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 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的有关精神,配合 “武汉市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 的实施,讲好武汉品牌故事,提升武汉品牌影响 力,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原武汉质量协会) 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2019年组织举 办了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比赛。 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活动是中国质量协会受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在全国企业中开展的一 项活动,到 2019 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开 展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活动,旨在为我国广大企 业在品牌创建、品牌文化建设和品牌走向世界 等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提供交流展示 的平台,同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普及、推广品牌 观念和品牌管理知识,塑造我国企业质量品牌的 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品牌的影响力。第七届全国 品牌故事大赛的主题为:品牌升级世界共享。 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从2016年开始 举办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的比赛,已经 成功举办了第四、五、六及七届比赛的赛事,比 赛内容从征文扩展到演讲和微电影,与全国品 牌故事大赛实现了全面对接。武汉赛区推荐的 作品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四年 来共获得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 18项、优秀奖4项,有2家企业获得最佳企业组 织奖,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获得了第七届 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最佳承办单位,获奖数量和 等级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为了组织好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 赛区的赛事,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在赛前 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发动,鼓励我市企业积极报 名参加,并严格按照中国质量协会制定的比赛 规则和评审标准选送参赛作品,注重了作品的 故事性和真实性,确保了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水 平。本届比赛武汉赛区共收到参赛征文 31篇、 演讲作品16个、微电影作品11部。武汉质量与 认证认可协会组织了由中国质量协会首席品牌 战略专家、大学新闻和传媒专业教授、知名媒体 人和资深质量管理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申报 项目分类进行了评审。2019年9月17日,隆重 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演讲 比赛,中国质量协会首席品牌战略专家林海先 生到场对演讲做了精彩点评,武汉电视台和《楚 天都市报》等媒体也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场观摩 的企业代表和各界人士达到 200多人。经过评 审,按得分高低择优在武汉赛区评选出10篇征 文作品、4个演讲作品、10部微电影作品推荐参 加了全国总决赛。经与全国 27个分赛区角逐, 最终,我市在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中获演 讲比赛一等奖 1 个、三等奖 1 个、优胜奖 2 个;获 征文比赛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获微电影比 赛二等奖1部、三等奖2部。现选编部分获奖作 品予以展示,以故事的形式宣传企业品牌,鼓励 获奖者,启发读者。我们期待来年有更多的企 业讲出更好的品牌故事! 2019 年 9 月 19 日 ,是 武 汉 纺 织 工 业 品 牌 裕大华100周岁的生日,裕大华也成为了穿过 百年历史风烟,历经百年岁月洗礼,在全国屈 指可数的百年纺织品牌。 挺起中国纺织工业的脊梁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 了中国的国门,中国日益积弱积贫。鸦片战争 后,不少有识之士开始探寻“自强”“求富”的中 国道路,张之洞就是其中著名的倡导者之一。 他提出要“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 主张实业兴国,大力兴办洋务。1892年,他在 武昌创办了规模宏大的“纱布丝麻四局”,即湖 北制麻官局、织布官局、纺纱官局和缫丝官局, 总计占地 154 亩,有纱锭 4 万枚、布机 1000 台, 有 2000 马力的蒸汽机动力、工人 2500 人。主 要生产原色布、斜纹布和棉纱,这是当时国内 最大的纺织工业区。这个官办的纺织企业,成 了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摇篮。 1919 年,凭借承租“纱布四局”积累的丰 富生产和品牌营销经验,武汉的纺织大王徐荣 廷和张松樵等人共同创建了武昌裕华纱厂,主 打中国自己的纺织品牌。他们远赴日本学习 纺织技术,深入技术攻关,培养技术队伍。通 过技术改造,严格管理,产品质量得到稳定提 高,实现了资本积累,开创了国内民族资本企 业成功的先例。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抵制日本龙头细 布,“裕大华”布局于石家庄、西安,转战于四 川、重庆,实行实业报国路线。在风雨如晦、动 荡不安的乱世中国,“裕大华”民族纺织品牌如 一缕微光,照亮了中国民族工业崎岖的羊肠小 路,他们所尊崇的“质量、品牌”理念更是为后 来中国品牌的崛起注入了坚定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裕华纱厂改组为全民所 有制的武汉第四棉纺织厂。1957年9月6日, 毛泽东亲临生产车间,到纺机旁调查研究生 产情况,提出要生产质量过硬的中国纺织产 品,指导武汉四棉和武汉纺织工业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里,裕大华诞生了45名 武汉市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 得者,裕大华的品牌也在他们手中结出了累 累硕果。 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裕大华率先进行品 牌转型。1994年改组为武汉裕大华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组建了武汉博奇装饰布有限公司, “天坛牌”“维斯可”“博奇”等商标荣获湖北著 名商标称号。2015年,经武汉工业控股集团 决策,武汉裕大华集团、江南实业集团、冰川集 团及一棉集团等四家纺织服装企业融合重组, 组建了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开启了新时 期的转型发展之路。 从洋务运动到民族工商业品牌,从新中国 成立到40年的改革开放,裕大华成为中国近 代纺织工业的摇篮,这是历史赋予裕大华的印 记,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品牌的见证。 迎接品牌时代的浪潮 塑造品牌新形象,构建品牌新格局。裕大 华始终致力于让中国企业成为世界上受尊敬 的企业,让中国品牌成为世界上受尊敬的品 牌。正是这种信念,让裕大华在100年的时间 里始终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在每一次时代浪 潮中勇敢跻身弄潮者行列。 作为武汉地区唯一的国有纺织服装企业, “裕大华”担起了振兴武汉纺织服装业的历史 使命,担起了武汉国有工业企业扛牌举旗的历 史责任。实现重组后,集团公司按照“重组、创 新、升级”的发展思路,打造“高端纺织制造” “现代纺织服务”“终端制品时尚”等三大业务 单元,逐步形成了涵盖纺纱、织造、印染、服装 终端制品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 转型升级后的“裕大华”,以自有品牌建设 和经典品牌创新,引领着我国中部地区纺织服 装行业的转型,隆重推出了以量身定制为核 心,以风雅品质为准则的高端定制品牌“裕大 华 1919”,率先提出了“5C”定制理念,将西方 西服文化之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以精湛 的手工工艺技术,不断创新,精心打造个性化 定制服务,为不同场景和环境下的人们展示与 众不同的品位, “华”服定制,卓尔不凡。 诞生于 1952 年的“冰川”,作为中国羽绒 服行业的先行者,曾创造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 与荣耀。“冰川”并入武汉裕大华旗下,使裕大 华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在彰显个性的同时 不失传承经典。 开创“工业 4.0”智能化品牌新时代 2019 年,武汉裕大华集团践行“中国智 造”,与中国经纬集团联合开发出全流程智能 纺纱项目,在国内原创10万锭全流程智能纺 纱生产线,使纺纱工厂夜间无人值守成为可 能,产品质量有了飞跃提升,成为行业标杆。 2018 年,线上“冰川天猫旗舰店”、京东 “ 裕 大 华 1919”相 继 开 业 。 2019 年 ,开 启 了 成 熟服饰企业并购之路。无论是“裕大华1919” 还是“冰川”,无论是高级定制还是文化传承, 裕大华始终以它悠久的历史、独有的姿态,傲 立于民族品牌之列,为熟悉它的人们带来无限 惊喜。 一个世纪的风雨兼程,裕大华人怀揣着百 年圆梦的发展梦想,传承百年延续的文化底 蕴,全力打造裕大华品牌,续写着民族纺织的 繁华! 一张拍摄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泛黄老照 片上,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检定员站在电能 表校验台前,正在进行一只老式机械电能表 的误差测试。这位年轻的检定员叫汪俐,她 在电能表检定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0年,如 今已退休。汪俐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电能 表从机械式电能表到电子式电能表,再到现在 的智能电能表的发展史,见证了计量技术迭 代更新。” 人工校对的机械表 1982 年 ,14 岁 的 汪 俐 到 武 汉 电 力 局 仪 表 室做了一名学徒,学习电能表的修校。20世 纪70年代,国产机械式电能表开始在武汉使 用。那时候,机械表内装有电压线圈、电流线 圈、转盘等,价格昂贵且一块重量达5斤。电 能表的维修是对其被损坏的电压或电流线圈 重新缠绕组,校对是用标准表测量计量误差。 汪俐说:“从现场拆回的机械表,都需要经过修 校合格后,才能再装到现场使用。” 记忆里的机械式电能表,都是裸露安装 在墙体或杆上,居民电能表的表面常常积累 了大量灰尘、油脂、蜘蛛网等,抄表员每次上 门抄表的时候都需要用毛巾擦拭转盘上面的 表码区域才能够看清止码。而这种恶劣环境 下运行的电能表拆回后,不是直接报废,而是 要送回仪表室进行校验后再决定报废或是修 校后投运。拆回的表首先要进行清洗,汪俐 深有感触地说:“旧表时有伴随刺鼻的焦臭 味,清洗需十分仔细认真,手腕手指经常洗得 又酸又痛。校表时眼睛要在标准表和显示器 上来回看,双手要不断切换档位,随时记录误 差数据,最难的还是在修表时重新缠绕线圈, 因为这个工序要保证修理后的电能表符合标 准。” 一个优秀的修表工,应当是电表经修理 后,不通过调试就能达到标准。刚成为学徒的 汪俐为充分了解电能表的内部结构、掌握电能 表的性能和原理,曾将报废电能表的每一个部 件、每个连片、每个螺丝按顺序拆卸摆放,再一 件件还原。就这样,经过长达10年的理论学 习 和 实 际 操 作 ,经 过 10000 多 次 的 反 复 训 练 , 她成为了仪表班最优秀的修校工。 精准计量的电子表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量技术不断更新,电 子式电能表应运而生。2000年开始,武汉供 电公司开始全面推广新一代电子式电能表,24 表位、48表位的新式校表台也进入了武汉供 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早已成为检定班负责 人的汪俐第一次接触到电子式电能表校表台 时激动地感叹道:通过操作电表按键,显示屏 即可显示相应电压、电流、电能量等信息,好神 奇呀!电脑控制标准源输入,系统自动记录平 均误差,好智能啊! 从那时起,武汉开始全面实行一户一表, 检定员们每天的电能表校验任务量从几只突 增到 200 余只。这让刚刚无比激动的汪俐又陷 入沉思:检定员对新的校表台操作不熟练,如何 才能完成如此繁重的日校表任务呢?汪俐放弃 休息时间,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对新型校表台 操作流程先行吃透摸熟,然后对校表员展开培 训。同时,为保证现场换表需求,她提出实行检 定员倒班工作制。通过检定员们的不懈努力, 短短几年时间,电能计量中心共检定了几百万 只电子表,到2006年,武汉地区已基本实现电 子式电能表全覆盖。 电子式电能表虽然方便居民客户查看用 电信息,但其高精度的计量特性也让大家对这 个新玩意的准确性表示怀疑:同样的用电情 况,怎么用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费比原来缴纳的 多呢?那时,汪俐常对客户说的话是:“这种现 象是正常的。如果电器关机后电源不拔,原来 的机械表就感受不到用电信息,不会进行计 量,而电子式电能表灵敏度非常高,能测量到 微小的电流,所以大家平时不使用电器时要断 电。”通过汪俐带领校表员长达两年的知识普 及,电子表逐步被广大居民所接受。 数据赋能的智能表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 集系统的建设,电能表不再单一作为计费仪 表,而是向智能化、系统化、模块化和多元化的 系统终端发展。2011年,智能电能表开始在 武汉推广应用。智能电能表实现了电网企业 和电网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需求交互,集中 抄表取代了人工抄表,优势十分明显。 汪俐说,现在计量室的孩子们再也不需要洗 表、修表、调表了,因为校表实现了流水线作业,也 不需要送表、上表、装表,因为机器人取代了这一 切。现在需要工作人员做的是对大数据进行监 控和分析研究,要看电能表运行时是否把所有 的实时数据传输回来,传输的数据是否准确,遇 到干扰时有没有应对措施等等。传输回来的 数据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判断高峰低谷、 研究线损降低、发现计量异常、预防大面积停电 等,全面实现了智能电网。此刻的汪俐又投入 到智能表功能的应用研究中。为提高居民对智 能电能表的认识,汪俐利用工作之余,带领同事 们整理智能表的相关知识,总结节约用电的常见 措施,并编成小册子,对客户进行宣传,有效提 高了用户对智能表的认识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2017年,武汉供电公司客服计量室又迎来一 批新员工,当年即将退休的汪俐再次穿上白大 褂,对这些新员工进行培训,她绘声绘色地讲述 着中国电表及检定技术的发展史,语重心长地 说: “看到你们,让我想起了1982年扎着马尾的 我,用一双好奇的眼睛盯着师傅的白大褂和摆 放整齐的电能表。今天我高兴地在计量室看 到你们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希望用你们的创 造力书写智能化电能计量新篇章。”在她的身 上,新员工们看到了计量人高昂的工作热情。 翻看着一张张机械表、电子表、智能表的 照片,仿佛每一张都在叙说着计量人的故事。 像汪俐一样的计量人还有很多,他们以一腔饱 满热情、一颗奋发之心,孜孜不倦,学无止境, 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了电力计量事业, 书写出了自己的无悔人生。 四年来赛出 6 个全国一等奖 我市组织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比赛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联合举办 百年品牌 传承经典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记录计量人芳华的电能表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客服中心计量室 <演讲>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 《弄潮前行“武船造” 追求品质卓越,尽显武船辉煌》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演讲者:吴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三等奖 《匠心不易,方得不凡》 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演讲者:周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优胜奖 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罗拉(武汉)移动技术通信有限公司 《叶开泰与铁拐李的不解之缘》 《联想智慧中国,点亮千万梦想》 演讲者:谭 演讲者:武亚迪 <征文>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征文比赛二等奖 作者:张琦琳 柳婷婷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 客服中心计量室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征文比赛三等奖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百年品牌 传承经典》 《“我”的前世今生》 《叶开泰与铁拐李的不解之缘》 《坚守初心,做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 作者:汪小梅 作者:刘璞飞 作者:陈 作者:向彩霞 < 微电影 >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微电影比赛二等奖 新余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微电影比赛三等奖 中建三局二公司华中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 —王永红与他的城市救援队》 《39.4 公里》 团体创作 主创:万一帆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 武汉赛区获奖名单 《记录计量人芳华的电能表》 《柔水情》 团体创作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最佳承办单位 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 第七届全国品牌大赛企业最佳组织奖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统筹: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

四年来赛出6个全国一等奖 我市组织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 …cjrb.cjn.cn/images/2020-01/16/10/16r10c.pdf · 立于民族品牌之列,为熟悉它的人们带来无限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四年来赛出6个全国一等奖 我市组织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 …cjrb.cjn.cn/images/2020-01/16/10/16r10c.pdf · 立于民族品牌之列,为熟悉它的人们带来无限

10 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专 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的有关精神,配合

“武汉市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实施,讲好武汉品牌故事,提升武汉品牌影响力,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原武汉质量协会)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2019 年组织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比赛。

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活动是中国质量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在全国企业中开展的一项活动,到 2019 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开展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活动,旨在为我国广大企

业在品牌创建、品牌文化建设和品牌走向世界等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同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普及、推广品牌观念和品牌管理知识,塑造我国企业质量品牌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品牌的影响力。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的主题为:品牌升级 世界共享。

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从 2016 年开始举办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的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第四、五、六及七届比赛的赛事,比赛内容从征文扩展到演讲和微电影,与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实现了全面对接。武汉赛区推荐的

作品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四年来共获得全国一等奖 6 项、二等奖 8 项、三等奖18项、优秀奖 4项,有 2家企业获得最佳企业组织奖,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获得了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最佳承办单位,获奖数量和等级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为了组织好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的赛事,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在赛前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发动,鼓励我市企业积极报名参加,并严格按照中国质量协会制定的比赛规则和评审标准选送参赛作品,注重了作品的

故事性和真实性,确保了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水平。本届比赛武汉赛区共收到参赛征文 31篇、演讲作品16个、微电影作品11部。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组织了由中国质量协会首席品牌战略专家、大学新闻和传媒专业教授、知名媒体人和资深质量管理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申报项目分类进行了评审。2019 年 9 月 17 日,隆重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演讲比赛,中国质量协会首席品牌战略专家林海先生到场对演讲做了精彩点评,武汉电视台和《楚天都市报》等媒体也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场观摩

的企业代表和各界人士达到 200多人。经过评审,按得分高低择优在武汉赛区评选出 10篇征文作品、4个演讲作品、10部微电影作品推荐参加了全国总决赛。经与全国 27个分赛区角逐,最终,我市在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中获演讲比赛一等奖 1个、三等奖 1个、优胜奖 2个;获征文比赛二等奖 1 篇、三等奖 4 篇;获微电影比赛二等奖1部、三等奖2部。现选编部分获奖作品予以展示,以故事的形式宣传企业品牌,鼓励获奖者,启发读者。我们期待来年有更多的企业讲出更好的品牌故事!

2019 年 9 月 19 日,是武汉纺织工业品牌裕大华 100周岁的生日,裕大华也成为了穿过百年历史风烟,历经百年岁月洗礼,在全国屈指可数的百年纺织品牌。

挺起中国纺织工业的脊梁

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日益积弱积贫。鸦片战争后,不少有识之士开始探寻“自强”“求富”的中国道路,张之洞就是其中著名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出要“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主张实业兴国,大力兴办洋务。1892年,他在武昌创办了规模宏大的“纱布丝麻四局”,即湖北制麻官局、织布官局、纺纱官局和缫丝官局,总计占地 154亩,有纱锭 4万枚、布机 1000台,有 2000 马力的蒸汽机动力、工人 2500 人。主要生产原色布、斜纹布和棉纱,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纺织工业区。这个官办的纺织企业,成了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摇篮。

1919 年,凭借承租“纱布四局”积累的丰富生产和品牌营销经验,武汉的纺织大王徐荣廷和张松樵等人共同创建了武昌裕华纱厂,主打中国自己的纺织品牌。他们远赴日本学习纺织技术,深入技术攻关,培养技术队伍。通过技术改造,严格管理,产品质量得到稳定提高,实现了资本积累,开创了国内民族资本企业成功的先例。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抵制日本龙头细布,“裕大华”布局于石家庄、西安,转战于四川、重庆,实行实业报国路线。在风雨如晦、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国,“裕大华”民族纺织品牌如一缕微光,照亮了中国民族工业崎岖的羊肠小路,他们所尊崇的“质量、品牌”理念更是为后来中国品牌的崛起注入了坚定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裕华纱厂改组为全民所有制的武汉第四棉纺织厂。1957年 9月 6日,毛泽东亲临生产车间,到纺机旁调查研究生产情况,提出要生产质量过硬的中国纺织产品,指导武汉四棉和武汉纺织工业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的 70 年里,裕大华诞生了 45 名武汉市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裕大华的品牌也在他们手中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裕大华率先进行品牌转型。1994年改组为武汉裕大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武汉博奇装饰布有限公司,

“天坛牌”“维斯可”“博奇”等商标荣获湖北著名商标称号。2015 年,经武汉工业控股集团决策,武汉裕大华集团、江南实业集团、冰川集团及一棉集团等四家纺织服装企业融合重组,组建了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开启了新时期的转型发展之路。

从洋务运动到民族工商业品牌,从新中国成立到 40 年的改革开放,裕大华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摇篮,这是历史赋予裕大华的印记,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品牌的见证。

迎接品牌时代的浪潮

塑造品牌新形象,构建品牌新格局。裕大华始终致力于让中国企业成为世界上受尊敬的企业,让中国品牌成为世界上受尊敬的品牌。正是这种信念,让裕大华在 100年的时间里始终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在每一次时代浪潮中勇敢跻身弄潮者行列。

作为武汉地区唯一的国有纺织服装企业,

“裕大华”担起了振兴武汉纺织服装业的历史使命,担起了武汉国有工业企业扛牌举旗的历史责任。实现重组后,集团公司按照“重组、创新、升级”的发展思路,打造“高端纺织制造”

“现代纺织服务”“终端制品时尚”等三大业务单元,逐步形成了涵盖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终端制品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

转型升级后的“裕大华”,以自有品牌建设和经典品牌创新,引领着我国中部地区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隆重推出了以量身定制为核心,以风雅品质为准则的高端定制品牌“裕大华 1919”,率先提出了“5C”定制理念,将西方西服文化之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以精湛的手工工艺技术,不断创新,精心打造个性化定制服务,为不同场景和环境下的人们展示与众不同的品位,“华”服定制,卓尔不凡。

诞生于 1952 年的“冰川”,作为中国羽绒服行业的先行者,曾创造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与荣耀。“冰川”并入武汉裕大华旗下,使裕大华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不失传承经典。

开创“工业4.0”智能化品牌新时代

2019 年,武汉裕大华集团践行“中国智造”,与中国经纬集团联合开发出全流程智能纺纱项目,在国内原创 10 万锭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使纺纱工厂夜间无人值守成为可能,产品质量有了飞跃提升,成为行业标杆。

2018 年,线上“冰川天猫旗舰店”、京东“裕大华 1919”相继开业。2019 年,开启了成熟服饰企业并购之路。无论是“裕大华 1919”还是“冰川”,无论是高级定制还是文化传承,裕大华始终以它悠久的历史、独有的姿态,傲立于民族品牌之列,为熟悉它的人们带来无限惊喜。

一个世纪的风雨兼程,裕大华人怀揣着百年圆梦的发展梦想,传承百年延续的文化底蕴,全力打造裕大华品牌,续写着民族纺织的繁华!

一张拍摄于上个世纪 90年代的泛黄老照片上,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检定员站在电能表校验台前,正在进行一只老式机械电能表的误差测试。这位年轻的检定员叫汪俐,她在电能表检定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 40 年,如今已退休。汪俐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电能表从机械式电能表到电子式电能表,再到现在的智能电能表的发展史,见证了计量技术迭代更新。”

人工校对的机械表

1982 年,14 岁的汪俐到武汉电力局仪表室做了一名学徒,学习电能表的修校。20 世纪 70 年代,国产机械式电能表开始在武汉使用。那时候,机械表内装有电压线圈、电流线圈、转盘等,价格昂贵且一块重量达 5 斤。电能表的维修是对其被损坏的电压或电流线圈重新缠绕组,校对是用标准表测量计量误差。汪俐说:“从现场拆回的机械表,都需要经过修校合格后,才能再装到现场使用。”

记忆里的机械式电能表,都是裸露安装在墙体或杆上,居民电能表的表面常常积累了大量灰尘、油脂、蜘蛛网等,抄表员每次上门抄表的时候都需要用毛巾擦拭转盘上面的表码区域才能够看清止码。而这种恶劣环境下运行的电能表拆回后,不是直接报废,而是要送回仪表室进行校验后再决定报废或是修校后投运。拆回的表首先要进行清洗,汪俐深有感触地说:“旧表时有伴随刺鼻的焦臭味,清洗需十分仔细认真,手腕手指经常洗得又酸又痛。校表时眼睛要在标准表和显示器上来回看,双手要不断切换档位,随时记录误差数据,最难的还是在修表时重新缠绕线圈,因为这个工序要保证修理后的电能表符合标准。”

一个优秀的修表工,应当是电表经修理后,不通过调试就能达到标准。刚成为学徒的汪俐为充分了解电能表的内部结构、掌握电能表的性能和原理,曾将报废电能表的每一个部件、每个连片、每个螺丝按顺序拆卸摆放,再一件件还原。就这样,经过长达 10 年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经过 10000 多次的反复训练,她成为了仪表班最优秀的修校工。

精准计量的电子表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量技术不断更新,电子式电能表应运而生。2000 年开始,武汉供电公司开始全面推广新一代电子式电能表,24表位、48 表位的新式校表台也进入了武汉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早已成为检定班负责人的汪俐第一次接触到电子式电能表校表台时激动地感叹道:通过操作电表按键,显示屏即可显示相应电压、电流、电能量等信息,好神奇呀!电脑控制标准源输入,系统自动记录平均误差,好智能啊!

从那时起,武汉开始全面实行一户一表,检定员们每天的电能表校验任务量从几只突增到 200余只。这让刚刚无比激动的汪俐又陷入沉思:检定员对新的校表台操作不熟练,如何才能完成如此繁重的日校表任务呢?汪俐放弃休息时间,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对新型校表台操作流程先行吃透摸熟,然后对校表员展开培训。同时,为保证现场换表需求,她提出实行检定员倒班工作制。通过检定员们的不懈努力,短短几年时间,电能计量中心共检定了几百万只电子表,到 2006年,武汉地区已基本实现电子式电能表全覆盖。

电子式电能表虽然方便居民客户查看用电信息,但其高精度的计量特性也让大家对这个新玩意的准确性表示怀疑:同样的用电情况,怎么用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费比原来缴纳的多呢?那时,汪俐常对客户说的话是:“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如果电器关机后电源不拔,原来的机械表就感受不到用电信息,不会进行计量,而电子式电能表灵敏度非常高,能测量到

微小的电流,所以大家平时不使用电器时要断电。”通过汪俐带领校表员长达两年的知识普及,电子表逐步被广大居民所接受。

数据赋能的智能表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电能表不再单一作为计费仪表,而是向智能化、系统化、模块化和多元化的系统终端发展。2011 年,智能电能表开始在武汉推广应用。智能电能表实现了电网企业和电网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需求交互,集中抄表取代了人工抄表,优势十分明显。

汪俐说,现在计量室的孩子们再也不需要洗表、修表、调表了,因为校表实现了流水线作业,也不需要送表、上表、装表,因为机器人取代了这一切。现在需要工作人员做的是对大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研究,要看电能表运行时是否把所有的实时数据传输回来,传输的数据是否准确,遇到干扰时有没有应对措施等等。传输回来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判断高峰低谷、研究线损降低、发现计量异常、预防大面积停电等,全面实现了智能电网。此刻的汪俐又投入到智能表功能的应用研究中。为提高居民对智能电能表的认识,汪俐利用工作之余,带领同事们整理智能表的相关知识,总结节约用电的常见措施,并编成小册子,对客户进行宣传,有效提高了用户对智能表的认识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2017年,武汉供电公司客服计量室又迎来一批新员工,当年即将退休的汪俐再次穿上白大褂,对这些新员工进行培训,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中国电表及检定技术的发展史,语重心长地说:“看到你们,让我想起了1982年扎着马尾的我,用一双好奇的眼睛盯着师傅的白大褂和摆放整齐的电能表。今天我高兴地在计量室看到你们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希望用你们的创造力书写智能化电能计量新篇章。”在她的身上,新员工们看到了计量人高昂的工作热情。

翻看着一张张机械表、电子表、智能表的照片,仿佛每一张都在叙说着计量人的故事。像汪俐一样的计量人还有很多,他们以一腔饱满热情、一颗奋发之心,孜孜不倦,学无止境,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了电力计量事业,书写出了自己的无悔人生。

四年来赛出6个全国一等奖

我市组织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比赛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联合举办

百年品牌 传承经典——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记录计量人芳华的电能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客服中心计量室

< 演 讲 >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

《弄潮前行“武船造”——追求品质卓越,尽显武船辉煌》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演讲者:吴 晶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三等奖

《匠心不易,方得不凡》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演讲者:周 斌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优胜奖

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罗拉(武汉)移动技术通信有限公司

《叶开泰与铁拐李的不解之缘》

《联想智慧中国,点亮千万梦想》

演讲者:谭 帅

演讲者:武亚迪

< 征 文 >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征文比赛二等奖

作者:张琦琳 柳婷婷李 弯 杨 慧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客服中心计量室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征文比赛三等奖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百年品牌 传承经典》

《“我”的前世今生》

《叶开泰与铁拐李的不解之缘》

《坚守初心,做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

作者:汪小梅

作者:刘璞飞

作者:陈 扬

作者:向彩霞

< 微电影 >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微电影比赛二等奖

新余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微电影比赛三等奖

中建三局二公司华中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

——王永红与他的城市救援队》

《39.4公里》

团体创作

主创:万一帆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武汉赛区获奖名单

《记录计量人芳华的电能表》

《柔水情》 团体创作

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最佳承办单位

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

第七届全国品牌大赛企业最佳组织奖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统筹: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武汉质量与认证认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