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8 19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s, No. 18 第 18 期 技術論文 技術論文 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 鄭文隆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董事長 臺灣離岸風機基礎暨海事工程協會 / 理事長 台灣離岸風電政策 2014 年國際工程顧問公司 4C Offshore 布之全球「23 年平均風速觀測」研究指出, 全世界最好的 20 處離岸風場,有 16 處在台灣 海峽。 政府亦早在 2012 年訂下千架海陸風機計 畫, 規 劃 陸 域 風 機 200 支、 海 上 風 機 800 支,現今陸域風機已趨近飽和,因此,數年 前即開始推動海上風機構想,於政策面,在 近程訂下 2012 ~ 2025 年建置 5 ~ 6 GW,中程 2026 ~ 2035 年累計建置 10 ~ 12 GW,長程 2036 ~ 2050 年累計建置 20 ~ 22 GW 之目標, 如圖 1 所示。 在執行面,經濟部預計在 2025 年完成 5.5 GW 之風場建置,總產值約 9,905 億,每年運 維產值 321 億。推動步驟依序為先示範獎勵, 其次公布潛力場址,最後進行區塊開發,於示 範獎勵階段先選定 3 座風場,提供獎勵降低業 者風險,機組設備半額無息貸款。於潛力場址 階段,政府則公開 36 處潛力場址供業界參 考。區塊開發則由政府進行整體規劃,並於完 成環評後進行遴選,以縮短開發期程,現今國 內已於苗栗外海完成 2 座示範機組。 2017 年底,各國開發商紛紛前來爭取潛 力場址之開發權,多集中在彰化一帶,開發商 希望由其自行辦理環境影響評估後,交由經濟 部評選決定是否給予開發權。政府在風場開發 台灣工程將由陸地走向外海 過去國內工程皆以陸上(onshore)工程 為主,如橋梁、隧道、水庫⋯等,至多將港 埠工程稱之為近岸(nearshore)工程,但從 現在開始國內工程將邁向另一境界,即是離 岸(offshore)工程,這對於台灣工程界而 言,無疑是個大躍進,主要源自於國內離岸 風電政策的推動,帶動工程型態、工程領域 的拓展。 離岸風電於國際發展約已 20 年,台灣在 離岸風電發展相較於亞洲地區屬於較早投入 者,依據 GWEC(全球風能協會)資料顯 示,2016 年全球離岸風力發電累計容量為 14,384 MW,其中英國占 42.6%,穩居全球第 一大離岸風電國家,其次為德國占 33.9%於該年度全球離岸風電新增容量為 2,219 MW,顯見離岸風電的開發已是先進國家能 源開發趨勢。 綠能時代來臨 現 今 為 綠 能 推 廣 時 代, 如 AmazonGoogle 兩大世界頂尖科技公司,皆要求其新配 合的廠商需使用一定比例綠電,且依目前趨勢 顯示其要求之綠電比例將逐年提高,在綠色電 力中,離岸風電為全球綠電主要推動項目之 一,在全球趨勢驅動下,多數高科技產業皆希 望能與綠電有所關聯,差別僅在於量體大小及 進展快慢的不同。 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 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 分為塔架及風力機組件,以 4 MW 風機為例, 塔架總高度約 50 ~ 60 公尺高、塔架每節約 20 公尺高、直徑約 7 公尺、鋼板厚度 10 ~ 11 分、葉片長度約 65 公尺;第二部分為轉接 段, 約 21 公尺高;第三部分為導管架基礎 (下部結構),未來,若以水深 50 公尺為例, 15 層樓高,上述構件之存放腹地與運送皆 為未來需面臨之問題,預計今年度 9 月份開 始,上述風機構件將於台灣陸續出現。 台船公司已為離岸風電工程打造 140 公尺 大型駁船,專為台灣港口設計,適應台中港 6 公尺潮差,並可一次裝載 3 座、總重 4,000 之離岸風機基礎。台中港將成為風電產業發展 專區,世紀鋼構公司成立之世紀離岸風電設備 公司,將於台北港進行套筒式 / 單樁式水下基 礎及轉接段生產,中鋼公司旗下之興達海基公 司將於興達港生產管架式水下基礎,前述兩廠 將於 108 9 月建廠完成並開始試產,離岸風 機其他相關零組件,則可能由國內其他衛星工 廠支援,台船公司扮演開發商下一層協力廠商 及供應鏈之角色,工作內容涵蓋海事工程、水 下基礎、海上變電站等。 台船的投入與展望 目前台船公司與風場開發商策略結盟,藉 處理機制上分為遴選與競價二階段策略,於 2018 4 月份遴選出之裝置容量 3,836 MW (計 8 個風場),其中 2020 年完工併網部分 (裝置容量 738 MW),因作業期程較短,故未 有本土化之要求,但 2021 ~ 2025 年完工併網 部分則涵蓋本土化之要求,開發商需提出具體 產業關聯執行方案,並交由經濟部審核。 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聯盟 Marine Team 政府於 2012 年開始推動離岸風電政策, 後續為達成產業鏈在地化目標,在 2016 年分 別由中鋼與台船領軍成立離岸風電零組件國產 化產業聯盟(Wind Team)與離岸風電海事工 程聯盟(Marine Team),Wind Team Marine Team 即是整個產業結構本土化的構想。Wind Team 主要負責水面以上之風力機、葉片及塔 架等部分,Marine Team 則主要負責水面以下 部分,包含海上的先期探勘、場址調查、整地 及海床保護、水下基礎和變電站之製作運輸與 安裝、風力機運輸及安裝、海纜鋪埋、運營維 護⋯等工程項目。 離岸風機構件組成 離岸風機構件可分為下述三部分,第一部 圖1 離岸風電建設政策期程及目標

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 - pga.org.t¤§地期刊/018/JPGE.018... · 18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s, No. 18 第18期 19 技術論文 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18 19Journal of Professio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s, No. 18 第 18 期

技術論文技術論文

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

鄭文隆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董事長

臺灣離岸風機基礎暨海事工程協會 / 理事長

三、台灣離岸風電政策

2014年國際工程顧問公司 4C Offshore發

布之全球「23年平均風速觀測」研究指出,

全世界最好的 20處離岸風場,有 16處在台灣

海峽。

政府亦早在 2012年訂下千架海陸風機計

畫,規劃陸域風機 200 支、海上風機 800

支,現今陸域風機已趨近飽和,因此,數年

前即開始推動海上風機構想,於政策面,在

近程訂下 2012 ~ 2025年建置 5 ~ 6 GW,中程

2026 ~ 2035年累計建置 10 ~ 12 GW,長程

2036 ~ 2050年累計建置 20 ~ 22 GW之目標,

如圖 1所示。

在執行面,經濟部預計在 2025年完成 5.5

GW之風場建置,總產值約 9,905億,每年運

維產值 321億。推動步驟依序為先示範獎勵,

其次公布潛力場址,最後進行區塊開發,於示

範獎勵階段先選定 3座風場,提供獎勵降低業

者風險,機組設備半額無息貸款。於潛力場址

階段,政府則公開 36處潛力場址供業界參

考。區塊開發則由政府進行整體規劃,並於完

成環評後進行遴選,以縮短開發期程,現今國

內已於苗栗外海完成 2座示範機組。

2017年底,各國開發商紛紛前來爭取潛

力場址之開發權,多集中在彰化一帶,開發商

希望由其自行辦理環境影響評估後,交由經濟

部評選決定是否給予開發權。政府在風場開發

一、台灣工程將由陸地走向外海

過去國內工程皆以陸上(onshore)工程為主,如橋梁、隧道、水庫⋯等,至多將港

埠工程稱之為近岸(nearshore)工程,但從現在開始國內工程將邁向另一境界,即是離

岸(offshore)工程,這對於台灣工程界而言,無疑是個大躍進,主要源自於國內離岸

風電政策的推動,帶動工程型態、工程領域

的拓展。

離岸風電於國際發展約已 20年,台灣在離岸風電發展相較於亞洲地區屬於較早投入

者,依據 GWEC(全球風能協會)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離岸風力發電累計容量為14,384 MW,其中英國占 42.6%,穩居全球第一大離岸風電國家,其次為德國占 33.9%,於該年度全球離岸風電新增容量為 2,219 MW,顯見離岸風電的開發已是先進國家能源開發趨勢。

二、綠能時代來臨

現今為綠能推廣時代,如 Amazon、Google兩大世界頂尖科技公司,皆要求其新配合的廠商需使用一定比例綠電,且依目前趨勢

顯示其要求之綠電比例將逐年提高,在綠色電

力中,離岸風電為全球綠電主要推動項目之

一,在全球趨勢驅動下,多數高科技產業皆希

望能與綠電有所關聯,差別僅在於量體大小及

進展快慢的不同。

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

分為塔架及風力機組件,以 4 MW風機為例,塔架總高度約 50 ~ 60公尺高、塔架每節約 20公尺高、直徑約 7公尺、鋼板厚度 10 ~ 11公分、葉片長度約 65公尺;第二部分為轉接段,約 21公尺高;第三部分為導管架基礎(下部結構),未來,若以水深 50公尺為例,約 15層樓高,上述構件之存放腹地與運送皆為未來需面臨之問題,預計今年度 9月份開始,上述風機構件將於台灣陸續出現。

台船公司已為離岸風電工程打造 140公尺大型駁船,專為台灣港口設計,適應台中港 6公尺潮差,並可一次裝載 3座、總重 4,000噸之離岸風機基礎。台中港將成為風電產業發展

專區,世紀鋼構公司成立之世紀離岸風電設備

公司,將於台北港進行套筒式 /單樁式水下基礎及轉接段生產,中鋼公司旗下之興達海基公

司將於興達港生產管架式水下基礎,前述兩廠

將於 108年 9月建廠完成並開始試產,離岸風機其他相關零組件,則可能由國內其他衛星工

廠支援,台船公司扮演開發商下一層協力廠商

及供應鏈之角色,工作內容涵蓋海事工程、水

下基礎、海上變電站等。

六、台船的投入與展望

目前台船公司與風場開發商策略結盟,藉

處理機制上分為遴選與競價二階段策略,於

2018年 4月份遴選出之裝置容量 3,836 MW(計 8個風場),其中 2020年完工併網部分(裝置容量 738 MW),因作業期程較短,故未有本土化之要求,但 2021 ~ 2025年完工併網部分則涵蓋本土化之要求,開發商需提出具體

產業關聯執行方案,並交由經濟部審核。

四、 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聯盟Marine Team政府於 2012年開始推動離岸風電政策,

後續為達成產業鏈在地化目標,在 2016年分別由中鋼與台船領軍成立離岸風電零組件國產

化產業聯盟(Wind Team)與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聯盟(Marine Team),Wind Team加 Marine Team即是整個產業結構本土化的構想。Wind Team主要負責水面以上之風力機、葉片及塔架等部分,Marine Team則主要負責水面以下部分,包含海上的先期探勘、場址調查、整地

及海床保護、水下基礎和變電站之製作運輸與

安裝、風力機運輸及安裝、海纜鋪埋、運營維

護⋯等工程項目。

五、離岸風機構件組成

離岸風機構件可分為下述三部分,第一部

圖 1 離岸風電建設政策期程及目標

20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s, No. 18 第 18 期 21

技術論文技術論文

以爭取商機。台船現已與比利時 GeoSea公司

簽下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台船環海風電工程公

司,由台船持股超過半數。

此外,台船計畫組成船舶公司,以籌獲

TIV(Turbine Installation Vessel)一艘、自建駁

船一艘,與國內其他施工船舶結盟組成本土船

隊,爭取海事工程業務。目前全球 TIV(Turbine

Installation Vessel)適合台灣地區海域施工的,

共有 5艘,本土船隊工作母船正研究初期將引

進 GeoSea阿波羅號(TIV)並以此母船結合台

灣地區已有的工作船舶組成本土船隊,再以此

團隊組合與開發商洽談施工合作事宜。

台船於海工事業發展,共有六個執行方

向,分別為管架式基礎之 PP(Pin Pile)部件製

作;海上變電站(OSS)業務,於海龍、中

能、彰芳(西島)風場一共需要 7座海上變電

站,亦是台船可供給之項目;轉接段(TP)屬

於鋼構部分,每月興達港需求約 2 ~ 4座;其防

蝕塗裝部分將由台船防蝕配合,台船公司於基

隆和高雄擁有 2大塗裝工廠;另關於運送和安

裝(T&I)則由與 GeoSea公司共同成立之台船

環海公司執行,並集中結合國內陸上運輸公司。

岸風電海事工程發展白皮書」予主管機關,以

利政府相關產業扶植政策規劃,並為台灣離岸

風力發電產業發展留下紀錄。

九、結語

國家綠能政策已定調於 2025 年完成 5.5 GW之風場建置,在海事工程部分雖已啟動,惟僅數家顧問公司配合啟動中,大多數工

程公司仍在觀望,各大學院校,除造船系外,

大多仍未啟動。離岸風場開發所涉及的工程種

類複雜,在產業發展上存在較高的開發成本與

技術門檻,如何在要求產業關聯(本土化)之

2021年至 2025 年間 3,098 MW風場建置中,強化台灣本土化產業能量(本土化產業鏈建

置)與深化人才培訓,係台灣離岸風力發電未

來發展首要任務,也是我們大家必須面對的挑

戰及努力的方向。

(本文由林新華節錄自鄭董事長於 107.12.21對台灣營建研究院之演講)

七、人才需求及培育

因離岸風電設涉及領域甚廣,在團隊中需

囊括造船、海洋、氣象、探勘、結構、營建、

機械、電機、電子、防蝕、海工、財務、保

險、法務⋯等領域人才。在海事工程技術需求

則包括水中探測技術、智慧船舶技術、海床大

地工程調查與海上施工技術、海中巨型鋼構設

計、生產、海上運輸及安裝技術、以及海事工

程專案管理能力。

離岸風電產業依現今趨勢顯示,至 2050年仍將持續發展,離岸風電產業是一個新穎

且具備長期發展之領域,對於人才之需求從

此刻開始將年年持續增長。為培育領域人才,

台船為此成立台船學院(台船公司訓練中心

擴大轉型),並與台灣港務公司、台電、中

鋼⋯等單位,共同成立台灣風能訓練公司執

行 GWO(世界風能組織)所規範之急救、人工操作、火災感知、高空作業、海中求生等 5大基礎安全訓練及認證服務,依現行國際規

定,海上工作人員應接受訓練獲取相關證照

(安全、專業技術)才可於風場執行相關工

作。除此之外,另於民間發起成立臺灣離岸

圖 2 本土船隊組成規劃(以台船環海公司為例)

圖 3 台船海工事業藍圖

風機基礎暨海事工程協會,以作為離岸風電

海事工程聯盟(Marine Team)之交流平台,促進各專業領域交流與合作,共同為本土離

岸風電產業鏈建置努力。

八、永續發展社會責任

依據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之定義,社會責任是企業為達成「經濟永續發

展」,共同與員工、家庭、社區與地方、社會

營造高品質生活的一種承諾。企業除了考慮自

身財政和經營狀況,追求績效提升與獲利能力

以外,更應背負對社會、環境承擔履行責任的

義務,應將對社會和自然環境造成之影響與永

續發展性納入考量,台船作為國內大型上市上

櫃公司亦責無旁貸,為利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永

續發展,爰與國內第三方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

臺灣營建研究院共同成立「離岸風電海工技術

研發中心」,期透過中心協助海事工程技術移

轉及海工技術人才培育,與對國內海事工程船

舶能量進行統計與分析,並定期提供「台灣離

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台灣海事工程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