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 西 社社社社 社社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

社会主义(建设)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思锋. 社会主义(建设)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涵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 问题: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 课程体系: 1 、市场经济的一般(从资本主义特殊中概括) 2 、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 3 、社会主义的一般(从空想到科学) 4 、社会主义的特殊(马恩、列宁、中国的特殊) 5 、市场经济的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章 市场经济的理论框架. 经济与经济学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思锋

社会主义(建设)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涵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建设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问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

课程体系:1 、市场经济的一般(从资本主义特殊中概

括)2 、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3 、社会主义的一般(从空想到科学)4 、社会主义的特殊(马恩、列宁、中国的

特殊)5 、市场经济的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章 市场经济的理论框架

壹 经济与经济学 1 经济:资源。稀缺性。瓦尔拉 (walras) : “所谓社会财富,我指

的是所有稀缺的东西,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也就是说,它一方面对我们有用,另一方面它可以供给我们的使用的数量却是有限的。”

节约。投入产出。

2 经济学:资源配置3 理性人假设:4 两种经济活动方式:•(1) 自然经济 •(2) 商品经济

• 5 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1 ) 计划配置资源:• 计划 ----- 事先的安排。• 计划配置资源 ----- 根据事先的安排把生

产要素人为地分配到各种产品的生产上。 .

( 2 )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 ------ 商品交换的场所和规则。• 市场配置资源 ------ 价值规律自发地把生

产资料和劳动力分配到价格更高的部门。• 体制:一个系统中要素的相对位置和相

互关系。(组织、机构)(碳元素)(分类标准)。

• 制度:系统中各要素的品质• 机制:系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相互

关系(互动)。• 机制:体制的作用过程或体制的功能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商品的价格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

价值

★ 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优胜劣汰。

三、基本观点及其论证框架

◆宏观调控

 对全局性、长期性资源配置无能为力

自发地配置资源

导致优胜劣汰

          ◆法治

 对公众的、社会的利益无暇顾及

刺激企业改进技术

政府的职能 市场缺陷 价值规律的作用

◆宏观调控

 对全局性、长期性资源配置无能为力

自发地配置资源

导致优胜劣汰

          ◆法治

 对公众的、社会的利益无暇顾及

刺激企业改进技术

政府的职能 市场缺陷 价值规律的作用

四、观点的论证:★ 价值规律的激励作用。

价值

  ▲概念复习: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

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

部门内部的竞争

优胜劣汰

▲追求货币的内在动力:

以使用价值为目标的自然经济(使用价值质与量的有限统一)。

以货币为目标的商品经济。

* “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 10% 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 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 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 100% 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 的利润,它就敢犯一切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

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

刺激企业改进

追求货币的内在动力 技术 ,提高劳

动生产率

▲边沁的功利主义与十字路口现象

“个人利益是唯一的现实利益”,“社会利益只是一种抽象的总和”

—— 边沁

“十字路口”现象

规则+警察=法治

▲激励作用的双向效应

   激励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    率

对公众的、社会的利益无暇顾及

★ 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作用 ▲ 概念复习 ◎ 价格             商品的价值 贵金属充当货币材料 货币的价值 商品的供求关系

商品的价值 使用纸币时 纸币的发行量 商品的供求关系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

“看不见的手”

价格供求关系

价格经济人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格

供给 <需求 价值

t

供给 >需求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按照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要量,分配到这一部门的社会劳动时间。

“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量相适应。”

------马克思

▲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与有计划的资源配置

当某一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价格下降,人们象逃避瘟疫一样纷纷离开这一部门。

当某一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时,商品的价格上升,人们象蜜蜂采蜜一样纷纷涌入这一部门。

▲萨伊、马歇尔与凯恩斯

萨伊 · 让 ·巴蒂斯特( Say Jean-Baptiste,1767-1832)

“ 供给自行创造需求”:

货币形式 生产 分配

实物形式

供给 需求

马歇尔 ·阿费里德 (Marshall Alfred,

1842-1924)

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和谐完善和市场机制的神奇作用,能够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

*1929-1933 大危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 44% 。 1933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只相当于 1909年的水平。

“完了 , 一夜之间我的股票竟成了一堆废纸…… . 上帝呀……”

凯恩斯 ·约翰 ·梅纳德( keyens John Maynard,1883-1956)

经济危机的原因:有效需求不足

灵活偏好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资本边际效率下降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国家实行宏观调控。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五、本章的结论★ 现代市场经济:相对于马歇尔所推崇的完全竟争的市场经济,即从 20世纪 50年代起逐步完善的,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功能的同时,通过法治与宏观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的市场经济。

第二章 分析未来社会的基本态度和思想方法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理解•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的辩证法。• 历史的辩证法 ------- 唯物主义历史观。• 思维的辩证法 ------- 实践认识论。

•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历史的辩证 法 ( 经 济 哲 学 )----- 剩 余 价 值 学说 -------- 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

• 3 科学社会主义 -------- 后资本主义 ( 未来 ) 社会的假说。

二、分析未来社会的基本态度和思想方法

•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后资本主义社会•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后封建帝国主义社

会• 中国的社会主义: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 1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中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 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中认识未来;

• 2  对未来社会只可提出大概的轮廓和趋势 , 不可规定具体方案 , 更不可在细节上做更多的预测和描绘;

• 3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或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不能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

三、猜想、假说和理论

• 1 、猜想 ------ 预测、想象、理想、神话• 2 、假说 ------ 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

学事实对未知的现象及其规律做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说明。

• (1) 事实加逻辑证明;• (2) 有一定推测的性质。

• (3) 假说形成的三个阶段:• A. 描述已有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和新

关系;• B. 运用已有的知识或少量的事实进行逻

辑论证,解释事实和关系,对规律做出初步的假定;

• C. 利用理论和科学事实进行广泛的论证,形成完整的科学假说。

• 2 假说向理论的转化• ( 1 )假说的三种可能:• A. 假说形成以后,与新的事实产生根本

性矛盾,假说就会被推翻,代之以新的假说;

• B. 新事实与假说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观点上有矛盾 , 需要修正假说;C. 新的事实丰富和补充了原有假说。

• (2) 假说转化为理论:• A. 科学假说运用于实践时,由于愈来愈

多的事实与假说相符合,证明假说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时假说可以被认为就是理论。

• B. 由假说做出的科学预测得到事实的证明,这时假说可以被认为就是理论。

• 相对真理——绝对真理

社会 h

第三章 社会主义一般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

• 1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观点• (1) 托 马 斯 . 莫 尔 ( 英 1478—1535) 的

《乌托邦》:废除私有制 , 土地共有 , 国家可以重新分配产品,生产由城镇直接管理 , 对外贸易由国家统一经营。

• (2) 托马斯 .康帕内拉 (意大利 1568—1639) 的《太阳城》: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劳动 ,劳动光荣 ,按需分配 ,没有交易。

• 2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 (1) 昂利 . 克劳德 .圣西门 ( 法国 .1760---1825)

的《论实业制度》。• a 社会发展存在着规律。• b 实业制度:实业家和科学家掌握着政权。对人的管理极不重要 , 维持秩序的责任为所有公民的共同义务 , 对人的管理和统治将被对物的管理所代替 ---- 社会组织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 ---- 生产是有组织和有计划的 -----普遍的劳动是实业制度的根本原则。

• (2)弗朗斯瓦 .沙利 .傅利叶 ( 法国 .1772—1837) 的《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协作社制度 ( 和谐社会 ) ;法郎吉 ( 生产消费合作社 )----工业是对农业的补充 ----招资入股 --- 多种分配方式 ( 资本占十二分之四 ,劳动占十二分之五 ,才能占十二分之三 )------人们都参加共同劳动。

• (3) 罗伯特 . 欧文 ( 英 国 .1771---1858) 《致拉纳克郡报告》 -------没有阶级 ,没有剥削 , 人人劳动 ----- 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 ------按需分配 ----- 要消灭工农差别 , 城乡差别 ,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 3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贡献:• (1) 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2) 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天才的猜想;• 4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局限性:• (1)找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道路和社

会力量;• (2) 对未来社会设想的太具体。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后资本主义的设想

( 一 ) 基本特征:1 、 物质基础 ------ 机器生产的发展为用真正社会的生产

制度代替雇佣劳动制度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2 、 生产资料所有制 ------消灭私有制 ----- 生产资料归社

会所有 -----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 以现代成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

 

• 3  、产品分配 -------各尽所能,(经过各种扣除)按劳分配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4  、生产组织形式 -------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

• 5  、财富形式 ------- 以直接体现社会劳动的社会产品存在(不是以商品或货币的形式存在)。

• ( 二 )    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

• (1)  过渡时期;• (2)  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  

三、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2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3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四、 斯大林的理论总结

• 1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2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3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5 、关于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6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7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了生产力、否定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坚持了社会主义 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2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3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

4 、手段:• ( 1 ) 公有制;• ( 2 )共同富裕(按劳分配)。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的特殊)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

发达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 2 含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 3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 4 主要任务:发展生产力•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二 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79 年邓小平讲 : “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1983 年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 ,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5 年邓小平讲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7 年邓小平讲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

1991 年邓小平讲 “不要以为 , 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 , 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 , 不是那么回事”

1992 年邓小平讲 : “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1991 年邓小平讲 “不要以为 , 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 , 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 , 不是那么回事”

1992 年邓小平讲 : “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 1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分配方式的依据 ----- 生产资料所有制;

分配的计量依据 ------ 按要素分配和按要素的贡献分配。)

第五章 企业• 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市场、政府的相

对位置和相互关系。• 运动队 ----- 企业• 运动场 ----- 市场• 裁判员 ----- 政府

• 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 ------ 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关系、部门之间的竞争)、企业(部门内部的竞争)、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含宏观调控和提供法制)。

(一)市场: 1 商品市场 生活消费品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2 要素市场要素:微观经济学中,劳动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企业家才干

一 企业的本质是企业竞争力

• 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的这样一种能力——企业通过占有、创造和利用稀缺资源 , 以比他们的国内和国外竞争对手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

• 一般来说 , 企业能够占有、创造和利用的资源有:

• 自然资源 .

• 资本资源 .

• 人力资源 .

• 文化资源 .

二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产品差异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产品差异不被模仿、拷贝和跟进的能力。

•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对资源的垄断性占有。• 企业占有的自然资源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创造资源。

• 企业占有的资本资源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创造资源。

• 企业的人力资源也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创造资源。

• 企业的文化资源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

• 企业的人才可以流失 ,但是人才成长的环境、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氛围是流失不了的 , 企业的核心技术可以被买走 ,但是创造核心技术的组织制度和团结合作的群体精神是买不走的;企业的商业机密可以被偷去 ,但是开拓市场的能力以及经过长期努力形成的企业信用是偷不去的;企业的产品差异可以被模仿 ,但是创造产品差异优势的企业进取精神是模仿不了的。

三 内方外圆的企业哲学

• 1 企业哲学是关于企业的根本观点 , 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原则。

• 2 企业体 制是构成企业整体的若干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企业体制的关键是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利益、行为的一致性。

• 3 企业机制是企业体制功能的作用过程,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界各种信号刺激的反应

• 4 理论论证:• ( 1 ) 交易成本 ------ 在市场交易中 ,参与交易的各方为完成交易而付出的必要的谈判费用和履行合同费用。

• ( 2 ) 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

5 内方外圆诠释

• ( 1 )内方是指 , 企业内部遵循的是利益一致性和行为一致性的原则 ,强调的是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精神 , 讲究的是照章办事、严格服从的规矩 。

• 通过企业的组织、制度、环境、氛围建设 ,• 第一 , 形成企业全体成员利益的共同体 ,尽可

能减少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企业员工之间因利益矛盾而造成的磨擦 ,减少因这些摩擦而引起的企业能量的内耗;

• 第二 , 形成具有企业全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企业机制 , 在企业遇到外部的任何刺激时 , 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做出系统性的反应。

• 从几何学的角度看 ,无论是平面的方还是立体的方 , 怎样对它进行“方”式分割 ,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总是最容易相切的。

• (2).外圆是指 , 企业对外遵循的是利益分割原则,运用的是市场交易手段 ,讲究的是市场竞争技巧。

• 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面对的是:• 第一 ,作为竞争对手的同行业的其它企业;第二 ,作为交易伙伴的上游的要素供给者;第三 ,作为交易伙伴的下游的商品购买者;第四 ,作为市场裁判员的各级政府部门。

• 其中,与竞争对手打交道 ,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逻辑迫使企业必须依靠竞争实力、运用竞争手段和技巧;

• 与交易伙伴打交道 , 讲究双赢 , 讲究信用 ,讲究合理的利益分割 , 讲究精诚的合作;

• 与政府部门打交道 , 讲究依法办事 , 讲究市场规则 , 讲究用好政策。

• 从几何学的角度看 , 在等面积的平面几何图形中 ,圆的周长最短 ,向心力最强。围绕圆的任一半径旋转 360 度 ,其轨迹称为球。在等体积的立体几何图形中 ,球的表面积最小 ,因而 ,球体的凝聚力最大;球与其他物体接触的面积最小 , 因而 ,球运动的阻力小、活动性强。

四 企业组织、制度、环境和氛围

• 1 建设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功能的企业组织。

• 2 建设具有约束性、激励性功能的企业制度。

• 3 建设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规范行为、激励进取功能的企业环境。

• 4 建设具有激发精神、催人向上功能的企业氛围。

第六章 市场• 一、市场竞争:• 1 、 部门内部的竞争: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丰裕)、购买者之间的竞争(短缺)、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的竞争。

• 技术进步 ----- 公众的社会的利益 -----法制(市场规则)。

• 2 、部门之间的竞争: • 配置资源 -----全局的长期的资源配

置 -----宏观调控。市场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二、市场理论

价格(元 /斤)

需求量(百万吨 /

年) 5 8

4 9

3 12

2 15

1 20

大米的需求表 需求函数 Qd=a-bP (直线)

需求曲线P价格

O Q需求量

5

4

3

2

1

8 9 12 15 20

D

D

1 、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 2 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函数大米的供给表

价格(元 /斤)

需求量(百万吨 /

年) 5 18

4 17

3 14

2 10

1 0

供给函数Qs=-a+bP (直线)供给曲线

0 Q供给量

P价格

5

4

3

2

1

10 14 17 18

S

S

• 3 均衡价格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得到均衡价格

P

Q0

E 均衡点

D S

P’

Q’

• 4 劳动供给与工资理论

SD

0 L 劳动量

W

工资率 S’

E

D’

E’—移民进入

W

L0

S

C

• 5 土地供给与地租理论R

租金

0 T土地数量

S

S

D

D

E

• 6 资本供给与利息理论r, i收益率

和利息

率(百

分比 /年)

0 K

DS

E短期均衡

S’

E’ 长期均衡

SL

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 1 商品市场 ----- 消费品和生产资料• 2 要素市场 ----- 劳动、资本、土地• 现代要素市场:劳动、资本、信息、技术、才干等。

• 厉有为(原深圳市委书记)讲,市场经济体制的十大体系( 1 )价格体系;( 2 )企业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 )生产要素市场体系;( 4 )国有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5 )以社会中介为主体的社会服务和监督体系;( 6 )社会保障体系;( 7 )社会分配体系;( 8 )宏观调控体系;( 9 )法律体系;( 10 )

四、市场规则

• 市场(游戏)规则: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制定的各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守的制度章程。

• 十字路口现象:• 市场规则的本质 ----- 等价交换和平等竞争。

• 1 市场进出规则 ----工商登记,法人资格;商品性能、质量、计量、价格、包装、说明等等的规则。市场进出障碍。

• 2 市场竞争规则 ----- 机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销售商品,获取劳动力,纳税。 ------- 规范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假冒,粗制,行贿,欺行霸市,虚假信息等);反对地区封锁,反对垄断。

• 3 市场交易规则:• 交易方式:公开化,货币化,票据化,

规则化。• 交易行为:公平交易。• 交易价格:市场化,最高限价,最低限

价。

• 4 市场规则形成的条件:• 经济环境:供求关系的宽容度(商品丰裕),市场信号的清晰度,市场行为的透明度。

• 市场规则的制度基础:• 企业独立化,产权明晰化资源流动化,• 经济关系契约化。

• 5 市场规则的维系• 提高民法效应:以法代政,等价有偿、

平等自愿的民法院则,市场行为的法律约束。

• 完善市场立法:商业法,交易法,价格法,竞争法等等。

• 加强市场执法。

第七章 政府• 一 公共产品与政府职能• 1 私人产品与 公共产品• 排他性与非排他性•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2 市场缺陷、市场失效• 公共牧地,搭便车,• 3 政府职能 ------ 提供公共产品:军队,警察,

安全,交通,秩序,规则、宏观调控。

• 二 政府的双重角色• 1 提供公共产品:( 1 )宏观经济的管

理者 -----宏观调控:经济手段(财政、或币、收入),经济景气;( 2 )市场秩序的共给者。

• 2 国有资本的所有者

第八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一、         产权• 产权是指人们对物品、债务、股份、知识等各

类财产的权利关系,包括财产占有权和财产所有权。财产占有权是指对财产的实际拥有及控制权,体现为对财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财产所有权是财产占有权的法律体现,意味着财产占有者对财产占有的合法性,并依此获得法律保护。

• 历史上,财产占有权先于财产所有权。人类的原始社会,一个部落、一个氏族在一个区域内生产、生活,他们就自然的拥有了对区域内生产和生活资源的占有权,当别的部落或氏族侵犯其占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源时,他们就会用各种方式包括暴力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占有权。但是,这时的人们还没有财产所有权的观念。当原有的区域内丧失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时,这些部落或氏族就会迁徙到其他区域,原有的区域对于这些部落或氏族来说,就失去了财产占有权。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落、氏族中有了剩余,起先是由部落、氏族的首领代表所有成员管理并支配这些剩余,然后演化为首领们随意把剩余及其它财产占为己有,然后社会就出现了阶级的对立,于是就产生了国家,于是国家就用法律的方式规定首领们对剩余及其所占有的其它财产的合法化。这种由法律规定的旨在保护财产占有者对财产占有权的合法化的权利,就是财产所有权。

二、传统产权制度• 传统产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财产所有权

与财产占有权的统一。财产所有者因财产所有权而拥有对财产的占有权及由此派生的对财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财产占有权附属于财产所有权。

• 财产所有者通过两种方式改变财产所有权从而改变财产占有权:一是赠予,如国王、皇帝把归其所有的土地赠予大臣,父母长辈把归其所有的土地赠予子女;二是市场交易,即财产所有者通过市场买卖,转让财产所有权从而转让财产占有权。土地的出租及货币的借贷则是在不改变土地与货币的所有权及占有权的情况下,通过市场交易从而使土地及货币的使用权与占有权暂时的有限的分离。

• 另一种情况是财产占有权非法的脱离财产所有权,如盗窃、抢劫、占山为王,这时,如果法律不能维护所有者的权益,那么财产所有权就会因为财产占有权的丧失而失去意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改朝换代的革命改变法律,重新分配所有权,从而改变占有权。

• 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是对传统 产权制 度 的 概 括 和 说明;《资 本论》中讨论的资本,也是传统产权制度下资本所有权与资本占有权相统一时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的表述中,由于资本所有权与资本占有权的统一,其私人占有也意味着私人所有;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具体形式与实现形式的论述,也是在传统产权制度的框架内表述与理解的。

三、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

• 现代产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财产所有权与财产占有权的分离。在现代股份经济中,企业的出资者即股东因出资而拥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享有代理人选择权和剩余索取权,并以自己的出资额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企业以法人资格拥有财产占有权,并通过代理人使用财产、经营企业、处置财产即依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转变财产的存在形式。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现代产权制度的具体形式。法人是指在法律上与自然人享有同等的民事、刑事权利的机构。公司法人是指通过注册登记依法拥有公司的财产占有权并以公司经营业绩向出资者负责、以公司全部财产对债务负责的在法律上与自然人享有同等的民事、刑事权利的机构。

• 公司法人按照出资者的意志选择某一自然人作为法定代表人行使公司法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公司中构建责权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权力结构,形成公司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

• 其中,股东以自己向公司的出资份额为依据享有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并通过参加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按照一股一票的规则行使其选择代理人的权利,通过股息或红利分配实现其剩余索取权;股东以自己的出资额向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股东通过资本市场交易转让属于自己的公司财产所有权;掌握公司股份控制额的大股东,按照多数决定规则操纵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

• 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选举的代表股东利益的公司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实行一人一票、多数决定、董事个人负责的投票制度,在议案表决时,董事不能投弃权票,只能在赞成或反对票中选择其一,并且签字画押,记录在案,以备秋后算账。经理是董事会聘任的企业经营者,实施董事会决议,主持公司生产经营,并直接向董事会负责。

• 监视会是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选举的代表股东利益,对公司董事会成员、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等权力结构与制度安排,就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内容。

四、 基于现代产权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

• 当前,如何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结合问题仍然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必须使多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现代产权制度及基于其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内在结合问题的途径。

• 作为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国家与其他股东具有平等的身份。国家作为股份公司的出资者与其他出资者一样,以自己的出资获取公司财产的所有权,又凭借财产所有权享有代理人选择权和剩余索取权,并以自己的出资额向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

•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后的股份公司作为公司法人,拥有公司的财产占有权及其派生的公司财产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作为市场主体,股份制企业与其他形式的企业在市场上是平等的竞争者。国家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对所有的企业实施统一的无歧视政策。

• 在现代产权制度条件下,国有资本比国有企业更重要,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意志。在国有企业按照股份制形式改制之后,国家可以逐步转让国有股,使国有资本的实物形式逐步转变为货币形式。

• 第一,可以形成实力强大的无可比拟的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有资本。在股份制企业尊规守法、正常运行时,完全可以由民间资本乃至外资控股;当国家认为需要调节某一公司的经营方向或者因为其它重要理由时,就运用强大的国有资本,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其股份,掌握其股份控股权,以实现国家的意志;当国家认为这一公司已经运行正常、没有必要由国家控股时,又可转让国家股份,交由民间资本去经营。

• 第二,在具有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特征的现代产权制度下,国有资本由实物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可以彻底实现政企分离,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无论出资者是谁,股份制企业都要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国家作为宏观经济的所有者,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制,完善和实施市场规则,实现市场的有序运行;二是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调节经济景气周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在上述两种方式失效时,才动用国有资本,用收购或转让股份公司控股权的方式实现国家的意志。

• 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现代产权制度在不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重性质的同时,使财产的占有社会化并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从而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全球化。

第九章 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一 经济发展战略

• 战略概念 ---- 战略目标 ---- 战略步骤 -----战略重点. ( 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战略步骤:三步走;• 3.战略重点:包括农业、能源和交通以及教育和科学; )

二 速度、效益、比例

• 1.速度: GDP (三类产业的增加值)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

• 必要性:对于中国而言,必须保持一种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经济压力(人口增长); 2001 年,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对带动就业 130万人。

• 可能性:中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发展潜力很大,保持高速增长是有可能的。

• 2.效益:是一种相对量,指的是投入与产出比。

• 3.比例:由于整个社会的平均技术水平很低,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设备利用率很低,行业竞争呈现出一种恶性竞争的局面,造成比例失调;

• 要求:一是市场主体应以效益为先;二是政府应进行很好的宏观调控

三 调整和与优化经济结构

1 产业结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特别是信息产业 ---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大力发展服务业

2 地区结构 -----六大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梯度递进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 ---- 战略地位 ---- 战略措施 ( 基础设施 ----36 项重点工程 :青藏铁路 ,西气东输 ,西电东输 ,水利枢纽 ,干线公路 ;山川秀美工程 ;城市化战略 )

• 3 城乡结构 -----城市化 , 三农问题• 恩格尔定律:食物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与家庭收入成反比。• 农业在总生产中的比重将下降。• 人口将从农村流向城市。• 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将会低于非农业部

门的人均收入 -----农场问题。• 农业占 GDP 的 0.15,却养活了 0.75 的人口 .

四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 -----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

式 ( 以高投入支持高产出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支持经济增长 )

 

五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实现当代的经济发展

六 工业化阶段与双重建设任务

• 工业化的三个阶段• 顺应工业化的阶段信特征• 不同阶段的赚钱产业• 判断工业化的标准:一国范围;追高水

平。(木桶原理在区域经济判断中失效)

• 低价工业化。 ( 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实际税收低。)

• 高价城市化。(基础设施的高投入 ---水电、燃气、公路、绿地,社会保障的高投入 ---- 为公共支出而征税。)

七 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 (一) 近五年经济增长状况• GDP 7.4万亿 ----10.2万亿 , +7.7 % (购买力

平价问题 ) ( 统计误差问题 )• 全国财政收入 8651亿 ___18914亿 ,• 国家外汇贮备 1399亿 ______2864亿• 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7.2万亿• 五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 12343亿元 , 高速公

路 4771 公里 ____25200 公里• 电话 8354万户 ____4.21亿户

• 2002 年国内生产总值 102398亿元 人均 7972元

• 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01亿元 人均 1267元

• 8.46倍 (8.83%) 6.29 倍 (2.33%) 24年

• 2002年 对外贸易顺差 304亿美元 • 外商直接投资 527亿美元

• (二 )增长的趋势• 2002 年四个季度的预测 :7.0% ,7.5% ,7.

8% ,8%

• 2001 年 ---2010 年 20万亿 7.2%

• 2011 年 ---2020 年 40万亿 7.2%

• (三 )理论支持• 1         人均 8000美元• 2         工业化三个阶段• 3 后工业社会 (电子时代 , 知识经济 , 信息化 )

• 谢 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