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1 企業倫理之概念演進與研究趨勢 徐木蘭 * 林建江 ∗∗ 張國偉 ∗∗∗ 摘要 企業倫理的相關研究歷史已相當久遠,其主題與內容亦非常廣泛,可看出實 務界與學術界對於企業倫理議題的關注。本文一開始先對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 任的內涵,做相關文獻的整理與回顧以找出內涵的演進。 再者,利用內容分析法將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企業倫理專刊,從 2003 年至 2005 年有關企業倫理的研究主題以分析層次六個類別:個人層次、組織層 次、協會層次、社會層次、國際層次以及其他,來分析各類別相關主題的研究內 容;且徐木蘭、楊君琦(1998)也對 1994 1997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的文章做過企業倫理的研究趨勢分析。本文將前後的分析結果加以做比較,找出 企業倫理在近三年來的研究趨勢與 1994 1997 年之間的有何轉變,最後並給予 未來的研究建議。 關鍵詞:企業倫理,企業的社會責任,內容分析法 壹、前言 *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兼院長 ∗∗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博士班研究生

企業倫理之概念演進與研究趨勢 - ntpu.edu.tpa/news/94news/attachment/951003/4-3.pdf · 企業倫理之概念演進與研究趨勢 徐木蘭* 林建江∗∗ 張國偉∗∗∗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企業倫理之概念演進與研究趨勢

    徐木蘭*

    林建江∗∗

    張國偉∗∗∗

    摘要

    企業倫理的相關研究歷史已相當久遠,其主題與內容亦非常廣泛,可看出實

    務界與學術界對於企業倫理議題的關注。本文一開始先對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

    任的內涵,做相關文獻的整理與回顧以找出內涵的演進。

    再者,利用內容分析法將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企業倫理專刊,從 2003

    年至 2005 年有關企業倫理的研究主題以分析層次六個類別:個人層次、組織層

    次、協會層次、社會層次、國際層次以及其他,來分析各類別相關主題的研究內

    容;且徐木蘭、楊君琦(1998)也對 1994 至 1997 年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的文章做過企業倫理的研究趨勢分析。本文將前後的分析結果加以做比較,找出

    企業倫理在近三年來的研究趨勢與 1994 至 1997 年之間的有何轉變,最後並給予

    未來的研究建議。

    關鍵詞:企業倫理,企業的社會責任,內容分析法

    壹、前言 *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兼院長 ∗∗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博士班研究生

  • 2

    在安隆事件之前,多數企業及投資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標,就是在利潤上有亮

    眼的績效數字。經理人為了符合股東期望,哄抬公司股價,不惜創造不實盈餘,

    然而在一連串公司醜聞爆發之後,相關利害關係人才從盈餘的迷失中醒悟,深刻

    體會到「誠實為上策」的重要性。從世界各國道德基金的成長可看出各國對於企

    業倫理的重視程度愈來愈深;1989 至 2000 年為止,英國道德基金規模成長率為

    1750%,美國從 1997 至 1999 則成長了 82%。2001 年一連串的企業醜聞爆發後,

    更多投資人轉而投向讓人安心的道德基金。根據統計,2003 年道德基金的規模

    已達 3 兆美元,每年成長率超過 50%,幾乎每八塊錢,就有一塊是投資在道德

    基金上(李瑋,2004)。

    台灣經過李律法律事務所員工監守自盜案,以及博達公司掏空案等震驚社會

    的弊案後,國人逐漸了解到企業不該只以營利為目的;除了在消極面上應該取之

    有道以外,在積極面上更應該為社會公益及福祉有所貢獻。如同前經濟部長黃營

    杉所提,管理不是只有唯利是圖,更需要盡到社會責任,為社會創造美好的價值。

    遠見雜誌也透過多樣的客觀性指標於 2005年進行第二屆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獎的評比(林宜諄,2005)。

    由上述可知,社會各界對企業倫理及社會責任議題有愈來愈重視的趨勢;由

    於企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層面愈趨於廣泛而深遠,使得企業倫理相關問題也相形

    重要。企業倫理的研究,可以幫助管理者對企業運作過程中所遭遇的道德問題,

    夠採取更有效的方法面對,使管理者能夠看到受忽略的倫理議題,進而有效解決

    問題。

    透過對企業倫理意涵與概念演進進行文獻回顧並且加以統整,本文首先將有

    關企業倫理概念的演進脈絡整理出來。之後,透過內容分析法針對 2003 年至 2005

    年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期刊中有關企業倫理的研究主題加以分類並分析,

    本文確認出企業倫理的實質內涵與規範內容,並歸納出企業倫理在近三年來的研

    究趨勢。

  • 3

    貳、文獻探討

    一、企業倫理的意義與相關概念的演進

    倫理是指,研究個人與集體的道德意識、判斷、特徵與指引(Petrick & Quinn,

    1997)。至於近幾年來在實務界與學術界熱烈討論的企業倫理議題,實際上由來

    已久;Ferrell 與 Fraedrich (1997) 參酌 De George (1987) 的論點,將企業倫理的

    發展演進作一完整探討並分成五個階段:

    (一)1960 年代以前:企業倫理的概念還相當模糊,當時大都是以神學或宗教

    的觀點來討論公平的薪資與適當的工作環境等企業倫理議題。

    (二)1960 年代:企業的社會議題逐漸出現,社會上充斥著反商情節,因為企

    業發展造成生活環境的污染,人們開始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產生反省,

    但大都只是強調合法性,尚未有系統地討論到企業倫理的重要性。

    (三)1970 年代:哲學家在這個時期加入探討並提供新的觀念性架構,使得企

    業倫理從原本管理者的觀點擴大為包括員工、股東與消費者的觀點。例

    如,Walton (1977) 認為企業倫理是將人類行為舉止的倫理判斷標準範圍

    予以擴充,使其包含社會期望、公平競爭、廣告審美、人際關係運用、社

    會責任界定、企業內部合作協調行為與對外行為之協議、顧客至上的程

    度、大小合作的關聯性以及通訊處理等等內涵。

    (四)1980 年代:由於學術界的學者投入相關研究,企業倫理在此時期成為專

    業領域並逐漸系統化,企業界也紛紛舉辦企業倫理相關的教育訓練。Lewis

    (1985) 認為企業倫理是一種規則、標準、規範或原則,提供在特定情境

    下,合乎道德行為與真理的指引。換句話說,企業倫理是企業內部人員行

    為是非對錯的標準。Gandz 與 Hayes (1988) 則認為企業倫理是含有道德

    價值的管理決策。

    (五)1990 年代以後:企業倫理發展在這個時期逐漸跨越國界,朝其他國家發

    展。此外,企業倫理更成為一個廣泛的學術領域,包括了神學、哲學與行

  • 4

    為科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公司、工會與消費者;研究範圍則涵蓋了企業倫

    理與企業的社會責任,成為一完整的領域。Ferrell 與 Fraedrich (1997) 認

    為企業倫理由道德原則與標準所組成,以引導世界中的企業行為。而許士

    軍 (1995) 則指出企業倫理應著重於倫理關係的實質內容,要求企業能壓

    抑自利動機,追求對於社會公益或其他相關人群福祉的貢獻。

    由上述可知,隨著企業倫理發展的逐漸成熟,企業倫理所規範的關係也日益

    擴大,舉凡與企業有關的組織與個人之間的關係都在企業倫理的規範之內;換言

    之,企業倫理強調必須顧及所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利益,包括:市場

    上的股東、員工、消費者、競爭者、供應商、批發零售商、債權人,以及非市場

    的社會大眾、當地社區、企業支援團體、傳播媒體、社會活動團體、外國政府與

    本國政府(Frederick, Post & Davis, 1992)。O. C. Ferrell (2004) 也特別強調顧客

    是企業的關鍵利害關係人,有助於建立公司的尊榮感與認同感。而近來 Jeurissen

    與 Keijzers (2004) 則認為當前多數的工業化國家的企業倫理相關研究強調環境

    議題的重要性,包括對環境的態度、清理的努力、環境保護,以及對自然資源的

    保存與生物的多樣性。Cavanagh (2004) 則強調國際組織所制定的全球經濟制度

    運作相關規定,例如:世界貿易組織(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與國際貨幣

    基金(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其中也包含有相關的倫理規定與原則。

    由上述的文獻整理可以看出,企業倫理的相關意涵與概念會隨著時間而有所

    變化。企業倫理在早期還沒完全發展時,內涵較為消極,往往只要求企業該遵守

    相關法規的內容。而到了近來企業倫理議題與研究蓬勃發展之後,其相關概念與

    內涵就相當豐富,企業組織應該達成的倫理規範與責任的範圍愈來愈大,擴及了

    企業組織內外的利害關係人與環境保護等相關議題。

    二、企業倫理的實質內涵與規範內容

    Hellriegel, Slocum 與 Woodman (1998) 指出美國企業界主要的倫理議題

    (ethical issues)如下:(1)藥物及酒精的濫用、(2)員工竊盜、(3)利益衝突、

  • 5

    (4)品質控制、(5)差別待遇、(6)不當使用公司職權、(7)浪費可報銷的公

    帳、(8)工廠倒閉及員工解雇、(9)不當使用公司資產、(10)環境污染、(11)

    不當使用其他資訊、(12)蒐集商場對手資訊的方法、(13)不正確的報告、(14)

    接受過多的禮物與招待、(15)易生誤解的廣告、(16)給予太多的禮物與招待、

    (17)回扣與抽成、(18)內部交易、(19)與本地社區的關係、(20)反托拉斯

    的議題、(21)賄賂行為、(22)政治捐獻與活動、(23)與當地政府不妥協的關

    係、(24)與聯邦政府不妥協的關係、(25)不正確地將責任歸給政府、(26)與

    外國政府或代理人不適當的行為。上述這些議題內容大致上已將企業倫理該規範

    的部分列舉出,但可以再做系統地的分類,會讓讀者更加清楚明瞭。

    Frederick, Post 與 Davis (1992) 則提出三種類別的企業倫理相關議題,包括:

    第一,個人的工作倫理:利益衝突、欺騙、貪污賄賂、挪用公款、侵犯隱私、歧

    視、不負責任。第二,企業政策倫理:員工之公平對待、工作安全、環境保護、

    股東利益之保護、社會貢獻、不當投資決策。第三,管理功能倫理:會計揭露不

    實、財務交易不當、不當之行銷手段、資訊管理不當、採購舞弊。

    國內學者蕭國鐘 (1993) 認為企業倫理的價值體系可分為內部價值與外部

    價值;內部價值來源主要由個人與組織兩層次所組成,而外部價值包括產業、社

    會和國際等三個層次。吳成豐 (2005) 歸納出八項企業倫理的「倫理議題」,包

    括:訂定道德準則、實施道德訓練、打擊不道德的行為、主管檢視自我決策並監

    督部屬行為、回饋社會行為、改變組織文化(授權及擴大參與)、改善行政倫理、

    慎選新進人員。徐木蘭、余坤東、沈介文 (1997) 以中國古籍《鹽鐵論》和《貨

    殖列傳》分析傳統文化中的企業倫理觀,整理歸納各研究對企業倫理分類,而將

    企業倫理系統內涵做如下表 1 的分類:

  • 6

    表 1 企業倫理之分類與內涵

    類別 內涵 勞資倫理 員工福利、員工生活之照顧、勞資關係 工作倫理 服從、守紀、敬業、保密、誠信、廉潔

    內部 倫理

    經營倫理 遵守競爭規範、重視多數人福利 客戶倫理 誠信、服務、不圖謀不當的利益 社會倫理 不危害社會、不浪費社會資源

    外部 倫理

    社會公益 社會慈善及回饋

    資料來源:徐木蘭、余坤東、沈介文(1997)。

    要想了解企業倫理的研究趨勢,除了從上述的內涵與議題來探討企業倫理規

    範的形成與影響企業倫理的因素以外,亦可以從研究議題所涵蓋的層次來著手。

    Carroll (1978) 認為分析企業倫理議題可分為五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個人層次

    ( individual level),主要焦點為個別決策者的倫理議題;第二,組織層級

    (organizational level),整體組織系統性的目標考量與組織的人事政策、績效有

    關;第三,協會層次(association level),為了增進彼此利益所設立的相關規範,

    例如:零售商公會、建築師公會、會計師公會,這個層次經常採取的活動,是制

    定產業的倫理準則;第四,社會層級(societal level),這個層次涉及到社會大眾

    的價值觀與相關法令規定;最後是國際層次(international level),重點在於比較

    國與國之間的倫理規範,或嘗試制定國際間認同的企業倫理準則。本文主要以上

    述的五個層次,對企業倫理的研究文獻做分析並且與 1994 至 1997 年的文章內容

    加以比較,以找出企業倫理的研究趨勢。

    參、研究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亦稱為資訊分析法(information

    analysis)或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泛指對大眾傳播媒介所發布的訊

    息,利用系統、量化、客觀的方式進一步建構類目(categories),用以歸類、統

    計並作敘述性解說的資料分析法,尤其是針對特定文字形式的報章雜誌內容最常

  • 7

    引用。

    本研究利用西文期刊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的文章中檢視近來企業倫理

    的研究趨勢;研究樣本為 2003 年至 2005 年刊登在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的

    文章,分析的文章總計共 614 篇。

    本文分析的類目是以 Carroll (1978) 所提出的企業倫理研究的五個「分析層

    次」為基礎,但若有一些主題是無法歸入這五個層次者歸為其他種類,例如大學

    企業倫理相關課程的主題;所以總計有六個類別:個人層次、組織層次、協會層

    次、社會層次、國際層次以及其他。而分析單元以該篇文章的標題為主,若文章

    主題無法辨識出類別者,則再進一步閱讀該篇文章的摘要,以進行歸類的動作。

    而本文的研究架構,如下圖 1 所示:

    圖 1 本文研究架構

    肆、結果分析

    透過上述的方式取得文章資料,並利用 Excel 試算軟體,進行系統性、客觀、

    數量的資料整理分析,我們可以更詳實地瞭解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在 2003

    年至 2005 年文章的研究發展情況,並且與徐木蘭、楊君琦(1998)在 1994 至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4 年至 1997 年文章

    分析層次

    企業倫理相關研究 變化趨勢

    個人層次 組織層次 協會層次 社會層次 國際層次 其他纇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3 年至 2005 年文章

  • 8

    1997 年的資料數據相互比較。分析結果如下:

    一、2003 至 2005 年的研究分析

    圖 2 為 2003 年至 2005 年企業倫理各個層次議題的比例圖,個人層次共 73

    篇,佔全部的 12%;組織層次共 253 篇,佔全部的 40%;協會層次共 28 篇,佔

    全部的 5%;社會層次共 165 篇,佔全部的 27%;國際層次共 41 篇,佔全部的

    7%;其他的部分共 54 篇,佔全部的 9%。

    組織層次

    40%

    個人層次

    12%

    其他

    9%

    國際層次

    7%

    社會層次

    27%

    協會層次

    5%

    個人層次

    組織層次

    協會層次

    社會層次

    國際層次

    其他

    圖 2 2003 年至 2005 年各層次研究論文之比例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3 年至 2005 年之論文

    組織層次議題數目遠超過其他議題顯示這三年來企業倫理的研究,受到之前

    相關企業弊案的影響,主要還是與組織管理議題相結合,包括:公司治理、人力

    資源政策、組織績效的標準以及其他與倫理議題有關的規範。社會層次議題數目

    佔第二位,顯示這三年來在社會倫理的價值觀與相關法規探討的文章數目也相當

    多。個人層次議題的文章共 73 篇佔 12%。最少的為國際層次 7%與協會層次 5

    %,顯示在企業社群與國際間建立有共識的倫理規範並不容易。再來檢視 2003

    至 2005 年三個年度各層次的文章數,並探討各層次主要的研究主題內容,如下

    表 2 所示:

  • 9

    表 2 2003-2005 企業倫理各分析層次之統計表

    年度 類別

    2003 年 篇數 比例

    2004 年 篇數 比例

    個人層次 23 11.39% 31 14.76% 組織層次 79 39.11% 87 41.43% 協會層次 10 4.95% 8 3.81% 社會層次 62 30.69% 44 20.95% 國際層次 15 7.43% 11 5.23% 其他 13 6.43% 29 13.81% 合計 202 100% 210 100%

    年度 類別

    2005 年 篇數 比例

    總數 篇數 比例

    個人層次 19 9.41% 73 12% 組織層次 87 43.07% 253 40% 協會層次 10 4.95% 28 5% 社會層次 59 29.21% 165 27% 國際層次 15 7.43% 41 7% 其他 12 5.94% 54 9% 合計 202 100% 614 100%

    資料來源:整理自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3 年至 2005 年之論文

    (一)個人層次

    在個人層次方面主要的研究議題為個人行為與決策的探討。例如:個人心理

    認知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倫理行為會有所差異(Gick, 2003);女性管理者倫理

    決策的相關議題(Kujala and Pietiläinen, 2004);組織中個人責任的探討(Card,

    2005 );員工忠誠度及相關行為的探討( Hajdin, 2005 );弊端揭發者

    (whistle-blowing)的問題(Mesmer-Magnus and Viswesvaran, 2005)等等。

    再者,Selmer 與 Leung (2003) 的研究指出,男性與女性員工在升遷與特定

    職位的任用上,有著不公平的待遇;男性的升遷與可就任的職務總是比女性來得

    多,此種情況有待檢討與改進。Lane 與 Piercy (2003) 也對女性在工作職場中較

  • 10

    不具優勢與歧視的問題做相關研究。Lam 與 Harcourt (2003) 提出雇主在勞動市

    場中相當歧視有前科的人(ex-offender),尤其是男性的比例為高;兩位作者在

    文中建議應該立法保護這些有前科人員的雇用以及犯罪背景資料的規範;相關條

    文的內容也應該考量到雇主、前科者與一般大眾的權利與利益。Khatri 與 Tsang

    (2003) 的研究提出上下屬之間任用親信(cronyism)的問題,下屬之所以得寵的

    原因是依據與上屬之間的關係取向,而非依據能力或資格評等(qualification);

    研究並指出這樣子的親信關係會嚴重影響到組織績效與士氣。

    至於個人決策方面,Hood (2003) 指出企業執行長的倫理價值觀的不同會使

    得在領導風格上有所差異。Davis 與 Ruhe (2003) 的研究指出全球化使得多國籍

    企業的運作與經營更為複雜,組織管理者在擬定多國籍企業的發展願景與目標

    時,必須更加注意該國家的文化背景與貪腐程度。

    (二)組織層次

    企業倫理的組織層次議題,主要研究整體組織系統性的目標考量,與組織的

    人事政策、經營管理、績效有關。例如:Seifert et al. (2003) 研究企業的財務績

    效與企業倫理行為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兩者之間並沒有相關性。Cullen et

    al. (2003) 研究組織的倫理氣候對於組織承諾的效果,研究結果發現組織倫理氣

    候與組織承諾之間具有正向關係;自利(Egoistic)的組織氣候與組織承諾則呈

    現負向關係。而 Wornham (2003) 研究工作職場中恃強欺弱(bullying)的行為,

    認為該行為對於組織的運作與績效是有傷害的,應該明定人員的權利範圍並建立

    成員間的道德意識,才能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再者,「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相關主題(Caldwell and Karri, 2005; Stovall, Neill and Perkins, 2004)

    與個案方式的研究主題(DeTienne and Lewis, 2005)亦相當多。

    另一個有爭議的議題為,究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相關義務,可以獲得良好

    的形象與知名度,組織績效也可以獲得提升;亦或者企業必須先有穩定的獲利與

    成長,才能心有餘力去實踐社會責任的部分。這樣的議題在組織層次中已經探討

    很久了;不過從很多的個案研究看來可以獲得一結論,就是大部分剛起步的小公

  • 11

    司,會將多數的心力放在獲利上,比較不會關注到企業倫理的議題,尤其是社會

    責任的部分。而反觀營運已經相當穩定的大公司,會藉由實踐企業的社會責任,

    來提升公司組織的知名度。

    不過大部分的研究文獻還是認為重視企業倫理可提高組織績效,尤其是工作

    上的倫理規範;良好的職場倫理,以長時間來看可以提振員工士氣,進而提升人

    員與組織生產力。也有另一方的觀點認為,組織重視企業倫理與善盡社會責任無

    法保證一定會獲利,但是企業如果做出不符合倫理的行為與決策,聲譽將很快的

    毀於一旦。因此,就長期的觀點而言,企業組織若能夠建立良好的倫理準則將有

    助於企業的成功;倫理準則對於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來說,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從選才、育才、留才,都是組織層次上最重要的議題,企業實不可輕易忽視。

    (三)協會層次

    協會層次主要探討專業人員的工作倫理規範;專業人員都具備一技之長,其

    工作效益具有外部性;也就是說他們除了要對老闆或企業負責之外,很多工作的

    效益會外溢到其他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尤其是最常接觸的顧客群,其工作內容也

    常涉及到這些顧客的權益與安全,所以對這些專業人員應該有更高的道德標準與

    倫理要求,而這些的倫理要求並不全然來自工作的組織,而是在公司組織之上,

    由該領域所有的專業協會,統一制定倫理規範與相關禁止事項,這就是協會層次

    主要在探討的議題。

    (四)社會層次

    2003-2005 年在社會層次的研究有,Rodgers 與 Gago (2004) 認為公司企業的

    績效一直受到利害關係人的倫理想法與觀點所影響;兩位作者使用與決策模型有

    相關的資源依賴理論來解釋為何利害關係人的立場與位置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Trinkaus 與 Giacalone (2005) 指出安隆案的發生是因為公司的利害關係人(監督

    者)在內部無法出聲,無法產生監督的作用,並對相關制度的建構做出建議。

    在非營利組織興起之後,對於環保與社會責任的相關議題投注相當大的心

    力,也要求企業制定相關倫理規範,例如:ISO14000 的環保認證。Grit (2004) 提

  • 12

    到企業的公民精神挑戰了市場、國家與公民社會的基礎制度;這種制度的挑戰意

    味著管理者不只是責任的增加,而且也增加許多不確定性。作者也提出增強管理

    者社會責任的四個思考方向:(1)市場的規範可以框架管理者的行動;(2)管理

    的專業化可以搜尋到較好的資訊;(3)道德管理可以由市場外纳入規範與價值;

    (4)利害關係人管理必須留給利害關係人參與的空間。但是企業該履行的責任

    範圍到底有多大,到目前為止仍受到廣泛的討論與研究;企業對於社會的回饋,

    例如:公益活動、藝文贊助、生態保育等等,都是企業個別主觀的認知,且不同

    企業的執行成效有相當大的差異;所以社會責任的範圍與程度今後仍舊會是研究

    的焦點。再者,議題較為特殊的有,Murphy et al. (2004) 針對紐約 911 事件之後

    社會倫理價值變遷的研究發現到,在攻擊事件發生之後,較強調生存與安全價值

    的重要性。

    (五)國際層次

    國際層次 2003-2005 年的研究焦點在於,倫理規範的跨國性比較(Douglas

    and Wier, 2005)、國際組織所制定全球經濟制度運作的相關規定(Cavanagh,

    2004),以及多國籍企業的營運,所發展的國際化倫理原則探討(Kaptein, 2004)。

    近來較熱門的國際層次議題為,全球企業公民精神(global business citizenship,

    GBC)的研究,包括定義、特徵與內涵的討論(Logsdon and Wood, 2005)。而

    Rashid 與 Ho (2003) 則認為多國籍企業必須直接國與國之間文化差異的問題,包

    括各國的分公司、工廠與面對來自不同國家的顧客群等等,都會為企業在經營運

    作上造成相當多的難題。Cherry et al. (2003) 將企業倫理的理論模式做跨國性的

    應用比較,使得理論與實證資料之間的落差能夠相互接合。所以有研究文獻專門

    在處理不同文化的跨國性比較,針對多國籍企業在不同國別的分支機構,提出相

    關倫理規範制定與運作的建議。

    (六)其他

    其他層次所包含的研究主題有,純理論的探討與文獻回顧、整體社會制度的

    變遷與沿革、整體國情文化對倫理觀的探討等研究議題。Gick (2003) 分析 F. A.

  • 13

    Hayek 的經濟理論與企業倫理之間的關係。而 Ahmed et al. (2003) 對大學商學院

    學生的倫理道德認知判斷,做跨國性的比較研究,由於不同文化脈絡下教育體制

    與環境的差異,不同國家的學生對於倫理觀念有不同的認知,作者們也藉此對相

    關的教學與課程提出建議。Lam (2003) 的研究則是將孔子學說內容應用在企業

    倫理的相關理論上,在個體方面與個人的人格與德行有關,而在總體方面則與公

    共行政與市場制度有關。此外,Emerson 與 Conroy (2004) 針對美國大學生在 1985

    年至 2001 年的倫理態度是否有變遷做跨時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在 2001 年的學生

    對於倫理態度的認知程度較高。

    二、與 1994 至 1997 年之分析資料相互比較

    再者,與徐木蘭、楊君琦(1998)1994-1997 年分析的數據資料相互比較,

    試圖找出兩個年度別之間的差異,1994-1997 年的統計數據如下表 3 所示;若以

    文章總數來看兩個年度的文章數目呈現倍數成長,顯示企業倫理議題愈來愈受重

    視;不管在學術社群或者實務界都投注了相當多的心力,也擴大了企業倫理研究

    議題的範圍。以下為各層次的比較分析:

    (一)個人層次

    在個人層次方面,1994-1997 與 2003-2005 百分比的變化,由 30.03%減少至

    12%,回顧相關文獻可以發現,在研究主題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研究數量

    縮減,原因在於行為面的研究主題在早期就已有相當豐富的文獻,使得近來燕就

    數量較少。而主要是著重在個人倫理決策與行為面的研究,強調個人的性格與特

    質若能夠與組織的相關倫理規範相互配合,則員工的工作績效會提升許多,而且

    工作壓力也會降低很多;反觀兩者之間缺乏良好的連結,則容易破壞組織整體績

    效,組織氣候也會充斥壓力,而導致員工流動率提高。

  • 14

    表 3 1994-1997 企業倫理各分析層次之統計表

    年度 類別

    1994 年 篇數 比例

    1995 年 篇數 比例

    1996 年 篇數 比例

    個人層次 31 33.33% 19 22.09% 36 30.25%

    組織層次 19 20.43% 14 16.28% 30 25.21%

    協會層次 10 10.75% 12 13.95% 14 11.76%

    社會層次 10 10.75% 6 6.98% 27 22.69%

    國際層次 4 4.3% 4 4.65% 5 4.2%

    其他 19 20.43% 31 36.05% 7 5.88% 合計 93 100% 86 100% 119 100%

    年度 類別

    1997 年/1-6 篇數 比例

    總數

    篇數 比例

    個人層次 26 34.67% 112 30.03%

    組織層次 16 21.33% 79 21.18%

    協會層次 10 13.33% 46 12.33%

    社會層次 12 16.00% 55 14.75%

    國際層次 5 6.67% 14 3.75%

    其他 6 8.00% 67 17.96%合計 75 100% 373 100%

    資料來源:徐木蘭、楊君琦(1998)

    (二)組織層次

    1994 至 1997 年與 2003 至 2005 年百分比的變化,由 21.18%增加至 40%,

    且組織層次研究議題的數目,遠遠超過其他議題的數目,顯示 2003 年至 2005

    年的企業倫理研究,受到先前相關的企業弊案如安隆事件的影響,所以最主要的

    議題都與組織管理相互結合,於是相關的研究文獻相當豐富,包括:公司治理、

    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組織績效與其他倫理規範的議題。

    (三)協會層次

    協會層次的議題主要是研究專業倫理的部分;而 1994 至 1997 年與 2003 至

    2005 年百分比的變化,由 12.33%減少到 5%,主要原因在於很多專業領域的倫

    理規範大都相當成熟,例如早期有專門針對會計、財務、法律、旅遊、醫師、醫

  • 15

    藥等相關從業人員專業倫理的研究。而近來資訊科技或生物科技的發達,例如:

    基因改造、幹細胞研究等,這些專業倫理也備受關注。

    (四)社會層次

    企業倫理在社會層次上的議題,1994 至 1997 年與 2003 至 2005 年百分比的

    變化,由 14.75%減少到 27%,顯示近三年來研究討論的數量增加相當多,由於

    社會與企業相關弊案的發生,使得企業本身與社會大眾對於相關倫理規範與社會

    責任都投入高度關注;企業除了獲利以外,對於社會環境與其他相關利害關係人

    都有責任。

    (五)國際層次

    企業倫理在國際層次上的研究議題,1994 至 1997 年與 2003 至 2005 年百分

    比的變化,由 3.75%增加至 7%,顯示企業倫理在國際層次上的研究有略顯增加;

    但相較於其他的層次,企業倫理在國際層次上的探討比例仍然相當的少,由這些

    國際層次的文獻可以看出,此部分的研究多為跨國性的文化比較,在建立國際化

    的倫理規範與原則就比較少見,也顯示出要建立共通的規範有其困難度,仍為往

    後應該繼續努力的方向。

    伍、結論與建議

    藉由主題的分析層次回顧 2003 至 2005 年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企業倫

    理專刊的研究文獻,本篇文章提出下列的結論與建議。

    由本研究可以發現這三年的企業倫理議題主要圍繞在組織層次與社會層次

    的探討,而在協會層次與國際層次的部分就比較少。由此可知,當企業倫理的推

    行有助於組織績效的提升時,要全面提倡倫理準則的施行就比較容易。企業倫理

    與組織績效之間的正向關係,國內學者的研究也支持這樣的觀點;例如:李其芳、

    吳秉恩 (1999) 研究國內企業倫理政策的實施,對於倫理氣候與組織績效的關

    係,研究發現企業擁有法規式、關懷與獨立判斷導向的倫理氣候,在組織績效上

  • 16

    的表現比公司利益、個人利益導向的倫理氣候為佳。吳成豐、林瑞嘉 (2000) 以

    傳銷業與壽險業為例,研究人員的企業倫理觀與工作滿足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

    也持正向關係的結果。

    關注組織績效的提升也是企業推行企業倫理的一大重要因素,現代的管理理

    論相當強調非經濟因素對於組織運作的影響,例如: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的多寡將影響到成員之間的互動與其工作的態度,而企業倫理準則的推行,亦有

    助於社會資本的建立。所以社會資本的概念與企業倫理相互結合,也是未來研究

    企業倫理可行的方向。

    協會層次的部分,在國內外的研究文獻並不多,一些新興的專業倫理,例如:

    生物科技、資訊科技等倫理規範與準則,是未來可以深入研究探討的主題。社會

    層次部分的相關研究比例也相當多,例如:企業該遵守的法令規章為何、企業該

    負的社會責任範圍有多廣,以及企業相關利害關係人的範圍為何。在國內相關的

    研究不多,而這些也都是未來可以繼續深入研究的方向。

    在國際層次部分,現有的研究文獻多為跨國性的比較;若能對這些跨國性比

    較的研究文獻做有系統的整理歸納,將可以整理出洲際間或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

    異與相關倫理準則相似之處,並進一步發展出國際通行的企業倫理準則,亦有助

    於跨國企業對於倫理議題的施行與運作。

    本文藉由內容分析法做企業倫理的文獻分類,在檢視過程中雖有兩位編碼人

    員進行分類,但可能仍過於主觀;不過所整理出來的研究趨勢以及所列舉出的研

    究文獻,對於其他研究者在未來的研究方向與文獻整理的部分將有所助益。

    參考書目

    李其芳、吳秉恩

    1999 〈企業倫理政策、倫理氣候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管理學報》,

    第16期第2卷,頁201-230。

  • 17

    李瑋

    2004 〈企業新倫理運動:全球開跑〉,《遠見雜誌》,第 216 期,頁 212-215。

    吳成豐

    2005 《企業倫理的實踐》,台北:前程文化事業。

    吳成豐、林瑞嘉

    2000 〈服務業行銷人員企業倫理觀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以多層次傳

    銷與人壽保險業為例〉,《全球企業》,第 9 期,頁 1-12。

    林宜諄

    2005 〈台灣企業最需要的獎〉,《遠見雜誌》,第 228 期,頁 144-145。

    徐木蘭、余坤東、沈介文

    1997 〈傳統文化中企業倫理之探討:中國古籍之研究〉,《中山管理評

    論》,第 5 期第 1 卷,頁 49-74。

    徐木蘭、楊君琦

    1998 〈企業倫理研究趨勢之內容分析及其意涵知探討〉,「現代化與實踐

    倫理學術研討會」。南投縣:暨南國際大學。

    許士軍

    1995 〈新管理典範下的企業倫理〉,《世界經理文摘》,第 101 期,54-67。

    蕭國鐘

    1993 〈企業倫理〉,《逢甲學報》,第 26 期,143-159。

    Ahmed, Mohamed M., Kun Young Chung and John W. Eichenseher

    2003 “Business Students’ Perception of Ethics and Moral Judgment: A

    Cross-Cultural Stud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3, No. 1: pp.

    89-102.

    Caldwell, Cam and Ranjan Karri

    2005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and Ethical Systems: A Covenantal

    Approach to Building Trus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8, No.

  • 18

    1-3: pp. 249-259.

    Card, Robert F.

    2005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with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62, No. 4: pp. 397-405.

    Carroll, Archie B.

    1978 “Linking Business Ethics to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Vol. 43, No. 3: pp. 4-11.

    Cavanagh, Gerald F.

    2004 “Global Business Ethics: Regulation, Code, or Self-restraint”. Business

    Ethics Ouarterly, Vol. 14, No. 4: pp. 625-642.

    Cherry, John, Monle Lee and Charles S. Chien

    2003 “A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a Theoretical Model of Business

    Ethics: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Data”.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4, No. 4: pp. 359-376.

    Cullen, John B., K. Praveen Parboteeah and Bart Victor

    2003 “The Effects of Ethical Climates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

    Two-Study Analysi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6, No. 2: pp.

    127-141.

    Davis, James H. and John A. Ruhe

    2003 “Perceptions of Country Corruption: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3, No. 4: pp. 275-288.

    De George, Richard T.

    1987 “The Status of Business Ethics: Past and Futur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6, No. 3: pp. 201-211.

    DeTienne, Kristen Bell and Lee W. Lewis

    2005 “The Pragmatic and Ethical Barriers to Corporate Social

  • 19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The Nike Cas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60, No. 4: pp. 359-376.

    Douglas, Patricia Casey and Benson Wier

    2005 “Cultural and Ethical Effects in Budgeting Systems: A Comparison of

    U.S. and Chinese Manager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60, No.

    2: pp. 159-174.

    Emerson, Tisha L. N. and Stephen J. Conroy

    2004 “Have Ethical Attitudes Changed? An Intertemporal Comparison of the

    Ethical Percep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1985 and 2001”.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0, No. 2: pp. 167-176.

    Ferrell, O. C. and John Fraedrich

    1997 Business Ethics: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Cases(3rd ed.).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Ferrell, O. C.

    2004 “Business Ethics and Customer Stakeholde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Vol. 18, No. 2: pp. 126-129.

    Frederick, W. K., J. E. Post and K. Davis

    1992 Business and Society: Corporate Strategy, Public Policy, Ethics(7th ed.).

    New York : McGraw-Hill.

    Gandz, Jeffrey and Nadine Hayes

    1988 “Teaching Business Ethic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7, No. 9:

    pp. 657-669.

    Gick, Evelyn

    2003 “Cognitive Theory and Moral Behavior: The Contribution of F. A.

    Hayek to Business Ethic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5, No. 1:

    pp. 149-165.

  • 20

    Grit, Kor

    2004 “Corporate Citizenship: How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Manager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3, No. 1: pp. 97-106.

    Hajdin, Mane

    2005 “Employee Loyalty: An Examin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9, No. 3: pp. 259-280.

    Hellriegel, D., J. W. Slocum and R. W. Woodman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8th ed.).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Hood, Jacqueline N.

    2003 “The Relationship of Leadership Style and CEO Values top Ethical

    Practices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3, No. 4:

    pp. 263-273.

    Jeurissen, Ronald and Gerard Keijzers

    2004 “Future Generations and Business Ethics”.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Vol. 14, No. 1: pp. 47-69.

    Kaptein, Muel

    2004 “Business Codes of Multinational Firms: What Do They Sa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0, No. 1: pp. 13-31.

    Khatri, Naresh and Eric W. K. Tsang

    2003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ronyism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3, No. 4: pp. 289-303.

    Kujala, Johanna and Tarja Pietiläinen

    2004 ”Female Managers'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3, No. 1: pp. 153-163.

    Lam, Helen and Mark Harcourt

  • 21

    2003 “The Use of Criminal Record in Employment Decisions: The Rights of

    Ex-offends, Employers and the Public”.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7, No. 3: pp. 237-252.

    Lam, Kit-Chun Joanna

    2003 “Confucian Business Ethics and the Econom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3, No. 1: pp. 153-162.

    Lane, Nikala and Nigel Piercy

    2003 “The Ethics of Discrimination: Organizational Mindsets and Female

    Employment Disadvantag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4, No. 4:

    pp. 313-325.

    Lewis, Phillip V.

    1985 “Defining ‘Business Ethics’: Like Nailing Jello to a Wall”.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 No. 5: pp. 377-383.

    Logsdon, Jeanne M. and Donna J. Wood

    2005 “Global Business Citizenship and Voluntary Codes of Ethical

    Conduc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9, No. 1-2: pp. 55-67.

    Mesmer-Magnus, Jessica R. and Chockalingam Viswesvaran

    2005 “Whistleblowing in Organizations: An Examination of Correlates of

    Whistleblowing Intentions, Actions, and Retali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62, No. 3: pp. 277-297.

    Murphy, Edward F. Jr., John D. Gordon and Aleta Mullen

    2004 “A Preliminary Study Exploring the Value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September 11, 2001 Terrorist Attack o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in New York”.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0,

    No. 1: pp. 81-96.

    Petrick, Joseph A. and John F. Quinn

  • 22

    1997 Management Ethics: Integrity at Work. Thousand Oaks, CA: Sage.

    Rashid, Zabid Abdul and Jo Ann Ho

    2003 “Perceptions of Business Ethics in a Multicultural Community: The

    Case of Malaysia”.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3, No. 1:pp.

    75-87.

    Rodgers, Waymond and Susana Gago

    2004 “Stakeholder influence on corporate strategies over tim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2, No. 4: pp. 349-363.

    Sarathy, Ravi and Christopher J. Robertson

    2003 “Strategic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 Managing Digital Privac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6, No. 2: pp. 111-126.

    Seifert, Bruce, Sara A. Morris, and Barbara R. Bartkus

    2003 “Comparing Big Givers and Small Givers: Financial Correlates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5, No. 3: pp.

    195-211.

    Selmer, Jan and Alicia S. M. Leung

    2003 “Are Corporate Career Development Activities Les Available to

    Female Than to Male Expatriat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3,

    No. 1: pp. 125-136.

    Stovall, O Scott, John D Neill and David Perkins

    2004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Invisible

    Hand”.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1, No. 2: pp. 221-227.

    Trinkaus, John and Joseph Giacalone

    2005 “The Silence of the Stakeholders: Zero Decibel Level at Enr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8, No. 1: pp. 237-248.

    Walton, Clarence C.

  • 23

    1977 The Ethics of Corporate Conduc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Wornham, David

    2003 “A Descriptive Investigation of Morality and Victimisation at Work”.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5, No. 1: pp. 29-40.

  • 24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Trend of Business Ethics

    Mu-Lan Hsu∗

    Chien-Chiang Lin∗∗

    Kuo-Wei Chang∗∗∗

    Abstract Relevant studies on business ethics abounds in the literature; the theme and

    content of those studies focused on a wide range of topics. Apparently, business ethics has been considered a vital issue for practitioners as well as academic researchers. At the beginning, relevant documents of business ethic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o figure 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ethic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condly,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was utilized to classify research themes of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from 2003 to 2005 by using papers’ analytical level. Analytical levels were categorized into six types: individual level, organizational level, association level, societal level,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other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trend on business ethics, future research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Key Words: business ethic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tent analysis

    ∗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Dean, College of Management, Shih Hsin University. ∗∗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ih Hsin University. ∗∗∗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Shih His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