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副刊 副刊 2019 7 31 日 星期三 20 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 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 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零售每份 1.80 元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 初夏的山东东营,微风和煦,天蓝花 红。来到东营,我还没下车,就看到车窗 外的油井集群和安装在井口的抽油机, 耳畔顿时仿佛响起雄壮豪迈的石油工人 之歌:“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 打,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 因我当过同是产业工人的煤矿工人,对 石油工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可 我在东营胜利油田的抽油机旁并没有看 见石油工人,只见抽油机有条不紊地抽 油。远远看去,每一台抽油机都像是一 位大骨架的饱经风霜的汉子。每一口油 井都超过千米,抽油机的拉杆每抽出一 升油都不容易。 在东营,我看到向往已久的黄河入海 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 文明。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青藏高原,蜿 蜒东流,流过四川、甘肃、宁夏,昂然北上, 把生命之水送到内蒙古草原。在河套平 原,黄河以慈母般的宽广胸怀画了一个大 大的“几”字,才掉头南下,东流,穿过陕 西、山西,流过河南、山东,奔向大海。给 我的感觉,黄河之所以走那么多路,拐那 么多弯,是因为她对中华大地的眷恋,对 中华儿女的不舍。到入海处,黄河的河面 变得开阔起来,河水翻着细细的波浪,也 变得平缓起来。 站在黄河岸边,任万里长风吹拂我 的头发,我真想到河水里畅游一番。哪 怕不能横渡黄河,只在河边游一游也 好!水里虽有土,有泥,有沙,但并不影 响黄河水的洁净。可是,每当我来到黄 河岸边产生下河的想法时,都被同行的 人劝阻。他们告诉我,黄河下面暗流涌 动,漩涡很多,下去游泳是危险的。我到 黄河里游泳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这次 到东营也只能望河兴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一 如既往地向东流,一流入大海,先是变成 庄稼一样翠绿的颜色,接着变成像天空一 样深蓝的颜色。 这次到东营,我最想看的是黄河三 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其中湿地里 野生野长的大面积的芦苇。一个人最想 看的不一定是他没看过的东西,往往是 留在记忆里所熟悉的东西。看景的过 程,既是唤起记忆的过程,也是重温旧梦 的过程。在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里,我 们老家的芦苇是很多的。我们村子的周 围,有一圈包围着村庄的护村坑,那是当 年为防止土匪侵犯而挖。坑里有水,有 鱼,同时生有芦苇。可以说凡是有坑有 水的地方,必长有芦苇。芦苇不仅生长 在水里,还沿着坑坡,延伸到岸上。初 春,我在紫红的芦芽间钓鱼;夏天,村民 们用苇叶包粽子;秋天,当芦花甩穗时, 人们采下芦穗勒成草鞋;冬天,人们把芦 苇劈成篾子,编制帽壳和席子。我曾以 《苇子园》为名,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在 一部长篇小说里,我把我们村庄写成苇 子庄。由此可见,我对芦苇的印象有多 么深刻。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对东营湿地的介 绍,得知湿地是黄河入海时所形成的冲 积平原。黄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 沙顺流而下,早年间每年都可以在海边 形成超万亩的新土地。近年来,黄河水 下流量减少,泥沙减少,所形成的新的陆 地面积也没有以前多,每年大约仍有一 两千亩左右。这些新增的平原陆地含水 量丰富,大部分都成了湿地。湿地被誉 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 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黄河入海口无 疑是世界上生长、涵养湿地最多的江河 入海口之一。黄河三角洲上最迷人的景 观,莫过于陆海交接处的大面积新生湿 地。这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 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受《拉姆萨尔 公约》所保护的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湿 地、水域生态系统十六处具有国际意义 的重要保护地之一,“中国六大最美沼泽 湿地”之一。 湿地里不种庄稼,也不栽乔木,主要 是生长芦苇。可以说,湿地是芦苇的天 地,遍地生长的芦苇在湿地里具有压倒性 的优势。芦苇不需要任何人栽种,只要有 湿地,芦苇就会从地里冒出来。芦苇传播 的方式是飞播。到了秋天,当灰白色的芦 花盛开时,风一吹就会漫天飘舞。而芦苇 的种子,就会乘着絮状的芦花在空中飘来 飘去。飘到一定时候,它们就会降落在湿 地上,开始生根发芽。 我又看见芦苇了,我又看见久违的芦 苇了!在这片保护区看到大片大片的芦 苇时,我不由地有些兴奋,同时也有些疑 问:咦,眼下刚刚入夏,还不到秋天,芦苇 怎么就开花了呢?同行的朋友马上告诉 我,那还是去年秋天开的芦花没有落尽, 新生的芦苇在下面呢! 我走近芦苇丛边一看,可不是嘛,当 年新生的芦苇刚长至去年芦苇的半腰, 下半部是绿的,上半部是黄的。绿,绿得 结结实实;黄,也黄得密密匝匝。朝整个 芦苇荡看过去,绿和黄仿佛是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绿在慢慢地 绿上来,黄在慢慢地退下去,黄逐渐被新 生的绿所取代,完成一个由黄转绿的自 然循环。 有一条通往芦苇荡的栈道,是由一块 块木板铺成的。我一个人沿着栈道,向芦 苇荡深处走了一段。我欣喜地看到,在栈 道的木板缝隙里,有一棵棵芦苇钻出来。 芦苇纤细,但它们是那么的坚韧。有阵风 吹来,芦苇的叶子在频频招手,像是认出 了我是谁。我们老家的芦苇没有了,它们 是不是转移到这里来了呢? 湿地的植物生态是多样的,除了芦 苇,还有翅碱蓬等多种耐盐碱的灌木,以 及蒲草、灰灰菜等多种花草类植物,近四 百种。有水就有鱼,有植物就吸引鸟 类。我们在水边走着,随时都会看到鱼 儿在水里翻花,我们还欣赏到在湿地里 栖息的鸟儿。经有关部门观察和测算, 每年经过黄河口湿地的鸟类达六百万 只,那里是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 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在自然保 护区,我近距离地看到丹顶鹤、天鹅、东 方白鹳等大型鸟类,还看到翘鼻麻鸭、鸳 鸯、蓑羽鹤等体型较小的鸟类,看得我兴 致勃勃,迟迟不愿离去。有一种灰鹳,它 的俗名叫老等。巧了,我在我们老家也 见过这种鸟,它的名字叫哇子,也叫老 等。之所以叫老等,是因为它有着异乎 寻常的耐心,能长时间站在一个地方一 动不动。它站在水边等什么呢?等鱼。 等鱼游过来,它迅速出击,一嘴就把鱼叼 住。看见老等,我生出一种亲切感,就喊 它:老等,老等!可老等站在那里一动不 动,没有任何回应。我得承认,在耐心方 面,我得向老等学习。 湿地的诗意 湿地的诗意 刘庆邦 刘庆邦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逶迤前行, 公路两侧,是连绵的森林,一片苍 翠,像水洗过一样,阳光被树叶过 滤,绿色的光斑在车窗外旋转,山喜 鹊的尾巴从湛蓝的天幕划过,亮晶 晶的羽毛光泽闪烁。 汽车下山坳,直进湖北省兴山 县侯家坪,这便是我们的目的地。 一片带状的高山平原,最宽处将近 两公里,最窄处五六百米,四周群山 环绕。这些山并不高峻,多是一些 像窝窝头般的山包相连,山包的排 列并不规则,有的往旁边斜伸出去 几公里,两山之间的田地同样沿着 山根伸出去。 侯家坪是川盐济楚的通道之 一,古时商贾云集,商铺林立。板庙 是古盐道上的重要节点,古街道还 在,还有些商铺的房子没有朽坏,高 高的石门槛,高高的柜台,有一栋木 楼上的美人靠的油漆竟然没有完全 脱落。我们在青石板街道上漫步, 遥想这里曾经的繁华。 十九世纪末,连接鄂西著名的 巴(巴东)柯(丹江口柯家垭)的人行 大道从侯家坪穿境而过,在板庙设 有重要的驿站,往来的人员很多,板 庙的繁华再次绽放,客栈、饭店、骡 马店、杂货店等纷纷建立。每到赶 场之日,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很多 保康人都来此交易,可谓盛极一 时。抗日战争时期,巴柯道成为重 要的抗战物资和人员往来的通道, 这里的商铺达到一百余家,很多外 地商人都来此做生意。新中国成立 时,有人做了统计,板庙有来自河 南、浙江、安徽、广东、广西、四川、云 南七个省份以及湖北八个县的商 人,当年的繁华可见一斑。 侯家坪不仅是一片商业的福 地,更是农业的沃土。这里盛产榛 子,味道好,名声大。富足的生活, 让这里的人们,步子迈得格外有力, 有着饱满的精气神。 这肥沃的土地的确是侯家坪 一宝,结实的庄稼养育这片土地上 的人们,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耕耘 收获。来到侯家坪的人,很难不被 这美丽的田园风光打动。放眼望 去,青椒、西红柿长势良好,一行 行、一畦畦排列整齐。微风吹拂, 叶梢摇动,我的心绪随之摇动。我 看到西红柿的茎干粗壮,叶片墨绿 厚实,密密匝匝的青椒掩映在片片 辣椒叶下,分布成椒的海洋。我站 在公路边,看着大片大片的庄稼, 心沉浸在一种宁静的喜悦之中。 侯家坪人勤劳智慧,改革开放 初期,他们把香菇卖到广州,那时转 账汇款不方便,从广州回家时,他们 把钱装在麻袋里,在货车车厢里枕 着麻袋睡觉。后来发展高山蔬菜, 每到夏秋季节,水泥路上,都是一辆 辆满载着蔬菜的大货车在行驶。现 在几乎一半的人家买了小车。良田 边上的山脚下,新房一栋挨着一栋, 粉墙黛瓦,铁门钢扉。 侯家坪海拔高,植被好,空气 好,夏天凉爽无比,近几年,很多人 发展民宿,武汉、荆州、重庆很多人 来此康养避暑,二十三度的温度,清 新的空气,漂亮的田园风光,淳朴的 民风,让很多城里人来了不愿离开。 这天,我们一行下榻一处避暑 山庄,夜晚站在山庄院子里,凉风习 习,不得不披上一件外套,深蓝的夜 空下星星格外多,离得也格外近,四 周的山峦熟睡了,我好像听见树的 呼吸。 很久没有睡得这样香甜,一觉 醒来,阳光已经把山尖涂成金色,还 没有承着阳光的地方是一片墨绿, 我和朋友顺着公路走了一程,路过 五户人家,车库里停放的轿车擦拭 得锃亮,稻场坎上栽种的月季花正 在绽放,几株月季花之间种了一排 韭菜。 太阳已经升上来,阳光下的侯 家坪一派明丽,新一天美好生活的 扉页已经打开,侯家坪生活的诗行 继续书写。 “媳妇儿灵性,手脚麻利,一双扑闪扑 闪的大眼睛会说话呢。” “两口子从未红过脸,尽管日子苦,但 感情和睦。” “两个娃娃机灵,也懂事得很,屋里的 奖状贴满墙哩。” …… 车在山道上回旋,一路上,县里的同 志不停地给我们念叨着程良兵的好,一车 人耐心倾听,不时发问,迫切希望早点见 到这户人家。 程良兵的家在安康市平利县广佛镇 柳林子村的半山腰,三间土房坐南朝北, 门前正在铺设通组路,房子四周绿树掩 映,门口的核桃树树影婆娑。 我们到达时,程良兵的妻子陈梅从东 屋探出一张笑脸,稍显拘谨地朝我们点点 头,一杯接一杯的热茶很快递到每个人手 里。粉色衬衫,牛仔裤,运动鞋,一双亮净 的大眼睛装满淳朴和热情。 程良兵急匆匆地回家时, T 恤衫被汗 水洇湿好大一片,笑容如油彩般饱满。 刚下过雨,知了的歌唱并不热烈, 程良兵和陈梅坐在我们对面,始终浅浅 地笑着,笑着看我们喝水,笑着看我们 向村干部了解情况,笑着看我们竖起的 大拇指。 他们是焦点,想说话,但是不能。因 为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妻。他们唯一的表 达就是如屋外阳光般的笑容。 程良兵胖嘟嘟的儿子小勇坐在门槛 上,双手托着脸颊,听我们这些到访者说 话。偶尔,他会用简单的手语为自己的父 母翻译。小家伙很活泼,像一团跳跃的火 苗,坐上一会儿便忍不住在屋内屋外奔 跑。他牵着我的手,仰起笑脸,“叔叔,我 帮家里烤烟咧。”我跟在他身后,走向房子 一侧的烤烟炉。他打开炉门,低头朝炉子 里望了望,顺手加几块桦树柈子。 姐姐程丽挎着满满一篮猪草,从沟对 面跑回来。过去几年,姐弟俩一直由奶奶 带着在镇上上学,弟弟二年级,姐姐四年 级。十几张大大小小的奖状贴满东屋的 半面墙,橙黄,浅粉,烫金,各色各样的奖 状,俨然是墙上营造的一个小花圃。 见到程良兵家来这么多人,左邻右舍 一下子涌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他们 说,程良兵家的日子是从三年前开始有起 色的。 那一年,他家确定为贫困户,也是那 一年,他从外地务工回来,镇上帮扶干部 找到他,为他建起一个猪栏。这之后,程 良兵起早贪黑拼命干,到年底,一栏猪卖 了好几万。他们指着对面坡上一大片绿 油油的烟田说,程良兵栽种二十多亩地烤 烟,十多亩苞谷,养几十只土鸡。农忙季 节,程良兵实在忙不过来就请工,管吃管 喝,每天一百元的工钱,村里不少劳力都 在这儿挣钱呢。 村干部比划出一个“十”字,“十万,去 年这个钱是足足的。苞谷烤酒,酒糟喂 猪,猪粪肥田,循环到手的都是钱。” 程良兵的母亲不停地重复着,“我儿 争气了!”那笑声就像叮咚作响的山泉,很 脆很甜。 说话间,程良兵从西屋的酒坛子舀来 苞谷烧,陈梅从东屋的厨房里端出刚出锅 的腊肉。白色瓷盘里,一块块腊肉红艳艳 地淌着油水,像极了一瓣瓣的沙瓤西瓜。 屋子里满是朗朗笑声,每个人都为他们的 好日子送上祝福,也送上敬意。 在夏日的阳光下,这个朴实本分的庄 稼汉子,嘴角微微上扬,食指和中指从鼻 根两侧下移至上唇时,握紧拳头,为我们 向上跷起大拇指。一旁的儿子从人群里 钻出头,给我们翻译说,“好,美好!” 在屋外临别的院场,大家纷纷为程良 兵竖起大拇指。所有的语言,在这一刻, 都换作心语。 吴昌勇 今年浙江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的题干, 讲了两种关于创作的观点:“有一种观点 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 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 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 右。”文字虽然简单,却涉及作家与读者的 关系这一重要话题。那么,作家写作时, 到底应不应该听读者的? 诚然,写作时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创 作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作家在创作上 毫无主见,又怎能指望他产出佳作呢?坚 持自己的想法,必然要求作家不为读者所 左右。这里的“不为读者所左右”,是说不 为读者的口味所左右,不为流行的套路所 左右,不为庸俗的价值观所左右。如果读 者流行读言情题材,作家就去写言情题 材;读者爱读穿越题材,作家就去写穿越 题材,只是为迎合读者、追逐阅读热点甚 至是市场热点去写作,那么一个作家就可 能在创作中失去自我,丢掉初衷,也很难 诞生留得下的作品。 但是,不为读者所左右,并非不考虑 读者,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心里装着读者, 倾听读者的呼声,应是永远的追求。 现实中,有的作家为了彰显自己的 博学,把文章写得诘屈聱牙,无形中给读 者设置了阅读障碍,这便是不考虑读者 的感受,心里没装着读者的一个表现。 即使因为不可避免的原因,写出来的作 品不能明白如话,作家也要随时注意文 字的平实晓畅,尽可能让读者能读懂,也 爱读。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就曾将文学 和绘画作比,说“文学也是一种给人以愉 悦的形式。如果我们看的书很费解,那 么,书的作者就是失败的”。 其实,作家不是全能的,即便下了再 多功夫,笔下难免仍有错讹疏漏之处,而 读者就是最好的“啄木鸟”,他们的“利喙” 能让作品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读者有 不同的背景,他们是街头小贩,对市场对 人情对匆匆过往的人群的体察与了解,恐 怕连细腻的小说家也无法准确捕捉;他们 是历史爱好者,有甄别历史细节的火眼金 睛,可能连历史学家都要为其点赞;他们 是普通的市民,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感受与 理解,也许令本地写作者都为之汗颜…… 如果一个作家心里装着这样一些读者,下 笔就会有所敬畏,写作就会更加严谨,尽 可能地减少各种常识性、专业性的错误, 减少主观臆想、不合逻辑的阐释与演绎。 坚持自己的想法与心里装着读者并 不矛盾。作家坚持自己的想法,便是要坚 持初衷,让前行的“压舱石”更稳,更实。 心中装着读者,则利于调准“航向”,看自 己是否存在因知识不足、经历不够而出现 的错讹,以及忽略读者感受等造成的问 题。既坚守创作的初衷,又心中装着读 者,作者才有可能经由作品与读者达至高 山流水之境。 从一道作文题说起 图片来源: 影像中国 本版制图: 沈亦伶

2019 年7月31 日 星期三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9-07/31/20/rmrb2019073120.pdf · 样深蓝的颜色。 这次到东营,我最想看的是黄河三

  • Upload
    lamnga

  • View
    25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9 年7月31 日 星期三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9-07/31/20/rmrb2019073120.pdf · 样深蓝的颜色。 这次到东营,我最想看的是黄河三

副刊副刊 2019年 7月 31日 星期三20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号 电子信箱: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元 零售每份 1.80元 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号

初夏的山东东营,微风和煦,天蓝花

红。来到东营,我还没下车,就看到车窗

外的油井集群和安装在井口的抽油机,

耳畔顿时仿佛响起雄壮豪迈的石油工人

之歌:“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

打,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

因我当过同是产业工人的煤矿工人,对

石油工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可

我在东营胜利油田的抽油机旁并没有看

见石油工人,只见抽油机有条不紊地抽

油。远远看去,每一台抽油机都像是一

位大骨架的饱经风霜的汉子。每一口油

井都超过千米,抽油机的拉杆每抽出一

升油都不容易。

在东营,我看到向往已久的黄河入海

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

文明。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青藏高原,蜿

蜒东流,流过四川、甘肃、宁夏,昂然北上,

把生命之水送到内蒙古草原。在河套平

原,黄河以慈母般的宽广胸怀画了一个大

大的“几”字,才掉头南下,东流,穿过陕

西、山西,流过河南、山东,奔向大海。给

我的感觉,黄河之所以走那么多路,拐那

么多弯,是因为她对中华大地的眷恋,对

中华儿女的不舍。到入海处,黄河的河面

变得开阔起来,河水翻着细细的波浪,也

变得平缓起来。

站在黄河岸边,任万里长风吹拂我

的头发,我真想到河水里畅游一番。哪

怕 不 能 横 渡 黄 河 ,只 在 河 边 游 一 游 也

好!水里虽有土,有泥,有沙,但并不影

响黄河水的洁净。可是,每当我来到黄

河岸边产生下河的想法时,都被同行的

人劝阻。他们告诉我,黄河下面暗流涌

动,漩涡很多,下去游泳是危险的。我到

黄河里游泳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这次

到东营也只能望河兴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一

如既往地向东流,一流入大海,先是变成

庄稼一样翠绿的颜色,接着变成像天空一

样深蓝的颜色。

这次到东营,我最想看的是黄河三

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其中湿地里

野生野长的大面积的芦苇。一个人最想

看的不一定是他没看过的东西,往往是

留 在 记 忆 里 所 熟 悉 的 东 西 。 看 景 的 过

程,既是唤起记忆的过程,也是重温旧梦

的过程。在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里,我

们老家的芦苇是很多的。我们村子的周

围,有一圈包围着村庄的护村坑,那是当

年为防止土匪侵犯而挖。坑里有水,有

鱼,同时生有芦苇。可以说凡是有坑有

水的地方,必长有芦苇。芦苇不仅生长

在 水 里 ,还 沿 着 坑 坡 ,延 伸 到 岸 上 。 初

春,我在紫红的芦芽间钓鱼;夏天,村民

们用苇叶包粽子;秋天,当芦花甩穗时,

人们采下芦穗勒成草鞋;冬天,人们把芦

苇劈成篾子,编制帽壳和席子。我曾以

《苇子园》为名,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在

一部长篇小说里,我把我们村庄写成苇

子庄。由此可见,我对芦苇的印象有多

么深刻。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对东营湿地的介

绍,得知湿地是黄河入海时所形成的冲

积平原。黄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

沙顺流而下,早年间每年都可以在海边

形成超万亩的新土地。近年来,黄河水

下流量减少,泥沙减少,所形成的新的陆

地面积也没有以前多,每年大约仍有一

两千亩左右。这些新增的平原陆地含水

量丰富,大部分都成了湿地。湿地被誉

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

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黄河入海口无

疑是世界上生长、涵养湿地最多的江河

入海口之一。黄河三角洲上最迷人的景

观,莫过于陆海交接处的大面积新生湿

地。这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

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受《拉姆萨尔

公约》所保护的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湿

地、水域生态系统十六处具有国际意义

的重要保护地之一,“中国六大最美沼泽

湿地”之一。

湿地里不种庄稼,也不栽乔木,主要

是生长芦苇。可以说,湿地是芦苇的天

地,遍地生长的芦苇在湿地里具有压倒性

的优势。芦苇不需要任何人栽种,只要有

湿地,芦苇就会从地里冒出来。芦苇传播

的方式是飞播。到了秋天,当灰白色的芦

花盛开时,风一吹就会漫天飘舞。而芦苇

的种子,就会乘着絮状的芦花在空中飘来

飘去。飘到一定时候,它们就会降落在湿

地上,开始生根发芽。

我又看见芦苇了,我又看见久违的芦

苇了!在这片保护区看到大片大片的芦

苇时,我不由地有些兴奋,同时也有些疑

问:咦,眼下刚刚入夏,还不到秋天,芦苇

怎么就开花了呢?同行的朋友马上告诉

我,那还是去年秋天开的芦花没有落尽,

新生的芦苇在下面呢!

我走近芦苇丛边一看,可不是嘛,当

年新生的芦苇刚长至去年芦苇的半腰,

下半部是绿的,上半部是黄的。绿,绿得

结结实实;黄,也黄得密密匝匝。朝整个

芦苇荡看过去,绿和黄仿佛是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绿在慢慢地

绿上来,黄在慢慢地退下去,黄逐渐被新

生的绿所取代,完成一个由黄转绿的自

然循环。

有一条通往芦苇荡的栈道,是由一块

块木板铺成的。我一个人沿着栈道,向芦

苇荡深处走了一段。我欣喜地看到,在栈

道的木板缝隙里,有一棵棵芦苇钻出来。

芦苇纤细,但它们是那么的坚韧。有阵风

吹来,芦苇的叶子在频频招手,像是认出

了我是谁。我们老家的芦苇没有了,它们

是不是转移到这里来了呢?

湿地的植物生态是多样的,除了芦

苇,还有翅碱蓬等多种耐盐碱的灌木,以

及蒲草、灰灰菜等多种花草类植物,近四

百 种 。 有 水 就 有 鱼 ,有 植 物 就 吸 引 鸟

类。我们在水边走着,随时都会看到鱼

儿在水里翻花,我们还欣赏到在湿地里

栖息的鸟儿。经有关部门观察和测算,

每 年 经 过 黄 河 口 湿 地 的 鸟 类 达 六 百 万

只,那里是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

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在自然保

护区,我近距离地看到丹顶鹤、天鹅、东

方白鹳等大型鸟类,还看到翘鼻麻鸭、鸳

鸯、蓑羽鹤等体型较小的鸟类,看得我兴

致勃勃,迟迟不愿离去。有一种灰鹳,它

的俗名叫老等。巧了,我在我们老家也

见 过 这 种 鸟 ,它 的 名 字 叫 哇 子 ,也 叫 老

等。之所以叫老等,是因为它有着异乎

寻常的耐心,能长时间站在一个地方一

动不动。它站在水边等什么呢?等鱼。

等鱼游过来,它迅速出击,一嘴就把鱼叼

住。看见老等,我生出一种亲切感,就喊

它:老等,老等!可老等站在那里一动不

动,没有任何回应。我得承认,在耐心方

面,我得向老等学习。

湿地的诗意湿地的诗意刘庆邦刘庆邦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逶迤前行,

公路两侧,是连绵的森林,一片苍

翠,像水洗过一样,阳光被树叶过

滤,绿色的光斑在车窗外旋转,山喜

鹊的尾巴从湛蓝的天幕划过,亮晶

晶的羽毛光泽闪烁。

汽车下山坳,直进湖北省兴山

县侯家坪,这便是我们的目的地。

一片带状的高山平原,最宽处将近

两公里,最窄处五六百米,四周群山

环绕。这些山并不高峻,多是一些

像窝窝头般的山包相连,山包的排

列并不规则,有的往旁边斜伸出去

几公里,两山之间的田地同样沿着

山根伸出去。

侯 家 坪 是 川 盐 济 楚 的 通 道 之

一,古时商贾云集,商铺林立。板庙

是古盐道上的重要节点,古街道还

在,还有些商铺的房子没有朽坏,高

高的石门槛,高高的柜台,有一栋木

楼上的美人靠的油漆竟然没有完全

脱落。我们在青石板街道上漫步,

遥想这里曾经的繁华。

十九世纪末,连接鄂西著名的

巴(巴东)柯(丹江口柯家垭)的人行

大道从侯家坪穿境而过,在板庙设

有重要的驿站,往来的人员很多,板

庙的繁华再次绽放,客栈、饭店、骡

马店、杂货店等纷纷建立。每到赶

场之日,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很多

保 康 人 都 来 此 交 易 ,可 谓 盛 极 一

时。抗日战争时期,巴柯道成为重

要的抗战物资和人员往来的通道,

这里的商铺达到一百余家,很多外

地商人都来此做生意。新中国成立

时,有人做了统计,板庙有来自河

南、浙江、安徽、广东、广西、四川、云

南七个省份以及湖北八个县的商

人,当年的繁华可见一斑。

侯 家 坪 不 仅 是 一 片 商 业 的 福

地,更是农业的沃土。这里盛产榛

子,味道好,名声大。富足的生活,

让这里的人们,步子迈得格外有力,

有着饱满的精气神。

这 肥 沃 的 土 地 的 确 是 侯 家 坪

一宝,结实的庄稼养育这片土地上

的人们,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耕耘

收获。来到侯家坪的人,很难不被

这美丽的田园风光打动。放眼望

去 ,青 椒 、西 红 柿 长 势 良 好 ,一 行

行、一畦畦排列整齐。微风吹拂,

叶梢摇动,我的心绪随之摇动。我

看到西红柿的茎干粗壮,叶片墨绿

厚实,密密匝匝的青椒掩映在片片

辣椒叶下,分布成椒的海洋。我站

在公路边,看着大片大片的庄稼,

心沉浸在一种宁静的喜悦之中。

侯家坪人勤劳智慧,改革开放

初期,他们把香菇卖到广州,那时转

账汇款不方便,从广州回家时,他们

把钱装在麻袋里,在货车车厢里枕

着麻袋睡觉。后来发展高山蔬菜,

每到夏秋季节,水泥路上,都是一辆

辆满载着蔬菜的大货车在行驶。现

在几乎一半的人家买了小车。良田

边上的山脚下,新房一栋挨着一栋,

粉墙黛瓦,铁门钢扉。

侯 家 坪 海 拔 高 ,植 被 好 ,空 气

好,夏天凉爽无比,近几年,很多人

发展民宿,武汉、荆州、重庆很多人

来此康养避暑,二十三度的温度,清

新的空气,漂亮的田园风光,淳朴的

民风,让很多城里人来了不愿离开。

这天,我们一行下榻一处避暑

山庄,夜晚站在山庄院子里,凉风习

习,不得不披上一件外套,深蓝的夜

空下星星格外多,离得也格外近,四

周的山峦熟睡了,我好像听见树的

呼吸。

很久没有睡得这样香甜,一觉

醒来,阳光已经把山尖涂成金色,还

没有承着阳光的地方是一片墨绿,

我和朋友顺着公路走了一程,路过

五户人家,车库里停放的轿车擦拭

得锃亮,稻场坎上栽种的月季花正

在绽放,几株月季花之间种了一排

韭菜。

太阳已经升上来,阳光下的侯

家坪一派明丽,新一天美好生活的

扉页已经打开,侯家坪生活的诗行

继续书写。

近看侯家坪

温新阶

“媳妇儿灵性,手脚麻利,一双扑闪扑

闪的大眼睛会说话呢。”

“两口子从未红过脸,尽管日子苦,但

感情和睦。”

“两个娃娃机灵,也懂事得很,屋里的

奖状贴满墙哩。”

……

车在山道上回旋,一路上,县里的同

志不停地给我们念叨着程良兵的好,一车

人耐心倾听,不时发问,迫切希望早点见

到这户人家。

程良兵的家在安康市平利县广佛镇

柳林子村的半山腰,三间土房坐南朝北,

门前正在铺设通组路,房子四周绿树掩

映,门口的核桃树树影婆娑。

我们到达时,程良兵的妻子陈梅从东

屋探出一张笑脸,稍显拘谨地朝我们点点

头,一杯接一杯的热茶很快递到每个人手

里。粉色衬衫,牛仔裤,运动鞋,一双亮净

的大眼睛装满淳朴和热情。

程良兵急匆匆地回家时,T 恤衫被汗

水洇湿好大一片,笑容如油彩般饱满。

刚 下 过 雨 ,知 了 的 歌 唱 并 不 热 烈 ,

程良兵和陈梅坐在我们对面,始终浅浅

地 笑 着 ,笑 着 看 我 们 喝 水 ,笑 着 看 我 们

向村干部了解情况,笑着看我们竖起的

大拇指。

他们是焦点,想说话,但是不能。因

为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妻。他们唯一的表

达就是如屋外阳光般的笑容。

程良兵胖嘟嘟的儿子小勇坐在门槛

上,双手托着脸颊,听我们这些到访者说

话。偶尔,他会用简单的手语为自己的父

母翻译。小家伙很活泼,像一团跳跃的火

苗,坐上一会儿便忍不住在屋内屋外奔

跑。他牵着我的手,仰起笑脸,“叔叔,我

帮家里烤烟咧。”我跟在他身后,走向房子

一侧的烤烟炉。他打开炉门,低头朝炉子

里望了望,顺手加几块桦树柈子。

姐姐程丽挎着满满一篮猪草,从沟对

面跑回来。过去几年,姐弟俩一直由奶奶

带着在镇上上学,弟弟二年级,姐姐四年

级。十几张大大小小的奖状贴满东屋的

半面墙,橙黄,浅粉,烫金,各色各样的奖

状,俨然是墙上营造的一个小花圃。

见到程良兵家来这么多人,左邻右舍

一下子涌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他们

说,程良兵家的日子是从三年前开始有起

色的。

那一年,他家确定为贫困户,也是那

一年,他从外地务工回来,镇上帮扶干部

找到他,为他建起一个猪栏。这之后,程

良兵起早贪黑拼命干,到年底,一栏猪卖

了好几万。他们指着对面坡上一大片绿

油油的烟田说,程良兵栽种二十多亩地烤

烟,十多亩苞谷,养几十只土鸡。农忙季

节,程良兵实在忙不过来就请工,管吃管

喝,每天一百元的工钱,村里不少劳力都

在这儿挣钱呢。

村干部比划出一个“十”字,“十万,去

年这个钱是足足的。苞谷烤酒,酒糟喂

猪,猪粪肥田,循环到手的都是钱。”

程良兵的母亲不停地重复着,“我儿

争气了!”那笑声就像叮咚作响的山泉,很

脆很甜。

说话间,程良兵从西屋的酒坛子舀来

苞谷烧,陈梅从东屋的厨房里端出刚出锅

的腊肉。白色瓷盘里,一块块腊肉红艳艳

地淌着油水,像极了一瓣瓣的沙瓤西瓜。

屋子里满是朗朗笑声,每个人都为他们的

好日子送上祝福,也送上敬意。

在夏日的阳光下,这个朴实本分的庄

稼汉子,嘴角微微上扬,食指和中指从鼻

根两侧下移至上唇时,握紧拳头,为我们

向上跷起大拇指。一旁的儿子从人群里

钻出头,给我们翻译说,“好,美好!”

在屋外临别的院场,大家纷纷为程良

兵竖起大拇指。所有的语言,在这一刻,

都换作心语。

心 语吴昌勇

今年浙江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的题干,

讲了两种关于创作的观点:“有一种观点

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

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

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

右。”文字虽然简单,却涉及作家与读者的

关系这一重要话题。那么,作家写作时,

到底应不应该听读者的?

诚然,写作时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创

作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作家在创作上

毫无主见,又怎能指望他产出佳作呢?坚

持自己的想法,必然要求作家不为读者所

左右。这里的“不为读者所左右”,是说不

为读者的口味所左右,不为流行的套路所

左右,不为庸俗的价值观所左右。如果读

者流行读言情题材,作家就去写言情题

材;读者爱读穿越题材,作家就去写穿越

题材,只是为迎合读者、追逐阅读热点甚

至是市场热点去写作,那么一个作家就可

能在创作中失去自我,丢掉初衷,也很难

诞生留得下的作品。

但是,不为读者所左右,并非不考虑

读者,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心里装着读者,

倾听读者的呼声,应是永远的追求。

现实中,有的作家为了彰显自己的

博学,把文章写得诘屈聱牙,无形中给读

者设置了阅读障碍,这便是不考虑读者

的 感 受 ,心 里 没 装 着 读 者 的 一 个 表 现 。

即使因为不可避免的原因,写出来的作

品不能明白如话,作家也要随时注意文

字的平实晓畅,尽可能让读者能读懂,也

爱读。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就曾将文学

和绘画作比,说“文学也是一种给人以愉

悦的形式。如果我们看的书很费解,那

么,书的作者就是失败的”。

其实,作家不是全能的,即便下了再

多功夫,笔下难免仍有错讹疏漏之处,而

读者就是最好的“啄木鸟”,他们的“利喙”

能让作品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读者有

不同的背景,他们是街头小贩,对市场对

人情对匆匆过往的人群的体察与了解,恐

怕连细腻的小说家也无法准确捕捉;他们

是历史爱好者,有甄别历史细节的火眼金

睛,可能连历史学家都要为其点赞;他们

是普通的市民,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感受与

理解,也许令本地写作者都为之汗颜……

如果一个作家心里装着这样一些读者,下

笔就会有所敬畏,写作就会更加严谨,尽

可能地减少各种常识性、专业性的错误,

减少主观臆想、不合逻辑的阐释与演绎。

坚持自己的想法与心里装着读者并

不矛盾。作家坚持自己的想法,便是要坚

持初衷,让前行的“压舱石”更稳,更实。

心中装着读者,则利于调准“航向”,看自

己是否存在因知识不足、经历不够而出现

的错讹,以及忽略读者感受等造成的问

题。既坚守创作的初衷,又心中装着读

者,作者才有可能经由作品与读者达至高

山流水之境。

从一道作文题说起黄 曦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本版制图:沈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