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 2 26 星期五 HENAN DAILY 1 责任编辑 冻凤秋 中原风 1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序跋 不看时间的生活 感悟 我秘密的庭院 香樟树醒了,在黄昏 忧郁的叶子深情地幻想 破碎的影子沉醉地舞蹈 这是夜的情绪 笃坤在《今夜如述》中写下的这些诗句,却使我心头突 然泛起千年前大诗人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意境:“元 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步 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古代诗人与当代诗人的灵慧之心 总是相通的。 诗人,无论是男性的诗人还是女性的诗人,总是拥有两 个世界,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 章中所说的那句至理名言“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更 适用于诗人。尤其是“守其黑”,那几乎就是诗人们专司的 职守。诗人们千年之前的夜游与千年之后的夜游,无外乎 此。一位真正的诗人,总是会将朗朗乾坤下的喧闹、浮华、 骚动、纷杂幻化为沉沉暗夜里的虔诚、凝重、丰盈、洁净。诗 人守护着黑夜,守护着自己的内心,也是守护着天地间那些 不可言传的奥秘。一如笃坤诗中写下的: 午夜,我醒来 被污染的灵魂 浸润在干净丰盈的音乐里 于是,在这个灵魂倾听天籁 抑或天籁抚慰灵魂的午夜 在静默旷远的黎明到来之前 虔诚地呼唤,祈祷并啜泣 为回归,为复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们是可以“通灵”的,可以穿越滚 滚红尘,抵达那个梵天圣境,那个虚无而又真切的琉璃世 界。那也是一种“复活”,一种经由“回归”之路后的复活。 诗人们在这个世界逍遥畅游,无所凭靠,凭靠的仅仅是 文字和言说。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立功”与“立德”,是英雄豪 杰与正人君子们的专属;文人们唯一可与那些“建立大帝 国”、“创造新世界”的伟大人物一较功力的,只是手中的文 字。“月落、乌啼、渔火、江枫、钟声、客船”,几个散落的词汇, 历经千年风霜而弥新。千年春秋演替中,多少王朝的大厦 都已经呼啦啦地倾颓、坍塌! 笃坤似乎于朦胧中觉察到了文字的这一隐秘,他在这 部诗集中说,有一种“岩石上的史记”: 岩石上的史记 描述着篝火酒歌的夜晚 古代的许多贤人、贵人以及现在一些自封的贤人贵人, 为了不朽,喜欢把自己的行径与事迹刻在石头上,即所谓的 “碑”和“碣”。在唐代,“碑”和“碣”的用法也是有区别的,高 干,五品以上的用碑;一般干部,五品以下的用碣,等级分 明,不容混淆。但这样的做法并不完全牢靠,因为除了在石 头上“立碑”,还有挡不住的老百姓的“口碑”,“石碑”往往挺 不过“口碑”,千古功罪,自有公众评说。 还有一种刻有文字的石头,或刻在石头上的文字,那是 我们在青藏高原上常常看到的“玛尼石”。藏传佛教认为万 物有灵,而历经千难万劫不改初衷的石头又是其中出类拔萃 者。“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的发 声,在灵石之上刻上梵界的真言, “玛尼石”便成了人间精神空 间里的神圣。据说, “玛尼石”还是一种“原始的路标”,为苍穹 之下、荒原之上的芸芸众生指点迷津、引渡慈航;它又是一种 旁通秘响的召唤,为受苦受难的生灵万物祈祷诸神、降福完 愿。在那个莽苍高原,遍布山野的“玛尼石”伴随着沉甸甸的 “诵经声”,使得天域雪国成为一片人人心向往之的圣地! 诗歌,应该就是铭刻在灵石上的文字,或镌刻有真言的 石头!它为诗人自己、也为生灵万物送上诚挚的慰藉与护 佑。铭刻上文字的石头,便具备了生命与灵性。那是精神 的生命。它就像一种扎根于大地、摇曳于天空的奇异的生 物,在社会历史的间隙中赓续、绵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来江水绿如蓝”,“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岁月 更迭而诗情不衰。 精神的生灵也总是选地而生、择时而长,是一个地域、 某段时光的造物。早年,笃坤随着父辈从山东来到关东,在 大兴安岭的丛林里扎下根。笃坤的这部诗集,既积聚着齐 鲁文化的情愫,又飞扬着塞北边地的情怀。正是加格达奇 的松,敖鲁古雅的雪,嘎仙洞的岁月回响,胭脂沟的历史悲 情,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朝云暮雨,呼玛河畔的白桦林、鞑子 香……孕育了他的诗歌的文字与境界。 我与笃坤的交往,始于 20 世纪末我在海南岛编辑《精神 生态通讯》的初期,或许正是出于对现代社会日益严峻的生 态危机的忧虑,出于对旷野与大地的钟情,使我们之间的友 谊一直延续到如今。笃坤是一位内心极为丰富的诗人,这 有他自己选编的这部诗集中的文字为证,无须我再多说。 笃坤是幸运的,他有幸将真言铭刻在灵石上展现给他人。 这使我想起唐代那位山野诗人、用现在的话说该是生 态诗人—寒山。据说,这位自由自在游荡于浙南天台山 中的异类诗人,总是将心中流淌的诗行随意地写在草木岩 石上:“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 邻”,“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 石”。笃坤的诗,实际上也是大兴安岭的溪流、草木、石头、 白云、飞鸟、走兽赋予他的,其中蕴含着天地万物的灵性。 因此,笃坤的这部诗集,也应该是一块“灵石”,一块镌 刻了文字的石头。6 石头上的文字 —《王笃坤诗歌集》序言 从小,奶奶常对我们说:你们是“清官 第一”王贯三的后代。 关于先祖贯三公的故事,堂哥王国运 知道的较多。堂哥今年整整百岁, 1939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 1949 年,一直担任中 共设在民权县胡集村的“中原地下联络站” 站长。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从事教育事 业,尽心竭力。 平时听他讲得最多的,是贯三公告老还 乡的故事。他说:清康熙年间,贯三公在京 为官,钦差宝泉局,掌管国家铸币大权,他剔 奸除蠹,一钱不入私囊,因而也断了一些贪 官的财路,遭到嫉恨。还乡时,时任户部尚 书的梁清标向皇帝弹劾他:都说王贯三清正 廉洁,有人见他正往老家运送上百箱金银财 宝。康熙震怒,立刻派人追查。打开箱子, 里面装的全是砖头和书籍,官差诧异不解。 贯三公说:在京为官二十余载,回乡时如果 行李太少,怕百姓说皇上刻薄贯三。 在兰考、民权一带,至今仍流传着这样 的故事: 贯三公告老回乡时,家中居所依然 茅茨土垣,无改于旧。白发苍苍的老夫人 高兴地从屋子里出来迎接,不小心被低矮 的门楣碰破了额头。康熙听说此事,派人 明察暗访,确认贯三公是真正的清官,御书 “清官第一王贯三”七个大字赐予贯三公。 听族人说,这块匾“文革”时被当作“四 旧”焚烧。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 碑。人们至今口口相传的“清官第一王贯 三”,是对贯三公最好的赞誉。 贯三公(1648-1720 ),字配公,号念庵, 又号遽庵,归德府考城旧县东北双河口(今 商丘市民权县林七集南)人。 贯三公生而伟岸, 15 岁便通晓四书五 经、左氏春秋,所写文章英奇磊落,蔚然可 观。康熙八年( 1669 )中举人,十二年( 1673 中进士。康熙二十二年( 1683 ),贯三公除授 内阁中书,从此襄职凤池,沉稳踏实。 他多次主持科举考试,从不接受贿赂, 而是以才取人,时人称之“得人”。康熙二 十五年(1686 ),贯三公钦差宝泉局,监督钱 法。宝泉局是明清两代设立的货币金融机 构,隶属户部,专司钱币铸造,设满、汉监督 各一人,主事负责监理事务。 当时宝泉局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铸币 炉当天铸造的各种钱币样品,经监督官审 查验收后不再记账入库,而是归监督个人 调拨使用。仅这一项,每天的进项就相当 可观。以前的监督把它当作升官发财的本 钱,户部的一些官吏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小金库。 贯三公上任第一天就破了这个规矩, 要求所有样品一律登记入库。 许多人对此不理解,以为贯三公沽名 钓誉。但时间久了,人们便知道他的廉洁 自律是出自本性,而非伪装矫饰。 五年任职届满,炉头们为贯三公立碑 焚香,颂声闻衢巷。 清时期,宝泉局下设东、西、南、北 4 作厂,都在北京东城界内,现存的只有位于 东四四条 83 号的东作厂。 一个盛夏的下午,探访了东四四条 83 号院。 资料记载,东四四条 83 号院还完整地 保存着清代宝泉局的建筑格局,三间大门, 门内有素芯一字影壁,影壁后是三进院,有 西倒座房、北房、过厅、抱厦和东西配房共 52 间,均为硬山合瓦式建筑。 就像北京二环内其他老四合院一样, 现在的 83 号院被高墙遮挡着,几乎看不到 真面目,只有二进院过厅上“财源广进”的 匾额,还有后院一棵巨大的古榆钱树,还透 着历史的沧桑感,传递着三百年前的讯息。 在院内久久徘徊、凝望、寻觅。 三百年前的这里,“铜山金埓势峥嵘”, 铸币炉里烈火熊熊,红火兴旺一如当时的大 清盛世。三百年前盛夏的黄昏,贯三公也许 曾坐在大榆树下,喝着清茶,读着圣贤书,眺 望着远处的落日,远离浮华,怡然自得地过 着清心寡欲、甘贫如饴的日子。 贯三公深有古君子之风。他生平谨默 自守,即便是德高望重的公卿士大夫,也不 敢妄渎轻薄。一次退朝,工部尚书汤斌与 他只有前后数十步的距离。汤斌几次回头 张望,欲有所言。贯三公没有上前攀谈,而 是敛容退步,保持一定距离。 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汤斌,曾任江宁巡 抚,被尊为“理学名臣”,康熙“遇大事犹时时 问汤斌若何”,在朝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在一些人看来,这可是求之不得的攀附 权贵的好机会。汤斌不由感叹,对人说: “贯三公,乃海外神仙也,可望而不可即。” 后汤斌因失意抑郁染病去世,贯三公 扶着他的灵柩,一直护送到卢沟桥,说:“一 顾之知,不可忘也。” 康熙四十三年(1704 ),贯三公奉旨为 父母迁葬,返回故里。 田居乡野,贯三公杜门谢客,生活也极 其简朴。然而,凡宗族有困顿不堪、乡党有 苦难疾病者,贯三公莫不竭力周济,即使把 夏葛冬裘送到当铺,也感到欣慰。承蒙他 惠泽的人数不胜数。 贯三公常常感念考城是父母之邦,凡 是对考城人民有益的事,无不专心研究。 整治修固堤防,增加扩大学校,虽费财劳 心,不为外人所知,他自己也从不宣扬,不 求任何回报。 康熙三十七年(1698 ),贯三公还主持 纂修《考城县志》。这是现存考城县志最早 的版本,现珍藏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当我走进坐落在北京北海岸边的国 家图书馆古籍馆,小心翼翼地翻阅着薄如 蝉翼的康熙版《考城县志》,看到贯三公撰 写的序言及印章,感觉正一步步地走近贯 三公,和他一起经历着历史的苦与乐,哀 与愁。 贯三公的书法端庄平稳,雍容大度。 每次得到贯三公的手书,康熙帝都如获驷 马拱璧般珍重收藏。 贯三公为明威将军濮阳孙振仍撰写的 篆盖, 2006 年在鹤壁市淇县大马庄西地将军 墓出土。当收到淇县文物部门发来的照片, 看到碑文上“王贯三”三个清晰的字时,激动 不已。感觉这是跟贯三公最近的一次。 康熙五十九年(1720 ),贯三公卒于家, 享年 73 岁。张廷玉为他撰写墓志铭。 深秋,和家人一起,冒雨来到距民权县 15 公里的孙六镇河里王村,踏着积水和 泥泞,来到贯三公的墓前。历经了无数风 雨沧桑的墓碑,被雨水冲洗着,漶漫的字 迹,愈发显出岁月的沧桑。 贯三公,实在不该如此寂寞与苍凉。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作为贯三公的后人,都 应该以他为傲,把他的清操美德,作为楷 模,代代相传。6 “清官第一”王贯三 身影 元宵节是年的结束,更是年的高潮,是欢 庆着一路走来,走向更盛大的狂欢。 如同大年初一一样,燃放长鞭炮竹,迎春 纳福,家家户户,村村寨寨,此起彼伏,为了抢头 挂,抢福接福,户主们在头天晚上都铆足了劲, 使了魔法,以便元宵节早早起床,上香叩拜,燃 起爆竹,把过去一年的不快、晦气全部赶走,迎 接新一年的真正开始。花芽孕育着,涌动着, 已经迫不及待,又一个四季的轮回,生长与收 获,翩然而至,新春裹携着巨大的希望与企 盼,将把田野的土壤拱得松软而馨香…… 我儿时的家乡泌阳,元宵节早上并不吃 元宵,还是吃饺子。元宵节也不叫元宵节,就 叫“正月十五”,人们匆匆吃过早饭,跑到大街 上,巷道里,打麦场里,有舞狮子的,跑旱船 的,踩高跷的,锣鼓喧天,整个村子沸腾起来 了,我一会儿蹿到这边,一会跑儿到那边,外 面大鼓咚咚响,我胸中小鼓响咚咚,只恨腿短 跑不快,只恨人小脖子短,因为每一个节目中 间都会穿插一些搞笑又喜庆的段子,生怕错 过了去。在挤得密实的人群中,我常常满头 大汗,激动万分,笑得前仰后合,儿时简单而 纯粹的快乐里似是加了糖放了蜜。 舞狮子的在中午时分,还要挨家挨户到 院内表演,最后还要跑到堂屋大厅里,表演一 番,当然这些人家都准备了烟酒点心等礼物 在正堂的神案上供狮子享用。舞狮子、跑旱 船、踩高跷有时集中在一上午,不同的地点同 时进行,也有时全天分时段进行,但无论怎样 安排,女孩子正月十五下午都有一个重要的 工作去做,那就是“扎花花”。扎花花纯属才 艺展示,几天前提早在地埂山坡选好一株棉 花棵大小株型圆满的野枣树,用镰刀砍回;放 在院子一角,只等元宵节那一双纤纤玉手。 各种颜色的彩纸、高粱秆和蓬松的棉花:彩色 的纸剪成正方形和条形,正方形折叠成漏斗 状,扎在枣刺上,上面再用一小丁高粱秆芯固 定。 “漏斗”里放上棉花,寓意棉花丰收,花开富 贵;“漏斗”下还垫有各色彩条,代表豆角丰收 又代表幸福长久。这一棵“花花树”,就扎好 了。 “花花树”扎好,只是扎花花的一部分,另外 还要用高粱秆做一个“摘花婆”和“摘花篮”,彩 纸做成帽子、上衣和裙子,“摘花篮”挂在胳膊 里,装上半篮棉花,再把“摘花婆”挂在花枝间。 “花花树”扎好后,就插在每家的粪堆上, 预示万物茁壮生长。没有粪堆的家庭就插在 鸡窝附近。花花树旁边有几个要扎的东西是 用整棵高粱秆做高粱和谷子。高粱头是用高 粱篾和高粱芯段在一段剥过的高粱芯上插 成,谷穗则是用一段带皮的高粱秆代替,这些 代表五谷丰登的玩意儿做好后和摘花树插在 一起,煞是好看。另外还要准备摘花婆晚上 居住的小屋,用砖垒成小屋,用砖做桌、椅、 床,床上铺着彩纸做的床单和被子供摘花婆 晚上休息。这些“花花树”做好后全村男女老 少都走出家门评头论足:谁家的棉花开得大, 谁的豆角胖又长;谁家的摘花婆俊俏,谁家的 花房盖得好,最后要评出“巧手姑娘”,全村老 乡对她都会另眼相看。 白天在忙碌中倏忽而逝,夜晚的节目更 加令人期待,甩“刷子疙瘩”和“偷灯盏”,这个 完全是孩子们的游戏,但家家户户大人支 持。大人帮着孩子把一年用残的扫帚头、刷 子头找出来,指导孩子们用萝卜头做灯盏,更 有热心的家长用红薯面做成灯的形状上笼蒸 熟,这种面做的灯是可以吃的。只待夜色降 临,孩子们蜂一般飞到村外的麦地里,点起扫 帚头、刷子头,用一根长长的粗绳系着,甩开 膀子抡起来,一朵朵烟花开放在夜空。每当 此时,邻村的遥遥暗中比赛,看谁抡的又大又 圆,看谁的持续时间久,最终胜利者每每欢呼 雀跃,个个像是得了勋章。这个节目一完,随 即疯跑回家,把各自的灯盏放上油,插上灯 芯,点好,放在神岸上,窗台上、灶台上、鸡窝 顶、牛棚旁、猪圈门口,摘花婆的花房里等等, 专等别人来偷,自己去偷别人家的。我们那 里风俗,越是被人偷越好,谁家的灯盏没人 偷,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孩子们把全村每家 每户偷个遍,有的是刚偷来的,还会被别人偷 走,最后孩子们把自己的战利品都集中存放, 评出冠亚军,一决高下。这个节目一完,孩子 们就提着各种各样的彩灯笼:纸做的、玻璃做 的、猪膀胱做的等等,成群结队满街溜达,比 比谁的灯笼最漂亮,再去看看那棵最美的“花 花树”,最美的“摘花婆”,一直闹到深更半夜, 大人叫了方才离去。 这正月十五的一天啊,快乐都溢到正月 十六,十七,课间和上学路上还在讨论、回味, 甚至出了正月还不时在梦中笑醒…… 这就是我的元宵节,花树摇曳灯盏明亮 的元宵节,泌阳县马谷田小镇一个小乡村,上 世纪七八十年代热热闹闹的元宵节。6 往事 又是一个 北国飘雪的日子 大河封冻 酷寒降临 风暴从枯树间吹过 带着记忆的冷峻 凛冽的空气 压在呼吸上 唯有万千余痛 一道闪逝的光束 带走父亲的灵魂 笑迎他的是冰清玉洁 灿烂宁静的雪国 我看到,他所属的世界 是一片雪域高原 唯有阳光为诗歌闪耀 至今,父亲的音容 仍然在我脑海中 历尽磨难,他如同一棵老树 在与刀斧搏斗中凋零 摇落枝叶,脱去繁华 而曾经一世,也足够荣光 黎明的清冷中 鸟儿鸣啼在墓碑上 呼唤那熟悉的名字 父亲轻轻走入梦中 还是那么羸弱 颤抖着双腿 在书桌前坐下 太阳从窗外,照射进来 带来令人振奋的温暖 父亲和母亲 十指相扣,坐在永恒中 没有怫郁和哀伤 没有黑夜和恐惧 没有凌辱和愤懑 没有病痛和眼泪 父亲说:天生我这个人 但又不给我做人的待遇 叫我酷爱诗,但又不给我天才 不,父亲 您可知道,长空雁行如诗行 在飞度万里的大雁翅膀下 在冰封雪冻的湖海河流中 在迷蒙灰暗的荒凉大漠上 已有春风吹拂 隐约传来您的歌声 以诗意的光照 洒向天地万物之间6 白雪送诗人 —致父亲苏金伞 歌声 注:《在大雁翅膀下》是苏金伞的著名 诗篇。诗中赞美了大雁勇往直前和不惧 风暴的精神,意境高远,富含哲理,表达诗 人在历经磨难后,依然坚强的生命意志。 作家吴长忠评点: 这是一束女儿苏湲 献给父亲的百合花。我被这首小诗饱含的 深切的思念之情和敬爱之意打动了。苏老 清癯的形象和永恒的处子般纯朴的笑容再 次浮现在我眼前。早年,我曾有幸结识苏 老,在我印象中和想象中的苏老,就是《白 雪送诗人》中的形象: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热爱生活的人,一个时刻都在内省的人,一 个整日里都在寻觅精神之花的人,一个真 正意义上的诗人! 手机扫一扫,关注中原风融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和活动线上呈现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闻客户端 腾讯微博 画意 □焦书晖 春节,五一,国庆……节假日对我而言, 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可以关掉手机,过几天 不看时间的生活。 什么叫做不看时间的生活?早上不看时 间,想睡多久睡多久。晚上不看时间,想什么 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吃饭更是不看时间, 等着肠胃把食欲叫醒。 似乎是放逐了时间,或者是被时间放 逐了。 时间是什么?史书上的时间,是公元前 和公元后,是殷商春秋戏连台,是秦时明月 汉时关,是安史之乱 、元 和 中 兴 、大 中 之 治 , 是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文宗,武宗…… 直至景宗,大唐完了。大唐完了,这世界 还没完。不但没完,简直是刚刚开始:后 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还没记好 这个呢,那个就来了。这让人应接不暇的 五十来年,人们称之为“五代十国”。再然后 就是文华旖旎的宋,兵戈铁马的元,严苛酷虐 的明…… 江山易帜的缝隙里,是布衣平民辗转流 徙朝不保夕的小日子。小日子里的时间,更 具象一些,是冬穿棉夏穿单春秋穿夹衣的四 季,是一条一条生长起来深刻起来的皱纹, 是电话响了电影来了电视飞入寻常百姓家, 是黑白照相机彩色照相机单反照相机微单 照相机的更迭,是牛车马车轿子轿车轮船飞 机火车动车高铁的轨迹,是鸦片战争甲午战 争护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鲜血,是曹 全碑兰亭序黄州寒食帖祭侄文稿的墨痕…… 时间,也许就是这些东西吧。 如今的世界里,时间又是什么呢?是新 闻频道左下角的频闪,是电脑右下角的显 示,是清晨的闹铃,是微波炉屏幕上的绿色 数字……越来越精确,精确到小时,分钟,甚 至到秒。让人人都像运动员。 时间是火车,一站一站地把人送至死亡 之地。 时间是鞭子,抽打着人一步步地前行和 老去。 他是残酷的暴君。 可很久之前,他曾经也是暖男呢。 总感觉,我们的古人,他们似乎从不怎么 在意时间。时间对他们而言,就是自然,是逝 者如斯夫的自然。他们是用谈恋爱的方式和 时间相处的。看窗户纸渐渐发青,便日出而 作。看彩霞绚丽如锦,便日落而息。约朋友 的时候,就是一个大概齐。沉默的日晷,低语 的沙漏,清脆的鸟鸣……他们计时的事物,也 都来源于自然。对了,他们习惯叫时间为时 辰,时辰这个词,也有一种从容的自然之韵。 他们不看时间生活,也就不被时间俘虏 —不被时间意味的那一切外在的东西所俘 虏。他们按照自己内心的节气,过着自己的 立春,雨水,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大暑,小 雪……所以才会有苏轼词中吟唱:“明月几时 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天上神仙听见,恐怕会微笑回答:“今夕 是何年,这正是我该问的话吧。” 神仙从不看时间。 从何时起,人活得不像人了呢?且越来越 不像人。人的时间,也越来越像机器的时间。 因此啊,趁着节假日,痛痛快快地关掉 手机,把时间过得像一个人的时间,把时间 过得不看时间,这就是我的小小的心愿,或 者说是理想。在我简陋的生活里,这是少 有的一点儿奢侈,奢侈得却有点儿接近于 神仙。6

中原风 11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6-02/26/11/hnrb20160226...2011/02/26  · 中原风 责任编辑 冻凤秋 HENANDAILY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6 年2 月26 日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原风 11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6-02/26/11/hnrb20160226...2011/02/26  · 中原风 责任编辑 冻凤秋 HENANDAILY 投稿信箱:hnrbzyf@163.com 2016 年2 月26 日

2016年 2月 26日 星期五HENAN DAILY 1责任编辑 冻凤秋中原风 1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序跋

鲁枢元

不看时间的生活感悟

我秘密的庭院香樟树醒了,在黄昏忧郁的叶子深情地幻想破碎的影子沉醉地舞蹈这是夜的情绪笃坤在《今夜如述》中写下的这些诗句,却使我心头突

然泛起千年前大诗人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意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古代诗人与当代诗人的灵慧之心总是相通的。

诗人,无论是男性的诗人还是女性的诗人,总是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所说的那句至理名言“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更适用于诗人。尤其是“守其黑”,那几乎就是诗人们专司的职守。诗人们千年之前的夜游与千年之后的夜游,无外乎此。一位真正的诗人,总是会将朗朗乾坤下的喧闹、浮华、骚动、纷杂幻化为沉沉暗夜里的虔诚、凝重、丰盈、洁净。诗人守护着黑夜,守护着自己的内心,也是守护着天地间那些不可言传的奥秘。一如笃坤诗中写下的:

午夜,我醒来被污染的灵魂浸润在干净丰盈的音乐里于是,在这个灵魂倾听天籁抑或天籁抚慰灵魂的午夜在静默旷远的黎明到来之前虔诚地呼唤,祈祷并啜泣为回归,为复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们是可以“通灵”的,可以穿越滚

滚红尘,抵达那个梵天圣境,那个虚无而又真切的琉璃世界。那也是一种“复活”,一种经由“回归”之路后的复活。

诗人们在这个世界逍遥畅游,无所凭靠,凭靠的仅仅是文字和言说。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立功”与“立德”,是英雄豪杰与正人君子们的专属;文人们唯一可与那些“建立大帝国”、“创造新世界”的伟大人物一较功力的,只是手中的文字。“月落、乌啼、渔火、江枫、钟声、客船”,几个散落的词汇,历经千年风霜而弥新。千年春秋演替中,多少王朝的大厦都已经呼啦啦地倾颓、坍塌!

笃坤似乎于朦胧中觉察到了文字的这一隐秘,他在这部诗集中说,有一种“岩石上的史记”:

岩石上的史记描述着篝火酒歌的夜晚古代的许多贤人、贵人以及现在一些自封的贤人贵人,

为了不朽,喜欢把自己的行径与事迹刻在石头上,即所谓的“碑”和“碣”。在唐代,“碑”和“碣”的用法也是有区别的,高干,五品以上的用碑;一般干部,五品以下的用碣,等级分明,不容混淆。但这样的做法并不完全牢靠,因为除了在石头上“立碑”,还有挡不住的老百姓的“口碑”,“石碑”往往挺不过“口碑”,千古功罪,自有公众评说。

还有一种刻有文字的石头,或刻在石头上的文字,那是我们在青藏高原上常常看到的“玛尼石”。藏传佛教认为万物有灵,而历经千难万劫不改初衷的石头又是其中出类拔萃者。“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的发声,在灵石之上刻上梵界的真言,“玛尼石”便成了人间精神空间里的神圣。据说,“玛尼石”还是一种“原始的路标”,为苍穹之下、荒原之上的芸芸众生指点迷津、引渡慈航;它又是一种旁通秘响的召唤,为受苦受难的生灵万物祈祷诸神、降福完愿。在那个莽苍高原,遍布山野的“玛尼石”伴随着沉甸甸的

“诵经声”,使得天域雪国成为一片人人心向往之的圣地!诗歌,应该就是铭刻在灵石上的文字,或镌刻有真言的

石头!它为诗人自己、也为生灵万物送上诚挚的慰藉与护佑。铭刻上文字的石头,便具备了生命与灵性。那是精神的生命。它就像一种扎根于大地、摇曳于天空的奇异的生物,在社会历史的间隙中赓续、绵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岁月更迭而诗情不衰。

精神的生灵也总是选地而生、择时而长,是一个地域、某段时光的造物。早年,笃坤随着父辈从山东来到关东,在大兴安岭的丛林里扎下根。笃坤的这部诗集,既积聚着齐鲁文化的情愫,又飞扬着塞北边地的情怀。正是加格达奇的松,敖鲁古雅的雪,嘎仙洞的岁月回响,胭脂沟的历史悲情,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朝云暮雨,呼玛河畔的白桦林、鞑子香……孕育了他的诗歌的文字与境界。

我与笃坤的交往,始于 20 世纪末我在海南岛编辑《精神生态通讯》的初期,或许正是出于对现代社会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的忧虑,出于对旷野与大地的钟情,使我们之间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如今。笃坤是一位内心极为丰富的诗人,这有他自己选编的这部诗集中的文字为证,无须我再多说。笃坤是幸运的,他有幸将真言铭刻在灵石上展现给他人。

这使我想起唐代那位山野诗人、用现在的话说该是生态诗人——寒山。据说,这位自由自在游荡于浙南天台山中的异类诗人,总是将心中流淌的诗行随意地写在草木岩石上:“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笃坤的诗,实际上也是大兴安岭的溪流、草木、石头、白云、飞鸟、走兽赋予他的,其中蕴含着天地万物的灵性。

因此,笃坤的这部诗集,也应该是一块“灵石”,一块镌刻了文字的石头。④6

石头上的文字——《王笃坤诗歌集》序言

从小,奶奶常对我们说:你们是“清官第一”王贯三的后代。

关于先祖贯三公的故事,堂哥王国运知道的较多。堂哥今年整整百岁,193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 1949 年,一直担任中共设在民权县胡集村的“中原地下联络站”站长。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从事教育事业,尽心竭力。

平时听他讲得最多的,是贯三公告老还乡的故事。他说:清康熙年间,贯三公在京为官,钦差宝泉局,掌管国家铸币大权,他剔奸除蠹,一钱不入私囊,因而也断了一些贪官的财路,遭到嫉恨。还乡时,时任户部尚书的梁清标向皇帝弹劾他:都说王贯三清正廉洁,有人见他正往老家运送上百箱金银财宝。康熙震怒,立刻派人追查。打开箱子,里面装的全是砖头和书籍,官差诧异不解。贯三公说:在京为官二十余载,回乡时如果行李太少,怕百姓说皇上刻薄贯三。

在兰考、民权一带,至今仍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贯三公告老回乡时,家中居所依然茅茨土垣,无改于旧。白发苍苍的老夫人高兴地从屋子里出来迎接,不小心被低矮的门楣碰破了额头。康熙听说此事,派人明察暗访,确认贯三公是真正的清官,御书

“清官第一王贯三”七个大字赐予贯三公。听族人说,这块匾“文革”时被当作“四

旧”焚烧。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们至今口口相传的“清官第一王贯三”,是对贯三公最好的赞誉。

贯三公(1648-1720),字配公,号念庵,又号遽庵,归德府考城旧县东北双河口(今商丘市民权县林七集南)人。

贯三公生而伟岸,15 岁便通晓四书五经、左氏春秋,所写文章英奇磊落,蔚然可观。康熙八年(1669)中举人,十二年(1673)中进士。康熙二十二年(1683),贯三公除授内阁中书,从此襄职凤池,沉稳踏实。

他多次主持科举考试,从不接受贿赂,而是以才取人,时人称之“得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贯三公钦差宝泉局,监督钱法。宝泉局是明清两代设立的货币金融机构,隶属户部,专司钱币铸造,设满、汉监督各一人,主事负责监理事务。

当时宝泉局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铸币

炉当天铸造的各种钱币样品,经监督官审查验收后不再记账入库,而是归监督个人调拨使用。仅这一项,每天的进项就相当可观。以前的监督把它当作升官发财的本钱,户部的一些官吏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小金库。

贯三公上任第一天就破了这个规矩,要求所有样品一律登记入库。

许多人对此不理解,以为贯三公沽名钓誉。但时间久了,人们便知道他的廉洁自律是出自本性,而非伪装矫饰。

五年任职届满,炉头们为贯三公立碑焚香,颂声闻衢巷。

清时期,宝泉局下设东、西、南、北 4 个作厂,都在北京东城界内,现存的只有位于东四四条 83 号的东作厂。

一个盛夏的下午,探访了东四四条 83号院。

资料记载,东四四条 83 号院还完整地保存着清代宝泉局的建筑格局,三间大门,门内有素芯一字影壁,影壁后是三进院,有西倒座房、北房、过厅、抱厦和东西配房共52 间,均为硬山合瓦式建筑。

就像北京二环内其他老四合院一样,现在的 83 号院被高墙遮挡着,几乎看不到真面目,只有二进院过厅上“财源广进”的匾额,还有后院一棵巨大的古榆钱树,还透着历史的沧桑感,传递着三百年前的讯息。

在院内久久徘徊、凝望、寻觅。三百年前的这里,“铜山金埓势峥嵘”,

铸币炉里烈火熊熊,红火兴旺一如当时的大清盛世。三百年前盛夏的黄昏,贯三公也许曾坐在大榆树下,喝着清茶,读着圣贤书,眺望着远处的落日,远离浮华,怡然自得地过着清心寡欲、甘贫如饴的日子。

贯三公深有古君子之风。他生平谨默自守,即便是德高望重的公卿士大夫,也不敢妄渎轻薄。一次退朝,工部尚书汤斌与他只有前后数十步的距离。汤斌几次回头张望,欲有所言。贯三公没有上前攀谈,而是敛容退步,保持一定距离。

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汤斌,曾任江宁巡抚,被尊为“理学名臣”,康熙“遇大事犹时时问汤斌若何”,在朝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些人看来,这可是求之不得的攀附

权贵的好机会。汤斌不由感叹,对人说:“贯三公,乃海外神仙也,可望而不可即。”

后汤斌因失意抑郁染病去世,贯三公扶着他的灵柩,一直护送到卢沟桥,说:“一顾之知,不可忘也。”

康熙四十三年(1704),贯三公奉旨为父母迁葬,返回故里。

田居乡野,贯三公杜门谢客,生活也极其简朴。然而,凡宗族有困顿不堪、乡党有苦难疾病者,贯三公莫不竭力周济,即使把夏葛冬裘送到当铺,也感到欣慰。承蒙他惠泽的人数不胜数。

贯三公常常感念考城是父母之邦,凡是对考城人民有益的事,无不专心研究。整治修固堤防,增加扩大学校,虽费财劳心,不为外人所知,他自己也从不宣扬,不求任何回报。

康熙三十七年(1698),贯三公还主持纂修《考城县志》。这是现存考城县志最早的版本,现珍藏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当我走进坐落在北京北海岸边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小心翼翼地翻阅着薄如蝉翼的康熙版《考城县志》,看到贯三公撰写的序言及印章,感觉正一步步地走近贯三公,和他一起经历着历史的苦与乐,哀与愁。

贯三公的书法端庄平稳,雍容大度。每次得到贯三公的手书,康熙帝都如获驷马拱璧般珍重收藏。

贯三公为明威将军濮阳孙振仍撰写的篆盖,2006年在鹤壁市淇县大马庄西地将军墓出土。当收到淇县文物部门发来的照片,看到碑文上“王贯三”三个清晰的字时,激动不已。感觉这是跟贯三公最近的一次。

康熙五十九年(1720),贯三公卒于家,享年 73 岁。张廷玉为他撰写墓志铭。

深秋,和家人一起,冒雨来到距民权县城 15 公里的孙六镇河里王村,踏着积水和泥泞,来到贯三公的墓前。历经了无数风雨沧桑的墓碑,被雨水冲洗着,漶漫的字迹,愈发显出岁月的沧桑。

贯三公,实在不该如此寂寞与苍凉。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作为贯三公的后人,都应该以他为傲,把他的清操美德,作为楷模,代代相传。④6

“清官第一”王贯三身影

元宵节是年的结束,更是年的高潮,是欢庆着一路走来,走向更盛大的狂欢。

如同大年初一一样,燃放长鞭炮竹,迎春纳福,家家户户,村村寨寨,此起彼伏,为了抢头挂,抢福接福,户主们在头天晚上都铆足了劲,使了魔法,以便元宵节早早起床,上香叩拜,燃起爆竹,把过去一年的不快、晦气全部赶走,迎接新一年的真正开始。花芽孕育着,涌动着,已经迫不及待,又一个四季的轮回,生长与收获,翩然而至,新春裹携着巨大的希望与企盼,将把田野的土壤拱得松软而馨香……

我儿时的家乡泌阳,元宵节早上并不吃元宵,还是吃饺子。元宵节也不叫元宵节,就叫“正月十五”,人们匆匆吃过早饭,跑到大街上,巷道里,打麦场里,有舞狮子的,跑旱船的,踩高跷的,锣鼓喧天,整个村子沸腾起来了,我一会儿蹿到这边,一会跑儿到那边,外面大鼓咚咚响,我胸中小鼓响咚咚,只恨腿短跑不快,只恨人小脖子短,因为每一个节目中间都会穿插一些搞笑又喜庆的段子,生怕错过了去。在挤得密实的人群中,我常常满头大汗,激动万分,笑得前仰后合,儿时简单而纯粹的快乐里似是加了糖放了蜜。

舞狮子的在中午时分,还要挨家挨户到院内表演,最后还要跑到堂屋大厅里,表演一番,当然这些人家都准备了烟酒点心等礼物在正堂的神案上供狮子享用。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有时集中在一上午,不同的地点同时进行,也有时全天分时段进行,但无论怎样安排,女孩子正月十五下午都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去做,那就是“扎花花”。扎花花纯属才艺展示,几天前提早在地埂山坡选好一株棉花棵大小株型圆满的野枣树,用镰刀砍回;放在院子一角,只等元宵节那一双纤纤玉手。各种颜色的彩纸、高粱秆和蓬松的棉花:彩色的纸剪成正方形和条形,正方形折叠成漏斗状,扎在枣刺上,上面再用一小丁高粱秆芯固定。“漏斗”里放上棉花,寓意棉花丰收,花开富贵;“漏斗”下还垫有各色彩条,代表豆角丰收又代表幸福长久。这一棵“花花树”,就扎好了。“花花树”扎好,只是扎花花的一部分,另外还要用高粱秆做一个“摘花婆”和“摘花篮”,彩纸做成帽子、上衣和裙子,“摘花篮”挂在胳膊里,装上半篮棉花,再把“摘花婆”挂在花枝间。

“花花树”扎好后,就插在每家的粪堆上,预示万物茁壮生长。没有粪堆的家庭就插在

鸡窝附近。花花树旁边有几个要扎的东西是用整棵高粱秆做高粱和谷子。高粱头是用高粱篾和高粱芯段在一段剥过的高粱芯上插成,谷穗则是用一段带皮的高粱秆代替,这些代表五谷丰登的玩意儿做好后和摘花树插在一起,煞是好看。另外还要准备摘花婆晚上居住的小屋,用砖垒成小屋,用砖做桌、椅、床,床上铺着彩纸做的床单和被子供摘花婆晚上休息。这些“花花树”做好后全村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评头论足:谁家的棉花开得大,谁的豆角胖又长;谁家的摘花婆俊俏,谁家的花房盖得好,最后要评出“巧手姑娘”,全村老乡对她都会另眼相看。

白天在忙碌中倏忽而逝,夜晚的节目更加令人期待,甩“刷子疙瘩”和“偷灯盏”,这个完全是孩子们的游戏,但家家户户大人支持。大人帮着孩子把一年用残的扫帚头、刷子头找出来,指导孩子们用萝卜头做灯盏,更有热心的家长用红薯面做成灯的形状上笼蒸熟,这种面做的灯是可以吃的。只待夜色降临,孩子们蜂一般飞到村外的麦地里,点起扫帚头、刷子头,用一根长长的粗绳系着,甩开膀子抡起来,一朵朵烟花开放在夜空。每当

此时,邻村的遥遥暗中比赛,看谁抡的又大又圆,看谁的持续时间久,最终胜利者每每欢呼雀跃,个个像是得了勋章。这个节目一完,随即疯跑回家,把各自的灯盏放上油,插上灯芯,点好,放在神岸上,窗台上、灶台上、鸡窝顶、牛棚旁、猪圈门口,摘花婆的花房里等等,专等别人来偷,自己去偷别人家的。我们那里风俗,越是被人偷越好,谁家的灯盏没人偷,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孩子们把全村每家每户偷个遍,有的是刚偷来的,还会被别人偷走,最后孩子们把自己的战利品都集中存放,评出冠亚军,一决高下。这个节目一完,孩子们就提着各种各样的彩灯笼:纸做的、玻璃做的、猪膀胱做的等等,成群结队满街溜达,比比谁的灯笼最漂亮,再去看看那棵最美的“花花树”,最美的“摘花婆”,一直闹到深更半夜,大人叫了方才离去。

这正月十五的一天啊,快乐都溢到正月十六,十七,课间和上学路上还在讨论、回味,甚至出了正月还不时在梦中笑醒……

这就是我的元宵节,花树摇曳灯盏明亮的元宵节,泌阳县马谷田小镇一个小乡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热热闹闹的元宵节。④6

我的元宵节

往事

王文平

又是一个北国飘雪的日子大河封冻酷寒降临风暴从枯树间吹过带着记忆的冷峻

凛冽的空气压在呼吸上唯有万千余痛

一道闪逝的光束带走父亲的灵魂笑迎他的是冰清玉洁灿烂宁静的雪国我看到,他所属的世界是一片雪域高原唯有阳光为诗歌闪耀

至今,父亲的音容仍然在我脑海中历尽磨难,他如同一棵老树在与刀斧搏斗中凋零摇落枝叶,脱去繁华而曾经一世,也足够荣光

黎明的清冷中鸟儿鸣啼在墓碑上呼唤那熟悉的名字父亲轻轻走入梦中还是那么羸弱颤抖着双腿在书桌前坐下

太阳从窗外,照射进来带来令人振奋的温暖父亲和母亲十指相扣,坐在永恒中没有怫郁和哀伤没有黑夜和恐惧没有凌辱和愤懑没有病痛和眼泪

父亲说:天生我这个人但又不给我做人的待遇叫我酷爱诗,但又不给我天才不,父亲您可知道,长空雁行如诗行在飞度万里的大雁翅膀下在冰封雪冻的湖海河流中在迷蒙灰暗的荒凉大漠上已有春风吹拂隐约传来您的歌声以诗意的光照洒向天地万物之间④6

白雪送诗人——致父亲苏金伞

歌声

注:《在大雁翅膀下》是苏金伞的著名诗篇。诗中赞美了大雁勇往直前和不惧风暴的精神,意境高远,富含哲理,表达诗人在历经磨难后,依然坚强的生命意志。

作家吴长忠评点:这是一束女儿苏湲献给父亲的百合花。我被这首小诗饱含的深切的思念之情和敬爱之意打动了。苏老清癯的形象和永恒的处子般纯朴的笑容再次浮现在我眼前。早年,我曾有幸结识苏老,在我印象中和想象中的苏老,就是《白雪送诗人》中的形象: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时刻都在内省的人,一个整日里都在寻觅精神之花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手机扫一扫,关注中原风融媒体,更多精彩内容和活动线上呈现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闻客户端

腾讯微博

画 意 □焦书晖岸

春节,五一,国庆……节假日对我而言,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可以关掉手机,过几天不看时间的生活。

什么叫做不看时间的生活?早上不看时间,想睡多久睡多久。晚上不看时间,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吃饭更是不看时间,等着肠胃把食欲叫醒。

似乎是放逐了时间,或者是被时间放逐了。

时间是什么?史书上的时间,是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殷商春秋戏连台,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安史之乱、元和中兴、大中之治,是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文宗,武宗……直 至 景 宗 ,大 唐 完 了 。 大 唐 完 了 ,这 世 界还 没 完 。 不 但 没 完 ,简 直 是 刚 刚 开 始 :后梁 、后 唐 、后 晋 、后 汉 、后 周 …… 还没记好这个呢,那个就来了。这让人应接不暇的

五十来年,人们称之为“五代十国”。再然后就是文华旖旎的宋,兵戈铁马的元,严苛酷虐的明……

江山易帜的缝隙里,是布衣平民辗转流徙朝不保夕的小日子。小日子里的时间,更具象一些,是冬穿棉夏穿单春秋穿夹衣的四季,是一条一条生长起来深刻起来的皱纹,是电话响了电影来了电视飞入寻常百姓家,是黑白照相机彩色照相机单反照相机微单照相机的更迭,是牛车马车轿子轿车轮船飞机火车动车高铁的轨迹,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护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鲜血,是曹全碑兰亭序黄州寒食帖祭侄文稿的墨痕……时间,也许就是这些东西吧。

如今的世界里,时间又是什么呢?是新闻频道左下角的频闪,是电脑右下角的显示,是清晨的闹铃,是微波炉屏幕上的绿色

数字……越来越精确,精确到小时,分钟,甚至到秒。让人人都像运动员。

时间是火车,一站一站地把人送至死亡之地。

时间是鞭子,抽打着人一步步地前行和老去。

他是残酷的暴君。可很久之前,他曾经也是暖男呢。总感觉,我们的古人,他们似乎从不怎么

在意时间。时间对他们而言,就是自然,是逝者如斯夫的自然。他们是用谈恋爱的方式和时间相处的。看窗户纸渐渐发青,便日出而作。看彩霞绚丽如锦,便日落而息。约朋友的时候,就是一个大概齐。沉默的日晷,低语的沙漏,清脆的鸟鸣……他们计时的事物,也都来源于自然。对了,他们习惯叫时间为时辰,时辰这个词,也有一种从容的自然之韵。

他们不看时间生活,也就不被时间俘虏——不被时间意味的那一切外在的东西所俘虏。他们按照自己内心的节气,过着自己的立春,雨水,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大暑,小雪……所以才会有苏轼词中吟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神仙听见,恐怕会微笑回答:“今夕是何年,这正是我该问的话吧。”

神仙从不看时间。从何时起,人活得不像人了呢?且越来越

不像人。人的时间,也越来越像机器的时间。因此啊,趁着节假日,痛痛快快地关掉

手机,把时间过得像一个人的时间,把时间过得不看时间,这就是我的小小的心愿,或者说是理想。在我简陋的生活里,这是少有的一点儿奢侈,奢侈得却有点儿接近于神仙。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