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訂閱專刊 | 取消訂閱 | 其他期數 | 聯絡我們 | 人資學院首頁 專家文選 您知道選錯人、企業要付出多少代價? 9/18 9/18 9/18 出刊日期:201208職能系統所統計出的訓練需求以專業職能為主,而凌網一直都鼓勵將核心技術傳承與分享,但有了職能分析 資料,公司可以更明確地知道現階段人才應加強的技能,並提前規劃課程,使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隨著公 司組織成長需求,公司預計從內部培養基層管理人才,技術出身同仁擁有頂尖的軟體技術但缺乏管理實務經 驗,被賦予主管職務後,首先面臨就是如何領導部屬達成績效問題。從職能分析資料顯示:目前主管最缺乏 的是「工作指導」與「管理績效」能力,因此管理課程成為年度重點課程。2009 年則是適逢公司剛建立績 效面談制度,透過績效面談課程的執行,可協助主管提升績效面談能力,以增進主管和員工關係。 在與幾位高階主管訪談後,大部分主管擔心外聘講師很少有軟體背景,都是製造業較多,認為管理課程最多 3 小時就可以,不宜太長。而高階主管會有這些想法是有原因的,之前公司辦過的管理課程,講師因不瞭解 公司產業,也沒課前訪談公司需求,結果主管幾乎是勉強聽完課程,課程中忙碌接電話或離席者不在少數。 這些尷尬狀況提醒我,主管之所以不相信課程可以提升管理能力,乃是由於之前的經驗所致,因此找到合適 的講師可以說是舉辦管理課程的成敗關鍵。 加入凌網那年,職訓局正大力推行「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公司為取得政府教育訓練補 助,並期望透過人提計畫的審核標準,重新檢視公司教育訓練制度,以提昇訓練效益。 人提計畫的審核標準為訓練品質評核系統(簡稱TTQS ),職能系統為TTQS 重要指標, 公司也希望透過職能建立分析出真正訓練需求,縮短人才培養的時間,以因應技術與市 場的快速變化,而最重要的則是期望藉此將人才培育系統與公司的經營目標連結。 但事實上我並沒有職能建置經驗,人提計畫提供TTQS 免費輔導服務申請,透過顧問輔導及高階主管支持, 凌網在建立職能體系上算是相當順利,在半年內就將核心職務所需知識、技能完整建立,甚至透過IT 協助將 職能系統e化後,請同仁及主管進行評核,找出職能缺口及未來訓練上的發展重點,之後每年再重新檢視職 能模組並定期修正。 以職能為基礎的訓練課程導入經驗分享 凌網科技 人資行政部/黃星月小姐 當我正在苦惱如何找到合適講師時,我的主管推薦104人資學院的Betty 講師給我,因為上個月她參加104資學院的公開課程「離職面談技巧」,她對講師授課技巧印象非常深刻,四小時課程下來,她完全沒有想看 手錶下課了沒?? 第一次聽到我主管稱讚講師,當天我馬上就跟講師聯絡。跟104人資學院接觸後,業務非 常積極,在瞭解需求後馬上安排課程需求訪談。 我邀請副總與我主管一起參與課前訪談,講師瞭解公司需求後,建議課程若要包含兩項職能,課程時間一定 要八小時才足夠,且為不被工作干擾,課程最好排在假日舉行。而課程內容也將為凌網作客製化設計,凌網 必須提供課程中的演練案例,並調查受訓主管們的訓練需求,如此才能貼近公司需求達到學習效果。104 解我們預算有限也很幫忙,就這樣善意地開啟第一次合作機會。 經過當面課程訪談及之後幾次電話確認後,將初版課程規劃與預算整理給總經理審核,我記得總經理只說一 句話:「就試試看吧!」突然有種挖坑給自己跳的感覺,當時勇氣一來,還順便邀請總經理一起參加,心想 可以跟主管說:「總經理會參加,那你應該可以出席吧!」,這樣才能有助於提高課程出席率。 猶記課程當天我刻意搭很早的班次想提前到場準備,沒想到講師比我還早到(非常專業),課程還沒開始同 仁就先拿出筆電收信(職業病來了!),大家應該都在好奇人資部門要端出什麼好菜,還叫台中、新竹同仁 特地來台北上課,正在好奇同時,講師將大家分組以競賽方式鼓勵參與,成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課程中主 管放下身段參與搶答,連原本努力收信的同仁也把筆電收起來,一起參與團隊競賽。接下來講師則是要學員 將課程中學習到的管理技巧,應用到案例演練中;案例中要大家練習當績效不佳的資深員工,與新任主管如 何進行績效面談。大家看到資料後都會心一笑,因為故事背景是凌網每天幾乎都會上演的情節,演練起來特 別有勁,課程充滿笑聲,大家都在期待接下來還有什麼好玩的演練。 從同仁眼神與主管欲罷不能的發言,感覺氣氛非常好、時間過很快,應該是成功的內訓課程吧?心中正疑惑 時,突然有位主管發言:「感謝星月讓我們參與這堂課程」(害羞…我想可能是讓大家都吃得很好吧!), 也更加確認大家都喜歡這種管理課程的上課方式,特別是大家填寫的問卷回饋,對講師及人資部門都非常滿 意。 我想成功的課程絕對不是只到這裡,課後一個月,剛好是期中績效評核,希望主管能將課程中學習的面談技 巧運用到這次績效面談中,之後我們發出問卷給部屬,調查:「面談中主管是否有做到課程中學習的技巧, 並讓同仁感受到主管對同仁的關心」,此次共發出114份問卷,回收82份,當中有91%同仁均認為主管有做 到。 這次成功經驗中,我們後來還陸續跟104 合作過幾門管理課程,記得有位高階主管,從來不參與訓練課程, 突然某次課程下午出席,大家都非常訝異,而且沒想到他非常積極參與演練,話不多的他在最後課程中,拿 起麥克風說:「這堂課跟我以前認知的管理課程不同,很特別演練方式很好」。之後公司還開立一門「內 部講師培訓課程」,跟Betty 老師請益授課技巧,希望將生硬的技術課程賦予生命,果然也大幅提升了課程 滿意度。和104 接觸後知道他們也有協助客戶建立職能,因此之後我們也跟104 人資學院購買了管理職能字 典,持續強化職能模組。 作為一個專業的訓練人員,我們可能必須自問:「訓練課程能提升員工職能與績效?」,推動職能導向訓練 多年,體認到:精確的需求分析,能為公司培育優秀人才;成功的訓練課程,能提升學員的學習意願;最重 要的靈魂則是合適的講師人選。而可以確定的是,職能導向的訓練規劃的確能夠將訓練課程辦得更精實、更 有卓著績效。 本公司成立於87年7月,並於92年3月上櫃。凌網科技致力於知識與內容管理、電子商務及消費金融相關軟體技術之研發 及服務,擁有堅強技術研發陣容。 截至101年3月,員工人數約375人,其中40%以上擁有碩博士學位。凌網科技成立至今,挹注相當經費於軟體技術研發, 公司擁有知識及內容管理、電子商務與消費金融服務等軟體應用領域之完整自主研發技術,且具有高度元件化與跨平台 之特性,除能依客戶需要快速研發外,並創造各項技術整合時之最大效能。 公司致力於研究發展,除在國內應用軟體及整合性系統服務方面具備相當競爭優勢外,因應亞太市場的佈局,目前設有 北京凌網、泰國凌網及香港凌網等三個海外子公司。 自94年11月開始,凌網科技積極投入CMMI導入與流程改善工作,99年6月再取得CMMI Level III V1.2的認證。持續的改 善軟體開發流程,將有益於凌網在軟體產業的持續發展,並厚植軟體外銷的實力。 凌網科技深明資訊服務業「以人為本,以技術為核心,以客戶為導向」的成功之道,因此始終堅持「找對的人,作對的 事」的發展策略,延攬志同道合優秀人才加入,並持續研發領先同業的自有軟體技術。未來凌網科技除加強技術研發, 落實深度服務外,並將積極拓展行銷網路到亞太及中國大陸地區,希望凌網科技能在不斷地要求與成長中,成為亞太地 區最重要的軟體技術及服務公司。 【凌網科技簡介】 《尊重智慧財產權,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本網頁由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設,禁止侵害,違者必究。copyright 2011 10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04人資學院 | 首頁 - 以職能為基礎的訓練課程導入經 …ehr.104.com.tw/edm/Events201208/newsletter/NL12Aug.pdf人提計畫的審核標準為訓練品質評核系統(簡稱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104人資學院 | 首頁 - 以職能為基礎的訓練課程導入經 …ehr.104.com.tw/edm/Events201208/newsletter/NL12Aug.pdf人提計畫的審核標準為訓練品質評核系統(簡稱

訂閱專刊 | 取消訂閱 | 其他期數 | 聯絡我們 | 人資學院首頁

專家文選

Competency-Based Behavior Interview Module您知道選錯人、企業要付出多少代價?9/189/189/189/189/18

出刊日期:2012年08月

職能系統所統計出的訓練需求以專業職能為主,而凌網一直都鼓勵將核心技術傳承與分享,但有了職能分析

資料,公司可以更明確地知道現階段人才應加強的技能,並提前規劃課程,使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隨著公

司組織成長需求,公司預計從內部培養基層管理人才,技術出身同仁擁有頂尖的軟體技術但缺乏管理實務經

驗,被賦予主管職務後,首先面臨就是如何領導部屬達成績效問題。從職能分析資料顯示:目前主管最缺乏

的是「工作指導」與「管理績效」能力,因此管理課程成為年度重點課程。2009年則是適逢公司剛建立績

效面談制度,透過績效面談課程的執行,可協助主管提升績效面談能力,以增進主管和員工關係。

在與幾位高階主管訪談後,大部分主管擔心外聘講師很少有軟體背景,都是製造業較多,認為管理課程最多

3小時就可以,不宜太長。而高階主管會有這些想法是有原因的,之前公司辦過的管理課程,講師因不瞭解

公司產業,也沒課前訪談公司需求,結果主管幾乎是勉強聽完課程,課程中忙碌接電話或離席者不在少數。

這些尷尬狀況提醒我,主管之所以不相信課程可以提升管理能力,乃是由於之前的經驗所致,因此找到合適

的講師可以說是舉辦管理課程的成敗關鍵。

加入凌網那年,職訓局正大力推行「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公司為取得政府教育訓練補

助,並期望透過人提計畫的審核標準,重新檢視公司教育訓練制度,以提昇訓練效益。

人提計畫的審核標準為訓練品質評核系統(簡稱TTQS),職能系統為TTQS重要指標,

公司也希望透過職能建立分析出真正訓練需求,縮短人才培養的時間,以因應技術與市

場的快速變化,而最重要的則是期望藉此將人才培育系統與公司的經營目標連結。

但事實上我並沒有職能建置經驗,人提計畫提供TTQS免費輔導服務申請,透過顧問輔導及高階主管支持,

凌網在建立職能體系上算是相當順利,在半年內就將核心職務所需知識、技能完整建立,甚至透過 IT協助將

職能系統e化後,請同仁及主管進行評核,找出職能缺口及未來訓練上的發展重點,之後每年再重新檢視職

能模組並定期修正。

以職能為基礎的訓練課程導入經驗分享凌網科技

人資行政部/黃星月小姐

當我正在苦惱如何找到合適講師時,我的主管推薦104人資學院的Betty講師給我,因為上個月她參加104人

資學院的公開課程「離職面談技巧」,她對講師授課技巧印象非常深刻,四小時課程下來,她完全沒有想看

手錶…下課了沒??第一次聽到我主管稱讚講師,當天我馬上就跟講師聯絡。跟104人資學院接觸後,業務非

常積極,在瞭解需求後馬上安排課程需求訪談。

我邀請副總與我主管一起參與課前訪談,講師瞭解公司需求後,建議課程若要包含兩項職能,課程時間一定

要八小時才足夠,且為不被工作干擾,課程最好排在假日舉行。而課程內容也將為凌網作客製化設計,凌網

必須提供課程中的演練案例,並調查受訓主管們的訓練需求,如此才能貼近公司需求達到學習效果。104瞭

解我們預算有限也很幫忙,就這樣善意地開啟第一次合作機會。

經過當面課程訪談及之後幾次電話確認後,將初版課程規劃與預算整理給總經理審核,我記得總經理只說一

句話:「就試試看吧!」突然有種挖坑給自己跳的感覺,當時勇氣一來,還順便邀請總經理一起參加,心想

可以跟主管說:「總經理會參加,那你應該可以出席吧!」,這樣才能有助於提高課程出席率。

猶記課程當天我刻意搭很早的班次想提前到場準備,沒想到講師比我還早到(非常專業),課程還沒開始同

仁就先拿出筆電收信(職業病來了!),大家應該都在好奇人資部門要端出什麼好菜,還叫台中、新竹同仁

特地來台北上課,正在好奇同時,講師將大家分組以競賽方式鼓勵參與,成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課程中主

管放下身段參與搶答,連原本努力收信的同仁也把筆電收起來,一起參與團隊競賽。接下來講師則是要學員

將課程中學習到的管理技巧,應用到案例演練中;案例中要大家練習當績效不佳的資深員工,與新任主管如

何進行績效面談。大家看到資料後都會心一笑,因為故事背景是凌網每天幾乎都會上演的情節,演練起來特

別有勁,課程充滿笑聲,大家都在期待接下來還有什麼好玩的演練。

從同仁眼神與主管欲罷不能的發言,感覺氣氛非常好、時間過很快,應該是成功的內訓課程吧?心中正疑惑

時,突然有位主管發言:「感謝星月讓我們參與這堂課程」(害羞…我想可能是讓大家都吃得很好吧!),

也更加確認大家都喜歡這種管理課程的上課方式,特別是大家填寫的問卷回饋,對講師及人資部門都非常滿

意。

我想成功的課程絕對不是只到這裡,課後一個月,剛好是期中績效評核,希望主管能將課程中學習的面談技

巧運用到這次績效面談中,之後我們發出問卷給部屬,調查:「面談中主管是否有做到課程中學習的技巧,

並讓同仁感受到主管對同仁的關心」,此次共發出114份問卷,回收82份,當中有91%同仁均認為主管有做

到。

這次成功經驗中,我們後來還陸續跟104合作過幾門管理課程,記得有位高階主管,從來不參與訓練課程,

突然某次課程下午出席,大家都非常訝異,而且沒想到他非常積極參與演練,話不多的他在最後課程中,拿

起麥克風說:「這堂課跟我以前認知的管理課程不同,很特別…演練方式很好」。之後公司還開立一門「內

部講師培訓課程」,跟Betty老師請益授課技巧,希望將生硬的技術課程賦予生命,果然也大幅提升了課程

滿意度。和104接觸後知道他們也有協助客戶建立職能,因此之後我們也跟104人資學院購買了管理職能字

典,持續強化職能模組。

作為一個專業的訓練人員,我們可能必須自問:「訓練課程能提升員工職能與績效?」,推動職能導向訓練

多年,體認到:精確的需求分析,能為公司培育優秀人才;成功的訓練課程,能提升學員的學習意願;最重

要的靈魂則是合適的講師人選。而可以確定的是,職能導向的訓練規劃的確能夠將訓練課程辦得更精實、更

有卓著績效。

本公司成立於87年7月,並於92年3月上櫃。凌網科技致力於知識與內容管理、電子商務及消費金融相關軟體技術之研發

及服務,擁有堅強技術研發陣容。

截至101年3月,員工人數約375人,其中40%以上擁有碩博士學位。凌網科技成立至今,挹注相當經費於軟體技術研發,

公司擁有知識及內容管理、電子商務與消費金融服務等軟體應用領域之完整自主研發技術,且具有高度元件化與跨平台

之特性,除能依客戶需要快速研發外,並創造各項技術整合時之最大效能。

公司致力於研究發展,除在國內應用軟體及整合性系統服務方面具備相當競爭優勢外,因應亞太市場的佈局,目前設有

北京凌網、泰國凌網及香港凌網等三個海外子公司。

自94年11月開始,凌網科技積極投入CMMI導入與流程改善工作,99年6月再取得CMMI Level III V1.2的認證。持續的改

善軟體開發流程,將有益於凌網在軟體產業的持續發展,並厚植軟體外銷的實力。

凌網科技深明資訊服務業「以人為本,以技術為核心,以客戶為導向」的成功之道,因此始終堅持「找對的人,作對的

事」的發展策略,延攬志同道合優秀人才加入,並持續研發領先同業的自有軟體技術。未來凌網科技除加強技術研發,

落實深度服務外,並將積極拓展行銷網路到亞太及中國大陸地區,希望凌網科技能在不斷地要求與成長中,成為亞太地

區最重要的軟體技術及服務公司。

【凌網科技簡介】

《尊重智慧財產權,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本網頁由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設,禁止侵害,違者必究。copyright 2011 10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