下一層、地上二層之建築物,規劃之

總樓地板面積約為16,867.76 M2,利用地景特質的延

伸運用,將建築設計上融合地景,構思與空間的關係。

配合校園湖景,圍塑地景空間氣氛與建築融為一體,

增添天際線變化。並延續此語彙,將建築物分群規劃,

塑造諧和的整體建築意象,讓人使用其中更顯輕鬆自

在。

在設計上利用斜屋頂與低矮的量體設計,降低建築高度與颱風影響,並考量整體景觀方向,取得最佳視野及動線。運用生態策略(綠屋頂、建築開口通風、自然採光),創造省能環保的建築與環境,未來完工後將可取得銅級綠建築標章,符合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室內環境、水資源及汙水垃圾改善等六項指標,成為一環保節能之智慧建築。

本工程由順裕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攬施作,於101年3月6日開工,施工期為702日曆天,建築結構體已於103年4月13日完工,預計室內裝修工程於103年8

月完成後落成啟用。

103年8月入駐

學生活動中心暨綜合體育館大樓建築模擬鳥瞰示意圖

東北向

西北向

西南向

南向

中庭

為滿足103年搬遷知本校區後學生住宿需求,提供完

善舒適居住學習空間,知本校區學生第二宿舍由本校

自籌4億4,720萬元經費興建,共規劃300房住宿空間,

其中無障礙2人房共8房,2人房42房,餘為4人房之房

型,住宿量為1,100人,並於宿舍北側規劃可容納350

人之餐飲中心,可設置便利商店、自助餐廳、咖啡廳

及文具圖書店等店鋪,與BOT宿舍餐飲區銜接,形成

服務學生餐飲之空間,增加校園生活便利性。

學生第二宿舍由劉木賢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設計監造,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之建築物,規劃之總樓地板面積約為17,310M2,完工後將可取得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CO2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及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九項黃金級指標。第二宿舍之熱水供應上規劃結合太陽能熱泵,以熱泵系統為主,並輔以太陽能熱水系統,及以電熱器做為系統穩定加熱源,可兼顧節能及熱水之穩定供應,此外用電系統採中央監控,進一步有效管理宿舍用電,成為一節能之智慧建築。本工程由鈺通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攬施作,施工期為660日曆天,於103年6月18日完工後,配合學生進駐啟用。

第二學生宿舍建築電腦模擬圖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