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司律專題講座 1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司律專題講座 1

Page 2: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2 107 司律【民事訴訟法】專題講座

Page 3: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107 司律【民事訴訟法】專題講座 1

107 司律【民事訴訟法】專題講座

解題秘技大公開

【目錄】 民事訴訟法準備簡介 ............................................... 1

民事紛爭之處理概略流程 ........................................... 4

民事程序法上基本要求 ............................................. 5

爭點整理體系表 ................................................... 6

民事訴訟法第 254 條 ............................................... 7

實務見解精選 .................................................... 13

Page 4: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Page 5: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民事訴訟法準備簡介 1

民事訴訟法準備簡介 一、命題趨勢

如何掌握命題趨勢?出題者關心之方向

學者討論方向:文章、研討會、最高法院判決

最高法院具有參考價值之裁判、判例、決議→實務穩定見解、新變更見解

新法

二、準備方法 打底

準備方向

掌握經典爭點、實務見解、學說獨門與通說見解。

不拘泥於細部爭點與少數學說見解。

摘要或筆記

概念:製作方式應如同作答方式、將一段話精簡成一句話

優點:邊思考編製作摘要,避免淪為抄書,並節省考試思考時間

缺點:讀書時間較久(但非常值得,思考過的東西不容易忘記)

解題書

學習點一:經典爭點解法

學習點二:學習筆者思考脈絡

學習點三:培養抓考點、爭點的能力

考古題

學習點一:考試會出現的考點

學習點二:檢測自己學習成果、是否遺漏學習重點

學習點三:考試臨場感

學習點四:經典爭點可能會重複出題

答題技巧

核心概念:閱卷者想看到的答案、看到會開心的答案

中心思想:閱卷心理(客觀分數、主觀分數)

形式:格式清楚、文字整齊,清晰而容易閱讀

內容

就爭點作答、不過度抄題

以實務、通說見解作答為主,個人論述為輔

大題小作(廣泛打擊)、小題大作(深入討論)

Page 6: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2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格式:分點分項、善用小標題(☆簡答題作法:就爭點回答)

大前提:法條援引正確、背後法理、制度目的、立法理念。

涵攝:

有爭議的地方要深入討論。

沒爭議的地方仍必須點到相關案例事實,言明此處無爭議,避免閱卷者誤以

為考生觀念錯誤、論證跳躍。

訓練論述:思考,討論,學習學者、判決或解題書之用詞與思路。

三、寫作方法 準備工作—審題:關鍵字、關係圖、列大綱

爭點探討:本題涉及…之爭議,下分析之。

本件甲之時效抗辯是否有理由,涉及乙是否有請求權,下分析之。

爭點 A:小標題 簡答題作法(對於爭點的簡單回覆+結論)

按民法第 246 條但書,應繼分之出賣雖屬自始客觀不能,惟甲乙約定繼承登記後

始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故系爭契約仍屬有效。

大前提

【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之樣板】

按民法第 767 條第 1 項前段,所有物遭他人無權占有時,所有權人得行使所有

物返還請求權,以排除他人干涉。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樣板】

按民法第 1030 條之 1,為「表彰夫或妻婚姻共同生活之貢獻」,於法定財產制

關係消滅時,夫妻現存婚後財產扣除婚後債務,如有剩餘,剩餘少之一方對於

剩餘多之一方有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惟本題中,「夫妻之一方甲死亡」是否構成

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事由,容有疑義,下分析之。

剩餘多之一方死亡時,他方是否有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固有疑義。

惟實務及通說認為,剩餘少之一方死亡時,則有之。

本文認為基於「保護生存配偶」之考量,上開見解殊值可採。故甲之死亡應

構成甲乙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事由

Page 7: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民事訴訟法準備簡介 3

涵攝

結論

爭點 B:小標題

大前提

涵攝

結論

結論

Page 8: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4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民事紛爭之處理概略流程

民事紛爭發生

訴之提起

【本案審理之前階段】爭點整理階段

(言詞辯論之準備)

【本案審理之後階段】證據調查階段

(真正言詞辯論)

終局判決

通常救濟

上訴

特殊救濟

變更判決之訴

再審

第三人撤銷之訴

強制執行訴訟要件審查

有關法院之訴訟要件

有關當事人之訴訟要件

有關訴訟標的之訴訟要件

督促程序

保全制度

證據保全避免證據毀損

事證開示

財產保全

假扣押

假處分

定暫時狀態之處分

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

調解鄉鎮市公所調解委員會

法院

和解訴訟外和解

訴訟上和解仲裁

Page 9: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民事程序法上基本要求 5

民事程序法上基本要求

民事訴訟之目的

權利保護說

私法秩序維持說

紛爭解決說

多元目的說

法尋求說

概念 平衡於實體利益與程序利益的法之尋求

實體利益 實體法上權利經裁判承認,所可能獲致之利益

程序利益 程序上勞力、時間或費用之節省

民事程序法上基本要求

發現真實達成慎重而正確的裁判

實體利益之追求

促進訴訟

達成迅速而經濟的裁判

公益維護層面之訴訟經濟

程序利益保護原則

適時審判請求權、程序選擇權 保障平衡追求實體利益及程序利益之機會

程序保障與程序主體權事前程序保障

事後程序保障

防止發生突襲性裁判

發現真實的突襲

促進訴訟的突襲

法律適用的突襲

擴大訴訟制度解決紛爭功能

公正程序請求權

程序安定請求權 程序信賴保護

保障平等使用訴訟制度 武器平等原則

Page 10: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6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爭點整理體系表1

1 參考文獻:邱聯恭(2001),〈爭點整理方法論序〉,《爭點整理方法論》、許士宦(2012),〈訴訟標的特定之爭點整理〉,《爭點整理與舉證責任》、許士宦(2012),〈集中審理之爭點整理〉,《爭點整理與舉證責任》、許士宦(2017),《民事訴訟法(下)》。

最上位爭點之爭點整理

訴之聲明是否特定 訴之聲明是否夠具體明確

給付之訴:特定至可得強制執行之程度

機能一:使法院得以知悉審判對象範圍

機能二:使他造得以決定攻擊防禦之方向

訴訟標的有無特定原告有無表明原因事實至可與兩造間其他紛爭相區別之

程度

原告採取何訴訟標的

原告表明實體權利或法律關係

堪認係以權利單位型特定訴訟標的

行論理型爭點整理

如原告主張數項訴訟標的,曉諭其排定其審理之順序(客觀合併)

原告未表明實體權利或法律關係

堪認係以紛爭單位型特定訴訟標的

行事實型爭點整理

如原告主張數項實體法權利,曉諭其排定其審理之順序(不真正客觀

合併)

主張階段之爭點整理

請求之一貫性審查 假設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是否足認原告之請求為有理由

答辯之重要性審查 假設被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是否足認原告之請求為無理由

具體陳述義務

證據階段之爭點整理

確定待證事實

就待證事實分配舉證責任

可證性審查

定義 審查待證之主要事實有無證明可能性

審查項目一:有無本證懈怠

負舉證責任者是否盡其舉證責任?

審查項目二:間接事實推認力之斟酌

假定原告所主張之間接事實為真實,在經驗法則上是否足以推認

該待證事實之主要事實

Page 11: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民事訴訟法第 254 條 7

民事訴訟法第 254 條2 導讀:民訴§254 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於理論與實務上均具有一定之重要性與爭議性,106 年本條之修法明文將§254I

之情形納入訴訟告知與職權通知之範疇,修改訴訟繫屬登記制度之適用範疇及審

查程序,修訂不服訴訟繫屬裁定之救濟制度,並增設撤銷許可登記裁定制度。其

相關修正,值得注意。

※106 年新修正條文速覽

項目 條文內容 編者說明 修法理由精選

當事人恆

定主義

§254Ⅰ:訴訟繫屬中為訴

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

轉於第三人,於訴訟無影

響。

承當

訴訟

§254Ⅱ前段:前項情

形,第三人經兩造同

意,得聲請代移轉之當

事人承當訴訟。

兼採部分當事

人承繼主義之

精神

§254Ⅱ後段:僅他造不

同意者,移轉之當事人

或第三人得聲請法院以

裁定許第三人承當訴

訟。

§254Ⅲ:前項裁定,得

為抗告。

訴訟告知

及職權通

知之特別

規定

§254Ⅳ前段:第一項情

形,第三人未參加或承

當訴訟者,當事人得為

訴訟之告知。

參§65,原本僅

移轉人得為告

知訴訟,故本規

定增訂之意義

在於使「移轉人

之他造亦得為

訴訟之告知」,

第一項所定受移轉之第三人如

未參加或承當訴訟,為加強其

程序保障,宜使其知悉訴訟繫

屬之事實,自行決定是否參與

訴訟。且為避免裁判矛盾,統

一解決紛爭,以維訴訟經濟,

應許兩造當事人均得為訴訟之

2 參考文獻:姜世明(2017),〈民事訴訟法第 254 條修正條文簡介〉。

Page 12: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8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避免第三人撤

銷 訴 訟 之 提

起,以維護移轉

人他造之程序

利益。

告知,俾使本訴訟裁判對於第

三人亦發生參加效力,並預防

第三人提起撤銷訴訟,爰增訂

第 4項前段。又原第 4項規定,

性質上為第67條之1之特別規

定,爰酌為文字修正移列本條

第 4項後段。

§254IV 後段:當事人未

為訴訟之告知者,法院知

悉訴訟標的有移轉時,應

即以書面將訴訟繫屬之

事實通知第三人。

修正後,肯認職

權通知具有「備

位性質」

登記

§254V:訴訟標的基於物

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

的物之取得、設定、喪

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

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

終結前,原告得聲請受

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

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明定為「物權關

係」之訴訟標的

法律關係或單

純系爭物之移

轉,始由原告聲

請(故似僅適用

於 「 被 告 移

轉」);不適用於

債權關係之單

純 移 轉 系 爭

物。明定「事實

審言詞辯論終

結前」(基準時

前),始得聲

請。

原條文第 5 項規定旨在藉由將

訴訟繫屬事實予以登記之公示

方法,使第三人知悉訟爭情

事,俾「阻卻其因信賴登記而

善意取得」,及「避免確定判決

效力所及之第三人受不測之損

害」。其所定得聲請發給已起訴

證明之當事人,係指原告;其

訴訟標的宜限於基於物權關係

者,以免過度影響被告及第三

人之權益。

而是否許可為登記,對兩造權

益有相當影響,法院應為較縝

密之審查,以「裁定」為准駁;

「其審查範圍及於事實認

定」,並得酌定擔保,自僅得於

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為聲

請,爰予修正明定。

§254Ⅵ前段:前項聲

請,應釋明本案請求。

避免原告故意

濫行起訴,欲以

訴訟繫屬登記

事實制度影響

債務人之資金

融通。

為免原告濫行聲請,應令其就

本案請求負釋明之責,此已包

括起訴須為合法且非顯無理

由,原條文第 5 項關此部分,

自無規定必要,爰增訂第 6 項

前段。

Page 13: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民事訴訟法第 254 條 9

§254Ⅵ後段:法院為裁

定前,得使兩造有陳述

意見之機會。

明定法院得裁

量是否賦予兩

造陳述意見之

機會

§254Ⅶ:前項釋明如有

不足,法院得定相當之

擔保,命供擔保後為登

記。其釋明完足者,亦

同。

為「擔保被告因不當登記可能

所受損害」,於原告已為釋明而

不完足時,或其釋明已完足,

法院均得命供相當之擔保後為

登記,爰增訂第 7項。

又「本條之登記,並無禁止或

限制被告處分登記標的之效

力」,法院應斟酌個案情節,妥

適酌定是否命供擔保及擔保金

額,所命擔保之數額,不得逾

越同類事件中法官於假扣押、

假處分時酌定之擔保金額。

另原告已釋明本案請求完足

時,法院非有必要,不宜另定

擔保,附此指明。

§254Ⅷ:第五項裁定應

載明應受判決事項之聲

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

事實。

明定許可登記裁定應記載事

項,由登記機關依此辦理登

記,其內容較詳盡,俾第三人

可資判斷是否為交易,爰增訂

第 8項。

§254Ⅸ:第五項裁定由

原告持向該管登記機關

申請登記。但被告及第

三人已就第五項之權利

或標的物申請移轉登

記,經登記機關受理

者,不在此限。

原告向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時,

倘其登記標的已先由被告及第

三人申請移轉登記,經登記機關

受理,則嗣後「不宜再藉此訴訟

繫屬事實之登記,使該第三人成

為非善意」,亦「無保護交易安

全必要」,登記機關即應不予辦

理登記,爰設第九項但書。

塗銷

登記

§254XI:訴訟繫屬事實

登記之原因消滅,或有

增訂撤銷許可

登記裁定制度

原告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後,

倘其登記之原因消滅(例如原

Page 14: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10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其他情事變更情形,當

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得向

受訴法院聲請撤銷許可

登記之裁定。其本案已

繫屬第三審者,向原裁

定許可之法院聲請之。

告撤回其聲請或同意被告處

分),或有其他情事變更情形

(例如本案請求所據之權利嗣

後消滅或變更,或經證明確不

存在),應許當事人或利害關係

人得聲請撤銷許可登記裁定。

法院就此項聲請之審查範圍及

於事實認定,宜由訴訟卷證所

在之現繫屬法院為裁定;如本

案訴訟已繫屬於第三審,則由

原裁定許可之法院為之。爰增

訂第 11 項。

§254XⅡ:第六項後段及第

十項規定,於前項聲請準用

之。

§254XⅢ:訴訟終結或第

五項裁定經廢棄、撤銷

確定後,當事人或利害

關係人得聲請法院發給

證明,持向該管登記機

關申請塗銷訴訟繫屬事

實之登記。

除訴訟終結外,法院許可登記

裁定如經抗告廢棄,或依第 11

項撤銷確定,當事人或利害關

係人亦得聲請法院發給證明,

以申請塗銷登記。爰修正原條

文第 9項,並改列為第 13 項。

救濟

制度

§254X 前段:關於第五項

聲請之裁定,當事人得

為抗告。

明定當事人不

服法院裁定之

救濟方法

至於就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係

之第三人已參加訴訟者,得為

所輔助之當事人提起抗告,乃

屬當然,無待明文,併此敘明。 §254X 中段:抗告法院為

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

陳述意見之機會。

§254X 後段:對於抗告法

院之裁定,不得再為抗

告。

避免程序久懸

Page 15: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民事訴訟法第 254 條 11

壹、本次修法焦點分析:主要著重在訴訟繫屬事實登記制度

一、修法背景: 法院對訴訟繫屬登記之要件審查較為寬鬆,致被告難以向銀行借貸,造成債務

人無法利用及處分系爭標的物。

二、制度目的:

使與當事人交易之相對人知悉訴訟繫屬之事實,一方面阻卻第三人之善意取得,

避免因而引發訟爭,以保護債權人之實際權利獲得實現;另一方面賦予受移轉人程

序保障,蓋將來本訴訟確定判決之判決效力及於之,故應盡可能使其知悉訴訟繫屬

之事實。

三、制度效力: 僅具有訴訟繫屬事實之公示作用,並無禁止或限制被告。3

四、104 年相關規定 §254V:第一項為訴訟標的之權利,其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

於「當事人之起訴合法且非顯無理由」時,受訴法院得依當事人之聲請發給已起

訴之證明,由當事人持向該管登記機關請求將訴訟繫屬之事實予以登記。 §254VI:法院於「發給已起訴之證明」前,得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254VII:當事人依已起訴之證明辦理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

終結前,他造當事人得提出「異議」。

五、106 年相關規定 §254V: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

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

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254VI 前段:前項聲請,應「釋明」本案請求。 §254VI 後段:法院為裁定前,得使兩造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3 97 台抗 339 裁定:「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五項固定有明文。

惟此等規定,旨在保護第三人,為避免其遭受不利益,使其有知悉之機會,並促其是否徵

求兩造同意,或聲請法院許其承當訴訟。又於原告起訴後,當事人縱依上開第五項規定聲

請主管機關為登記,亦僅使欲受讓為訴訟標的之權利或法律關係之第三人知悉訴訟繫屬於

法院之事實,以此據為是否善意受讓之重要參考資料,並無禁止移轉之效力。此與假處分

制度,旨在保全強制執行及禁止債務人為移轉處分之規範目的及法律效果均有所不同,故

債權人就請求標的聲請對債務人為假處分,縱令於起訴後,祇要符合假處分要件之相關規

定,法院即應准許,初無因有上述訴訟繫屬事實登記規定,得認為無假處分必要,而不予

准許之理。」

Page 16: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12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254VII:前項釋明如有不足,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登記。其釋明

完足者,亦同。 §254X 前段:關於第五項聲請之裁定,當事人得為「抗告」。

六、分析: 本次修法,將訴訟繫屬事實登記制度之要件審查從「當事人之起訴合法且非顯無

理由」之一貫性審查(形式審查)改為較嚴格之「釋明」,並有擔保制度之引入;

作成之裁判從「發給已起訴之證明」改為「裁定」;並將訴訟繫屬事實登記制度之

救濟制度從「異議」改為「抗告」。 一來,此次修法使訴訟繫屬事實登記制度趨向於「保全制度」,蓋保全制度於審查

上亦係要求釋明與擔保,而其救濟制度亦係抗告。 二來,「一貫性審查」僅係形式認定聲請人(通常為原告)之訴之聲明、訴訟標的

與原因事實,亦即,假設其主張為真,其請求是否有理由;而「釋明」係指除應

通過一貫性審查外,聲請人應提出可即時調查之證據,使法院產生薄弱心證,認

為其主張大概為真實(§284 參照)。從而,此一「自一貫性審查改為釋明」之改

變趨勢,係加重訴訟繫屬事實登記制度之程序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一程序

要求仍未加重至「證明」之程度,亦即,當事人提出證據使法院獲得強固心證,

而確信其主張為真實。

一貫性

•形式認定

釋明

•實質認定

•大概如此

•薄弱心證

證明

•實質認定

•確信

•強固心證

Page 17: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實務見解精選 13

實務見解精選 字號 最高法院 106 年度第 13 次民庭決議

內容

爭點 當事人於第二審訴訟程序中,以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

「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之規定為據,追加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

人,法院可否准許? 事實 略

實務見解

甲說: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

適用範圍不包括當事人之變更或追加,當事人於第二審據以

為當事人之變更或追加,法院無從准許。 按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

一,係指「原當事人」間,追加之訴與原訴之基礎事實同一

而言。在第二審追加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除合於同法

第 255 條第 1 項第 5 款規定之「該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

一確定時,追加其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者」外,非經他

造及該人同意,不得為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 446 條第 1 項

規定即明。 乙說: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適用範圍包括當事人

之變更或追加在內,當事人於第二審自得據以為當事人之變

更或追加。 按當事人、訴訟標的及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為訴之三要

素,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之規定並未限定適用

範圍僅訴訟標的,又該款所稱之「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

係指變更或追加之訴與原訴之主要爭點有其共同性,各請求

所主張之利益在社會生活上可認係屬同一或關連之紛爭,而

就原請求之訴訟及證據資料,於繼續審理時,在相當程度範

圍內具有同一性或一體性,得期待於後請求之審理予以利

用,俾先後兩請求得在同一程序中一併解決,避免重複審理

者,即屬之,俾達紛爭一次解決及節省法院與當事人勞費之

目的。當事人於第二審程序中,自得依民事訴訟法第 446 條

第 1 項、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之規定追加或變更當事人。 ☆丙說(本會議決議採此說) 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之規定,因可利用原訴訟

資料,除有礙於對造防禦權之行使外,得適用於當事人之變

更或追加。在第二審依第 446 條第 1 項適用第 255 條第 1 項

第 2 款規定變更或追加當事人,須於對造之審級利益及防禦

權之保障無重大影響,始得為之,以兼顧當事人訴訟權益之

保障及訴訟經濟之要求。

Page 18: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14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學說見解

沈冠伶老師認為,關於第二審追加當事人,4 自民訴§255I 但書可知,「當事人之變更追加」在性質上屬於「訴

之變更、追加」之一種,而實務亦肯認當事人之變更屬於「訴之

變更」。於第二審追加之情形,除應符合民訴§446 之規定外,於

追加新當事人之情形,為保障其審級利益,應得其同意(亦即,

同意作為當事人,則相當於表示願意拋棄第一審之審級利益)。 於類似必要共同訴訟人之追加之情形, 雖有認為民訴§255I旨在補足當事人適格之欠缺,故僅適用

於固有必要共同訴訟人知追加,但基於擴大訴訟制度解決紛爭

之機能,並保護當事人之程序利益,應肯認民訴§255I之適

用範圍包括類似必要共同訴訟人之追加。 此外,因該訴判決效力會及於「原非當事人之第三人」,故縱

使於第二審始追加當事人,雖新當事人未經第一審訴訟程序,

但相較於完全均未參與程序卻受判決效力所及而言,至少可受

事前之程序保障,故應肯認得追加之。 基於處分權主義,沒有人可以強迫他人成為原告,故追加新原告

原則上均須得其同意。如為固有必要共同訴訟人之追加,得適用

民訴§56-1。 至於被告之追加,如於擴大類似必要共同訴訟之範圍(包含論理

上之合一確定)(按:傳統上被歸類於普通共同訴訟中)(縱使

不適用民訴§255I,仍應檢討是否該當民訴§255I、等規

定),則於第二審之追加,毋庸得舊被告之同意,蓋對於舊被告

之防禦權並無影響,但為保護新被告之審級利益,除有濫用同意

權而拒絕同意之情形(如:新被告於第一審有訴訟參加或受職權

通知、訴訟告知而有參加或影響訴訟之機會等已無審級利益保護

之疑慮的情形),原則上應得其同意。 如新當事人不同意,係濫用其同意權時,基於程序法上誠信原

則,法院仍得例外許為追加。 但實務上似未將新當事人之同意作為追加要件,而係以防禦權

未受影響之被告(原當事人)同意為要件。5

本文分析

決議似乎延續自高等法院 103 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 36 號之

討論。而在第二審追加當事人之情形,所謂「對造」,應得包含「舊

對造」與「新對造」。比較上述座談會與本決議見解,如果訴之追

加該當「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其實根本不會對於舊當事人之審

級利益有什麼影響,從而,本決議見解其實是要求應特別注意「新

4 沈冠伶(2012),〈當事人之變更、追加〉,《程序保障與當事人》,台北:元照。雖然下面陳列的論述非主要針對民訴§255I之規定,惟仍涉及第一審之審級利益的討論,所以非常值得大家參考,故仍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5 如:91 台抗 707 裁定、91 台簡抗 33 裁定。

Page 19: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實務見解精選 15

當事人之審級利益保護」,如此等追加於其程序權保障並無重大影

響,甚至其同意追加而捨棄審級利益時,始得適用民訴§466 準用

§255I予以追加。而此見解,與沈冠伶老師之看法相同。

相關

見解

【台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 103 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 36 號】 法律問題:某甲一審依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向乙請求損害賠償,受敗訴判決,甲

不服提起上訴,於二審追加僱用人丙為被告,依民法第 188 條第 1 項,請求丙與乙

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乙不同意其追加,試問:甲之追加是否構成民事訴訟法第

446 條第 1 項、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請求基礎事實同一」,而應予准許? 討論意見: 甲說:否定說。 按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上訴人雖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無須得被上

訴人同意,但所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係指變更或追加之訴與原訴之主要

爭點有其共同性,各請求利益之主張在社會生活上可認為同一或關連,而就

原請求之訴訟及證據資料,於審理繼續進行在相當程度範圍內具有同一性或

一體性,得期待於後請求之審理予以利用,俾先後兩請求在同一程序得加以

解決,避免重複審理,進而為統一解決紛爭者而言,「並不包括當事人之追

加」,觀之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5 款,該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

一確定時,追加其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者無需他造同意之規定自明。蓋

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時,其基礎事實無不同一,如其基礎事實同

一,包括追加當事人在內,則其追加逕適用該項規定,自無另為此項規定之

必要,灼然可見。 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係指在當事人

不變之原當事人間前提下,所為訴之變更或追加,不包括追加被告在列。在

第二審追加被告,除合於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5 款之情形外,非經

他造及被追加當事人之同意,不得為之〔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抗字第 1031號(資料 1)、臺灣高等法院 99 年度上字第 15 號(資料 2)、臺灣高等法院

97 年度抗字第 972 號(資料 3)、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97 年度上易字第 68號裁定(資料 4)參照〕。

乙說:肯定說。 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稱之「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係指變

更或追加之訴與原訴之主要爭點共通,各請求利益之主張在社會生活上可認為

同一或關連,而就原請求之訴訟及證據資料,得期待於後請求之審理予以利

用,俾先後兩請求在同一程序得加以解決,避免重複審理,進而為統一解決紛

爭者,即屬之,俾達紛爭一次解決及節省法院與當事人勞費之目的。本款法文,

並未明文限制當事人之追加,故應含當事人之追加在內〔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

抗字第 518 號(資料 5)、96 年度台抗字第 376 號(資料 6)、91 年度台簡抗字

第 33 號(資料 7)、90 年度台抗字第 287 號裁定(資料 8)參照〕。 丙說:限制肯定說。 所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係指變更或追加之訴與原訴之原因事實,有

其社會事實上之共通性及關聯性,而就原請求所主張之事實及證據資料,於

變更或追加之訴得加以利用,且無害於他造當事人程序權之保障者,始足當

Page 20: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16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之〔最高法院 101 年度台抗字第 404 號(資料 9)、101 年度台抗字第 952 號

(資料 10)、100 年度台抗字第 156 號(資料 11)、99 年度台抗字第 463 號

(資料 12)、91 年度台抗字第 708 號裁定(資料 13)參照〕。 原非第一審當事人之第三人於第二審始變更、追加為當事人,對其審級利益

及防禦權之行使均造成重大影響,故所謂請求基礎事實同一者得於第二審為

訴之變更、追加之範圍,原則上應不包含當事人之變更、追加在內,否則即

無視於當事人之審級利益,並侵害其聽審請求權,違反新法之立法旨趣。詳

言之,在新、舊請求之當事人不同之情形,即使兩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就

新請求之攻防、審理,可利用舊請求之基礎事實、資料,此於舊請求之當事

人而言,第一審為新請求之追加或變更該請求,固不致多大影響其防禦權行

使,於第二審始為新請求之追加或變更,亦不致多大影響審級利益,但對新

請求之當事人而言,如其於第一審原未參與訴訟程序,就舊請求之基礎事實

並無攻防之機會,故如其於第一審被追加或變更為被告,雖不必經其同意,

但仍需為保障其防禦權,而使有充分辯論之機會;如其於第二審始被追加或

變更為被告,因其於第一審就該基礎事實並未曾被賦予攻防之機會,故其審

級利益即遭受重大影響。因此,最高法院部分裁判將基於同一基礎事實之訴

變更、追加,擴大包括當事人之變更、追加在內,而未區分其係求第一審或

第二審為訴變更、追加,似有未顧慮新當事人之審級利益之虞。是以,除非

此種變更或追加,於新當事人之程序權保障未予重大影響,或因其同意為此

追加或變更而捨棄審級利益,否則不能逕以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為由,即逕

許原告將原非第一審當事人之第三人於第二審追加或變更其為被告〔許士

宦,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與訴之變更、追加,臺灣本土法學 104 期,第 99-100、115 頁。(資料 14)〕。

民事訴訟法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請求基礎事實同一」,非專為解決新舊

訴訟標的理論的問題,而係為擴大訴訟制度解決紛爭之功能,使相關請求權

盡可能於同一程序解決,以免同一基礎事實所發生之請求權一再興訟。因此

「請求基礎事實同一」應指據以審判新、舊訴之基礎資料(事實)同一,而

在舊訴之審理結果得援用於新訴。又當事人追加,由於新訴與舊訴之訴訟標

的不同,必含有訴訟標的之追加,因此第 255 條第 1 項第 2 款「請求基礎事

實同一」僅適用於訴訟標的之追加,而不適用於當事人追加的見解,並不正

確。在第一審追加連帶債務人為新被告,由於對其程序利益並無重大影響,

因此無庸得新被告之同意,不過,如原告在第二審始追加被告丙,由於涉及

丙之審級利益,除有濫用同意權之情事,原則上應得丙之同意〔沈冠伶,當

事人之追加--最高法院 91 年度台抗字第 8 號裁定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

126 期,第 202 頁(資料 15)〕。 初步研討結果:採甲說 審查意見: 丙說理由刪除(修正丙說)。 多數採乙說(乙說 9 票,修正丙說 7 票)。 因最高法院裁判見解尚有歧異,建請司法院轉請最高法院研究。 研討結果:因最高法院裁判見解尚有歧異,建請司法院轉請最高法院研究。

Page 21: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實務見解精選 17

字號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487 號判決

內容

爭點 爭點效之要件

事實 略

實務見解

次按學說上基於公平理念之訴訟上誠信原則而產生之爭點效理論,

因其並非法院就訴訟標的所為之判斷,不具有判決實質之確定力(既

判力),自須判決理由之判斷具備「同一當事人間」、「非顯然違背法

令」、「當事人未提出新訟訴資料足以推翻原判斷」、「該重要爭點,

在前訴訟程序已列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主要爭點,並經兩造各為

充分之舉證及攻防,使當事人為適當完全之辯論,由法院為實質之

審理判斷」及「兩造所受之程序保障非顯有差異」者,始足當之。

學說見解

【沈冠伶老師&許士宦老師】 爭點效之要件: 就訴訟標的有關之「主要爭點」事項所作成之判斷 當事人就該爭點已盡攻擊防禦之能事

亦即,當事人曾為實際上辯論而受程序保障(充分提出攻擊

防禦方法之機會) 該爭點經法院為實質之審理 對於判決理由中就重要爭點之判斷具有拘束力(爭點效),其

正當性在於「程序保障」 【沈冠伶,爭點效之主觀範圍與第三人之程序參與】 民訴§401、家§48,判決效力擴張之規定,均未明定限於「既判

力」,而僅言判決之「效力」,在解釋上,對於當事人發生之判

決效力均可對第三人發生,而包含既判力、(給付判決之)執行

力、(不具對世效之形成判決所生)形成力、爭點效。 法理:統一解決紛爭、訴訟經濟、程序利益等要求,避免紛爭再

燃、浪費司法資源、裁判矛盾而致實體法律秩序混亂之結果。 家§48 之法理:因應身分關係一致性之需求。 因甲類乙類事件之確定終局判決具有對世效,故其爭點上判

斷之擴張,不應限制於同一當事人間,始能兼顧身分關係一

致性之需求。 因應家§48 對世效而生之規定:家§33、§40;§35、§45、§101 爭點效是否應及於第三人,應考慮: 第三人針對他造當事人間在前訴訟就該爭點提出攻防之機

會,是否與在後訴訟作為當事人之情形相當。 在前訴訟是否有因程序種類之不同、程序上地位之差異而不

同於後訴訟(ex 審級結構不同、得否獨立提起上訴) 第三人與他造當事人於前訴訟是否可預見該爭點之判斷對

其間之法律關係具有重要性,而可期待發生拘束力。

Page 22: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18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本文分析

實務對於爭點效大致上之見解 法理依據:訴訟上之誠信原則及當事人公平。 要件 同一當事人間 非顯然違背法令 當事人未提出新訟訴資料足以推翻原判斷 該重要爭點,在前訴訟程序已列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主要爭

點,並經兩造各為充分之舉證及攻防,使當事人為適當完全之

辯論,由法院為實質之審理判斷 兩造所受之程序保障非顯有差異

相關

見解

【最高法院 102 年台上字第 106 號民事判決】

按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於確定之終局判決中經裁判者,當事人之一造以該確定

判決之結果為基礎,於新訴訟用作攻擊防禦方法時,他造應受其既判力之拘束,

不得以該確定判決言詞辯論終結前,所提出或得提出而未提出之其他攻擊防禦方

法為與該確定判決意旨相反之主張,此就民事訴訟法第四百條第一項規定之趣旨

觀之甚明。又法院於確定判決理由中,對訴訟標的以外當事人所主張或抗辯之重

要爭點,本於當事人完足舉證及辯論之結果,已為實質之判斷者,除有顯然違背

法令,或當事人提出新訴訟資料足以推翻原判斷之情形外,於同一當事人間,就

與該重要爭點有關之他訴訟,不得再為相反之主張,法院亦不得作相異之判斷,

此源於訴訟上之誠信原則及當事人公平之訴訟法理,避免紛爭反覆發生,以達「一

次解決紛爭」所生之一種判決效力(拘束力),即所謂「爭點效」,亦當為程序法

所容許。所謂同一當事人間,係指前案訴訟為實質對立之當事人,可期待彼此就

該重要爭點能互為對立之攻防,預見法院對於該重要爭點之判斷將產生拘束力而

不致生突襲性裁判者而言。查前案分割遺產訴訟事件訴外人陳柏璁起訴時雖將兩

造列為共同被告,惟上訴人自始抗辯系爭房地為被繼承人陳有聖所有,被上訴人

與陳有聖間僅係借名登記契約關係,應列入遺產予以分割,而被上訴人則否認

之,並主張系爭房地為其所有,則上訴人就陳有聖之遺產分割方法雖與被上訴人

同處一造,但就系爭房地是否得列入陳有聖遺產範圍予以裁判分割之前提,即陳

有聖與被上訴人間是否有借名登記契約關係,則與被上訴人彼此利害相反,乃實

質對立之當事人,且上訴人對於法院就該爭點之判斷將產生拘束力難謂無所預

見,則就本件之本訴及反訴而言,自可認係同一當事人。

Page 23: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實務見解精選 19

字號 105 年度台上字第 1990 號(最高法院具參考價值裁判)

內容

爭點 侵害型不當得利之「無法律上原因」之舉證責任分配

事實 略

實務見解

按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受益人返還其所受領之利益,原則上應由

受損人就不當得利請求權成立要件中「無法律上之原因」,即對於

不存在之權利而為給付之事實負舉證責任,至所謂侵害型不當得利

(又稱權益侵害之不當得利),乃指無法律上之原因,侵害歸屬他

人權益內容而獲有利益。由於侵害歸屬他人權益之行為,本身即為

無法律上之原因,主張依此類型之不當得利請求返還利益者(即受

損人),固無庸就不當得利成立要件中之無法律上之原因舉證證

明,惟仍須先舉證受益人取得利益,係基於受益人之「侵害行為」

而來,必待受損人舉證後,受益人始須就其有受利益之法律上原

因,負舉證責任,方符舉證責任分配之原則。本件上訴人及廖述亮

為系爭抵押權權利人,上訴人之債權範圍三分之一即一千萬元,廖

述亮債權範圍三分之二即二千萬元,據證人陳淑忍證述系爭抵押權

乃兩造及廖述亮至其事務所辦理,為原審所認定之事實,而上訴人

於原審一再辯稱:被上訴人將系爭房地,作價二千萬元售予廖述

亮,惟系爭房屋實係伊與廖述亮出資興建,兩造及廖述亮乃協議房

地暫緩辦理過戶,而以伊建屋及家用出資,作價一千萬元,與廖述

亮房地價金二千萬元,由被上訴人設定三千萬元普通抵押權與其二

人等語(見原審卷第五九、六○、一六一至一六三頁),並提出被上

訴人與廖述亮之系爭契約書佐證(見原審卷第六一至六四頁),參

諸被上訴人與廖述亮間並未履行系爭契約書所負產權移轉登記之

義務,反而改以設定抵押權,甚至加入上訴人共同為系爭抵押權之

權利人,廖述亮部分之擔保債權額又適為系爭契約書所載價金數額

二千萬元,則究竟上訴人有何侵害歸屬被上訴人權益內容之行為(即

如何以侵害行為設定系爭抵押權)?上訴人本於系爭抵押權之設定

而受分配系爭分配款,何以成立不當得利?未據原審究明,即遽以

縱令廖述亮之抵押權存在,亦難推定上訴人系爭抵押權亦存在,上

訴人未能舉證其有受益之法律上原因云云,而為上訴人不利之論

斷,依上說明,已嫌速斷。

學說見解

許士宦老師認為,「無法律上原因」並非「事實概念」,而係「評價

概念」(不論給付型或非給付型均採同構化處理)。6 以「無法律上原因」為評價概念(法律上評價之不確定概念)。 受益人以侵害行為取得應歸屬於受損人權益內容之利益,而從

法秩序權益歸屬之價值判斷上不具保有利益之正當性者,即構

成「無法律上原因」而成立不當得利。

6 詳參許士宦(2012),不當得利返還訴訟中無法律上原因事實之舉證責任分配(上)(下),台灣法學雜誌,195、197 期。

Page 24: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20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因該財產變動違反權益歸屬法秩序,而可評價為無法律上原

因。不另立「無法律上原因之消極事實」作為其要件事實。 「所受利益」、「所受損害」、「二者間之因果關係」之事實,為評

價對象,而成為評價根據事實。 →請求人負舉證責任 「保有該利益之正當性」之事實,為評價障礙事實。→被請求人

負舉證責任 無論在給付型不當得利&侵害型不當得利,均採同樣之舉證責任

構造。依同構化處理方式分配舉證責任之結果,與以之為事實概

念之結果並無不同。

本文分析

本判決大致上承襲實務見解一貫脈絡,並進而表示,侵害型不當得

利返還事件中,受損人固然就無法律上原因不負舉證責任,然仍須

先舉證「受益人取得利益,係基於『受益人之侵害行為』而來」,

必待受損人舉證後,受益人始須就其有受利益之法律上原因,負舉

證責任。

相關

見解

【給付型不當得利】78 101 台上 2078 判決9:按主張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之當事人,對於不當得利請

求權之成立,應負舉證責任,即應證明他方係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其

受有損害。如受利益人係因給付而得利時,所謂無法律上之原因,係指給付欠

缺給付之目的。故主張該項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之當事人,應舉證證明該給付

欠缺給付之目的。惟此一消極事實本質上難以直接證明,因此,倘主張權利者

對於他方受利益,致其受有損害之事實已為證明,他造就其所抗辯之原因事

實,除有正當事由外,應為真實、完全及具體之陳述,以供主張權利者得據以

反駁,俾法院憑以判斷他造受利益是否為無法律上原因。換言之,他造抗辯後,

主張權利者應舉證證明他造所抗辯之原因事實為不實,始盡其舉證責任。 102 台上 420 判決10:按不當得利依其類型可區分為「給付型之不當得利」與「非

給付型不當得利」,前者係基於受損人有目的及有意識之給付而發生之不當得

利,後者乃由於給付以外之行為(受損人、受益人、第三人之行為)或法律規定

或事件所成立之不當得利。在「給付型之不當得利」,既因自己行為致原由其掌

控之財產發生主體變動,則本於無法律上之原因而生財產變動消極事實舉證困

難之危險,自應歸諸主張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之當事人。是該主張不當得利返

還請求權人,應就不當得利之成立要件負舉證責任,亦即必須證明其與他方間

有給付之關係存在,及他方因其給付而受利益致其受損害,並就他方之受益為

無法律上之原因,舉證證明該給付欠缺給付之目的,始能獲得勝訴之判決。又

關於不當得利之「無法律上原因」為消極事實,本質上難以直接證明,僅能以

7 基於受損人有意識,基於一定增益他人財產之目的之給付而生之不當得利。 8 給付型不當得利之構成要件:基於給付而受利益(毋庸判斷受損害,因為受益人受有利益,係來自於相對人之給付行為,故若已肯認受益人受有利益,即可認為相對人受有損害)、給付關係(作為因果關係之判斷)、欠缺給付目的(作為無法律上原因之判斷)。

9 FYI:根據 lawsnote,本判決被引用 20 次。 10 FYI:根據 lawsnote,本判決被引用 67 次。

Page 25: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實務見解精選 21

間接方法證明之。因此,倘主張權利者對於他方受利益,致其受有損害之事實

已為證明,他造就其所抗辯之原因事實,除有正當事由(如陳述將使其受到犯

罪之追訴等),應為真實完全及具體之陳述,使主張權利者得據以反駁,以平

衡其證據負擔,並俾法院憑以判斷他造受利益是否為無法律上原因,惟並非因

此即生舉證責任倒置或舉證責任轉換效果。 【侵害型不當得利(非給付型不當得利)】1112 99 台上 503 判決13:按主張不當得利之原告,如因自己行為致原由其掌控之財

產發生主體變動,本於無法律上原因而生財產變動消極事實舉證困難之危險,

固應歸諸原告,由該原告就不當得利請求權之成立特別要件即所清償債務不存

在之事實,負其舉證責任。但財產主體之變動倘係被告之行為所致,自應由被

告舉證證明其受領給付係有法律上之原因。 100 台上 899 判決14:查不當得利依其類型可區分為「給付型之不當得利」與

「非給付型不當得利」,前者係基於受損人之給付而發生之不當得利,後者乃

由於給付以外之行為(受損人、受益人、第三人之行為)或法律規定或事件所

成立之不當得利。在「給付型之不當得利」固應由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人

(受損人),就不當得利成立要件中之「無法律上之原因」負舉證責任;惟在

「非給付型之不當得利」中之「權益侵害之不當得利」,由於受益人之受益非

由於受損人之給付行為而來,而係因受益人之侵害事實而受有利益,因此祇要

受益人有侵害事實存在,該侵害行為即為「無法律上之原因」,受損人自不必

再就不當得利之「無法律上之原因」負舉證責任,如受益人主張其有受益之「法

律上之原因」,即應由其就此有利之事實負舉證責任。又「非給付型之不當得

利」中之「權益侵害之不當得利」,凡因侵害取得本應歸屬於他人權益內容而

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欠缺正當性,亦即以侵害行為取得應歸屬他人權益內

容之利益,而從法秩權益歸屬之價值判斷上不具保有利益之正當性者,即應構

成「無法律上之原因」而成立不當得利。本件上訴人利用保管郭張敏之存摺、

印章之便,擅自由郭張敏帳戶中提領如附表上開編號所示之款項,既為原審合

法確定之事實,乃係以侵害行為取得在權益內容本應歸屬於郭張敏之利益,致

郭張敏受損害,核屬於「非給付型之不當得利」中之「權益侵害之不當得利」,

而上訴人復未能舉證證明其具有保有該利益之正當性,自應成立不當得利。且

被上訴人為郭張敏之繼承人,有戶籍謄本可稽(見一審卷二一頁以下),亦

可共同行使此項公同共有之債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本院七十四年台上

字第七四八號判例參照)。原審因而為上開上訴人不利之判決,經核於法並無

違誤。

11 基於給付以外之行為或法律規定或事件而生之不當得利。 12 侵害型不當得利之構成要件:一方受利益、權益歸屬(受益人所享有之權益,在法律上應歸屬於他方;法律上應歸屬於他人之權益)(作為損害與無法律上原因之判斷)、直接因果關係(作為因果關係之判斷)。

13 FYI:根據 lawsnote,本判決被引用 26 次。 14 FYI:根據 lawsnote,本判決被引用 337 次。

Page 26: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22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字號 104 年度台上字第 138 號判決

內容

爭點

繼承權因婚生推定而受影響之第三人,得否於家事法§64I、II 婚生

否認之訴所定期間經過後,提起確認法律上父與子女間之親子關

係不存在之訴?

事實 略

實務見解

按就法律所定親子或收養關係有爭執,而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

上利益者,得提起確認親子或收養關係存在或不存在之訴,家事

事件法第六十七條第一項定有明文。其立法理由復說明:有無法

律上利益,應依具體個案情形判斷之,而與本案請求在實體法上

有無理由之問題有別,爰規定如第一項所示。準此,第三人就子

女及其法律上受推定生父間之親子關係如有所爭執,而生法律關

係之不明確,為除去該法律上爭執,以維持法之和平及法之安定

性,且此項危險適足以確認判決除去時,可認為具有確認利益,

得提起確認訴訟,然此確認利益之有無與實體權利義務關係之存

否,應區別予以判斷。如為繼承權因婚生推定而受影響之第三人,

同法第六十四條第一、二項(刪除前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九十條第

一項、第二項)已另設規定,允許繼承權被侵害之人得於夫妻之

一方或子女於法定期間內或期間開始前死亡之情形,提起否認子

女之訴,且應自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起,六個月(一年)內起訴。

如逾該期間,即不得再提起否認子女之訴以推翻子女之婚生性。

繼承權人如仍有爭執而提起確認法律上父與子女間之親子關係不

存在之訴,雖可認有確認訴訟之確認利益,但由於其已逾法定之

除斥期間而不得再推翻法律上之婚生性,故仍應為其敗訴之實體

判決。 學說見解 略

本文分析 略

相關

見解

Page 27: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實務見解精選 23

字號 104 年度第 15 次民庭決議

內容

爭點 當事人於家事事件法第三條第三項所定之丙類事件訴訟程序審理

中,得否追加、反請求一般民事訴訟事件? 事實 略

實務見解

丙說一(按:類推適用說) 按家事事件法第三條所定之丙類事件雖適用家事訴訟程序,但該

類事件向來係以一般民事財產權事件處理,惟因與身分調整關係

密切,為利於家事訴訟程序中統合解決,而將之列為家事訴訟事

件。該類事件於家事事件法施行前,原得與其他財產權訴訟合併

提起或為訴之追加、提起反訴,如因家事事件法之施行,即認與

家事訴訟事件具有牽連關係之民事紛爭,一概不許可其與家事訴

訟事件合併提起或為訴之追加、反請求,難免發生原告無法達成

訴訟目的、紛爭無法一次解決或裁判矛盾之情形,實有違該法妥

適、迅速、統合處理家事事件之立法目的。是於必要情形,仍宜

允當事人得利用家事訴訟程序合併解決民事紛爭。家事事件法關

此雖未有規定,但同法第四十一條已考量基礎事實相牽連之不同

種類事件,亦有利用同一程序處理之需求,而許當事人合併請

求,明文排除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及第二百四十八條之限制;

當事人另行請求者,法院為統合處理事件認有必要或經當事人合

意者,得裁定移送合併審理。上開不同種類事件合併請求之規

定,於家事訴訟事件與一般民事訴訟事件之合併、追加、反請求,

應得類推適用之。準此,家事訴訟事件及一般民事訴訟事件之基

礎事實相牽連者,如經當事人合意或法院為統合處理事件認有必

要時,應許當事人合併提起或為追加、反請求。至於所謂「為統

合處理事件認有必要」,則由審理法院依個案情形斟酌之,例如

合併或追加提起之一般民事訴訟事件為先決法律關係之爭執、合

併或追加須合一確定之第三人、就抵銷之餘額為反請求等是。 丙說二(按:法理說) 按家事事件法第三條所定之丙類事件雖適用家事訴訟程序,但該

類事件向來係以一般民事財產權事件處理,惟因與身分調整關係

密切,為利於家事訴訟程序中統合解決,而將之列為家事訴訟事

件。該類事件於家事事件法施行前,原得與其他財產權訴訟合併

提起或為訴之追加、提起反訴,如因家事事件法之施行,即認與

家事訴訟事件具有牽連關係之民事紛爭,一概不許可其與家事訴

訟事件合併提起或為訴之追加、反請求,難免發生原告無法達成

訴訟目的、紛爭無法一次解決或裁判矛盾之情形,實有違該法妥

適、迅速、統合處理家事事件之立法目的。是於必要情形,仍宜

Page 28: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24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允當事人得利用家事訴訟程序合併解決民事紛爭。家事事件法關

此未有規定,乃法律體系上計畫之不圓滿,但同法第四十一條已

考量基礎事件相牽連之不同種類事件,亦有利用同一程序處理之

需求,而許當事人合併請求,明文排除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及

第二百四十八條之限制;當事人另行請求者,法院為統合處理事

件認有必要或經當事人合意者,得裁定移送合併審理。又家事事

件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亦明定:兩造得合意聲請將相牽連之民事

事件合併於家事事件調解。故上開不同種類事件合併請求之規

定,於家事訴訟事件與一般民事訴訟事件之合併、追加、反請求

時,本於民法第一條立法機關賦予法官造法之候補立法權(制定

法外即超越法律計畫以外之法律續造功能),斟酌立法政策、法

律全體精神及事物本質,自可參照家事事件法第一條、第二十六

條第二項、第四十一條所規定之旨趣,以該旨趣作為法理填補

之。準此,家事訴訟事件及一般民事訴訟事件之基礎事實相牽連

者,如經當事人合意或法院為統合處理事件認有必要時,應許當

事人合併提起或為追加、反請求。至於所謂「為統合處理事件認

有必要」,則由審理法院依個案情形斟酌之,例如合併或追加提

起之一般民事訴訟事件為先決法律關係之爭執、合併或追加須合

一確定之第三人、就抵銷之餘額為反請求等是。 決議:

家事法院受理家事事件法第三條所定丙類事件,與一般民事訴訟

事件基礎事實相牽連者,如經當事人合意或法院認有統合處理之

必要時,應許當事人合併提起或為請求之追加、反請求,至所謂「有

統合處理之必要」,則由法院斟酌個案具體情形定之。

學說見解 略

本文分析

前導

家事法§41 僅有針對「家事訴訟事件+家事訴訟事件」以及「家

事訴訟事件+家事非訟事件」的合併、追加、變更或反請求而

為規定,並未針對「家事事件」得否與「一般民事事件」得否

合併、追加、變更或反請求而為規定,遂引發爭議。 蓋丙類事件在家事法制定前,係以一般民事財產權事件處理,

是因為與身分調整關係密切,為利於家事訴訟程序中統合解

決,家事法才將之列為家事訴訟事件。也就是說,為了跟其他

家事訴訟事件一起處理,才列為家事事件。 但是,如此反而引發出一個爭議,「丙類家事事件」之審理程

序中,得否合併、追加「一般民事事件」?也就是說,丙類事

件變成家事事件而得以跟其他家事訴訟事件一起處理了,但還

可以跟一般民事事件一起處理嗎?家事法制定前原本可以合

Page 29: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實務見解精選 25

併、追加,那家事法制定後可不可以合併、追加呢?本次會議

主要就是在解決這個問題。 此外,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本號決議僅有處理「丙類事件」可

否跟「一般民事訴訟事件」合併、追加的問題,並未一概解決

「家事事件(不論訴訟或非訟)」可否跟「一般民事事件(不

論訴訟或非訟)」合併、追加的問題。這邊要特別留意!

本號決議之討論經過

本次決議應係延續 104 年度第 14 次民庭會議而來,該次會議

中有甲、乙、丙、丁四說,最後決議採取丙說(內容完全跟本

次會議的丙說一相同)。至於為何會有本次會議,筆者推論應

該是丙說原本採取類推適用的方法論,進而肯認若「審理中之

丙類事件,與欲提起之一般民事訴訟事件,基礎事實相牽連」

且「經當事人合意或法院認有統合處理之必要」,應許丙類事

件與一般民事訴訟事件合併、追加、反請求,但應該是與會者

對於如此的方法論有爭執(究竟是制定法內的法律續造,還是

制定法外的法律續造),所以才有本次會議的產生(因為本次

會議是在針對丙說來修正,且只有提出類推適用說的丙說一,

跟法理說的丙說二,兩說結論都一樣,所以筆者才如此推論)。

但是!!!筆者推測,針對方法論,本次會議並未討論出一個

結果,只好認為「啊!反正該當上述要件就可以合併、追加啦,

方法論討論不出來就算了,反正兩說結論都一樣,結論對了就

好!」,所以本次決議內容根本沒有提到「類推適用」,更不用

說是「法理說」的內涵了,等於是把丙說一跟丙說二的論述都

去掉,剩下共通的結論作為本號決議。

相關

見解

Page 30: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26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

字號 104 年度第 3次民庭決議

內容

爭點

民國九十八年一月二十三日民法物權編修正(同年七月二十三日施

行)後,數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對第三人債權而公同共有該債權。

該公同共有債權人中之一人或數人,得否為全體公同共有債權人之

利益,請求債務人對全體公同共有債權人為給付?

事實 略

實務見解

甲說 民法物權編修正後,民法第八百二十一條之規定,依同法第八百

二十八條第二項規定,於公同共有準用之,其適用順序在該條第

三項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同意規定之前。數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

對第三人之債權而公同共有該債權,依八百三十一條準用同法第

八百二十八條第二項再準用第八百二十一條但書規定,應得由公

同共有人中之一人或數人為全體公同共有人之利益,請求債務人

向全體公同共有人為給付,以保存公同共有之財產。 乙說

公同共有人中之一人或數人,除經其他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

或為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利益為回復公同共有物之請求,得單獨或

共同起訴外,倘係基於公同共有法律關係為請求者,仍屬固有之

必要共同訴訟,應由公同共有人全體起訴。 決議:採乙說,文字修正如下: 公同共有債權人起訴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係公同共有債權之權

利行使,非屬回復公同共有債權之請求,尚無民法第八百二十一

條規定之準用;而應依同法第八百三十一條準用第八百二十八條

第三項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須得其他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

意,或由公同共有人全體為原告,其當事人之適格始無欠缺。 學說見解 略

本文分析

首先,必須注意的是,本決議僅涉及「當事人適格」此一層次的問題,

而不涉及民§821但書是否為法定訴訟擔當之明文規定的爭議。

再來,本決議結論認為,公同共有債權人中之一人或數人,請求債

務人對全體公同共有債權人為給付,屬於「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

而非「公同共有債權請求之回復」,不該當民§821 但書所謂「回

復」,自不得依民§831 準用§828II 而準用§821 但書。

相關

見解

Page 31: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實務見解精選 27

Page 32: 司律專題講座 1 - paochen.com.t ·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7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2 導讀:民訴§254不僅涉及當事人恆定主義,亦涉及訴訟繫屬登記之制度,

28 保成補習班 法政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