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 Upload
    others

  • View
    4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Page 2: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创新创业学

兰小毅 苏 兵 主 编 吕 美 徐 阳 王育晓 副主编

北 京

Page 3: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内 容 简 介

本书面向在校大学生和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社会学习者,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创

新思维训练+创业知识解析+创业案例分享”的知识体系。本书介绍了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解析了创业

的要素、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创业环境分析与项目寻找、商业模式设计、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计划书

写作、创业企业融资、创业企业注册、精益创业等内容。 本书充分考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关注机会导向,重视创新与发展,注重理论知识系统科学,以及

与实践紧密结合,辅以案例分析和习题,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的培养,体现出实用性的特色。期

望本书能起到抛砖迎玉之效果,激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激情,珍惜这个时代给予的机会,努力、积极地投入

创新创业中,成功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另外还提供网上慕课资源和配套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案与课件,下

载网址是 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也可以扫描前言中的二维码下载。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创新创业学 / 兰小毅,苏兵 主编.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ISBN 978-7-302-53111-1

Ⅰ. ①创… Ⅱ. ①兰… ②苏… Ⅲ. ①大学生-创业-高等学校-教材 Ⅳ. ①G647.38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9)第 101130 号

责任编辑:胡辰浩 封面设计:周晓亮 版式设计:孔祥峰 责任校对:牛艳敏 责任印制:沈 露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 A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email protected] 质 量 反 馈:010-62772015,[email protected] 印 装 者:北京密云胶印厂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85mm×260mm 印 张:17.5 字 数:437 千字 版 次:2019 年 6 月第 1 版 印 次:2019 年 6 月第 1 次印刷 印 数:1~3000 定 价:53.00 元 ————————————————————————————————————————————— 产品编号:083772-01

Page 4: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前 言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创新

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有助于创业企业的顺利产生,有助于创

业企业风险的防范,有助于提高创业者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创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创业企业

的生存和健康成长。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时代的主力军,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急迫的需求。 本书是一本针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基本理论以及实践通识教育的教材。编者充分考虑了大学

生创新创业的特点,关注创新思维、创业技能与方法,重视创新和发展,结合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

素质、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强调概念、理论、实践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同时也关注中国大学生的

专业特征、创新创业愿望、创新创业方法与活动过程等,探讨和总结了创新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和

关键问题。 本书以创新创业为主线,内容包括创新概述,创新思维与方法,创业、创业精神与创业者,创

业机会的识别、评价与选择,商业模式设计,创业团队的组建、管理与股权分配、编制创业计划书,

创业融资,创业企业的设立与注册,精益创业等。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结

构系统化,本书结合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素质、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

特点,关注创新思维、创业技能与方法,重视创新和发展,知识新颖、内容丰富,结构科学、系统;

第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重点关注中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特征、创新创业愿望、创新创

业活动过程等,探讨和总结了创新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关键问题,并配有大量的案例,案例简明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本书配套的“创新创业学”慕课在中国大学 MOOC 和智慧树在线教育两个平台上线,均已开课了

多个学期,使用本书和线上慕课可以很好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本书对目前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也可对社

会和经济活动中想创业的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本书既可用作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也可作

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用书或参考书,同时也适合各类创业者和有志于创业的人士阅读。 本书由兰小毅副教授、苏兵教授任主编,吕美副教授、徐阳副教授、王育晓副教授任副主编。

全书共 10 章,其中王育晓编写第 1、2 章;苏兵编写第 3、4 章;兰小毅编写第 5、10 章;徐阳编写

第 6、7 章,吕美编写第 8、9 章。 本书得到了西安工业大学校级规划教材建设资金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编写本书的

过程中,编者参考了有关的教材、论著和期刊等,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举,特此说明并致谢,因

各种条件所限,未能与有关编著者取得联系,引用与理解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Page 5: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II

由于受资料、编者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

我们的联系邮箱是 [email protected],电话是 010-62796045。 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另外还提供网上慕课资源和配套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案

与课件,下载网址是 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也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下载。 本书配套的线上慕课“创新创业学”已在中国大学 MOOC 和智慧树在线教育两个平台上线,

网址如下: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XATU-1002246014; http://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39580#teachTeam。

编 者

2019 年 4 月

Page 6: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目 录

第 1章 创新概述........................................1 1.1 创新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

1.1.1 创新的概念................................. 2

1.1.2 创新的特征................................. 5

1.1.3 创新的类型................................. 5

1.2 技术创新过程及模型....................... 8 1.2.1 技术创新过程的含义 ..................... 8

1.2.2 常见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 8

1.2.3 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特征........ 10

1.3 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收益 ................. 10 1.3.1 技术创新的风险......................... 10

1.3.2 技术创新的收益......................... 11

1.4 专利申请....................................... 12 【课后习题】.......................................... 17

第 2章 创新思维与方法...........................23 2.1 思维与思维定式............................ 24

2.1.1 思维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 24

2.1.2 思维定式的含义与常见类型........... 25

2.2 创新思维及其方式 ........................ 26 2.2.1 创新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 26

2.2.2 创新思维方式............................ 27

2.3 创新方法....................................... 30 2.3.1 相关概念 ................................. 30

2.3.2 常见的创新方法......................... 31

【课后习题】.......................................... 39

第 3章 创业、创业精神与创业者 ...........45 3.1 创业 .............................................. 46

3.1.1 创业的概念............................... 46

3.1.2 创业的要素............................... 47

3.1.3 创业的类型............................... 49

3.2 创业精神....................................... 51

3.2.1 创业精神的本质......................... 51

3.2.2 创业精神的内容......................... 51

3.2.3 创业精神的培育方法 ...................53

3.3 创业者...........................................54 3.3.1 创业者的定义............................ 54

3.3.2 创业者的类型............................ 55

3.3.3 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56

3.3.4 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59

3.4 大学生创业 ...................................61 3.4.1 大学生创业的必备条件 ................61

3.4.2 大学生创业的方向 ......................61

3.4.3 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困难 ................62

3.4.4 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64

【课后习题】..........................................67

第 4章 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价与选择....73 4.1 创业机会的识别............................ 74

4.1.1 创业的核心是创业机会 ................74

4.1.2 创业机会的六个来源 ...................76

4.1.3 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 ...................77

4.2 创业机会的评价............................ 82 4.2.1 影响机会评价的因素 ...................82

4.2.2 创业机会的评估准则 ...................83

4.2.3 创业机会评价的定量方法 .............85

4.3 创业项目的选择............................ 87 4.3.1 创业项目的类型......................... 87

4.3.2 创业项目的选择方式 ...................88

【课后习题】........................................104

第 5章 商业模式设计 ........................... 109 5.1 商业模式的概念与构成要素........110

5.1.1 商业模式的概念.......................110

5.1.2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113

5.2 商业模式的类型.......................... 114

Page 7: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IV

5.2.1 多边平台式商业模式 ................. 114

5.2.2 长尾式商业模式....................... 115

5.2.3 免费式商业模式....................... 116

5.2.4 非绑定式商业模式.................... 118

5.3 商业模式设计方法与框架............ 119 5.3.1 商业模式设计方法.................... 119

5.3.2 商业模式设计框架.................... 122

【课后习题】........................................ 126

第 6 章 创业团队的组建、管理与 股权分配 ................................... 129

6.1 创业团队..................................... 131 6.1.1 创业团队概述.......................... 131

6.1.2 创业团队的特性....................... 133

6.1.3 创业团队的组成要素 ................. 134

6.1.4 创业团队的类型....................... 135

6.1.5 创业团队的维持和发展 .............. 136

6.2 创业团队的组建.......................... 139 6.2.1 创业团队组建的基本原则 ........... 139

6.2.2 创业团队组建的基本条件 ........... 140

6.2.3 创业团队组建的影响因素 ........... 142

6.2.4 创业团队组建的模式 ................. 143

6.2.5 创业团队组建的步骤 ................. 144

6.2.6 创业团队组建的风险成因 ........... 144

6.2.7 创业团队组建的风险控制 ........... 146

6.3 创业团队的管理.......................... 147 6.3.1 创业团队的管理方法 ................. 147

6.3.2 创业团队的管理技巧和策略......... 149

6.4 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 150 6.4.1 创业团队股权分配概述 .............. 151

6.4.2 创业团队股权分配的原则和

方法..................................... 152

【课后习题】........................................ 157

第 7章 编制创业计划书........................ 161 7.1 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和基本格式 .... 162

7.1.1 创业计划书的作用.................... 162

7.1.2 创业计划书的基本格式 .............. 163

7.2 创业计划书的写作 ...................... 164 7.2.1 创业计划书的写作原则 .............. 164

7.2.2 创业计划书的写作程序 .............. 164

7.2.3 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方法和

写作技巧 ............................... 165

7.2.4 创业计划书的完善 ....................166

7.2.5 创业计划书写作的注意事项.........166

7.3 创业计划书的内容与要点............168 7.3.1 摘要 .....................................168

7.3.2 企业介绍 ............................... 168

7.3.3 管理团队介绍.......................... 168

7.3.4 技术产品(服务)介绍 ..................169

7.3.5 行业和市场分析预测 .................170

7.3.6 市场营销策略.......................... 170

7.3.7 生产计划 ............................... 171

7.3.8 财务分析与预测.......................171

7.3.9 融资计划 ............................... 172

7.3.10 风险分析 .............................. 172

7.3.11 附件和备查资料 .....................172

【课后习题】........................................188

第 8章 创业融资 ................................... 191 8.1 创业融资概述.............................. 192 8.2 创业融资渠道.............................. 192

8.2.1 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 .................192

8.2.2 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 .................193

8.2.3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93

8.3 创业融资成本.............................. 194 8.3.1 融资成本的表现形式及估算.........194

8.3.2 融资成本的比较.......................195

8.3.3 融资成本的控制.......................196

8.4 创业融资决策.............................. 196 8.4.1 融资决策的基本原则 .................196

8.4.2 融资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197

8.5 创业融资案例.............................. 201 【课后习题】........................................210

第 9章 创业企业的设立与注册 ............ 213 9.1 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214

9.1.1 有限责任公司.......................... 214

9.1.2 合伙企业 ............................... 219

9.1.3 个人独资企业.......................... 223

9.1.4 个体工商户............................. 224

9.1.5 股份有限公司.......................... 225

Page 8: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V

目 录

9.1.6 选择企业类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227

9.2 创业企业的命名、经营范围与 组织结构设计 ............................. 229 9.2.1 企业的命名............................. 229

9.2.2 企业的经营范围....................... 230

9.2.3 创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 231

9.3 创业企业注册流程及相关事项 .... 235 9.3.1 创业企业注册.......................... 235

9.3.2 入资 ..................................... 235

9.3.3 验资 ..................................... 235

9.3.4 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236

9.3.5 税务登记 ............................... 237

9.4 新企业相关的法律问题 ............... 237 【课后习题】........................................ 242

第 10章 精益创业................................. 245 10.1 从传统创业思维到精益

创业思维 ................................... 247

10.1.1 传统的新产品导入模式 ...........247

10.1.2 精益创业思维.......................248

10.2 精益创业的基本框架.................249 10.2.1 精益创业的理念....................249

10.2.2 精益创业的基本原则..............251

10.2.3 精益创业的适用范围..............251

10.3 最小可行产品............................ 252 10.3.1 最小可行产品的定义..............252

10.3.2 如何验证最小可行产品 ...........254

10.4 精益创业画布............................ 262 10.4.1 精益创业画布的基本框架 ........262

10.4.2 精益创业画布的制作步骤 ........263

【课后习题】........................................268

参考文献................................................... 271

Page 9: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知识目标: 1. 理解创新的概念与特征; 2. 熟悉创新的常见类型; 3. 掌握技术创新过程及模型; 4. 了解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收益; 5. 了解专利申请的原因与作用、专利的种类与相应的授予条件。

案例导入

微 信

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一款通过移动互联网发送语音短信、图片和文字,实现多人群

聊的简单手机聊天软件——微信。微信在腾讯QQ好友关系链之上又叠加了手机通信录关系

链,用户可以在广泛的社交关系链中,以非常低廉的成本,互相发送形式多样的信息。这款

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原有腾讯用户的欢迎。在微信投入市场之前,国内外已经有多款基于移

动互联网的语音聊天软件,以米聊、talkbox、Kik、WhatsApp等为代表的应用软件瓜分了大部

分市场份额。可是微信推出仅一年时间,就几乎远远超越了该领域其他对手。 2011年,微信共发布了45个用于不同终端的更新版本,平均1.15周发布一个。只用了10个

月时间,微信便发展了5000万个注册用户。2012年3月29日,微信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信软件;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注册用户突破8亿。

借助卓越的产品设计以及迅速而持续不断的版本升级,微信的各项功能不断推陈出新,

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利用手机进行多媒体沟通的需求。在功能体验、用户规模等方面,微信把

米聊、talkbox、Kik、WhatsApp等同类应用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现在,微信已经成为一个拥有

语音和视频聊天、朋友圈分享、摇一摇社交、地理信息服务、公众账号及开放平台等诸多功

能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大平台。微信从一个单一的产品,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为一个综合性平

Page 10: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2

台产品,成为腾讯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级创新产品。在公司CEO马化腾亲自督战之

下,微信有望成就腾讯由PC王者向移动终端王者的转型。 资料来源:韦影,盛亚. 创新管理[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思考与讨论】 1. 腾讯微信创新的动机是什么? 2. 微信创新战略成功的机理是什么? 3. 你从本案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1.1 创新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1.1.1 创新的概念

1. 被广泛认可的几种创新的概念

人们对创新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的作用。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

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并指出:生产是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

料和力量组合起来,生产其他的东西,或者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相同的东西,意味着以不同的

方式把这些原材料和力量重新组合。只要新组合最终可能通过小步骤的不断调整从旧组合中

产生,那么就肯定有变化,可能也有增长,也可能既不产生新现象,也不产生我们所预期的

发展。当情况不是如此,而新组合是间断地出现的时候,那么具有发展特点的现象就出现

了。当我们谈到生产手段的新组合时,我们指的只是后一种情况。因此,我们所说的发展可

以定义为新的组合。自熊彼特之后,创新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开发性研究阶段、

70年代至80年代的系统研究阶段和80年代至今的综合研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术界从各

种角度对创新进行了研究,对创新的概念进行了反复的讨论。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有以下几种

定义。 1) 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

“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这种新的组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引进一种新的产品,即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 (2) 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即尚未通过有关制造部门的经验检测的方法,

其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

以前是否存在过。 (4)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

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Page 11: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3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后来人们将熊彼特的定义归纳为五个创新,分别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

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这里的组织创新也可以看成是部分的制度创新,当然仅仅是初期

的、狭义的制度创新。 195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罗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出技

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后阶段的发展,这种“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

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2) 厄特巴克对创新的定义 厄特巴克在20世纪70年代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认为:与发明和技术样品相区别,

创新是技术上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 3) 缪尔塞对创新的定义 缪尔塞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技术创新的主要观点和表述做了比较系统的整理与分

析,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以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这一定义表达了两方面的特殊含义:第一,活动的非常规性,包括新颖性和非连续性;

第二,活动必须获得最后的成功实现。 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创新的定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

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该组织认

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 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5)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创新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起并组织对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的研究。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主要倡议者和参与者S.myers和D.G.Marquis在1969年的研究报告

《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他们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

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新项目得到实际成功应用。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20世纪70年代对技术创新的限定还比较窄,但到70年代下半期,

它对技术创新的界定变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服务引入市场”。将模

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终层次上的两类创新而划入技术创新的范围。 6) 中国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

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7) 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对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

件和要素,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发现

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者建立企业的新的

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在以上关于技术创新的讨论中,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关于定义的范围:狭义的定义仅限于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技术变动,广义的定义则包括

产品和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Page 12: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4

(2) 关于技术变动的强度:技术的根本性变化与渐进性变化。 (3) 关于新颖程度:只限于“首次”还是创新的扩散性应用(在世界上不算“新”,但在

某一国家或地区仍然是“新”的)。 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应用并在商业上获得成

功就是技术创新。简单地讲,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

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 很多人将技术创新单纯地理解为技术发明或创造,这两者的中文字面意思比较接近,但

实际含义却有很大差别。创即开始,开始做,如首创。 理解技术创新的概念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技术创新基于技术(技术是指人类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提供某种产品或

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的活动)。不存在技术活动的创新属于非技术创新,如组织创新、制

度创新等。 第二,技术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变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对技术创新的定义不强调技术的

根本性变动,允许将技术的增量性变动包括在技术创新的概念之中。在概念的外延上,不仅

包括新产品、新工艺,也可以包括对产品、工艺的改进;在实现方式上,可以是在研究开发

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也可以将已有的技术进行新的组合。 第三,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从本质上说,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是

一种以技术为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因此,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商业化,检验技术创

新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其商业价值(在有些情况下也包括社会价值)。这一特点也是技术创新

与技术发明的主要区别。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熊彼特最初提出的创新概念有广泛的含义,但他的注意力

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上,因此人们习惯上总是将创新狭义等同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创

造新技术并把它引入产品、工艺或商业系统中去,或者创造了全新的工艺技术以及对现有技

术的改进。广义上理解的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营销、管理、技术、市场

和企业组织的变化,或者产业和经济系统的演化。这种认识事实上与熊彼特最初提出的创新

概念是一致的,即广义的技术创新等同于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现在的研究者为了避免概

念上的混乱,对创新进行了分类理解,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创新研究学派,如经济学上通常将

创新划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本书则从管理学角度来理解创新概念,将其界定为企业

为了获取更大价值,对各要素、各环节不断地进行新的构想、新的调整和新的组合的行为及

过程。

2. 相关概念的比较

1) 科学与技术 科学是系统化和形式化的知识;技术是应用于产品或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是工业增长的

引擎,是创新的基础。 2) 创新与发明 创新是由一系列子过程整合的总的过程,包括新思想的孕育、新方法的发明、新市场的

开发;发明是将新思想转换为有形的产品或工艺的过程。 创新=理论概念+技术发明+商业使用

Page 13: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5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技术发明与创新之间通常存在滞后期,如表1-1所示。

表1-1 技术发明与创新之间的滞后期

技术与产品 发明年份 创新年份 滞后期/年

日光灯 1859 1938 79

彩棉机 1889 1942 53

拉链 1891 1918 27

电视 1919 1941 22

喷气发动机 1929 1943 14

雷达 1922 1935 13

复印机 1937 1950 13

蒸汽机 1764 1775 11

尼龙 1928 1939 11

无线电报 1889 1897 8

三级真空管 1907 1914 7

圆珠笔 1938 1944 6

3) 创新与R&D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

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三部分内容,其产出是知识。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

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一知识进行新的发明。 目前,R&D费用已经被普遍作为创新投入的测度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1.1.2 创新的特征

创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2) 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市场表现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

标准。 (3) 创新者不是发明家,而是能够发现潜在利润、敢于冒风险并具备组织能力的企业家。 (4) 创新联结了技术与经济,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5) 创新是一个综合化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中多个部门的参与和合作。

1.1.3 创新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创新有不同的分类结果。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本书主要基于创新

性质、创新对象、创新内容以及其他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其分类结果如下。

1. 基于创新性质的分类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SPRU)根据创新的重

要性,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技术系统的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的变

Page 14: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6

更。其中,渐进性创新是指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根本性创新是指有重大技术突破的创

新;技术系统的变革,这类创新将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通常出现技术上有关联的创

新群;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这类创新既包含很多根本性的创新群,又包含很多技术系

统变更。 SPRU按照创新影响程度的不同,又将创新分为两类。 1) 渐进性创新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引起的渐进性、连续的创新。在现实经济活动

中,大量的创新属于渐进性创新。 渐进性创新几乎是看不见的,但它对产品的成本和性能产生巨大的累积性效果。1908—

1926年,汽车价格从1200美元降到290美元;钢铁业,渐进性的工艺创新使成本降低50%以

上。其不仅强化了生产能力,同时也加固了企业、顾客和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结。渐进性

创新要求对技术、设计、管理等进行持续改进,其累积性效果对竞争的影响与初始创新一样

引人注目。 2) 根本性创新 根本性创新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创新,计算机、电视、互联网、真空管、晶体管都

属于此类创新,包括根本性产品创新和根本性工艺创新。根本性创新常常能摧毁一个旧产业

或者创造一个新产业,从而彻底改变竞争的性质和基础,决定了以后的竞争格局和技术创新

格局。它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力量和主导力量,它要求全新的技能、工艺,以及贯

穿整个企业的新的系统组织方式。

2. 基于创新对象的分类

根据创新对象的不同,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1)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在产品技术变化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包括在技术发生较大变化的基础

上推出新产品,也包括对现在产品进行局部改进而推出新产品。广义的产品包括服务(无形产

品),因此产品创新也包括服务创新、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新应用。产品创新是技术上有变化的

产品的商业化,是创新之王。英特尔芯片、IBM个人计算机、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Nokia手机、HP激光打印机、索尼摄像机、施乐复印机、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都属于产品创新。

2) 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又称过程创新,是指生产(服务)过程中在技术变革基础上形成的技术创新。工艺

创新包括在技术较大变化基础上采用全新工艺的创新,也包括对原有工艺的改进所形成的创

新,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的变革,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采用,是技术

创新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集装箱、即时贴、DELL的供应链管理、星巴克的体验式营销都属于

工艺创新。

3. 基于创新内容的分类

根据创新内容的不同,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Page 15: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7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创新等同于创新,包括组织管理创新。但是

广义的技术创新并不符合人们一般的思考习惯,在实际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狭义的技术创

新是指与新产品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包括技术、设计、生产及商

业的活动。技术创新一般涉及“硬技术”的变化,强调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改变。技术创新并

非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技术、生产、管理、财务和市场等一系列环节的综合化

的过程。 2) 组织管理创新 组织管理创新是指在企业中引入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实现企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在

我国的研究中,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基本上相通,都侧重于企业中“软技术”的变化。组织

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密切,特别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常常与组织管理创新同时进行。

4. 其他分类标准

1) 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随着知识经济的讨论兴起而出现的新概念,最初由爱米顿(Debra M. Amidon)

于1993年提出,他将知识创新定义为: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

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以取得企业经营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繁荣。 我国学者认为,知识创新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

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和积累新知识。知识创

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

量。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延伸和落脚点。 2)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一词主要是在国内使用。一般来讲,科技创新是指科技系统的革新或变

革,而从这一概念的使用上看,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二是科技

体制、科技体系的改革。 3) 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创新者,通过引入各种新市场要素

并实现其商品化和市场化,以开辟新的市场,促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新市场研究、开发、组

织与管理等活动。市场创新通常是伴随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进行的,一般不将市场创新

单独划分为创新的一种类型。 4)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引入一项新的制度来代替原来的制度,以适应制度对象的新情况、新特

性,并推动制度对象的发展。企业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可以包括在组织管理创新之中,但企业

层面上的制度创新仅是制度创新的一小部分内容。 5) 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是随着对服务性企业创新和服务活动创新研究的兴起而出现的,它是技术创新

的一种。

Page 16: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8

1.2 技术创新过程及模型

1.2.1 技术创新过程的含义

各国学者对创新是一个过程已经达成共识,但对这个过程的本质认识却众说纷纭。例

如,创新过程是一个将组织、技能、物质转化为顾客满意产品的过程;创新过程是知识的产

生、创造和应用的过程;创新过程是追加价值实现和竞争优势获得的过程;创新过程是一个

信息交流、加工的过程;创新过程是关键资源的成长过程……无论是对创新过程有怎样的认

识,具体的创新总是包括构思产生、研究与开发、工程、制造、营销等活动到市场引入等各

个方面及其推进过程。对创新过程进行管理的关键点是精心设计及控制创新活动,从而最大

限度地减少失败的可能性,同时在失败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以避免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

犯同样类型的错误。 一般来讲,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构思产生、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

程设计与制造、用户参与以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在创新过程中,这些活动相互联系、

相互连接,有时又形成循环交叉或并行的操作。这些活动以不同的方式联系起来,就形成了

不同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1.2.2 常见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1.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起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其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成果引发

的一种线性过程,起始于基础研究,终止于市场销售,市场是研究与开发成果的被动接受

者,如图1-1所示。无线电报的创新过程是典型的由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法拉第的观察(1846)→麦克斯韦尔的电磁波理论(1864)→赫兹的电磁波实验检测(1886)→古格力莫、马可尼的第一个

专利与现场试验(1896)→商业引入(1907)→创新采用不断增加(1910—1912)→众多人物将该技术

扩散到无线电行业、雷达和电视行业等(1912年以后)。

图1-1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

技术预测是把握技术推动产生创新的重要工具,例如,根据技术预测得知,当存储器的

容量增加时,计算机存储器的成本每比特几乎接近于零。这对于开发计算机软件和制造芯片

的公司来说预示着重大的机会。新的容量和成本带来了新的软件创意,使软件程序在购买计

算机的预算中所占比例更大了。根据这一情况,可以看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将来都会有很

大的不同(格伦·厄本,约翰·豪泽,2002)。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强调了科学技术对创新的推动作用,从而产生了高技术产业成

长观点,如库恩范式的科学知识增长观和高技术产业成长过程。

2. 需求拉动(市场牵引)的创新过程模型

20世纪60年代后期,各领域的重要创新活动有60%~80%是由市场需求和生产需求拉动

Page 17: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9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的。前一种创新需求的目的是创造更多的细分市场,直接抢占市场份额;后一种创新需求的

目的是减少相对昂贵的物资消耗和支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在需求拉动的创新

过程模型中(见图1-2),市场或生产的需求为技术创新创造了机会,刺激了研究与开发为之寻

找可行的技术方案。

图1-2 需求拉动(市场牵引)的创新过程模型

3. 技术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提出的第三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集中了上述两种模型的合理因

素,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共同形成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在产品生命

周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单纯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只是技术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的技术创

新过程模型的特例。技术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见图1-3)加强了技术推动

和需求拉动模型中营销与技术的联结,意味着创新管理是将市场需求与新技术能力相匹配,

营销和研究与开发之间的反馈是实质性的环节。 技术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强调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

求决定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及成本。

构思 产生

研究与 开发

原型 生产 制造 营销 市场

新需求 社会和市场需求

新技术 (能力) 当前技术与生产最高水平

图1-3 技术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4. 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见图1-4)将创新看作同时涉及创新

构思的产生、研究与开发、设计、制造和营销的并行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并行性和同步活动

期间高水平的职能综合。 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强调了技术创新相关职能部门与供应商、用户间的沟通和合作。

图1-4 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Page 18: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0

5.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

最新出现的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型又称系统集成网络模型,是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的理想化发展,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特征,例如合作企业之间的更密切的战略联结。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代表了创新的电子化和信息化过程,更多地使用

了专家系统来辅助开发工作,仿真模型技术部分代替了实物原型。它将供货商和用户之间的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作为新产品合作开发过程的一部分,强调密切的电子化产品设计制造联

系,不仅将创新看成交叉职能联结的过程,还把它看作多机构网络工作的过程。

1.2.3 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特征

归纳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特征描述如下。 (1)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是简单的线性序列过程,强调研究与开发,市场是研究与开

发成果的被动接受者。 (2) 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也是简单的线性序列过程,强调营销,市场是指导研究与开

发行动的构思来源,研究与开发做被动反应。 (3) 技术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同样为序列式过程,但有反馈环路,推

动与拉动相结合,研究、开发与营销管理更为平衡,强调研究、开发与营销联结。 (4) 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为并行开发过程,强调逆向与供货商联系、顺向与领先用

户密切联系,强调研究与开发和制造之间的联结,横向合作创新。 (5)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是完全一体化的并行开发,研究与开发使用专家系统和仿真模型技

术,与领先用户密切联系,多方合作开发新产品,强调组织的柔性和创新开发速度,更强调

质量和其他非价格因素。

1.3 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收益

1.3.1 技术创新的风险

创新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不确定性。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例,其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市场不确

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竞争不确定性。 市场不确定性涉及创新满足什么需求、未来的需求将如何变化、市场是否采用行业标

准、创新扩散的速度有多快、潜在市场有多大等问题。由于存在上述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问

题,因而对市场进行预测常常是不可能的。技术不确定性包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回答:新技

术是否像承诺的一样起作用?有副作用吗?是否可以按期完成?卖方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服

务?新技术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竞争不确定性是指竞争环境的变化,比如谁会在未来成为

新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将会使用什么竞争策略? 当这三个不确定变量发生交互作用时,会使一项创新的不确定性程度提高,并更加复杂。 研究表明:大约40%的R&D项目在技术上未能最终完成;在技术上成功的R&D项目,其

中约45%无法成功商业化,主要原因是其市场收益无法保证;在进行商业化的R&D项目中,

约有60%在经济上是无法获利的。图1-5表明一种新药的产生需要3000个原始设想,再次印证

Page 19: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1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了创新充满了极大的风险。

3000 个 原始设想

提出 300个创意

125 个小

项目 4 个研发

项目 2 个发起

项目 1 个成功

产品

图1-5 新药产生的过程

众所周知的铱星公司就因为一个伟大创新而遭遇悲惨结局。 2000年3月17日,掌握当时最先进通信技术的美国铱星公司宣告破产。铱星公司,从诞生

到开始运营,从股价狂涨至70美元,到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直到最终破产,给人们带来的思

考是深远而又长久的。 1987年,摩托罗拉的3位科学家提出用66颗卫星,在7个近地轨道上运行,把整个地球覆

盖起来,让世界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与任何人沟通。然而用57亿美元建造

的66颗近地轨道卫星组成的铱星系统,开通运营不到10个月,就因为无法偿还于1999年8月11日到期的债务而宣告破产保护,铱星公司股票也于3个月后被纳斯达克交易所“停牌”。美国

破产法院当时已经同意一项议案,授权以20万美元的价格把铱星在华盛顿公司总部的家具、

设备等进行出售。曾经风光一时、世人瞩目的铱星公司已走到山穷水尽的境地。 自从189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人类便走进了邮电通信时代,而1898年马可尼的第一次无

线电通话才真正开创了通信事业的新纪元。在此后的100多年间,通信事业才真正得以突飞猛

进。铱星公司的创新开启了人们的思路,把人们对通信的理解又提升到更高境界。然而,市

场是一个无情的“杀手”,即使像铱星公司这样的高科技产业,这样伟大的创新也要经历市

场的考验。最好的未必是最合适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3.2 技术创新的收益

作为工业创新活动最为有效的推动力,创新活动一旦获得成功,能给创新者带来巨大的

经济收益(或潜在的经济收益)。一般来讲,创新收益主要来源于成本降低、价值增值与价值创

造三个方面。但创新者并不总能充分享有创新带来的收益,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创新者

几乎不能享有创新收益,即所谓的创新收益溢出效应。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

“外部性”,大量研究表明,许多创新存在社会收益率水平高于私人收益率水平的现象。 Teece(1986)提出了三个基本概念来对创新利润分享现象进行解释。 (1) 独占性机制。独占性机制是指除企业和市场结构以外的一些环境因素,它们决定了创

新者获取创新收益的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创新自身的技术特性和产权法律保护机制

的有效性。 (2) 辅助性资产。辅助性资产包括市场营销、分销渠道、生产制造、售后服务、辅助性技

术等因素,它与包含在创新中的核心技术决窍一起,使创新的成功商业化成为可能,进而使

创新者能尽可能地享有其创新收益。

Page 20: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2

(3) 主导设计。Utterback(1994)把主导设计界定为“赢得市场认可的并且是竞争者与创新

者都采用的设计范式”。 但也有后继研究发现,成为创新者并不足以在市场中获胜。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创新者

的收益,各个国家通过立法等措施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其中专利法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将介

绍专利申请的有关内容。

1.4 专利申请

1. 专利的含义

专利(pat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

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专利是世界上最

大的技术信息源,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 专利申请是获得专利权的必须程序。专利权的获得要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机关提出申

请,经国家专利机关批准并颁发证书。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权后,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发明成

果,防止科研成果流失,获取垄断利润来弥补研发投入,同时也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

展。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占据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空间,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2. 专利申请的原因

一般来讲,个人或组织申请专利一般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1) 通过法定程序确定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关系,从而有效保护发明创造成果,独占市

场,以此换取最大的利益。 (2)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确保自身生产与销售的安全性,防止对手提前申请专

利状告自己侵权(遭受高额经济赔偿、迫使自己停止生产与销售)。 (3) 国家对专利申请有一定的扶持政策(如政府颁布的专利奖励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政策

等),会给予专利申请者部分政策、经济方面的帮助。

3. 专利申请的作用

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权后,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防止科研成果流失,获取垄断

利润来弥补研发投入,同时也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占据新

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空间,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专利申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 (1) 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专利

可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使企业的产

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企业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基础。 (3) 专利的质量与数量是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是企业在该行业身份及地

位的象征。一个企业若拥有多个专利是企业强大实力的体现,是一种无形资产和无形宣传(拥

Page 21: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3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既是消费者喜欢的优秀企业,同时也是政府各项政策扶持的主要目标

群体)。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4) 企业通过应用专利制度可以获得长期的利益回报。专利技术可以作为商品出售(转

让),比单纯的技术转让更有法律和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其经济价值的实现。 (5) 企业拥有专利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基金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必要前提条

件,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是企业上市和其他评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资

格评审、科技项目的验收和评审等。专利还有助于实现科研成果市场化。 总之,专利既可作为“盾”,保护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也可作为“矛”,打击对手的侵

权行为。充分利用专利的各项作用,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

4. 专利的种类与判定

一项发明创造必须由申请人向政府部门(在中国,目前负责受理专利申请的政府部门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经政府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批准后,才能取

得专利权。在我国,发明创造目前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1) 发明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又分为产品发明和技术方案

的方法发明。产品发明是指一切以有形形式出现的发明,即用物品来表现其发明,如机器、

设备、仪器、用品等。方法发明是指发明人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针对某种物质,使其发生

新的技术效果的一种发明。方法发明是通过操作方式、工艺过程的形式来表现其技术方案的。 针对产品、方法或者产品、方法的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2)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是指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两者的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

案。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和方法以及以单纯平面

图案为特征的设计不在此保护之列。由于实用新型专利及申请具有无须进行实质审查、审批

周期短、收费低的特点,使该类型专利的申请量占总专利申请量的2/3。 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两者的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申请实

用新型专利。 3) 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两者的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

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即产品的样式。它也包括以单纯平面图案为特征

的设计。 针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两者的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

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在申请阶段,以上专利申请分别称为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外观设计专利

申请。获得授权之后,分别称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此时,申请人就

是相应专利的专利权人。

Page 22: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4

5. 专利的授予条件

关于专利的授予条件,各国专利法的规定不同,中国和大多数国家都要求发明应具备新

颖性、先进性和工业实用性。 新颖性指在提出专利申请之日或优先权日,该项发明是现有技术中所没有的,即未被公

知公用的。凡以书面、磁带、唱片、照相、口头或使用等方式公开的,即丧失其新颖性。有

些国家采用世界新颖性;有些国家采用国内新颖性;也有些国家公知以世界范围为标准,公

用以本国范围为标准。 先进性也称创造性,指发明在申请专利时比现有技术先进,其程度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普

通专业人员不是显而易见的。 实用性指发明能够在产业上制造和使用。

6. 专利申请程序与申请时间

专利申请一般包括受理阶段、初步审查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公告阶

段、复审阶段、专利无效7个阶段。 不同类型的专利获得授权需要不同的时间。对于发明专利而言,除一些需要保密的发明

专利外,一般的发明专利需要经过受理、初步审查、公布、实质审查和授权公告这些阶段。

一般情况下,自受理日起18个月内会进行公布,然后进入实质审查阶段,3年左右才能获得授

权,但不排除更长的时间。为了加快获得专利权,可以申请提前公开,这样在初步审查合格

后即进行公布,然后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样可以加快授权进度。另外,有些特殊情况下,

还可以提出加快审查的请求,但手续比较复杂,费用也会较高。 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而言,需要经过受理、初步审查和授权公告阶段,由于不需要

进行实质审查,因此,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获得授权的时间较短,一般为6~10个月。

7. 专利保护期限

关于专利保护期限,各国专利法的规定不同。最短有5年以下的,如伊朗、委内瑞拉等。

大部分国家规定为10~20年,如英国为16年,美国为授权后保护14年,德国为18年,法国为

20年。还有的国家规定了几个期限,申请人可以自行选择,如阿根廷、智利等。关于专利保

护期限开始的时间,有的国家规定从提出申请之日起算,有的国家规定从授予专利权之日起

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权的期限为10年,都自申请日起计算。

【复习与思考】 1. 结合你所了解的创新实践,谈谈你对创新概念的理解。 2. 五种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企业创新涵盖了哪些内容?结合企业创新实践,选择一至两项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4. 运用本章理论和知识,分析苹果公司的创新。 5. 你是否有通过专利申请来保护自身创新权益的经历?如果有,谈谈你是如何保护自身

的创新收益的?

Page 23: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5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案例讨论

华为式创新为何能成功?

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息的机

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任正非

华为是一家创新型的企业吗?某通信制造商的高管曾经总结:过去20多年,全球通信行

业的最大事件是华为的意外崛起。华为以价格和技术的破坏性创新彻底颠覆了通信产业的传

统格局,从而让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能享受到低价优质的信息服务。 那么,这一切的背后到底反映着华为什么样的企业哲学观?在哲学观基础上的创新战略

和创新实践,华为又有哪些值得企业管理者借鉴的创新理念?

1. 华为的创新历程

华为的创新模式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以与全球最后一个超级竞争对手爱

立信的业绩对比为分界点。第一个阶段为学习、追赶及差异化创新阶段;第二阶段为以客户

为中心的开放式创新阶段。 1) 第一个阶段:学习、追赶及差异化创新 这一阶段,华为的学习标杆和竞争对手是爱立信,华为曾形象地比喻:爱立信就是茫茫

大海中的航标灯,灯关了,华为就不知道该去哪儿了。 (1) 学习与追赶阶段:为了追赶业界最佳企业,华为在各细分领域都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标

杆和主要对手,努力学习,不断超越不同阶段的对手,目标就是进入细分领域的全球前三

名,不只是做大,而且要做强。从早期简单的性价比竞争,逐渐实现关键部件和技术的替

代,努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例如,在光传输领域通过关键部件的技术突破与芯片化,实现

光传输产品超越竞争对手的水平。 (2) 差异化创新阶段:除了华为,很多成功企业其实都是如此。腾讯赖以发家的QQ就是

在当时现有ICQ的基础上,实现了跨终端登录、个性化头像、快速文件传送等差异化创新后,

才赢得了市场。要形成差异化,就必须对客户需求有深刻理解。因此,华为成立了以客户需

求管理和产品规划为主的营销体系,需求管理一直延伸到一线“铁三角”的各市场神经末

梢,并建立了由IT技术支撑的三级需求管理流程和决策体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将需求

转变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这个阶段的创新模式极大地支撑了华为以集成产品开发

为标志的第一次管理变革,并丰富了其内涵。 2) 第二个阶段:以客户为中心的开放式创新 与世界领先的竞争对手平起平坐,特别是进入“无人区”之后,这时候华为更加强调以

客户为中心的开放式创新。在这一点上,很多学者和企业家存在不同的看法。 “领先三步是烈士”,清楚定义创新的边界,掌握商业发展趋势和开发节奏,华为强调技

术只需领先半步。任正非是一个技术情结很重的人。1978年,他作为军队的“科技标兵”代

表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并对马可尼、贝尔实验室的多项诺贝尔发明充满了敬意,但当他看

到通信行业很多曾经非常优秀的公司,一个个地倒下,其充分体会到了一个商业机构的创新

必须“保证公司的商业成功”。而进入“无人区”后,以客户为中心恰恰又是保证商业成功

Page 24: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6

的基础。任正非强调,特别是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即使资金充裕,华为也要聚焦主航道。 开放式创新就是要吸取“宇宙”精华,包括向竞争对手学习。华为学习蓝绿军团的线下

店布局管理和如何保持高盈利能力,学习三星的关键器件研发和供应链运作,学习苹果的商

业模式和生态链构建等。

2. 华为的创新实践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持续发展,其中必有一种根本性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在华为,这种根本性的因素就是自主创新,华为的巨大成功就是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功。正如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指出的:“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科学内涵和灵巧性,

而取决于它在市场上的成功。”华为以其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其自主创新战略的

成功。 1) 技术创新 华为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的成功得益于两大颠覆性产品创新,分别是分布式基站和

SingleRAN。其设计原理是在一个机柜内实现2G、3G、4G三种无线通信制式的融合功能,理

论上可以为客户节约50%的建设成本,也很环保。SingleRAN解决方案采用统一平台架构和软

件可定义的设计模式,提供了动态网络容量灵活调整和扩展的功能,实现了GSM、UMTS、LTE等不同制式网络间协同和集中调度,有效提升网络资源效率,为用户提供了无处不在的宽

带业务体验。 华为的竞争对手们也企图对此进行模仿创新,但至今未有实质性突破,因为这种多制式

的技术融合背后有着复杂无比的数学运算,并非简单的积木拼装。 正是这样一个革命性、颠覆性的产品,在过去几年给华为带来了欧洲和全球市场的重大

收获。一位国企的董事长见任正非时说了一句话:“老任,你们靠低价战术怎么在全世界获

得了这么大的成功?”任正非脱口而出:“你错了,我们不是靠低价,是靠高价。在欧洲市

场,价格最高的是爱立信,华为产品的平均价格低于爱立信5%,但高于阿尔卡特—朗讯、诺

基亚西门子5%~8%。” 2) 以客户为中心的微创新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运营商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宽带提速,而“光进铜退”是宽带

提速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光与铜具有截然不同的物理特性,光与铜并不能简单替换。 统计数据显示,通常运营商超过30%的光纤由于标识混乱、无法辨识造成资源沉淀无法使

用,只能重新投资铺设,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除了资源沉淀外,运营商还面临光纤网络业务

开通和管理的难题。比如,运维部门接到订单,派出施工人员到远端进行施工,但到现场才

发现光纤已经分配完了;对于局端是否需要扩容,运营商也只能采取定期巡查的模式,耗费

大量人力物力。 华为在帮助海外运营商实施FTTH网络部署的过程中注意到这一问题,于2007年立项研

发,2009年发布了iODN解决方案样机,实现了对无源光网络的可视化管理。对于运营商来

说,实施简单、价格可接受是华为iODN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3) 组织创新:华为“铁三角”组织创新 “铁三角”是华为探索出的创新管理模式,是由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和交付专家组成

的面向客户的作战单元,分别负责前期与客户沟通、中期产品设计和后期交付。“铁三角”

Page 25: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7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的精髓是为了目标,打破功能壁垒,形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运作模式,这是华为在探索管

理组织创新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华为在管理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组织和运作机制由总部权威的强大“发动机”在

“推”。而现在,华为在一线团队铸造了一个个的“铁三角”,并对其分配权力,逐步形成

“拉”的机制,准确地说,是“推”“拉”结合,以“拉”为主的机制。当每个“铁三角”拉

动的时候,看到哪一根绳子不受力,就将它剪去,这根绳子上的部门及人员一并“剪”去,

组织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管理模式的变革、权力的重新分配促使华为组织结构、运作

机制和流程发生彻底转变,每根链条都能快速、灵活地运转,重点的交互节点都能够得到

控制。 资料来源:孙建恒,华夏基石集团副总裁兼企业战略与并购中心总经理,

腾股创投创始合伙人,原华为电信战略负责人。

【思考与讨论】 1. 华为创新的动机是什么?华为创新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 结合本案例,请总结华为创新的原则有哪些? 3. 你从本案例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课后习题】

一、单选题

1. 100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表明,创新的作用包括( )。 A.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B.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 C.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D. 创新能促进发展

2. 理解技术创新概念时,应注意的是( )。 A. 技术创新基于技术 B. 技术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变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 C. 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 D. 以上都是

3. 工艺创新是产品的生产技术的变革,它包括( )。 A. 新工艺 B. 新设备 C. 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采用 D. 以上都是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年。 A. 20 B. 15

Page 26: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8

C. 10 D. 5

5. 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是( )。 A. 泰罗 B. 缪尔塞 C. 熊彼特 D. 索洛

6. 创新的驱动因素有( )类。 A. 1 B. 2 C. 3 D. 4

7. 创新的主要收益来源有( )个。 A. 1 B. 2 C. 3 D. 4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类型的是( )。 A. 实用新型专利 B. 商标专利 C. 发明专利 D. 外观设计专利

9. 创新的作用是( )。 A.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 B.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C. 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D. 以上都是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 )年。 A. 5 B. 10 C. 15 D. 20

11. 创新收益的来源包括( )。 A. 成本降低 B. 价值增值 C. 价值创造 D. 以上都是

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创新创业思维的人的特点的是( )。 A. 将问题看成机会

Page 27: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19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B. 自己找出解决方案 C. 凭借别人的经验去做 D. 考虑未来,有战略眼光

13.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一个开放的教育制度下进行,不鼓励学生( )。 A. 自由思考 B. 质疑和向权威挑战 C. 探索未知、未来的世界 D. 按部就班

14.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包括( )。 A. 对人的塑造 B. 认知的塑造 C. 人才的全面性和专业性的改变 D. 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

1. 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特征包括( )。 A.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是简单的线性序列过程 B. 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也是简单的线性序列过程 C. 技术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为并

行开发过程 D.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是完全一体化的并行开发

2. 技术创新的定义表达了两方面的特殊含义,包括( )。 A. 活动的非常规性 B. 新颖性和非连续性 C. 活动必须获得最后的成功实现 D. 以上都不是

3. 根据创新对象的不同划分,创新可分为( )。 A. 产品创新 B. 过程创新 C. 技术创新 D. 工艺创新

4. 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下列选项中,属于创新的是

( )。 A. 引进一种新的产品 B. 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C.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D.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5. 按照创新的内容划分,创新可以分为( )。 A. 技术创新

Page 28: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20

B. 过程创新 C. 组织管理创新 D. 工艺创新

6. 苹果公司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 )。 A. 产品创新 B. 过程创新 C. 组织管理创新 D. 市场创新

7. 创新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 )。 A. 科技推动 B. 市场需求 C. 生产需求 D. 客户喜欢

8. 各国专利法的规定不同,中国和大多数国家都要求发明应具备( )。 A. 新颖性 B. 先进性 C. 工业实用性 D. 简单性

9. 按照创新影响程度的不同划分,创新可分为( )。 A. 渐进性创新 B. 根本性创新 C. 技术系统的变革 D. 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

10. 技术创新的风险源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包括( )。 A. 市场不确定性 B. 技术不确定性 C. 顾客的不确定性 D. 收入的不确定性

11. 专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B. 企业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基础 C. 专利的质量与数量是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是企业在该行业身份

及地位的象征 D. 企业通过应用专利制度可以获得长期的利益回报

12.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类型有三种,包括( )。 A. 发明专利 B. 实用新型专利 C. 外观设计专利 D. 技术型专利

Page 29: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21

第 1 章 创 新 概 述

13. 专利申请的理由包括( )。 A. 通过法定程序确定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关系 B.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确保自身生产与销售的安全性 C. 国家对专利申请有一定的扶持政策 D. 为了赚更多的钱

14. 有创新创业思维的人的特点包括( )。 A. 将问题看成机会 B. 自己找出解决方案 C. 凭借别人的经验去做 D. 考虑未来,有战略眼光

15.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需要( )。 A. 刻苦学习,掌握从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B.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职业竞争能力 C.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D. 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做好创业准备

16. 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 )。 A. 创业门槛不断降低 B. 资本市场日趋健全和活跃 C. 创业载体和创业服务机构发展加快 D. 创业扶持政策不断增加

17. 为了更好地创业,我们需要做到( )。 A. 工具箱 B. 学会用工具箱 C. 在大学阶段积累经验 D. 变得自信

三、判断题

1.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延伸和落脚点。 ( ) 2. 服务创新是随着对服务性企业创新和服务活动创新研究的兴起而出现的,它是技术创

新的一种。 ( ) 3. 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及成本。 ( )

Page 30: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 tup.tsinghua.edu.cn · 易懂,通过案例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三,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第 2 章

创新思维与方法

知识目标: 1. 熟悉思维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2. 了解各种情况下的思维定式与打破思维定式的方法; 3. 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及常见的创新思维方式; 4. 了解常见的创新方法。

案例导入

怪盗的创造力

某夜,有个名叫吕班的怪盗潜入一个公爵的住宅,在三楼卧室里偷到一份重要的外交信

件。他正要离开房间,突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公爵参加晚宴回来了。吕班进退两难,窗下

有一条运河,如果跳进运河就可以脱身,但吕班顾虑外交信件会被弄湿而前功尽弃。踌躇

中,他看到自己的帮手在对面大楼窗口等待接应,于是灵机一动,决定先把信件递给帮手,

再只身逃走。他钻到窗外,站在窗台上,探身、伸手,可是很遗憾,还差一点点,够不着。

手边又没有杆子或棍子之类的工具,对面大楼的窗台很窄,跳过去也没有落脚之处,把信件

扔过去,又担心被风刮跑。一时,怪盗吕班竟束手无策。可是仅仅数秒钟之后,吕班就有了

办法,什么工具也没有用,就把信件递给了帮手,然后只身跳入运河之中,匆匆离去。

【思考与讨论】 你知道吕班是用什么方法把信件递给帮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