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代高僧弘一大師病危前曾手書夏丏尊、劉質平等親友一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留下人生不可 「執象而求」的了悟,和「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生命體證,也傳達出大師由一個臨 終者關懷生者至為深切的感動。此生命境界不啻也是蓮花基金會推廣「全人關懷照顧、 整體生命教育」的終極目標。由此緣起,本會生死教育委員會副主委紀潔芳教授乃邀請 本會及弘一大師紀念學會共同贊助大陸杭州師範大學(大師出家前曾執教於此)音樂學 院於今年度辦理的相關藝術、音樂等一系列紀念弘一大師之活動部分經費,以為生命教 育之推廣。 日前該紀念活動之執行單位「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陳星主任受邀來台,於9月5 日當天由弘一大師紀念學會廖碧婷秘書以及基金會陳慧慈執行長、辦公室主任鄭文瑛及企 畫助理林宸暐等同仁陪同,參訪以「尊重每一個信仰、 包容每一個族群、 博愛每一個生 命」為成立理念,期以成為推動生命教育體驗場域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在導覽孫家壁 先生詳盡解說中,以及生命教育中心陳莉諭主任全程的陪伴下,一行人細細體會每個展區 傳達之宗旨與目標,莫不深受感動。而行至「生命之河-台灣生命教育的歷史軌跡」巡迴 展區時,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發現了陳榮基董事長在提供參觀者書寫對生命典範省思 與回饋的「生命之河卡」上,寫下了『切膚之愛』四個字,以表達他對20世紀初即來台, 而展開長達40年醫療傳道工作的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創建人蘭大衛醫師,及其夫人連瑪玉 女士切膚救人的菩薩行徑,無限的推崇與敬意。 此行所有人都對此博物館精心規劃,運用高科技與多媒體的技巧,將各宗教的傳統、生 命的禮俗與各國的文化做最佳呈現的內容感到驚歎不已,表示值得再遊! 為推廣生命教育取經,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陳星主任來台 陳慧慈執行長等人歡喜陪同參訪世界宗教博物館 32 生命雙月刊 122期

生命開麥拉 - lotus.org.t€生死開麥拉】蓮花新聞122期/編輯室.pdf研究,闡明「接納」通往幸福感的主要路徑的方法,期以眾等提昇個人成長及人生幸福感。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生命開麥拉

32 生命雙月刊 122期

一代高僧弘一大師病危前曾手書夏丏尊、劉質平等親友一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留下人生不可

「執象而求」的了悟,和「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生命體證,也傳達出大師由一個臨

終者關懷生者至為深切的感動。此生命境界不啻也是蓮花基金會推廣「全人關懷照顧、

整體生命教育」的終極目標。由此緣起,本會生死教育委員會副主委紀潔芳教授乃邀請

本會及弘一大師紀念學會共同贊助大陸杭州師範大學(大師出家前曾執教於此)音樂學

院於今年度辦理的相關藝術、音樂等一系列紀念弘一大師之活動部分經費,以為生命教

育之推廣。

日前該紀念活動之執行單位「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陳星主任受邀來台,於9月5

日當天由弘一大師紀念學會廖碧婷秘書以及基金會陳慧慈執行長、辦公室主任鄭文瑛及企

畫助理林宸暐等同仁陪同,參訪以「尊重每一個信仰、 包容每一個族群、 博愛每一個生

命」為成立理念,期以成為推動生命教育體驗場域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在導覽孫家壁

先生詳盡解說中,以及生命教育中心陳莉諭主任全程的陪伴下,一行人細細體會每個展區

傳達之宗旨與目標,莫不深受感動。而行至「生命之河-台灣生命教育的歷史軌跡」巡迴

展區時,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發現了陳榮基董事長在提供參觀者書寫對生命典範省思

與回饋的「生命之河卡」上,寫下了『切膚之愛』四個字,以表達他對20世紀初即來台,

而展開長達40年醫療傳道工作的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創建人蘭大衛醫師,及其夫人連瑪玉

女士切膚救人的菩薩行徑,無限的推崇與敬意。

此行所有人都對此博物館精心規劃,運用高科技與多媒體的技巧,將各宗教的傳統、生

命的禮俗與各國的文化做最佳呈現的內容感到驚歎不已,表示值得再遊!

為推廣生命教育取經,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陳星主任來台陳慧慈執行長等人歡喜陪同參訪世界宗教博物館

32 生命雙月刊 122期

生命開麥拉

33生命雙月刊 102年11月 33生命雙月刊 102年11月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9月17日蓮華箏樂社、蓮華之音合唱團送樂音到台大,

與病友及家屬共度佳節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啊搖,情郎呀你也在我的心海裡飄呀飄…」,在午後秋陽

流瀉一地的台大6A緩和醫療病房的陽光室裡,病友、家屬、志工們大家都凝神陶醉在由蓮華

箏樂社師生-邱君慧老師、基金會陳慧慈執行長及林佳穎同學等三人聯合演奏的琤璁仙樂

中,任由記憶與情感在悠揚的樂音中馳騁,有中年病友激動地流下了男兒淚,也有征戰沙場

不死老兵的豪邁擊掌應和…,這天9月17日中秋前夕,蓮花基金會再度受邀,送樂音到台大緩

和醫療病房,由志工張容大哥及基金會寶方董事二人輪番接力,生動活潑的主持,和病友、

家屬們提前共度歡樂佳節。

在6A緩和醫療病房的演出是蓮華箏樂社參與「送樂音到安寧病房」活動的處女秀,一首

「綠島小夜曲」彈得悠揚婉轉觸人心弦,台灣民謠「白鷺鷥」則勾起大家兒時美好的回憶,

另一首熱血激昂的「台灣好」則是熱鬧無比,讓人驚嘆連連。除了箏樂社令人驚豔的演出,

蓮華之音合唱團的演唱也不遑多讓,特別推出新曲目:「不了情」、「海濱之歌」以及期望

大家把愛說出口,及時把握「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人生四道」歌;優美的歌聲悅

耳怡人,意義深遠的歌詞則讓人在內心低迴不已。而一向擔任合唱團鋼琴演奏的莊貽婷老師

也首次獨挑大樑,來上二首大家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電影配樂演奏:「A Whole New Word

(電影「阿拉丁」主題曲)」、「I Believe(電影「我的野蠻女友」插曲)」以及中秋必聽

佳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空氣中不僅迴盪著鋼琴清脆流暢的旋律,更瀰漫著合唱團團員丘

秉軒小姐與眾結緣的S T A R B U C K S濃濃咖啡香,令人心情不禁浪漫了起來,在此微醺的

時刻,今夕?何夕?醫院?咖啡館?早已模糊難辨,這樣美妙的時光將是病友與家屬們生命

中永恒的回憶!

生命開麥拉

34 生命雙月刊 122期

相互切磋求進步,新加坡飛躍社區家庭服務中心林利興先生、紐約安寧志工培訓發起人李海蒂小姐等人相繼蒞會拜訪

成立於1991年的「新加坡飛躍社區家庭服務中心」是一個新加坡半官方,非營利性全面系

統的社會福利組織,轄下設有數個服務中心,服務內容涵括家庭生活教育、兒童計劃、青年

服務、婚姻生育、就業服務以及樂齡服務、教育…等,範圍幾乎涉及人生生命各個階段所

需。其透過組織內團隊合作,提供高品質、有創意、可信賴和細心的社會服務,以滿足各年

齡層人們的需求,進而實現提升生命品質,達到家庭和社會和諧的優異成效,常為台灣政

府部門家庭教育中心或成人教育學術研究單位派員前往考察參訪的對象。該中心林利興襄理

(Assistant Manger)及陳慶國計劃協調員(Programme Coordinator)二人在圓滿9月份來

台參加台南成大緣恩病房舉辦遺族悲傷撫導的「懷親之旅」前,在趙可式博士的推薦下,特

意北上走訪數家推廣安寧療護的單位,其中蓮花基金會在組織、各項專業課程的設計規劃、

運作,目標明確,成效斐然,是他們最感興趣與學習的單位。於9月26日上午專程來訪,由陳

慧慈執行長予以熱誠接待及詳細介紹基金會近20年來的會務概況,令二位到訪者印象深刻,

尤以對本會所推動的培訓臨床宗教師提供末期病人靈性需求的育成計畫格外讚歎,「蓮花經

驗」無異是日後在新加坡進行推廣及培訓工作師法的最佳範本。

旅居紐約的李海蒂小姐是名退休護理人員,同時也是紐約地區安寧與緩和療護志工培訓

發起人,為即將在該地區成立的「生命關懷志工聯盟」,特地回台取經。海蒂小姐認為台

灣的安寧療護工作起步雖較歐美為晚,但近20多年的發展與進步、創新卻有過之而無不

及。在慈濟醫院心蓮病房王英偉主任的推薦下,於10月21日蒞會拜訪,詳聞簡報,再就其

本身創會目標、需求、課程安排…等相關課題與陳慧慈執行長相談甚歡,並攜回基金會歷

年出版之安寧療護、臨床宗教師培訓、生命教育…等多項推廣書籍,滿載而歸,令她大呼

值得,不虛此行!

34 生命雙月刊 122期

生命開麥拉

35生命雙月刊 102年11月 35生命雙月刊 102年11月

開啟生命視野,引領佛教宗教師以醫院做道場,提升「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品質

「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之回顧與展望」研討會9月28日圓滿落幕

一場由蓮花基金會主辦,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協辦,針對基金會多年來發展本土化靈性照

顧模式,投入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工作之成果發表,與本土化靈性關懷系列課程在教育體系學

程上之探討的「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之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於9月28日下午假台大公共衛生學

院201講堂,由本會寶方董事擔任主持,在陳榮基董事長的致歡迎詞中熱烈展開,吸引了對此議

題有興趣之民眾、宗教師及法鼓佛教學院、華梵大學佛教學系師生等近百位報名參加。

 蓮花基金會近20年致力於結合佛法與臨終關懷工作,委託台大醫院進行「靈性照顧模式之研

究」、「佛法在安寧療護/緩和醫療應用之研究」,以及融合醫學與佛學之「緩和醫療臨床佛教

宗教師培訓推廣研究」工作迄今,均仰仗陳慶餘教授(同時也是基金會董事)暨所帶領之安寧醫

療團隊從事規劃、研究,並邀請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予以臨床佛學指導。以陳教授三十多

年的臨床醫學經驗為基礎,用訓練住院醫師的方式培訓臨床法師,從無到有,從生澀到專業,不

管是臨床服務、教學、研究等靈性照顧相關課題,皆有豐碩的成果與經驗價值,為能分享及傳承

乃特別舉辦此次研討會。其鑽石級講師陣容除了惠敏法師、陳慶餘教授二位建構「本土化靈性照

顧模式」的推手,還有本研究計畫第一位完訓的宗教師,前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臨床佛教宗教

師(帶領法師),同時也是「蓮花臨終關懷諮詢專線」諮商宗教師的宗惇法師、及同來分享台南

成大醫院緣恩病房靈性照顧經驗的安寧小組召集人賴明亮教授與擔任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宏琳法

師,以及現在華梵大學佛教學系開辦安寧療護之本土化靈性關懷課程的李治華主任等人,為蓮花

基金會在推動本土化靈性關懷、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作一整體的回顧與展望。

 雖僅是短短半天的研究專題報告、經驗分享及座談討論,但為講者多年研究心血與親身經

歷,內容自是見解獨到,說法擲地有聲,令聞者深受啟發,感動莫名。其中更有曾蒞會拜訪之

新加坡甘露關懷協會慧光法師、日本全國青少年教化協會臨床佛教研究所上席研究員神仁法

師…等貴賓,不遠千里跨海前來取經聞法,令此研討會更具意義與價值。

生命開麥拉

36 生命雙月刊 122期36 生命雙月刊 122期

國際華裔意義治療心理學大師-Dr. Paul T. P. Wong旋風來台10月12日與眾探討就「意義管理的觀點,談接納與幸福感」

睽違7年,「國際存在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協會」總裁-加拿大華裔學者Paul Wong,今年10

月再度來台,在紀潔芳、張淑美、吳慧敏等教授的因緣力促下,應基金會之邀於12日以「接

納與幸福感:意義管理的觀點」為題,舉辦了一場「意義管理與靈性照顧」工作坊,舉證

「接納」是適應日常瑣事與重大生活壓力最通用、最有效的反應之一,不吝分享他個人數個

研究,闡明「接納」通往幸福感的主要路徑的方法,期以眾等提昇個人成長及人生幸福感。

在這場教人遇見幸福、促進意義和自我實現的工作坊舉辦的同時,適逢基金會陳榮基

董事長前往泰國曼谷出席2013年亞洲及太平洋區安寧療護會議(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簡稱APHC),因此特別由合辦單位-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理事長蘇逸玲督導

(亦是本會常務董事)代表開場主持,歡迎大眾熱烈參與這場難得的盛會。工作坊內容除有

Dr. Paul Wong的畢生研究,字字珠璣,更感謝台大社工系及通識教育中心李開敏老師及台北

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正念減壓療法指導陳德中老師二人,詳實貼切的中文翻譯,讓Dr. Wong

的教授更為平易親切,易於吸收學習,令來自全台各地近200名學員們法喜充滿,讚歎不已!

另陳榮基董事長夫婦乃於10月17日自曼谷返國後設宴款待Dr. Paul Wong夫婦,以盡地主之

誼,同時致贈獎座感謝他們伉儷二人以無盡的慈悲心投入研究、講學以提昇人類精神生命所

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