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9 行业深度|电子 证券研究报告 智能手机走向存量时代,关注新技术渗透带来的投资机会系列九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自动化提升连接现实与未来,与大产业链相伴而生 在消费电子增量放缓、但保有量仍保持增长、存量巨大的背景下,供 应链厂商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生产的弹性和效率变得更为重要,我们认为 这将为与自动化设备、自动化产线改造相关的行业和公司带来发展机会。 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优势明显和高精确度的优点,成为 了自动化生产的标配。到 2020 年国内机器视觉相关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 亿美金,其中绝大多数将以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形式存在。 下游创新加速,带动设备需求 机器视觉检测设备通常应用于高价值、高精密度、高人工成本的三高产业链,其快速成长依赖于下游市场的兴起。驱动 1OLED 产业链蓬勃发 展助力机器视觉跟随兴起,伴随苹果的应用趋势确定以及各大面板厂的纷 纷布局,未来 OLED 产业将在供需共振的催化下形成百亿美元级别的大产 业链。驱动 2:指纹识别技术升级助力机器视觉检测持续成长,指纹识别在 iPhone 5s 上首次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大规模普及。未来出于安全性、便 捷性和美观性的考虑,具有更大价值量的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IFS)正在 快速成熟,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驱动生物识别市场持续 成长。 跟随国内产业链崛起,检测设备企业迎来新机遇 一方面,OLED 面板制造过程复杂繁琐,视觉检测设备深度参与生产 过程,未来在 OLED 产业链的催化下,视觉检测设备有望乘势起量。另一 方面,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在 IFS 的生产工艺中扮演重要的作用,未来指纹 识别技术升级将成为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成长的重要动力。随着国内企业更 多参与到消费电子下游创新加速进程,带为检测设备国内产业链配套带来 新机遇。 投资建议 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快速成长依赖于“三高”产业链的兴起,OLED 产业链和 IFS 产业链的成熟为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成长提供了机遇。我们 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重点推荐胜利精密、劲拓股份、智云股份和大 族激光。 风险提示 下游市场成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行业评级 买入 前次评级 买入 报告日期 2016-09-21 相对市场表现 分析师: 许兴军 S0260514050002 021-60750532 [email protected] 分析师: 王 亮 S0260516070003 021-60750632 [email protected] 相关研究: 电子行业周观点:春种秋收 2016-09-11 智能手机走向存量时代,关注 新技术渗透带来的投资机会 系列八:巨头引领消费电子微 创新,防水功能加速普及 2016-09-08 智能汽车与无人驾驶系列之 :台湾汽车电子发展模式可 作借鉴,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2016-09-04 联系人: 王璐 021-60750632 [email protected] -20% -2% 16% 34% 52% 2015-09 2016-01 2016-05 2016-09 电子 沪深300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9

行业深度|电子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Title

智能手机走向存量时代,关注新技术渗透带来的投资机会系列九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Table_Summary

自动化提升连接现实与未来,与大产业链相伴而生

在消费电子增量放缓、但保有量仍保持增长、存量巨大的背景下,供

应链厂商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生产的弹性和效率变得更为重要,我们认为

这将为与自动化设备、自动化产线改造相关的行业和公司带来发展机会。

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优势明显和高精确度的优点,成为

了自动化生产的标配。到 2020 年国内机器视觉相关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 亿美金,其中绝大多数将以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形式存在。

下游创新加速,带动设备需求

机器视觉检测设备通常应用于高价值、高精密度、高人工成本的“三高”

产业链,其快速成长依赖于下游市场的兴起。驱动 1:OLED 产业链蓬勃发

展助力机器视觉跟随兴起,伴随苹果的应用趋势确定以及各大面板厂的纷

纷布局,未来 OLED 产业将在供需共振的催化下形成百亿美元级别的大产

业链。驱动 2:指纹识别技术升级助力机器视觉检测持续成长,指纹识别在

iPhone 5s 上首次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大规模普及。未来出于安全性、便

捷性和美观性的考虑,具有更大价值量的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IFS)正在

快速成熟,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驱动生物识别市场持续

成长。

跟随国内产业链崛起,检测设备企业迎来新机遇

一方面,OLED 面板制造过程复杂繁琐,视觉检测设备深度参与生产

过程,未来在 OLED 产业链的催化下,视觉检测设备有望乘势起量。另一

方面,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在 IFS 的生产工艺中扮演重要的作用,未来指纹

识别技术升级将成为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成长的重要动力。随着国内企业更

多参与到消费电子下游创新加速进程,带为检测设备国内产业链配套带来

新机遇。

投资建议

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快速成长依赖于“三高”产业链的兴起,OLED

产业链和 IFS 产业链的成熟为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成长提供了机遇。我们

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重点推荐胜利精密、劲拓股份、智云股份和大

族激光。

风险提示

下游市场成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Table_Grade

行业评级 买入

前次评级 买入

报告日期 2016-09-21

Tabl e_Chart

相对市场表现

Table_Aut hor 分析师: 许兴军 S0260514050002

021-60750532

[email protected]

分析师: 王 亮 S0260516070003

021-60750632

[email protected]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电子行业周观点:春种秋收 2016-09-11

智能手机走向存量时代,关注

新技术渗透带来的投资机会

系列八:巨头引领消费电子微

创新,防水功能加速普及

2016-09-08

智能汽车与无人驾驶系列之

四:台湾汽车电子发展模式可

作借鉴,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2016-09-04

Table_Contacter 联系人: 王璐 021-60750632

[email protected]

-20%

-2%

16%

34%

52%

2015-09 2016-01 2016-05 2016-09

电子 沪深300

Page 2: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9

行业深度|电子

目录索引

自动化提升连接现实与未来,与大产业链相伴而生 ............................................................ 4

存量时代下,效率提升是关键 .................................................................................... 4

机器视觉加速检测设备智能化进程 ............................................................................. 5

检测设备:自动化生产标配,与大产业链相伴而生 ................................................... 7

下游创新加速,带来设备需求 ............................................................................................ 8

驱动一:OLED 产业链蓬勃兴起,机器视觉跟随起势 ................................................ 8

驱动二:指纹识别技术升级,引领未来持续发力 ..................................................... 14

跟随下游创新加速,国内检测设备企业迎来新机遇 .......................................................... 16

OLED 面板生产工艺中检测设备大量应用 ................................................................ 16

机器视觉已成 IFS 指纹识别成败关键,检测环节成为重中之重 ............................... 17

投资建议 ........................................................................................................................... 18

风险提示 ........................................................................................................................... 18

Page 3: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19

行业深度|电子

图表索引

图 1:中国制造业产业工人工资快速上升 ............................................................... 4

图 2:机器人成本与人力成本对比 .......................................................................... 4

图 3:未来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十分丰富 .................................................................. 5

图 4:现实中机器视觉应用实例 ............................................................................. 5

图 5:典型的工业用机器视觉系统图 ...................................................................... 6

图 6:检测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 .................................................................. 6

图 7: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 6

图 8:全球机器视觉产业分布 ................................................................................. 6

图 9: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 7

图 10:中国机器视觉系统应用领域 ........................................................................ 7

图 11: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实例 ............................................................................... 7

图 12: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主要设备实例 ................................................................ 7

图 13:机器视觉检测的一般模式 ........................................................................... 8

图 14:OLED 与 LCD 面板结构对比 ...................................................................... 9

图 15:旗舰手机厚度降低的趋势逐步变缓 ........................................................... 10

图 16:AMOLED 与 LCD 主要参数对比 .............................................................. 10

图 17:5 寸全高清 AMOLED 与 LTPS LCD 成本对比 ......................................... 10

图 18:智能手机换机周期缩短 ............................................................................. 10

图 19:LTPO 弥补白色场景下 OLED 耗电劣势 ................................................... 11

图 20:苹果引领科技风潮 .................................................................................... 12

图 21:可折叠(Foldable)手机概念图 .............................................................. 12

图 22:鸿海收购夏普 66%股权 ............................................................................ 12

图 23:全球面板市场份额 .................................................................................... 13

图 24:全球 OLED 面板市场份额 ........................................................................ 13

图 25:日韩主要面板企业 OLED 产线建设以及规划情况 .................................... 13

图 26:全球 OLED 市场规模及预测 ..................................................................... 13

图 27:使用指纹解锁的著名机型 ......................................................................... 14

图 28:指纹识别已开始渗透入中低端机型 ........................................................... 15

图 29:Apple Pay 进入中国 ................................................................................ 15

图 30:2014 年 9 月汇顶科技推出了 IFS 技术 ..................................................... 16

图 31:未来生物识别产业将形成巨大市场空间 ................................................... 16

图 32:OLED 生产线所需设备种类繁多 .............................................................. 17

图 33:指纹识别模组生产线设备组成 .................................................................. 17

Page 4: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19

行业深度|电子

自动化提升连接现实与未来,与大产业链相伴而生

存量时代下,效率提升是关键

随着智能手机增速下移,智能手机市场逐步转向存量竞争。未来各品牌厂商对

市场份额的争夺将加剧,“性价比”与价格竞争将成为品牌厂商的主要竞争手段,

对产品制造成本的管控将会加强。同时,随着品牌厂商单款机型出货量提升(达到

千万级别)、出货周期缩短(热销期一般少于半年),厂商对于供应链生产效率的

要求也将提升。在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的要求下,我们认为智能手机产业链将更多

地采用自动化生产,具备自动化设备制造、自动化产线改造能力的企业迎来发展机

遇。

国内制造业人工成本近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5~2014年国内制造业平

均年薪的增幅超过200%,年均复合增速13.75%。在此背景下,厂商用机器

来替代人工的动力越来越强。从成本角度考虑,尽管采用机器人的初始投资

较大,但考虑到机器人的整个使用周期,其年均成本显著低于使用人工,且

机器人的价格仍处于下降通道,而人力成本将持续上升。

图1:中国制造业产业工人工资快速上升 图2:机器人成本与人力成本对比

数据来源:CEIC,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品牌厂商单个机型的出货量不断扩大,苹果手

机的单个机型出货量达到亿级,而华为、小米等国内厂商单个机型出货量也

达到千万台级别。在如此大的体量下,采用标准化的自动化生产流程、提升

生产效率将有助于降低平均的加工制造成本。

同时,由于新产品层出不穷,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国内多数厂商产

品的热销期可能只有3~6个月甚至更短,厂商需要在这一时间内实现足够多

的销售量,因此往往要求供应链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以及快速响应的能力,

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快速起量。而国内厂商的现状是在生产旺

季招不够人、招人成本高、熟练工人难招,对生产、组装、检测等环节的自

动化和智能化需求极为强烈。未来国内智能手机供应链的自动化改造势在必

行。

万元 %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

2

3

4

5

6

制造业平均年薪 YoY

Page 5: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19

行业深度|电子

机器视觉加速检测设备智能化进程

机器视觉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之中,并在检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而伴随以无人机、无人驾驶以及智能安防等智能硬件应用领域取得不断突破,智能

图像处理已成为科技巨头和新兴玩家的下一个角力场,继亚马逊、英特尔相继收购

欧洲、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图3:未来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十分丰富 图4:现实中机器视觉应用实例

数据来源:物联中国,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自动识别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机器视觉成为科学前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驱动:

首先,工业生产需求:工业生产线上有大量的检测或定位等需求,需要消

耗人眼的注意力,但随着产业不断升级,人在精准度、效率方面已愈发不

能满足要求,对于不可观测物体、高精度产品人眼更显无力,只能依靠机

器视觉。同时,伴随人工成本上升和老龄化趋势,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领

域的需求不断显现。

第二,硬件智能化需求: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一代智能设备对机器视

觉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急需算法创新与硬件创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的

安全事故显示出视觉技术进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政策驱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环境都将智能制造定位战

略发展方向,机器视觉作为其中的前沿技术势必充分受益。

工业环境依然是机器视觉的主要应用市场

尽管机器视觉技术前景广阔,但目前它的主要应用领域仍然是工业环境,根据

工业环境不同,视觉技术又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用于生产线。很多生产线都是规模很大或者测试要求很高,如包装、

印刷、分拣等,利用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代替传统人工,实现人工无法达到

的可靠性、精确度及自动化程度,又可降低成本。

第二类用于精密制造。精密制造中往往必须用到高性能、精密机器视觉组

件,典型代表就是半导体制造设备。从晶圆加工制造的分类切割,到电路

板的印刷、贴片,都依赖于精度极高的视觉测量以及对运动零部件的导引

与定位。

工业生产

智能医疗 无人驾驶

智慧安防 虚拟现实

仪表板总成智能集成测试系统

纸币印刷质量检测系统

金属板表面自动控伤系统

大型工件平行度、垂直度测量仪

瓶装啤酒生产流水线检测系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Page 6: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19

行业深度|电子

图5:典型的工业用机器视觉系统图 图6:检测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维视图像,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机器视觉的市场规模及应用场景

根据立本信息研究中心测算,2013年全球机器视觉系统及部件市场规模为34.01

亿美元,相比2007年增长了56.08%。全球机器视觉产业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以及

日本地区,其中北美占比达62%,欧洲占比为15%,日本则为10%。

中国机器视觉相关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速,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

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机器视觉市场。2015年其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全球占比

8.3%,增速为22.2%,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6-2020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增

速预计将保持在20%以上,将达到十亿美金级的市场空间。

我国机器视觉系统目前仍主要应用在半导体及电子制造领域,2015年占比高达

46.4%,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在SMT贴片、AOI/AXI设备以及连接器检测上。汽车和制

药在机器视觉应用下游中同样占比可观,2015年分别达到了10.9%、9.7%。

图7: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图8:全球机器视觉产业分布

数据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1.79

19.26

21.8

25.17

28.8531.26

34.01

0

5

10

15

20

25

30

35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亿美元

62%15%

10%

7%6%

北美 欧洲 日本 中国 其他

Page 7: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19

行业深度|电子

图9: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图10:中国机器视觉系统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水清木华研究中心,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检测设备:自动化生产标配,与大产业链相伴而生

检测技术在于消除产品的瑕疵、含糊,碎屑或凹陷等缺点。根据机器视觉图画

处置技术,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产品特定功能的自动检测,能够

有效的筛选次品,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外流,保障了商品质量,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竞

争力。

关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分类,有多种分类标准:

按照功能来分,检测技术可分为:定位、缺点检测、计数、遗失检测、尺

度丈量;

按照装置的载体可分为:在线检测体系和离线检测体系;

按照检测技能分类,可分为立体视觉检测技能、斑驳检测技能、尺度丈量

技能、OCR技能等。

图11: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实例 图12: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主要设备实例

数据来源:互联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百度图片,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机器视觉监测的一般模式

机器视觉检测的对象分门别类,检测指标也千差万别。例如,农产品通常是检

测其成熟度、大小、形态等,工业产品则通常是检测其几何尺寸、表面缺陷等。应

4.25.1

5.6

8.3

10.8

12.5

14.9

0

2

4

6

8

10

12

14

1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亿元

46.40%

10.90%

9.70%

33.00%

半导体及电子制造领域 汽车 制药 其他

摄像头 读码器 光源

分拣设备工控平台

Page 8: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19

行业深度|电子

用场景不同,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也呈现明显差异,尽管如此,各类型机器视觉检

测系统却遵循着相同的实现模式,即图像获取、信息处理和完成分拣:

第一步、图像获取:图像获取的质量关系到系统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通常利用光学成像和图像采集装置如光源、光学镜头、

相机和图像采集卡等设备获取被测物体的数字化图像。

第二步、信息处理:视觉检测系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做出决策并发送指

令至分拣机构,通常信息处理的功能由机器视觉软件完成,并依赖于算法

的设计完成包括图像增强、数据编码和传输、平滑、边缘锐化、分割、特

征提取和目标识别与理解等内容。

第三步、完成分拣:视觉检测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次品与合格品的分离,

该功能由分拣机构来完成。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分拣机构可以是机电系

统、液压系统或气动系统等。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实现,快速和稳定的特性

都至关重要,以响应生产线的动态需求。

图13:机器视觉检测的一般模式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下游创新加速,带来设备需求

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对人工具有显著的成本优

势和可靠性,第二,在精密制造领域有着人力所无法胜任的精确度。

历史上,机器视觉真正实现快速发展,主要有赖于例如晶元制造等半导体产业

链的兴起。这主要由于3方面原因:首先,半导体产业链多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如

日、美、台、韩,人工成本较高,机器换人需求明显;第二,涉及精密制造,人力

所不能及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成为必须;第三,产业链产值足够大,检测设备的应

用存在经济上的意义。由此可见,高价值、高精密度、高人工成本的产业链的兴起

对机器视觉检测设备而言是最佳的发展时机。

而目前,在中国两条高价值、高精度、高人工成本的产业链正在加速兴起:OLED

面板和隐藏式指纹识别,未来将助力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加速成长。

驱动一:OLED 产业链蓬勃兴起,机器视觉跟随起势

OLED面板是驱动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加速兴起的重要因素。OLED面板是下一代

显示技术。随着OLED技术成熟度的提高,以及苹果在此领域的关注与布局,OLED

无论从需求还是从供给方面都占据有利条件,OLED屏幕的优势凸显,原有的劣势逐

步补齐,产业链逐渐完善。在下游需求旺盛和苹果公司的推动下,OLED有望迎来快

合格品

次品

被测产品 图像获取 信息处理 分拣

Page 9: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19

行业深度|电子

速增长,成为未来主流的屏幕。受益于OLED屏的渗透率提升,OLED生产工艺中所

需大量使用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有望跟随受益。

OLED:优势凸显、劣势补齐,新世代面板技术走向成熟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与目前主流的LCD

屏幕显示原理不同,这为其带来诸多先天优势。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是OLED屏幕的一种,是目前移动端OLED

屏幕的主要类别。

OLED与LCD最大的区别是OLED在显示过程中由各像素点自发光,而LCD

则是依赖背光板发光。所以OLED可以只在需要发光的部位发光,其余部

分不工作,从而降低功耗;而且OLED面板的层数少,去掉了背光板、增

光片、部分偏光片等,达到轻薄化的效果。

图14:OLED与LCD面板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和辉光电,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原理不同造就了OLED的先天优势。(1)显示效果好。OLED屏幕的显示

对比度高,显示黑色时可以完全无光,达到纯黑;色域广,NTSC标准色

域可以达到110%,而LCD一般只有70%~90%;视角广,自发光使得可视

角度可以达170度。(2)更轻薄。OLED面板层数更少,材质也不同,所

以相比于LCD重量更轻、厚度更小,平均可以减少约0.5mm的厚度,这对

目前在厚度下降上面临瓶颈的手机来说尤为重要。(3)能耗低。OLED屏

幕在显示黑色时完全不发光,因此不耗电,省电效果明显。(4)可实现

柔性效果。受背光板和液晶性质的限制,LCD屏幕难以实现柔性特点,而

OLED具有柔性、可弯折的特点,可以使用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多

种应用场景中。

Page 10: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19

行业深度|电子

图15:旗舰手机厚度降低的趋势逐步变缓 图16:AMOLED与LCD主要参数对比

数据来源:ZOL,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OLED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虽然OLED屏幕在性能的多个维度都具有优势,但此前仍存在着一些相对的短板。

随着技术的成熟,OLED优势凸显,劣势逐步补齐,有望迎来需求的拐点。

技术成熟使得成本下降,性价比渐超LCD。根据IHS的数据,AMOLED与LCD

的成本已经十分接近,OLED的成本劣势正在转变为成本优势。

屏幕寿命问题得到缓解。由于自发光特性,OLED的发光材料寿命要比LCD短。

这一问题逐步得到缓解:(1)智能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在不到2年的

更换周期内,屏幕寿命已经不是核心问题。(2)新的子像素排列方式的出现,

如Pentile排列方式,用非平均的排列方式缓解了了R、G、B三种材料衰减速度

不同的问题,使得寿命尽量拉长。(3)新材料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如台湾工

研院研发的“OLED表面电浆耦合增益技术”可以将OLED的寿命延长达20倍。

图17:5寸全高清AMOLED与LTPS LCD成本对比 图18:智能手机换机周期缩短

数据来源:IHS,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LTPO弥补白色场景功耗劣势,省电特性得以充分发挥。OLED的省电特性是相

对的,其显示黑色完全不发光,所以当以黑色显示为主时,OLED省电特性发

挥得淋漓尽致,如诺基亚Lumia 900所搭载的Windows Phone系统以黑色为主,

配合OLED极为省电。但在显示以白色为主的场景时,OLED在功耗上的优势不

明显。苹果公司近期取得的OLED新专利LTPO技术结合了LTPS与Oxide氧化物,

既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又能在白色场景下更加省电,使得OLED在以白色场景

0

2

4

6

8

10

12

14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苹果 三星 小米

毫米 项目 AMOLED LCD

显示

对比度 ~100000:1 ~150:1

NTSC色域 可达110%以上 70%~90%

视角 2000:1 10:1

温比 -50℃~90℃ -10℃~70℃

功耗 0.3 1

厚度 0.4 1

柔性 可绕折 无柔性

相应速度 us 10ms

项目AMOLED成本($)

LCD成本($)

材料与组件获取成本 7.39 8.47

间接支出 0.74 0.85

人力成本 2.41 1.24

折旧成本 3.79 2.43

制造总成本 14.32 12.99

销售及行政开支 1.71 0.83

销售总成本 16.03 11.39

1.8

2.5

1.3

2

0

0.5

1

1.5

2

2.5

3

安卓用户 苹果用户

2013 2014

Page 11: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1 / 19

行业深度|电子

为主的iOS系统下也可以全方位更加省电,充分发挥OLED的省电特性。

图19:LTPO弥补白色场景下OLED耗电劣势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需求已旺:苹果的应用是OLED市场爆发的关键推动力

目前LCD技术在面板技术中主导地位,这主要是之前OLED技术发展尚不完善、

生产良率偏低,而由于一些新兴的产品如智能手表和VR尚未兴起,因此其优势也没

有充分显现,所以投资建设OLED产线具有较高的风险。截至目前,三星无论是在应

用还是生产方面,都在OLED厂商中占主导地位。

三星之所以能够积极发展OLED技术,主要是因为其OLED产品可以应用在自家

公司的终端产品上,作为产品特色促进终端销售,同时终端的销售也可以消化面板

的产能,这是其他面板厂商难以实现的。但仅仅依靠三星一家厂商的生产与使用,

较难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成长,所以过去整个产业链发展相对缓慢。

以上局面随着苹果公司的介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苹果公司已经在其Apple Watch上使用OLED屏幕,并可能于2018年前在其核

心产品iPhone上使用OLED屏幕,达到柔性、可弯曲甚至是可折叠的效果。这

将成为苹果手机的新亮点,并再次改变手机形态。

虽然之前OLED已经在三星产品中广泛使用,并做出了曲面屏,但苹果的应用

才是OLED爆发的真正推动力。苹果对产业链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无可比拟,

许多新技术在其他品牌的产品上应用可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经苹果公司加

强并推广后,形势就会大不一样,金属机身、指纹识别等就是这种情况。

WP系统以黑色为主

OLED极为省电

iOS以白色为主

LTPO技术下的OLED可弥补白色场景耗电劣势

Page 12: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2 / 19

行业深度|电子

图20:苹果引领科技风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苹果也在积极引导和促进OLED产业链的成长和发展,如三星、LGD新建的部

分生产线就是为了满足苹果的需求,鸿海收购夏普,加速推进OLED项目,其

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也是为了努力争取苹果OLED订单。下游生产商需求的旺

盛也推动了上游材料、设备公司的发展。苹果公司的应用带动了OLED产业链

的发展。

图21:可折叠(Foldable)手机概念图 图22:鸿海收购夏普66%股权

数据来源:Phone Arena,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供给将起:各面板厂商在OLED产业中积极布局,抢占先机

OLED市场规模的提升,一方面来源于智能手表、VR等新产品类型的诞生与应

用,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在智能手机、TV等原有的产品类型中替代LCD屏幕,而后者

是主要的需求和推动力。具有OLED屏幕研发与生产能力的厂商目前大多仍然以制造

LCD屏幕为主,缺乏更大的投资与研发动力。而随着需求拐点的出现以及苹果的介

入,OLED开始加速发展。

技术成熟使得OLED屏幕进一步完善,优势更为明显,潜在需求上升,存在很

大的发展机遇。但OLED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原有的LCD屏幕需求的相

对减少,同时各大面板厂商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和生产线建设,所以

没有大力发展OLED的动力。

屏幕

机壳

摄像头

指纹识别

iphone

多点电容

式触控屏

2009 2012 2013

iphone4

Retina屏幕

iphone4

金属机壳

iphone5

蓝宝石

摄像头

iphone5S

指纹识别

66%

34%

3888亿日元(合224.7亿人民币)

Page 13: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3 / 19

行业深度|电子

图23:全球面板市场份额 图24:全球OLED面板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IHS,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IHS,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苹果的加入激发了整个OLED产业的热情。苹果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影响力使

得众多厂商开始发力,原本处于落后地位的厂商也希望借此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而处于领先地位的厂商则希望保持优势也积极储备,所以整个OLED行业将加

速前进。目前各面板厂商纷纷布局,建设自己的OLED生产线。

图25:日韩主要面板企业OLED产线建设以及规划情况

数据来源:IHS,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26:全球OLED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Display Research,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3%

16%

14%10%

5%

5%

5%

22%

三星 JDI LGD 夏普 群创 京东方 华映 其他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Q1'14 Q2'14 Q3'14 Q4'14 Q1'15 Q2'15 Q3'15 Q4'15

三星 LGD Everdisply 维信诺 智晶光电 先锋 信利光电 Others

地区 厂商 晶圆厂 基底类别 LTPS世代线

月蒸渡产能

蒸渡世代线

最大 Q4'15 Q4'16 Q4'17 Q4'18

韩国

LGD

AP2-E2 软屏 4代 半4代 42 28 44 44 44

AP3-E5 软屏 6代 半6代 15 0 0 15 15

P9 G6 OLED 软屏 6代 半6代 40 0 0 40 40

P10 G6 OLED 软屏 6代 半6代 50 0 0 0 50

三星

A1硬屏 4代 半4代 84 84 84 84 84

硬屏/软屏 4代 半4代 18 18 18 18 18

A2硬屏 5.5代 1/4 5.5代 560 488 538 560 560

硬屏/软屏 5.5代 1/4 5.5代 120 90 114 120 120

A3 软屏 6代 半6代 270 30 70 190 270

日本 JDI Hakusan D3 硬屏/软屏 6代 半6代 30 0 0 0 30

台湾 友达光电 L4B 硬屏 4代 半4代 15 15 15 15 15

中国大陆

京东方 B6 硬屏 5.5代 1/4 5.5代 16 4 16 16 16

B7 软屏 6代 半6代 48 0 0 0 24

华星光电 T4 硬屏/软屏 6代 半6代 30 0 0 0 4

和辉光电 上海1 硬屏 4代 半4代 42 42 42 42 42

天马微电子上海 硬屏 5.5代 1/4 5.5代 45 0 12 15 45

武汉 硬屏/软屏 6代 半6代 30 0 0 0 10

信利光电 惠州硬屏 4代 半4代 30 0 5 15 15

软屏 4代 半4代 30 0 0 5 15

维信诺昆山 硬屏 5.5代 1/4 5.5代 60 16 32 60 60

成都 硬屏 5.5代 1/4 5.5代 100 0 0 0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手机 电视 智能手表 其他

亿美元

130.9

331.5

Page 14: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4 / 19

行业深度|电子

驱动二:指纹识别技术升级,引领未来持续发力

指纹识别是驱动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成长的另一大驱动因素。指纹识别在iPhone

5s上首次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大规模普及。未来出于安全性、便捷性和美观性的

考虑,更大价值量的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正在快速成熟,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消费

类电子产品,成为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成长的重要动力。

指纹识别技术普及,安全与便捷兼得

指纹识别在iPhone 5s上首次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大规模普及,指纹识别具有

安全性和便捷性两个属性,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使得用户解锁手机的操作步骤极大

减少,是真正解决用户痛点需求的功能,普及迅速。

智能终端安全性需求的提高、苹果等大佬的领头示范作用以及国产解决方案导

致的成本降低是指纹识别得以大规模应用的三大基石。而为了实现较低的成本以及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相关产业链实现国产替代是必然趋势。我们预计未来将

会出现强烈的对于本土封装厂商的配套需求。

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除去苹果手机,目前国内拥有指纹是被的手机的渗透率

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预计2016年除苹果外的智能手机指纹识别渗透率超过50%,

根据每个指纹识别模块的成本为6~8美元,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4.5亿部,

包括苹果在内,2016年国内指纹识别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5.24~20.32亿美元,市场

空间巨大,达到9.36~12.53亿美元。

图27:使用指纹解锁的著名机型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移动智能终端近几年来迅速普及,除了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娱乐、社交需

求外,也逐渐涉及到一些与个人信息乃至金融相关的敏感领域。以移动支

付为例,2014年我国移动支付接近6万亿人民币,2015年更是预计可达9

万亿人民币。移动支付越来越重要,Apple Pay进入中国必将引起新一轮

的移动支付热潮。而指纹识别与移动支付息息相关,随着移动支付的拓展,

指纹识别重要性更加凸显,以致目前几乎所有旗舰新机都配备了指纹识别。

目前主要的指纹识别公司有AuthenTec、Synaptics和FPC,其中

AuthenTec被苹果收购后只为苹果一家供货,Synaptics的主要客户为三星,

从早期的滑动解锁到现在的按压解锁都有涉及,而FPC则应用广泛,目前

市面上见到的背部指纹解锁大部分都是FPC公司的作品。另外中国的汇顶

科技也有指纹识别方案,且曾应用在魅族的MX4 Pro上,此款机型是第一

iPhone 5s iPhone 6s

魅族MX4 pro 华为mate7

三星S6 edge

乐视 1s

华为nexus 6p

小米5

Page 15: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5 / 19

行业深度|电子

款正面按压指纹解锁的安卓手机。

汇顶科技在本次MWC大会上展示了其活体指纹检测技术,能够通过检测

活体特征,从而识别出并拒绝伪造或克隆假指纹的技术,可极大提升移动

支付安全性。汇顶科技全球首创IFS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技术(全称为

“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手机厂商无需在手机盖板或者后壳上开

孔放入指纹识别模块,而是将指纹识别模块放至在触控面板之下。由此,

手机厂商不需要改变原有外观设计风格,同时也更符合Android用户的使用

习惯。

为了实现更低的价格,指纹识别相关产业链实现国产化将是必由之路。鉴

于封装产业的技术要求、投资规模以及劳动力密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指

纹识别封装将成为继方案设计之后最先实现国产化的环节。

图28:指纹识别已开始渗透入中低端机型 图29:Apple Pay进入中国

数据来源:互联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互联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出现向中低端机型渗透的趋势,其在发布之初主要用在5000

元多的苹果手机中,后来国内手机将价格拉低到3000元左右。自去年8月份开始,

各国产厂商已经将指纹识别手机的价位拉低到千元机水平,小米公司更是为其899

元的红米Note 3配备了指纹识别。基于国内低价手机仍然是手机销量的主力,指纹

识别手机低价化是指纹识别全面普及的重要信号。今后几年中,指纹识别技术还会

进一步提升,包括其识别速度和安全性还会逐步提升。

IFS走入现实,驱动生物识别持续成长

伴随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创新,指纹识别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出于安全性、便

捷性和美观性的考虑,更大价值量的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正在快速成熟,未来有望

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

现在市场上的的手机指纹识别,无论处于正面、背面还是侧面,均采用单独的

按键实现。而所谓的隐藏式指纹识别,则是将相关模块集成在屏幕中,手指接触特

定或任意屏幕区域则可完成指纹识别实现相关功能。

汇顶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隐藏式指纹识别方案的厂家,称其技术为“IFS指纹识

别与触控一体化技术(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然而受制于成本和量产技

手机型号 品牌 发布时间 售价

红米Note 3 小米 2015.11 899

魅蓝metal 魅族 2015.09 1099

乐视1s 乐视 2015.10 1099

奇酷手机青春版 奇酷 2015.08 999

威武3 中兴 2015.08 999

Page 16: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6 / 19

行业深度|电子

术困境,其技术仅在2016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收获两项嵌入式技术创新大奖,

并没有实现大规模应用。

近期普通指纹识别渗透率的大幅提升,在智能手机生物识别领域的创新应用再

度陷入瓶颈。伴随IFS技术不断成熟,IFS技术再度赢得了各大手机厂商关注。未来

苹果、华为都有望引入IFS技术,再一次驱动智能手机生物识别领域创新。

图30:2014年9月汇顶科技推出了IFS技术 图31:未来生物识别产业将形成巨大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网易手机,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跟随国内产业链崛起,检测设备企业迎来新机遇

OLED 面板生产工艺中检测设备大量应用

OLED面板制作过程涉及到诸多道复杂工艺,因此目前全球真正能够大量供应

OLED面板的厂商只有三星,其他厂商的脚步正快速跟进。OLED涉及诸多复杂工艺,

当中使用的检测设备数量多、种类广,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成为OLED产线良率攀升的重要助手。伴随未来智能手机应用OLED的趋势日渐加剧,

相关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势必从中受益,复制其在晶元生产产业起势的成长逻辑。

130

75

289 8 10

250

130

56

24 16 24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生物识别 指纹识别 语音识别 人脸识别 红膜识别 其他

2015 2020

亿美元

Page 17: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7 / 19

行业深度|电子

图32:OLED生产线所需设备种类繁多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机器视觉已成 IFS 指纹识别成败关键,检测环节成为重中之重

在隐藏式指纹识别(IFS)的生产工艺中,贴合环节是影响整个模组生产良率的

重要环节。IFS模组贴合环节的主要技术要求包含2个核心参数:位置准确度、贴合

胶水的填充与固化稳定性。位置准确度包括贴合对位、CG与芯片的相对平行度等;

贴合胶水的填充与固化稳定性则包括胶水胶量控制、胶水厚度控制、压合温度控制、

压合压力控制等。因此IFS模组的生产环节对自动化生产具有较高要求。

IFS指纹识别模组贴合设备通常采用机器视觉检测对位与机械手配合作业的方

式。IFS模组厂在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上往往采用um级像素精度的CCD感应芯片高像

素相机,从而实现20um的贴合精度,并通过强化设计,以保证作业过程中图像信息

采集与机台运动控制的稳定性。此外,IFS模组贴合设备还需要对点胶、加热、压合

速度、保压等相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与反馈,保证作业产品的良率稳定在较高水平。

图33:指纹识别模组生产线设备组成

数据来源:生物识别与应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No. OLED生产工艺设备 No. OLED生产工艺设备 No. OLED生产工艺设备

1 蒸镀封装一体机 21 彩色分析仪 41 图形发生器

2 封装缺陷自动检验装置 22 荧光光度仪 42 玻璃端面研磨装置

3 掩膜板清洁机 23 大型显微镜 43 出厂印刷装置

4 膜厚测量椭偏仪 24 数字信号发生器 44 UV光自由固定台

5 显示屏寿命测量机 25 有机EL评价装置 45 小型蒸镀试验机

6 基板清洁装置 26 箱盒搬运机 46 清洁线

7 有机EL发光检查机 27 掩膜板储存盒 47 干燥炉

8 基板干燥设备 28 升降机 48 高精度曝光机

9 UV照射修补装置 29 基板储存盒 49 显影机

10 条纹不均解析装置 30 脱泡器 50 酸蚀机

11 UV照射装置 31 洁净台车 51 光刻胶涂布机

12 特性评价装置 32 热处理箱盒 52 紫外辐照炉

13 显示屏驱动评价机 33 自动划片机 53 剥膜设备

14 液晶检查用信号发生器 34 台式涂敷机器人 54 外观检查

15 基板切割装置 35 彩色信号分析装置 55 玻璃片上架传输机

16 掩膜保管库 36 波型信号发生器 56 玻璃片下架传输机

17 九点测量仪 37 氮气氛围保管库 57 清洁烘箱

18 基板检验夹具 38 UV树脂涂敷装置 58 玻璃表面检查装置

19 灰度测试装置 39 空气采样机

20 检验自动判定装置 40 彩色色差计

进版 激光设备 SMT 检测设备 组环设备 点胶设备

固化设备 点胶设备 保压 固化设备 贴DAF胶 贴合设备

保压 固化 检测 出货

Page 18: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8 / 19

行业深度|电子

投资建议

机器视觉技术前景广阔,而目前机器的主要应用领域仍然是在工业环境中作为

检测设备使用。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对人工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和可靠性,此外在精

密制造领域有着人力所无法胜任的精确度。

历史上,机器视觉真正实现快速发展,主要有赖于例如晶元制造等半导体产业

链的兴盛。这主要由于3方面:首先,半导体产业链多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日、

美、台、韩,人工成本较高,机器换人需求明显;第二,涉及精密制造,人力所不

能及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成为必须;第三,产业链产值足够大,检测设备的应用存

在经济上的意义。因此,高价值、高精密度、高人工成本的产业链的兴起对机器视

觉检测设备而言是最佳的发展时机。

对比现在的中国,有两个产业链机会正在催热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市场:其一是

OLED屏的应用趋势;其二则是隐藏式指纹识别在未来的兴起。两者均满足高价值、

高精密度和高人工成本。在两条产业链兴起的过程中,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有望实现

快速成长。我们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重点推荐胜利精密、劲拓股份、智云股

份和大族激光。

风险提示

下游市场成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Table_Research

Page 19: 下游创新加速,上游设备迎来新机遇 · 欧昊、俄罗斯顶级计算机视觉团队后,Facebook、谷歌携手VisionLabs成功开发出 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机器视觉技术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9 / 19

行业深度|电子

广发证券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研究小组

许兴军: 资深分析师,浙江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士,浙江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硕士,2012 年加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王 亮: 分析师,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2014 年加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王 璐: 研究助理,复旦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硕士,2015 年加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余 高: 研究助理,复旦大学物理学学士,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2015 年加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叶 浩: 研究助理,清华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2016 年加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Table_RatingIndus try 广发证券—行业投资评级说明

买入: 预期未来 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大盘 10%以上。

持有: 预期未来 12 个月内,股价相对大盘的变动幅度介于-10%~+10%。

卖出: 预期未来 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大盘 10%以上。

Table_RatingCompany 广发证券—公司投资评级说明

买入: 预期未来 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大盘 15%以上。

谨慎增持: 预期未来 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大盘 5%-15%。

持有: 预期未来 12 个月内,股价相对大盘的变动幅度介于-5%~+5%。

卖出: 预期未来 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大盘 5%以上。

Table_Address 联系我们

广州市 深圳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 9

号耀中广场 A 座 1401

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6号

免税商务大厦 17 楼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 2 号

月坛大厦 18 层

上海市浦东新区富城路99号

震旦大厦 18 楼

邮政编码 510620 518000 100045 200120

客服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服务热线

Table_Disclaimer 免责声明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只发送给广发证券重点客户,不对外公开发布。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

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涉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内容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

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

广发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

证券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它专业人士。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

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