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 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Upload
    zarek

  • View
    47

  • Download
    1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978 年 12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次次的屈辱,一次次的反抗,火与血交织,血与泪纵横,出路在哪里?一代代仁人志士在探索,在思考 …….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问题之一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问题之二 :五四运动是怎么回事?. 问题之三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之间有什么关系?. 历史事件:. (原因). 1 、 背景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Page 2: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978 年 12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Page 3: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Page 4: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Page 5: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次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次次的屈辱,一次次的反次的屈辱,一次次的反抗,火与血交织,血与抗,火与血交织,血与泪纵横,出路在哪里?泪纵横,出路在哪里?一代代仁人志士在探索,一代代仁人志士在探索,在思考……在思考……

Page 6: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问题之一: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问题之二:五四运动是怎么回事?

问题之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之间有什么关系?

Page 7: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历史事件:

1 、背景:

2 、经过:(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发生、发展、结束)(历史意义)

(原因)

3 、影响:

Page 8: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5 年)1 、兴起的背景:尊孔复古思潮的泛滥2 、兴起的标志:

Page 9: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915 年,陈独秀在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Page 10: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5 年)1 、兴起的背景:2 、兴起的标志:3 、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

Page 11: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鲁迅李大钊陈独秀

胡适 新青年

Page 12: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5 年)1 、兴起的背景:2 、兴起的标志:3 、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4 、基本内容:

Page 13: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

民主

科学

新文学

新道德

反对

专制

愚昧

旧文学

旧道德

Page 14: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5 年)1 、兴起的背景:2 、兴起的标志:3 、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4 、基本内容:5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Page 15: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李大钊1918 年

1918年

《新青年》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的胜利》

《每周评论》

Page 16: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5 年)1 、兴起的背景:2 、兴起的标志:3 、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4 、基本内容:5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6 、历史意义:

Page 17: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1 )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 2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 3 )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Page 18: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思考题:

2. 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运动爆发的时间?此时运动中心在哪里?谁成为运动的先锋?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在这场运动中哪两个人起了领导作用 ?

3. 五四运动形势发生变化的时间?此时,谁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转移到了哪里?

4. 这场运动得到了那些人的支持和配合?结果如何?

5. 录像中提到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怎么理解?

1. 这段录像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Page 19: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5 年)1 、兴起的背景:2 、兴起的标志:3 、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4 、基本内容:5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6 、历史意义:

二、五四运动( 1919 年 5 月 4 日)1 、导火线:2 、爆发:3 、五四运动形式发生巨大变化: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5.4 北京天安门前 青年学生

Page 20: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66 月月 33 日以后,上海日以后,上海等地工人罢工,无产等地工人罢工,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阶级成为运动主力,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台。

66 月月 33 日以后,上海日以后,上海等地工人罢工,无产等地工人罢工,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阶级成为运动主力,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台。

Page 21: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5 年)1 、兴起的背景:2 、兴起的标志:3 、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4 、基本内容:5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6 、历史意义:

二、五四运动( 1919 年 5 月 4 日)1 、导火线:2 、爆发:3 、五四运动形式发生巨大变化:4 、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Page 22: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1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 2 )撤消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职务。

( 3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Page 23: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5 年)1 、兴起的背景:2 、兴起的标志:3 、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4 、基本内容:5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6 、历史意义:

二、五四运动( 1919 年 5 月 4 日)1 、导火线:2 、爆发:3 、五四运动形式发生巨大变化:4 、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Page 24: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3) 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份,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4) 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Page 25: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本课重点重要时间:1915 年《青年杂志》创刊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 年 5 月 4 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重要地点:

重要人物:

重要事件:

北京 上海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新文化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Page 26: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李大钊号召青年:

进前而勿顾后,背

进前而勿顾后,背

黑暗而向光明,为世

黑暗而向光明,为世

界进文明,为人类造

界进文明,为人类造

幸福,以青春之我,

幸福,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青

创建青春之家庭,青

春之国家,青春之民

春之国家,青春之民

族,青春之人类,青

族,青春之人类,青

春之地球,青春之宇

春之地球,青春之宇

宙……

宙……

——

《青春》(节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