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學號 學號 學號 學號:E14986068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學號學號學號學號:E14986068

姓名姓名姓名姓名: 李 長 磬

Page 2: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什麼是科學傳播什麼是科學傳播什麼是科學傳播什麼是科學傳播? � 廣義廣義廣義廣義:科技知識訊息的流傳,科技的社群,科技的傳播媒介(包含大眾傳播媒

介與人際傳播媒介),以及科技的傳播社群(如記者、作家等等),都是人類的

科學傳播活動。

� 狹義狹義狹義狹義:藉由傳播媒介傳播科技(含醫藥衛生)的知識、訊息,已達社會科學普及、

民治發達的理想境界,其中又以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科技資訊及社教機構(如

博物館)提供科技知識教育為主。

Burns, OBurns, OBurns, OBurns, O’’’’Conner & StocklmayerConner & StocklmayerConner & StocklmayerConner & Stocklmayer 定義定義定義定義::::

運用適當的技術、媒介、活動及對話以產生個人對科學的 AEIOU 回應。

Awareness 意識:對科學新知的認識。

Enjoyment 樂趣:其他感受的回應。

Interest 興趣:自發性的投入科學或科學傳播。

Opinion-forming 意見:科學態度的形成、重構或共構。

Understanding 了解:了解科學的內容、過程及其社會影響。

Page 3: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簡而言之,科學傳播就是研究使科學訊息傳播得正確、廣泛、深入、快速且有效,

實現科學知識普及、民治(指對科學的認知)發達的理想境界。

綜合各有關的研究文獻,科學傳播的內涵大致可分為五類:

1.科學與媒介:側重於二者的哲學基礎、實際表現及彼此關係(如影響科學

傳播效果)的探討。

2.科學作家(包括科學新聞記者):探討其背景、訓練、工作表現、對科學

之認知等問題。

3.科學寫作(包括對一般讀者及具科技專業知識的讀者):嚴格而言,應分

為通俗科學寫作及技術寫作。探討寫作技巧之磨鍊及科學知識之表達等。

4.科學消息之傳播:側重於以傳播理論的觀點,探討有效的科學消息之流傳,

包括消息內容及來源、傳播通道、傳播媒介、閱聽人以及效果評估等。

5.科學家:側重在科學家的人文精神、習性、傳播能力(溝通技巧)及科學

圈的次文化等的了解。

有人以為,科學傳播就是探討科學新聞而已。其實這是一種狹義的科學傳播。今

天,在美國,科學傳播已是廣義的實質的,不只包括上述五類範疇,還擴及科技

對人類思想、認知、生活及社會等的影響,以及各種因素之互動關係。這些可從

其七十餘所大學的科系都設有科學傳播課程之舉證明。而且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

學會(IEEE)早在 1960 年初期,就開始注意到工程師的傳播溝通能力有待加強。

因此,針對美國加拿大地區的資深工程師開授「技術寫作」(technical writing)

函授課程,並定期舉辦有關技術傳播(technical communication)的研習會、

研討會。雖然現代報業興起於英國,而且英國報紙也早有科學新聞的報導。但是,

美國卻將科學傳播由實務與理論結合在一起而成為一門學問,更進而使之發揚光

大。美國的新聞學教授奎包姆(H.Krieghbaum)於 1939 年對在職的科學新聞記

者作過一次調查,了解他們的教育背景及程度、科學訓練、在職年限及工作情形

等。這次調查可算是新聞學者正式探究科學傳播之始。其次是美國全國科學作者

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簡稱 NASW)及密西根州立

大學於 1957及 1958 所作全國性的調查,訪問民眾對科學價值的評估(如,科學

Page 4: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可以使世界更美好),以及對蘇聯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升空消息

的知識。從這些簡單資料顯示了科學消息透過大眾傳播媒體的傳播,有無遠弗屆、

遠近皆知的功效。此後美國的科學傳播研究,多數都側重於科學新聞、科學普及、

科學新聞記者、閱聽人反應等方面。近十多年來,才慢慢有社會學者、人類學者

與新聞傳播學者或獨立研究,或合作研究科學家及科學圈。至此,科學傳播的研

究終於將科學消息傳播的各個環結完整地連接起來。

何謂科學素養何謂科學素養何謂科學素養何謂科學素養????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說法,科學素養是有關科學概念、科學過程的知識

與理解,用做個人的決策、參與公民、文化事務與經濟生產。一個有科學素養的

人有能力

• 理解實驗、推理還有一些基本科學事實與其意義。

• 探問、發現與選取有關生活中遭遇到的困惑的答案。

• 描述、解釋、預測自然現象。

• 閱讀、理解一般出版的科學文章,並就其結論的有效性參與社會對話。

• 區辨國家與地區性決策的科學議題,並表達其科學與技術上訊息通達的立

場。

• 藉由資訊的來源與方法來評估科學資訊的品質。

• 建立與評價有證據基礎的論證,並恰當地運用結論。

MillarMillarMillarMillar 認為認為認為認為科學素養包含三個層面科學素養包含三個層面科學素養包含三個層面科學素養包含三個層面::::

� 科學內容:對於報章雜誌內的科學報導有足夠的基本識讀能力。

� 科學過程:了解科學探索的步驟或本質。

� 社會因素:理解科學和科技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

ShenShenShenShen 將科學素養分為三類將科學素養分為三類將科學素養分為三類將科學素養分為三類

科學素養是公眾關注科學、對科學有興趣並投入意見,以及追求科學理解的理想

情境。

� 實用科學素養(Practical scientific literacy):應用於幫助解決實際生活

問題的知識。

� 文化科學素養(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能欣賞科學、並視之為人類文

明偉大的成就。

� 公民科學素養(Cultural scientific literacy):讓公民能夠更了解科學及

科學相關的議題,使其能夠勇於發表自己對事件的看法,進而關心並且參與

科技社會的民主過程。

Page 5: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科學傳播模式科學傳播模式科學傳播模式科學傳播模式

1.赤字模式:強調專家與民眾的知識落差

2.脈絡模式:強調背景脈絡與聽眾心理

3.常民專家模式:強調科學體系外聽眾的智慧

4.公眾參與模式:強調公民共同參與生產科學知識與討論科學與科技問題

上圖為科學普及相關演講

強調專家與民眾的知識落差、單向的灌輸科學知識給聽眾

強調背景脈絡與聽眾心理。

強調科學體系外聽眾的智慧、尊重人民生產科學知識的權力

強調公民共同參與生產科學知識與討論科學與科技問題

講海報。

單向的灌輸科學知識給聽眾。

尊重人民生產科學知識的權力。

強調公民共同參與生產科學知識與討論科學與科技問題。

Page 6: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傳播傳播傳播傳播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何謂傳播?傳播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傳輸訊息,交換意義的活動過程。

傳播的內容大約可以針對下列五點進行討論:

1. 傳播者(Who)

2. 傳播內容(says what)

3. 傳播對象(to whom)

4. 傳播通道(through which channel)

5. 傳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s)

上述五點是 Lasswell的傳播過程,而對於科學傳播的過程可以由下圖紛紛對應

到每一點。

Page 7: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藉由這樣的對應可以知道科學傳播的工作不是

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且還必須透過科學家與傳播專家的共同努力來激起閱聽眾

對於科學新知了解與參與的興趣

傳播者的目的也可以由下圖清楚的表示

1.1.1.1. 改變行為改變行為改變行為改變行為

2.2.2.2. 激發行動激發行動激發行動激發行動

3.3.3.3. 確保了解確保了解確保了解確保了解

4.4.4.4. 說服說服說服說服

5.5.5.5. 獲取或給予資訊獲取或給予資訊獲取或給予資訊獲取或給予資訊

說服說服說服說服

獲取或給獲取或給獲取或給獲取或給

予資訊予資訊予資訊予資訊

藉由這樣的對應可以知道科學傳播的工作不是可以只藉由科學家或是傳播專家

而且還必須透過科學家與傳播專家的共同努力來激起閱聽眾

對於科學新知了解與參與的興趣。

傳播者的目的也可以由下圖清楚的表示,主要分為五個區塊:

改變行為改變行為改變行為改變行為

激發行動激發行動激發行動激發行動

確保瞭解確保瞭解確保瞭解確保瞭解

獲取或給獲取或給獲取或給獲取或給

可以只藉由科學家或是傳播專家

而且還必須透過科學家與傳播專家的共同努力來激起閱聽眾

激發行動激發行動激發行動激發行動

確保瞭解確保瞭解確保瞭解確保瞭解

Page 8: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科學傳播的問題科學傳播的問題科學傳播的問題科學傳播的問題

一一一一、、、、 科學的不確定性與爭議性(如複製人)

1. 高度技術性的科學議題常常有正反兩派的專家持相異的看法。

2. 科學爭議的問題常常懸而未決,且爭議不斷。

3. 爭議的起因於人為問題,而非科學事實。

4. 無論你站在爭議雙方的哪一邊,結果通常不是為人類帶來大禍就是

大福。

二二二二、、、、 科學領域廣泛

自然科學包含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等學門,而工程科學

也包含土木、機械、電機、電腦等等學門,這些都是一位科學記者的

採訪範圍,如此廣泛的對象,如此分工專精的學門,叫一位科學記者

如何不報導錯誤?

三三三三、、、、 科學新聞記者缺乏科學素養

對講求科學研究步驟、過程的科學家而言,原因與結果關係的顛倒是

「不可原諒」的錯誤。

四四四四、、、、 科學新聞記者的偏見

由於科學新聞往往涉及許多專家知識,如果扮演守門人的記者立場偏

頗,刻意或不自覺地篩選新聞,那麼讀者能獲得的訊息則有所偏施,

更不易據以判斷做抉擇。像蝦米螢光劑事件是一例,像核能電廠的安

全性又是一例。

五五五五、、、、 新聞作業程序易生錯誤

許多科學新聞的錯誤是編輯造成的;錯誤不僅僅只出現在標題(由編輯

製作),也出現在新聞內容。(如蘋果日報的編採策略:1.拳頭配枕頭 2.

醜聞配誹聞 3.裸體配屍體 →形成所謂的膻色腥新聞。

六六六六、、、、 科學家的敵對態度

有科學家認為「學術界的主要工作是做研究,誰有責任對外發布新聞,

否則同行會說某教授愛出風頭、吹牛皮…」

七七七七、、、、 一般大眾的不重視

國內也有新聞工作者與科學家都認為「科技新聞的普及率,是『市場

供需』的問題」,或認為多數讀者不需要科學新聞。

Page 9: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我國科學傳播除了上面所敘述的問題外

容易、科學傳播理論與知識體系極需要建構與發展還有目前的傳播媒體過度商業

化、唯利是圖,傳播通路受限

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不管你的背景是什麼,當你開始寫文章傳遞科學知識的時候

同的領域,跟讀者的世界取得聯繫

的聲勢,提升讀者的知識水準

傳播的一般人,或許可以思考該怎麼從科學傳播的實作層面做起

的品質。科學傳播雖然看似簡單

是人,從 8歲到 88歲人都是從事科學傳播的作者的

本還沒接觸科學的人,也有可能是在上完義務教育科學之後再也沒有碰過

人,更有可能是一直對科學感到鴨子聽雷的人

看起來像咒語一樣的東西轟炸他們

同的演講者不斷反覆強調兩個重點

播寫作的時候,不管你所要傳遞的議題本身有多複雜

讀者可以很快地看懂,這樣讀者才有機會順著你的思緒瞭解你所要傳達的內容

內容要有趣,這樣讀者才會願意花時間看完你的文章

道義在,喜歡就看下去,不喜歡就換個更感興趣的東西來看

把科學知識灌輸進去,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要確認你想要寫的內容,

出選擇這個對象的理由,

特別建議科學家們在進行科學傳播的時候

入點,從讀者的角度思考他們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內容

傳播。撰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準確性

背景(context)三點。

知識還有一個好處,人的腦袋在記憶事情的時候

我國科學傳播除了上面所敘述的問題外,也還有缺乏政策的支持、

科學傳播理論與知識體系極需要建構與發展還有目前的傳播媒體過度商業

傳播通路受限,產業市場不易開拓等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當你開始寫文章傳遞科學知識的時候,就是

跟讀者的世界取得聯繫。你所傳遞的內容,除了能夠壯大該研究領域

提升讀者的知識水準,也將或多或少影響讀者的生活。身為有志於科學

或許可以思考該怎麼從科學傳播的實作層面做起,

科學傳播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是件很困難的任務。科學傳播的接收者

歲人都是從事科學傳播的作者的傳播對象。他們有可能是根

也有可能是在上完義務教育科學之後再也沒有碰過

更有可能是一直對科學感到鴨子聽雷的人,對於這樣的人,怎麼

看起來像咒語一樣的東西轟炸他們,把他們嚇跑呢?這就是為什麼在

同的演講者不斷反覆強調兩個重點:「簡單化」以及「趣味性」。

不管你所要傳遞的議題本身有多複雜,一定要想辦法簡單化

這樣讀者才有機會順著你的思緒瞭解你所要傳達的內容

這樣讀者才會願意花時間看完你的文章。讀者對作者沒有任何情理

不喜歡就換個更感興趣的東西來看。想要抓住讀者的腦

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所以在寫作的時

,調整內容讓讀者看得下去。你可以預想讀者的形象

,按照讀者的形象與需求調整文章。美國科學人雜誌總編

特別建議科學家們在進行科學傳播的時候,要多想想讀者的需求,

從讀者的角度思考他們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內容,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科學

撰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準確性(accuracy)、平衡性(balance

。有了這三點,內容才會完整。使用故事方式來闡述科學

人的腦袋在記憶事情的時候,最常用的一個方法就是使用故

、體系的建議不

科學傳播理論與知識體系極需要建構與發展還有目前的傳播媒體過度商業

產業市場不易開拓等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就是「穿」過了不

了能夠壯大該研究領域

身為有志於科學

,提升科學傳播

科學傳播的接收者

他們有可能是根

也有可能是在上完義務教育科學之後再也沒有碰過科學的

怎麼可以用一堆

這就是為什麼在課程中,不

」。在進行科學傳

一定要想辦法簡單化,讓

這樣讀者才有機會順著你的思緒瞭解你所要傳達的內容。

讀者對作者沒有任何情理

想要抓住讀者的腦,

所以在寫作的時候,

讀者的形象,找

美國科學人雜誌總編

,找出有趣的切

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科學

balance)和事件

使用故事方式來闡述科學

最常用的一個方法就是使用故

Page 10: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傳播人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review1/學習心得二... · 要 確認 你 想 要 寫的內容 , 出選

事性描述方式來記憶事情。以故事方式切入,用視覺化的方式去呈現內容,讀者

也會比較容易記得你想要傳遞的科學訊息。譬喻也是寫作的時候可以善用的加分

技巧。透過譬喻,讀者比較容易瞭解複雜抽象的概念。但是使用譬喻的時候要非

常小心,因為譬喻也很容易造成根深蒂固的誤會。由於科學充滿了各種抽象概念,

闡述科學現象的時候很難不使用各式各樣的譬喻好讓讀者進入狀況。對科學傳播

來說,譬喻算是必要之惡。雖然譬喻常常因為使用的文字、圖片不當的關係造成

讀者的誤解,但是有總比沒有好。譬喻與術語之間並沒有孰強孰弱之分。術語的

優點之一就是精鍊。如果衡量過譬喻跟術語的效果之後,覺得術語的效果比較好,

不妨大膽使用之。譬喻與術語,就是按照情況選用。能夠讓讀者瞭解你想要傳達

的知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科學博大精深,有志於從事科學傳播,應該要養成

多發問的習慣。若是有機會採訪科學家,多發問才能搞清楚對方想要發表的研究

內容是什麼;多發問,才能搞清楚細節,得知該研究的來龍去脈,幸運的話還可

以找到好的故事切入點。要達到有效的科學傳播只能靠大家不斷的耕耘、多寫、

多思考、多求證、多跟讀者用「白話文」溝通以及嘗試帶入各種有趣的科學小故

事。充實了自己的能力之後,就必須一步步的解決科學傳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了。

現在影片和動畫已經不像以前,幾乎都是透過電視才會看到,而網路上也很容易

的可以觀賞,畫面的品質也是日新月異,甚至在 TED的演講中提到網路上以後的

資訊可能有九成都是以影片的方式呈現,以及自己也認為對於影片、動畫的傳播

方式,可以同時滿足觀眾的視覺與聽覺,也很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所以如果

要我進行科學傳播的話我會選擇以影片和動畫的方式來敘述科學故事,使我成為

一個科學傳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