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陸交換生返校心得報告 - icae.scu.edu.twicae.scu.edu.tw/sites/default/files/2019-04/13....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赴陸交換生返校心得報告

1.該校的簡介

(為什麼想去這個學校?該校背景、特色是什麼?你的上課、住宿的環境 …等。

可使用數字及圖片呈現)

2.你在該校修讀哪些課程請務必詳細描述喔!

(包含課程名稱、上課內容簡介…等)

3.生活及住宿環境介紹

(含用餐、宿舍狀況、聯繫該校國際相關單位辦公室等相關資訊)

4.交換學校輔導機制

(例如: 國際志工、Buddy Program…等,也請說說你獲得了什麼樣幫助、有什

麼樣的互動體驗)

5.交換學校是否提供獎補助

(請提供具體獎補助全名,並且附上網頁或相關資料)

6.交換學校安排了哪些活動和景點參訪?或者參與該校哪些活動規劃?

(例如: 國際週、文化體驗...等,可多附上有趣的圖片並且附上圖說)

7.參加社團或企業實習等其他安排

(是否有特別加入社團與當地學生融入?如果有參加企業實習,是怎麼找到該

企業的?並分享實習期間的生活)

8.個人行程規劃

(例如: 你還去了哪些地方玩? 參加了那些校外的活動…等)

9.個人感想與其他推薦

交換學校 蘇州大學 交換期

20_16___ □秋季班 / 第 1學期

□春季班 / 第 2學期

交換學生心得報告

蘇州見聞

那天第二次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有別於頭次到東北的吉林,而到物產富饒且景

色優美的蘇州。東靠上海,西臨無錫,一座新舊相交的千年古城,舊城區四周圍

護城河圍繞,護城河之內園林、古蹟遍布,還有江南著名的水路古鎮;河外是已

經成為江蘇省經濟最發達的工業園區。因為蘇州大學新校區在新城區的緣故,而

蘇大所在之處又是最近府開發的大學城,第一眼見到蘇州,以為蘇州是荒蕪之地,

大失所望。進到舊城區,有別於新城區繁榮前的荒蕪,一眼望去大多是六層以下

的公寓與矮房,歲月在其身上作畫多年,但沒改千年前的姿色,水路依然是水路,

只是參了點商業的俗氣,路上的汽油味取代馬蹄聲,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

標語四處張貼,讓原本純樸的小城蒙上了一些灰塵。

(金雞湖)

蘇州的地鐵不算太發達,但是正好通過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所以我在假日的時

候,就會到市區或者是園區探險。在園區的北方有金雞湖,是蘇州最近幾年開發

出的新區,也是蘇州是經濟發達之地,有別於舊城區的古色四溢,是委託新加坡

打造。當中的圓融時代廣場,附近百貨公司林立,還有天幕下的商店街,過節時

總是聚集許多情侶在此約會,而在天幕街的盡頭,有全中國大陸唯一的誠品書店,

除了書店外,也與商場結合,是一棟具有時尚感的建築物。

另外,在舊城區裡,有許多蘇式園林,在拙政園外側,有一條平江路歷史文化街

區。這裡過去只是一條不起眼的老街,在近幾年蘇州政府將此處整頓,成為一條

具有歷史感的老街。但是比起過度商業化的老街主線外,我更喜歡旁邊的小巷,

蘇州從前是一座狀元之都,所以想當然藏書必然不少,在平江路旁有一條紐家巷,

裏頭有兩家舊書店,分別為十方書屋和文學山房。裡頭都是出售古籍與善本,單

價都十分可觀,甚至還找到民國 20 年的小學課本,還有當時學生的筆記。而在

另一頭,還有一間書店為初見書屋,這裡從前是清代世家大族的宅第,現在則成

為了書屋和咖啡廳,在下午時分,在此初看書最合適不過。而平江路的對面,有

玄妙觀,是道教的寺廟。而在玄妙觀前面則有觀前街,有許多好吃的美食,還有

平價的商場,類似台北西門町。

此外,蘇州的園林是蘇州德代表,但是對我而言,園林我是個門外漢,所以雖說

每個園林但是都只是走馬看花,沒有深入研究。

(左一為蘇州舊城區的水路、中間為在平江路找到的民國課本、左三為園區的夜

景)

校園二三

經過一番長途跋涉,終於進到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成群的學

生宿舍和寬闊的校園道路,都是由兩棟大樓主體和中庭相連的建築,每一棟建築

都夠容納東吳大學松勁、榕華、柚芳的總人數,大開眼界。依照大陸學生的徐慣

用語,稱大學宿舍為學生公寓,而宿舍是指裡面的每一間房間,在台灣稱為一間

房間的同伴為室友,而大陸稱一間宿舍的同伴為社友。每間宿舍是四人間,下桌

上床的床組,進宿舍右手邊有兩個洗手台、左手邊是浴室和一座蹲式馬桶。

(圖為獨墅湖校區大門進入的馬路)

浴室裡是一個固定蓮蓬頭的淋浴間,是電熱水器的裝置,當在秋天的時候,熱水

相當充足,但是到了冬天,室外溫度只有3、4度,而洗澡卻只能洗戰鬥澡,因

為熱水永遠不夠用,但是想起北方的大學只能洗大澡堂,必須和大家坦承相見,

我不禁還是欣慰起來。

(校門與食堂)

(食堂的食物)

(宿舍門口)

宿舍隔著道路的另一頭,是學生食堂與活動中心,在獨墅湖校區二期裡總共有五、

六、七、八四個食堂,每個食堂的風格都相當不同,在食堂裡為了迎合從大江南

北來的學生,所以有能夠看到東北大水餃、重慶火鍋、沙縣小吃、淮南牛肉湯麵

等等各式料理,甚至還有專門為伊斯蘭教徒所設的清真食堂,對我而言,最喜歡

的食物非六食堂的烤鴨飯莫屬。這和台灣的廣式燒臘有著完全不同的風味,台灣

的烤鴨吃起來較乾,但是六食堂的烤鴨飯送入口中的時候能感受到肉汁相當飽滿,

咬下去的時候肉汁香味四溢,怪不得每到用餐時間,烤鴨飯的窗口總是大排長龍。

只可惜,經過這學期,第六食堂因為簽約到期結束營業,烤鴨飯的傳奇也就走入

大家味覺的回憶裡。

走出六食堂,往樓下走,會看到一條筆直的斜坡,斜坡下有一間全家便利商店,

一家眼鏡行、一間髮廊、中國聯通與中國移動兩家電信公司、還有間水果攤和三

間超市,一家賣電腦用品和兩家賣食物與日用品的超市,可以在學校裡頭辦手機、

買手機、配眼鏡等等甚至可以修電腦。因為大陸幅員廣大,若出了校園要到各個

商業區都要坐車半小時以上,所以校園機能就變得相當重要,若校園裡沒有超市

與商店街,恐怕人生會相當困難。另外,在大陸手機的電子商務相當發達,像是

淘寶幾乎能買到任何想買到的東西,而且快遞的速度也令人稱奇,買了東西兩三

天後就會送到學校的快遞室。

在六食堂的留上,有一整層的招聘大廳,約200坪,還有一間咖啡廳。在大陸

的大學裡,招聘會相當盛行,幾乎每隔兩周就會有一場盛大的就業博覽會,一次

的企業總數都介於60~80間公司,都有不少人參與應徵。

獨墅湖校區相當廣闊,有分為一期和二期,一期多為理工的系館和音樂學院與藝

術學院和外型有如蓮花的圖書館,而二期有文學院、鳳凰傳媒學院、教育學院與

金螳螂設計學院。而二期還有許多地方相當荒涼,沒有開發,儘管如此,還是有

許多學生在這裡生活著,最令我喜愛的地方便是公共體育樓還有咖啡廳,因為我

平時愛好桌球運動,也在蘇州大學結交到許多球友,甚至一起出去參加比賽,這

成為我在交換時光裡很重要的一段回憶。另外還有咖啡廳,蘇州大學有許多咖啡

廳,而我平時最常去招聘大廳樓旁的咖啡夢想學院,那裡氣氛相當適合看書,有

時沒課的時候,帶一本書在那坐一下午最愜意不過。

(咖啡夢想學院)

蘇州大學的校本部就是從前東吳大學老校區,走進校本部,仍可看見當年的東吳

門豎立在校園的中央,雖然年代久遠,但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依舊相

當清楚的寫在門的兩旁,從前的一所學校,因為歷史的緣故而成為兩所學校,但

是這則校訓仍然深深烙印在兩所學校學生的心中,一旁的東吳圖書館舊址與東吳

大學舊址的石碑也是東吳大學確實存在過的痕跡。不僅如此,在蘇州大學的校史

室的牌坊還可以發現這是從前的體育館,還是蔣緯國上將的題字。

蘇大的校本部,處處可以看見東吳大學的痕跡,走在這裡,不僅能讓就讀東吳大

學的我們飲水思源,也能夠讓我們透過東吳的歷史銘記傷痛。

另外,我很幸運的參加到蘇州的校園馬拉松,有別於東吳超級馬拉松接力賽,蘇

州校園馬拉松是環繞校園的個人賽,我得到相不錯的成績,是一個相當難得的經

驗。

學習時

我在蘇州總共修了五門課,以能夠抵免成績的居多。分別是中國古代文學、台港

澳文學研究、唐宋詞選讀、漢語音韻學還有中國當代短篇小說選讀。在大陸大學

的課堂之中,有許多與台灣不同之處,學生發言相當踴躍,在中國當代短篇小研

究裡,不需要老師要求,在每節上課開始的五分鐘,就會向老師爭取報告的機會,

若是有兩位或者多位學生的觀點不同,甚至會互相辯論,邏輯緊密、條理清晰。

在其他的課堂,也鮮少看到學生在上課時滑手機還有睡覺,就算是在無趣的課也

很少看到學生翹課,使我大開眼界。另外,大陸的大學不如台灣的大學那樣的學

術自由,在校園角落、學院大廳、教室門口,都會貼上「社會主義十二個基本價

值觀」,就像是洗腦一般到處都能看見,因為大陸的大學都是由中國共產黨管理,

所謂黨領導的高校,學校裡做最大的不是校長,而是黨委書記。在學校的核心有

黨支部,在每個學院還有學生團委、共青團,層層控制著同學們的思想,這讓身

處在台灣的我們很難想像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上台港澳文學研究的時候,老

師有很多關於台灣的歷史都直接跳過,儘管是最精華之處,起初我相當不以為然,

之後才了解,若說了太多可能危及到自己的飯碗,於是只好三緘其口。從這裡可

以看出,雖然台灣各大學的硬體設施不如對岸,但是我們的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

是我們相當可貴之處。

(文學院的外觀)

在考試方面,蘇州大學只有必修課需要期中考,選修課通常是寫論文或是直接時

麼都沒有,但是不管是選修或是必修,課業量都相當高,上學期到一月13號結

束,但是有些課程會提前在12月31結束,讓同學有兩周的時間充分的溫書。

同學也都相當認真複習,要將自己的GPA值衝高,以利之後申請研究所。許多

大陸的同學,都相當清楚自己未來從事什麼,並且對自己的專業都相當有信心,

不會因為自己的專業冷門與否就否定自己的專業,這相當值得台灣的學生好好學

習。

旅行事

對於交換生而言,除了在學校裡學習課業之外,到各地旅行成了第二件要事。

在四個半月裡,我利用閒暇時間走出校園,參訪風景名勝還有繁華的城市。上海、

無錫、南京、鎮江、揚州、杭州還有北京是我這次交換期間所踏過的地方。

(中山陵)

(太湖黃昏)

在中國大陸旅遊,搭高鐵與火車是大家共同的回憶。大陸的火車站和台灣的車站

有很大的不同,有別於台灣的小型火車站,大陸的車站相當雄偉壯觀,除非有購

票,否則無法隨意進入。大陸的火車站買票的管道有很多種方式,對於台灣人而

言,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在手機上訂好車票,到車站取票進站,但是大陸居民有更

便捷的方式,直接刷身分證進站。但是不管是什麼人,進佔必須要驗身分證件並

且通過安全檢查,除了車站之外,各地鐵站進站也要做安全檢查。這時候必須要

特別注意,因為大陸車站平時流通人數相當可觀時常都是水洩不通的情況,在安

檢時要人包分離,就必須留意自己的貴重物品有無被他人拿走。通過安檢進站後,

就尋找自己車票上的剪票口候車。有分為動車、高鐵、特快、快車、城際快車等。

而我因為都去大城市,都以搭高鐵、動車為主。大陸的高鐵與動車成為和諧號,

列車內的設施因應長途需求,比台灣的高鐵還來的多樣與高級,例如在其中一節

車廂會有列車餐廳,有些會有吧檯等等設施。而我從北京回蘇州時,搭乘動車的

臥鋪,約莫 11 小時的車程。臥鋪是在大陸列車裡相當特殊的設計,在快車和特

快車裡更為常見,因為車程時常都是 24 小時以上。臥鋪有分成硬臥和軟臥,而

動車臥鋪屬於軟臥,四人間上下舖,床不算小但也不是相當舒適,尤其列車在行

徑過鐵軌時會往上跳,相當不好入眠,但是往好處想,有許多乘客還必須全程坐

硬坐,心裡就很寬慰。

(車票、臥鋪、餐車)

(月台一景)

對我而言,火車是一種旅行中相當有趣的元素。一下火車,也就抵達旅行的目的

地。

當中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目的地是上海與北京。上海在蘇州東側,約莫半小時高

鐵的車程,相當適合一日遊。我在一學期裡去了數次上海,但是時間仍然不足以

讓我看見上海的全貌。但是仍然走到城隍廟老街、田子坊、南京東路、人民廣場、

陸家嘴等地方,甚至某次還到上海的郊區朱家角。第一次到上海時,最不習慣的

就是上海地鐵的人潮,因為在台北或者是蘇州時,就算是尖峰時間,在車廂之中

仍然有可以迴旋的位置,但是在上海,地鐵的人潮在尖峰時刻的熱門區段,在車

廂之中連扶手都不需要抓,因為人實在是太多,車身再晃也不足以讓人跌倒。

儘管上海的地鐵擁擠不堪,但是仍不會遮掩它這璀璨的魔都。從人民廣場站到南

京東路再到陸家嘴是上海最繁華的區域。南京東路步行街是許多電影裡都會出現

的場景,現在的南京東路,除了有民國時期那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築風格外,也添

加現代的時尚感,梅杜莎蠟像館、蘋果直營店、mm 巧克力旗艦店也開業與此,

到了晚上,步行街上會有街頭藝人在這條街上表演,時常引來眾人圍觀。記得某

次假日晚上十點,我走在南京東路步行街,聽到有一位大叔唱著海闊天空,他那

滄桑的嗓音,和當時街頭逐漸散去的人群遙相呼應,這場景,就像是一幅美麗的

畫作展示在我的眼前。

繼續往前走,便會走到南京東路得盡頭「外灘」,也是從前的十里洋場。著名的

和平飯店還有海關大樓坐落於此,在夜晚的時候,若往路上眺望,就會看到這些

歐式建築散發出金黃色的光芒,上頭的五星紅旗也緩緩飄洋。這讓我想起在電影

<太平輪>的場景,國共內戰國民黨失利,軍民爭相搶搭太平輪時的港口就是這裡,

當自己自身歷史的現場的時候,彷彿能體會到當時的慘況。

(上海的街景)

(從高樓看夜景)

(從外灘看陸家嘴)

(南京東路)

(田字坊)

(城隍廟老街)

但是在黃浦江的另一頭又是另一種景緻,是上海新開發的浦東新區也稱為陸家嘴

區。陸家嘴區遍地都是商業大樓,還有壯觀的商場,和浦西的老上海呈現兩種風

格。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外型特殊的東方明珠塔,若從浦西的外灘望去,尤其是

夜晚時,東西岸遙相輝映,成為全上海最美麗的一幅畫。

除上海之外,北京之旅也使我印象深刻。這是一趟臨時起意得旅程,當時交換即

將結束,應該到北京走走。去北京旅行的時間剛好是年底到年初,也是北京霧霾

最嚴重的幾日,高鐵的車程大約五個小時,一路上車窗外的美景逐漸飄起雪,枯

枝也越來越多,越到北方,視野就越來越差。下了車,走出車站看到面前滿是黃

霧,儘管天候狀況極為惡劣,還是走了許多地方,當晚先到天安門廣場走一圈,

看到埋在霧裡的毛澤東遺照、英雄紀念碑與附近紅旗飄揚的人民大會堂,之後便

搭地鐵到三里屯,是北京的使館區,所以有許多外國人在此區生活,雖然很多酒

吧,但是維安也相當嚴格。因為住的青年旅社就在天安門附近,所以隔天趁著霧

霾還沒來的時候,特地又去看了一次,這次終於看見毛澤東的遺像。在北京的第

三天除了到對外經貿大學派訪朋友外,也到北京故宮參觀,這天的霧霾沒有前兩

天嚴重,視野相當好,將明清二十四代皇帝居所之景觀收進眼底。當中,也和曾

經到台灣交換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的學姊一起到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具有北京的

胡同文化和美食與時尚結合,人潮相當可觀,最後也順利吃到舉世聞名的文字奶

酪,不虛此行。

(天安門)

(文字奶酪)

(故宮 太和殿)

(天安門廣場與霧霾合照)

結語

這次的交換之旅使我脫離原本的舒適圈,進到全新又陌生的環境,也很幸運有熱

心的志願者同學的幫忙在我剛到蘇州時一起幫忙我解決疑難雜症。原本,在我還

沒去交換的時候,以為蘇州不是相當先進的城市,後來才發現我的判斷錯誤,蘇

州不僅先進也相當繁榮。或許在台灣很多人因為政治因素對於中國大陸與大陸人

們有些偏見,而拒絕和他們交流。其實中國大陸並沒有我們想像如此地遭,在不

同的環境生長但是同文同種,相當值得交流!所以,我真心推薦,若有機會一定

要到中國大陸交換或者是短期交流,增進兩岸人民感情外也能讓自己的視野更加

寬廣!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