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与健康管理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疾病控制与健康管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中心

王临虹

2014.7.31

一.健康需求与策略引导

二.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

三.疾控机构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一、健康需求与策略引导

慢性病不仅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

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成为影响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快速城镇化

社会决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29748元

381元

快速工业化

人均GDP 1978年 2010年

快速老龄化

18%

50%55%

1978年 2010年 2015年 2000年 2010年

10.33%13.26%

带来生活方式的

快速转变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慢性病的相关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relevance for NCD

The Final Report of the WHO Commission 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28 August 2008

慢性病疾病负担 Burden of NCDs

2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高涨

5 财政危机6 资产价格泡沫7 来自全球化的财政紧缩29 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31 全球性的慢性病

2009年7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全球风险报告》显示,在影响全球经济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因慢性病造成的疾病风险和经济负担甚至高于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NCD Risk over FinancialCrisis

来自达沃斯经济论坛的警示Warning Message from Davos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0年我国慢性病防治费用筹资总额

指标 单位 数额

慢性病防治筹资总额 亿元 12910.77

占GDP比重 % 3.2

医疗服务花费比例 % 95.7

预防服务花费比例 % 1.3

来源: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慢性病卫生费用核算与筹资策略研究报告

慢病对劳动力人口的威胁

国际环境—形成共识联大慢性病高级别会议

潘基文:慢性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经济

社会发展问题。

政治宣言:责任:各国政府发挥首要作用,承担

首要责任。合作: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参与:相关部门、团体共同参与,制

订卫生方针,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

应对:采取具有成本效益、面向全民

的干预措施,应对挑战。

(2011年9月19-20日)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iAP)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提出是基于历届全

球健康促进大会的成果,特别是:

1986年的《渥太华健康促进宪章》

1988年的《阿德莱德公共卫生政策建议》

2006年,芬兰在其担任欧盟主席国期间首次明

确提出HiAP这一 概念

在《2011年里约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政治宣言》、

《2011年联合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峰会政

治宣言》等国际及一些国家行动中得到体现

2013年,8th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8th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会议主题: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会议审议通过了《赫尔辛基宣言》和《实施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国家行动框架》

呼吁各国重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为实施

HiAP策略提供组织和技术保障

欧洲慢性病峰会(2014年4月3-4日)

强化政治领导力:政策的整合协调和持续性、强化跨行业的综合措施、公民社会的广泛参与、预防为主(烟、酒、营养、运动、利益相关机构的参与度、健康促进信息传播)等;

重点关注社会挑战:创新性措施、连续性服务模式、弱势人群、对健康和社会系统的影响;

更加高效利用现有资源:重点突出(弱势人群、高危人群)和有效的预防(早发现早干预)、鼓励生活方式改变、充足资源是关键(以结果为导向和创新驱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电子医疗和移动终端医疗等信息技术;

欧洲慢性病峰会(2014年4月3-4日)

促进公民、患者及卫生和社会服务行业参与政策开发和实施:公民能力(青年人群)、社会媒体和网络(如移动终端医疗)、自我管理、患者参与卫生政策的制定、健康和社会服务人员在慢病中的作用、创新提供外展医疗服务、公平性;

强化证据和信息收集和使用:药品、医疗技术、治疗和预防方法的研发;大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新技术;可比性医疗、经济和社会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完善核心健康指标体系;有效干预的评估和推广;健康老龄化创新措施转化和推广。

二、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

传统观念,不生病就是健康

WHO:健康三维度,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WHO:健康公式=15%遗传+10%社会因素+8%医疗+7%环境因素+60%生活方式外部环境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

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

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健康

效果。

Personal Health Management :A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that encourages individuals to take action to improv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s to support positive health practices (Bernard Sullivan, Washington Business Journal, Aug. 29, 1997).

处于

低危险

状态

健 康 疾 病

进入

疾病危险状态

发生

早期

改变

出现

临床

症状

临床干预

预防干预

科学基础

健康管理系统的组成

第一部分:健康信息管理

第二部分:健康危险性评价

第三部分:健康改善:行为改变与危险因素控制

健康信息利用

确定重点目标人群跟踪与指导

连续收集管理信息

健康风险评估

与人群分类

(2)

健康信息收集

与健康档案的建立

(1)

个体及人群健康改善

效果评价

(4)

个性化健康改善处方

及群体健康改善计划

(3)

健康管理的流程

• 疾病谱的转变

• 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环境—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 从“预防为主”转变为“促进健康为主”

• 医药产业研发与市场销售

重心发生转移

• 保健、养生、健身、健康

管理与健康服务等产业迅

速发展

• 从追求治疗高技术功能到

医疗保健、疾病预防和早

期诊断、干预的转移

医学模式的转变 健康产业调整结构布局与发展方向

推动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面临态势和需求分析

健康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健康产业的发展

——大健康产业的概念

大健康产业,是经济系统中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部门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大健康产业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Paul Zane Pilzer)最早

提出健康产业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

以大健康观念为前提

大健康产业的特点

高技术含量:是健康领域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众多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其技术和产品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产物;

市场环境特殊:受疾病谱、文化与生活习惯、医疗制度等影响,市场竞争规律与其他产业明显不同,核心产业医疗和医药产业为被动消费,但健康管理常由消费者主动选择,应严格监管以保证使用者安全。

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健康产业是提高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的基本保障,不仅具有可持续性,也被国际经济学界认为是“无限广阔的兆亿美元产业”。

欧美发达国家

10-15%以上 4-5%

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

中国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面临态势和需求分析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40号)

• 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

• 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

• 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健康保险服务进一步完善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积极发展健康保险

八大任务

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

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

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

大力发展医疗服务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

从“鼓励扩大供给、刺激消费需求”两个维度提出有针对性、

突破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

• 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放宽市场准入、实行“非禁即入”;下放医疗机构设立审批权限;简化对康复、老年病等紧缺型医疗机构审批手续。放宽对营利性医院数量、规模等限制;

• 创新投融资引导方式:提出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 加大财政和土地规划政策支持力度:政府负责的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可通过购买服务提供,首次提出将社会资本举办的健康服务机构纳入财政资金补助范围;

• 发挥税收、价格政策作用: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取消对非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管制;

• 引导健康消费:政府加大投入,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鼓励地方探索直接补助群众健康消费的具体形式;为员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政策,健全健康保险税收政策;

• 突出法律、标准,强调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属地化管理,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和市场日常监管;

• 注重培育健康理念和意识:支持健康知识传播机构发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媒体深入宣传健康知识,鼓励开办专门健康频道或节目栏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和素养,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

三、疾控机构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如何控制慢性病?

治疗: 先进的诊断, 治疗和康复手段 先进的医疗设备, 药物, 手术方法….

降低患病死亡率, 延长寿命

无法控制人群现患率, 延长患病时间, 高昂的经济投入

预防: 先进的健康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手段 提高生活质量,创建健康适宜环境

降低危险行为,降低患病率

降低医疗费用

基层/社区即可实现

疾控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缺乏身体活动

信息化建设健康相关危险

因素监测

基层适宜技术遴选、评估和

研发技术标准制定

评估和考核 指导与培训

33

1. 完善信息化建设为基层健康管理提供基础条件—获得全面个

人健康信息的成本昂贵,利用资料完整、互联共享、更新及时

的信息网络平台和技术促进基层健康管理的有效运行;

2. 作为健康信息采集和利用的践行者—利用综合监测系统,及

时、准确、连续收集和利用居民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疾病等

健康相关信息,对群体和个体健康状况、危险水平、患病风险、

疾病状况等量化进行估计和筛查;

3.作为适宜技术基层推广的 引导者—有效干预适宜技术是控制

慢性病、降低人群危险因素,实现健康管理的必要措施,发挥

疾控协助行政部门开展评估质控的主体职能,确定适宜技术评

价和遴选标准,有效推进研发和推广;

疾控在健康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34

4. 作为基层健康管理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协助卫生行政部门

正确引导基层开展健康管理,组织制定行为改变、风险评估、

综合干预等相关工作方案、技术指南和标准等技术文案;

5. 作为基层评估与考核的协调者—协助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

制定基层健康管理考核和评估指标,并定期组织绩效考核和

效果评估,包括成本效果评价;

6.作为基层指导与培训的提供者—定期组织开展基层健康管

理相关技术培训和基层指导,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知识与技能。

疾控在健康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疾病管理

疾病发生 疾病治疗高危状态 临床症状低危状态 早期症侯

早期预防

控制疾病危险因素

健康评估

健康管理 疾病管理

技术策略: 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相结合

疾控作用始终在管理过

程中

个人慢性病风险评估所获健康服务适宜性评估

人群健康分级与分类

健康教育与

健康促进

群体干预: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个体干预:行为改善与危险因素控制

按病种的疾病管理

一般人群 高危人群 慢性病患者

人群健康/慢病相关信息采集人们所获服务信息的采集实践思考

谢谢关注!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