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黃仁宗,台灣首府大學休閒設施規劃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錢中明,圖文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摘要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效應加劇,水資源短缺漸成重大議題。都市污水或工業 區廢水的再生利用,已成為未來主流發展趨勢。國內廢水回收再利用技術,目前 以薄膜技術為主流。然近年來,電吸附技術的發展,使其在廢水的再生利用方面, 極具實用價值。唯其實際應用與操作的驗證數據,仍相當匱乏。本研究乃以電吸 附模型廠,選取兩家實際生產的工廠(不銹鋼廠與造紙廠),進行 12-14 天的現場 可行性測試,以評估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實廠水回收再利用之潛力。由測試結果發 現,整體而言,水回收率可達到 75%以上,同時電吸附技術對去除鹽類或重金屬 相當有效,平均去除率達到 70-80%,而每噸水耗電量也相當節省,約在 1-2 之間。但在去除 COD 方面,目前約僅可達到 50-60%去除率。本研究的數據顯示, 電吸附技術在廢水回收再利用方面,確具實用價值與競爭力。 關鍵字:廢水回收、高級處理、電吸附技術、電容去離子、除鹽技術 一、 前言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效應加劇,水資源短缺成為舉世關切的問題。事實 上,都市污水或工業區廢水的再生利用,是水資源永續利用的重要環節,更是未 來的主流發展趨勢。我國目前對水回收再生利用雖無專責單一法令,但科學工業 園區對新設事業製程水的回收須達到85% ,全區用水回收率須達到75%以上(莊順 興等,2009)。而工業局亦積極輔導傳統製造業進行節水與回收再生利用,並希 望於2021年,推動全國工業用水回收率達到65%。目前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及工 業區污水處理廠合計75處,合計處理水量可達380CMD,確是一巨大的新興水 資源來源,若能予以再生利用,將可解決我國水源不足的問題(歐陽嶠暉, 2010)而廢污水的再生利用技術,目前國內較普遍採用的技術為在二級放流水之 後,增加處理單元如過濾、活性碳吸附及離子交換或過濾、薄膜過濾(MFUF) 與逆滲透(RO)(陳弘田等,2007)。其中薄膜技術(MBRUF、及RO)最常 被採用。由於薄膜係屬壓力驅動技術,故也有一些不易克服的缺點,如價錢昂貴, 電耗較高,有積垢問題,RO容易堵塞,需提高其清洗頻率,致中水回收率衰退 等。針對薄膜的缺點,電耗低且非堵塞的替代處理技術(alternative technology), 即顯得非常具有吸引力。其中,最具實用價值的則應屬電化學技術,如電吸附技 (electrosorption)或電容去離子(capacitive deionization)技術(Farmer et al., 1995)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黃仁宗,台灣首府大學休閒設施規劃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錢中明,圖文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摘要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效應加劇,水資源短缺漸成重大議題。都市污水或工業

區廢水的再生利用,已成為未來主流發展趨勢。國內廢水回收再利用技術,目前

以薄膜技術為主流。然近年來,電吸附技術的發展,使其在廢水的再生利用方面,

極具實用價值。唯其實際應用與操作的驗證數據,仍相當匱乏。本研究乃以電吸

附模型廠,選取兩家實際生產的工廠(不銹鋼廠與造紙廠),進行 12-14 天的現場

可行性測試,以評估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實廠水回收再利用之潛力。由測試結果發

現,整體而言,水回收率可達到 75%以上,同時電吸附技術對去除鹽類或重金屬

相當有效,平均去除率達到 70-80%,而每噸水耗電量也相當節省,約在 1-2 度

之間。但在去除 COD 方面,目前約僅可達到 50-60%去除率。本研究的數據顯示,

電吸附技術在廢水回收再利用方面,確具實用價值與競爭力。

關鍵字:廢水回收、高級處理、電吸附技術、電容去離子、除鹽技術

一、 前言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效應加劇,水資源短缺成為舉世關切的問題。事實

上,都市污水或工業區廢水的再生利用,是水資源永續利用的重要環節,更是未

來的主流發展趨勢。我國目前對水回收再生利用雖無專責單一法令,但科學工業

園區對新設事業製程水的回收須達到85%,全區用水回收率須達到75%以上(莊順

興等,2009)。而工業局亦積極輔導傳統製造業進行節水與回收再生利用,並希

望於2021年,推動全國工業用水回收率達到65%。目前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及工

業區污水處理廠合計75處,合計處理水量可達380萬CMD,確是一巨大的新興水

資源來源,若能予以再生利用,將可解決我國水源不足的問題(歐陽嶠暉,2010)。

而廢污水的再生利用技術,目前國內較普遍採用的技術為在二級放流水之

後,增加處理單元如過濾、活性碳吸附及離子交換或過濾、薄膜過濾(MF、UF)

與逆滲透(RO)等(陳弘田等,2007)。其中薄膜技術(含MBR、UF、及RO等)最常

被採用。由於薄膜係屬壓力驅動技術,故也有一些不易克服的缺點,如價錢昂貴,

電耗較高,有積垢問題,RO容易堵塞,需提高其清洗頻率,致中水回收率衰退

等。針對薄膜的缺點,電耗低且非堵塞的替代處理技術(alternative technology),

即顯得非常具有吸引力。其中,最具實用價值的則應屬電化學技術,如電吸附技

術(electrosorption)或電容去離子(capacitive deionization)技術(Farmer et al., 1995)。

Page 2: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化、硬度去除、飲用水高級處理,以及廢水回收再利用等(Oren, 2008)。相較於

薄膜技術,電吸附具有離子去除效果顯著、耗電量低、無二次污染、前處理要求

低及操作及維護簡便等特色(Welgemoed, 2005; Oren, 2008;陳榕等,2006)。雖然

大量的實驗數據已證實電吸附技術在離子去除上的優越性,但是實廠的驗證數據

還很少。因此,本研究主要的目的,乃是將電吸附技術,透過組裝成模型廠,直

接應用於工廠排放水的處理,以評估其處理成效,並驗證其實際應用可行性。

二、 文獻回顧電容去離子(CDI)或電吸附(ES)技術之原理,簡示如下圖 1,說明如后。當

鹽水或電解質水溶液流經正負電極層之間,溶液中的正離子與負離子,因受到電

場之影響,將分別向陰級與陽極移動,並集中吸附於多孔隙電極材料(如活性碳)

的表面上。基本上,電吸附是一種不涉及電子得失的非法拉第過程,通過電化學

與物理吸附作用,溶液中的離子,可迅速被移除。反之,將電場去除,則可將吸

附於電極表面的離子予以脫附出來。這個過程,稱之為電極再生。

圖 1. 電容去離子或電吸附原理的示意圖(after Hou, 2008)

相當多的研究已證實電吸附法對 Na+, Rb+, Ca2+, Cu2+, Zn2+, Pb2+, Mn2+,Co2+, Cr3+, Cr6+, Cl-, Br-, NO2

-, NO3-, SO4

2-等離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Farmer et al., 1996;Gabelich et al., 2002; 鄭喬薇,2007;王秀麗等,2008;Huang and Su,2010)。另外,研究也發現電吸附對有機物的吸附與降解也有一定成效,如酚類,

苯胺(aniline)與硝基苯(nitrobenzene)等(Han et al., 2007),吡嗪(1,4-pyrazine)及奎

林(1-quinoline)(Niu and Conway, 2003)。Fan et al. (2008)使用活性碳纖維(ACF)電極處理染料(Amaranth azo dye),發現除能有效去除色度外,也同時能去除 30-60%的 COD 與 TOC。Jain et al. (2009)採用金屬電極處理染料(azo dye metanil yellow)時,也發現 COD 有良好的去除率,分別為 87%(鐵電極)與 92%(鉑電極),而電化

氧化與還原是 COD 主要的去除機制。

Page 3: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然就技術面而言,電吸附的技術關鍵實在於多孔隙的電極吸附材料。優良

的電極吸附材料必須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低電阻,大的比表面積,能提供大量的

電雙層,及再生能力佳等性質(Hou, 2008; 陳榕等,2006;王鑫等,2010)。所以

具有大的比表面積的碳材料,乃成為重要的電極吸附材料。其中,碳氣凝膠(carbon aerogel),具有優異電吸附材料的性質,經加州大學 Lawrence Live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在 1990 年代成功驗證其在水處理上的優越性後(Farmer et. al., 1995; Richardson et. al., 1996;Farmer et. al., 1997),大幅提升電吸附技術的實際可應用

性與競爭力。而目前較優異的電極表面材料,有石墨電極、活性碳電極、活性碳

纖維、碳氣凝膠與奈米碳管等五種(王鑫等,2010)。不過,電吸附法也有一些限制。研究發現進流水污染物的濃度較低者,其

去除率較佳(Farmer et. al., 1997),因此必須要有預處理的階段。同時為避免因為

高鹼度造成電極表層結垢,以致影響電極的除鹽效果,研究已指出應將進流水中

的 HCO3−濃度控制在 100mg/L 以下(趙雪娜等,2008)。一般而言,欲獲得良好的

處理成效,進流水的水質參數應控制如下:電導率≤500μS/cm、COD≤100 mg/L、濁度≤5 NTU、SS≤5 mg/L 及油脂≤3mg/L(韓寒等,2010)。

三、 研究方法3.1 試驗目的

本研究選取二個實際生產的工廠(不銹鋼廠與造紙廠),其中不銹鋼廠廢水

量為 11,000CMD,而造紙廠為 9,000CMD,進行現場模型廠可行性測試,以評估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實廠水回收再利用之潛力。基本上,水回收率要達到 75%以

上。同時電導度與 COD 之去除率須分別達到 70%與 50%以上。兩廠水質基本資

料與處理目標,整理示如下表 1。

表 1. 工廠水質基本資料與處理目標

水質參數 不銹鋼廠 造紙廠

項目 單位 進流水 處理水 去除率 進流水 處理水 去除率

pH 7.5~8.5 6~9 - 6~9 7~7.5 -COD mg/l ≤90 ≤50 ≥50% ≤50 ≤20 -硬度 mg/l ≤430 ≤150 - ≤400 80~120 -鹼度 mg/l ≤550 ≤150 - - - -

電導度 μS/cm ≤3000 ≤800 ≥70% ≤2500 ≤800 ≥70%

3.2 試驗設備除了進水槽尺寸不同外,本試驗採用的主要設備如下:

電吸附系統:模組型號 EMK400,1 套,規模 0.5-2 m3/h; 保安過濾器:Φ200×1200×3,精度 10μm,3 套(1 套備用);

抽水泵:流量 2 m3/h,揚程 14m,功率 0.37kW,2 台;

加酸計量泵:最大流量 0.79L/h,功率 0.11kW,1 台;

曝氣泵:氣量 450L/min,功率 0.3 kW,1 台;

沈水式泵:流量 4 m3/h,揚程 35m,功率 1.1 kW;

下圖 2 為本研究現場模型廠之照片,包括進水槽與電吸附試驗模組。

Page 4: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圖 2. 現場模型廠照片

3.3 試驗流程與步驟

現場模型廠測試的時間,原則上至少一週。本研究則在不銹鋼廠與造紙廠分

別進行兩週與 12 天之現場測試,並每天採樣 1~2 次,以檢測其電導度、COD、

總鹼度、總硬度等水質參數。而模廠試驗操作流程分為二個步驟,分別為工作(處理)流程與反洗(再生)流程,如下圖 3 所示:

圖 3. 模廠試驗流程圖

試驗模組均至少包含兩組(A 與 B 模組),其工作與反沖洗流程,說明如后,

並簡示如下圖 4。

圖 4. 模型廠試驗操作示意圖

Page 5: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工作流程:因進流水 SS 過高,故先經砂濾後,始進入原水池,原水池中的水

經抽泵被打入過濾器,去除懸浮固體物或沉澱物後,水再被送入電吸附模組。水

中溶解性的鹽類被吸附,COD 被氧化,以達成水質淨化。

反沖洗流程:即模組的反沖洗過程(亦稱為再生)。反洗流程可根據進流水條

件以及回收率之要求,選擇不同反沖洗序列組合。本試驗為一級與二級反洗流

程,試驗以原水沖洗,排放濃縮水的 COD 濃度會略為升高。本試驗採相同的工

作與反洗流量,工作時間為 30 分鐘,反沖洗為 10 分鐘(進水為原水),故產水率

=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反洗時間) *100% =30/40=75%。

3.4 水質監測

為了瞭解電吸附模組的處理成效,本測試期間主要監測的水質項目為:pH、

COD、電導度、鹼度及硬度。採樣頻率為每日一到二次。

四、 結果與討論

4.1 不銹鋼廠的測試結果4.1.1 電導度

電導度與水中所含的無機酸、鹼、鹽的量有關。因此常用於推測水中離子的

總濃度或含鹽量。本試驗對電導度的處理效果,示如下圖 5。從兩週的試驗數據

觀察,進水和出水的電導度均比較穩定,進流水平均電導度為 2,675μS/cm;出流

水平均電導度為 785μS/cm,去除率介於 50-81%之間,平均去除率達 70.7%,符

合廠方電導度低於 800 μS/cm 與去除率高於 70%的要求(見表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不銹鋼廠

cond

ucti

vity

(uS/

cm)

試驗日期(day)

進流水

出流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0

40

60

80

100

電導

度去

除率

(%)

不銹鋼廠

圖 5. 電吸附對電導度的去除效果

4.1.2 COD

Page 6: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測試期間因污水廠部分設備損壞,致進流的 COD 由預設的 90 mg/L 以下,

大幅上揚至 240 mg/L 以上。試驗的最後一天,竟高達 698 mg/L。現場測試期間,

進流水 COD 平均濃度 329 mg/L,經電吸附後出流水 COD 平均濃度為 129 mg/L,去除率為 60.8%。而電吸附反沖洗濃縮水 COD 平均濃度為 291 mg/L,低於進流

原水的 329 mg/L。測試期間進流水、處理後的出水(產水)、再生過程產生的濃縮

水與自來水之比較,示如下圖 6,監測數據,示如圖 7。以回收水 75%計算,整

體 COD 去除率為: 1-(291*0.25+129*0.75)/329=48.5%,即 48.5% COD 被氧化去除。

圖 6. 進流原水、產水、濃縮水與自來水之比較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CO

D (

mg/

L)

試驗日期(day)

進流水

出流水

wastewater treatment malfunctio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0

102030405060708090

100

CO

D r

emov

al (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0102030405060708090100

圖 7. 電吸附對 COD 的去除效果

4.1.3 pH測試期間的進流水的 pH 相當穩定,約在 7.4-7.8 之間。而出流水的 pH 值均

小於 3.5,濃縮水的 pH 值範圍大致在 3.3~7.3 間,示如下圖 8。為防止因鹼度造

成積垢,進而影響電極的吸附效率,本模型廠在過濾前即以加酸計量泵進行酸鹼

Page 7: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中和,以降低進入電吸附模組的鹼度。在測試進行一週後,現場人員才拿到第一

次送驗報告,始知產水 pH 值偏低。造成 pH 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加酸曝氣除鹼度

的過程,加入過量的酸;另原廢水的 COD 較高,COD 氧化後的產物 CO2 溶解於

水中形成碳酸根,也會降低 pH。

另當出流水的 pH 在 3~4 之間,氫離子電導度的貢獻約為 150~200μS/cm,

此可說明何以測試初期與中期出流水的電導度略低於 800μs/cm(見上圖 5)。本試

驗後期乃對加酸進行調節減量,經調整加酸量後,出流水的 pH 即回升至 5-7 之

間(見下圖 8),且電導度也降至 400~500μS/cm 間,同時電導度的去除率也上升

達 81%以上(見上圖 5)。顯見 pH 是重要的程序控制因子。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3

4

5

6

7

8

pH

測試日期(day)

濃縮水

出流水

2

3

4

5

6

7

8

Acid addition adjustment

圖 8. 電吸附對 pH 的影響

4.1.4 耗電量

本試驗也同時對耗電量作了一天的完整記錄。A 與 B 模組的耗電量及產水

量資料,整理如下表 2。由表 2 可看出每噸水的耗電量,約在 1.94~2.22 kWh 之

間,其值的波動與原水的電導度的變化有關,電導度高時則耗電量也會升高。本

試驗所得的耗電量平均值為 2.09 kWh/ton。

表 2 模組的耗電量

參數 模組 A 模組 B 模組 B產水時間 30 min 30 min 30 min

耗電量, kWh 0.4 0.35 0.38

產水量, ton 0.18 0.18 0.18

每噸水耗電量, kWh/ton 2.22 1.94 2.11

4.2 造紙廠的測試結果4.2.1 電導度

Page 8: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本試驗對造紙廠污水電導度的處理效果,示如下圖 9。從 12 天的試驗數據

觀察,進水和出水的電導度相當穩定,進水的平均電導度為 1,766 μS/cm,出水

的平均電導度為 304 μS/cm,去除率均高於 70%,平均去除率達 82.6%,符合廠

方電導度低於 800μS/cm 與去除率高於 70%的要求(見表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40

50

60

70

80

90

100

rem

oval

(%

)

日期(da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C

ondu

ctiv

ity

(S

/cm

)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圖 9. 電吸附對電導度的去除效果

去除率的結果雖佳,不過我們也注意到檢測的結果與線上電導儀的監測數

據有相當大的差距,無論是進流原水或出流產水都有 200μS/cm 左右的差距,屬

於系統性的誤差。因此,乃進一步從每天記錄的線上電導儀監測資料中,選取十

個完整的工作週期,整理如圖 10 所示。從圖上記錄的電導度數值與檢驗結果相

比較,發現進流原水約高出 270μS/cm,出流產水約高出 200μS/cm。若依據線上

監測資料計算,則電導度的平均去除率約為 75.2%,仍符合廠方的要求。

圖 10. 線上監測的原水和產水的電導度變化圖

Page 9: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4.2.2 COD測試期間處理後的出流水與反洗產生的濃縮水之監測數據,示如圖 11。本

廠進流原水的 COD 的濃度約為 50 mg/L,而電吸附後出水 COD 為 23 mg/L,去

除率為 54%。而反沖濃縮水 COD 平均濃度為 46mg/L,稍低於原水的 50 mg/L。本廠 COD 去除率大於 50%,但出水的 COD,仍稍高於廠方要求的 20 mg/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0

20

40

60

80

100

CO

D r

emov

al (

%)

日期(da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0

15

30

45

60

75

CO

D (

mg/

L)

反洗水

出流水

0

15

30

45

60

75

0

20

40

60

80

100

圖 11. 出流水與反洗水 COD 變化圖

4.2.3 pH測試期間進流原水之平均 pH 值 7.06,出流水之平均 pH 為 7.3,而反洗濃

縮水之平均 pH 為 6.8。整體而言,pH 值介於 6.4-7.6 之間,顯示程序相當穩定。

測試期間 pH 的變化趨勢,見下圖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6.0

6.5

7.0

7.5

8.0

pH

日期(day)

反洗水

出流水進流水

6.0

6.5

7.0

7.5

8.0

圖 12. 測試期間 pH 的變化

Page 10: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4.2.4 耗電量

本試驗總共進行 12 天,測試期間每天的耗電量及產水情況,整理如下表 3。由表 3 可以看出每噸水的電耗都在 0.89~0.99 kWh/ton 之間,雖然耗電量會隨著

進流水的電導度而波動,但試驗期間相當穩定,平均每噸水耗電量為 0.92 kWh。

表 3 耗電量及產水量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耗電(kWh) 10.7 11.9 11.6 11.5 11.5 11.4 11.4 11.5 11.3 11.3 11.2 11.1

產水量(ton) 10.8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每噸水電耗

(kWh/ton)

0.99 0.95 0.93 0.92 0.92 0.91 0.91 0.92 0.91 0.91 0.90 0.89

4.3 討論本研究以電吸附模型廠,直接在現場進行廢水回收再利用的處理測試。其結

果已分述於上節,茲將其整理如下表 4。由本表可看出,電吸附技術對電導度之

去除,相當有效,平均去除率在 70%以上。此外,對 pH 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在

不銹鋼廠的測試中,因為過量加酸,導致電導度升高,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表 4 電吸附模型廠現場測試成果

水質參數 不銹鋼廠 造紙廠

項目 單位 進流水 處理水 去除率 進流水 處理水 去除率

pH 7.6 3.84 - 7.06 7.3 -COD mg/l 329 129 60.8% 50 23 54%電導度 μS/cm 2,675 785 70.7% 1,766 304 82.6%

每噸水電耗 kWh/ton 2.09 0.92

至於對 COD 的去除,則不若電導度有效,但仍可達 54-60%。若欲提高 COD的去除率,則需導入電化氧化與還原效應,故須將電壓予以提高;但須整體考量

其對耗電量及電極壽命之影響。至於耗電量,模型廠的測試發現處理每噸水所需

的耗電量約在 1-2 度之間,是相當節能的。但耗電量會受到程序的影響,在前處

理不穩定或進水變化大的情況下,每噸水所需的耗電量會大幅升高。在本研究

中,因不銹鋼廠的污水處理廠故障,其放流水質惡化,也造成模型廠的電耗大幅

升高。本研究之處理結果,造紙廠均較不銹鋼廠為優,也證實前處理對電吸附技

術的重要性,即進流水污染物的濃度較低者,其去除率確實較佳。

陳兆林等(2010)也利用電吸附處理鋼鐵廠廢水,其電導度去除率 82.1%,水

回收率 73.1%,耗電量為 1.25 kWh/ton。可看出其電導度與耗電量,均優於本研

究不銹鋼廠的測試結果,充分說明前處理程序穩定性的重要。此外,電吸附技術

也已被成功應用於處理都市污水處理廠二級放流水,回收利用為工廠的製程用水

(葛四順,2008)。其電導度的去除率 82.1%,COD 去除率 63%,水回收率 75%,

耗電量為 1.0 kWh/ton。可以看出其結果與本研究造紙廠的處理結果十分相近。

五、 結論本研究以電吸附模型廠在不銹鋼廠與造紙廠,分別進行 12-14 天的現場測

Page 11: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試。在水回收率 75%的情況下,不銹鋼廠廢水的電導度去除率為 70.7%;COD去除率為 60.8%;每噸水耗電量為 2.09 kWh。另外,造紙廠廢水的電導度去除率

為 82.6%;COD 去除率為 54%;每噸水耗電量為 0.92kWh。本研究之處理結果,

造紙廠均較不銹鋼廠為優,也證實前處理對電吸附技術的重要性,即進流水污染

物的濃度較低者,其去除率確實較佳。

整體而言,電吸附技術對去除鹽類或重金屬相當有效,每噸水耗電量也相當

節省,約在 1-2 度之間。但在去除 COD 方面,目前僅可達到 50-60%去除率。本

研究的數據顯示,電吸附技術在廢水回收再利用方面,確具實用價值與競爭力。

參考資料

1. 莊順興、王毓正、游勝傑、陳筱華、吳依芸、謝明昌、覃嘉忠,“我國水回收及再生

利用法規評析與推動建議”,工業污染防治,112 期,pp. 107-121 (2009)。

2. 歐陽嶠暉,“水再生利用推動回顧與前瞻”,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No.50,pp.1-8 (2010)。

3. 陳弘田、王國樑、黃泳塘,“水資源再生利用-台灣地區都市污水廠現況暨放流水利

用潛勢”,節水季刊第 47 期,pp. 9-21 (2007)。

4. Farmer, J.C., Fix, D., Mack, G.., Poco, J.F., Nielsen, J., Pekala, R.W., and Richardson,J.H.,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of Seawater”, Pacific Rim Environmental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CA, October 2-4 (1995).

5. Oren, Y.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CDI) for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 review) ”, Desalination, Vol. 228, No. 15, pp. 10-29, (2008).

6. Welgemoed, T.J.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Industrial Prototype System”, M.S. thesis, Dept. of Built Environ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Pretoria, Pretoria , SA (2005).

7. 陳榕、胡熙恩,“電吸附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化學進展,第18卷第 1期,pp.80-86 (2006)。

8. Farmer, J.C, Fix, D. V., Mack, G. V., Pekala, R. W., and Poco, J. F.,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of NH4C1O4 Solutions with Carbon Aerogel Electrodes, ” J.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26, pp.1007-1018 (1996).

9. Gabelich, C.J., Tran, T.D. and Suffet, I.H., “Electrosorption of Inorganic Salts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Carbon Aerogel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6, pp.3010-3019 (2002).

10. 鄭喬薇,”Electro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Carbon Aerogel Electrodes as the Capacitor,”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1. 王秀麗、盛義平、李爭,“活性炭纖維電吸附去除 Cr(VI)的研究”,燕山大學學報,

第 32 卷第 6 期,pp. 255-259 (2008)。

Page 12: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4/9/4960N025... · 電吸附技術係將電化學與吸附分離技術相結合,可用於水的除鹽、海水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0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電吸附技術應用於廢水回收再利用:除鹽與 CO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二、十三日

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12. Huang C. C. and Su, Y.J. ”Removal of copper ions from wastewater by adsorption-electrosorption on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cloth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175, No.1-3, pp.477-483(2010).

13. Han, Y., Zhao, H. Chen, S., and Zhao Y.,”Kinetics of enhanced adsorption by polarization for organic pollutants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Front. Environ. Sci. Engin. China, 1, No.1, pp. 83–88 (2007).

14. Niu, J. and Conway, B.E., “Adsorption of organics onto a high-area C-cloth electrode from organic solvents and organic solvent-water mixtures,” Journal of Electroanalysis Chemistry, 546, pp.59–72 (2003).

15. Fan, L., Zhou, Y., Yang, W., Chen, G. and Yang, F.,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aqueous solution of Amaranth azo dye on ACF under potentiostatic model,” Dyes and Pigments, 76, 2, pp. 440-446 (2008).

16. Jain, R., Sharma, N. and Radhapyari, K., “Removal of hazardous azo dye metanil yellow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using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European Water, 27/28, pp.43-45 (2009).

17. Hou, C.H.,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Formation in Nan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Ph.D. Dissertation, Schoo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A, USA (2008).

18.王鑫、包景嶺、馬建立,“電吸附除鹽技術之電極材料研究進展”,四川環境,第 29卷第 2 期,pp.119-121 (2010)。

19. Richardson, J.H., Farmer, J.C., Fix, D.V., de Pruneda, J. A. H., Mack, G.V., Poco, J.F., Nielsen, J.K. and Pekala, R.W., “Desalting in Wastewater Reclamation Using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with Carbon Aerogel Electrodes,” American Desalting Association 1996 Biennial Conference, Monterey, CA, August 4-7 (1996).

20. Farmer, J.C, Tran, T.D., Richardson, J.H., Fix, D. V., May, S.C., and Thomson, S.L., “The Application of Carbon Aerogel Electrodes to Desalination and Waste Treatment,”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Los Angeles, CA, November 16-21 (1997).

21.趙雪娜、倪文、陳兆林,”結垢對電吸附除鹽的影響及其控制”, 過程工程學報,第 8卷第 5 期,pp. 887-891 (2008)。

22.韓寒、陳新春、尚海利,“電吸附除鹽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工業水處理,Vol. 30, No.2, pp.20-23 (2010)。

23.陳兆林、孫曉慰、郭洪飛、宋存義,”電吸附技術處理首鋼污水廠二級出水的中試研

究”,中國給水排水,2010 年第 9 期,pp. 115-119 (2010)。

24.葛四順,”電吸附技術對回用水進行深度除鹽的試驗分析”,石油與化工設備,2008年第 3 期,pp.15-19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