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 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1

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

Page 2: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I

目录

前言................................................................ 1

一、本科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1

(一)专业设置情况 .............................................. 1

(二)本科生情况 ................................................ 2

(三)本科生生源质量 ............................................ 2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2

(一)师资队伍 .................................................. 2

(二)教学经费投入 .............................................. 2

(三)教学设施使用情况 .......................................... 3

1. 基础设施 ..................................................... 3

2. 实验教学设施 ................................................. 3

3. 图书资源 ..................................................... 3

4. 信息资源 ..................................................... 3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3

(一)专业建设 .................................................. 3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 ............................................ 4

(三)课堂教学 .................................................. 4

(四)实践教学 .................................................. 5

(五)创新创业教育 .............................................. 5

(六)教学改革 .................................................. 5

(七)校园文化建设 .............................................. 5

(八)国际化教育进程 ............................................ 6

四、专业培养能力.................................................... 6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 ........................................ 6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6

(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机制 ...................................... 6

(四)专业教师数量与结构 ........................................ 7

(五)实践教学 .................................................. 7

五、质量保障体系.................................................... 7

(一)强化标准建设 .............................................. 7

(二)优化组织体系 .............................................. 7

Page 3: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II

(三)强化质量监控体系 .......................................... 8

(四)狠抓质量改进 .............................................. 8

六、学生学习效果.................................................... 8

(一)学生综合素质 .............................................. 8

(二)实践创新 .................................................. 9

(三)毕业与就业 ................................................ 9

七、特色发展........................................................ 9

(一)德育为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9

1. 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引领 ....................................... 9

2. 系统改革,强化思政课程 ...................................... 10

3. 齐头并进,打造课程思政 ...................................... 10

(二)严抓过程,系统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 10

1. 严控课堂教学 ................................................ 11

2. 狠抓实践教学 ................................................ 11

3. 严把课程考核 ................................................ 11

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2

(一)存在的问题 ............................................... 12

(二)下一步改进计划与措施 ..................................... 12

1. 稳步推进专业认证 ............................................ 12

2. 全面加强金课建设 ............................................ 12

3. 实施教材建设精品计划 ........................................ 12

4. 拓展国际交流平台 ............................................ 13

5. 全面深化教研教改 ............................................ 13

Page 4: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1

前言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

的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有雅安、成都和都江堰 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

4500 亩,设有学院 26 个,研究所(中心)15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 个,

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

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1个、二级

学科 48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8 个、二级学科 87 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

点培育学科 4个,部省重点学科 19个。根据 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

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 7、第 4;从 2015 年起,

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 2个学科 ESI排名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 1%,2017年,

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和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现设本科专业 91个,全日制在校生 4.4万余人,馆藏文献资源 1165.89万册(件),

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10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8 项,省级一等奖 27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700 余项,其

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项、二等奖 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项,国家科技

进步二等奖 18 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3 项、一等奖 57 项;70%左右的获奖

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 1000 多亿元。建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

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8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个,科技部条件平台 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 9个,农业农村部

科学观测实验站 5 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 30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7个、社科研究基地 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3个、协同创新中心 5个。

学校是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

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 50所高校之一、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

40 所重点高校之一、“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2012 年

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 10 所高校之一和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

范俱乐部 6所高校之一。与 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

交流与合作关系,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 200所高校之一,国家建设高

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

一、本科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一)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91 个,涵盖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艺

十大学科门类。从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来看,工学专业 22个,占比 24.18%;农学

Page 5: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2

专业 19 个,占比 20.88%;管理学专业 19个,占比 20.88%;理学专业 10个,占

比 10.99%;经济学专业 4个,占比 4.40%;教育学专业 4个,占比 4.40%;艺术

学专业 4个,占比 4.40%;文学专业 3个,占比 3.30%;医学专业 3个,占比 3.30%;

法学专业 3个,占比 3.30%。91个专业中,新专业 14个,84个专业获批学士学

位授予权,在 7个学科门类的 21个本科专业中开展辅修学士学位教育。

(二)本科生情况

2018-2019 学年本科在校生共 38356 人,其中包含一年级 8952 人,二年级

9999 人,三年级 9885 人,四年级 9393 人,其它 127 人。国外全日制本科在校

生 52人,港澳台全日制本科在校生 11人。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 44070

人,本科生人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86.19%。

(三)本科生生源质量

2019 年,学校面向 31 个省(包含直辖市和自治区)招生,计划招生 9300

人,实际录取考生 9301 人,实际录取率为 100.01%;实际报道 9019 人,实际报

到率为 96.97%。自主招生 10 人,在川招生 5700 人。在四川省理科调档线超省

控线 42 分,在省属院校中仅次于成都理工大学,理科录取线在 600 分以上的专

业数为 30个,较 2018 年增加了 18个。文科调档线超省控线 32分,为在川省属

院校录取最高分。省外调档线超省控线 20 分的省市 26 个,超省控线 50 分的省

市 15个,其中 18个省市调档线超过 2018年。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2478人,外聘教师 630 人,折合教师总数为 2793人,外

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比为 0.25:1。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 899

人,正高级 355 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业教师 1822 人,博士学位教师 1000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人,青年学者 1人,国家杰出青

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

15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12 人,万人计划入选者 6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省级教学名师 13 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97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 53人,

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 3 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 11 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

奖获得者 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1 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 2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4

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 35个。

(二)教学经费投入

2018 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19,487.46 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 713.58

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 760.38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5113.48 元,

Page 6: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3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 187.86元,生均实习经费为 200.18元。

(三)教学设施使用情况

1. 基础设施

学校总占地面积 482.03 万 m2,产权占地面积为 293.595 万 m2,绿化用地面

积为 176.1 万 m2,学校总建筑面积为 125.546 万 m2。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共 525,443.22m2,其中教室面积 151,693.87m2(含智慧教室面积 4,239.56m2),

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 135,201.98m2。拥有体育馆面积 19606m2,运动场面积

171,154.62m2。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 109.38(m2/生),生均建筑面积为 28.49(m2/

生),生均绿化面积为 39.96(m2/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 11.92(m2/生),

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3.07(m2/生),生均体育馆面积 0.44(m

2/生),生均运

动场面积 3.88(m2/生)。

2. 实验教学设施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7.225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值 1.18 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10091.37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

研仪器设备总值的 13.96%。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 29,639 台(套),合计总值

4.4668亿元,其中单价 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 730台(套),总值 20909.15

万元,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 11759.37元。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2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 6个,省部级虚拟

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1个。

3. 图书资源

截至 2018年底,学校拥有图书馆 3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 52,943.93m2,阅

览室座位数 6,73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 213.288万册,当年新增 92,383册,

生均纸质图书 34.86 册;拥有电子期刊 110.788 万册,学位论文 754.34 万册,

音视频 19,043 小时。2018 年图书流通量达到 19.584 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

930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 450万篇次。

4. 信息资源

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 10,000Mbps。校园网出口带宽 9,380Mbps。网络接

入信息点数量 33,620 个。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 87,985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

量 2,513GB。信息化工作人员 45人。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

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申请将动物医学专业修业年限调整为五年制。电子科学与

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审计学和资产评估 4个专业学位授予权成功获批。启

Page 7: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4

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立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6 个,申报省级一流本

科专业建设点 19 个,并全部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土木工程

专业为试点,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10 个,省级特色专业 13 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专业 8

个,省级 8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9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

业 4个。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意见》精神,提前谋划,重点

培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细则》,立项资助作

物育种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等校级在线开放课程 8门,整改和完善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 4 门,12 门在线开放课程均成功上线运行,为明年申报省级和国

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奠定基础;立项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14 项,申报

省级立项 7个项;组织申报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和社会实践一流

课程 9 门。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立项建设 2019 年校级创新创业示范

课程 4门,申报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 2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

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组织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

课 3门。组织申报省级应用示范课程 2门。目前,学校共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

程 4门,MOOC课程 22门,SPOC课程 3门。

实施教材建设精品计划,开展了《2019 年本科教材专项建设立项工作》,优

先支持我校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品牌和特色专业及课程进行教材建设;鼓励学

术造诣深、科研成果显著、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材。对教师作为主编、副

主编、参编教材进行专项资助、奖励及工作业绩分认定,2019 年,新增出版教

材 47 种,其中出版国家级教材 4 部(副主编 1 人,参编 3 人)、省部级教材 11

部(主编 4人,副主编 8人,参编 18人)、协编教材 32部(主编 21 人,副主编

28人,参编 77人)。

(三)课堂教学

2018-2019 学年开设课程门数 1507 门,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

为 944,占总课程门数 62.64%;课程门次数为 2,997,占开课总门次的 54.38%。

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462,占总课程门数的 30.66%;课程门次数为

1,201,占开课总门次的 21.79%。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460,占

总课程门数的 30.52%;课程门次数为 1,193,占开课总门次的 21.65%。副高级

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706,占总课程门数的 46.85%;课程门次数为 2,096,

占开课总门次的 38.03%。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703,占总课程

门数的 46.65%;课程门次数为 2,087 门次,占开课总门次的 37.87%。承担本科

Page 8: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5

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 291人,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 75.78%。

(四)实践教学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准规定,以培养热爱“三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心,

狠抓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2018-2019 学年共开设有

实验的专业课程 877 门。本学年共有 1007 名教师参与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的指导工作,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数比例为 64.65%,提供了 9418个选

题供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 9.32人。

(五)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

生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2018 学年学校开展创业培训项目 4 项,开展创新

创业讲座 160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 10万元。拥有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 11

人,就业指导专职教师 11 人,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 637 人,组织教师创新创

业专项培训 4 场次,至今有 13 人次参加了创新创业专项培训,设立创业孵化园

1个。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12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 2门。

本学年学校共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55个(其中创新 50

个,创业 5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110个(其中创新 90个,创业

20个)。

(六)教学改革

结合高等教育新形势、新政策,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申报四川省高

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申报 46项,获批立项 45项。其中普通类

31项(重点项目 9项),居四川省属高校之首,获批率为 100%。“互联网+”大赛

类单列项目申报 15 项,获批 14 项,获批率 93%,立项总数创历史新高。同时,

我校推荐的 26 项教学成果奖最终斩获省级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8

项,一项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实现了 13年来的首次国家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七)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构建了以思想引领为核心、组织建设为保障、文化活动育人为特色、实

践创新育人为拓展、志愿服务育人为补充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推进第一二课堂

协同育人。持续实施文化艺术提升计划,引进四川音乐学院、厦门大学等表演类

专业艺术教师 10余人,外聘 35名校外相关专业人事担任艺术团指导教师。持续

举办“金桂飘香”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银杏之声”校园乐器大赛、“梧桐飞舞”

舞蹈大赛、紫薯音乐节等艺术团专场演出 30 余场,持续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

活动,邀请梅花川剧演艺中心等专业团体来校开展演出。持续举办“青春大讲堂”

活动,邀请一批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Page 9: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6

(八)国际化教育进程

持续实施国际化办学推进计划,通过“留学川农”、外籍教师引进、学生出

国、教师出国、国际化学科平台建设一系列专项计划,开展对外交流,举办学术

会议论坛,大力支持本科生出国留学或开展对外交流。2018-2019学年,共派出

本科生 270人,其中国家公派 15人,赴国(境)外实习生 78人。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

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心系“三农”、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富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术型、复合型、应用型人

才。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制订遵循学校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

人才需要,结合专业发展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培养学术型、复合型和

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制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术型人才培养以一级博士学位授权

覆盖点专业为主,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学习和科学素质养成,突出科学精神、创新

意识与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

力和一定的学术批判思维。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应用型知识和技能掌握,侧

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

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合型人才注重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培养,

使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中对各专业通识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或知识体系要求,严格遵守各类课程学分、学时要

求,增加实践教学比例,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制定与培养目标相

切合的课程体系。同时在课程考核中提高平时考核比例,加强过程考核,引导学

生注重过程学习,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增强自学能力。本学年学校各专业

平均开设课程 13.181 门,其中公共课 1.483 门,专业课 11.707门。各专业平均

总学时 2709.18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1929.324 学时,实践教学 504.362 学时。

(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机制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强顶层设计,成

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宣传部、马克思主义

学院、教务处、学生处主要负责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出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

设的系列文件,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

进头脑,不断提高学生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充分发挥主渠道育人作

用,从课程任务安排、改革创新、教研教改等方面全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同时充分挖掘各门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科学安排思政元素与知识体系的

Page 10: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7

无缝融合,从而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专业教师数量与结构

学校折合教师总数为 2793人,其中专任教师 2478人,外聘教师 630人,具

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 2210人,占比 71.11%;年龄 35岁以下教师 1055人,年

龄在 36-45 岁教师 1184 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全校折合学生数 61191.8 人,

生师比 21.91。其中生师比最高的学院为机电学院,为 33.06,最低的学院为农

学院,生师比为 5.97,生师比最高的专业为农业水利工程,为 46.25,最低的为

动物科学,生师比为 2.49。

(五)实践教学

学校现有专业 91 个,其中修读学分最高的为风景园林和建筑学专业,要求

学分 212,最低为休闲体育等 31 个专业,要求学分 165 分。修读学分要求 170

及以上的专业 57 个。全校平均总学分 169.324,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平均学分

46.741。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最高的专业为风景园林,共计 85 学分,最低的为法

学专业,共计 22学分。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最高的专业为视觉传达设计,

为 50.3%,最低的为法学专业,占比 13.33%,低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

质量标准要求的 15%。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强化标准建设

根据高等教育新形势、新政策,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完

善教学环节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创新创业教育等主要教学环节质

量标准和实施细则。同时为进一步规范本科教学全过程,先后制定《本科课程考

核管理办法》《本科课程试卷评阅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等一

系列文件及配套管理制度,全面涵盖教学建设、教学运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等方面,确保教学质量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优化组织体系

构建校院两级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学校层面以分管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以

教务处、学生处为主体;学院层面以分管教学院领导为主要负责人,以系室、课

程团队为主体。校院之间以督导进行联系,所有校督导由各学院督导组长担任,

上下联动,形成校院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同时落实教学单位教学质量主体责任,

落实系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的直接责任,落实任课教师在课

堂教学和管理的第一责任,相互协调,层层把关,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现有校级教学管理人员 36 人,其中高级职称 8 人,硕士及以上学位 12 人;

院级教学管理人员 106人,其中高级职称 39 人,硕士及以上学位 76 人,全校教

学管理人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16 项,发表教研教改论

Page 11: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8

文 5篇,科研类论文 103篇。全校设置系室主任 168人,本科专业负责人 94人。

教学管理人员结构合理,基本满足需要。

(三)强化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校、院、学生共同参与,包含教学检查、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学督

导、教学信息员、教学信箱等多渠道、全方位、常态化监控体系,同时开发适应

学校质量监控实际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覆盖本科教学全过程,学校设有专职教学

质量监控人员 5人,其中 3人具有高级职称。

教学检查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为主,定期检查主要针对教学日常运行的

各个环节,不定期检查则以专项检查为主,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校领导、学院和职能部门领导深入一线课堂听课,及时了解教学状态,校、院分

管教学和教务处领导每学期听课至少 4次,每次不少于 1节次,本学年校领导听

课 42学时,中层领导干部听课 292学时。教学督导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担任,

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学校共有专兼职督导员 280 人,本学年听课

5072学时。教学督查由经验丰富的校、院教学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对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等教学主要环节的教学秩序进行检查,本年度共组织近万余场次。

(四)狠抓质量改进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学工作专题会、督导和督查工作

会议等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定期通过校务会向领导报告教学运行状态和质量状

况,及时响应,及时解决。针对教师工作中教学能力不足、积极性不够的问题,

采取政策激励与优秀教师指导帮扶并重的措施进行指导,激发其投入本科教学的

积极性,提升授课水平。定期统计学生学业进度,分析学习困难学生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时将相关学生名单反馈至学院,进行一对一重点帮扶,对学习态度差、

帮扶效果不明显的予以退学处理。依托自助研发的教务管理系统,结合学校实际

运行情况,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教学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个排查、重点解

决,持续推动教学运行科学化和规范化。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学生文化素质、

道德修养、身体素质多方面联动培养机制,全方面促进学生成人成才。2018-2019

学年,开展各类社团活动近百余次,参与人数 3万余人次;广泛组织社会实践和

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献礼 70 华诞实践筑梦,弘扬五四精神

青春担当”为主题,组建实践团队 1375 支,学生 19297 名前往全国开展科技助

农、脱贫攻坚、爱心助孤、乡村夏令营、环保宣传、法治乡村等社会实践活动,

其中 15 支团队入选国家专项,14支团队入选省级专项,得到人民日报、搜狐网、

Page 12: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9

中国大学生在线、四川日报等重要媒体报道 1617 次,学校社会实践工作第 22

次连续获评全国先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达 90.8%。本学年,我

校有 376 人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 A 级证书”。

(二)实践创新

以各类课外实践活动平台为依托,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

类实践创新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018-2019学年,学生参

加校外竞赛获奖 393 项,其中国家级 40项,省级 353项;文艺、体育类竞赛 338

项,其中国家级 40 项,省部级 298项。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63篇,学

生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授权专利 51项;学生参加国家级创新项目 50 项,创业项

目 5项,省级创新项目 90项,创业项目 20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书 599项;“创

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1项、铜奖 4 项、省级金

奖 7项、银奖 12项、铜奖 8项;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

奖 1项,铜奖 1项,省级金奖 5项,银奖 11 项,铜奖 14项。

(三)毕业与就业

2019届本科毕业生人数 9418人,毕业和授位人数为 9397,毕业率和授位率

为 99.78%。学校以“就业是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为理念,建立“以制度机制

为保障,以市场建设为重点,以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为抓手,以就业质量提

升为目标”工作机制,实施毕业生就业“三个百万”工程和就业工作“一把手工

程”,大力开拓就业新市场、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实现毕业生充分满意就

业。毕业生就业人数 8684 人,就业率为 92.23%,其中考研升学 2235 人,占比

23.74%,出国学习工作 274人、政府机关 86 人,事业单位 123人,自主创业 36

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和社会普遍认可,毕业生对学校就业

工作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均在 90%以上。

七、特色发展

(一)德育为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

根本标准。强化顶层设计,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发挥主渠道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育

人体系。

1. 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引领

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宣传部、马克

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学生处主要负责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

调、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全面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出台《关于加强

Page 13: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10

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校党字[2018]24号)、《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校党字[2019]29号)等系列文件,建

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扎

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

学生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2. 系统改革,强化思政课程

按照师生比 1:350 的比例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以事业编制博士、高级

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教学助理等多种类别,以常规招聘、专项招聘、常年滚动招

聘、一事一议等多种途径招聘教师。探索实施“思政课客座教授”和“学科特聘

教授”制度,建立一支以校内兼职教师为主,外校兼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相结

合的兼职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每年单列 2个推荐评审指

标用于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设立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奖励

专项经费,每年 25 万;将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学

校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具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充分依托

教育部专项计划和其它渠道,有计划地支持优秀思政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大力支持思政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思政课“金课”建设计划,围绕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大国三农问题等开设系列

思政类选修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实思政课程学时学分,将形势与政策增

加至 56 学时。合理安排教务,确保课程有序衔接,积极推行中班教学。积极改

进教学方法,使思政课程“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己有

人”。

3. 齐头并进,打造课程思政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渠道作用,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

举为目标,深度挖掘各门各类课程中的思想元素,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主流价

值观的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

有机统一。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安排思政内容,

进一步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广泛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

方式,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同时制定“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实施细则,每

年立项 10门左右,并积极参与省级、国家级相关课程建设。

(二)严抓过程,系统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为抓手,从教学任务安排、授课课表安排、

选课门数控制、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严控课堂教学质量;构建三段式实践教学体

系,严抓实验课、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环节,全面优化实践教学;制定课程考试

管理办法,严格考试管理,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引导学生注重过程学

Page 14: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11

习,增强自学能力。通过系列举措,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严控课堂教学

修制订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的

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和拟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全校本科专业 1139 门

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工作。摸清各门课程的开课系室、任课教师等基本信息,建

立完善的课程信息库,制定《本科教学任务管理实施细则》,为教学任务的统筹

安排奠定基础。学校规定高级职称教师不得无故不承担本科课程教学任务,优先

安排高职称、高水平、评教满意率高的教师任课,确保优秀教师进入教学一线。

实施全学期排课,确保教师有足够时间研判学情,做好课程设计。对选课大数据

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设置选课门数,引导学生合理选课,保障学生有足够时间进

行预习复习,掌握重难点。借助网络课程平台、精品课程平台、QQ 群、微信群

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渗透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积极实施

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 狠抓实践教学

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原则,构建“专业基础实践段、专业综合实践

段、应用创新实践段”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教学大纲,优

化实验项目设置,增加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以校院两级毕业

论文(设计)规范文件为引领,优化教师指导名额,实施全员导师制、全员开题、

全员答辩和全员反抄袭检测制度,系统提升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与水平。加

强各类实习相关制度建设,优化实习内容,强化实习过程,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实

习基地功能,将学生实习融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精准扶贫等社会生产实践中,

规范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

3. 严把课程考核

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

见》,重视学习过程考核,提高平时考核成绩比重。同时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由课程习题、课程论文、课程心得、课程讨论、课外实践等构成,课终

考核由卷面考核、抽题答辩、案例分析、课程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构成,引导

学生注重过程学习,增强自学能力。为加强考试管理,体现公平公正,对缓考、

补考、再修等成绩进行最高分限制,同时予以标注;明确考试舞弊行为处理程序

和处分等级,通过校、院、班级等多层面多途径加强考纪考风教育,考务、巡视、

督查人员对考试全过程实施监控,全面保障考试公平有序。

通过系列举措,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2.23%,平均考研率 23.74%,个别

班级考研率达 70.59%,出国深造人数达 274 人。到世界 500 强、上市公司就业

人数逾 1200人,到北上广深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 1200人。学生以第一作者发

Page 15: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12

表论文 63篇,以第一授权人获得专利 51项。

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认证工作进展缓慢;金课数量

不足;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较少;国际交流项目、人数和渠道较少,国际化

师资缺乏;深化教改力度不够,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强等问题。

(二)下一步改进计划与措施

1. 稳步推进专业认证

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契机,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

量国家标准》为依据,分步推进我校本科专业认证工作。第一步加强宣传,面对

新形势,新政策,应从学校到学院,采用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一流专业建设、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专业认证文件的宣传和学习,开展教育教学大讨论,

将新思想、新理念深入人心,构建良好的认证氛围,为专业认证建设指明方向,

奠定基础。第二步为专业自查,各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

国家标准》,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课

程体系等逐项核查,分析专业建设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有针对性进行建设,查漏

补缺。第三步为推进专业认证,以我校优势专业为代表,根据新工科、农学类等

专业认证标准,积极准备,按照成熟一个、认证一个的原则,以点带面,稳步推

进我校专业认证工作。

2. 全面加强金课建设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

高[2015]3 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

意见》(教高[2019]6 号)、《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

[2019]8号)文件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以生为本、服务教学、注重

应用、动态管理”的原则,遵循“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充分依托学

科优势,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全力打造线上、线

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同时加强政策激励和经费保障,立项校

级金课给予 5-20 万经费资助,获得省级、国家级立项分别追加相应费用;同时

提高相关立项金课的课程系数,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进行奖励和业绩计分,充分调

动广大教师积极性。

3. 实施教材建设精品计划

教材建设是高校基本建设之一,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结合一流

专业建设要求,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本专业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深刻见解,

鼓励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优质教材的编写工作,特别是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

Page 16: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SICAU€¦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78人,外聘教师6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793人,外

13

工作。同时制定教材编写相关管理办法,对教师作为主编、副主编、参编出版教

材进行专项资助和奖励,并对相应的工作业绩分进行认定,进一步完善我校校级、

省级、国家级三级教材建设体系。

4. 拓展国际交流平台

每年持续投入不低于 1000万,实施国际化办学推进计划,设立留学生招收、

外籍教师引进、师生出国交流、外文课程建设等若干专项。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

金委项目,大力拓展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所、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出

国(境)学习进修平台。同时加大宣传和服务指导力度,定期跟踪学生在外学习

和生活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发挥优秀示范作用,邀请学生回校后及时总结、分

享见闻与收获,鼓励更多学子出国(境)交流。同时依托国家和省各级各类人才

计划,通过全职、兼职、特聘、讲座、博士生导师岗位等各种形式,构筑多层次

外籍师资人才体系。

5. 全面深化教研教改

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本学实际,建立重大教改课题立项与教学成果奖培育机

制,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方法的指导,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重要地位,把教学水

平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教学改革与研究指向,不断将现金的教育教学

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教学改革实践。同时确立教改课题“立项-研究过程监控-验收

-改进完善-推广应用”的管理模式,对推广应用效果显著的教改成果加大奖励力

度,并根据学校相关政策进行奖励,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改活动,不断提升

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