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第第第 第第 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第三节 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七节 脑 的 高 级 功 能.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 神经系统分为:外周部分:传递信息 中枢部分:处理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第七节 脑 的 高 级 功 能第七节 脑 的 高 级 功 能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第三节 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Page 2: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

神经系统分为:外周部分:传递信息 中枢部分:处理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机体的功能活动 整合脑的高级功能

Page 3: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 1. 基本结构 :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轴丘与始段 神经纤维(有髓、无髓) 神经末稍 ( 突触小体 )

Page 4: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基本结构与功能⑴ 胞体 : 接受、整合信息部位⑵ 树突 : 接受、传导信息部位⑶ 轴突轴丘与始段 : 产生 AP 的部位神经纤维: 传导信息 (AP) 部位神经末梢: ( 突触小体 ) 释 放 递 质 或 分 泌 激 素(下丘脑)部位

Page 5: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二、神经纤维的分类( 1 )根据电生理学的特性分类: A 、 B 、 C 三类 ( 2 )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分类: Ⅰ 、Ⅱ、Ⅲ、Ⅳ四类( 3 )根据功能特性分类: 1) 传入神经元(感觉 N ) 2) 传出神经元(运动 N ) 躯体运动 N :骨骼肌 自主 N :内脏 3) 中间神经元 兴奋性中间神经元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Page 6: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三、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 生理完整性 要求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必须是完整的。 2. 绝缘性 神经纤维传导冲动时彼此隔绝 , 互不干扰。 3. 双向传导 实验条件下 4. 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具有较长时间地产生兴奋、传导冲动而不疲劳的特性。

Page 7: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突触: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 功能的特殊接触部位接头:神经元与效应器相接 触的特殊结构一、突触的结构及分类(一)化学性突触1.突触的结构 经典的化学突触(见图)2. 突触的分类: 轴 - 胞突触 轴 - 树突触 轴 - 轴突触

Page 8: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二、化学性突触传递

1. 突触的结构 ① 突触前膜: 释放递质、有突触前受体 ② 突触间隙: 宽约 20 ~ 30nm ,有水解酶 ③ 突触后膜: 有受体、离子通道 2. 突触的分类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Page 9: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突触前膜去极化→ Ca2+ 内流→突触小泡前 移、融合→递质胞裂外排 Ca2+ 在触发囊泡释放递质过程中发挥两种作用 : 1) 降低轴浆粘度,利于囊泡前移 2) 消除突触前膜上的负电位,促进囊泡与前 膜接触、融合和胞裂。• 另外, Ca2+ 被认为是一种起信使作用的物质。

Page 10: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轴突末梢爆发 A

P

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破裂释放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 主 ) K+

通透性↑Cl-( 主 ) K+

通透性↑

Ca2+ 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

IPSPEPSP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Page 11: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与机制: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冲动

传至突触前轴突末梢↓

膜外 Ca2+ 内流入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入突触间隙时,若↓

释放兴奋性递质 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             ↓ 后膜对 K+ 、 Na+ 特别 后膜对 Cl- 、 K+ 特别

是 Na+ 通透性增加 是 Cl- 通透性增加    ↓ 去极化 ↓ 超极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 ) ↓ 总和 ↓ 总和

爆发动作电位(兴奋) 兴奋性降低(抑制)

Page 12: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元常于其他多个神经构成突触联系,而突触后神经元的状态取决于同时产生的 EPSP 与 IPSP代数和的总和。

若: EPSP> IPSP ,并达阈电位, 则后神经元呈兴奋状态 EPSP< IPSP

则后神经元呈抑制状态

Page 13: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三、神经 - 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 1. 神经 - 骨骼肌接头的功能结构

Page 14: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神经 -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Page 15: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四、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具有在神经 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 传递信息作用的特殊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分为: 1. 外周神经递质: Ach 、 NE 和肽类递质 2. 中枢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在中枢分布广泛 生物胺类:多巴胺、儿茶酚胺、 5-HT、组胺 另有氨基酸类、肽类、气体分子( NO、 CO)等。

Page 16: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外周神经递质 包括自主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 1 )乙酰胆碱 (Ach) 胆碱能神经纤维 1.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

2.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

3.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

4. 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 汗腺和骨骼肌的舒血管纤维) ;

5.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Page 17: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五、受体 受体:是指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一些

特殊蛋白质,它能选择性地与某种神经递质

结合,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神经递质必须选择性地作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才能发挥作用。

受体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相

应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受体阻断剂:只与受体发生特异结合,而不产生

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Page 18: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1.胆碱能受体( M 、 N 受体 ) ( 1 ) M 受体(毒蕈碱 muscarine 受体) 分布:副交感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上, 部分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汗腺 交感舒血管纤维(骨骼肌)。 效应: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 主要表现:心脏活动的抑制,平滑肌(支气管、 胃肠道)、膀胱逼尿肌及瞳孔括约肌 收缩,消化腺、汗腺分泌, 骨骼肌的血管舒张等。 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解痉、扩瞳)

Page 19: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2 ) N型受体(烟碱性受体 ) N1 N2

分布:自主神经节突触后膜 骨骼肌终板膜 效应: 节后神经元兴奋 骨骼肌兴奋 阻断剂: 六烃季铵 十烃季铵共同阻断剂 :氯筒箭毒碱

N1 受体:神经元型 N 受体,N2 受体:肌肉型 N 受体

Page 20: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2.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 、 β 受体)1 ) α 受体 分布: 小血管平滑肌(皮肤、肾脏、胃肠) 大多数内脏平滑肌、瞳孔括约肌 效应:平滑肌兴奋(除小肠平滑肌外) 阻断剂:酚妥拉明 2 ) β 受体 β1 β2

分布: 心肌 平滑肌(支气管、胃肠道等) 效应: 兴奋 抑制 阻断剂: 心得宁 心得乐 共同阻断剂:心得安心三联针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Page 21: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一、反射中枢定义: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 的神经元群。 感受器→传入 N→反射中枢→传出 N→效应器 (兴奋或抑制) 脊髓水平 → 皮层下结构水平 →大脑皮层水平(简单、原始)(复杂、广泛) (最复杂、高级)突触反射:单突触反射(时程短) 多突触反射(时程长、复杂)

第三节 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Page 22: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式

2.聚合式

3.环 式

4.链锁式

Page 23: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三、反射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一)单向传递: 突触前 N 元 → 突触后 N 元。

(二)突触延搁: 需时约 0.3 ~ 0.5ms/突触。

(三)总和 : 时间总和(相继)、空间总和(同时)。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 :

在同一反射弧中的突触前 N 元与突触后 N 元上记录的 放电频率不同。

(五)后发放:中间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是主要原因之一。

(六)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和易疲劳:

酸中毒:昏迷 碱中毒:惊厥

突触传递疲劳是防止中枢过度兴奋的保护机制。

Page 24: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并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一种抑制。 突触后抑制可分为: 1. 传入侧支性抑制 2. 回返性抑制。

四、中枢抑制

兴奋冲动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神经元产生 IPSP

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特点:超极化抑制

( 一 ) 突触后抑制 突触后抑制的机理

Page 25: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传入纤维的兴奋冲动

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抑制另一神经元突触后膜 产生 IPSP

交互抑制

1. 传入侧支性抑制

意义 : 调控其它神经元,使反射活动协调同步。

兴奋一神经元

突触后膜产生

EPSP

传入侧支

Page 26: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负反馈抑制

2.回返性抑制

意义 : 调控产生兴奋的神经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

神经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

轴突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原兴奋的神经元抑制

突触后膜 产生 IPSP

兴奋效应细胞

突触后膜产生

EPSP

Page 27: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二)突触前抑制

实验 A :刺激轴突 1 时,胞3 产生 10mV的 EPSP;实验 B :先刺激轴突 2 ,再刺激轴突 1 时,胞 3 产生 5mV的 EPSP 。

突触前抑制是通过轴突—轴突式突触活动,使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量减少,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的一种抑制形式。 结构基础 : 轴 2- 轴 1- 胞 3串联突触。

意义 : 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

Page 28: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机制: 先刺激轴 2

轴 2 兴奋释放递质 (GABA)

轴 1 部分去极化

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 1

轴 1 产生的 AP幅度↓

轴 1 Ca2+ 内流量↓

轴 1 递质释放量↓

胞 3EPSP幅度↓

总和后达不到阈电位发生抑制 特点:去极化抑制

Page 29: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

感受器换能作用

传入神经冲动

传导路大脑皮层

分析综合产生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分为三种:① 躯体感觉(浅感觉和深感觉)。② 内脏感觉(内脏痛觉和脏器感觉)。③特殊感觉(视、听、嗅、味觉和前庭感觉)。

感觉的产生过程 :

Page 30: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通路

1.浅感觉传导通路: 痛觉、温觉→脊髓后角→脊髓丘脑侧束→丘脑感觉接替核   轻触觉→脊髓后角→脊髓丘脑前束→丘脑感觉接替核2.深感觉传导通路: 肌肉本体深压觉→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丘脑后腹核  

Page 31: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感觉传导途径有两类: 浅感觉传导途径 深感觉传导途径换元交叉处 脊髓 延髓

传导途径 先交叉后上行 先上行再交叉 在脊髓半断离的情况下,浅感觉障碍发生在断离的对侧,而深感觉障碍发生在断离的同侧。

Page 32: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构成丘脑 -皮层投射,决定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与感觉功能(除嗅觉外)

(一)丘脑的核团

1. 感觉接替核 后复核、内外侧膝状体

2.联络核 枕核、外侧复核、前核

3. 髓板内核群 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

Page 33: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二 ) 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 ( 第三类细胞群 )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 N 纤维。

1. 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 ( 第一、二类细胞群 )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纤维。

Page 34: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特异性投射系统

组成

功能

①引起特定的感觉② 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① 不引起特定的感觉②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 上行唤醒作用 )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① 传入丘脑前沿特定的途径上行② 纤维由丘脑第一二类核团发出③ 丘脑 -皮层为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① 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交换神经元② 纤维由丘脑第三类核团发出③ 丘脑 -皮层为弥散性投射

特点

①多次更换神经元②投射区广泛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

①投射区窄小② 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唤醒作用

(三)感觉投射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点

Page 35: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感觉代表区的分区与结构特点:

外侧面体表感觉区 = 3-1-2区 ( 第一感觉区 ) + 岛叶 ( 第二感觉区 )本体感觉区 = 4区 (又是运动区 )内脏感觉区 = 第二感觉区 + 运动辅助区听觉区 = 41区 + 42区 视觉区 = 17区

大脑皮层是人体感觉的最高级中枢。 人的大脑皮层内神经元的数量大约 140亿个,大脑皮层分成 52个区。 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分工,称为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分布呈柱状排列,构成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 感觉柱。

Page 36: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人的体表感觉指浅感觉,即皮肤感觉,包括温度觉、痛觉、触觉等。 1. 第一体表感觉区 位置:中央后回 (3-1-2区 )

感觉特点:定位明确、性质清晰

Page 37: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投射特点: Ⅰ.交叉支配 : 除头面部是双侧性外 Ⅱ.倒置安排 : 除头面部是直立外 Ⅲ.皮层投射区的大小 与感觉分辨的精细 程度呈正比 : 如 :舌和拇指的投射区

Page 38: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2. 第二感觉区 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感觉特点: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可能与痛觉有关。 投射特点: ① 双侧性投射; ② 分布正立而不倒置,有较大的重叠区。

Page 39: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3 、视觉代表区 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 (17区 ) 。 投射特点: ① 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 ②视网膜的上 ( 下 )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 ( 下 )缘 ; 黄斑区 ( 周边区 ) 投射到距状裂的后 ( 前 ) 部。

Page 40: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四、痛 觉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常伴有自主神经活动、运动反射与情绪反应。对机体具有保护意义。 引起疼痛的刺激是损伤性刺激。任何形式的刺激(例如温度、机械、酸碱等)只要达到一定强度而具有损伤性作用时,都称为损伤性刺激,并能引起疼痛。 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化学感受器) 分布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 致痛物质: K+ 、 H+ 、组织胺、缓激肽、 5-羟色 胺、前列腺素等。

Page 41: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皮肤痛躯

体痛

内脏痛

深部痛

快痛

慢痛

体腔壁痛

牵涉痛

刺激后 0.5-1.0s出现,烧灼痛 (难以忍受 )持续时间长 ,定位不准确 ,常伴有情绪反应

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 ,定位准确 ,不伴有情绪反应

疼痛与慢痛相类似

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内脏疾患累及临近的体腔壁所产生的疼痛,性质与躯体痛相类似

* 痛觉的分类:

以空腔脏器壁受刺激产生的疼痛为主,表现为“钝痛”

Page 42: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皮肤(快、慢)痛 内脏痛 ( 包括躯体深部痛 )

外周纤维

疼痛特点 ① 产生和消失迅速②定位明确、分辨能力强

躯体传入纤维(快痛 Aδ,慢痛 C 类 )

① 产生缓慢、持续时间长②定位不清、分辨能力差

③慢痛的情绪反应明显 ③情绪反应明显④无牵涉痛 ④有牵涉痛

敏感刺激 钝性刺激(牵拉、痉挛、炎症、缺血等 )

锐性刺激(切割、烧灼等 )

多数沿交感通路传入,少数沿副交感通路传入

皮肤痛与内脏痛的比较

Page 43: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三)牵涉痛 (referred pain) 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患病器官 心 胃、胰 肝、胆 肾脏 阑尾体表疼痛 心前区 左上腹 右肩胛 腹股 上腹部 的部位 左臂尺侧 肩胛间 沟区 或脐区

Page 44: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2. 牵涉痛产生的机制 ( 1 )会聚学说 患病内脏与某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角神经元→产生痛觉错觉。

会聚学说

Page 45: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2 )易化学说 患病内脏的痛觉信息传入提高邻近躯体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痛觉过敏)→平常不引起痛觉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

患病内脏

Page 46: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运动是行为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劳动中,人体所处的各种姿势以及所进行的多种形式的躯体运动,都以骨骼肌的活动为基础。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舒缩活动,不同肌群之间的相互配合,均有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Page 47: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 )传导功能:上传感觉,下传运动 反射功能:躯体反射 牵张反射 屈反射 交叉伸肌反射 内脏反射( 一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 α、 γ、 β) 1. α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 α运动神经元 :胞体大,数量多。 支配骨骼肌(梭外肌) 能直接引起肌肉收缩。

Page 48: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脊髓前角 α运动神经元(最后公路)

皮层等高位中枢的下传信息 皮肤、肌肉、关节等传入信息

骨 骼 肌

肌 牵 张 反 射

最后公路原则:

运动单位:一个 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Page 49: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运动单位分为两类:1 )动态性运动单位: 由脊髓前角大 α运动 N 元支配快肌纤维2 )静态性运动单位: 由脊髓前角小 α运动 N 元支配慢肌纤维

2. γ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 γ运动神经元:胞体小,数量少,兴奋性高, 支配梭内肌(肌纤维的两端) 能调节肌梭感受器的敏感性。3. β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β运动神经元 :支配梭外肌和梭内肌。

Page 50: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二)脊髓反射

1. 肌牵张反射概念:有神经支配的 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stretch reflex) 。生理意义: 姿势反射、维持与调节肌紧张的基础。

Page 51: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特点:①是单突触反射,反射时很短,约 0.7ms 。②效应器为肌肉中的快肌纤维成分。 意义: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若腱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或消失。

1. 牵张反射的类型( 1 )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Page 52: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膝跳反射弧:

叩击股四头肌腱 ↓

肌肉受到牵拉刺激 ↓

肌梭兴奋 ↓

Ia 类和Ⅱ类神经纤维传入↑

↓ α 运动神经元兴奋

↓ 梭外肌收缩

Page 53: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2 )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指缓慢持续的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特点 ① 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 ② 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地的收缩状态。 ③效应器为肌肉中的慢肌纤维成分。 意义 对抗牵拉以维持身体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

Page 54: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2 )肌牵张反射的感受装置—肌梭 肌梭呈梭形,其外层为一结缔组织囊,囊内含有 2~12 条特殊肌纤维,称为梭内 肌 纤 维 ,它两端有横纹结构,具有收缩能力。

Page 55: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特点:

①梭外肌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梭外肌与腱器官呈串联关系; ② 肌梭感受肌肉的长度变化 ( 肌梭是长度感受器 ) ,

由Ⅰ a 类纤维传入,

Page 56: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3.γ 运动神经元对牵张反射的调节•调节梭内肌纤维的长度和张力,以调节肌梭的敏感性

• γ环路: γN 元→肌梭→ I a

纤维→ αN 元→肌肉• γ运动 N元受高位中枢的下行调节

Page 57: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梭外肌的收缩敏感性↑

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改变

经Ⅰ类神经纤维传入

持续牵拉伸肌

梭内肌收缩(长度、张力)

γ运动神经元兴奋

高位中枢下达冲动至脊髓

重力作用

γ环路

●γ-环路的意义:①可使肌肉维持 于缩短状态。

② 脑干高位中枢 通过兴奋 γ环 路,调节肌紧 张。

γ-环路对提高肌梭敏感性的示意:

Page 58: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2.屈反射与交叉伸肌反射 1)屈反射

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使肢体屈曲的反射。

意义:屈肌反射使肢体避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意义。

Page 59: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2)交叉伸肌反射 概念:如果受到伤害性刺激较强时,则受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

意义:对侧肢体的伸直,能防止倾倒,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

Page 60: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三)脊休克 (spinal shock) 概念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 (脊动物 ) 时, 横断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 失的现象。 主要表现 : 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整合的肌牵张反射、屈反射与交叉伸肌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粪和尿潴留等。

发生的原因:高位中枢对屈反射有抑制作用、 对伸肌反射有易化作用。

截瘫:屈肌反射加强,伸肌反射减弱

Page 61: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特点:

1.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 低等动物恢复快,高等动物恢复慢 (蛙几分钟,人类需数月) 。 2.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 简单的反射先恢复 (如屈肌反射、腱反射等 ); 复杂的反射后恢复 (如对侧伸肌反射等 ) 。

3.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

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

Page 62: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① 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 (范围较大 ) 。 ② 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 (范围较小 );

( 一 ) 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和抑制区

Page 63: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

抑 制 区 易 化 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

(包括脑桥、中脑背盖等 )

网状结构内侧尾部(本身无自发活动)部 位

①大脑皮层、②延髓前庭核、③ 小脑前叶两侧部

①大脑皮层运动区、②纹状体、③ 小脑前叶蚓部

高位中枢

下传通路作 用

特 点 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 , 自身能发放冲动

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 无始动作用

网状脊髓束↓

抑制 γ神经元↓

肌梭敏感性↓↓

肌紧张和肌运动↓

网状脊髓束↓

兴奋 γ神经元↓

肌梭敏感性↑↓

肌紧张和肌运动↑

易化区活动>抑制区活动

Page 64: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二 ) 去大脑僵直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僵直的类型:γ僵直α僵直

横断脑干切线

Page 65: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小脑的功能分区示意图

Page 66: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一 ) 前庭小脑 结构:由小脑中最古老的部分绒球小结叶组成, 因与前庭核关系密切,称前庭小脑。 功能 : 维持身体平衡。 损伤表现 : 平衡失调综合症。表现为头和躯干摇 晃不停、步态蹒跚、站立不稳、时常 跌跤等症状,但肌肉运动的协调性仍 良好。

Page 67: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二 )脊髓小脑

结构: 由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组成。 功能:①调节肌紧张 ② 协调随意运动 损伤表现 : ( 1 ) 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 ( 2 )小脑性共济失调 症状为出现随意运动协调的障碍 : ①意向性震颤(运动过程中的震颤); ②指鼻不准(指鼻试验阳性); ③ 动作摇摆不定,运动时离开指定的路线; ④不能进行快速的交替运动(交替运动障碍)。

Page 68: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结构:小脑后叶的外侧部 纤维联系:接受来自大脑皮层感觉区、运动区、联 络区等广大区域传来的信息,其传出冲 动回到大脑皮层运动区。 功能 : 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运动程序的编制。 如打字、弹钢琴等精巧运动的学习、熟练过程: 学习初期:动作不协调 学习中期:动作逐渐协调 学习后期:动作熟练、快速 损伤表现 : 不能完成精巧运动。

( 三 )皮层小脑

Page 69: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一 ) 基底神经节的组成与神经联系

纹状体Ach

尾 核壳 核

苍白球GABA

底丘脑核 中脑黑质 多巴胺

红核

丘 脑

运动皮层

基底神经节

脊 髓

旧纹状体

新纹状体

Page 70: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Page 71: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调节运动,其与控制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觉的传入信息等有关。 基底神经节内存在纹状体——黑质——纹状体环路,正常时该环路对肌紧张的控制和随意运动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纹状体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兴奋

↓释放 ACh

↓肌张力↑

黑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

↓释放多巴胺

↓ 抑制纹状体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兴奋性

当黑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降低或纹状体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加强

则出现运动调节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 二 )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Page 72: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三)基底神经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1. 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肌紧张增强而运动过少综合症。 ☆临床表现 :

全身肌紧张增强、肌肉僵硬、随意运动过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震颤多见于上肢,尤其是手部,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强,随意运动时减少,入睡后停止。 ☆病理改变 :

黑质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明显下降。

Page 73: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发病机制 :  黑质病变 ↓ 多巴胺递质↓ ↓ 对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抑制作用↓ ↓ 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功能↑ ↓ 肌张力↑

☆治疗 : 促进多巴胺合成的药物 (如左旋多巴 ) 或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 (如阿托品等 ) ,可缓解上述症状。

Page 74: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2.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 肌紧张过低而运动过多综合征。 ☆临床表现 :

肌张力下降,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病理改变 : 纹状体病变。 ☆发病机制 : 纹状体病变 ↓ 胆碱能神经元和 GABA 能神经元功能下降↓ ↓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相对亢进↑  ↓ 随意运动过多(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治疗 : 用耗竭多巴胺递质药物 ( 利血平 )缓解症状。

Page 75: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1. 主要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 ( 4区和 6区 )特征: ①交叉支配; ②倒置分布; ③区域大小与运动精细 程度有关; ④功能定位精确;

Page 76: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皮层脊髓束

皮层脑干束

●  ●  ●

脊 髓

延髓 锥体

内 囊

( 4 、 6 、 3-1-2区)

(二)运动传导通路大 脑 皮 层

旁锥体系

皮层起源锥体外系

经典锥体外系

(运动皮层 + 感觉皮层)

皮层下中枢

锥体外系锥体系

锥体系

脑神经运动核

Page 77: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1. 对侧支配2. 有单突触联系 ( 占 10 ~ 20% )

兴奋 α、 γ神经元; 无反馈环路。3. 传导随意运动指令; 加强肌紧张。

1. 双侧支配2. 为多突触联系 兴奋 γ神经元; 与皮层有反馈环路3. 调节肌紧张; 协调随意运动。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的功能特点 *

随意运动的设想

皮层联络区

基底神经节

外侧小脑

运动前区和皮层运动区

小 脑中间带

执行设计

产生和调节随意运动示意图

锥体系 锥体外系

Page 78: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Page 79: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一、植物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脊髓骶段( 2 ~ 4 节)侧角

(皮肤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没有副交感神经支配)

(几乎所有脏器都有交感神经支配 )

神经纤维长度 节前短,节后长 节前长,节后短

节前∶节后= 1∶11 ~ 17 节前∶节后= 1∶2 纤维数量比

支配的效应器 较 广 泛 较 局 限

神经节位置 离效应器远 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

T1 ~ L3灰质侧角 脑干(Ⅲ、Ⅶ、Ⅸ、Ⅹ对脑神经)中枢部位 (中间) (两端)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释放递质 节前纤维为 ACh 节前、节后纤维皆为 Ach

少部分节后纤维为 Ach大部分节后纤维为 NE

Page 80: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一)双重支配 如:心脏(拮抗)、唾液腺(协同), 但汗腺、肾上腺髓质、皮肤和肌肉的血管平滑肌只接 受交感神经支配。(二)紧张性支配 切断心迷走 N,心率加快;切断心交感 N,心率减慢。 (三)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如:刺激交感神经 抑制无孕子宫的运动 加强有孕子宫的运动(四)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活动较广泛,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 :动员器官潜能,提高机体对应急刺激的适应能力 副交感神经活动较局限,迷走 -胰岛素系统 :促进消化,贮存能量,保护机体

Page 81: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三、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 ( 一 )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初级中枢:通过脊髓可以完成血管张力反射、出 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 。 ( 二 ) 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脑干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 1.延髓:有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心脏活动调 节中枢,称为“基本生命中枢”。 2. 脑桥:脑桥有呼吸调整中枢和角膜反射中枢,还 有与消化功能有关的中枢,如吞咽、呕吐、 消化腺分泌等反射中枢。 。 3. 中脑:中脑有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

Page 82: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 三 )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皮层下最高级中枢。 成为自主性、躯体性和内分泌功能活动的整合中枢 1. 调节体温 2. 调节腺垂体分泌功能 3. 调节内脏的活动 4. 调节摄食行为 下丘脑腹内侧核 =饱中枢:电刺激此核动物拒食, 下丘脑外侧区 =摄食中枢:电刺激此区动物多食, 5. 调节水平衡 控制饮水的区域:下丘脑外侧区摄食中枢的尾侧 控制排水的区域:下丘脑视上核( ADH )

Page 83: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6. 调节情绪变化和行为 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常伴随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包括植物性功能的变化和躯体运动功能的变化,称为情绪的生理反应。 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形式,如发怒时会出现心率增快、动脉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瞳孔变大、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反应,同时还会出现肌紧张加强、运动增加,甚至大吼大叫等躯体行为反应。 7.

Page 84: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7. 控制生物节律 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常按一定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 biorhythm )。 这是因为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时间变化的内部调节功能。 生物节律按其频率的高低可分为: 高频周期:周期< 1天 (如心动周期、呼吸周期 ); 中频周期:日周期 (如体温、 ACTH的分泌 ); 低频周期:周期> 1天 (如月经周期 ) 。 实验证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节律周期的控制中心。通过视网膜 -视交叉上核束使机体的昼夜节律与外环境的昼夜节律相同步。

Page 85: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一、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自发脑电活动(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概念: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在无特定外加刺激作 用的情况下,能产生持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脑电图 将引导电极放在头皮表面,通过脑电图机所记录到的皮层自发电位变化的波形称为脑电图。

皮层诱发电位 (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 ECP) 概念:刺激特定感受器或感觉传入系统时,在大 脑皮层相应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 诱发电位是在自发脑电的背景下发生的。

Page 86: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一)正常脑电图波形

Page 87: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频率 /Hz 波幅 /μV 特 征

α 8~13 20 ~ 100 安静闭目清醒时,枕叶 β 14 ~ 30 5 ~ 20 活动时,额、顶叶

θ 4 ~ 7 20 ~ 150 困倦

δ 0.5 ~ 3. 5 20 ~ 200 睡眠、深睡、深度麻醉

α波在人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常具有α波的“梭形”波群变化。当睁开眼睛或受到其他刺激时, α波立即消失,这一现象称α波阻断。

Page 88: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二、觉醒和睡眠

睡眠和觉醒的昼夜周期性交替是人类最为显见的生物节律。 睡眠的时间:随年龄、个体和工作情况而不同 新生儿>儿童、青年人>成年人>老年( 5~ 7h/d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脑电觉醒: 脑电波形 同步化慢波 → 去同步化快波 (睡眠) (觉醒) 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Ach系统) 及蓝斑上部( NE 系统)的功能有关。 行为觉醒 : 可能与中脑多巴胺递质系统的活动有关。

Page 89: 第二节   突  触  传  递

睡眠的两种时相

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 (异相睡眠 )

①EEG为慢波;② 感觉、呼吸、血压、心率、代谢率下降,肌紧张减退;③唤醒阈低,且主诉做梦者少。

①EEG为快波;② 感觉和肌紧张下降,阵发性呼吸不规则和肢体抽动;③ 出现眼球快速运动;④唤醒阈高,且主诉做梦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