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以以以以 以以以以 ——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 教师职业伦理与师德

  • Upload
    duc

  • View
    14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 教师职业伦理与师德.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古南永. 伦理的必要性?. 独处状态~共处状态 被治状态~自治状态 “ 一国当中,人民情愿被治,尚可以苟安;人民能够自治,就可以太平;那最危险的国家,就是人民既不愿被治,又不能自治。 ” (陶行知 《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 ,载 《 新教育 》 第二卷第二期, 1919 年 10 月). 伦理的根源与要素. 1 、 社会公共生活与人际关系(伦) 2 、 公共规范(理、道、法、规章) 3 、 个人德性(德、品、行、操守). 亦高亦低的教师身份. “ 天、地、君、亲、师 ”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伦理与师德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古南永

伦理的必要性? 独处状态~共处状态 被治状态~自治状态 “ 一国当中,人民情愿被治,尚可以苟

安;人民能够自治,就可以太平;那最危险的国家,就是人民既不愿被治,又不能自治。”(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载《新教育》第二卷第二期, 1919 年 10 月)

伦理的根源与要素1 、社会公共生活与人际关系(伦)2 、公共规范(理、道、法、规章)3 、个人德性(德、品、行、操守)

亦高亦低的教师身份 “ 天、地、君、亲、师”。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亦高亦低的教师身份(续)

(清)郑板桥教书诗 教读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 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如今幸作青云客,遮却当年一半羞。

高校教师的职业关系 与自己其它生活领域的关系。(兴趣?

使命?“著书都为稻粮谋”?) 与学生的关系; 与公共部门关系;(现代教育是“公

学”) 与学术、文化的关系;(弘道?传承?

创新?)

文化:积淀、传承与创造 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

它浩浩洋洋,仰之弥高。这些东西是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积累,当然是值得尊重的。

不过,我以为它的来源更值得尊重,那就是活着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续 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

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

(选自王小波短文《跳出手掌心》(写于 1994年),见《思维的乐趣》,王小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师生关系中隐蔽的不平等

1、学识、阅历、专业经验: 教师具有优势; 学生:人性中对“能者”的尊崇心理。2、角色地位: 教师在讲台上,有话语权,学生难于对辩。

文化传统中“师道尊严”的观念。

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考验 “前喻文化” “后喻文化”? “并喻文化”?

带来的好处 尊敬、体面。 讲台自由,独立发挥的空间。

带来的问题 压迫(观念的灌输或污染;蛮横的责求;索要财物或服务;胁迫购买教材、讲义、参考书。)

浪费时间的讲谈、闲扯。 教书?讲课?育人? 降低要求讨好学生,以获好评。 智力侵占:学生的作业、论文观点;论

著署名。

当代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 体力劳动:较长时间的站立,嗓子。 脑力劳动:备课,实验,论著。 情绪劳动:表情,态度。

情绪劳动的要素、特点 与人直接互动; 需要为与其互动的人制造情绪状态,如愉悦、信任、兴趣、积极性等;

透过培训、考核等机制,被训练(或监督)以适当的表情、仪态和语气展现恰如其份的情绪。

可能需要节制自己内心本来有的情绪,或制造(表现)出本来没有的情绪。

教师职业特点及其特别要求 1 、公共性 ——要有公共规矩。在职业场合,不是“孤独

的遐想”,不是“独立苍茫自咏诗”。 2 、独立性 ——对“慎独”、“自律”要求更高? 3 、示范、导向性(许慎《说文解字》: “教者,

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 ——对“德”要求更高?

教师的行业规矩 国家相关法律: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 职业道德规范: 1 、各省教育厅高校师德规范。 2 、教育部:中小学师德规范、中等学校师德规

范; 2005 年 1 月,发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至今尚未制定。

聘任合约中的有关约定。

一些列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 教

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续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

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第四十五条 高等学校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五十二条 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2005 年)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

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续3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续5.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续6.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广大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

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7.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坚决反对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反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坚决反对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1997 年)

一、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二、爱岗敬业,积极奉献。三、爱护学生,教书育人。四、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五、团结协作,关心集体。

分析评述 原则性 ~操作性。 理想引导性 ~义务规约性。 “ 道德高标” ~“ 道德底线”。 “ 愿望的道德” ~“义务的道德”。 “ 被规范”、“被道德”。

对过高师德的一点争议 2010 年 9 月 16 日,湖北省教育厅发布《湖北

高校教师“十倡导十禁止”师德行为规范 》。 争议:禁止高校教师“在危急情境下不顾学生

安危抢先逃生”? 背景: 2008 年汶川地震,“范跑跑”。——

教育部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争议点: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大学生是成年

人,甚至比中老年教师更强健。这样要求大学教师先人后己,必要吗?可行吗?

规范的限度 任何成文规范,都有“不能穷尽”的地方;也难于绝对公平、完美。

《韩非子》说,“夫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但社会的、外在的激励机制,立足于行为而非心理,效果而非动机。而教育,是“心灵碰撞心灵”。

对“不能穷尽”的弥补 法律操作中,有法官的“自由裁量”或

“陪审团”。 在日常生活或职业领域,需“公德”、

“良心”、“德性”等。

美德的报偿?1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

“那有德的人有福了。”(基督教)2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末世审判?

美德的报偿?(续)

3 、“假如美德在现世得不到报偿,道德的说教就是徒劳的。”(弗洛伊德)

4 、那,向美德索报偿?

美德报偿的思辨 受惠者:知恩图报?忘恩负义? 施惠者:1、作为动机:向美德索取报偿:行善还是投资?2、作为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源泉: 1)美德自动受其结果报偿,如子女健康成长

对父母之爱的报偿。——是否感悟到? 2)受惠者的报答。——能否预期? 3)社会的报(奖惩)。——如何落实?

社会的报偿 政府:制度性赏罚。 社会机构(非政府组织):慈善事业? 社会风气与公德:某种“保险”?思考:1、飞机乘客购买 20元保险,平安抵达后,保

险是否白买了?那 20元价值何在?2、假如有乘客遇难获得赔偿,谁支付的?为什么能够支付?反之,该乘客为何能得到资助?

“ 保险公司”的良性运行 小到两个人的情谊,一个家庭的氛围,

大到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大社会,其人际关系——感情、秩序等,都类似一个“保险公司”。

当更多的人“购买”保险,它才能良性运行。

师德:让文化更丰富,使学生更美好,却不会使自己变得贫乏?

泰戈尔诗选 这世界一度是你的,也永远是你的。 因为你无所企求,你的财富不足以使你欢乐。 你视财富如草芥。 所以你在漫长的岁月里,把你的一切给予我,

而在我内心不断地赢得你的王国。 一天又一天,你从我的心头买得黎明,并且发现你的爱已刻成了我生命的形象。(《采果集》 77 )

关于师德的一些思考 教育性、学术性、思想性的工作,是长时段的文明积淀,它有别于短时段的政策实施,也有别于中时段的制度变革。借用思想史的术语,“革天”的周期远比“革命”和“改革”长。对几年一任的行政领导,“政绩”总要尽快出来;但学术和教育的贡献及报偿,周期是漫长的。

学者和教师,有道义上的责任对行政的、“世俗的”报偿保持一种超然、冷静的态度,在理解那些激励机制时,也看到它的适用范围。

终极理由 对知识分子,终极的激励恐怕难于指望外在的、

人际的和社会的领域,而只能来自心灵的信念、热忱、选择和责任,一种有所为的自觉,有所不为的自律。

这一“行规”有时可能会显得无奈,因为无法靠外力强制,而总会有人不自觉自律。

但它也是学术尊严、师道尊严所在,因为不受外驱外诱,也就有可能保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