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34 卷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4,No.5 2007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tember,2007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成都 610068) 摘要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将以评价促发展作为基本理念要求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而不同学科关照世界 的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这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学生评价呈现不同的特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 性相统一的学科尤其是语文课程中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赋予语文学科极强的审美性与情感性使得语文学 科较之于其他学科有自身独特的课程价值这就要求语文学科在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时应符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关键词学生评价语文学科发展性文化性审美性 中图分类号G633 3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5⁃0048⁃06 收稿日期2007⁃04⁃22 作者简介靳丹(1966—),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生评价是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核心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评价也不例外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领域的基本内容更是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 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1]7 教育评价作为概念在 1930 年代出现于泰勒的话语体系而作为行为则出现在教育现象诞生之初伴随着 具体教育行为的出现而出现苏格拉底孔子的著述中虽没有学生评价的专门阐释但他们的学堂上学生 评价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论语·先进[2]109 中潜在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是因材施教的前提评价的目 的是为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而有效地因材施教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是一种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对话等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它以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提问讨论问答交谈争辩向学生传播 观点和思想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并不直接指出来而是沿着这一思路步步追问直到学生自己 发现错误并得出正确结论这种以讨论启发归谬为基本特色的教学方法为今天新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的 改革直接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苏格拉底式讨论评价。 1960 年代斯克里文将教育评价的研究进 一步深入与细化不但提出了与泰勒目标评价体系大相径庭的目标游离评价体系并且将评价分为了 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构建了当代中小学教育学生评价的基本操作范式时至今日教育评价已发育成为教育科学中一门成熟的分支学科教育评价的范围涵盖学生评价教师 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校评价教学管理评价教育政策评价教育项目评价等等但其核心依然是学 生评价其他评价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学生发展我国学者王景英按不同标准把教育评价做了这样分类根据评价对象的层次和内容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根据评价内容的复合程度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的功能及用途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主体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根据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 [3]40-47 王景英的分类较为全面地概括了现行教育评价体系中不同层面的各种评价方式这些方式也大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 体。以测验为准绳的教师评价用测验做出衡量,用分数给以评定,学生在学业成绩的评价中毫无发言权。其

  • Upload
    others

  • View
    2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第 34 卷第 5 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4No52007 年 9 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tember2007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靳  彤(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成都 610068)

    摘要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将ldquo以评价促发展rdquo作为基本理念要求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 而不同学科关照世界

的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这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学生评价呈现不同的特征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

性相统一的学科尤其是语文课程中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赋予语文学科极强的审美性与情感性使得语文学

科较之于其他学科有自身独特的课程价值这就要求语文学科在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时应符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关键词学生评价语文学科发展性文化性审美性

中图分类号G6331049008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5004806

收稿日期20070422作者简介靳丹(1966mdash)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  学生评价是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核心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评价也不例外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评价领域的基本内容更是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

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1]7ldquo教育评价rdquo作为概念在 1930 年代出现于泰勒的话语体系而作为行为则出现在教育现象诞生之初伴随着

具体教育行为的出现而出现 苏格拉底孔子的著述中虽没有学生评价的专门阐释但他们的学堂上学生

评价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论语middot先进》 [2]109中潜在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是因材施教的前提评价的目

的是为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而有效地因材施教 苏格拉底的ldquo产婆术rdquo教学法是一种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对话等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它以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提问讨论问答交谈争辩向学生传播

观点和思想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并不直接指出来而是沿着这一思路步步追问直到学生自己

发现错误并得出正确结论 这种以讨论启发归谬为基本特色的教学方法为今天新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的

改革直接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mdashmdashmdash苏格拉底式讨论评价 1960 年代斯克里文将教育评价的研究进

一步深入与细化不但提出了与泰勒ldquo目标评价rdquo体系大相径庭的ldquo目标游离评价rdquo体系并且将评价分为了

ldquo总结性评价rdquo和ldquo形成性评价rdquo构建了当代中小学教育学生评价的基本操作范式时至今日教育评价已发育成为教育科学中一门成熟的分支学科教育评价的范围涵盖学生评价教师

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校评价教学管理评价教育政策评价教育项目评价等等但其核心依然是学

生评价其他评价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学生发展 我国学者王景英按不同标准把教育评价做了这样分类根据评价对象的层次和内容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根据评价内容的复合程度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的功能及用途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主体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根据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

价[3]40-47 王景英的分类较为全面地概括了现行教育评价体系中不同层面的各种评价方式这些方式也大

84

都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评价其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是现

行基础教育学生评价体系主要的评价方式 当然其中的终结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更为常见也被认为是学生

评价中更有效更公正的评价方式学生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它的基本特点是全面即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

中各方面的全面评价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元的从我国的教育方针看包括德智体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看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认知心理

学角度看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从学习理论角度看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策

略学习倾向等 传统的中小学学生评价主要由思想品德评价和学习成绩评价构成思想品德评价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等方面的观念及行为的总体评价主要依据是学

生守则德育大纲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生日常的思想及言行特征评价主体是教师(主要是班主任)评价

目的是对学生一段时期的思想行为表现做总结性鉴定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定性评价教师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本学期表现出的思想及行为方式进行扼要地描述并予以

评价评价的话语权在教师手中每学期末由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做出鉴定学习成绩评价是中小学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水平的量化

评估即通过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的达标程度是一种最佳表现评价 它的特征是其一教师评价主

体 以测验为准绳的教师评价用测验做出衡量用分数给以评定学生在学业成绩的评价中毫无发言权 其

二双基评价中心 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没有考虑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其三目的方

法单一 评价目的是甄别采用终结性评价学生一定时期的学习任务结束后通过测验对其获得的知识或

能力水平进行评估分出学习成绩的好坏优劣学业成绩的评价方法目前依然是定量评价占主要地位即测

验的结果mdashmdashmdash分数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成果二  新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的特点

针对传统教育中学生评价的不足《纲要》要求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其基本理念是ldquo以评价促发展rdquo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纲要》指出ldquo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

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

上的发展rdquo [4]910

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即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有这样一些特点(一)转变评价理念评价功能由重甄别转向促发展 传统学生评价的功能是甄别选拔将学生分成若

干等级少数ldquo优秀rdquo学生能得到鼓励褒扬大多数学生则一次一次因评价而沮丧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这与

我国全面发展全体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相悖 新课程学生评价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的功

能与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环节一样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 评

价不再是教师权威的象征而是教师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的工具 它的目的不再是评定学生在所处学习群

体当中的位置而是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弱势从而发扬长处弥补不足谋求全面发展(二)构建发展性评价网络评价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 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呈现单一特征主要采用

量化的终结性评价最典型的就是从单元测验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直至中考高考的各层次考试并就检测

结果运用数学方式对学生个体及一定范围的学生群体情况做评估 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评

价它是在一定单元的学习完成后进行不利于学生及时把握学习情况尽早弥补调整同时这种方式采用

量化的测验法而学生发展的许多方面很难用量化的测验法评价因而其评价的有效性可靠性值得商榷新课程学生评价打破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构建立体的评价模式综合运用

多种评价方法全面科学地评估学生发展状况充分调动以评价促发展的教育功能 新课程发展性评价框架

不同的层面均有多种评价方式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构建的网络式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从学习

过程角度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从评价方法角度定性

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定性评价全面灵活的特点从评价工具角度测验评价档案袋评价表现

94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性评价苏格拉底讨论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苏格拉底讨论式评价等过程性评价

的功能从评价主体看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强调重视他人评价中的学生评价(这里特指学生间的相

互评价)家长评价及其他人士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图)

(三)建立三维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由平面走向立体 传统学生评价的内容局限于思想道德评价和学习

成绩评价其中思想品德评价不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等方面的观念及行为的总体的综合

性的评价而是集中于政治思想的评价道德法制评价也立足于学校这个小圈子是一种狭隘的遵守校纪校

规的评价学生个体作为社会的人身处校园的围墙以外更大的社会群体时与人交往过程中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评价缺失心理评价几乎无处落实学习成绩评价则局限ldquo双基rdquo学生心理发育价值观形成以及学

习的策略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在学习成绩评价中更是不见踪迹所以传统学生评价的内容局限性极大很难

全面展现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也很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纲要》强调课程标准的制定应ldquo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rdquo [4]6这也为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框架 在《纲要》的指导下各学科在课

程标准制定时都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综合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均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构建立体的评价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评价的内涵首先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这里所说的ldquo教育rdquo即

是指知识与技能之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养 新课程学科教学中传统的思想道德评价已远远不能囊

括其内涵学生评价不再拘泥于思想道德评价与学习成绩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成为学生评价的重

要内容情感不仅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还包括喜怒哀乐真善美丑爱恨情仇等丰富的内心体

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不仅强调个

人价值的实现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

的统一 新课程的学生评价在强调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放到了同等重要的

位置并丰富其内涵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从而真正实现ldquo全面发展的人rdquo的培养其次强调过程方法的评价 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集中于知识与技能评价不包括过程与方法评价 新

课程中的ldquo过程与方法rdquo意指学科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传统意义上的基本知识与基本

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策略 ldquo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

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rdquo [5]181 迈克卡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学习资

源管理策略 这为我们构建新课程过程方法评价体系的框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理论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广义知识分类认为

0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后者包括认知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以及

动作技能[6]145 按照加涅的理论传统的学生评价显然不完善它的评价范围仅包括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

知识的部分内容智慧技能及动作技能即新课程提及的ldquo知识与技能rdquo的评价而忽略了程序性知识的一个

重要部分mdashmdashmdash认知策略的评价 加涅认为陈述性知识指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回答的主要是世界是什么的问

题这类知识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因而又被称为记忆性知识或语义知识这是传统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程序

性知识是指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本质上它是一套由

概念规则构成的办事的操作步骤 加涅进一步把程序性知识分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以及对内调控

两类前者是智慧技能后者是认知策略程序性知识当中传统学生评价侧重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评价而新课程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认知策

略的评价 新课程的过程方法评价板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认知策略它包括注意策略观察策略记忆

策略思维策略等即新课程评价中应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方面方法上的优化程

度效率高低 如语文学科大量经典篇目需要记忆传统评价是通过默写或背诵检查记忆的结果(陈述性

知识)新课程除此之外还强调对过程方法(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策略)予以评价即还要关注学生记忆过程

中是死记硬背还是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讲究记忆策略是否有效地提高了记忆质量与效率 这样的评价不

仅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本身更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受益终身此外新课程的过程方法评价还包括元认知策略评价和学习资源管理策略评价元认知ldquo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它是以认知过程

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rdquo [7]312 元认知策略评价包括对元认知知

识元认知经验元认知监控等的评价其中的重点是元认知监控的评价即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在认知

任务的计划驾控检查并补救等能力方面的评价其次是元认知知识的评价主要有学生对自身认知水平认知风格认知倾向的认识(包括对自身的认识以及与他人的差异的认识)还有对认知目标各方面的把握

能力对认知策略的把握能力等等 元认知策略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及自我在群体当中的

位置帮助学生自我计划管理调控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传统教学体系中无法想象的内容它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如时间的安排时间表的制定)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如学习环境的选择布置)努力管理策略(如学习意志的强化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心态的调整等)寻求

支持策略(如寻求教师同学或其他人士的帮助支持)等的评价 成功的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适应

环境并学会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优化学习过程直至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掌握了学习资源管理

策略学生才可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说真正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三  新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构建了一个以ldquo促发展rdquo为核心任务的学生评价体系但学生评价最终主要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学

生评价得以完成 不同学科关照世界的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时的认知方

式也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学生评价呈现不同的特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尤其是语文课程中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教学赋

予语文学科极强的审美性与情感性使得语文学科较之于其他学科有自身独特的课程价值因而语文学科的

学生评价在遵循新课程评价的基本评价理念与规律的同时也应注重独自的特性(一)语文学科的文化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文化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

质的表述是语文ldquo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这体现了对语文性质的深刻理解主要包括三方面涵义其一语言是ldquo重要的文化载体rdquo其二语文是ldquo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其三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

这一表述首先肯定了语文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ldquo语文rdquo究竟是什么 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或是语言文章语文独立设科的百年以来争论不息 但无论怎样理解语文的含义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基础

工具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符号它担负着民族以及人类文化传承活化更新的重任它已经成为了ldquo社会生

1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活的一面镜子rdquo 语言中的社会文化ldquo随着语言成分传承下来 这些语言成分成为保留历史和文化的化石因此可以说语言符号首先是文化的忠实记录者rdquo [8]20

其次这一表述肯定了语文是ldquo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无法与它承载的信息截然分

开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具有文化的粘着性汉语言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生动再现它积淀着民

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语文课程

的内容无论是文学的文化的或是一般文章它记载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粘着于汉语言文字而展现因而语文不仅担负着民族文化人类文化传承活化更新的重任它本身就人类文化的精彩篇章

再次这一表述还肯定了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 我国学者胡潇认为ldquo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lsquo人化rsquo与lsquo化人rsquo相统一的现象rdquoldquo文化的这种本质特性有显在和隐在的两个方面 其显在的方面可以是人们的

主动创造自觉变革与有形建设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人化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能动性和自为性rdquoldquo其隐

在的方面则主要是人们之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文化规范文化制约与无形秩序 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化人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受动性和自在性 它是文化的内化或人的社会化是人向对象世界的生成rdquo他强调

ldquo文化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性之人的问题对文化的关注终究是对人对人的社会的

关注rdquoldquo无论何种文化运动何种文化建设终究是人的革新人的建树rdquo [9]34 文化是ldquo人化rdquo与ldquo化人rdquo的统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塑造着人这样的认识决定了语文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语

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人类文化经典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同时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革新与发展 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文化创造文化同时

又被文化塑造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这既是一个ldquo人化rdquo的过程又是一个ldquo化人rdquo的过程 因而曹明海认为把语文教育视为一个文化过程首先是因为它能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其次是因为它能促进学生

认知的发展使其具备高质量的文化知识积累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文化创造提供

了保障[8]46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促发展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学生评价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

组成部分无论是评价目的还是评价内容与方式都决定了其文化性的本质特征而文化性特征是语文学科学

生评价的基本特征(二)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首先体

现为以教育目标为基本框架的三维综合评价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ldquo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rdquo [10]1这里言及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方法过程包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

信息的能力包括运用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

趣等等 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应当包括上述诸多方面的评价即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评价其次还体现为语言能力的综合评价 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智力强项但在其智力结构体系中语言智力

毫无疑问是核心智能之一 语言智力是发展其他智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 加德

纳认为即便是以语言智能为强项的群体不同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擅长演讲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阅读等等 就学生个体而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不一定都是平衡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使

学生语言智力的整体提高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使这种不平衡走向平衡 因而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

应当充分发挥其促发展的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以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三)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审美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主

要体现为对审美能力评价的重视 上个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以来随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审美教育得以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语

文学科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审美教育上有一定的优势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审美教育已经成

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双方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

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ldquo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

展rdquo 并指出ldquo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

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rdquo [11]2语文学科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评价 这里所说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

力与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A]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8]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9]胡潇文化的形上之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On StudentEvaluation of New Curriculum and Chinese Subject

JIN Tong(Chines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Funda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takes as its basic idea ldquopromoting developmentthrough evaluationrdquo and requires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evaluation while different subjects view theworld in different ways and hav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which determin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student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Chinese is a learning subject of tool and humanism with large amount of Chinese as well as foreign literary work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which endows the subjectwith strong aesthetic as well as affective nature and peculiar value as opposed to other subjects which inturn requires the subject to accor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alstudent evaluation

Key wordsstudent evaluation Chinese subject developmental cultural aesthetic

[责任编辑李大明]

3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都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评价其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是现

行基础教育学生评价体系主要的评价方式 当然其中的终结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更为常见也被认为是学生

评价中更有效更公正的评价方式学生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它的基本特点是全面即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

中各方面的全面评价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元的从我国的教育方针看包括德智体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看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认知心理

学角度看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从学习理论角度看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策

略学习倾向等 传统的中小学学生评价主要由思想品德评价和学习成绩评价构成思想品德评价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等方面的观念及行为的总体评价主要依据是学

生守则德育大纲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生日常的思想及言行特征评价主体是教师(主要是班主任)评价

目的是对学生一段时期的思想行为表现做总结性鉴定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定性评价教师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本学期表现出的思想及行为方式进行扼要地描述并予以

评价评价的话语权在教师手中每学期末由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做出鉴定学习成绩评价是中小学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水平的量化

评估即通过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的达标程度是一种最佳表现评价 它的特征是其一教师评价主

体 以测验为准绳的教师评价用测验做出衡量用分数给以评定学生在学业成绩的评价中毫无发言权 其

二双基评价中心 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没有考虑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其三目的方

法单一 评价目的是甄别采用终结性评价学生一定时期的学习任务结束后通过测验对其获得的知识或

能力水平进行评估分出学习成绩的好坏优劣学业成绩的评价方法目前依然是定量评价占主要地位即测

验的结果mdashmdashmdash分数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成果二  新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的特点

针对传统教育中学生评价的不足《纲要》要求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其基本理念是ldquo以评价促发展rdquo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纲要》指出ldquo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

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

上的发展rdquo [4]910

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即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有这样一些特点(一)转变评价理念评价功能由重甄别转向促发展 传统学生评价的功能是甄别选拔将学生分成若

干等级少数ldquo优秀rdquo学生能得到鼓励褒扬大多数学生则一次一次因评价而沮丧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这与

我国全面发展全体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相悖 新课程学生评价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的功

能与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环节一样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 评

价不再是教师权威的象征而是教师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的工具 它的目的不再是评定学生在所处学习群

体当中的位置而是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弱势从而发扬长处弥补不足谋求全面发展(二)构建发展性评价网络评价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 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呈现单一特征主要采用

量化的终结性评价最典型的就是从单元测验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直至中考高考的各层次考试并就检测

结果运用数学方式对学生个体及一定范围的学生群体情况做评估 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评

价它是在一定单元的学习完成后进行不利于学生及时把握学习情况尽早弥补调整同时这种方式采用

量化的测验法而学生发展的许多方面很难用量化的测验法评价因而其评价的有效性可靠性值得商榷新课程学生评价打破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构建立体的评价模式综合运用

多种评价方法全面科学地评估学生发展状况充分调动以评价促发展的教育功能 新课程发展性评价框架

不同的层面均有多种评价方式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构建的网络式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从学习

过程角度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从评价方法角度定性

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定性评价全面灵活的特点从评价工具角度测验评价档案袋评价表现

94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性评价苏格拉底讨论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苏格拉底讨论式评价等过程性评价

的功能从评价主体看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强调重视他人评价中的学生评价(这里特指学生间的相

互评价)家长评价及其他人士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图)

(三)建立三维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由平面走向立体 传统学生评价的内容局限于思想道德评价和学习

成绩评价其中思想品德评价不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等方面的观念及行为的总体的综合

性的评价而是集中于政治思想的评价道德法制评价也立足于学校这个小圈子是一种狭隘的遵守校纪校

规的评价学生个体作为社会的人身处校园的围墙以外更大的社会群体时与人交往过程中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评价缺失心理评价几乎无处落实学习成绩评价则局限ldquo双基rdquo学生心理发育价值观形成以及学

习的策略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在学习成绩评价中更是不见踪迹所以传统学生评价的内容局限性极大很难

全面展现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也很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纲要》强调课程标准的制定应ldquo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rdquo [4]6这也为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框架 在《纲要》的指导下各学科在课

程标准制定时都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综合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均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构建立体的评价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评价的内涵首先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这里所说的ldquo教育rdquo即

是指知识与技能之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养 新课程学科教学中传统的思想道德评价已远远不能囊

括其内涵学生评价不再拘泥于思想道德评价与学习成绩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成为学生评价的重

要内容情感不仅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还包括喜怒哀乐真善美丑爱恨情仇等丰富的内心体

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不仅强调个

人价值的实现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

的统一 新课程的学生评价在强调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放到了同等重要的

位置并丰富其内涵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从而真正实现ldquo全面发展的人rdquo的培养其次强调过程方法的评价 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集中于知识与技能评价不包括过程与方法评价 新

课程中的ldquo过程与方法rdquo意指学科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传统意义上的基本知识与基本

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策略 ldquo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

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rdquo [5]181 迈克卡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学习资

源管理策略 这为我们构建新课程过程方法评价体系的框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理论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广义知识分类认为

0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后者包括认知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以及

动作技能[6]145 按照加涅的理论传统的学生评价显然不完善它的评价范围仅包括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

知识的部分内容智慧技能及动作技能即新课程提及的ldquo知识与技能rdquo的评价而忽略了程序性知识的一个

重要部分mdashmdashmdash认知策略的评价 加涅认为陈述性知识指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回答的主要是世界是什么的问

题这类知识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因而又被称为记忆性知识或语义知识这是传统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程序

性知识是指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本质上它是一套由

概念规则构成的办事的操作步骤 加涅进一步把程序性知识分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以及对内调控

两类前者是智慧技能后者是认知策略程序性知识当中传统学生评价侧重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评价而新课程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认知策

略的评价 新课程的过程方法评价板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认知策略它包括注意策略观察策略记忆

策略思维策略等即新课程评价中应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方面方法上的优化程

度效率高低 如语文学科大量经典篇目需要记忆传统评价是通过默写或背诵检查记忆的结果(陈述性

知识)新课程除此之外还强调对过程方法(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策略)予以评价即还要关注学生记忆过程

中是死记硬背还是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讲究记忆策略是否有效地提高了记忆质量与效率 这样的评价不

仅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本身更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受益终身此外新课程的过程方法评价还包括元认知策略评价和学习资源管理策略评价元认知ldquo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它是以认知过程

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rdquo [7]312 元认知策略评价包括对元认知知

识元认知经验元认知监控等的评价其中的重点是元认知监控的评价即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在认知

任务的计划驾控检查并补救等能力方面的评价其次是元认知知识的评价主要有学生对自身认知水平认知风格认知倾向的认识(包括对自身的认识以及与他人的差异的认识)还有对认知目标各方面的把握

能力对认知策略的把握能力等等 元认知策略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及自我在群体当中的

位置帮助学生自我计划管理调控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传统教学体系中无法想象的内容它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如时间的安排时间表的制定)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如学习环境的选择布置)努力管理策略(如学习意志的强化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心态的调整等)寻求

支持策略(如寻求教师同学或其他人士的帮助支持)等的评价 成功的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适应

环境并学会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优化学习过程直至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掌握了学习资源管理

策略学生才可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说真正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三  新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构建了一个以ldquo促发展rdquo为核心任务的学生评价体系但学生评价最终主要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学

生评价得以完成 不同学科关照世界的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时的认知方

式也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学生评价呈现不同的特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尤其是语文课程中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教学赋

予语文学科极强的审美性与情感性使得语文学科较之于其他学科有自身独特的课程价值因而语文学科的

学生评价在遵循新课程评价的基本评价理念与规律的同时也应注重独自的特性(一)语文学科的文化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文化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

质的表述是语文ldquo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这体现了对语文性质的深刻理解主要包括三方面涵义其一语言是ldquo重要的文化载体rdquo其二语文是ldquo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其三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

这一表述首先肯定了语文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ldquo语文rdquo究竟是什么 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或是语言文章语文独立设科的百年以来争论不息 但无论怎样理解语文的含义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基础

工具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符号它担负着民族以及人类文化传承活化更新的重任它已经成为了ldquo社会生

1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活的一面镜子rdquo 语言中的社会文化ldquo随着语言成分传承下来 这些语言成分成为保留历史和文化的化石因此可以说语言符号首先是文化的忠实记录者rdquo [8]20

其次这一表述肯定了语文是ldquo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无法与它承载的信息截然分

开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具有文化的粘着性汉语言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生动再现它积淀着民

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语文课程

的内容无论是文学的文化的或是一般文章它记载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粘着于汉语言文字而展现因而语文不仅担负着民族文化人类文化传承活化更新的重任它本身就人类文化的精彩篇章

再次这一表述还肯定了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 我国学者胡潇认为ldquo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lsquo人化rsquo与lsquo化人rsquo相统一的现象rdquoldquo文化的这种本质特性有显在和隐在的两个方面 其显在的方面可以是人们的

主动创造自觉变革与有形建设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人化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能动性和自为性rdquoldquo其隐

在的方面则主要是人们之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文化规范文化制约与无形秩序 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化人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受动性和自在性 它是文化的内化或人的社会化是人向对象世界的生成rdquo他强调

ldquo文化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性之人的问题对文化的关注终究是对人对人的社会的

关注rdquoldquo无论何种文化运动何种文化建设终究是人的革新人的建树rdquo [9]34 文化是ldquo人化rdquo与ldquo化人rdquo的统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塑造着人这样的认识决定了语文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语

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人类文化经典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同时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革新与发展 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文化创造文化同时

又被文化塑造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这既是一个ldquo人化rdquo的过程又是一个ldquo化人rdquo的过程 因而曹明海认为把语文教育视为一个文化过程首先是因为它能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其次是因为它能促进学生

认知的发展使其具备高质量的文化知识积累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文化创造提供

了保障[8]46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促发展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学生评价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

组成部分无论是评价目的还是评价内容与方式都决定了其文化性的本质特征而文化性特征是语文学科学

生评价的基本特征(二)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首先体

现为以教育目标为基本框架的三维综合评价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ldquo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rdquo [10]1这里言及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方法过程包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

信息的能力包括运用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

趣等等 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应当包括上述诸多方面的评价即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评价其次还体现为语言能力的综合评价 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智力强项但在其智力结构体系中语言智力

毫无疑问是核心智能之一 语言智力是发展其他智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 加德

纳认为即便是以语言智能为强项的群体不同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擅长演讲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阅读等等 就学生个体而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不一定都是平衡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使

学生语言智力的整体提高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使这种不平衡走向平衡 因而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

应当充分发挥其促发展的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以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三)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审美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主

要体现为对审美能力评价的重视 上个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以来随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审美教育得以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语

文学科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审美教育上有一定的优势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审美教育已经成

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双方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

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ldquo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

展rdquo 并指出ldquo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

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rdquo [11]2语文学科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评价 这里所说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

力与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A]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8]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9]胡潇文化的形上之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On StudentEvaluation of New Curriculum and Chinese Subject

JIN Tong(Chines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Funda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takes as its basic idea ldquopromoting developmentthrough evaluationrdquo and requires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evaluation while different subjects view theworld in different ways and hav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which determin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student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Chinese is a learning subject of tool and humanism with large amount of Chinese as well as foreign literary work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which endows the subjectwith strong aesthetic as well as affective nature and peculiar value as opposed to other subjects which inturn requires the subject to accor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alstudent evaluation

Key wordsstudent evaluation Chinese subject developmental cultural aesthetic

[责任编辑李大明]

3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性评价苏格拉底讨论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苏格拉底讨论式评价等过程性评价

的功能从评价主体看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强调重视他人评价中的学生评价(这里特指学生间的相

互评价)家长评价及其他人士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图)

(三)建立三维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由平面走向立体 传统学生评价的内容局限于思想道德评价和学习

成绩评价其中思想品德评价不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等方面的观念及行为的总体的综合

性的评价而是集中于政治思想的评价道德法制评价也立足于学校这个小圈子是一种狭隘的遵守校纪校

规的评价学生个体作为社会的人身处校园的围墙以外更大的社会群体时与人交往过程中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评价缺失心理评价几乎无处落实学习成绩评价则局限ldquo双基rdquo学生心理发育价值观形成以及学

习的策略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在学习成绩评价中更是不见踪迹所以传统学生评价的内容局限性极大很难

全面展现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也很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纲要》强调课程标准的制定应ldquo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rdquo [4]6这也为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框架 在《纲要》的指导下各学科在课

程标准制定时都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综合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均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构建立体的评价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评价的内涵首先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这里所说的ldquo教育rdquo即

是指知识与技能之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养 新课程学科教学中传统的思想道德评价已远远不能囊

括其内涵学生评价不再拘泥于思想道德评价与学习成绩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成为学生评价的重

要内容情感不仅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还包括喜怒哀乐真善美丑爱恨情仇等丰富的内心体

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不仅强调个

人价值的实现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

的统一 新课程的学生评价在强调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放到了同等重要的

位置并丰富其内涵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从而真正实现ldquo全面发展的人rdquo的培养其次强调过程方法的评价 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集中于知识与技能评价不包括过程与方法评价 新

课程中的ldquo过程与方法rdquo意指学科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传统意义上的基本知识与基本

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策略 ldquo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

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rdquo [5]181 迈克卡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学习资

源管理策略 这为我们构建新课程过程方法评价体系的框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理论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广义知识分类认为

0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后者包括认知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以及

动作技能[6]145 按照加涅的理论传统的学生评价显然不完善它的评价范围仅包括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

知识的部分内容智慧技能及动作技能即新课程提及的ldquo知识与技能rdquo的评价而忽略了程序性知识的一个

重要部分mdashmdashmdash认知策略的评价 加涅认为陈述性知识指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回答的主要是世界是什么的问

题这类知识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因而又被称为记忆性知识或语义知识这是传统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程序

性知识是指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本质上它是一套由

概念规则构成的办事的操作步骤 加涅进一步把程序性知识分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以及对内调控

两类前者是智慧技能后者是认知策略程序性知识当中传统学生评价侧重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评价而新课程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认知策

略的评价 新课程的过程方法评价板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认知策略它包括注意策略观察策略记忆

策略思维策略等即新课程评价中应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方面方法上的优化程

度效率高低 如语文学科大量经典篇目需要记忆传统评价是通过默写或背诵检查记忆的结果(陈述性

知识)新课程除此之外还强调对过程方法(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策略)予以评价即还要关注学生记忆过程

中是死记硬背还是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讲究记忆策略是否有效地提高了记忆质量与效率 这样的评价不

仅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本身更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受益终身此外新课程的过程方法评价还包括元认知策略评价和学习资源管理策略评价元认知ldquo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它是以认知过程

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rdquo [7]312 元认知策略评价包括对元认知知

识元认知经验元认知监控等的评价其中的重点是元认知监控的评价即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在认知

任务的计划驾控检查并补救等能力方面的评价其次是元认知知识的评价主要有学生对自身认知水平认知风格认知倾向的认识(包括对自身的认识以及与他人的差异的认识)还有对认知目标各方面的把握

能力对认知策略的把握能力等等 元认知策略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及自我在群体当中的

位置帮助学生自我计划管理调控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传统教学体系中无法想象的内容它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如时间的安排时间表的制定)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如学习环境的选择布置)努力管理策略(如学习意志的强化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心态的调整等)寻求

支持策略(如寻求教师同学或其他人士的帮助支持)等的评价 成功的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适应

环境并学会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优化学习过程直至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掌握了学习资源管理

策略学生才可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说真正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三  新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构建了一个以ldquo促发展rdquo为核心任务的学生评价体系但学生评价最终主要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学

生评价得以完成 不同学科关照世界的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时的认知方

式也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学生评价呈现不同的特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尤其是语文课程中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教学赋

予语文学科极强的审美性与情感性使得语文学科较之于其他学科有自身独特的课程价值因而语文学科的

学生评价在遵循新课程评价的基本评价理念与规律的同时也应注重独自的特性(一)语文学科的文化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文化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

质的表述是语文ldquo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这体现了对语文性质的深刻理解主要包括三方面涵义其一语言是ldquo重要的文化载体rdquo其二语文是ldquo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其三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

这一表述首先肯定了语文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ldquo语文rdquo究竟是什么 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或是语言文章语文独立设科的百年以来争论不息 但无论怎样理解语文的含义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基础

工具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符号它担负着民族以及人类文化传承活化更新的重任它已经成为了ldquo社会生

1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活的一面镜子rdquo 语言中的社会文化ldquo随着语言成分传承下来 这些语言成分成为保留历史和文化的化石因此可以说语言符号首先是文化的忠实记录者rdquo [8]20

其次这一表述肯定了语文是ldquo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无法与它承载的信息截然分

开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具有文化的粘着性汉语言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生动再现它积淀着民

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语文课程

的内容无论是文学的文化的或是一般文章它记载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粘着于汉语言文字而展现因而语文不仅担负着民族文化人类文化传承活化更新的重任它本身就人类文化的精彩篇章

再次这一表述还肯定了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 我国学者胡潇认为ldquo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lsquo人化rsquo与lsquo化人rsquo相统一的现象rdquoldquo文化的这种本质特性有显在和隐在的两个方面 其显在的方面可以是人们的

主动创造自觉变革与有形建设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人化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能动性和自为性rdquoldquo其隐

在的方面则主要是人们之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文化规范文化制约与无形秩序 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化人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受动性和自在性 它是文化的内化或人的社会化是人向对象世界的生成rdquo他强调

ldquo文化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性之人的问题对文化的关注终究是对人对人的社会的

关注rdquoldquo无论何种文化运动何种文化建设终究是人的革新人的建树rdquo [9]34 文化是ldquo人化rdquo与ldquo化人rdquo的统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塑造着人这样的认识决定了语文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语

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人类文化经典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同时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革新与发展 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文化创造文化同时

又被文化塑造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这既是一个ldquo人化rdquo的过程又是一个ldquo化人rdquo的过程 因而曹明海认为把语文教育视为一个文化过程首先是因为它能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其次是因为它能促进学生

认知的发展使其具备高质量的文化知识积累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文化创造提供

了保障[8]46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促发展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学生评价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

组成部分无论是评价目的还是评价内容与方式都决定了其文化性的本质特征而文化性特征是语文学科学

生评价的基本特征(二)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首先体

现为以教育目标为基本框架的三维综合评价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ldquo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rdquo [10]1这里言及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方法过程包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

信息的能力包括运用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

趣等等 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应当包括上述诸多方面的评价即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评价其次还体现为语言能力的综合评价 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智力强项但在其智力结构体系中语言智力

毫无疑问是核心智能之一 语言智力是发展其他智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 加德

纳认为即便是以语言智能为强项的群体不同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擅长演讲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阅读等等 就学生个体而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不一定都是平衡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使

学生语言智力的整体提高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使这种不平衡走向平衡 因而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

应当充分发挥其促发展的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以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三)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审美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主

要体现为对审美能力评价的重视 上个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以来随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审美教育得以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语

文学科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审美教育上有一定的优势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审美教育已经成

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双方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

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ldquo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

展rdquo 并指出ldquo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

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rdquo [11]2语文学科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评价 这里所说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

力与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A]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8]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9]胡潇文化的形上之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On StudentEvaluation of New Curriculum and Chinese Subject

JIN Tong(Chines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Funda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takes as its basic idea ldquopromoting developmentthrough evaluationrdquo and requires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evaluation while different subjects view theworld in different ways and hav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which determin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student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Chinese is a learning subject of tool and humanism with large amount of Chinese as well as foreign literary work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which endows the subjectwith strong aesthetic as well as affective nature and peculiar value as opposed to other subjects which inturn requires the subject to accor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alstudent evaluation

Key wordsstudent evaluation Chinese subject developmental cultural aesthetic

[责任编辑李大明]

3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后者包括认知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以及

动作技能[6]145 按照加涅的理论传统的学生评价显然不完善它的评价范围仅包括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

知识的部分内容智慧技能及动作技能即新课程提及的ldquo知识与技能rdquo的评价而忽略了程序性知识的一个

重要部分mdashmdashmdash认知策略的评价 加涅认为陈述性知识指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回答的主要是世界是什么的问

题这类知识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因而又被称为记忆性知识或语义知识这是传统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程序

性知识是指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本质上它是一套由

概念规则构成的办事的操作步骤 加涅进一步把程序性知识分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以及对内调控

两类前者是智慧技能后者是认知策略程序性知识当中传统学生评价侧重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评价而新课程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认知策

略的评价 新课程的过程方法评价板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认知策略它包括注意策略观察策略记忆

策略思维策略等即新课程评价中应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方面方法上的优化程

度效率高低 如语文学科大量经典篇目需要记忆传统评价是通过默写或背诵检查记忆的结果(陈述性

知识)新课程除此之外还强调对过程方法(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策略)予以评价即还要关注学生记忆过程

中是死记硬背还是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讲究记忆策略是否有效地提高了记忆质量与效率 这样的评价不

仅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本身更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受益终身此外新课程的过程方法评价还包括元认知策略评价和学习资源管理策略评价元认知ldquo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它是以认知过程

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rdquo [7]312 元认知策略评价包括对元认知知

识元认知经验元认知监控等的评价其中的重点是元认知监控的评价即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在认知

任务的计划驾控检查并补救等能力方面的评价其次是元认知知识的评价主要有学生对自身认知水平认知风格认知倾向的认识(包括对自身的认识以及与他人的差异的认识)还有对认知目标各方面的把握

能力对认知策略的把握能力等等 元认知策略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及自我在群体当中的

位置帮助学生自我计划管理调控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传统教学体系中无法想象的内容它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如时间的安排时间表的制定)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如学习环境的选择布置)努力管理策略(如学习意志的强化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心态的调整等)寻求

支持策略(如寻求教师同学或其他人士的帮助支持)等的评价 成功的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适应

环境并学会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优化学习过程直至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掌握了学习资源管理

策略学生才可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说真正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三  新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构建了一个以ldquo促发展rdquo为核心任务的学生评价体系但学生评价最终主要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学

生评价得以完成 不同学科关照世界的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时的认知方

式也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学生评价呈现不同的特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尤其是语文课程中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教学赋

予语文学科极强的审美性与情感性使得语文学科较之于其他学科有自身独特的课程价值因而语文学科的

学生评价在遵循新课程评价的基本评价理念与规律的同时也应注重独自的特性(一)语文学科的文化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文化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

质的表述是语文ldquo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这体现了对语文性质的深刻理解主要包括三方面涵义其一语言是ldquo重要的文化载体rdquo其二语文是ldquo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其三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

这一表述首先肯定了语文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ldquo语文rdquo究竟是什么 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或是语言文章语文独立设科的百年以来争论不息 但无论怎样理解语文的含义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基础

工具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符号它担负着民族以及人类文化传承活化更新的重任它已经成为了ldquo社会生

1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活的一面镜子rdquo 语言中的社会文化ldquo随着语言成分传承下来 这些语言成分成为保留历史和文化的化石因此可以说语言符号首先是文化的忠实记录者rdquo [8]20

其次这一表述肯定了语文是ldquo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无法与它承载的信息截然分

开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具有文化的粘着性汉语言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生动再现它积淀着民

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语文课程

的内容无论是文学的文化的或是一般文章它记载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粘着于汉语言文字而展现因而语文不仅担负着民族文化人类文化传承活化更新的重任它本身就人类文化的精彩篇章

再次这一表述还肯定了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 我国学者胡潇认为ldquo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lsquo人化rsquo与lsquo化人rsquo相统一的现象rdquoldquo文化的这种本质特性有显在和隐在的两个方面 其显在的方面可以是人们的

主动创造自觉变革与有形建设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人化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能动性和自为性rdquoldquo其隐

在的方面则主要是人们之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文化规范文化制约与无形秩序 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化人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受动性和自在性 它是文化的内化或人的社会化是人向对象世界的生成rdquo他强调

ldquo文化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性之人的问题对文化的关注终究是对人对人的社会的

关注rdquoldquo无论何种文化运动何种文化建设终究是人的革新人的建树rdquo [9]34 文化是ldquo人化rdquo与ldquo化人rdquo的统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塑造着人这样的认识决定了语文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语

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人类文化经典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同时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革新与发展 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文化创造文化同时

又被文化塑造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这既是一个ldquo人化rdquo的过程又是一个ldquo化人rdquo的过程 因而曹明海认为把语文教育视为一个文化过程首先是因为它能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其次是因为它能促进学生

认知的发展使其具备高质量的文化知识积累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文化创造提供

了保障[8]46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促发展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学生评价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

组成部分无论是评价目的还是评价内容与方式都决定了其文化性的本质特征而文化性特征是语文学科学

生评价的基本特征(二)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首先体

现为以教育目标为基本框架的三维综合评价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ldquo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rdquo [10]1这里言及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方法过程包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

信息的能力包括运用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

趣等等 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应当包括上述诸多方面的评价即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评价其次还体现为语言能力的综合评价 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智力强项但在其智力结构体系中语言智力

毫无疑问是核心智能之一 语言智力是发展其他智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 加德

纳认为即便是以语言智能为强项的群体不同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擅长演讲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阅读等等 就学生个体而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不一定都是平衡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使

学生语言智力的整体提高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使这种不平衡走向平衡 因而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

应当充分发挥其促发展的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以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三)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审美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主

要体现为对审美能力评价的重视 上个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以来随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审美教育得以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语

文学科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审美教育上有一定的优势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审美教育已经成

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双方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

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ldquo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

展rdquo 并指出ldquo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

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rdquo [11]2语文学科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评价 这里所说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

力与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A]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8]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9]胡潇文化的形上之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On StudentEvaluation of New Curriculum and Chinese Subject

JIN Tong(Chines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Funda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takes as its basic idea ldquopromoting developmentthrough evaluationrdquo and requires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evaluation while different subjects view theworld in different ways and hav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which determin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student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Chinese is a learning subject of tool and humanism with large amount of Chinese as well as foreign literary work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which endows the subjectwith strong aesthetic as well as affective nature and peculiar value as opposed to other subjects which inturn requires the subject to accor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alstudent evaluation

Key wordsstudent evaluation Chinese subject developmental cultural aesthetic

[责任编辑李大明]

3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活的一面镜子rdquo 语言中的社会文化ldquo随着语言成分传承下来 这些语言成分成为保留历史和文化的化石因此可以说语言符号首先是文化的忠实记录者rdquo [8]20

其次这一表述肯定了语文是ldquo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无法与它承载的信息截然分

开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具有文化的粘着性汉语言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生动再现它积淀着民

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语文课程

的内容无论是文学的文化的或是一般文章它记载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粘着于汉语言文字而展现因而语文不仅担负着民族文化人类文化传承活化更新的重任它本身就人类文化的精彩篇章

再次这一表述还肯定了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 我国学者胡潇认为ldquo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lsquo人化rsquo与lsquo化人rsquo相统一的现象rdquoldquo文化的这种本质特性有显在和隐在的两个方面 其显在的方面可以是人们的

主动创造自觉变革与有形建设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人化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能动性和自为性rdquoldquo其隐

在的方面则主要是人们之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文化规范文化制约与无形秩序 这更多地体现为lsquo化人rsquo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受动性和自在性 它是文化的内化或人的社会化是人向对象世界的生成rdquo他强调

ldquo文化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性之人的问题对文化的关注终究是对人对人的社会的

关注rdquoldquo无论何种文化运动何种文化建设终究是人的革新人的建树rdquo [9]34 文化是ldquo人化rdquo与ldquo化人rdquo的统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塑造着人这样的认识决定了语文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语

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人类文化经典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同时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革新与发展 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文化创造文化同时

又被文化塑造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这既是一个ldquo人化rdquo的过程又是一个ldquo化人rdquo的过程 因而曹明海认为把语文教育视为一个文化过程首先是因为它能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其次是因为它能促进学生

认知的发展使其具备高质量的文化知识积累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文化创造提供

了保障[8]46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促发展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学生评价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

组成部分无论是评价目的还是评价内容与方式都决定了其文化性的本质特征而文化性特征是语文学科学

生评价的基本特征(二)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综合性首先体

现为以教育目标为基本框架的三维综合评价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ldquo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rdquo [10]1这里言及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方法过程包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

信息的能力包括运用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

趣等等 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应当包括上述诸多方面的评价即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评价其次还体现为语言能力的综合评价 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智力强项但在其智力结构体系中语言智力

毫无疑问是核心智能之一 语言智力是发展其他智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 加德

纳认为即便是以语言智能为强项的群体不同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擅长演讲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阅读等等 就学生个体而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不一定都是平衡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使

学生语言智力的整体提高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使这种不平衡走向平衡 因而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

应当充分发挥其促发展的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以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三)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审美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 语文学科学生评价的审美性主

要体现为对审美能力评价的重视 上个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以来随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审美教育得以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语

文学科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审美教育上有一定的优势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审美教育已经成

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双方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

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ldquo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

展rdquo 并指出ldquo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

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rdquo [11]2语文学科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评价 这里所说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

力与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A]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8]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9]胡潇文化的形上之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On StudentEvaluation of New Curriculum and Chinese Subject

JIN Tong(Chines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Funda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takes as its basic idea ldquopromoting developmentthrough evaluationrdquo and requires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evaluation while different subjects view theworld in different ways and hav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which determin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student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Chinese is a learning subject of tool and humanism with large amount of Chinese as well as foreign literary work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which endows the subjectwith strong aesthetic as well as affective nature and peculiar value as opposed to other subjects which inturn requires the subject to accor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alstudent evaluation

Key wordsstudent evaluation Chinese subject developmental cultural aesthetic

[责任编辑李大明]

3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ldquo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

展rdquo 并指出ldquo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

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rdquo [11]2语文学科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评价 这里所说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

力与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A]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8]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9]胡潇文化的形上之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On StudentEvaluation of New Curriculum and Chinese Subject

JIN Tong(Chines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Funda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takes as its basic idea ldquopromoting developmentthrough evaluationrdquo and requires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evaluation while different subjects view theworld in different ways and hav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which determin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student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Chinese is a learning subject of tool and humanism with large amount of Chinese as well as foreign literary work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which endows the subjectwith strong aesthetic as well as affective nature and peculiar value as opposed to other subjects which inturn requires the subject to accor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alstudent evaluation

Key wordsstudent evaluation Chinese subject developmental cultural aesthetic

[责任编辑李大明]

35

    靳  彤  论新课程学生评价与语文学科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