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1007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 12 月第 27 卷第 12 Chin Crit Care MedDecember 2015Vol.27 No.12 · 发明与专利 ·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设计与应用 田慧 苗桂萍 齐华英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5.12.015 基金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420331072.X 作者单位: 30019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复苏室(田慧),普外科 (苗桂萍),脑外科(齐华英) 通讯作者:田慧,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随着医学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时选择全麻的患者 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手术后患者 将进入复苏室进行监护观察,其中 80% 的患者在复苏室进 行术后拔管,待完全苏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然而, 在实际临床麻醉工作中,患者拔管后的复插也时有发生。未 能成功完成气管插管并确保气道安全,是导致麻醉和急救复 苏患者死亡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1 。气管插管是 临床麻醉和急危重症救治的基本医疗技术之一,是成功进行 有效气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2 。据报道, 50% 以上的严 重麻醉相关并发症是由气道管理不当或失败引起的 3 。气 管内插管是麻醉时的重要抢救技术 4 ,是各类患者抢救过程 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 5 。因此,完善的工具、熟练掌握多 种困难气道处理方法和正确决策、有序地组织工作是处理好 困难气道的关键 6-7 。气管插管的复插过程是分秒必争的, 其速度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与否。由于目前医院只是将 气管插管盘放置在抢救车中,导致放置的物品有限,不能满 足医生进行复插时的需要,所需物品不能及时取用,给抢救 带来了很多不便,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为此,我们设计 了一种具有多层抽屉、顶部有方形操作平台、方便放置插管 所需医用物品的气管插管治疗车。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同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201420331072.X ), 介绍如下。 1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制作与构成 12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车体( 1-1 )顶部为方形操作平台 1-2 )。平台一侧连接有加长翻折板( 1-3 ), 与平台处于同 一水平面,翻折板下方用折叠支架( 1-4 )连接在车体上; 平台另一侧下方车体连接有把手( 1-5 )。平台下方设置多 层抽屉( 1-6 )和 1 个储物柜( 1-7 ),储物柜内中部设有隔 板( 1-8 ), 将储物柜分成上下两层,使物品可分层放置,方 便取用。车体的底部设有脚轮( 1-9 ), 脚轮上有制动踏板 1-10 )。车体把手一侧下沿连接有防撞凸棱( 1-11 ), 防撞 凸棱上的防撞边和防撞角为塑料材质制作, 可防止车体移 动过程中边角被撞击。 多层抽屉的前部外侧均设有横向凹槽式拉手( 2-1 ),该 凹陷设计既节省了车体的占用空间,又提高了车体的安全 性。第一层抽屉( 2-2 )内部用隔板( 2-3 )分成左右两侧;一 侧用隔板分成 12 个小方形储物格( 2-4 ),另一侧为一长方 形储物格( 2-5 )。第二层抽屉( 2-6 )内部用十字隔板( 2-7 分隔成 4 个方形储物格( 2-8 );任选一个方形储物格,用隔 板纵向分为左右两个储物格。第三层抽屉( 2-9 )内部用两 个隔板纵向均分为 3 个储物格。 注: 1-1 为车体,1-2 为操作平台, 1-3 为加长翻折板, 1-4 为折叠支架, 1-5 为把手, 1-6 为多层抽屉, 1-7 为储物柜, 1-8 为隔板, 1-9 为脚轮, 1-10 为制动踏板, 1-11 为防撞凸棱 1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结构示意图 注: 2-1 为横向凹槽式拉手, 2-2 为第一层抽屉, 2-3 为隔板, 2-4 为小方形储物格, 2-5 为纵向储物格, 2-6 为第二层抽屉, 2-7 为十字隔板, 2-8 为方形储物格, 2-9 为第三层抽屉 2 气管插管治疗车多层抽屉的结构示意图 2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使用方法 使用气管插管治疗车时, 先在第一层抽屉一侧的 12 方形储物格内放置人工鼻, 另一侧的纵向储物格内放入喉 罩等医用物品; 第二层抽屉的纵向储物格内放置加压吸氧 面罩, 方形储物格内放置储氧面罩、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 道等医用物品; 第三层抽屉的 3 个纵向储物格内放置各型 号气管插管导管等医用物品。储物柜内放置气管插管盘、电 子喉镜管等医用物品。推动把手将车体移动至需要气管插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设计与应用cccm-em120.com/weizhongbingguokan/27/1007.pdf作者单位:30019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复苏室(田慧),普外科 (苗桂萍),脑外科(齐华英)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设计与应用cccm-em120.com/weizhongbingguokan/27/1007.pdf作者单位:30019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复苏室(田慧),普外科 (苗桂萍),脑外科(齐华英)

· 1007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 年 12 月第 27 卷第 12 期 Chin Crit Care Med,December 2015,Vol.27,No.12

·发明与专利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设计与应用

田慧 苗桂萍 齐华英

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5.12.015基金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420331072.X)作者单位:30019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复苏室(田慧),普外科

(苗桂萍),脑外科(齐华英)

通讯作者:田慧,Email:[email protected]

随着医学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时选择全麻的患者

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手术后患者

将进入复苏室进行监护观察,其中 80% 的患者在复苏室进

行术后拔管,待完全苏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然而,

在实际临床麻醉工作中,患者拔管后的复插也时有发生。未

能成功完成气管插管并确保气道安全,是导致麻醉和急救复

苏患者死亡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气管插管是

临床麻醉和急危重症救治的基本医疗技术之一,是成功进行

有效气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2]。据报道,50% 以上的严

重麻醉相关并发症是由气道管理不当或失败引起的[3]。气

管内插管是麻醉时的重要抢救技术[4],是各类患者抢救过程

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5]。因此,完善的工具、熟练掌握多

种困难气道处理方法和正确决策、有序地组织工作是处理好

困难气道的关键[6-7]。气管插管的复插过程是分秒必争的,

其速度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与否。由于目前医院只是将

气管插管盘放置在抢救车中,导致放置的物品有限,不能满

足医生进行复插时的需要,所需物品不能及时取用,给抢救

带来了很多不便,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为此,我们设计

了一种具有多层抽屉、顶部有方形操作平台、方便放置插管

所需医用物品的气管插管治疗车。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同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420331072.X),介绍如下。

1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制作与构成(图 1~2)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车体(1-1)顶部为方形操作平台

(1-2)。平台一侧连接有加长翻折板(1-3), 与平台处于同

一水平面, 翻折板下方用折叠支架(1-4)连接在车体上;

平台另一侧下方车体连接有把手(1-5)。平台下方设置多

层抽屉(1-6)和 1 个储物柜(1-7), 储物柜内中部设有隔

板(1-8), 将储物柜分成上下两层,使物品可分层放置,方 便取用。车体的底部设有脚轮(1-9), 脚轮上有制动踏板

(1-10)。车体把手一侧下沿连接有防撞凸棱(1-11), 防撞

凸棱上的防撞边和防撞角为塑料材质制作, 可防止车体移

动过程中边角被撞击。

多层抽屉的前部外侧均设有横向凹槽式拉手(2-1),该凹陷设计既节省了车体的占用空间,又提高了车体的安全

性。第一层抽屉(2-2)内部用隔板(2-3)分成左右两侧;一

侧用隔板分成 12 个小方形储物格(2-4),另一侧为一长方

形储物格(2-5)。第二层抽屉(2-6)内部用十字隔板(2-7)分隔成 4 个方形储物格(2-8);任选一个方形储物格,用隔

板纵向分为左右两个储物格。第三层抽屉(2-9)内部用两

个隔板纵向均分为 3 个储物格。

注:1-1 为车体,1-2 为操作平台,1-3 为加长翻折板,

1-4 为折叠支架, 1-5 为把手, 1-6 为多层抽屉, 1-7 为储物柜,

1-8 为隔板, 1-9 为脚轮, 1-10 为制动踏板, 1-11 为防撞凸棱

图 1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结构示意图

注:2-1 为横向凹槽式拉手, 2-2 为第一层抽屉, 2-3 为隔板,

2-4 为小方形储物格, 2-5 为纵向储物格, 2-6 为第二层抽屉,

2-7 为十字隔板, 2-8 为方形储物格, 2-9 为第三层抽屉

图 2 气管插管治疗车多层抽屉的结构示意图

2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使用方法

使用气管插管治疗车时, 先在第一层抽屉一侧的 12 个

方形储物格内放置人工鼻, 另一侧的纵向储物格内放入喉

罩等医用物品; 第二层抽屉的纵向储物格内放置加压吸氧

面罩, 方形储物格内放置储氧面罩、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

道等医用物品; 第三层抽屉的 3 个纵向储物格内放置各型

号气管插管导管等医用物品。储物柜内放置气管插管盘、电

子喉镜管等医用物品。推动把手将车体移动至需要气管插

Page 2: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设计与应用cccm-em120.com/weizhongbingguokan/27/1007.pdf作者单位:30019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复苏室(田慧),普外科 (苗桂萍),脑外科(齐华英)

· 1008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 年 12 月第 27 卷第 12 期 Chin Crit Care Med,December 2015,Vol.27,No.12

管患者的床边; 踏下脚轮上的制动踏板, 保证车体的稳定

性。扳动折叠支架打开加长翻折板, 打开抽屉和储物柜,拿

取所需医用物品放置在操作平台上, 即可进行气管插管复

插。当操作平台上的医用物品用完时,可随时从抽屉或储物

柜内取出; 插管过程中的废弃医用物品可放置在加长翻折

板上, 待插管结束后再统一清理。插管完成后,用脚掌向上

撬开脚轮上的制动踏板, 使脚轮为可推动状态, 推动把手将

车体推至清理地点,清理操作平台加长翻折板上的医用物

品, 再将气管插管治疗车推至存放地点。

3 气管插管治疗车的优点

3.1 充分利用了车体内有限的空间储存所需的医用物品,

使医用物品摆放位置合理、 紧凑, 保证插管所需的医用物品

齐全, 提高了气管插管复插的工作效率。

3.2 气道管理所需物品集中放置, 便于护士清点、 维护及

管理。使用后进行消毒, 及时补充所用物品。

3.3 方便开展组织科室气道管理培训, 提高现有气道处理

工具的使用效果。

3.4 既能根据患者情况、 操作者应用效果来方便选择工具,

又能满足快速机动的要求, 从而减少气道危象, 提高救治成

功率。

3.5 物品齐全,应急抢救时能保证所需物品一次到位,使用

方便、操作灵活,安全可靠,为抢救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杨广遂,杨征,李秀琴 . Supreme 喉罩用于麻醉诱导后“不能通气、不能插管”的处理[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3):183-184.

[2] 柳垂亮,李玉娟,钟德勇,等 . Shikani 可视喉镜在清醒危重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6):635-639.

[3] Popat M,Mitchell V,Dravid R,et al. Difficult Airway Societ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racheal extubation[J]. Anaesthesia,2012,67(3):318-340.

[4] 童幼良,王臻,胡柳,等 . 一种用于心肺复苏时快速检测导管位置的装置:气管插管鉴定囊[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10):581-582.

[5] 徐敏丽,马明嘉,杨绵华,等 . 强化心肺复苏训练并保证技能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5):312.

[6] 丰浩荣,许鹏程,廖强,等 . 平战结合气道处理急救车的研制[J]. 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47-50.

[7] Butler KH,Clyne B.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 airway : alternative airway techniques and adjuncts[J]. Emerg Med Clin North Am,2003,21(2):259-289.

(收稿日期:2015-10-20)(本文编辑:李银平)

·学术活动预告 ·“诺扬 ICU”有奖征文通知 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是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由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负责销售的新型阿

片类镇痛药物,是全新的阿片受体激动 - 拮抗剂,不仅可激动 κ 受体产生镇痛作用,还对 μ受体有弱拮抗作用,可有效治疗和

缓解各类中、重度疼痛。

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是 ICU 患者主诉之一,选择合适的镇痛药无疑能够改善 ICU 患者的临床预后。为了推动诺扬

(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 ICU 的合理应用,《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

急救杂志》编委会与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将于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联合举办第二届全国“诺扬 ICU”有奖征文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征文内容: ① ICU 诺扬的实验研究; ② ICU 诺扬临床应用的病例分享; ③ ICU 诺扬应用的临床总结。

2 征文要求:论文请按照《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稿约的要求撰写,从《中华危重病急救

医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网站(http://www.cccm-em120.com)上查看投稿须知,一律寄打印稿并附单位介绍

信及稿件电子版(Word 文档)。来稿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来稿请寄: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昆仑山路 7 号

恒瑞行政中心 7 楼 706 室(邮编:222047),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 收(注明“诺扬 ICU”有奖征文)。征文截稿日期:2016 年

2 月 29 日(以邮戳为准)。

3 评奖及奖励办法:由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出以下奖项:① 一等奖 1 名,奖励科研经费

20 000 元; ② 二等奖 3 名,奖励科研经费 10 000 元; ③ 三等奖 20 名,奖励科研经费 5 000 元; ④ 优秀论文奖 200 名,奖励

全年《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4 论文刊出办法:所有投搞论文将汇编成册,部分获奖论文将推荐给《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

杂志》编辑部,审核合格后刊出。

5 诺扬咨询电话及联系地址:电话:0518-81221706,联系人:关洪月。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昆仑山路 7 号

恒瑞行政中心 7 楼 706 室 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