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 32 卷 第 2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32 No. 2 2019 年 3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Mar. 2019 —————————————— 收稿日期: 2018 11 19 基金项目: 2016 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古典美学风格论中的对待”(16NDJC110YB);2014 年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目 “对待立义与古典美学形式批评话语形态” 作者简介: 薛显超(1981-),男,内蒙赤峰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论。E-mail: [email protected]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薛显超 (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弹丸之喻是古代文论的一个经典象喻,围绕其自身“圆”“转”的特性,在历代承传不衰,呈现出 强大的生命力,衍生出“弹丸脱手”“盘中走丸”等诸多喻型;弹丸之喻在与文论思想的互动过程中,含 义逐渐丰富,指涉范围不断扩大,于思维构建和术语生成等方面深刻的影响了古代文论的面貌和走向。 关键词:古代文论;弹丸譬喻;弹丸脱手;如丸走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2 - 0025 - 06 “象喻”是中国古代文论习用的言说方 式,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生产方式, 深刻影响了古代文论的样貌和特质。因此,在 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加强对象喻的研究具有 重要意义。钱钟书先生曾指出:“珠、弹久成 吾国评诗文惯喻。” [1]283 一语道出了弹丸喻象 的经典性和重要性。作为重要喻象的弹丸至今 没有获得学界的充分关注,已有成果多集中在 “圆美”和“活法”上,势必会造成诸多疏漏。 因此,本文以弹丸之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进 入文论的缘起、梳理其在历代含义演变的历 程,借以揭示其运用特色和批评功能。 《说文解字》解“弹”:“行丸也。从弓 单声。弹或从弓持丸。” [2]641 可知,弹丸是弹 弓的发射物。近代的考古研究表明,弹丸曾作 为狩猎、战争工具及日常游戏、娱乐工具在人 们的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在跨越百万年, 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的人类早期遗迹中,都发现 了大小不一的石球。仅在我国,如陕西蓝田公 王岭“蓝田猿人”遗址、陈家窝遗址、甘肃泾 川县木—石器遗址都有石球出土,而且,时代 越到中晚期数量越多,如山西襄汾丁村遗址中 出土的 3600 件石制品中,石球就有 100 多件。 距今 4 万年山西阳高县许家窑遗址,经 1974 年和 1976 年两次挖掘共得石球 1079 枚,且多 与动物骨骼混杂。正如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 些石球是当时重要的狩猎工具,石球的数量和 工艺也表明其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3] 而古《弹 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 越春秋》载)汉代的《弹铭》:“丸弹之利, 以弋凫鹜。”(《艺文类聚》卷 60 引)都表 明弹丸经历了由手投到工具发射,形状由大到 小的变化。 弹丸还是一种娱乐(训练)工具。西安半 坡遗址一个女童的墓葬里,出土了作为随葬品 的三个石球,专家推测是女孩生前心爱的玩 具。 [3]38 《左传》载“晋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 其避丸也”。(《宣公二年》)汉代民间流行 弄丸表演。何逊诗云:“柘弹随珠丸,白马黄 金饰。”(《拟轻薄篇》)顾野王诗云:“银 鞍侠客至,柘弹婉童归。”(《阳春歌》)都 说明挟弹摄丸曾是贵族子弟重要的日常活动, 这种情形在唐以后的诗文中还能看到踪迹。 正是由于其在战争、娱乐中的广泛应用, 弹丸才成为一种承载着深厚肉身经验和文化 公共记忆的“物”,并开始作为喻象出现在日 常口语及文字记载之中。如《鬼谷子》有《转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 cssn关键词:古代文论;弹丸譬喻;弹丸脱手;如丸走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2

  • Upload
    others

  • View
    2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 cssn关键词:古代文论;弹丸譬喻;弹丸脱手;如丸走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2

第 32 卷 第 2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32 No. 2 2019 年 3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Mar. 2019

—————————————— 收稿日期:2018 – 11 – 19

基金项目:2016 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古典美学风格论中的对待”(16NDJC110YB);2014 年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目

“对待立义与古典美学形式批评话语形态” 作者简介:薛显超(1981-),男,内蒙赤峰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论。E-mail: [email protected]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薛显超

(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弹丸之喻是古代文论的一个经典象喻,围绕其自身“圆”“转”的特性,在历代承传不衰,呈现出

强大的生命力,衍生出“弹丸脱手”“盘中走丸”等诸多喻型;弹丸之喻在与文论思想的互动过程中,含

义逐渐丰富,指涉范围不断扩大,于思维构建和术语生成等方面深刻的影响了古代文论的面貌和走向。

关键词:古代文论;弹丸譬喻;弹丸脱手;如丸走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2 - 0025 - 06

“象喻”是中国古代文论习用的言说方

式,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生产方式,

深刻影响了古代文论的样貌和特质。因此,在

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加强对象喻的研究具有

重要意义。钱钟书先生曾指出:“珠、弹久成

吾国评诗文惯喻。”[1]283 一语道出了弹丸喻象

的经典性和重要性。作为重要喻象的弹丸至今

没有获得学界的充分关注,已有成果多集中在

“圆美”和“活法”上,势必会造成诸多疏漏。

因此,本文以弹丸之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进

入文论的缘起、梳理其在历代含义演变的历

程,借以揭示其运用特色和批评功能。

《说文解字》解“弹”:“行丸也。从弓

单声。弹或从弓持丸。”[2]641 可知,弹丸是弹

弓的发射物。近代的考古研究表明,弹丸曾作

为狩猎、战争工具及日常游戏、娱乐工具在人

们的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在跨越百万年,

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的人类早期遗迹中,都发现

了大小不一的石球。仅在我国,如陕西蓝田公

王岭“蓝田猿人”遗址、陈家窝遗址、甘肃泾

川县木—石器遗址都有石球出土,而且,时代

越到中晚期数量越多,如山西襄汾丁村遗址中

出土的 3600 件石制品中,石球就有 100 多件。

距今 4 万年山西阳高县许家窑遗址,经 1974

年和 1976 年两次挖掘共得石球 1079 枚,且多

与动物骨骼混杂。正如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

些石球是当时重要的狩猎工具,石球的数量和

工艺也表明其在当时的重要地位。[3] 而古《弹

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

越春秋》载)汉代的《弹铭》:“丸弹之利,

以弋凫鹜。”(《艺文类聚》卷 60 引)都表

明弹丸经历了由手投到工具发射,形状由大到

小的变化。

弹丸还是一种娱乐(训练)工具。西安半

坡遗址一个女童的墓葬里,出土了作为随葬品

的三个石球,专家推测是女孩生前心爱的玩

具。[3]38《左传》载“晋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

其避丸也”。(《宣公二年》)汉代民间流行

弄丸表演。何逊诗云:“柘弹随珠丸,白马黄

金饰。”(《拟轻薄篇》)顾野王诗云:“银

鞍侠客至,柘弹婉童归。”(《阳春歌》)都

说明挟弹摄丸曾是贵族子弟重要的日常活动,

这种情形在唐以后的诗文中还能看到踪迹。

正是由于其在战争、娱乐中的广泛应用,

弹丸才成为一种承载着深厚肉身经验和文化

公共记忆的“物”,并开始作为喻象出现在日

常口语及文字记载之中。如《鬼谷子》有《转

Page 2: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 cssn关键词:古代文论;弹丸譬喻;弹丸脱手;如丸走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2

26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

丸》篇,原文久佚,但是据其他篇目可推测此

处是用弹丸之转来喻论说之巧妙、流畅的。《史

记》载:“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

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

乎?”(《平原君虞卿列传》)是用弹丸喻小。

《盐铁论》:“昔商鞅之任秦也,刑人若刈菅

茅,用师若弹丸。”[4]463 以弹丸之发射喻随意。

《汉书·蒯通传》载:“为君计者,莫若以黄

屋朱轮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

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

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后汉书·皇甫

嵩传》载“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

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棹,岂云易哉”,都是利

用斜坡为辅助,以喻速度、趋势及难易程度等。

弹丸譬喻的使用,一般是围绕弹丸自身

动、静两种属性来展开的。静态的展示为形圆、

完整等,动态的展示为转动、迅疾等,前者多

见于以弹丸来喻圆及其附属特征;后者则以走

盘(坂)、转丸、来喻灵动、变化及难易程度

等。古代文论中的弹丸之喻正是在此基础上的

延续和生发。

古代文论中以弹丸为喻始于谢朓,《南

史·王筠传》载:“沈约每见筠文咨嗟,……

又于御筵谓王志曰:‘贤弟子文章之美,可谓

后来独步。谢眺尝见语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

丸。近见其数首,方知此言为实。’”①[5]69“圆

美流转”是谢朓对王筠诗特点的概括,要了解

其含义,还需要综合其他材料。《南史》言:

“(沈)约于郊居宅阁斋,请筠为草木十咏,

书之壁。皆直写文辞,不加篇题。”约谓人曰:

“此诗指物程形,无假题署。”又云:“筠又

能用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靡。”[5]69《梁

书》言沈约称赞王诗:“览所示诗,实为丽则。

声和被纸,光影盈字。夔、牙接响,顾有余惭。

孔翠群翔,岂不多愧。古情拙目,每伫新奇。

烂然总至,权舆已尽。会昌昭发,兰挥玉振。

克谐之义,宁比笙簧。”[6]485 可见王筠写物工

细,并且在音律方面很擅长。再结合王筠现存

的五十余首诗,可以推测谢朓的着眼点是在音

律和句法方面,所以弹丸之喻于此就是指对仗

工稳、平仄协调、节奏明快等形式美感。

唐代的弹丸之喻,沿着动、静两方面开

展。王绩《游北山赋》云:“赋成鼓吹,诗

如弹丸。”[7]1316 弹丸与鼓吹相对,当是指诗歌

平易、短小的特点,这与王绩“真率疏浅”的

诗风也是相符的。②

动态方面,唐代出现一个重要的弹丸喻。《系

辞传上》“蓍之德,圆而神”,韩康伯释云:“圆

者,运而不穷。”孔颖达《正义》:“圆者,运

而不穷者,谓团圆之物运转无穷己,犹阪上走

丸也。蓍亦运动不已,故称圆也。”[8]287 古人

言圆,尤其是在天、道的层面使用时,多以平

圆为喻,如“轮”“环”等,而孔颖达用球形

代替环形,标志着环形喻所承载的上古“圆”

美的内涵特征,开始附着在球形喻上,同时,

也为圆美带来了新的内涵。如阪上走丸作为一

个成语,本来喻指难易程度,而孔颖达则指运

动不已。受此影响,晚唐的司空图《诗品》云: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9]42 正是以弹丸的转

动自如来形容诗的灵动,强调变化和周流不滞

的。 韩康伯的“唯变所适,无数不周”[8]286 和

孔颖达的“阪上走丸”恐怕也影响到了杜牧,

其《注孙子序》云:“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

计于临时,不尽可知。其必可知者,是知丸不

能出于盘也。”[7]7808-7809 杜牧以盘喻兵法,以

丸喻兵法运用的灵活多变,有孔子所谓“随心

所欲不逾矩”之妙,杜牧开启的盘丸之喻在宋

代被广泛接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宋代文论对谢朓弹丸喻的接受度颇高,

经常加以征引申说。如孔平仲《谈苑》云:

“谢朓云:‘好诗圆转流美如弹丸。’”故

东坡云:“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盖诗

贵圆熟也。”[10]152 清圆、铜丸用《汉书·史丹

传》的典故,是指声音。孔平仲把谢朓和东坡

的弹丸诗联系起来,落脚点在诗贵圆熟,侧重

在声律方面。《王直方诗话》:“谢眺尝语沈

约曰:‘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故东坡答王

巩云:‘新诗如弹丸’,又送欧阳季弼云:‘中

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盖诗贵于圆熟也。

余以谓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枯干,

能不失于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之作者并驱

耳。”[11]1148 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圆熟和苏轼的弹

丸喻,这不是偶然的。首先,圆熟出自梅尧臣

Page 3: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 cssn关键词:古代文论;弹丸譬喻;弹丸脱手;如丸走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2

第 1 期 薛显超: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27

《依韵和晏相公》,诗云“苦词未圆熟,刺口

剧菱芡”,是针对太学体的艰涩险怪提出的,

兼声与意,指词句的平实、流利。其次,东坡

诗语多涉“弹丸”,珠弹都是其常用意象,如

“新诗如弹丸,脱手不暂停”,[12]1400 “中有清

圆句,铜丸飞柘弹”[12]1824 等,苏轼的弹丸喻有

两个层次,其一,承接谢朓声律的圆美流转而

来,他本人亦爱押强韵,所求的圆转正是在险

中求自然。其二,他的弹丸脱手则在此者基础

上有所转移,偏于诗歌的节奏迅疾,自然,强

调“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轨”;[13]348 所以,

综合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从孔平仲到王直

方,他们对弹丸喻及圆熟的接受发生了某种偏

移,即由谢朓的声律美扩大到词句及整体诗

风,由论诗作本身向论诗人转移。这种转移在

叶梦得、吴垧和陈善的论说中有明显体现。《石

林诗话》云:

古人论诗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

灵运为初日芙蕖,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

手,③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蕖非人力所

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

外,然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

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

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能

工诗审到此地,岂复更有余事?[13]435

吴垧《五总志》:

六朝人论诗,谓好诗圆转如弹丸。唐

人谓张九龄谈论滔滔,如下坡走丸。虽觅

句置论之法不同,要之一溜亮明白为难

事,释氏以有转身一路者为衲僧,似为此

设也。[14]814

叶氏论诗主平易自然。他认为唐代以来的

律体,拘束甚多,但是大手笔亦能“无所用意,

卒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13]426

他所说的精圆快速嫁接苏轼与谢朓,超越了声

律、句法范畴,而吴垧的溜亮明白也是兼声与

意而言的,所说的精圆快速正可看出苏轼影响

的痕迹。吴垧的溜亮明白也是兼声与意而言

的。陈善《扪虱新话》云“文中要自有诗,诗

中要自有文,亦相生法也。文中有诗,则句

语精确;诗中有文,则词调流畅。谢玄晖曰:

‘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此所谓诗中有文

也’”。[15]205 认为诗与文是互立并存的相生关

系,强调诗中有文的流畅美。又说:“观子

美到夔州以后诗,简易纯熟,无斧凿痕,信

是如弹丸矣。”[15]206 陈善将弹丸喻推广到评文,

观其评杜甫诗,他的弹丸喻指向圆熟所带来的

流畅和自然。

南北宋之交的吕本中用弹丸来喻“活

法”,是弹丸喻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夏均

父集序》云:

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

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

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

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

语活法矣。谢玄晖有言:‘好诗流转圆美

如弹丸’,此真活法也。近世惟豫章黄公,

首变前作之弊,而后学者知所趋向,毕精

尽知,左规右矩,庶几至于变化不测。[15]485

“活法说”是吕本中的重要诗学贡献,1109

年他便以“初如弹丸转,忽若秋兔脱。”[16]卷 3

来喻活法,经 1114 年的“笔头传活法,胸次

即圆成”,[16]卷 6 到 1133 年的《夏均父集序》,

他的活法理论也经历了由饱参到悟入,有法到

无法,有意于文之法,到无意于文之法的演变

过程;而弹丸喻一以贯之,其取喻的重点已经

不再是谢朓的句法和音律方面了,而是创作中

法度和自由的关系问题,强调变化不测与法度

自合。

南宋时,刘克庄在《江西诗派小序》中

引用前文吕本中语,将侧重再次集中到弹丸

之喻:“所引谢宣城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之

语,余以宣城诗巧之如锦工机锦,玉人琢玉,

极天下之巧妙。穷极巧妙,然后能流转圆美。

近时学者,往往误认弹丸之论而趋于易。故

放翁诗云:‘弹丸之论方误人……则知弹丸

之语非主于易。”[15]485-486 在当时,诗坛或因为

弹丸之喻的影响,开始出现熟俗滑易的倾向,

因为诗求圆就主于自然平易,而平易就容易少

骨力,多软滑。因此陆游有此批评,刘克庄通

过回到谢朓,指出圆美来自锻炼,而不是一味

的平易浅俗。

杜牧开始的“盘丸之喻”,在宋代也有嗣

响。张孝祥《题杨梦锡客亭类稿后》云:“为

Page 4: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 cssn关键词:古代文论;弹丸譬喻;弹丸脱手;如丸走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2

28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

文有活法,拘泥者窒之,则能今而不能古。梦

锡之文,从昔不胶于俗,纵横运转如盘中丸,

未始以一律拘,要其终亦不出于盘。”[17]281 将

盘丸之喻用于评文,喻为文的变化与法度。

元代,方回评吕本中《海陵杂兴》诗云:

“居仁本中,世称为大东莱先生,其诗宗‘江

西’而主于自然,号弹丸法。”[18]180“自然”

“活法”“弹丸喻”在当时人眼里可以互释。

主于自然是方回对“活法”及吕本中诗风的理

解,可以看出理解再一次发生了偏移,吕本

中“活法”侧重在不为法度所拘的自由,而

方回侧重的是因活法而呈现的自然诗风。此

种自然在方回看来出自圆熟,其评梅尧臣

《晓》曰:“圣俞诗淡而有味。此亦信手拈

来,自然圆熟。”[18]513 方回认为五言律诗“宋

人当以梅圣俞为第一”,可见对梅氏推崇的圆

熟平淡的诗学旨趣非常认同。

明代,王世贞和许学夷都谈到“弹丸脱

手”,王世贞引“弹丸脱手”,① 认为其“不

必尽当,而语颇造微。”[15]1031 许学夷则指出:

“唐人律诗,沈宋为正宗,至盛唐诸公,则融

化无迹而入于圣。……盛唐诸公造诣实深,而

兴趣实远,故体多浑圆,语多活泼耳。后之论

律诗者,皆宗盛唐,而元美之意主于沈宋,则

于古人所称‘弹丸脱手’者无当也,安可与入

化境乎?”[19]179 王世贞宗沈宋正是从声律谨严

的角度着眼的,许学夷则认为沈宋固是正宗,

但不足以“入圣”“入神”,他用弹丸脱手便

指体浑圆、语活泼的整体,浑圆就是变化无迹,

活泼则指语多奇伟。

李东阳和王世贞都用到了“盘丸之喻”。

《麓堂诗话》云:“虽千变尤化,如珠之走盘,

自不越乎法度之外矣。”[15]1370 又云:“若藏锋

敛锷,出奇制胜,如珠之走盘,马之行空,始

若不见其妙,而探之愈深,引之愈长,则于虞

有取焉。”[15]1371 可见李东阳也是从法度和自由

角度着眼的。王世贞评价七言歌行说:“转折

顿挫,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15]960 王世

贞的“天骥下坂,明珠走盘”是化用敖陶孙

评杜牧的“铜丸走坂,骏马注坡”。《唐才

子传》引此句云其:“谓圆快奋急也。”[20]202

可见同是明珠走盘之喻,李东阳强调变化,王

世贞强调迅疾,侧重虽不同,但都是“走盘”

的应有之义,也证明了盘丸喻的丰富性。

清代,贺贻孙对谢朓的弹丸之喻又有新的发

挥。《诗筏》云:“谢玄晖与沈休文论诗云:‘好

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此实玄晖自评也。④……

玄晖能以圆美之态,流转之气,运其奇俊幽秀

之句,每篇仅三四见而已。然使读者于圆美流

转中,恍然遇之,觉全首无非奇俊幽秀,又使

人第见奇俊幽秀,而竟忘其圆美流转,此其所

以惊人也。”[15]150-151 贺氏认为谢朓评价王筠的

话也是他的自评,指出其诗有圆美之态,流转

之气,谢诗特点正是能在流畅自然中见清丽,

贺贻孙用圆美流转明显超出了谢氏所云的声

律、句法范畴。叶燮的情况也是如此,《原诗》

云:“沈约云:‘好诗圆转如弹丸。’斯言虽

未尽然,然亦有所得处。约能言之,及观其诗,

竟无一首能践斯言者,何也?”[21]619 谢朓、沈

约都是从声律、句法角度来说“圆转”的,叶

燮以为沈约自己的诗配不上“圆转”,正说明

他立论的角度不在声律、句法了。

“弹丸脱手”也屡被清人提及。许昂霄评

张炎《绮香罗》云:“弹丸脱手,不足喻其圆

美也。”[22]1566 用弹丸脱手指张炎词的圆融流畅。

沈德潜评价徐倬诗云:“诗亦如弹丸脱手,绝

异郊、岛寒瘦之习。”[23]195《说诗啐语》云:

“隐侯云‘弹丸脱手’,固是诗家妙喻。然过

熟则滑;唯生熟相济,於生中求熟,熟处带生,

方不落寻常蹊径。”[21]566 沈德潜对弹丸脱手的

使用,明显的受到苏轼的影响,第一条以寒瘦

对脱手,是指徐诗圆熟;第二条则针对圆熟容

易发生的滑易的毛病,主张生熟相济,是在对

待立义的基础上讲求中和。王应奎《柳南随笔》

云:“钱玉友为诗主于奇崛,稍涉轻圆便不喜。

信如其说,古人脱手弹丸之喻为非矣。”[24]87

以轻圆和奇崛相对,则他所理解的弹丸脱手,

是偏重平易圆美的。李重华云:“五言绝发源

《子夜歌》,别无谬巧,取其天然,二十字如

弹丸脱手为妙。”[21]957 因此,总的来看,弹丸

脱手更多指向诗文的自然、流畅。

盘丸之喻的使用,此时可见举袁枚为代

表。其《续诗品》云:“我用何格,如盘走丸。

横斜操纵,不出于盘。”[7]153 沿用杜牧喻义,

Page 5: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 cssn关键词:古代文论;弹丸譬喻;弹丸脱手;如丸走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2

第 1 期 薛显超: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29

指诗歌布格的变化无穷而暗合规矩。

对弹丸之喻在魏晋以后承传及演变情况

的梳理,可发现弹丸之喻的运用特点和批评功

能如下:

弹丸之喻的运用特点:其一,弹丸喻在承

传的过程中,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其应用的

文体范围不断扩大,从 早的诗逐渐扩大到

文、词、乃至戏剧等多种文体。指涉的范围也

从声律、句法等形式层面逐渐扩大到整体风

貌,由单纯强调作品到主体对法的运用和超

越等,透露出某种文论思想衍生、泛化的一

般规律。

其二,弹丸喻在承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三

个习用的喻型,其创生能力也是通过这三个喻

类来实现的。一个是弹丸喻本身,一般直称弹

丸或者引用谢朓的弹丸语来展开;一个是盘丸

之喻,主要利用丸(珠)走盘中,来喻变化或

自由与法度的关系;一个是弹丸脱手,此喻具

“弹丸”的圆美又增加了“脱手”的飞动、迅

疾,因此与“圆美流转”同样深入人心。值得

注意的是,因动、静两种属性存于弹丸一身,

所以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弹丸喻的动、静形态

经常混用,如曾几以“珠走盘”(见《赠空上

人》)说圆美,是以动说静,而吕本中引谢朓

语言“活法”,则是以静说动。

其三,弹丸之喻内涵的丰富是多种力量共

同作用的结果。隐喻的意义是本体和喻体互动

的结果,弹丸之喻的情形要更加复杂,如尚圆

思想由来已久,并常以“轮”“环”为喻,含

义覆盖完整、周遍、运动无穷、自然等,而自

弹丸之喻兴起以后,平面的“圆”和立体的“圆”

虽并行不悖,但是平圆所具备的含义也都附着

到弹丸之喻上来,并以更形象具体的方式,催

生了平易、清脆、迅疾、流畅、及变化而不离

法度等内涵。

弹丸之喻在古代文论中的批评功能:首

先,表现在对文论思维的影响上。汉学家鲍海

定曾指出:“‘喻’的本义是代表一种论证策

略、逻辑现象而非文体风格技巧。”[25]83 譬喻

是借此界定和建构认知对象的思维方式。弹丸

之喻广义上属于兵喻系统之中的“兵器”喻,

但是却在众多的“兵器”中脱颖而出,沉淀为

一种经典隐喻,尤其是谢朓的话屡被征引,起

着引导话题,承载观念的作用。这些因弹丸而

来的喻型,在历代承传不衰,通过与传统的哲

学、文论思想共同作用,使得对弹丸特性的指

述不断渗透到对文学批评的修正和规范当中,

二者彼此生发、回应,形成相互诠释的网络,

不断推衍、绵延和扩张, 终影响了古代文论

的面貌与走向。

其次,体现在术语的生成和使用上,当用

弹丸进行文论之思的时候,与弹丸的形状、特

性、作用有关的词语会不断产生并应用到文论

当中,其中一些会以概念、术语的形式固定下

来沿袭使用。大量的以圆为中心的术语经弹丸

之喻进入文论,⑤ 如与趣味的高雅纯正对应的

圆美、圆净;与艺术表现的完善对应的圆合、

圆熟、圆稳、精圆、圆紧、圆浑、圆切、圆融;

与生命旺盛相对应的圆活、圆畅、圆劲等。这

些术语以强大的覆盖面丰富了文论的言说空

间。即使是个体术语,也都具有很强的泛化和

指涉能力,如圆熟由梅尧臣首先提出,仅在宋

代就已经用法不一,辛弃疾指使事,王十朋指

句法,赵闻礼指声律等。正是因为这些术语的

凝结,也使得弹丸之喻以“隐性结构”的方式

渗透到书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当中。

作者对刘孔爱菊教育基金的资助谨致谢忱。

注释:

① 《南史》以《梁书》为蓝本,删除了《梁书》中沈约答王筠

的诗,却增加了《梁书》中没有的弹丸一段。《南史》在编

写过程中曾参考“杂史”千余卷,想必谢朓的弹丸喻就在其

中,我们想提醒的是,谢朓的弹丸之喻可能在唐代才经由《南

史》进入到公众视野。

② 今人解王绩“诗如弹丸”,以为源于《南史》谢朓语(见钱

钟书《论圆》),疑误。《南史》成书在公元 659 年,王绩

死于公元 644 年,二者恐无关联。

③ 叶梦得把苏轼诗语误作谢朓语,有趣的是,明清多位论家都

沿袭了这个错误。

④ 谢朓的弹丸喻,后人在引用时多忽略王筠而更强调是谢朓自

评,值得玩味,说明后人在接受的同时,认识上发生了某种

超出谢朓语境的偏移。

⑤ 尚圆思想古已有之,所以并不是所有与圆有关的术语都是弹

丸之喻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 谈艺录[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age 6: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 cssn关键词:古代文论;弹丸譬喻;弹丸脱手;如丸走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2

30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

2001.

[2] 许慎. 说文解字注[M]. 段玉裁,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8.

[3] 陈明远,金岷彬. 木石符合兵器——投石索、投石器、投

石机[J]. 社会科学论坛,2014(3):32-42.

[4] 桓宽,王利器,校注. 盐铁论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92.

[5] 李延寿. 南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 姚思廉. 梁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3.

[7] 董诰,阮元,徐松,等. 全唐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8]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9.

[9] 司空图,袁枚,郭绍虞,辑注. 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0] 孔平仲. 孔氏谈苑[M]. 济南:齐鲁书社,2014.

[11] 吴文治. 宋诗话全编[C].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2] 苏轼. 苏轼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 何文焕. 历代诗话[C]. 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 吴垧. 五总志[M].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5] 丁福保. 历代诗话续编[C].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 吕本中. 东莱诗集[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 张孝祥. 于湖居士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8] 方回,李庆甲,集评校点. 瀛奎律髓[M]. 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6.

[19] 许学夷. 诗源辨体[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 傅璇琮. 唐才子传校笺[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21] 丁福保. 清诗话[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2] 唐圭璋. 词话丛编[C].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3] 沈德潜. 清诗别裁集[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4] 王应奎. 柳南随笔·续笔[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25] 鲍海定. 隐喻的要素:中西古代哲学的比较分析[M]//艾兰.

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 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1998.

The Projectile Metaphor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XUE Xian-chao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Media,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The projectile metaphor is a classical analogy in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Aroun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circle and

rotation, it integrates with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It has gradually enriched its meaning in the process of succession, and has

derived many forms, such as the release of bullets and the round in the plate. It realizes its critical function through

intertextuality and terms forming.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the projectile metaphor; release of bullets; round in the plate

(责任编辑 夏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