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4.1 电电电电电电 4.2 电电电电电电 4.3 电电电电 4.4 电电电电 4.5 电电 电电 电电电电电电电电 () 4.6 电电电电电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Acid-Bas e Titration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 Upload
    avari

  • View
    16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Acid-Base Titration.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学习要求:. 1. 熟悉弱电解质平衡,了解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2. 明确近代酸碱理论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各种平衡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4. 掌握缓冲溶液的原则与配制。 5. 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 4.1 电解质的电离. 4.1.1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Acid-Base Titration

Page 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1. 熟悉弱电解质平衡,了解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2. 明确近代酸碱理论的基本概念。3. 掌握各种平衡的计算原理与方法。4. 掌握缓冲溶液的原则与配制。5. 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

学习要求:

Page 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1.1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强电离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HCl = H+ (aq) + Cl- (aq)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小部分电离 , 未电离的分子与离子之间形成平衡 : HAc = H+ + Ac-

NH3.H2O = OH- + NH+

4

4.1 电解质的电离

Page 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解离度 (α)

%100分子总数溶液中原有该弱电解质

已解离的分子数

例如 0.10mol.L-1HAc 的解离度是 1.32% ,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是c (H+)=c (Ac-) =0.10×1.32%=0.00132mol.L-1。

Page 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1.2 活度与活度系数

强电解质的解离度并没有达到 100% 。这主要是由于离子参加化学反应的有效浓度要比实际浓度低。离子的有效浓度称为活度。 α=γc 式中 α 表示活度, γ 为活度系数, c 是溶液的浓度。活度系数——离子氛现象的存在减弱了中心离子的反应能力,反映了反应能力的减弱程度。其数值与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有关,还与离子的价态有关。

Page 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1.2 活度与活度系数

用离子强度 (I) 衡量溶液中正负离子作用的大小。 I=1/2 ∑ci Zi

2

= 1/2(c1 Z1 2 + c2 Z2

2 +c3 Z3 2 +……+cn Zn

2) 其中 C i 为第 i 种离子的浓度,Z i 为第 i 种离子的电荷数.由于阳离子总电荷数与阴离子总电荷数相等,只计一半,所以离子强度是各种离子(包括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与电荷数平方乘积求和的 1/2 。

Page 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的关系尚无一种十分满意的定量关系,现公认德拜—休克尔 ( Debye-Hückel )极限公式公式比较好 lgγ±=-0.509| Z+ .Z-| I1/2

IBa

IAii

1lg

1lg

其中

921

21

623

21

10)(503

10826.1)(

0

TB

TZZA

Page 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也可以按下式计算 lgγ±=-0.509| Z+ .Z-| I1/2

例 4-1 求 0.01mol.L-1NaCl 溶液中 Na+ 和 Cl -离子的活度。 解: 先求出 I ,再求算 γ I = 1/2 ∑ci ZI

2= 1/2(c(Na+) Z2 (Na+)+ c(Cl-); Z2 (Cl-)) = 1/2(0.01×12 + 0.010×1

2 )=0.010 lgγ±=-0.509| Z+ .Z-| I1/2 =-0.509×1×1×(0.010)1/2

γ±= 0.89α(Na+)=α(Cl-)=.010×0.89=0.0089mol.L-1

Page 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对非电解质,如 HCN 的 k 在 l mol / kg

的硫酸镁溶液中为 -0.025 ,醋酸分子的 k 值在

LiCl 溶液中呈正值而在 KNO3 溶液中呈负值。

k 为正值时,离子强度愈大,活度系数愈大。就溶解平衡而言,使溶解度变小,则有盐析作用,故而称 k 为盐析系数。当 k 为负值时则有盐溶作用,增大溶解度。

Page 1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 K 在 -0.05 ~+ 0.1

范围内,就分析化学中所使用的溶液浓度而言 I 不大于 1 mol/L ,故电解质的活度系数取为 1 不会产生多大误差。

Page 1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2.1 理论要点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酸 碱 十 质子 HCl Cl- + H+ HAc Ac- +H+

NH4+ NH3 + H+

H3PO4 H2PO4- +H+

H2PO4- HPO4

2- +H+

酸碱可以是中性分子、正离子或负离子。 共轭酸碱对:如 HCl 和 Cl- , NH4

+ 和 NH3 ,以及 H2PO

4- 和 HPO4

2- 均互为共轭酸碱对。 两性物质:在 H3PO4 - H2PO4

- 共轭体系中, H2PO4

- 是碱,在 H2PO4- - HPO4

2- 共轭体系中, H2PO4- 是酸。

4.2 酸碱质子理论

Page 1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酸碱反应实质:任何酸碱反应都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HAc H++ Ac-

酸 1 碱 1 H2O + H+ H3O+ 碱 2 酸 2 总反应为    HAc + H2O H3O+ + Ac-

酸 1 碱 2 酸 2 碱 1

NH3 + H2O OH- + NH4+

碱 1 酸 2 碱 2 酸 1

Page 1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HCl + NH3 NH4+ + Cl-

NH4Cl 中的 NH4

+ 是酸NaAc 中的 Ac- 是碱 HAc 与 NaOH 的中和反应 HAc + OH- H2O + Ac- NaAc 的水解反应 H2O + Ac- HAc + OH-

酸碱反应总是由较强的酸与较强的碱作用,向着生成较弱的酸和较弱的碱的方向进行。

Page 1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1. 水的离子积常数作为溶剂的纯水,其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质子的传递

H2O +H2O H3O+ + OH-

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常数。以 表示 = 可简单表示为:

= 也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在室温( 22 ~ 25℃)时纯水中的 c ( H3O+ ) =c ( OH- ) = 1.0×10-7 mol.L-1

则 =1.0×10-14 , p = 14.00

WK

WK cccc /)(/)OH( OH3

WK )OH()OH( 3

cc

WK

WK

WK

4.2.2 酸碱的相对强弱

Page 1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HAc + H2O H3O+ + Ac-

NH4

+ + H2O H3O+ + NH3

HS- + H2O H3O+ + S2-

称为酸的解离常数,也叫酸常数。 越大,酸的强度越大 , 由 > > ,可知酸的强弱顺序为: HAc > NH4

+ > HS- 。

10

4

334 106.5

)(

)()()(

NHc

NHcOHcNHK a

152

3 101.7)(

)()()(

HSc

ScOHcHSK a

aK

aK

)(HAcK a )( 4

NHK a )( HSK a

53 108.1)(

)()()(

HAcc

AccOHcHAcK a

Page 1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Ac- + H2O OH- + Hac

NH3 + H2O OH- + NH4

+

称为碱的解离常数,也叫碱常数。越大,碱的强度越大。

一种酸的酸性越强,其 值越大,则其相应的共轭碱的碱性越弱,其 值越小。共轭酸碱对 HAc-Ac 一的 与 之间: = = =

10106.5)(

)()()(

Acc

OHcHAccAcKb

543

3

( ) ( )( ) 1.8 10

( )b

c NH c OHK NH

c NH

aK

aK

bKbK

aK

bK)(

)()( 3

HAcc

AccOHc )(

)()(

Acc

OHcHAcc

)()( 3 OHcOHc

WK

Page 1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多元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逐级解离的 :

H3PO4 + H2O H3O+ + H2PO4-

H2PO4- + H2O H3O+ + HPO4

2-

HPO42-

+ H2O H3O+ + PO43

三种酸的强度为: H3PO4 > H2PO4- > HPO4

2--

3)(

)()( 106.743

42

1

POHcPOHcHc

aK

8

)(

)()( 103.642

24

2

POHc

HPOcHcaK

13

)(

)()( 104.424

34

3

HPOc

POcHcaK

Page 1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磷酸各级共轭碱的解离常数分别为:

( 可将该解离过程看成是磷酸的形成过程,引出酸形成常数 )

PO43- + H2O OH- + HPO4

2-

HPO42-

+ H2O OH- + H2PO4-

H2PO4- + H2O OH- + H3PO4

可知碱的强度为: PO43- > HPO4

2- > H2PO4

-

2

)(

)()( 103.234

24

POc

HPOcOHcbK

7

)(

)()(2 106.12

4

42

HPOc

POHcOHcbK

12

)(

)()(3 103.1

42

43

POHc

POHcOHcbK

wbababa KKKKKKK 132231

Page 1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5-2 已知 H3PO4 = 7.6×10-3 ,求 H2PO4- 的 值。并判断 Na

H2PO4 水溶液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

解: H2PO4- 是 H3PO4 的共轭碱,它们的共轭酸碱解离常数之

间的关系:

对于 H2PO4- 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解离平衡存在:

酸式解离 H2PO4- + H2O H3O+ + HPO4

2- Ka2 = 6.3×10-8

碱式解离 H2PO4- + H2O OH- + H3PO4 Kb3

= 1.3×10-12

> ,说明在水溶液中 H2PO4- 释放质子的能力大于获

得质子的能力,因此溶液显酸性。

1412

3 31

1.0 101.3 10

7.6 10W

ba

KK

K

2aK

3bK

Page 2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3. 解离度和稀释定律 , 是在弱电解质溶液体系中的一种平衡常数,不受浓度影响,而浓度对解离度有影响,浓度越稀,其解离度越大。

如果弱电解质 AB ,溶液的浓度为 c0 ,解离度为 α 。

          AB A + + B -

起始浓度( mol.L-1 )   c0 0 0

平衡浓度( mol.L-1 )   c0 - c0α c0α c0α

bK

aK

1

)( 20

00

20 c

cc

c

c

ccK

AB

BA

当弱电解质 α<5 %时 , 1 - α≈1 ,于是可用以下近似关系式表示

弱酸: α = ; 弱碱: α = ( 4 - 3 )0c

K a

0c

Kb

Page 2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3 氨水是一弱碱,当氨水浓度为 0.200 mol.L-1 时, NH3H2O 的解离度 α 为 0.946 %,问当浓度为 0.100 mol.L-1

时 NH3H2O 时解离度 α 为多少?

解: 因为解离度 α<5 % ,所以可以用公式( 4 - 3 )计算,即 =

故 %34.10134.0

100.0

)00946.0(200.0 2

2

211

2

c

c

222

211 cc

bK

Page 2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3.1 溶液的 pH 值与指示剂1. 溶液的 pH 值

     pH = -lgc(H+)

pOH = -lgc(OH-)

在常温下,水溶液中有:

c(H+)c(OH - )= 1.0×10-14

则有,

4.3 酸碱平衡

lg lg Wc H c OH k

14.00WpH pOH pK

Page 2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3 酸碱平衡

酸性溶液中: c(H+) > c( O H - ) , pH < 7 < pOH

中性溶液中: c(H+) = c( O H - ) , pH = 7 = pOH

碱性溶液中: c(H+) < c( O H - ) , pH > 7 > pOH

如果 pH < 0 ,则 c ( H+ )> 1mol.L-1 ,如果 pH > 14 ,则 c ( OH -)> 1mol.L-1 ,此时,用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更方便。

Page 2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2. 酸碱指示剂

作用原理 酸碱指示剂一般都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例如,酚酞指示剂在水溶液中是一种无色的二元酸,有以下平衡存在:

Page 2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在不同的酸度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结构及颜色。当溶液酸度改变时,使得酸碱指示剂从一种结构变为另一种结构,从而使溶液的颜色发生相应的改变。

若以 HIn 表示一种弱酸型指示剂, In- 为其共轭碱

HIn H+ + In-

)HIn(

)In()H()HIn(

c

ccK a

2. 酸碱指示剂

Page 2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H(

)HIn(

)HIn(

)In(

c

K

c

c a

)(HInKa 在一定条件下为一常数, 就只

取决于溶液中 的大小,所以酸碱指示剂能指示溶液酸度。

)(

)(

HInc

Inc

)( Hc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时 = ,

即 pH=p 。

)( Inc )(HInc

)(HInKa

2. 酸碱指示剂

为指示剂的解离常数,也称为指示剂常数。将前式改写为:

)HIn(Ka

Page 2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 = = 1 = 10 > 10

酸色 略带碱色 中间色 略带酸色 碱色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

)(

HInc

Inc

10

1

10

1

( ) 110

( ) 10

c In

c HIn

( ) 1apH pK HIn

变色范围和影响因素

不同指示剂的 K 值不同,也就可在不同酸度下指示滴定的终点

Page 2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表 4-1  一些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颜色

指示剂酸型 碱型

pKa pT 变色范围 配 制 方 法

百里酚蓝(1) 红 黄 1.6 2.6 1.2~2.8 0.1%的 20%乙醇溶液甲基橙 红 黄 3.4 4.0 3.1~4.4 0.1%的水溶液溴甲酚绿 黄 蓝 4.9 4.4 3.8~5.4 0.1%的 20%乙醇溶液甲基红 红 黄 5.0 5.0 4.4~6.2 0.1%的水溶液溴甲酚紫 黄 紫 6.1 6.1 5.2~6.8 0.1%的 20%乙醇溶液溴百里酚蓝 黄 蓝 7.3 7.3 6.0~7.6 0.1%的 20%乙醇溶液百里酚蓝(2) 黄 蓝 8.9 9.0 8.0~9.6 0.1%的 20%乙醇溶液酚酞 无 红 9.1 9.0 8.2~9.8 0.1%的 90%乙醇溶液百里酚酞 无 蓝 10.0 10 9.4~10.6 0.1%的 90%乙醇溶液

混合指示剂(1) 紫 黄绿 4.1 3.1~4.4 一份 0.1%甲基橙水溶液+一份蓝钠水溶液

混合指示剂(2) 黄 紫 8.3 8.2~8.4 一份 0.1%甲酚红钠水溶液+三份百里酚蓝钠水溶液

常用酸碱指示剂

Page 2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许多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是 ,这是因为实际的变色范围是依靠人眼的观察得到的。

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甲基橙问题)

( ) 1apH K HIn

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影响因素

Page 3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影响因素

温度、溶剂以及一些强电解质的存在♫ 与显色反应相关的各种常数均是温度的函

数,温度的变化会改变其变色范围。 温度 甲基橙 酚酞 18 3.1℃ ~ 4.4 , 8.2 ~ 9.8

100 2.5℃ ~ 3.7 8.0 ~ 9.2

♫ 电解质的存在会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某些盐类有吸收不同波长光的性质,影响了指示剂颜色的深度和色调。

Page 3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指示剂用量•广谱性指示剂:用量不能太多, 2 ~ 3 滴。• 单色指示剂,其浓度过高会使变色点的 pH 发生改变。# 双色指示剂,颜色决定于比值,用量影响不大,但多则色调深,观察色变不明显,对判断终点不利。

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影响因素

Page 3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将两种有色物质混合使用,利用颜色互补的原理使变色敏锐,变色范围变窄。一类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指示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酸色 碱色溴甲酚绿( p=4.9 ) 黄色 蓝色甲基红( p=5.2 ) 红色 黄色混合后, 橙红色 绿色

甲 酚红 (pH7.2 ~ 8.8 ,黄紫 ) 和百里酚蓝 (pH8.0 ~ 9.6 ,黄→蓝 ) 按 1 3﹕ 混合,其变色范围为 pH8.2 ~ 8.4 , 粉红→紫。

混合指示剂

Page 3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另一类是由一种酸碱指示剂与一种惰性染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成。 如甲基橙 (pH3.1 ~ 4.4 ,红→黄 ) 与靛蓝磺酸钠 (蓝色 )混合,变色范围不变,仍是 pH3.l ~ 4.4 ,紫→绿。变色更敏锐,可作灯光下滴定。

混合指示剂

Page 3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表 4-2 几种常见的混合指示剂 常见混合指示剂

Page 3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3.2 酸碱溶液 pH 的计算

处理酸碱平衡的方法有三种方法: 1、Mass Balance Equation( 物料平衡方程,简

称物料平衡 )—— 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给定组分的总浓度等于各有关组分的平衡浓度之和

2、 Charge Balance Equation( 电荷平衡方程,简称电荷平衡 )—— 体系中正负电荷的总数目是相等的,即在体系中维持电中性。

3、 Proton Balance Equaton( 质子平衡方程,简称质子平衡 )—— 得质子产物的得质子数必定等于失质子产物的失质子数。

Page 3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质子平衡方程(质子条件)

质子条件是研究质子转移反应中各组分平衡浓度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根据酸碱反应中,碱所得的质子的量等于酸失去质子的量写出的质子平衡方程式。它选所研究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为基准 (零水准物质 ),找出其得失质子的产物 , 将它们的得失质子数作为各自平衡浓度的系数,并将得失质子各产物平衡浓度分别求和再建立等式。

该关系式可理解为:平衡时相对于零水准物质得质子的总浓度与失质子的总浓度相等。

Page 3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质子平衡方程的得出

A、由 MBE 和 PBE联合推导 (电荷—物料平衡法)

B、由溶液中得失质子的关系列出 PBE (重点推介)

C、由各物质参与质子转移前后的状态推出(状态法,参见《化学通报》 1982 ,7 )

Page 3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可按如下具体过程处理:

1、选定零水准物质 ( 即参考水准 reference level 为起始物或终结物,选用时一致即可,推荐选用起始物 )﹔

2、以零水准物质为基准,得质子的写在等号左边,失质子的写在右边 (须列全所有参与质子转移的情况 ) ﹔

3、考虑各项的系数(以得失质子数为基础)。

Page 3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1】求 H2CO3 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

【解】选 H2CO3 和 H2O 为零水准物质。

+[H3PO4] +[NH3] +[HPO4

2-]

+2[PO43-

]

= [H+] [OH 一 ] + 2[CO32 一 ] + [ HCO3

—]

必须注意:在质子条件式中,不能出现作为参考水准的物质。

[H+] = [OH—]

Page 4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3.2 酸碱溶液 pH 的计算

1. 一元弱酸(碱)一元弱酸 HA 的 PBE 为:

c(H+ ) = c (A-) + c (OH-)

由平衡常数式可得: ,

代入 PBE 中得: )(

)()(

Hc

HAcKAc a

)()(

Hc

KOHc w

)()(

)()(

Hc

K

Hc

HAcKHc wa

wa KHAcKHc )()(

Page 4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1. 一元弱酸(碱)

wa KHAcKHc )()(

当 时, 可忽略 (即水解离所产生的 H +是可以忽略的)。因此

                   ( 4 -6 )

c ( HA ) = - c (H+)

代入( 4 - 6 )式,可得:

( 4 - 7 )

( ) 20a Wc HA K K WK

)HA()( cKHc a

)}H({)H( ccKc aa

ac

ac

Page 4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整理成:

( 4 - 8 )

这是计算一元弱酸水溶液酸度的近似式。

2

4)()H(

2aaaa cKKK

c

2( ) ( ) (HA) 0a ac H K c H K c

1. 一元弱酸(碱)

Page 4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当 ,且 时,可认为 c

( H+ )与 相比可忽略,由( 4-7 )式可得:

(最简式 ) ( 4 - 9 )

当 ,但 时,则水的解离不可忽略,但 c(H+) 可忽略,得:

( 4 - 10 )

aa KcHc )(

20a a Wc K K

/ 500a ac K

waa KKcHc )(

20a a Wc K K

/ 500a ac K ac

1. 一元弱酸(碱)

Page 4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5 计算 0.01 mol.L-1 CHCl2COOH (二氯代乙酸)溶液的 pH 值。

解: 已知 = 0.10 mol.L-1 , = 5.0×10-2

· ,但 ,用近似式( 4 -7 )求算,

pH = 2.10

32222

02

1

105.82

10.0100.54)100.5(100.5

2

4)(/)(

cKKKlmolHc aaa

ac aK

20 aaW cKK

/ 500a ac K

1. 一元弱酸(碱)

Page 4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6 计算 0.050 mol.L-1NH4Cl 溶液的 pH 值。

解 : NH4+ 是 NH3 的共轭酸。已知 NH3 的 =1.8×10-5 ,

则 且

可用最简式计算,得

pH = 5.28

6101 1029.5.05.0106.5/)( acaKlmolHc

bK

20 / 500a a W a ac K K c K

1. 一元弱酸(碱)

Page 4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一元弱碱溶液

近似式为: 

       ( 4 - 11 )

最简式为:

         ( 4 - 12 )

2

4)()(

2bbbb cKKK

OHc

bb KcOHc )(

1. 一元弱酸(碱)

Page 4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8 计算 0.10mol.L-1 NaAc 溶液的 pH 值。

解: Ac- 是 HAc 的共轭碱。由 HAc 的 = 1.8×10-5

可得

Ac- 的 = / = 5.6×10-10 。

由于 · > 20 ,且 / > 500 ,故可采用最简式计算。

pOH = 5.13

pH = 14.00 – 5.13 = 8.87

aK

aK

bK WK

bc bK

WK bc bK

6101 105.7106.510.0/)( bb KclmolOHc

1. 一元弱酸(碱)

Page 4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2.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一般说来, > …> ,

如果 / > 101.6 ,溶液中的 H3O+ 主要由第一级解离生成,忽略其他各级解离。因此可按一元弱酸处理。

多元弱碱也可以同样处理。

 

1aK

2aK naK

1aK

2aK

Page 4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9 计算 0.10mol.L-1 H2C2O4 溶液的 pH 值。

解: H2C2O4 的 =5.9×10-2 , =6.2×10-5 , >> ,可按一元弱酸处理。又 >20 , / <500 ,采用近似式:

pH=1.28

1aK

2aKac

1aK WK ac

1aK

22222

2

1

103.52

1.0109.54)109.5(109.5

2

4)(/)( 111

cKKKlmolHc

aaa

2. 多元弱酸(碱)溶液

Page 5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10 计算 0.10mol.L-1 Na2CO3 溶液的 pH 值。

解: Na2CO3 溶液是二元碱, CO32- 的 = /

= 1.8×10-4 ,由于 ,

且 / > 500 ,故可采用最简式算。

pOH=2.38 ,

pH=14.00 - 2.35=11.62

1bK

WK 2aK

2

32.4 10Wb

a

KKK

bc 1bK

32/141 102.4)108.110.0(/)(1

bb KclmolOHc

2. 多元弱酸(碱)溶液

Page 5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酸式盐 以 NaHA 为例, H2A 的解离常数为 和 ,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HA - +  H2O  =  H2A  +  OH -

    HA - +  H2O  =  H3O+ +  A2 -

    H2O  +  H2O  =  H3O+ +  OH -

其 PBE 为: c(H 3 O+) + c(H2A ) = c(A2-) + c(OH - )

根据有关平衡常数式,可得:

3. 两性物质溶液

1aK 2aK

)()(

)()()()( 2

1

Hc

K

Hc

HAcK

K

HAcHcHc wa

a

Page 5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经整理得:

一般可认为 c ( HA- )≈ c ,得:

( 4 - 13 )

①若 c > 20 ,则 可忽略,近似公式:

( 4 - 14 )

②当 c > 20 , c > 20 ,则 +c≈c 得到最简式:

( 4 - 15 )

)(

})({)(

1

21

HAcK

KHAcKKHc

a

waa

cK

KcKKHc

a

Waa

1

21)(

)(

2aK

WKWK

cK

cKKHc

a

aa

1

21)(

2aK

WK 1aK

1aK

21

)( aa KKHc

3. 两性物质溶液

Page 5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计算 NaH2PO4 和 Na2HPO4 溶液中 H+ 浓度的最简式如下:

NaH2PO4 溶液:

Na2HPO4 溶液:

21

)( aa KKHc

32

)( aa KKHc

3. 两性物质溶液

Page 5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11 计算 0.10mol.L-1 NaHCO3 溶液的 pH 值。

解: H2CO3 的 =4.2×10-7 , =5.6×10-11

c > 20 , c > 20 , 可用最简式计算:

pH=8.31

 

1aK

WK 1aK

91171 109.4106.5105.4/)(21

aa KKLmolHc

3. 两性物质溶液

Page 5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弱酸弱碱盐溶液 以 0.10mol.L-1NH4Ac 为例, AC -作为碱,其共轭酸的 (HAC )作为 , NH4

+ 作为酸,其解离常数 (NH4

+)作为 。

由于 c = c

用最简式计算:

= =10 - 7

弱酸弱碱盐溶液 H +浓度的最简式:

                   ( 4 - 16 )

在一定温度下, = 时,溶液呈中性;

> 时溶液呈酸性, < 溶液呈碱性。

aK

aK

1aK

2aK

2aK

120,20

)( 3aw

b

W KcKNHK

K

21

)( aa KKHc 14

5

5

3

10108.1

108.1

)()(

NHK

KHACK

b

wa

Wb

a KK

KHc )(

aK

aK

aK

bK

bK

bK

3. 两性物质溶液

Page 5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酸式盐 以 NaHA 为例, H2A 的解离常数为 和 ,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HA - +  H2O  =  H2A  +  OH -

    HA - +  H2O  =  H3O+ +  A2 -

    H2O  +  H2O  =  H3O+ +  OH -

其 PBE 为: c(H 3 O+) + c(H2A ) = c(A2-) + c(OH - )

根据有关平衡常数式,可得:

3. 两性物质溶液

1aK 2aK

)()(

)()()()( 2

1

Hc

K

Hc

HAcK

K

HAcHcHc wa

a

Page 5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12 计算 0.10 mol.L-1 氨基乙酸( NH2CH2COOH )溶液的 pH 值。

解: 氨基乙酸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解离平衡,故是一种两性物质。+H3NCH2COOH + H3NCH2COO - H2NCH2COO -

=4.5×10-3         =2.5×10-10

因 c > 20 , c > 20 ,由最简式得到:

pH=5.9

1aK

2aK

61031 101.1105.2105.4/)(21

aa KKLmolHc

2aK

WK 1aK

3. 两性物质溶液

Page 5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3.3 酸碱平衡的移动1.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同离子效应 :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导致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现象。如果把沉淀也看成是弱电解质,则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降低。

例如在 HAc 溶液中加入强酸或 NaAc ,溶液中 H3O+

或 Ac- 离子浓度大大增加,使下列平衡

HAc + H2O H3O+ + Ac-

向左移动,反应逆向进行,从而降低了 HAc 电离度。

Page 5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1.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盐效应 : 如果加入不同离子,如往 HAc中加入 NaCl ,平衡向右移动,使弱酸、弱碱的解离度增大。

原因——增加体系的离子强度,使离子氛的作用更为明显,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概率减少。 二者共存时,常常忽略盐效应,只考虑同离子效应。

Page 6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13 从例 4-4 可知, 0.10mol.L-1 HAc 的 H+ 浓度为 1.34×1

0-3 mol.L-1 ,解离度为 1.3 %, pH 为 2.87 。在其中加入固体 N

aAc ,使其浓度为 0.10mol.L-1 ,求此混合溶液中 H+ 浓度和 H

Ac 的解离度及溶液 pH 值。已知: (HAc)=1.8×10-5 。

解:加入 NaAc后: HAc + H2O H3O+ + Ac-

起始浓度/ (mol.L-1) 0.10   0 0.10

平衡浓度/ (mol.L-) 0.10-x ≈0.10   x 0.10+x≈0.10

解得, c(H+)/mol.L-1 = x = 1.8×10-5 , pH=4.74 解离度为 0.

018%

aK

5108.110.0

10.0

10.0

)10.0(

)(

)()(

x

x

xx

HAcc

AccHcK a

1.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Page 6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如果加入 HCl : HAc + H2O H3O+ + Ac-

起始浓度/ (mol.L-1) 0.10   0.1 0

平衡浓度/ (mol.L-) 0.10-x ≈0.10   0.10+x≈0.10 x

解得, c(H+)/mol.L-1 = x = 1.8×10-5 , pH=4.74, 解离度仍为 0.018%.

说明:无论加 HCl还是 HAc ,解离度均从 1.3%降低到 0.0018% ,效果相同。

5(0.10 ) 0.101.8 10

0.10 0.10a

x x xK

x

1.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Page 6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2. 同离子效应的应用

可以控制弱酸溶液中的酸根离子浓度(如 H2S , H2C2O4 , H3PO4 等溶液中的 S2- , C2O 4

2- ,和 PO43- 等浓度)

H2S 是二元弱酸,分步解离平衡如下:

(1) H2S + H2O H3O+ + HS-

(2) HS- + H2O H3O+ + S2-

方程式 (1)+ (2) 得: H2S + 2H2O 2 H3O+ + S2-

平衡常数为:

7

2

103.1)(

)()(1

SHc

HScHcK a

22

2

22

1023.9)(

)()(21

SHc

ScHcKK aa

2. 同离子效应的应用

Page 6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14 在 0.10mol.L-1 的 HCl 中通 H2S至饱和,求溶液中 S2- 的浓度。 解: 饱和 H2S 水溶液浓度为 0.10mol.L-1 ,该体系中 c(H+)=0.10mol.L-1 ,设 c ( S2- )浓度为 x mol.L-1 则 :

解得, x = c(S2-) = 9.23×10-21 mol.L-1

1 2

2 2 2

2 2

222

( ) ( ) ( ) ( ) ( )

( ) ( )

(0.10)9.23 10

0.10

( )

( )

a a

c HS

c

c H c S c H c S c HK

c H S c H S

x

H

K

S

K

2. 同离子效应的应用

Page 6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4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是分析化学实验或其他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重要试液之一,通常所指的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够抵抗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或稀释而能保持溶液 pH 值基本不变的溶液,一般由弱酸 (碱 )以及其共轭碱 (酸 )所组成 ,能控制氢离子浓度。

Page 6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4 缓冲溶液

血液中存在着许多缓冲剂,如 H2CO

3-HCO3- , HPO4

2- ,蛋白质、血红蛋白和含氧血红蛋白等,这些缓冲体系可使血液的 pH 稳定在 7.40左右。 土壤中一般含有 H2CO3-HCO3

-、腐殖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体系,因此,土壤溶液是很好的缓冲溶液 . 大多数植物在 pH< 3.5 和 pH> 9的土壤中都不能生长。不同的植物所需要的 pH值也不同,如水稻生长适宜的 pH为 6~

7 。

Page 6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4.1 缓冲作用原理

缓冲溶液是由一种酸和它的共轭碱组成的混合体系。

HB + H2O H3O+ + B-

大量 少 大量抗酸的作用 : 当加入少量强酸时, H3O+ 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动, B- 浓度略有减少, HB浓度略有增加, H3O+ 浓度基本未变,即溶液 pH值基本保持不变。

Page 6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抗碱的作用 : 当加入少量碱时, OH- 浓度增加, H3

O+ 浓度略有减少,平衡向右移动, HB和H2O作用产生 H3O+ 以补充其减少的 H3O+ 。而 H3O+ 浓度几乎未变, pH基本保持不变。

4.4.1 缓冲作用原理

Page 6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缓冲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1. 具有既能抗碱(弱酸)又能抗酸(共轭碱)的组分; 2. 弱酸及其共轭碱保证足够大的浓度和适当的浓度比。

常见缓冲体系:HAc-Ac-、 HPO4

2-、 NH4+-NH3 和 HCO3

--CO3

2- 等。

4.4.1 缓冲作用原理

Page 6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4.2 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

以弱酸 HB 及其共轭碱 NaB组成的缓冲溶液为例,设其浓度分别为 ca 和 cb 。 HB + H2O H3O+ + B-

     ( 4 - 17 )

可写成下面的形式: ( 4 - 18 )弱碱与其共轭酸组成缓冲溶液,则:

( 4 - 19 )

)(

)()(

Bc

HBcKHc a

)(

)(lg)(

Bc

HBcHBpKpH a

a

ba c

cpKpH lg

a

bb c

cpKpOH lg

Page 7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 - 15  有 50mL含有 0.10mol.L-1HAC 和 0.10mol.L-1NaAC 的缓冲溶液

( 1 )缓冲溶液的 pH 值为 :

74.410.0

10.0lg74.4lg

a

ba c

cpKpH

4.4.2 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

Page 7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 2 )加入 1.0mol.L-1 的 HCl 0.1mL 的后,所电离出的 H+ 与 AC- 结合生成 HAC 分子,溶液中的 AC- 浓度降低, HAC 浓度升高,此时体系中 :

从计算结果可知,加入少量盐酸后,溶液的pH 值基本不变。

1

1

1.0 0.10.10 0.102(mol.L )

50.11.0 0.1

0.10 0.098(mol.L )50.1

0.094.7

8lg 4.74 lg

0.1022

a

b

ba

a

c

c

cpH pK

c

4.4.2 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

Page 7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4. 3 缓冲能力 1. 缓冲容量 (β buffer capacity) :是指缓冲溶液抵御外来强酸强碱的能力,它以缓冲指数 β 的大小来衡量,有人也把 β 称为微分缓冲容量。 缓冲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缓冲体系共轭酸碱对的浓度及其浓度比值。 当缓冲组分浓度的比值为 1:1 时,缓冲容量最大。 当浓度比为 1:1 时,总浓度越大,缓冲能力越大。

Page 7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缓冲范围

缓冲范围: 在实际配制一定 pH 缓冲溶液时,则要选用 (或) 等于或接近于该 pH 值(或 pOH 值)的共轭酸碱对。 配制 pH = 5左右的缓冲溶液,可选用 = 4.74 的 HAc-Ac- 缓冲对;

1 apKpH 1

bpKpOH

aK

aK

bK

Page 7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缓冲范围

配制 pH = 9左右的缓冲溶液,可选用 = 9.25 的 NH4

+-NH3 缓冲对。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缓冲溶液是加 NaOH到弱酸溶液或加 HCl到弱碱溶液中配制而成。常用的缓冲溶液各组分的浓度一般在 0.1~1.0 mol.L-1 之间,共轭酸碱对比值在 1/10~10之间。

aK

Page 7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缓冲范围

•对二元弱酸(碱)及其共轭碱(酸)组成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较为复杂。根据 pK

a1 和 pKa2 的差值,可以组成分段的和连续的两类缓冲溶液。若 ΔpKa 大于 2.6 ,可在 H2A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NaOH,构成缓冲范围为 pKa1士 1和 pKa2士 1 的两段缓冲溶液,实际上是 H2A/ HA 一和 HA 一 /A2 一两种缓冲溶液。

Page 7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缓冲范围

若 ΔpKa < 2. 6 ,则可连续构成从 pKa1 一 1

到 pKa2 + l 间的缓冲溶液。从 β-pH图上看,只是在处有一低谷,随 ΔpKa 的变小低谷变为高谷。根据这个道理,按 pKa 值作适当的组合,将不同的一元酸、多元酸混合在一起便可以构成广谱性的缓冲溶液。

Page 7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4.4 重要缓冲溶液

表 4-3 pH 标准缓冲溶液

pH标准溶液 pH标准值 (>5 )℃饱和酒石酸氢钾 (0.034 mol/L)

0.05mol/L 邻苯二氢钾氢钾0.025mol/L KH2PO4-0.025mol/LNa2HPO4

0.01mol/L 硼砂

3.56

4.01

6.86

9.18

•标准缓冲溶液的 pH 值由精确实验来确定,是以溶液中的 H+ 活度计算得到,即需在普通缓冲溶液的计算基础上校正离子强度的影响。

Page 7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缓冲溶液计算实例例 4 - 16 对于 HAc - NaAc , HCOOH - HCOONa 和 H3BO3 - NaH2BO3 的缓冲体系,若要配制 pH = 4.8 的酸碱缓冲溶液。①应选择何种体系为好?②现有 c(HAc)=6.0 mol.L-1HAc溶液 12mL配成 250mL 的酸碱缓冲溶液,应取固体 NaAc.H2O多少克?解: 已知: p (HCOOH)=3.75 , p (HAc)=4.75 , p ( H3BO3)=9.24如择 HAc-NaAc 体系,则 lg = pH - p =4.8 - 4.75=0.05;

=1.12≈1 浓度比值接近 1 ,缓冲能力强;

ca=c(HAc)=12×6.0/250=0.288 mol.L-1, cb=c(NaAc)=1.12×0.288=0.322 mol.L-1, m(NaAc.H2O)=0.322×136×250/1000=11(g)

aK

aK1aK

a

b

c

c aK

a

b

c

c

Page 7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5 弱酸(碱)溶液中各物种的分布

•定义——分析体系内的试剂和被测物各自的总浓度称为分析浓度•分析反应——即在分析过程中为实现某个目的——如显色、滴定、沉淀等——而实行的反应,又可称为主反应把除产物 MA 以外的两组分的平衡浓度的总和称为总平衡浓度,分别记为 [A’]和 [M’] 。

Page 8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5 弱酸(碱)溶液中各物种的分布

分布分数(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δ) : 某物种的平衡浓度在总浓度 c (也称分析浓度,为各种物种的平衡浓度的总和)中占有的分数。

Page 8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5 1 一元弱酸(碱)溶液一元弱酸 HA ,在水溶液中有 HA 和 A- 两种物种。设它们的总浓度为 c ,即 c = c(HA) + c(A-) 。

aaHA

KHc

Hc

Hc

KAcHAc

Ac

c

HAc

)(

)(

)(1

1

)()(

)()(

a

aA KHc

K

AcHAc

Ac

c

Ac

)()()(

)()(

1HA A

Page 8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23 计算 pH = 4.00 时,浓度为 0.10mol.L-1 HAc 溶液中, HAc 和 Ac- 的分布分数和平衡浓度。解:

85.0108.1100.1

100.1

)(

)(54

4

aHAc

KHc

Hc

15.0108.1100.1

108.1

)( 54

5

a

aAc KHc

K

11 085.010.085.0)( LmolLmolcHAcc HAc

11 015.010.015.0)( LmolLmolcAccAc

4.5 1 一元弱酸(碱)溶液

Page 8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5 1 一元弱酸(碱)溶液

由图可知,在 pH > pKa 时,以 [Ac—] 为主; 在 pH < pKa 时,以 [HAc] 为主。 在 HA = A = 0.5 时, [HA]= [A—] , pH = pKa

Page 8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二元弱酸 H2A 在水溶液中有 H2A , HA- 和 A2- 三种物种,它们的总浓度为 c ,即 c = c(H2A) + c(HA-) + c(A2-) 。则有

211211

2 )()(

)(

)()(1

1)(2

2

2

2

aaaaaaAH

KKKHcHc

Hc

Hc

KK

Hc

Kc

AHc

211

1

)()(

)()(2

aaa

a

HA KKKHcHc

KHc

c

HAc

211

212

)()(

)(2

2

aaa

aa

A KKKHcHc

KK

c

Ac

4.5 2 多元弱酸溶液

Page 8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酒石酸的 p = 3.04 , p = 4.37 , pH < p 以 H2A占优势; pH > p , A2- 物种为主;当 p < pH < p 时,则主要是 HA- 物种。 p 与 p 值相差越小, HA-占优势的区域越窄。

1aK

2aK

1aK

2aK 1aK

2aK

1aK 2aK

4.5 2 多元弱酸溶液

Page 8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对三元弱酸 H3A ,同理可推导出各物种的分布分数:c = c(H3A) + c(H2A-) + c(HA-) + c(A3-)

321211

3 )()()(

)()(23

33

aaaaaaAH

KKKKKHcKHcHc

Hc

c

AHc

321211

1

2 )()()(

)()(23

22

aaaaaa

a

AH KKKKKHcKHcHc

KHc

c

AHc

321211

212

)()()(

)()(23

2

aaaaaa

aa

HA KKKKKHcKHcHc

KKHc

c

HAc

321211

3213

)()()(

)(23

3

aaaaaa

aaa

A KKKKKHcKHcHc

KKK

c

Ac

4.5 2 多元弱酸溶液

Page 8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图 4-3 H3PO4 的 δ- pH图

H3PO4 的 p =2.16 , p =7.21 , p =12.32 。2aK

3aK

1aK

1aK

4.5 2 多元弱酸溶液

Page 8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6 酸碱滴定法

酸、碱或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能转化为酸、碱的物质,都有可能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它们的含量。 HAc + OH- === Ac- + H2O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滴定反应常数,以 表示

可见,酸碱滴定反应能否进行完全,主要取决于被滴定的酸或碱的解离常数 或 的大小。

tK

914

5

108.1100.1

1076.1)(

)(

1

)()(

)(

W

a

bt

K

HAcK

AcKOHcHAcc

AccK

aK

bK

Page 8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1. 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 以 0.1000mol.L-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 同浓度的 HCl 溶液 滴定前 c(H+) = 0.1000 mol.L-1 ,所以 pH = 1.00 。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当 NaOH加入 19.98mL 时 ,

则 pH=4.30 。

51 100.500.2098.19

02.01000.0/)(

LmolHc

化学计量点形成 NaCl 和 H2O , c(H+) = 1.0×10-7 。则 pHsp = 7.00 。化学计量点后 溶液的酸度主要取决于过量 NaOH 的浓度。例如,当加入 NaOH 20.02 mL ,即过量 0.02mlLNaOH浴液, =0.1000× = 5.0×10-5 , pOH = 4.3 ,所以 pH = 14.00 – 4.30 = 9.70 。

)( OHc 02.2000.20

02.0

4.6. l 酸碱滴定曲线

Page 9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从在 A 点,只不过还剩 0.02ml HCl 溶液,而 B 点滴定剂仅过量 0.02ml ,两点间 NaOH 溶液加入量只相差 0.04ml ,溶液的 pH 值却从 4.30突然上升至9.70 ,增加了 5.4 个 pH单位,曲线呈现出几乎垂直的段。这一现象称为酸碱滴定突跃,这一区间,即化学计量点前后±1‰ 范围内 pH 值的急剧变化就称为滴定突跃区间。

4.6. l 酸碱滴定曲线

Page 9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表 4-4 用 c(NaOH)=0.1000mol.L-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 同浓度 HCl 溶液

4.6. l 酸碱滴定曲线

Page 9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突跃 pH = 4.30 ~ 9.70 。变色范围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如溴百里酚蓝、苯酚红等,一些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酚酞等也能使用。因此酸碱滴定中所选择的指示剂一般应使其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内。另外,还应考虑所选择指示剂在滴定体系中的变色是否易于判断。 例如,甲基橙用于碱滴酸滴定时,颜色变化是由红到黄。由于人眼对红色中略带黄色不易察觉,因而一般甲基橙不用于碱滴酸,常用于酸滴碱。

Page 9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4-5 用不同浓度的 NaOH 溶滴定不同浓度 HCl 溶液的滴定曲线

图 4-5 就是用不同浓度的 NaOH 溶液滴定 不 同 浓 度 HCl 溶液的滴定曲线。由图可见,滴定体系的浓度愈小,滴定突跃就愈小,滴定突跃的大小还与酸、碱本身的强弱有关。

Page 9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0.1000mol.L-1 NaOH 溶 液 滴 定 20.00mL 同浓度 HAc 滴定前 由于被滴定物质为一元弱酸,因此

pH = 2.88

1

5 3

( ) /

0.1000 1.810 1.3 10

ac H mol L cK

Page 9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形成了 HAc–Ac-

缓冲体系,所以

例如当加入 NaOH 溶液 19.98mL 时

a

ba c

cpKpH lg

15100.598.1900.20

1000.002.0)(

LmolHAccca

12100.598.1900.20

1000.098.19)(

LmolNaAcccb

75.7100.5

100.5lg75.4

5

2

pH

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Page 9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化学计量点 由于终点体系为 Ac- + H2O ,因而

bspsp KcOHc )(

12100.500.2000.20

1000.000.20

Lmolcsp

25.975.400.1400.14 ab pKpK

128.525.92 1010100.5)( LmolOHc sp

28.5sppOH 14.00 8.72sp sppH pOH

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Page 9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化学计量点后 酸度主要由过量碱的浓度所决定,相关数据与强件碱滴定强酸相同。例如,当过量0.02mLNaOH 溶液时, pH = 9.70 。 滴定突跃明显小多了( 7.75~9.70) 。被滴定的酸愈弱,滴定突跃就愈小,有些甚至没有明显的突跃。 化学计量点前曲线的转折不如前一种类型的明显。这原因主要是缓冲体系的形成。 化学计量点不是中性,而是弱碱性。只能选择那些在弱碱性区域内变色的指示剂,例如酚酞,变色范围 pH = 8.0 ~ 10.0 ,滴定由无色→粉红色。也可选择百里酚蓝。

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Page 9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图 4-6 NaOH 溶液滴定不同弱酸溶液的滴定曲线

准确滴定的判据 眼睛来判断终 点 , 一般也会有约 0.2~0.3

个 pH 值单位的不确定 性 。根据终 点 误差 公 式 , 若 要 使 终点 误 差≤ 2‰ , 就要求 :

≥10-8)( ba cKcK 或

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Page 9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3. 多元酸、混酸以及多元碱的滴定

多元酸及混酸的滴定首先要有以下预测:

1) 根据 ≥ 10-8判断各个质子能

否被准确滴定。

2) 根据 ≥ 104判断能否实现分

步滴定。 ( 欲使滴定误差在 0.1% ,则需≥ 1

06 )

3)由终点 pH 值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naKc0

1

/nn aa KK

Page 10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以 0.10mol.L-1 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 H3PO4

溶液为例。 H3PO4 在水中分三级解离:

H3PO4 H++H2PO4- = 2.12

H2PO4- H+ + HPO4

2- = 7.21

HPO42- H++PO4

3- = 12.32

显然, <<10-8 ,所以直接滴定 H3PO4 只能进行到 HPO4

2- 。其次, > 104 , > 104 ,可以分步滴定。有两个较为明显的滴定突跃。

1apK

2apK

3apK

30 aKc

21/ aa KK

21/ aa KK

3. 多元酸、混酸以及多元碱的滴定

Page 10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第一化学计量点形成 NaH2PO4 ,所以

这时 δ(H2PO4-) = 0.994 , δ

(HPO42-) =δ(H3PO4) = 0.003 ,

显然两步反应有所交叉,可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

1 21

1( )

21

(2.12 7.21) 4.662

sp a apH pK pK

3. 多元酸、混酸以及多元碱的滴定

Page 10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第二化学计量点产生 Na2HPO4 ,

δ(HPO42-) = 0.995 ,反应也

有所交叉,选择酚酞(变色点 pH≈9 )为指示剂,但最好用百里酚酞指示剂(变色点 pH≈10 )。

76.9)32.1221.7(2

1

)(2

1322

aasp pKpKpH

3. 多元酸、混酸以及多元碱的滴定

Page 10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 .多元碱的滴定用 0.10 mol.L-1 HCl 溶液滴定同浓度 Na2CO3 溶液,由 Na2C

O3 的 , p 可知 , 及均满足准

确滴定的要求,且 ,基本上能实现分步滴定。第

一个滴定突跃不太理想,第二个滴定突跃较为明显。第一化学计量点时形成 NaHCO3 ,因此

=1/2 ( 6.37+10.25 ) =8.31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采用甲酚红和百里酚蓝混合指示使终点变色明显。第二化学计量点时:形成 H2CO3 的饱和溶液( 0.040mol.L-

1 ),作一元酸处理,求得 pHsp2 = 3.89 。甲基橙为指示剂。

75.31

bpK 63.72

bK

10 bKc 20 bKc

410/21

bb KK

)(2

1211

aasp pKpKpH

Page 10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滴定过程中生成的 H2CO

3转化为 CO2 较慢,易形成 CO2 的饱和溶液,使溶液酸度增大,终点过早出现。。在滴定至终点时应剧烈摇动溶液,使 CO2尽快逸出。为更准确地确定终点,最好采用为 CO2 所饱和并有相同浓度的 NaCl 和指示剂的溶液为参比。

4 .多元碱的滴定

Page 10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6.2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最常用的标准溶液是 0.10 mol.L-1 HCl 溶液和溶液。盐酸标准溶液 HCl标准溶液应配成近似于所需浓度,然后进行标定。常用的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和硼砂。1. 采用无水碳酸钠时,用甲基橙-靛蓝作指示剂。标定的反应为: Na2CO3 + 2 HCl = 2NaCl + CO 2 + H2

O主要缺点是其摩尔质量( 106.0g.mol-1 )较小,称量误差较大。

Page 10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2. 采用硼砂 (Na2B4O7 .10H2O) 时: B4O7

2 -+ 5H2O = 2H3BO3 + 2H2BO3-

优点 : 是摩尔质量大 (381.4g.mol-1) ,称量误差小,且稳定,易制得纯品。

缺点 :易风化失去部分结晶水,需保存在相对湿度为 60 %(糖和食盐的饱和溶液)的恒湿器中。滴定反应为: B4O7

2 -+ 2H ++ 5H2O = 4H3BO3 在化学计量点时, H3BO3 浓度为 0.10 mol.L-1 ,溶液 pH 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pH = 5.1 ,可选甲基红作指示剂。

6101 106.71.0108.5/)( acKLmolHc

Page 107: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NaOH 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又易吸收空气中的 CO

2 ,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基准物质有草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等。草酸 (H2C2O4 .2H2O) 是弱二元酸,其 =6.5×10-2 ,

=6.1×10-5, <104 。只能一次性滴定至 C2O4

2 -,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草酸稳定性较高,但其摩尔质量( 126.07g.mol-

1 )不太大,为减少称量误差,可以多称一些草酸配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标定时,移取部分溶液。

1aK

2aK

21

/ aa KK

Page 108: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邻苯二甲酸氢钾( KHC8H4O4 ) :

易溶于水,不含结晶水,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较大( 2

04.2g.mol-1 ),所以它是标定碱液的良好基准物质。由于它的 =3.9×10-6 ,滴定产物为邻苯二甲酸钾钠,呈弱碱性,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2aK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Page 109: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NaOH 强烈吸收空气中的 CO2 ,在 NaOH 溶液中常含有少量的 Na2CO3 。用该 NaOH 溶液作标准溶液滴定时,若用甲基橙或甲基红作指示剂,则其中的 Na2CO3被中和至 CO2 + H2O ;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则其中的 Na2CO3仅被中和至 NaHCO3 。这样就使滴定引进误差。此外,在蒸馏水中也含有 CO2 ,形成 H2CO3 ,能与 NaOH 反应,但反应速度不太快。当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常使滴定终点不稳定,稍放置,粉红色褪去,这是由于 CO2 不断转化为 H2CO3 ,直至溶液中 CO2 转化完毕为止。因此当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需煮沸蒸馏水以消除 CO2 的影响。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Page 110: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4.6.3. 酸碱滴定应用示例1. 直接法 工业纯碱、烧碱以及 Na3PO4 等产品组成大多都是混合碱,它们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例如纯碱,其组成形式可能是纯 Na2CO3 或是 Na2CO3 + NaOH ;或是 Na2CO3 + NaHCO3 ,其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测定方法可用下例说明。

例 4-24 某纯碱试样 1.000g ,溶于水后,以酚酞为指示剂,耗用 0.2500mol.L-1 HCl 溶液 20.40mL ;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用 0.2500mol.L-1 HCl溶液滴定,共耗去 48.86mL ,求试样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Page 111: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该方法即“双指示剂法”

用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的粉红色刚好消失为终点,滴定剂体积为V1 ,此时刚把体系中的 NaOH( 如果存在的话 )全部中和,同时 ( 或仅仅 )把 Na2CO3 中和到 NaHCO3 。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用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为终点,滴定剂体积为 V2 。 V2仅是滴定 NaHCO

3 所消耗的 HCl 体积。然后根据体积数计算出两者含量。

这只是读数的示意,不符合滴定的读

数规则(每次需从“

零”

刻读开始)。

Page 112: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100)( 21

s

NaOHHClNaOH m

MVVCW

%1002

232

32

2 s

CONaHClCONa m

MVCW

体积关系 存在的组分V1→0 NaHCO3

V2→0 NaOH

V1 = V2 Na2CO3

V1 > V2 NaOH + Na2CO3

V1 < V2 Na2CO3 + NaHCO3

3

3

HCl 2 NaHCONaHCO 100%

c V MW

m

Page 113: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解 :本例中,以酚酞为指示剂时,耗去 HCl

溶液 V1 = 20.40mL ,而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时,耗用同浓度 HCl 溶液 V2 = 48.86 - 20.40 = 28.

46mL 。显然 V2 > V1 ,可见试样为 Na2CO3 +

NaHCO3 ,因此:

2 3

3

( )

0.2500 20.40 106.0 1054.06%

1.000Na COw

3

3

(NaHCO )

0.2500 (28.46 20.40) 84.0 1016.93%

1.000w

Page 114: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许多不能满足直接滴定条件的酸、碱物质,如 NH4+、

ZnO、 Al2 ( SO4 ) 3 以及许多有机物质,都可以考虑采用间接法测定。 例如 NH4

+ ,其 p = 9.25 ,是一种很弱的酸,在

水溶剂体系中是不能直接滴定的,但可以采用间接法。测定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和甲醛法,其中蒸馏法是根据以下反应进行的:

NH4+(aq) + OH-(aq) NH3(g) + H2O(l)

NH3(g) + HCl(aq) NH4+(aq) + Cl-

NaOH(aq) + HCl(aq) (剩余) NaCl(aq) + H2O(l)

aK

2. 间接法

Page 115: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一些含氮有机物质(如含蛋白质的食品、饲料以及生物碱等),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氮转化为 NH4

+ ,再依 NH4+ 的蒸馏法进行测定,这种方

法称为克氏( Kjeldahl )定氮法。 将试样与浓 H2SO4 共煮,进行消化分解,加入K2SO4 以提高沸点,氮在 CuSO4催化下成为 NH4

+ :

溶液以过量 NaOH 碱化后,再以蒸馏法测定。

2 4 2 4

4 2 2 4H SO K SO

m n CuSOC H N CO H O NH

Page 116: 4.1   电解质的电离 4.2   酸碱质子理论 4.3   酸碱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弱酸(碱)溶液中物种的分布 4.6   酸碱滴定法

例 4-25 将 2.000g 的黄豆用浓 H2SO4进行消化处理,得到被测试液,然后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将释放出来的 NH3 用 50.00mL , 0.6700mol.L-1 HCl溶液吸收,多余的 HCl采用甲基橙指示剂,以 0.6520mol.L-1 NaOH 30.10mL 滴定至终点。计算黄豆中氮的质量分数。解:

(HCl) (HC ) (NaOH) (NaOH) (N)( )

{ }lN

c V c V Mw

m

%72.9000.2

1001.14)10.306520.000.5067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