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6 国内刊号 CN61-1499/C 2020年06月 (下) 丝路聚焦 赵小红(中共宝鸡市金台区委党校 陕西宝鸡 721004) 摘 要:本文对康养旅游的特点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从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进 行了分析,最后对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给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推 出全体系体验型产品、打造康养旅游全产业链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康养旅游;体验营销;全产业链 康养旅游,顾名思义为健康养生类旅游,是通过养颜健 体、营养膳食、修身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 体、心智和精神上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 综合。 一、康养旅游的特点 1.重视健康及其心理感受。康养旅游讲求养眼、养心、养 性,讲求身心与环境和谐,提倡生态环保,对精神、文化和自 然环境要求较高。发展康养旅游的地方,环境是第一资源,一 方面不仅要气候适宜、景观优美,能使旅游者感到舒适,又利 于强身健体,符合养生;另一方面设施、产品、服务等要令人 满意,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和新兴体验。 2.重视服务的质量及性价比。康养旅游既要达到旅游、休 闲、娱乐、养生,又要经济实惠。餐饮、住宿、交通、养生项 目、休闲旅游项目以及项目安排顺序、组织计划实施等是否科 学、人性,能否满足客人的合理需求。另外,在服务水平相 同、项目安排相似的情况下,大多会比较附近健康养生项目质 量、交通往返便利程度等条件加以综合考虑。 3.时间长、重复消费比例高。相对观光旅游和专项旅游而 言,康养旅游时间长、重复消费比例高。观光旅游的目的在与 追求新、奇、特,观赏的景物要新颖别致,参与的活动具有刺 激性,旅游时间也不会太长,大多为一次性消费。专项旅游旅 游者带有某种目的性,根据兴趣、爱好开展旅游。康养旅游的 目的在于养生、快乐、休闲,他们有闲情逸致慢慢享受各种服 务、乐趣,在目的地居住时间比较长,定期或不定期前往居住 养生。 二、康养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 1.崛起的“银发经济”催生了养老旅游的发展。我国老龄 化严重,据统计,2018年底60岁以上的近2.5亿,占总人口的 17.9%,首次超过了15岁以下的少年(17.3%),65岁以上有1.7 亿,预计2030年60岁以上将近2.55亿,2050年60岁以上老人将 有4.8亿,养老形式和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养老更加注重的是老有所养,现在的老人所追求的 不仅仅是老有所养,更需要的是老有所乐。康养旅游作为一种 新型的养老途径,可以满足老年人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是未 来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亚健康比例持续上升,是康养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健康人群,身体处于健康于疾病之间,康养旅游满足了亚健康 人群的身心调节、保健养生的需求。这部分人群收入较高,是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思路与建议 康养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 3.追求生活品质人群市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推进,有 一部分消费者把旅游作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发展 康养旅游的地区一般生态环境良好,各种文化资源富集,适合 开发高品质的康养旅游产品。 三、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 1.自然环境良好 (1)气候适宜。宝鸡地处中纬度,属于暖温带的半湿润气候 区,日照比较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200小 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590~900毫米之间,是关中降水量最多 的地区。全区内森林面积935.8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13%, 森林覆被率达34%。 (2)自然风光奇特秀丽。境内有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通天 河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关山草原等9个国家和 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48.6%。境内的太白山是南北气候 的分界线,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 物种垂直分布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和罕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被称为“生物基因库”和“地质博物馆”。 (3)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境内共有资源植物2100多种,动 物近500种,在野生动、植物中,有珍稀保护植物28种 ,占全 省保护植物的75.7%,珍稀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 秦岭虎、朱鹮等28种,占全省保护动物的93%。宝鸡地区是中 药材适生地,有中药材1992种,其中动物药415种,植物药1478 种,真菌药35种,矿物药12种,建有4个省级中药材规模化种植 基地县、示范县、示范园。 (4)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宝鸡是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环境 优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宝鸡实现了辖区9个县 “国家园林县城”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群 的地级城市。 2.人文资源丰厚 (1)宝鸡历史悠久。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余年建城史,是 早期黄河流域文明的中心,“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 地”,“青铜器之乡”。 (2)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丰富。北首岭遗址、福临堡遗址、 周原遗址、秦雍城遗址、凤雏宫、茹家庄古(弓鱼)国遗址、 姜城堡遗址等驰名中外的遗址展示着宝鸡特有的历史沧桑。炎 帝开启农耕文明、姜太公钓鱼、周公著《周礼》、燕伋尊师重 道、刘邦纳韩信之计暗度陈仓、张载创立关学皆在宝鸡。宝 鸡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是“佛骨之乡”。宝鸡境 内有法门寺、九成宫、钓鱼台、五丈原诸葛亮庙、周公庙、秦 公一号大墓、东湖、灵山、张载祠、汤峪温泉、大散关、金台 观、中华石鼓园、望鲁台、苏文忠公祠等众多历史人文景区。 (3)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宝鸡被誉为 “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收稿日期:2020-05-28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思路与建议cbimg.cnki.net/Editor/2020/0706/xisl/13de6b6e-efef-4be0...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进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思路与建议cbimg.cnki.net/Editor/2020/0706/xisl/13de6b6e-efef-4be0...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进

36

国 内 刊 号 C N 6 1 - 1 4 9 9 / C2 0 2 0 年 0 6 月 (下) 丝 路 聚 焦

赵小红(中共宝鸡市金台区委党校 陕西宝鸡 721004)

摘 要:本文对康养旅游的特点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从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进

行了分析,最后对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给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推

出全体系体验型产品、打造康养旅游全产业链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康养旅游;体验营销;全产业链

康养旅游,顾名思义为健康养生类旅游,是通过养颜健

体、营养膳食、修身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

体、心智和精神上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

综合。

一、康养旅游的特点1.重视健康及其心理感受。康养旅游讲求养眼、养心、养

性,讲求身心与环境和谐,提倡生态环保,对精神、文化和自

然环境要求较高。发展康养旅游的地方,环境是第一资源,一

方面不仅要气候适宜、景观优美,能使旅游者感到舒适,又利

于强身健体,符合养生;另一方面设施、产品、服务等要令人

满意,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和新兴体验。

2.重视服务的质量及性价比。康养旅游既要达到旅游、休

闲、娱乐、养生,又要经济实惠。餐饮、住宿、交通、养生项

目、休闲旅游项目以及项目安排顺序、组织计划实施等是否科

学、人性,能否满足客人的合理需求。另外,在服务水平相

同、项目安排相似的情况下,大多会比较附近健康养生项目质

量、交通往返便利程度等条件加以综合考虑。

3.时间长、重复消费比例高。相对观光旅游和专项旅游而

言,康养旅游时间长、重复消费比例高。观光旅游的目的在与

追求新、奇、特,观赏的景物要新颖别致,参与的活动具有刺

激性,旅游时间也不会太长,大多为一次性消费。专项旅游旅

游者带有某种目的性,根据兴趣、爱好开展旅游。康养旅游的

目的在于养生、快乐、休闲,他们有闲情逸致慢慢享受各种服

务、乐趣,在目的地居住时间比较长,定期或不定期前往居住

养生。

二、康养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1.崛起的“银发经济”催生了养老旅游的发展。我国老龄

化严重,据统计,2018年底60岁以上的近2.5亿,占总人口的

17.9%,首次超过了15岁以下的少年(17.3%),65岁以上有1.7

亿,预计2030年60岁以上将近2.55亿,2050年60岁以上老人将

有4.8亿,养老形式和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养老更加注重的是老有所养,现在的老人所追求的

不仅仅是老有所养,更需要的是老有所乐。康养旅游作为一种

新型的养老途径,可以满足老年人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是未

来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亚健康比例持续上升,是康养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亚

健康人群,身体处于健康于疾病之间,康养旅游满足了亚健康

人群的身心调节、保健养生的需求。这部分人群收入较高,是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思路与建议

康养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

3.追求生活品质人群市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推进,有

一部分消费者把旅游作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发展

康养旅游的地区一般生态环境良好,各种文化资源富集,适合

开发高品质的康养旅游产品。

三、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1.自然环境良好

(1)气候适宜。宝鸡地处中纬度,属于暖温带的半湿润气候

区,日照比较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200小

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590~900毫米之间,是关中降水量最多

的地区。全区内森林面积935.8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13%,

森林覆被率达34%。

(2)自然风光奇特秀丽。境内有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通天

河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关山草原等9个国家和

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48.6%。境内的太白山是南北气候

的分界线,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

物种垂直分布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和罕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被称为“生物基因库”和“地质博物馆”。

(3)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境内共有资源植物2100多种,动

物近500种,在野生动、植物中,有珍稀保护植物28种 ,占全

省保护植物的75.7%,珍稀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

秦岭虎、朱鹮等28种,占全省保护动物的93%。宝鸡地区是中

药材适生地,有中药材1992种,其中动物药415种,植物药1478

种,真菌药35种,矿物药12种,建有4个省级中药材规模化种植

基地县、示范县、示范园。

(4)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宝鸡是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环境

优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宝鸡实现了辖区9个县

“国家园林县城”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群

的地级城市。

2.人文资源丰厚

(1)宝鸡历史悠久。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余年建城史,是

早期黄河流域文明的中心,“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

地”,“青铜器之乡”。

(2)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丰富。北首岭遗址、福临堡遗址、

周原遗址、秦雍城遗址、凤雏宫、茹家庄古(弓鱼)国遗址、

姜城堡遗址等驰名中外的遗址展示着宝鸡特有的历史沧桑。炎

帝开启农耕文明、姜太公钓鱼、周公著《周礼》、燕伋尊师重

道、刘邦纳韩信之计暗度陈仓、张载创立关学皆在宝鸡。宝

鸡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是“佛骨之乡”。宝鸡境

内有法门寺、九成宫、钓鱼台、五丈原诸葛亮庙、周公庙、秦

公一号大墓、东湖、灵山、张载祠、汤峪温泉、大散关、金台

观、中华石鼓园、望鲁台、苏文忠公祠等众多历史人文景区。

(3)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宝鸡被誉为 “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收稿日期:2020-05-28

Page 2: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思路与建议cbimg.cnki.net/Editor/2020/0706/xisl/13de6b6e-efef-4be0...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进

37

国 内 刊 号 C N 6 1 - 1 4 9 9 / C 2 0 2 0 年 0 6 月 (下)丝 路 聚 焦

社火、脸谱、泥塑、木版年画、刺绣剪纸、木偶、皮影、草编

等民俗声名远播,散发着周秦文化的遗风古韵,闪烁着中华原

始文明的奇光异彩。”

(4)小吃品种繁多。2014年凭借岐山臊子面、西府扯面、

豆花泡馍、文王锅盔、擀面皮、岐山空心挂面等著名的西府小

吃,宝鸡高票入围网民推荐“最中国十大美食城市”,成为陕

西唯一入围城市。

3.区位交通便利

宝鸡位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几何中

心,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节点,陇海铁路、宝成铁路、

宝中铁路、西宝高铁、宝麟铁路、宝南铁路、宝鸡至兰州高铁

在此交汇。银渝高铁银川到汉中段高铁(银川—固原—平凉—宝

鸡—汉中)可打通西北西南之间的纵向断头路通道,链接关中—

天水经济区至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促进西北东部和西南

经济核心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凸显宝鸡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

纽的地位。

4.旅游业成效喜人

2018年,宝鸡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18亿人次,实现旅

游综合收入768.45亿元,旅游发展规模在全省仅次于西安,在

地级市当中名列第一。形成了“周秦文化、秦岭山水、西府民

俗”等系列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了“吃、住、行、游、购、

娱”六要素齐全,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的现代旅游体

系。

四、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

(1)完善机构。2016年宝鸡率先在全省地级市中成立了旅

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公安、旅游市场监督分局、旅游巡回法庭

等“1+3”旅游综合管理机构。要发展康养旅游,应加快组建

宝鸡市旅游仲裁服务中心和宝鸡市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组建

宝鸡市旅游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旅游资源风险评价管理委员

会,实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机制,设立康养旅游发展基金,做

好康养旅游技术研发。制定相关康养标准、资格认证、从业人

员培训,完善景区无障碍旅游设施,完善老年旅游保险产品等

综合服务。

(2)构建开放、完善、便捷的全域覆盖的公共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整合线路推介、咨询服务、线上

体验、票务预定、投诉处理等服务功能,配套开发手机客户端

APP,让游客“一部手机游宝鸡”。推进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

建设WIFI热点、电子导游、智能二维码等项目,全市3A级以上

旅游景区及旅游公共咨询服务中心实现智慧网络全覆盖。

(3)推进厕所革命。3A级以上景区厕所一律达到国家标准要

求;4A级以上景区服务中心至少建成1个第三方卫生间;每个

乡镇镇区至少要建一个以上标准化公厕,每个村民委员会至少

要建一个标准化环保公厕。

2.推出全体系、全体验产品类型

(1)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养眼”旅游产品。打造宝鸡民俗

特色鲜明、乡村形象突出的美丽乡村。让游客在观赏宝鸡乡村

美景、呼吸新鲜空气、体会农耕趣味,享受宝鸡面皮、豆花泡

馍、西府扯面、文王锅盔等美食的同时,亲自参与制作草编、

泥塑、布艺、剪纸等手工艺品,感受宝鸡深厚独特的民俗文

化。

(2)举办体育赛事,打造“养身”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强

身健体、修心养身等功能的康养旅游产品,如太白山国际登

山节、国际温泉旅游节;加强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开发一批管理规范的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积极承办国内外知名

体育赛事,打造“养身”旅游产品。如成功举办全国艺术体操

冠军赛、全国摩托车场地越野赛和陕西省首届“美丽渭河动起

来”自行车联赛等十多项全国性赛事,有力带动了宝鸡旅游产

业发展。

(3)发挥文化优势,打造“养心”旅游产品。构建和开发

建设炎帝之乡、周秦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旅游产品,把

周原、雍城遗址打造成国家文化公园,创作一批诸如《贞观长

歌》》《法门往事》《大漠传奇》《凤飞羌舞》等精品,将文

化元素融入旅游;挖掘佛道教养生文化,打造禅修养生和太极

文化民宿、太极养生馆等。让人们在宝鸡寻文明之源、观周风

秦韵、游风景名胜、品中国美食、受文化滋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全产业链康养旅游示范区。以

太白县、凤县、眉县、麟游县为重点,开发中医药观光、特色

医疗、康复疗养等体验项目,并配套建设文化、健身、娱乐等

活动设施,构建全产业链康养旅游示范区。

3.吸纳培训人才,助推康养旅游发展

一是引进一批懂管理、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或团队,提升

康养旅游的开发设计、景区运营的专业化水平。二是抓好人才

培训。加大与专业院校合作,让高校为宝鸡培养具备医疗保

健、康养护理又熟悉旅游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有针对性的

进行组织培训、交流互动等,提升宝鸡康养旅游管理和服务人

员的业务能力水平。

4.精准宣传营销,提升康养旅游吸引力

一是突出宣传重点。依托宝鸡智慧旅游系统、宝鸡旅游微

博、微信等平台,巩固西安及周边现有客源市场,突破兰州、

银川、洛阳、郑州等主要客源市场。二是办好节庆活动。办好

宝鸡市文化旅游节、太白山国际登山节、国际温泉旅游节、中

国旅游商品大赛、宝鸡旅游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以节庆和活

动促推宝鸡康养旅游市场。三是在主流媒体上对重点康养区

域、重点康养景区和重点康养项目进行大密度、高强度的宣传

推介。四是扩大丝绸之路高铁城市旅游合作,建立资源共享、

线路互推、客源互送的区域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宝鸡旅康养游

影响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刘庆余、弭宁.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旅

游学刊,2016年第一期

[2]田小培.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探究.学术

探讨,2018.6

[3]蔡家成.康养旅游的重大意义和性质特征.中国旅游报,

2017.1.31

[4]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

意见.宝鸡日报,2018.4.4

[5]大众旅游背景下康养旅游的发展研究.艺术论文,来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