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四章 基督徒的 基督徒的 基督徒的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的研究傳統,起源於德國的「日常生活 」( Alltagsgeschichte )義利的「微觀」( Microstoria )。 Alltagsgeschichte Microstoria 的研究者質疑現代性歷論述過程的目的 論歷,並研究重點放在市井民,注意歷與一般眾之間的互動關 係,突顯出歷發的偶然性與曲折的過程,顛覆了過社會的觀點。 1 越來越的不滿足於「社會結構」的現,特別造「歷」 macro-history)的「人物」(small people)消於歷敘述感到挫折。 他們認為歷必須回到一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有在看似平凡無 的生活事件中才能找到歷的真正意義,並且主張過所認為的「邊緣人 物」才應該是歷書的中心。 2 德國日常生活阿爾德克(Alf Lüdtke歸納出日常生活的四 個特色:一、日常生活是從底層的歷出發,日常生活的研究應聚焦在 一般的市井民身上,進而發現他們日常生活的情形與苦難。二、日常生 1 Brad S. Gregory, Review Essay: Is Small Beautiful? Micro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History and Theory, 38:1(February 1999), pp. 100-110. 2 連,〈典抑或危機?「日常生史在中國近代史的應用及其問」〉,《新史》, 17 4 期(2006 12 月),頁 259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基督徒的基督徒的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史的研究傳統,起源於德國的「日常生活

史 」( Alltagsgeschichte) 及 義 大 利 的 「 微 觀 史 學 」( Microstoria)。

Alltagsgeschichte與 Microstoria 的研究者質疑現代性歷史論述過程的目的

論歷史,並將研究重點放在市井小民,注意歷史與一般大眾之間的互動關

係,突顯出歷史發展的偶然性與曲折的過程,顛覆了過去社會史家的觀點。

1越來越多的史學家不滿足於「社會結構」的呈現,特別對造就「大歷史」

(macro-history)的「小人物」(small people)消失於歷史敘述感到挫折。

他們認為歷史必須回到一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只有在看似平凡無奇

的生活事件中才能找到歷史的真正意義,並且主張過去所認為的「邊緣人

物」才應該是歷史書寫的中心。2

德國日常生活史家阿爾夫呂德克(Alf Lüdtke)歸納出日常生活史的四

個特色:一、日常生活史是從底層的歷史出發,日常生活的研究應聚焦在

一般的市井小民身上,進而發現他們日常生活的情形與苦難。二、日常生

1 Brad S. Gregory, “Review Essay: Is Small Beautiful? Micro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History and Theory, 38:1(February 1999), pp. 100-110. 2 連玲玲,〈典範抑或危機?「日常生活史在中國近代史的應用及其問題」〉,《新史學》,

第 17卷 4 期(2006年 12月),頁 259。

Page 2: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88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活史應以個人的經驗、具體的行為來作為分析,而不是抽象的結構因素,

如國家、市場等。三、日常生活史應凸顯出社會上被壓迫、被排斥的邊緣

人角色。四、日常生活史是集中在單位(small units)上,而單位並不只是

任意的選擇,而是根據長時期的發展、複雜而密集的社會政治網絡而來,

進而由當中發現其中的個人生活經驗。在方法上日常生活史企圖嘗試喚起

歷史的「神入」(empathy),並且不捨棄其他的方法。3日常生活史是用文

化與社會人類學的方法,試圖重建、解釋個人行動與經驗的相互關連,以

及物質生活、制度等各方面。

本章希望透過對第一代基督徒日常生活領域的建構,來補充過去教會

史研究中多重視教會發展與組織的研究方式。希望在新的視野下,觀察不

同的歷史景象,對以往基督教史研究提出補充與新觀點。本章重點在瞭解

第一代基督徒在改宗(conversion)前後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哪些變化?信仰

對信徒的生活作息及生活空間產生了什麼影響?改宗是信仰生活的開始而

不是終結,所以成為一位基督徒不是受洗後就結束,而是要實踐成為一位

基督徒。第一代的基督徒如何將信仰實踐在生活中?他們如何學習基督教

文化,如何改變原有的生活?文中將從日常生活史的角度來觀察第一代基

督徒的日常生活現象,透過改宗儀式、基督教慶典及每週的禮拜聚會、讀

經、禱告,乃至婚喪喜慶宴會的日常生活觀察,來瞭解第一代基督徒日常

生活的轉變。日常生活面向的討論將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更複雜、也更貼近

社會現實的生活面貌。4期望能呈現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的生活型態,進而

討論日常生活情境背後的心理、心態,說明基督徒的生活轉變與調適。

3 Alf L üdtke, “Introducti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and Who are its Practitioners?” in Lüdtke, ed., William Templer trans.,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Reconstruct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s and Ways of Lif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8; Brad S. Gregory, “Review Essay: Is Small Beautiful? Micro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pp. 101-102. 4 連玲玲,〈典範抑或危機?「日常生活史在中國近代史的應用及其問題」〉,頁 265。

Page 3: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89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 改宗與日常生活改宗與日常生活改宗與日常生活改宗與日常生活

台灣第一代基督徒在選擇改宗基督教時,教義通常只扮演次要的角

色,社會脈絡與人際網絡是改宗抉擇的關鍵。但是在維持基督徒信仰生活

時,教義就變得相當重要。換句話說,在討論基督徒日常生活的改變前,

我們要注意到雖然大部分的宗教研究中都將改宗視為是「生命意義或世界

觀的轉變」,但經由討論我們發現「改宗者(convert)很少是一個有意識

的尋求,多數的改宗者不是發現了一個新的信仰,而是新的信仰發現了他

們。」5因此過於意義化的看法將扭曲改宗過程裡的社會因素考察,使我們

忽略了人其實是座落在社會情境的脈絡裡改宗的。6

由宗教心理層面來觀察,改宗是一個人內心狀態的改變。改宗的過程

中,基督徒的心裡存在著一個認罪(conviction)或罪惡感(sense of sin)

的心理狀態,這個「前改宗狀態」(pre-conversion)會出現對「罪」本身

的信服,會禱告呼喚上帝,會產生疑惑與疑問、不安與焦慮及不確定感,

會產生抵制認罪的傾向,會壓抑與悲哀,會產生無助與謙卑、真誠與嚴肅,

以及新生之後的掙扎等各種反應。7因此,改宗通常指的是「認同、意義以

及生命的徹底重組,或是對根本認知進行改變的過程」,8然而,改宗只是

一個起步,決志成為一位基督徒,只是信仰生活的開始。改宗並不是信仰

的終結,而是過程。是個人或群體衡量了各種可能的利益,選擇一個合適

信仰的過程。因而改宗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事件,是一個動態性的宗教變

5 Rodney Stark and Roger Fink, Acts of Faith: 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 152. 6 黃克先,《原鄉、居地與天家: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歷程》(台北:稻香出版

社,2007),頁 32。 7 Starbuck Edwin Diller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頁

55-62。 8 John Lofland and Norman Skonovd, “Conversion Motifs,”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0:4(1981), p. 375.

Page 4: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90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化過程。9所以成為一位基督徒不是受洗後就了事,而是要實踐成為一位基

督徒。第一代的基督徒如何將信仰實踐在生活中?他們如何學習基督教文

化,如何改變原有的日常生活?

一一一一、、、、基督教知識的學習基督教知識的學習基督教知識的學習基督教知識的學習

十九世紀台灣第一代基督徒多半來自社會的底層。10信徒或慕道友「不

識字」是傳教士在傳道或教導屬靈知識時面對的最大問題。巴克禮(Thomas

Barclay)指出在巡迴傳道的過程中,有時遇到對道理有興趣的人們,但傳

教士無法在同一個地方待太久,想送書給他們,但是「他們都不識字,是

無路用的(送書是沒有用的)。」11傳教士在面對廣大的宣教範圍時,經常

採用巡迴、駐點等方式來宣教,但傳教士無法時刻照顧到所有信徒,因而

有的雖然接受新信仰,但在沒有人帶領的情況下,很自然的又離開。大里

的小販郭添(郭朝成牧師之父)在行商時,經常在旅途中遇到英國傳教士

結伴同行,傳教士趁機向郭添傳講基督教福音,郭添「一聞之下立刻接受

於心,但無處可做禮拜,信心自然消散。」12 初到台灣的基督教尚未形成

一個社群,慕道友或信徒之間還沒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人際網絡,因而慕

道友聽道後,決心改宗接受基督教,但很可能因為沒有同伴的支持,而又

離開了信仰。13

對十九世紀台灣而言,基督教是陌生的,從神學教義到禮拜儀式,乃

9 Lewis R. Rambo, “Conversion: Toward a Holistic Model of Religious Change,” Pastoral Psychology, 38:1(1989), p. 48. 1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南:台灣基督

長老教會,1965),頁 13。 11 巴克禮,〈在恆春縣行遊傳道〉,《台南府城教會報》,第 20張,1887年 2 月,頁 15-16。 12 郭朝成,《傳道行程》,上冊(台中:郭朝成子女印,2006),頁 31。 13 David Bromley以角色理論來詮釋改宗過程,指出傳教者或該宗教團體的成員與受傳教

者之間有兩好的互動關係,改宗將會較容易發生。因而他將改宗視為一種學習過程,強

調兩者間的互動關係及所扮演的角色。David G. Bromley and Anson Shupe, “Affiliation and Disaffiliation: A Role Theory Approach to Joining and Leaving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Though: A Review of Culture and Ideas 61(1986), pp. 197-211.

Page 5: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91

至日常生活中哪些可以為?哪些不可為?來自底層邊緣的第一代基督徒都

處於未知、學習的狀態。這個改宗與學習的過程是漸進而漫長的,而改宗

之初不一定會造成改宗者對過去世界觀的放棄,而是在逐漸瞭解其宗教信

仰後,增添或修正其認知體系。14 馬克舒曼(Mark C. Suchman)提出「日

常改宗」(everyday conversion)的概念,用以說明許多的改宗者在意識型

態或內心的底層,並沒有經歷激烈的變遷,而只是宗教生活的形式以及在

宗教歸屬上產生變化。15 或許我們可以用這個概念來瞭解台灣第一代基督

徒改宗的狀況。平埔族集體改宗,可能是基於社會因素的選擇,甚至有的

信徒到教會慕道好幾年,「竟然不知道耶穌生在何處,不知耶穌的母親叫馬

利亞。」也有信徒「人相當笨呆,自從上次問道理已經過了十一年半,似

乎渴望受洗,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有來參加禮拜,一年來才較有規律

的來禮拜。」16一八七二年五月,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李庥(Hugh

Ritchie)及葉漢章牧師,巡迴南部教會。五月七日,在拔馬有四位男性與

六位女性通過洗禮,但是有一位年長的弟兄「渴望受洗,但他對上帝的理

解相當不足,他完全不清楚《聖經》裡『罪』的概念,以為需要藉由他人

的恩典才能得救,他似乎認為洗禮的聖水可以產生神奇的效果。」17許多

的平埔族人「以迷信的眼光看待洗禮這件事。他們以為受洗就是終點,以

為只要努力到接受洗禮這一刻就可以停止,然後等待好事降臨,甚至也有

人認為憑受洗用的水就能帶來祝福。」18

改宗基督教必須經過從原有的宗教信仰過渡到基督信仰的「過渡階

段」,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屬性曖昧不明,因為改宗者漸漸脫離了原有文化

14 Peter G. Stromberg, “Ideological Languag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ntit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92:2(1990), pp. 42-56. 15 Mark C. Suchman, “Analyzing the Determinations of Everyday Conversion,” Sociological Analysis, 53 Supplement(1992), pp.15-33. 16 《關仔嶺教會信徒受洗前《問道理》的紀錄》,引自林信堅,〈5 台灣教會歷史資料館

蒐集品簡介〉,《台灣教會公報》,1976年 3 月 14日,第 4 版。 17 William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London: Marshall, 1915), p. 26. 18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p. 26.

Page 6: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92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脈絡裡一般定位身份與階級的社會網絡。19對傳教士而言,第一代的基督

徒更是處於學習與新生的狀態,他們對於教義不熟悉,需要「被教導」。面

對不熟悉的宗教價值體系,信徒通常必須聽從傳教士的指示,態度上順從、

謙虛。這個過渡狀態,彷彿必須打破舊有的生命,被降級重新磨練。

第一代的基督徒都是來自當時社會的底層,他們大部分是文盲,多數

來到教會後才開始學習白話字,接受教育。那麼他們對於教義的瞭解有多

少?事實上,當他們在聆聽傳教士講道時往往出現「鴨子聽雷」的現象。

第一代的信徒會出現對於教義及「真理」認知不清的狀況,但是當他決志

改宗成為一位基督徒後,並不意味著他完全瞭解基督教教義或《聖經》的

教導,而是代表它開始接受基督教的一切。認知與瞭解一個宗教信仰是漸

進式的,信徒的改變也是漸進式的,當他獲得的教導越多,瞭解的越多,

信徒才有可能將這些教義與教導反應在日常生活上。這並不表示第一代基

督徒日常生活改變不劇烈,而是這個改變是在摸索中進行,因為在台灣的

社會脈絡中,即使是表面上的改宗,從民間信仰轉換到基督教,這就已經

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單單是「改宗」或到教會做禮拜這樣的行為對社會而

言已經是很大的轉換。

不只信徒不識字,派駐平埔族的傳道人,對於聖經內容及教義、知識,

所知也都相當有限。在戲班擔任樂師的鹽水港(今台南縣鹽水鎮)人李豹,

一八六九年九月五日改宗受洗,同月十七日便受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派遣至木柵傳道,最初的聖詩五十九首都還不熟悉,馬太福音也只讀了一

至十三章。信心不堅的李豹在木柵工作並不順利,因而放棄了信仰回府城,

重操舊業在戲棚吹樂打鼓。20李豹後來又回亭仔腳禮拜堂做禮拜,回頭侍

主。一八七七年他加入台灣府的傳道師養成班(The Students Class),一八

19 Victor Turner,〈過渡儀式與社群〉,收入 Jeffrey C. Alexander、Steven Seidaman編,《文

化與社會當代論辯》(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頁 176。 20 Thomas Barclay,〈初代教會的信徒〉,收入井川直衛編,邱信典譯,《巴克禮的心靈世

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7),頁 72-74;楊士養編著,《信仰偉人列傳》(台南:人光

出版社,1995),頁 25-26。

Page 7: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93

七九年與吳意到東部傳教。21一八七三年四月,甘為霖再訪大社,他認為

社民的靈性有明顯進步,教堂也擴建成原來的兩倍,又增加了一間教室及

牧師館,其中有一個是通事潘國恩之妻潘來以都蘭,但令甘為霖感到遺憾

的是,在大社負責傳道的王安倚,「對聖經真理和教義的理解相當不足。」

22不僅如此,第一代的本地傳道師「很少知道應該如何生動的講道,因此,

專心聽講的會眾也不多。」23

十九世紀來華的傳教士,通常使用羅馬拼音來學習地方方言,稱之為

羅馬字拼音口語(Romanized colloquial)。而羅馬拼音的方言文字大多通行

於教會內,所以又稱為「方言教會羅馬字」。除了閩南語外,也有客語、漢

字拼音等各地方言。英國長老會的傳教士根據在廈門傳教的經驗,以廈門

音的羅馬字作為向台灣傳教的媒介,稱為「閩南白話字」或「話音字」、「白

話字」。24另一方面,傳教士也藉由白話字幫助基督徒中的漢字文盲能儘快

讀《聖經》,以自我靈修,堅定信仰。

第一代台灣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應用白話字,舉凡《聖經》、報

紙到教會學校上課的教材皆以白話字刊行,能夠流利讀、寫白話字成為可

以受洗、被教會接納、進入教會學校就讀的要件之一,更是本地傳道人考

試必要的測驗。白話字成為晚清以來台灣基督徒社群內部共通的文字,晚

清的台灣長老教會也藉此形塑出一個自成體系的白話字社會。25

為了讓信徒瞭解基督教義,傳教士開始教導信徒學習白話字,一八六

七年隨李庥牧師一同來台的李庥夫人(Elizabeth Cooke Ritchie)在平埔族

21 William Campbell, Handbook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in South Formosa(台

南:教會公報社,2004),頁 94。 22 William Campbell, 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the Island of Formosa (London: Trubner & Co., 1889), vol. I, pp. 300-301. 23 Campbell N. Moody, The Saints of Formosa: Life and Worship in a Chinese Church (London: Oliphant, Anderson & Ferrier, 1912; Taipei: Ch'eng-wen Reprinted, 1971), p. 112. 24 張妙娟,〈從《台灣府城教會報》看晚清台灣長老教會的白話字教育〉,收入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回顧老台灣、展望新故鄉—台灣社會文化變

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2000),頁 167。 25 張妙娟,〈從《台灣府城教會報》看晚清台灣長老教會的白話字教育〉,頁 192-193。

Page 8: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94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婦女中從事傳教工作,她記載:「一八七一年,剛開始在北部(指大社、內

社、埔社)進行工作時,最初幾乎沒有一個婦女對書本有任何知識,熟番

的方言也沒有文字可書寫,對於漢語的瞭解也僅限於口語與用法。」26根

據一八七一年李庥夫人的調查,他在五個教會中找到能閱讀羅馬字廈門方

言書籍的婦女:烏牛欄能閱讀者三十四人,牛睏山二十二人,大湳村十一

人,大社三十六人,內社十八人。27德馬太醫生(Matthew Dickson)在一

八七一年訪問木柵、柑仔林、崗仔林、拔馬等山崗教會(Hill Churches),

在柑仔林發現十二名兒童能讀、寫,並能回答白話字《聖經》及其道理。28

一八八五年七月創刊的《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上即指出漢字很難

學,很少人看的懂,所以教會設法用白話字來印書,「阮苦勸眾人,入教以

及聽道理的人,男婦老幼,識字不識字的,全部趕快來學。」29一八八五

年創辦《台灣府城教會報》,除了傳遞教會消息外,更重要的是教導基督徒

信仰、教義,以及做為基督徒吸收新知的重要媒介。30早期傳教士不但教

讀《聖經》、《聖詩》、《真道問答》,且編印《闢邪歸正》、《天路歷程》、《廟

祝問答》,好讓慕道友瞭解基督教要義;也把三字經、四書等古籍,或科學

知識等,摘要譯成白話字,教導信徒,使信徒脫離文盲狀態,改變他們一

生,以至世代子孫的命運。31一八八五年五月,巴克禮將印製《台灣府城

教會報》的場所命名為「聚珍堂」,或稱「新樓書房」,印刷、出版並代售

教會書刊,32為基督徒提供更多有關教會的讀物。

26 Elizabeth Cooke Ritchie, “Work amongst the Sek-hoan Women,” The Messenger and Missionary Record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New Series 3(2 September 1878), pp. 170-171. 27 Elizabeth Cooke Ritchie,“Work amongst the Sek-hoan Women,”p.171. 28 Messenger and Missionary Record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England, March 1872, p. 66. 29 〈創刊序〉,《台灣府城教會報》,第 1 卷,1885年 7 月,頁 1。 30 張妙娟,《開啟心眼:《台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台南:人光出版

社,2005),頁 337-345。 31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台灣長老教會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頁 41。 32 關於「聚珍堂」出版、代售白話字書刊,參見張妙娟,《開啟心眼:《台灣府城教會報》

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頁 170-175。

Page 9: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95

表 4-1:聚珍堂書房出售之白話字書刊表

書籍類別 書名 價錢

聖經 新約全書(黑皮) 200錢

新約全書(紙皮) 150錢

主日神糧 10錢

聖書記錄,第一本 100錢

聖書記錄,第二本 100錢

聖書記錄,第三本 80錢

聖書真實 50錢

舊約拆本,共 20 本 每本 20 錢

詩篇(布皮) 40錢

聖詩 養心神詩 20錢

教義闡釋 新約問答 40錢

真福問答 40錢

聖道問答(余饒理譯) 30錢

利世加的事蹟 40錢

孝女感激他的父親 30錢

見證守主日的書 10錢

良友相論 40錢

路加演義 6 角

孤牧勸捐 12錢

引道同途 12錢

安樂之家 50錢

聖會事記(二冊) 100錢

禮拜期 5 錢

漳泉台聖經日期 50錢

時事新聞 新聞雜錄,第二本 20錢

新聞雜錄,第三本 20錢

Page 10: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96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新聞雜錄,第四本 20錢

新聞雜錄,第五本 20錢

新聞雜錄,第六本 20錢

新聞雜錄,第七本 20錢

普通教育 筆算 120錢

天文書 40錢

字類選錄 60錢

萬國記錄(附地圖) 50錢

中國公鑑撮要 40錢

孩童雜錄 35錢

月份牌 5 錢

三字經—新撰白話註解 2 角

白話字教材 字母 10錢

大字版字母 5 錢

字版

圖筆 2 錢

打開孩童的心(花會香) 6 錢

打馬字字典 1 元 3 角 7.2錢

代訂報刊 粵圖新報 每年 2.5角

紹海月報 每年 1.2角

萬聖公報 每年 1.2角

萬國公報 每年 1 元

漳泉聖會報 每年 1.2角

資料來源:張妙娟,《開啟心眼:《台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台南:

人光出版社,2005),頁 171-172。

第一代基督徒所能閱讀的白話字書籍,包含《聖經》中的新約、舊約、

Page 11: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97

詩篇,和幾本重要的基本教義問答集,另外一本重要讀物就是一六七八年

英 國 作 家 本 仁 約 翰 ( John Bunyan) 33所 著 的 《 天 路 歷 程 》( Pilgrim’s

Progress)。34一八五三年賓威廉(William C. Burns)翻譯《天路歷程》上

冊,成為第一本白話字的書。35 一八八六年十月,《台灣府城教會報》開

始在第十五卷中介紹「本仁約翰的來歷」,36十六卷後開始連載《天路歷

程》,37至第三十五期為止,共連載了十五次。38賓威廉牧師翻譯本仁約翰

著的 Pilgrim's Progress,並將書名取為《天路歷程》,同時也將「Christian」

翻譯為「基督徒」。一八五三年出版《天路歷程》白話字廈門音版,一八六

五年出版官話版。在早期台灣教會發展中,《天路歷程》頗受重視,例如:

一九一七年台灣大會派劉忠堅等六名委員檢討編輯主日學教科書,翌年委

員回覆主日學應教:「舊約選略、真道問答、主日神糧、基督傳、馬可、路

加、使徒行傳、天路歷程」。39顯見《天路歷程》這本書在早期基督徒讀物

中的重要性。

另外,「經文卡」是第一代基督徒學習《聖經》的重要媒介,每張卡片

上會寫著《聖經》中重要的「金句」。根據一八八六年余饒理(George Ede)

的記載,巴特勒小姐(Butler)曾贈他數千張羅馬拼音白話字的經文卡。

每次禮拜後,余饒理便會送給出席的每個人一張,而他在巡迴講道時也都

會分發漢字或白話字的經文卡。40目的是讓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更多

時間想起《聖經》的內容,從而讓信仰實踐在生活中,而更加堅定信仰。

傳教士鼓勵信徒自己閱讀,信徒學會識字後,開始靈修讀經。「聖經都

33 John Bunyan又翻譯為「約翰班揚」。 34 Elizabeth Cooke Ritchie,“Work amongst the Sek-hoan Women,”p. 170. 35 柯維思,〈白話字的歷史〉,《芥菜子》,第 80期,1932年 9 月。(與《台灣教會報》570期合刊發行)。 36 〈本仁約翰的來歷〉,《台灣府城教會報》,第 15卷,1886年 9 月,頁 106-108。 37 〈天路歷程(下本一)〉,《台灣府城教會報》,第 16卷,1886年 10月,頁 116-117。 38 〈天路歷程(下本十五)〉,《台灣府城教會報》,第 35卷,1888年 4 月,頁 29-31。 39 賴永祥,《教會史話》,第一輯(台南:人光出版社,1990),頁 253。 40 George Ede, “Journey to North Formosa,” The Presbyterian Messenger, 23 July 1886, pp. 5-8.

Page 12: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98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行。」41宋忠堅(Duncan Ferguson)牧

師教導信徒讀經時可以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一、一次研讀一本書的大意,

包括作者、時代背景、撰寫動機等,避免多卷書同時閱讀導致混淆不清。

二、選取一項主題深入研讀,例如讀〈創世紀〉時,可選「起源」為主題,

探討宇宙、人類、安息日、嫁娶、罪與死的起源。三、以人物的來歷生平

為主題。四、選擇一節重要的金句,仔細研究字義意涵,越是深入閱讀,

越能明白《聖經》道理。42

為了教育基督徒,培養本地的傳道人才,一八七五年在打狗及府城都

設有傳道師養成班。43一八七六年十二月,南部教會的傳教士決定將打狗

及府城的傳道師養成班合併,在府城設立一所神學校以培養人才。一八八

0年,學校落成,有十五位學生入學。學生都來自貧窮及未受教育的家庭,

因此學生素質不高,但為了配合學生的程度,學校花費許多時間在教一般

科目。44神學校的生活是一種有規律,並且以訓練及培養傳道人材為目標

的生活。無論崇拜、學科、起居、活動都有一定時間,這在清末台灣是一

種嶄新的措施。而神學校的管理也相當嚴格,一八八一年年底,因為四名

學生不假外出而被退學,舍監盧良也為此於一八八二年一月九日辭職,台

南神學校為此也暫時停開。45神學校課程的安排有《聖經》、信仰問答、白

話字、自然科學及語文等課程,同時也安排學生在星期天到鄉村去傳教講

道。學校規定學生在放假結束時應按時回校,遲到便按日課以罰款。另外,

學校一個月發給學生三元,而當時本地傳教師薪水每月六元。46

41 〈提摩太後書〉,第 3 章 16-17節,《聖經》(新標點和合本)(香港:聯合聖經公會,

1996),頁 235-236。 42 宋忠堅,〈論聖經〉,《台南府城教會報》,第 110卷,1894年 6 月,頁 58-59。 4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64。 44 邱麗娟,〈清末台灣南北基督長老教會傳教事業的比較研究(1865-1895)〉,《台南師院

學報》,第 29期(1996年),頁 103。 45 Campbell, Handbook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in South Formosa, pp. 35-36. 46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65。

Page 13: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99

當時來神學校就讀的學生,多半來自貧窮及未受教育的家庭。雖然當

時已有幾個教會設有小學教育信徒,但因人力物力有限,各地情況又殊異,

以致未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即使讀了小學,也很難作為神學教育的基礎。47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二日,台南教士會第一三五次會議中,佟為霖(W. R.

Thompson)提議籌設男生寄宿中學。一八八三年四月十一日,第一三七次

會議中,議決向母會提出申請。一八八三年十二月,母會選派余饒理(George

Ede)來台負責設校。48

一八八五年九月,英國基督長老教會選定府城台南,創辦了台灣第一

所西式中學「長老教中學」(Presbyterian Middle School),即今日「長榮高

級中學」的前身。「設立中學的目的是因為在小學所讀的不深,而只認識字,

並未學到其他科目,所以在府城設立學校,使人們能接受各項教示,如《聖

經》的道理、讀白話字、讀漢字、寫字、地理、各國的記錄、算術、天文

等等。」49台南教士會創設長老教中學的目的,旨在於做為神學校的預備

學校,解決神學校學生素質低落的問題,並為地方教會小學培育師資。創

校的宗旨不在扮演普及教育的角色,然而長老教中學在清代,除了扮演神

學校預備學校的功能外,也將西方科學新知識介紹給受教育的學生,對新

知識的普及有相當的貢獻。50

二二二二、、、、生活的改變生活的改變生活的改變生活的改變

討論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時,我們必須瞭解不同時期的基督教只有在其

特定的時間與空間條件下才可能瞭解。換言之,並沒有一個純粹的,不受

時間與空間影響的基督教可以掌握,每一個時代的教會都會在其處境中,

47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65。 48 Campbell, Handbook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in South Formosa, pp. 206-207、209-210。 49 〈論設立中學〉,《台灣府城教會報》,第 1 卷,1885年 7 月,頁 3。 50 吳學明,〈終戰前台南「長老教中學」的歷史考察〉,《南師學報:人文與社會類》,第

38卷 1 期(2004年 4 月),頁 19。

Page 14: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00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發展出適合其時代需要且能在處境中顯示信仰的方式與內容。51所以我們

無法以現代的基督徒生活標準來檢視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前面我們討論了社會脈絡下改宗的推力與阻力,說明了包括傳教士的

考量、平埔族的處境、地方勢力及改宗的社會網絡。不管是「靠番仔勢」

或理性選擇下利益的考量,改宗基督教都將面對教義的認識及信仰生活的

改變。甘為霖舉出審查受洗資格時,有些對教義完全不清楚,但仍想加入,

但也有很多的回答讓人發現信徒對於信仰追求的執著與對基督教認識的增

長。52並不是所有願意改宗的人,教會都會無條件接受他成為基督徒,傳

教士對於有意願參加受洗的人都會進行資格審查。教會對於資格審查相當

謹慎。甘為霖回憶,一八七二年五月,在木柵審查工作花了大半個星期,

非常耗神,但也很有趣。從清晨工作到傍晚,一天最多只能審查九到十個

人,最後決定三位男性和十一位女性在週日禮拜時可以成為教會的一員。

許多的信徒因為對教義不瞭解,在與傳教士的問答過程中狀況百出,而未

能通過受洗的慕道友,「心中不滿和驚訝之情也表露無遺」。53

就基督徒而言,教義是行事為人的準則,不論是認識上帝的旨意、教

會生活、靈性培養,或是日常工作,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生活皆需尋求合乎

教義的指引。對十九世紀台灣第一代基督徒而言,接受西方傳教士所傳的

基督福音,不僅僅是宗教信仰的改變而已,更是另一種文化與生活價值觀

的轉換。54改宗的過程會經歷個體主觀世界的實質變化,改宗者會意識到

自我已經發生了根本上的改變,對自己的過去也有不同的看法,也可能會

51 黃伯和,《基督徒身份的塑造:福音與文化觀點的基督教教義發展史》(台南:教會公

報社,1997),10-11。 52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p. 25. 53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pp. 24-25. 之後教會對信徒的審核更加謹慎。一八七

三年六月,甘為霖在訪查山崗教會時指出這個地區教會衰退相當快速,主要原因是一八

七一年十二月及一八七二年三月、五月間,傳教士對多數的慕道友沒有詳細調查其素質,

就接納為慕道友施洗的結果。黃武東、徐謙信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台南:

人光出版社,1959),頁 30。 54 張妙娟,《開啟心眼:《台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頁 271。

Page 15: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01

拒絕以前的自我,並且重建自己,開始使用不同的語詞與思考邏輯,進行

一個自我改造的過程。55

十九世紀來台的基督教長老會,其信仰精神可溯源至十六世紀加爾文

(John Calvin)宗教改革時的神學與信仰主張,其教會體系包括歐洲大陸

延續加爾文改革勢力的改革宗教會(Reformed churches),以及由諾克斯

(John Knox)所建立的蘇格蘭教會為發源地的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es),兩者都是以加爾文神學為基礎。改宗成為一名基督徒,必須有

對「罪」的自覺。而宣示「上帝的主權」(Sovereignty of God)是長老教會

中最重要的一項信仰傳統,信徒必須宣告上帝是全能、全知的主,是宇宙

主宰,是創造主,也是拯救者。加爾文神學中主張人得救完全是藉由上帝

的恩典,這種主張「藉恩典得救」(salvation by grace)與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主張的「因信稱義」有所區別。56另外,長老教會的信仰精神包括

視《聖經》為信仰的最高權威,反對「教職」具有特權,每個信徒本身就

是祭司,而復活的主耶穌基督是教會唯一的元首。

依照《聖經》〈羅馬書〉的教導,成為一個基督徒後必須要在基督裡有

新生活。〈羅馬書〉中提到基督徒的生活準則:「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

善要親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殷勤不可懶惰。

要常常服事主。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聖徒缺

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

不可咒詛。與喜樂的人要同喜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不要

志氣高大,到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己為聰明。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

55 Clifford L. Staples and Armand L. Mauss, “Conversion or Commitment? A Reassessment of the Snow and Machalek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nvers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6(1987), p. 134-135; Michael Argyle著,陸洛譯,《日常生活社會心理學》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頁 191。 56 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編輯小組,《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

會,2008),頁 38-47。

Page 16: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02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57依據《聖經》

的教導基督徒有許多的生活準則要遵守,而對第一代的基督徒而言,這不

是在改宗時就能完全明瞭,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成為一名基督徒,信徒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學習、理解和記憶基督教

文化。不僅是基督教的教義、儀式,還有禱告、唱詩、禮儀、歷史和記憶。

做為第一代的基督徒,他必須重新學習許多從未接觸過的文化及語言。什

麼是十字架?如何禱告?什麼時候說「阿門」?還包括禮拜的儀式、《聖經》

的故事與歷史、音樂,甚至是打招呼的用語。信徒對基督教的儀式、語言、

歷史有一定的掌握與實踐後,信徒間透過彼此的相處逐漸對基督教產生一

定的情感,宗教生活的樣式才得以展現出來。長期下來這些情感與語言便

會內化為信徒生活的一部份。

改宗之後,除了對「上帝」的信仰與崇拜外,日常生活也必須顯示出

基督徒的樣式。必須依照信仰而生活,必須誠於中形於外,必須以內在和

外在的行動證明宗教信仰,於是就會產生虔誠、崇拜、畏懼、懺悔、祈禱、

祭祀等宗教行為。58改宗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而不是單一事件,是具有社會

脈絡性的,並且與文化結構產生交互作用,改宗是多面向的、互動的、累

積的,不是單一事件或原因所造成,它是一個多元因素的互動結果,而改

宗的結果也會反作用於原先的現象。59基督徒必須開始改變日常生活中的

舊習,逐漸與改宗前的生活產生差異。

改宗基督教必須去除偶像崇拜,這成為基督徒「汰舊換新」最具體的

行動彰顯。基督徒受洗前要宣誓不再拜偶像、祭祀祖先、放棄民間迷信,

要信靠三位一體的上帝。60去除偶像會引起周遭社會及親朋好友的反感與

迫害,教徒生活上若遇到困難或意外災害,周遭輿論就會將原因歸咎於基

57 〈羅馬書〉,第 12章 9-18節,《聖經》,頁 175。 58 曾仰如,《宗教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 45-64。 59 Lewis R. Rambo,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Convers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3-14. 60 Moody, The Saints of Formosa, p. 115.

Page 17: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03

督徒去除偶像而得罪神明,所以難逃天譴,罪有應得。當時社會認為教徒

除神像神主,棄香火護符,因而脫離社會的共同團體生活,擾亂天上地下

秩序。61

信教前無惡不作,信教後悔改向上的例子在史料中不勝枚舉。李豹是

最具戲劇化的案例之一。李豹鹽水南溪人,在戲班擔任樂師,好賭成性,

經常輸到身無分文,竊取他人財物還賭債,多次在神明面前發誓戒賭,甚

至摔碗發誓,如果再賭命就如同碗一樣摔碎,但依舊如故。一日經過府城

亭仔腳禮拜堂,聽吳文水正在說所多瑪、蛾摩拉城惡貫滿盈遭上帝毀滅的

聖經故事。李豹聽後悔改認罪,一八六九年九月五日受洗入教,十七日便

被派至木柵傳道。然而在木柵工作不順,沮喪的李豹回到府城,朋友告訴

他是因「人」「言」被騙而「信」邪教。李豹放棄信仰,回戲班重操舊業。

有一天李豹從戲台跌落,他認為這是上帝給他的警告,而再度回到亭仔腳

禮拜堂,發現吳文水等信徒正在為他禱告,李豹感動決定回頭事主,改變

原本賭博等惡習,從此李豹成為傳道人到處作見證傳道,遍及埔里、東港、

台灣東部。62

一八六九年六月二十七日,李庥在二老口醫館禮拜堂主持洗禮,領洗

者七位,其中一位是開鴉片館的高耀。高耀經同鄉高長的傳道,改宗信教,

他放棄鴉片館生意,並在「傳道師養成班」中得到造就,開始轉業學醫,

成為馬雅各的助手、見習生,更成為太平境教會第二位長老。63馬雅各返

國後高耀開設「仁和堂」,成為台灣首間西藥房,也成為一名成功的開業醫

生,府城人戲稱他為「番仔耀」。經濟收入提升後,他捐助教會建教堂,奉

獻土地作為基督教墓地。64由此可以發現改宗後基督徒生活的改變。

6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16。 62 楊士養編著,《信仰偉人列傳》,頁 25-26。Edward Band著,詹正義譯,《巴克禮博士

與台灣》(台北:長青文化事業公司,1976),頁 34-37。 63 高昭義編著,《台南高長家族族譜》(台南:編者家族自印,1996),頁 15。 64 賴永祥,《教會史話》,第四輯(台南:人光出版社,1998),頁 53-54。

Page 18: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04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陳炮是北部最早設立的長老,馬偕在淡水傳教時,他曾由五股坑駕駛

小船到淡水禮拜。慕道時期鴉片仍然抽的很兇。在教會中聽到傳教士說鴉

片害人不淺的事,陳炮回去後,將吸食鴉片的器具通通毀壞,戒吸鴉片過

程相當痛苦,特別是鴉片癮來時。但他決定不再吸食,人們勸他,他不聽,

十餘天過後,他就戒了鴉片的癮。65

吸食鴉片是教會所大力反對的,余饒理在一八八六年巡迴中部教會後

認為:一、信徒中缺乏年輕人;二、信徒中喝酒風氣太盛行。所以明確向

信徒表示:「信徒是不准吸鴉片的,而喝酒也應該受到譴責。吸鴉片與喝酒

都會使人墮落,都會使道德與心靈毀滅。」66信徒在改宗信教後,不吸鴉

片、戒酒,杜絕教會禁止的惡習,生活行為逐漸出現改變。

一八八三年三月,林學恭邀同庄好友郭省到鄰庄看戲,於郭省桌上發

現「養心神詩」,進而前往嘉義禮拜堂,傳教師吳意向林學恭傳講福音,贈

送單張及數本福音冊,林學恭因而改宗信教。之後經常瞞著家人到嘉義禮

拜堂做禮拜,日夜勤讀《聖經》。林學恭原本「交諸淫朋賭友,研究賭博妙

法,以非法而奪取人財產,若勝利則與惡友飲酒鬥拳。」67好賭博,又嗜

飲酒如命,但改宗基督教後,「痛悔前非,以刀斧擊碎賭具,毀壞酒杯而將

其碎片,投入廁地,以絕罪根,遠離賭友,絕交酒徒。」68改宗信主前的

林學恭是賭徒,甚至可說是土匪,但悔改後成了勇敢且有說服能力的福音

見證者。69

基督教傳入平埔社會,造成平埔社會的變遷並產生重大影響,潛移默

化中基督教逐漸改變了村落風格、社會習俗、甚至是人的儀表。甘為霖認

65 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委員會著,陳宏文譯,《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台

南:人光出版社,1997),頁 75。 66 George Ede, “Journey to North Formosa,” The Presbyterian Messenger, 6 August 1886, pp. 6-9. 67 郭朝成,〈林學恭傳記〉,收入郭朝成,《傳道行程》,上冊(郭朝成子女印,2006),頁

562。 68 郭朝成,〈林學恭傳記〉,頁 567。 69 賴永祥,《教會史話》,第二輯(台南:人光出版社,1992),頁 69-70。

Page 19: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05

為「粗劣的喧鬧、下流的語言、身體的污穢、甚至是無賴,都被變為溫和、

禮貌、清潔、舒適。」70這是改宗基督教後信徒產生的改變。

第一代的信徒中有不少信徒在改宗之後,也改變原有的職業,成為基

督教的傳教師。改宗基督教後,有時連職業都要跟著改變。鹽埔仔(今屏

東鹽埔鄉)吳著,人稱著叔(Tioh-chek),原本是划竹筏的搬運工人,他

的工作是搬運溪河上游壓碎甘蔗製成的砂糖至下游,這個工作並沒有工

資,而是讓搬運工人在途中截取部分所搬運的糖。吳著改宗後,認為基督

徒不能偷取,所以改行以捕魚為業。71

從水返腳(今台北縣汐止市)到新店種茶的曾恩,一八七四年改宗,

當時新店尚未建立教堂,他每週到南港三重埔做禮拜,一八七八年新店禮

拜堂建立後,他擔任長老,後來擔任住堂傳道師,一八八四年到奇武荖(今

宜蘭縣冬山鄉三奇村)傳道,適逢清法戰爭,被誣通番,出獄後繼續在後

龍、雞籠、番社頭、和尚洲、暖暖等地傳道。72

宗教信仰與工作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很好的研究面向,在歐洲某些時期

的某些工作,都與特定的宗教信仰有關。例如:十六世紀威尼斯和十九世

紀的二手衣服買賣業,主要是猶太人從事。因為信仰和教義的關係,每個

宗教都有堅持不做或要做的事,這都會影響到信徒對工作的選擇。例如:

拿撒勒人教派堅持不拿槍,所以不從軍。伊斯蘭教徒不收利息,所以發展

出不同的銀行與信貸制度。

從信徒生命的歷程來觀察,改宗不僅只有社會脈絡與人際網絡的因

素,顯然更涉及信徒生命的內省。信徒會提問、衡量、評估他們的情況並

做出選擇。信徒會不斷的評估他們自己所做的選擇,甚至會反悔當初的抉

擇,而放棄基督教信仰,回到原有的生活方式,這個過程甚至會不斷發生。

70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pp. 91-92. 71 Edward Band, Barclay of Formosa (Tokyo: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1936), pp. 39-40. 72 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委員會著,陳宏文譯,《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

頁 61-62。

Page 20: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06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李豹、陳子路就是明顯的例子。

第一代基督徒也參與社會活動。 一八七六年至一八七八年,山西、陜

西、河南、河北遭受嚴重旱災,死亡人數約達一千萬人以上,史稱「丁戊

奇荒」或「丁丑奇荒」。73一八七八年台灣的基督徒發起賑災捐獻,透過英

國領事「先後照送台、鳳、嘉、彰各處教民捐助晉、豫等省賑銀四百餘兩,

經何制軍札飭地方官傳諭嘉獎。」74清法戰爭期間,軍民傷亡不少,嚴清

華在馬偕領導下,組織救護班,搶救傷患,因而獲清廷賞授五品軍功,頂

戴藍翎。75一八九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壽誕,教會發佈消息,希望信徒捐

款,教會準備向慈禧獻上《聖經》,希望她能認識救主,得福氣。教會認為

慈禧是天足的女子,光緒帝的皇后以至宮中的女子皆為天足,因此台灣各

地教會捐款共計四十八點三八0元,76希望有機會向慈禧傳講福音。

甘為霖指出「傳遞基督教真理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透過傳教士不斷的

四處宣講福音,而是由當地弟兄姊妹透過自我生命轉折的經歷來作見證。

對信徒而言,他們沒有錢,也不識字,但福音不是只有以文字的形式來呈

現,而是聖靈的力量在運行。」77傳教士體認到,單靠傳教,教會並不會

有很大的增長,但透過基督徒日常生活行為的改變,社會群眾便會改變對

基督教的看法。

73 Andrea Janku, “Sowing Happiness: Spiritual Competition in Famine Relief Activitie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143(2004), pp. 89-118. 74 唐贊袞,《台陽見聞錄》(卷上),台灣文獻叢刊第 30種(台北:台灣銀行,1958),頁

43。 75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頁 559。 76 〈獻聖經給皇太后〉,《台南府城教會報》,第 109卷,1894年 4 月,頁 39-40。 77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p.144.

Page 21: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07

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本節特別針對漢人信徒的日常生活加以考察。長期以來基督教史的研

究都以傳教、宣教的角度來書寫,傳教士的貢獻及其所帶來的影響,是歷

史學家討論的焦點。然而對於本地信徒的討論卻是相當缺乏,而且經常被

忽略。基督教傳教的目的是讓「外邦人成為基督徒」,然而教會歷史的討論

焦點卻集中在傳教士,而不是由外邦人成為基督徒的信徒身上。

一一一一、、、、儀式儀式儀式儀式與慶典與慶典與慶典與慶典

儀式是指執行宗教活動的既定方式。人類學在研究宗教儀式時將儀式

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一、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是一種象徵著社

會地位從某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的儀式。二、強化儀式(Rites of

Intensification),是指群體生活危機時期舉辦的儀式,目的是團結群體。研

究宗教儀式的人類學家特納(Victor Turner)認為,參加宗教儀式會帶來個

人的超脫感、安慰、安全感、集體親密感甚至是狂喜。78七0年代歷史學

與人類學的大量交流,讓歷史學家開始相信象徵體系與儀式包含著一整個

社會的思想結構,宗教生活的某些方面逐漸受到前所未有的注目。

儀式中包含語言與音樂及肢體動作,音樂在基督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角

色,語言、音樂加上身體動作的情緒力量,增加了儀式信號的含意。宗教

中很大部分是情緒性的,無法完全用語言表達,因而經常透過音樂及其他

非語言的方式表達。信徒在禮拜的儀式中一同敬拜、祈禱、聽講道、唱聖

詩,而這種共同敬拜的儀式,加強基督徒的「團體」意識。第一代基督徒

來自社會底層,艱澀的教義對他們而言可能是難以理解的,但教徒透過禮

拜儀式、唱聖詩,從聖詩中瞭解教義,激發宗教情感。79

78 王銘銘,《社會人類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頁 403-414。 79 鍾佩文,〈晚清基督新教在台聖詩佈道之研究—以英、加長老會為例(1865-1900)〉(嘉

Page 22: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08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宗教中的儀式動作及符號都有其對應的代表意義。例如:酒代表耶穌

的血,十字代表十字架,歌德式的拱門直指天堂,跪禱代表臣服,水代表

洗禮中的清潔。天主教彌撒中固定儀式較多,基督教相對儀式較少,聚會

的表達方式較自由。儀式經常是一種轉換的過程,透過儀式將個人的身份

或狀態作轉換。透過洗禮儀式,成為基督徒,身份上有很大的轉換。

儀式與象徵有密切關聯。雖然在《新約聖經》中耶穌強調信仰的精神

層面,希望信徒能超越舊有禮俗。但耶穌也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

知,我來不是要廢去,乃是要成全。」80基督教儀式不再需要受到傳統猶

太教的規範,而猶太人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排斥耶穌基督信仰,基督教

的儀式從施洗約翰到最後晚餐到受難升天、復活,使徒開始傳福音,基督

教的儀式慢慢產生,進而確立,並且不停的在變化。這些儀式來到台灣,

遇到傳教的需要、風俗民情的不同。第一代基督徒如何面對與適應這些新

的宗教儀式?

洗禮在現在神學中有許多不同觀點,有的教會認為受洗入教,是成為

基督徒的過程,是一種公眾見證。另一種解釋則認為洗禮的過程代表耶穌

的死亡、復活與救贖,受洗者藉由洗禮儀式成為「重生」的基督徒。進行

方式有點水禮與浸水禮,點水禮是施洗者在受洗者頭上及身上點水或灑

水,浸水禮可以在河邊或海邊,甚至是水箱中進行。領聖餐代表著基督徒

吃主的肉、喝主的血,代表神的救贖。天主教的儀式比基督教複雜繁瑣。

天主教做禮拜重視的是儀式的過程,儀式本身就是禮拜的主角。基督教做

禮拜重點則放在講道。馬丁路德進行宗教改革時,其中一項便是要改革天

主教繁瑣的儀式,因此在基督教信仰中有回歸最初、最簡單的人與神溝通

的方向。

十九世紀來台的第一位傳教士馬雅各,由於馬雅各是醫師不是牧師,

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頁 68。 80 〈馬太福音〉,第 5 章 17節,《聖經》(新標點和合本)(香港:聯合聖經公會,1996),頁 5。

Page 23: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09

所以執行洗禮與聖餐,都是由李庥牧師擔任。81馬雅各無法執行施洗、守

聖餐等儀式,這些儀式必須由正式的神職人員來擔任。一八六六年宣為霖

(W. S. Swanson)牧師來台,在打狗幫忙馬雅各,共約五個禮拜之久。82八

月十二,宣為霖在打狗舉行第一次施洗,受洗的有陳齊、陳清和、高長、

陳圍等四名,同日下午舉行聖餐。一八六六年英國長老會派闢大衛(David

Masson)牧師來台,但卻在中國沿海,被大浪捲走。83一八六七年二月,

廈門美國歸正教會的汲澧灡(Leonard William Kip)牧師夫婦前來打狗,

協助馬雅各醫生,約五十多天,三月十日施洗莊清風及兩名埤頭人,四月

十九日在打狗施洗三名信徒。直至一八六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李庥(Hugh

Ritchie)牧師及夫人來台,84才解決台灣無專任神職人員的情況。

馬偕在回憶錄中提到他第一次在台灣舉行婚禮。一八七四年二月二

日,馬偕在五股坑為陳氏(二十五歲)與張氏(十七歲)證婚,這是馬偕

第一次在北台灣舉行基督教式婚禮。圍觀的群眾認為馬偕將會挖掉這對新

人的眼睛。85甚至傳言「新娘將先做宣教師的妻子一個禮拜。」或「宣教

師會先和她接吻。」86馬偕考慮到群眾的猜忌,因而在婚禮後立刻和學生

到教堂。此後,民眾對基督教婚禮的疑慮降低,馬偕繼續為數百對的新人

舉行證婚,並且在儀式後繼續參加喜宴,甚至到非基督徒家參加婚宴。87洗

禮象徵著一個人被接納進入一個社群,從此他可以得到社群內更廣闊人脈

的扶持。婚禮是教會掌控性關係的手段,也象徵著一個女人的主宰權由一

81 巴克禮,〈台灣南部設教七十年的回顧〉,《台灣教會公報》,第 607號,1935年 10月,頁 1。 82 黃武東、徐謙信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頁 5。 83 Jas Johnston, China and Formosa: The Story of the Mission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1897; Taipei: Ch'eng-wen Reprinted, 1972), pp.172-173. 84 黃武東、徐謙信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頁 6-7。 85 George Leslie Mackay著,陳宏文譯,《馬偕博士日記》(台南:人光出版社,1996),頁 89。 86 George Leslie Mackay, J. A. Macdonald ed., 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895), p. 123. 87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 124.

Page 24: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10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個男人移轉到另一個男人之手。洗禮與婚禮都與身份的歸屬問題有關,因

為他讓一個人成為局內人並可以做出權利的要求。

喪禮是人一生最終的大事,台灣喪禮融合儒釋道的儀式與思維,道教

三魂七魄及佛教輪迴思想,再加上儒家的孝道觀念。死者必須先由道士引

魂、超渡作法事。呂理政指出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喪禮,是將「鬼」轉換成

「祖先」的過程。88基督教對於靈魂與來世的看法有完全不同的解釋。基

督教的喪禮是為「活人」,而不是為「死人」。是為了逝者的遺族、參加的

親朋戚友,就由喪禮來安慰遺族,加添盼望和信心,宣布復活和永生的信

息。89

我們可以發現教會的許多典禮與儀式,經常是為了強調某些集體記

憶,以強化「基督徒」的凝聚。透過儀式中的象徵性,表達與既有社會聯

繫的終止,透過儀式,接受者改變既有的社會位置。基督教儀式中對基督

徒所賦予的新位置,不見得可以讓原本社會承認,但卻會讓既有社會產生

不安。在台灣的社會中一個人往往不僅只有一種宗教信仰,有時信這個宗

教,有時信另外一種宗教。自稱佛教徒的也拜媽祖、拜土地公,也殺豬公

拜神,佛教的輪迴、報應思想與道教神仙世界在民眾的信仰中經常混合不

需分辨。但在辨認基督徒與天主教徒時卻比較容易,沒有人自己不是基督

徒卻說自己是基督徒,因為有一個很嚴謹的、很清楚的儀式受洗之後,才

會變成基督徒。90

人類學家將「宗教活動」視為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凡是人與

超自然間的交往活動,例如巫術、占卜、儀式、超自然的信仰都屬「宗教

活動」。宗教活動反應現實生活,各個社會的現實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宗教

活動的表現方式也不相同。清代移民社會的台灣,在宗教上也表現出強烈

的移民性格。

88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香出版社,1992),頁 103-105。 89 蘇慶輝,〈基督教喪禮的意義〉,《台灣教會公報》,1973年 1 月 7 日,第 6 版。 90 瞿海源,《宗教與社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2002),頁 43-44。

Page 25: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11

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向平埔族宗教與基督教之間的轉換,噶瑪蘭的研究

中指出馬偕透過醫療,而被視為是具有神力的巫師。91萬金的研究指出天

主教聖母與老母信仰的替換。92荷蘭宗教學家瓦登寶(J. Waardenburg)認

為宗教可以分為教義理論與民間流行(official and popular religion)兩個層

次,不同宗教間無法相容的教義,在信徒的日常生活中卻往往能互相配合。

93

個人無法獨立於社會之外,在個人誕生前社會已經存在。換言之,個

人生於社會,而非社會出於個人。社會文化的內涵成為每一個人日常生活

必須學習與習慣的。然而,改宗成為基督徒後,基督教的教義與習俗開始

實踐在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中,基督徒的日常行為、宗教儀式、慶典、乃至

從生到死的儀式程序,逐漸與一般社會群眾產生差異,區隔出「基督徒」

社群。差異產生後使得基督徒「不同」也「不容」於一般社會。鄭仰恩認

為「來台灣的英加宣教士大都無殖民主義的優越心態,並相當認同台灣,

但是卻脫離不了『家長式』(paternalistic)的作風和心態。加上教會福音和

本地文化的缺乏交集,至宣教進入第二世紀時發現教會已成為『本地文化

中的異鄉人』而不自知。」94

二二二二、、、、生活作息生活作息生活作息生活作息與與與與生活生活生活生活空間空間空間空間

((((一一一一))))生活作息生活作息生活作息生活作息

不同宗教團體、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歷史時間觀。台灣民

91 陳志榮,〈噶瑪蘭人的宗教變遷〉,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族研究論文集》(台

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77-98。 92 簡炯仁,〈天主教道明會與赤山、萬金的平埔族〉,《台灣文獻》,50卷 1 期(1999年 3月),頁 103-128。 93 Pieter Hendrik Vrijhof , Jacques Waardenburg, eds., Official and Popular Religion: Analysis of a Theme for Religious Studies (The Hague: Mouton Publishers, 1979), pp. 1-7. 94 鄭仰恩,〈基督教歷史中的文化脈絡—看基督徒何去何從!〉,收入台灣世界展望會編,

《原住民文化與福音的對話》(台北:台灣世界展望會,2004),頁 46。

Page 26: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12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間的宗教,除了在特定的時間、節慶外,信徒並沒有固定的聚會時間。改

宗成為基督徒,除了心靈、信仰更新外,基督徒必須加入教會,參加每週

的固定聚會。對第一代基督徒而言,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大的變化,除了最

基本的每七天至少上教堂做一次禮拜外,平常週間也視教會而定,舉行不

同的定期聚會,例如:團契、讀經會、禱告會、靈修會等活動。

以台灣府城教會的主日聚會為例,通常每個主日舉行兩場公眾禮拜,

時間是上午十點和下午兩點。禮拜的順序如下:讚美(唱詩)、祈禱、宣讀

十誡(朗讀及解釋)、唱詩、讀經和解經、唱另一首聖詩、祈禱、簡短的講

道、祈禱,頌榮、祝禱。下午的禮拜也是同樣的順序,但下午並不宣讀十

誡。兩場禮拜所用的《聖經》是一本由廈門幾位傳教士所準備的小詩歌本。

每場禮拜結束時,就要求等待受洗的人留下來檢查,並作進一步的教導。95

而講經是基督教做禮拜中最重要的一部份,由於《聖經》是基督教信仰的

基礎與真理來源,面對第一代來自底層不識字的高比例,傳教士的講解變

得格外重要,成為基督徒獲得基督教知識的主要管道。

做禮拜,一個星期七天,對清代的台灣民眾來說是陌生的。早期來台

漢人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官方則是使用日晷與燭刻,某

些特殊行業例如航海因為要精準掌握潮汐漲落時刻以便於船隻航海及停

泊,所以會以焚香或沙漏等較精確的計時工具。台灣傳統社會將一天分為

十二個單位,並以十天作為一個循環。日治時期,政府引進西方的星期制,

改變民眾的生活作息。實際上,十九世紀的台灣第一代基督徒已經開始使

用星期制度,教會的時間觀念逐漸改變信徒的日常作息時間。

基督徒開始過宗教生活,每週固定做禮拜。星期制度與標準時間制度

早在清末已經透過基督教傳進台灣。但「要決定教會聚會的時間不是依照

時鐘計時,而是按照太陽的位置來通知教會的會員。」96此外,教會醫院

95 Campbell, 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the Island of Formosa, vol. I, pp. 220-221. 96 井川直衛編,邱信典譯,《巴克禮的心靈世界》,頁 67。

Page 27: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13

也使用西式計時方式。一八八九年新樓醫院安彼得(Peter Anderson)醫師

訂立「台南府郡城內醫館條約」,其中一條「定每禮拜之拜二拜五為醫治外

人之期,如欲來求醫者,須於是早八點半鐘齊到醫館,蓋醫館之設不特要

醫治病人而已,亦欲使人得聽道理。」在條約的最後,安彼得特別用陰曆

對照一年中「拜二拜五」是幾月初幾。97讓還不熟悉者可以對照使用。

圖 4-1:台南府郡城內醫館條約

資料來源:林信堅,〈台灣教會歷史資料館蒐集品簡介 13〉,《台灣教會公報》,1976年 5

月 16 日,第 4 版。

97 〈1898年新樓醫院公告木製原版〉,收入潘稀祺,《新樓情‧舊相簿:全台第一間西醫

病院、歷史腳跡》(台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樓醫院,1998),頁 109-110。

Page 28: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14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一週七天,每七天聚會一次,這樣的形式對第一代台灣基督徒而言是

需要時間來適應的。曾經就發生一次「今天到底是星期六或星期天的爭

議?」甘為霖某次造訪一個村落,有一群人開始「敲打竹鼓」,叫大家來禱

告。這時有一群人認為明天才是安息日,很勉強的在教堂集合,舉行禮拜

儀式。甘為霖在瞭解狀況後,隔天早上再次聚集所有人,而支持星期天的

信徒聚集在右邊,支持星期六的信徒則站在左邊。甘為霖希望信徒們不要

因此產生紛爭,應該同心合作,要大家一起合唱讚美詩,但右邊發出極不

悅耳的和聲,讓甘為霖大吃一驚。98

在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會「敲打竹鼓」好告知其他教徒「聚會」的

時間。在歐洲的教會傳統中,教會是以鐘聲來告知居民。根據阿蘭‧科爾

班(Alain Corbrn)的研究,「鐘聲」有著多重的社會意涵。他分析十九世

紀法國約一萬起與「鐘」有關的事件後,認為「鐘聲」背後存在著一個社

會秩序和權力的體系,它支配鄉村生活的節奏,確定其空間範圍,決定集

體和個人的身份,表現人們對土地的依戀。鐘聲在鄉村的世俗與宗教生活

中都具有重要的位置,鐘聲敲響日常生活的節奏,開工、收工、吃飯、回

家、熄燈、望彌撒,還有個人生活中的洗禮、婚禮、喪禮等重要慶典儀式,

都由鐘聲來宣告。99在台灣南部教會會以「擊鼓報時」通知附近的會友,

禮拜前二十分鐘,先擊快速細碎之鼓聲後,猛敲一聲即停,視為第一遍鼓,

附近會友聽到鼓聲,便開始打點準備;十分鐘後,也是先快速擊鼓,然後

猛敲二聲,視為第二遍鼓,這時會友已紛紛前來。到了第三遍鼓,正好是

十點,傳教師及會友都已就座,開始主日崇拜。100鼓聲成為信徒間的報時

器。

信徒的日常生活,因為每星期要參加禮拜而產生變化與調整。例如:

98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p. 112-114. 99 Alain Corbrn著,王斌譯,《大地的鐘聲—19世紀法國鄉村的音響狀況與感官文化》(桂

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頁 77-85、312-317、331。 100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台灣長老教會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頁 38。

Page 29: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15

第一代信徒林孽,曾經在海關替英國人工作,每逢星期天便不上班,英國

人問他是什麼原因,他回答「敬拜上帝的人星期天要做禮拜。」101因此也

發給他星期天的工資。

做禮拜有時要跋山涉水,走上幾天的路,才能準時參加星期天的聚會。

李嘉嵩牧師對於做禮拜的辛勞,即有以下生動的描述:「曾祖父要率領一家

人去旗後看馬醫生,並聽道做禮拜,就必須在星期六天亮前,帶著火把出

發,一直向南走,足足一天一夜的路程,於星期天早晨才能到達旗後。期

間路途勞頓、三餐不定,還常有土匪出沒,路過的人不僅財物有被搶劫的

危險,就是生命也常有難保之虞。曾祖父帶家人去旗後做禮拜時,他們一

行人必須攜帶的東西有糧食、武器槍械及鴿子等三樣東西。...武器槍械則

是用來防禦途中突來襲擊、搶劫的土匪;至於鴿子,就是等到一行人安抵

旗後,於星期日上午把它放出,使他飛回崗仔林,曾祖母及家人們看到,

便可放心,知道他們已平安到達旗後。」102教會的禮拜為顧及山地農村遠

地會友的日程安排,主日崇拜分別在上午十點及下午兩點或三點舉行兩

次。會友在上午禮拜過後,中午一起聚餐,餐後互相學習白話字及真理問

答。有時為了方便住較遠的會友,讓他們可以在天黑之前回家,所以會將

下午禮拜提早。103

宗教節日具有神聖的意義,甚至農曆中節氣的轉換、中秋或農曆年,

依照宗教學者的看法都具有神聖意義。成為基督徒意味著必須依照《聖經》

的教導與指示來生活,基督教的節慶對台灣基督徒的影響如何?成為基督

徒後對傳統節氣或宗教節日的應對態度是如何?其間的改變?其情況有待

繼續討論。

101 黃六點主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教會大觀—北部設教百週年紀念刊》(台北: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1972),頁 653。 102 李嘉嵩,《100年來》(台南:人光出版社,1979),頁 1-2。 103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台灣長老教會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頁

37-38。

Page 30: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16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二二二二))))生活生活生活生活空間空間空間空間

教堂是一個特殊的空間,在教堂聚會會覺得特別莊嚴,因為信徒或即

使是一般人都會認為教堂是神臨的地方,在這個空間中進行各種神聖儀式

與神溝通,所以在教堂空間中做任何事都會特別謹慎。然而敬拜中嚴肅、

神聖的氣氛在十九世紀的台灣是相當陌生的。西方教會在做禮拜或望彌撒

時,過程中有嚴肅、敬虔、安靜及神聖的氣氛,但對十九世紀的台灣人而

言,這種敬拜方式卻是陌生、不熟悉的儀式與過程。104梅監務(Campbell N.

Moody)指出西方教會聚會的特點是經過長時間累積而成,因此傳教士不

能期望西方教會所常見的這些特點立刻就出現在台灣教會中。105

一八七三年三月二日,五股坑教堂落成,大約有一百五十人參加。106許

多來參加的人都還是民間宗教的偶像崇拜者,他們都還不習慣基督教的禮

拜儀式及講道聚會。馬偕回憶「在我們唱讚美歌後,要開始對眾人講道之

時,便有人會拿出他們的鐵片來打火,點燃長水煙,而當他們的煙不斷的

上升時,我會特地停下來,提醒他們如果要聽基督的教導,就應該要安靜。

他們聽了都會很有禮貌的點頭說:『對!對!對!我們應該要安靜。』而我

才又剛開始講道時又會有人跳起來大叫:『水牛跑稻田裡了!水牛跑稻田裡

了!』,我會再度提醒他們,他們會同樣再回答:『對!對!對!我們應該

要安靜。』大家安靜了幾分鐘後,可能又會有纏著小腳的阿婆慢慢的走到

門口大聲叫:『豬仔跑掉了!豬仔跑掉了!』就這樣,禮拜的過程不斷被干

擾。」107對馬偕而言這的確是相當驚訝且特殊的經驗,然而馬偕並不會怪

罪這些擾亂禮拜秩序的人,因為他瞭解到禮拜聚會對當時的台灣人而言是

又奇怪又陌生。108傅大為指出馬偕訓練這些「停不下來」的農民身體,如

104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20。 105 Moody, The Saints of Formosa, pp. 98-120. 106 Mackay著,陳宏文譯,《馬偕博士日記》,頁 78。 107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p. 150-151. 108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 150.

Page 31: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17

何專心聆聽講道,按照新的時空架構,重新安排彼此的關係,用以適應基

督教式的公共領域。對農村的人而言,水牛跑稻田裡、豬跑了,是相當嚴

重的事,而表面上看來滑稽無知的農民反應下所蘊藏的,其實是傳統社會

中家戶私人財產的「農村規律」與基督教的「公共時間與空間」二者的優

先性之爭。這裡顯示出,教會禮拜、講道時,信徒應該保持安靜,甚至是

農村家戶的私人急事,都應暫放一旁。109對十九世紀台灣第一代基督徒而

言,傳教士必須教導信徒日常生活的常規,以符合基督教教義及生活倫理,

也開始必須學習在公共空間中保持身體的安靜及心理的肅靜。在教堂裡要

有莊嚴的態度,並且要將禮拜聚會時間置於日常生活大小雜事之前,使基

督教的作息與空間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優先性。

觀察位於府城亭仔腳的禮拜堂,是一個長方形的小型建築,有一扇大

門面向街道。禮拜時大門是敞開的,禮拜堂外面會有許多群眾圍觀,想聽

裡面在講什麼,或呆呆地看信徒在屋裡唱詩、禱告的情形。有些路人會被

傳道人的講道聲音所吸引,而在禮拜進行時進進出出。偶而會看到乞丐、

僧侶、店員、苦力及各式各樣的人擠來擠去,很好奇的想知道這個新的宗

教在傳什麼新道理。禮拜堂門內以低矮的木柵將禮拜堂隔出內外兩部分。

內部空間較大,有排列整齊的座椅,提供給男性會友及慕道友坐。更裡面

的桌子旁擺設幾張椅子,專門為了舉行聖餐之用。禮拜堂內部中間設置講

台,而男信徒與女信徒的座位之間垂掛藍色布幔,以作區隔。110黃武東回

憶他在一九一六年初到牛挑灣教會時,設施大致與上述相同,但隔在男女

座中間的布幔已取下不用,而男女仍然分座。111

清代台灣社會男女有別,反應在教會的聚會型式上。從基督徒的聚會

可以看出,教會及社會中的男女關係。李貴任大稻埕教會傳道時,從講台

109 傅大為,《亞細亞的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台北:群學出版社,2005),頁

61-62。 110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p. 18. 111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台灣長老教會發展史》,頁 37。

Page 32: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18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到塔後的壁,以屏隔斷,兩邊編紅布,進出各有兩個門。男女信徒在同一

禮拜堂做禮拜,中間以屏風相隔,不能互相看,到日治時期郭希益任大稻

埕教會傳道時才將隔屏拆除。112而多數的教會在日治之前也都是「中間隔

一布帷,分別男女座位,故男女不得相見。」113

早期的禮拜堂多是租賃而來,但傳教士或教徒要租屋經常遭遇困難,

甘為霖到嘉義傳教時沒有旅社願意讓他投宿,沒有人願意租屋給他們,街

上傳言「如果把房屋出租或賣土地給『耶穌聖教』的人,將會被抓並且活

埋。」114最後先是租到一間廟邊加蓋的屋簷,然後租到一間當地人認為的

「鬼屋」,附近居民認為把傳教士跟教徒關在鬼屋,將可以讓妖魔鬼怪消滅

他們。115新店教會租屋也遇到類似狀況,高霞嫂的「房子租給了一個惡客,

那人搬走後,屋內留下一幅關老爺的像拿不走,以致那間屋子無人敢租用。」

116而林瓊向高霞嫂傳教,認為若信福音就不怕鬼神,高霞嫂改宗後,將畫

像丟棄,並將房子租給教會作為禮拜堂。

信徒達到一定數量後,信徒會自行擇地建造教堂,通常是以籬笆塗上

黏土或是用土磚搭建而成,用茅草或是瓦片為屋頂,地板則是凹凸不平的

泥土地面。禮拜堂後面通常會建一間小屋子和廚房,做為傳教士或本地傳

教師的住所,也當作教會的休息室,遠來的信徒或老人可以在竹床上坐臥

休息。117

教堂建築多數如一般民房,根據一八九二年至一八九五年,清政府對

新竹縣內教堂樣式的調查記錄來看,皆為「華式」建築。118觀察台灣現存

112 〈大稻埕教會簡史(一)〉,《台灣教會公報》,1975年 8 月 10日,第 6 版。 113 郭朝成,《傳道行程》,上冊,頁 32。 114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pp. 74. 115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pp. 74-76. 116 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委員會著,陳宏文譯,《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

頁 62。 117 Moody, The Saints of Formosa, pp. 107-109. 118 調查的重點包括:查明何處有何國建設大小教堂幾處?某堂系屬某國?教士幾人?是

何姓名?何國人士?堂內有無育嬰、施藥等事?其堂是何樣式?目前有無增設?此外並

要求繪圖稟覆。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淡新檔案(二)》,第一編 行政(台

Page 33: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19

年代最古老的屏東萬金天主堂,它原創建於清咸豐年間,經過幾次修築,

一八六九年翻修,由來自菲律賓的良方濟(Francisco Herce)神父督建。

教堂的外觀呈現中西合併樣式,屋頂有明顯的台灣建築山牆之造型,內部

設置則採取台灣廟宇格局,教堂內部的柱子亦刻上對聯。現存台灣最早的

西式教育學堂為馬偕在一八八二年於淡水所建的牛津理學堂,當時由加拿

大牛津郡信徒捐款而建,故取其名 Oxford College。招收漢人及平埔人為

學生,培養本地傳教師。一八八二年第一屆入學的學生有:洪安、陳屘、

高振、曾俊、郭主、陳才、劉在、陳英、高才、李牛港、陳和、李貴、許

菊、葉順、陳順枝、何獅、劉琛、陳榮貴等十八人。119這座建築的紅磚購

自廈門,外觀造型具台灣風格,屋脊上有類似佛塔之裝飾。李乾朗指出這

些宗教建築不是單純的西式建築,傳教士當中不乏對建築有素養者。但為

了達到傳教目的,他們仔細觀察本地的傳統建築形式,然後刻意的去模仿

其特色,至少在材料上使用閩南的紅磚紅瓦,俾使能在外貌上融入周遭的

民房。120

清法戰爭時,雞籠、和尚洲、八里坌、新店、大龍峒、錫口、艋舺被

拆毀。重建後錫口教堂尖塔有六層圖案,第一層大門,代表外國宣教。第

二層海浪浮雕,表示傳道至東方。第三層雕有兩個半球,象徵東方與西方。

第四層是兩個尖拱門,代表台灣南、北兩教會。第五層雕有七個燈塔,引

意〈啟示錄〉中的七燈台,也就是七個教會,意味教會的理想。第六層尖

塔,象徵與天相通。121

陳梅卿分析一八九五年前後英國長老教會教堂建築形式,三十五處只

北:國立台灣大學,1995),頁 68-106、259-299。 119 陳清和,〈牛津學堂の思ひ出〉,收入齋籐勇編,《マッカイ博士の業蹟》(淡水:淡水

學園,1939),頁 107-109。 120 李乾朗,《台灣近代建築:起源與早期之發展(1860-1945)》(台北:雄師文化公司,

1980),頁 30。 121 陳宏文,《馬偕博士在台灣》(台北:財團法人基督教中國主日學協會出版部,2000),頁 147。

Page 34: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20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有六處是尖頂建築,且掛十字架的洋式建築,其他則是閩南式一般建築。

六處洋式教堂中,除旗後外,皆位於平埔族區。為何有這種現象?陳梅卿

解釋「旗後洋式尖頂教堂可以存在的理由是此地為開港之口岸,港區較多

西洋人出入,且本地原有西洋尖頂之建築,所以一般台灣民眾較習慣,不

會反對尖頂之建築,其他地區基於「風水」觀念,尖頂帶有十字架之建築

物,依然無法消除當地居民之違和感,容易起來抗教,為了傳教的順利,

所以只有退一步以一般民房的閩南式建築來做教堂建築了!」122事實上,

多數教堂興建時其考量是建築經費。

硬體的生活空間外,基督徒改宗後遇到的最大日常生活空間改變就是

脫離了原有社會的宗教組織,脫離了民間宗教與地方社會所建立的祭祀

圈。祭祀圈指的是地方社區居民「義務性」的共同祭祀組織,是為了共神

信仰而共同舉行祭祀的居民所屬的地域單位。本質上是一種地方性的民間

宗教組織,表現出漢人以神明信仰來結合與組織地方人群的方式。其種類

有:一、部落性、村落性(同庄結合),二、超村落(同姓結合、水利結合、

祖籍結合),三、全鎮性祭祀圈(自治結合)。通常由地方士紳或土豪來擔

任爐主或頭家,祭祀的主廟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向居民收取費用,稱為「收

丁錢」。123地方社會與廟宇的結合,顯示出社會藉由宗教信仰活動組織地

方人群的自主性,具有宗教及社會自治功能。通常的形成與發展是由「香

火」(私神)到「建廟」(公神),進而成為地緣群體的信仰中心(守護神),

或進而發展形成「信仰圈」。所謂信仰圈指的是,以某一神明或其分身的信

仰為中心,信徒所形成的「志願性」宗教組織。信徒分佈有一定範圍,通

常必須超越地方社區的範圍。信徒的組織通常以「神明會」(分為→招會份、

122 陳梅卿,〈清末英國長老教會在台之教區〉,《台灣史料研究》,第 6 號(1995年 8 月),

頁 56-64。 123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入張炎憲,《中

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0),頁

95-125。

Page 35: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21

招庄頭)的方式進行,主要活動便是向主廟進香,或產生分香子廟。124

外來的基督教不只在信仰上隔離傳統宗教,同時它的運作也獨立於地

方社會與村廟連結的體系,拒絕參加村廟組織的基督徒,隔絕了與地方社

會的關係,也遭遇社會嚴重的反壓。一八六八年四月,溝仔墘村莊準備舉

辦「王爺」祭祀大典,收丁錢的人員向神父要求繳交捐獻,良方濟神父以

教義不同不願給予,然此事遭煽惑渲染,於是群眾湧入教堂,焚燬教堂物

品。125而信徒如果遇到收取攤派費用而不願繳交之時,通常會產生極大的

衝突,因為迎神賽會背後所反應的是一地域人群的集體組織,民間信仰的

核心是群體性的組織與活動。126不參與迎神賽會、不參與地方祭祀活動的

基督徒,將遭遇地方勢力的排斥與反撲。

社會群眾與教徒的衝突,最具體的表現是在廟會攤派的問題上。地方

上「王爺生」、「媽祖生」乃至「土地公生」的祭祀慶典活動,地方居民依

照家庭的人口數必須與社區居民共同分攤費用。教徒不參與費用攤派,顯

然地方居民會對教徒產生「不同國」的心理區分,地方仕紳更會認為這樣

的舉動是對地方勢力的一種挑釁行為,雖然官方曾經下過諭單豁免教徒在

迎神賽會中的公費攤派,但卻阻止不了地方居民對教徒不參與分攤的反彈。

恭親王奕訢曾對此發表意見,認為「祈神唱戲等事,系屬鄉社常規,

該教民如仍肯攤派,欲取和鄉里,自無拒絕之理。該教民如不肯攤派,乃

其心存不願,亦未便強其必從。惟修橋補路填坑挑河,以及編查保甲、看

守青苗,凡鄉里一切守望常規,並例有差徭,皆民間分所當為之事。」127

124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第 36期(1973年),頁 191-207;張珣,〈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

代的來臨〉,《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 58 期(2002 年 6 月),頁 78-111。 125 Pablo Fernandez, One Hundred Years of Dominican Apostolate in Formosa(1859-1958) (Philippines: University of Sto. Tomas, 1959), pp. 105-108. 126 林美容,〈由地理與年籤來看台灣漢人村庄的命運共同體〉,《台灣風物》,第 38 卷 4期(1988年 12月),頁 123-143。 12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教務教案檔》,第一輯(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1974),第 795號,頁 720。

Page 36: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22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在傳教士不斷向總理衙門反應教徒攤派唱戲修廟等費用問題後,總理衙門

最後明確規定教徒「如有差徭及一切有益等項,亦應照不習教者一律應差

攤派。惟迎神演戲賽會燒香等事,與伊等無涉,永遠不得勒貪勒派。至地

方官若遇有上二項合派之事,必須實按直道分剖,不得曲為牽混。」128官

方雖然明文教徒可以不用攤派廟宇費用,但卻阻止不了地方領袖及社會群

眾的反感。

地方上感恩酬神,卻唯獨基督徒不參加,地方人士認為教徒「白受神

惠,知恩不報,...如求雨不得,則人們甚亦歸咎於教民之不參加,眾心不

齊,神靈弗悅。」129教徒拒絕地方的宗教活動,同時也傷害了維繫民間社

會的傳統心理,讓教會和信徒形成一個特殊的、不合群的指標團體。130地

方領袖對於教徒一再拒絕捐助感到厭煩,甚至採取報復行動,「既然向基督

徒要不到錢,他們也不肯給,乾脆使用暴力方法,燒他們的教堂,懲罰他

們的自私。」131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萬金天主堂的神父及教友拒絕

捐助迎神費用,天主教堂因而遭到縱火焚毀。一八六八年四月十八日,溝

仔墘教堂也在王爺繞境的活動中被毀。同樣的,一八七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德馬太醫生在報告上敘述白水溪的信徒在過去的兩年間,因為拒絕捐款或

繳交「異教」祭典的費用,被店仔口的「無賴」迫害,幾乎一半的信徒又

回歸偶像崇拜。132

一八八一年九月三十日,福建將軍穆圖善、閩浙總督何璟、福建巡撫

岑毓英據傳教條約曉諭軍民保護教士及教民,對於「迎神、建廟、演戲等

事,不許向奉教人出錢,以免多事,庶幾民教相安,各無怨嫌,用體我國

12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教務教案檔》,第一輯(二),第 746號,頁 690。 129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66),頁 135。 130 黃子寧,《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1861-1962)》(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

員會,2006),頁 63。 131 Fernandez, One Hundred Years of Dominican Apostolate in Formosa, p. 85. 132 黃武東、徐謙信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頁 89-90。

Page 37: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23

家懷柔遠人之意。」133這當然無法阻止日常生活中地方居民與基督徒為了

廟會攤派費用的糾紛繼續發生。一八八九年九月,澎湖傳來「如果基督徒

不出錢,就要被趕出村莊」的消息。134一八九三年十一月,阿猴也傳來街

上酬神,信徒不分攤費用,而與收錢者發生紛爭的消息。135顯然,十九世

紀的台灣第一代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上遭遇很大的轉變,除了對教義的認

識與學習,必須反應在基督徒的日常行為外,不論是硬體的生活空間或軟

體的生活空間,都必須面臨轉變和適應。

第三節第三節第三節第三節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一一一一、、、、基督徒與基督徒與基督徒與基督徒與傳教士的生活傳教士的生活傳教士的生活傳教士的生活互動互動互動互動

第一代基督徒學習基督教知識與日常生活轉變的同時,十九世紀來台

的傳教士同時也在適應台灣社會。傳教士同樣也處於學習的狀態,開始適

應台灣的風土民情。這是一個互動的交互過程,並不是單向只有信徒處於

被動或單純被教導的狀態。當代台灣許多的基督教儀式,乃至對教義的詮

釋,都是在這個互動過程中產生。從教會建築的演變,到長老會發展出來

的本土神學,可以進一步得到應證。

一八七二年一月十五日,馬偕第一次在日記中提到他開始「研究些許

漢文。」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偕學習漢文的過程。「學習了

一百個中文單字。」 「又學習一百個漢文單字,而且念的爛熟,我發現學

133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淡新檔案(二)》,第一編 行政,頁 27。 134 〈澎湖的消息〉,《台灣府城教會報》,第 51卷,1889年 9 月,頁 59-61。 135 〈南路的消息〉,《台南府城教會報》,第 103卷,1893年 11月,頁 117-118。當然,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非教徒借入教之名,避開祭典費用分攤的案例。相關的案例分析,可

以參見吳學明,《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台南:人光出版

社,2003),頁 105-106。

Page 38: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24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習漢文並非易事。」136馬偕來台之初,受到李庥招待,在李庥阿里港的家

住了二十六天,而馬偕利用這個機會向李庥的語言老師學習台語的八個音

調。137馬偕對於台灣與中國各地說不同樣的話,卻用同樣的文字書寫,感

到驚訝!馬偕舉例「在台灣,事實上得學兩種語言,一種是文學上的讀音,

一種是日常說的口音。譬如,『人』這個字,讀音是羅馬拼音的『jin』,而

口音是『lang』。」138南部的巴克禮,每天下午兩點開始學習漢文。巴克禮

經常參觀城隍廟及其他寺廟廣場上演出的露天戲,觀察戲班穿的衣冠,聆

聽演員唱的老式歌詞,以曉悟古時的文學。139

適應台灣的氣候和生活環境是傳教士最先遇到的問題,李庥、巴克禮

相繼感染瘧疾。英國駐高雄海關醫生萬巴德(Dr. Patrick Manson)協助巴

克禮治療,巴克禮得以安然度過。滿遜為醫學界提供線索發現瘧蚊,成為

知名熱帶病醫學專家。140語言、風俗、潮濕的氣候、傳染病,傳教士必須

適應這些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物。

一八八三年三月,黎約翰(John Jamieson)牧師抵台,一八九一年四

月二十三日病逝於淡水。黎約翰在台期間與馬偕有過衝突,史稱「黎約翰

事件」。事實上,馬偕與歷任北台灣加拿大長老會來台傳教士,如:閏虔益

(K. F. Junor)牧師、黎約翰牧師,華雅各(J. B. Fraser)醫生等皆有相處

不愉快的經驗,造成其他牧師不願與馬偕共事。比較南北長老會來台牧師,

加拿大顯然人數缺乏。截至一八九五年前,包括馬偕在內共計只有四位牧

師、一位醫生來台。顯然,「適應」不只是第一代基督徒對基督宗教的適應,

同時也要適應來自不同背景的傳教士。而傳教士不僅要適應台灣的風俗民

情,也要適應不同傳教士之間的差異。

136 Mackay著,陳宏文譯,《馬偕博士日記》,頁 33、34。 137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 31. 138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 102. 139 漁人,〈懷念巴克禮博士〉,《台灣教會公報》,1975年 3 月 16日,第 4 版。 140 Edward Band. Barclay of Formosa (Tokyo: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1936), pp. 28-29; Edward Band著,詹正義譯,《巴克禮博士與台灣》,頁 17-18。

Page 39: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25

二二二二、、、、基督徒的基督徒的基督徒的基督徒的調適調適調適調適

現在看來許多的台灣習俗已經融入基督徒的生活裡。但這些習俗對十

九世紀來台的傳教士而言,可能是宗教裡的禁忌。從風水觀念到飲食禁忌,

傳教士反對信徒參與民間習俗活動。這個過程中第一代的基督徒承受了許

多的壓力,西方傳教士傳教的過程中不只是傳宗教,同時也帶來西方文化

和價值觀,台灣的基督徒似乎無法分離基督信仰與西方價值包裹在一起的

基督教。

台灣民間宗教信仰中有很強的「現世功利」傾向,改宗的基督徒是否

體驗到上帝的「靈驗」?當「求」沒有應驗時,基督徒便疑心而背離信仰,

甚至轉而求助以前的神明。14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中歸納台灣基

督徒信仰生活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雖

然已相信,但信仰生活尚未建立,禁不起考驗而動則輕易放棄信仰。第二

階段是「信仰生活建立」,可以依靠上帝的引導,忠實於上帝的安排,保持

信仰,遇到考驗也屹立不搖,成為信徒的楷模。142

我們觀察西方來台的官員、探險家、傳教士所留下來有關台灣宗教的

描述,不論是對漢人或平埔族的宗教信仰,都顯示出他們對非基督教信仰

的鄙視。鄭仰恩認為「早期傳教士曾有過為期甚短的『本土化』努力,但

只限於表面的形式。有些傳教士對本地文化(特別是原住民文化)排斥、

壓制,且帶有神學上的『反文化』偏見。」143我們似乎有必要分辨這個鄙

視是出於信仰的觀點或是出於西方文化進化論下將非西方視為未進化的土

著、番人而加以鄙視,兩者其中的差異。

14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18。 14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18-19。 143 鄭仰恩,〈基督教歷史中的文化脈絡—看基督徒何去何從!〉,收入台灣世界展望會

編,《原住民文化與福音的對話》(台北:台灣世界展望會,2004),頁 46。

Page 40: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126 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有趣的是第一代基督徒是社會的邊緣人物,原本就在社會傳統勢力的

邊緣,脫離傳統勢力的控制相對是容易的。對弱勢、邊緣的人而言,社會

原本就排擠他們,當另一個依靠出現時,脫離原有系統而進入另一系統,

形成阻力小、推力大、吸引力大的情況。

在台灣的教會中多數教徒是窮困的,多數的人甚至缺乏足以維持生活

的物資,但在貧窮中,他們仍然願意奉獻來支持教會福音活動。144但在日

常生活中「基督徒仍須非常小心,儘可能的保守秘密,不隨便談論信仰,

以免遭到報復。對最神聖的權利(信仰)也須保持沈默。」145作為一個基

督徒,他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低調,以免招來社會群眾異樣的眼光,甚

至是反彈。

日常生活是實際的,比方工作是為了餬口。但宗教處理的不是生活,

而是生命,一種對靈性的渴求。另一個是個人與群體的關係,生命跨越了

物理性的具體世界而進入想像的信仰中的世界。宗教的時空觀不再局限於

這一世,還包括往後的生命。宗教人的動力便來自這種時空觀,「另一個世

界」才是他們最後的歸宿,如果研究者未納入這種時空觀,便很難有恰當

的詮釋。

第四節第四節第四節第四節 小結小結小結小結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146

成為基督徒,不僅是宗教上的改變,日常生活也會開始產生變化。「舊的人」

144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p. 337. 145 Pablo Fernandez, One Hundred Years of Dominican Apostolate in Formosa (1859-1958) (Philippines: University of Sto. Tomas, 1959), p. 71. 146 〈歌林多後書〉,第 5 章 17節,《聖經》,頁 198。

Page 41: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章章章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551/4/n...7 Starbuck Edwin Diller 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127

要成為「新的人」,不只是新信仰,還要有新的日常生活。本章主要從日常

生活史的角度,來觀察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的生活情境及日常現象。透過

日常生活來觀察基督徒實踐信仰的過程與變遷,由日常生活細節來瞭解教

徒如何在傳統民間信仰的社會中調適生存。由此期望能呈現十九世紀台灣

基督徒的生活型態,進而討論日常生活背後的心理與文化變遷。目的在瞭

解基督教信仰到底多大程度改變了第一代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並且說明第

一代基督徒改宗基督宗教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信仰。

透過第一代基督徒在改宗前後的日常生活變化,我們發現改宗是信仰

生活的開始而不是終結,所以成為一位基督徒不是受洗後就結束,而是要

在生活中實踐成為一位基督徒。這是漫長且漸進的調適過程,他們學習基

督教文化,將信仰實踐在生活中。透過改宗儀式、基督教慶典及每週的禮

拜聚會、讀經禱告,乃至婚喪喜慶宴會等日常生活,逐漸顯現基督徒與非

基督徒的差異。作為終極關懷的信仰,是一種牽涉整個人格的行為。信仰

是個人生活的中心,生活中所有的大小事物與此息息相關。147信仰不是一

個人生活中的某個特殊活動或特殊功能,因為生活中的每一部份都結合為

整體的信仰行為。

第一代基督徒在日常生活的調適上面臨極大社會文化衝擊。基督徒開

始學習、接受教導,從文盲轉而識字。宗教信仰不只是形而上的神學教義

或形式儀式,而是日常生活的實踐。這個過程基督徒遇到許多挑戰與掙扎,

放棄原有生活習慣、不良嗜好,放棄祭祖儀式,改變原有觀念,認罪悔改,

調整日常作息,守安息日,每週參加禮拜聚會,甚至改變職業,脫離原有

生活。第一代基督徒就在這條尋求「天路」的路程上蹣跚前進,在日常生

活中學習並實踐信仰。

147 Paul Tillich著,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頁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