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校对 1 月 23 日(腊月二十九)凌晨,天刚 蒙蒙亮,在河津返回运城的路上,市新冠 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市第二医院 潘朝霞、王东明、张麦娟三人一脸疲倦却 又心绪不定。因为他们刚刚在河津市人 民医院,完成了一名首次核酸检测呈弱 阳性病例的会诊工作。直觉表明,这个 病例极有可能是我市首例确诊的新冠肺 炎感染患者,他们要赶回市二院,提前做 好收治病人的准备,并申请对病人进行 第二次核酸检测,予以最终确诊。 也就是从那时起,市新冠肺炎防控 医疗专家组的每一位成员,废寝忘食、不 舍昼夜,或在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之间 穿梭奔忙,或围绕一个个病例开展交流 研判,指导治疗方案……他们舍弃春节 假期,放弃与家人团圆,同时间赛跑,与 毒魔抗争,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演绎出 医者仁爱和家国情怀的逆行之美。 “别人唯恐躲之不及,我 们却是偏向虎山行” 临危 受命、舍我其谁的担当之美 1月24日,市委、市政府启动重大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明确提出了 “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 医疗救治目标。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 救治组,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确立的“集 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的“四集中”原则,迅速集结全市 34 名高 年资、多学科西医专家,15名具有深厚 中医造诣的名老中医专家,组建起市级 中西医两个会诊小组。 “ 我 参 加 过 2003 年 SARS、2009 年 H1N1 甲 流 、2013 年 H7N9 禽 流 感 的 救 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面对目前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不上谁上?”面对 组织的召唤,专家组成员、市二院呼吸学 科主任医师、医院第一批应急救治梯队 负责人潘朝霞率先响应。 专家组成员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 龄39岁,他们有的已退休在家享受天伦 之乐,有的至今仍坚守在医疗临床一线 履职尽责,然而当他们得知市卫健委组 建市级专家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消 息后,没有一个推诿,没有一个找借口、 讲条件,纷纷主动请缨,踊跃参加。 柴瑞霁,我市一名退休中医名家。 今年,他和家人去外地过春节。当接到 市卫健委希望他回来参加救治工作的电 话时,他毫不犹豫,克服购票难、路途远 的困难,从海南飞回运城。 韩玲爱,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原主任, 现任山医大一院盐湖分院呼吸与危重症 医 学 科 主 任 ,2003 年 担 任 市 防 治 非 典 专 家组组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 情,她主动递交“请战书”,毅然走向抗击 疫情最前线。 武淑媛,运城武氏中医院院长。她 放弃了同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加入专 家团队。 …… “面对疫情,别人唯恐躲之不及,我 们却是偏向虎山行。”专家组成员、市中 心医院主任医师郭兴华说。 “因为被需要,所以勇往 直前” 晨兴夜寐、鞠躬尽 瘁的奉献之美 2月8日晚7点,获悉平陆县突发密 切接触者群体性感染病例,专家组成员 韩玲爱和市第一医院薛艳霞、张军、宜继 红,市中医医院曹永年紧急集结,奔赴平 陆县人民医院,对8名密切接触者进行 现场会诊。会诊工作结束,他们回到家 中已是次日凌晨1点。 “因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在抗 击疫情的第一线,医疗救治组的49位专 家,随时保持高昂的战时状态,日夜奋战 在会诊、治疗的战场上。 1月23日到2月12日,自接诊首个 确诊病例以来,潘朝霞和她的团队连续 20天时间,日夜奋战在救治患者临床一 线,没有一个人回过一次家,没有一个人 请过一次假。 为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市二院副 主任医师严俊芳主动请缨,住进医院隔 离区。在做好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她主 动与所有患者建立医患微信交流群,随 时为患者开展心理沟通疏导,随时对患 者进行愈后随访交流。她还创新治疗思 路,在隔离病房内教住院患者练习八段 锦,探索实施音乐疗法,受到患者好评。 崔扣狮,运城扣狮中医肿瘤医院院 长,今年已72岁高龄。作为专家组成 员,他无条件服从调度,积极参加会诊, 从不讨价还价,终因过度操劳、体力不 支,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 市中心医院吴世红、谢亚荣、畅立 宏;市二院张定琳、谢丽霞;市中医医院 李祥林、南晋生、王金成、侯晓雯;市中医 药研究院柴巍;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 医院王丽娟……还有更多专家,我们无 法一一亮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默默奉 献的英雄事迹,注定被载入史册。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 冠肺炎的运城路径 —勠力 同心、善作善成的合作之美 “疫情的发生,为中医发挥作用提供 了机会和平台,我们中医人一定要全力 以赴 ,在战‘疫 ’一线建功立业 。”柴瑞霁 见到市卫健委主任叶新龙时表示。 一线会诊治疗的29天里,穿着密 闭防护服的柴瑞霁,在市二院隔离病 房,为每一位感染患者把脉问诊、观察 舌象,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 者优化调整中药方剂,一待至少4个小 时。在为患者开具中医处方80余份的 同时,他还以苦心孤诣的学术思考,坚 持每天总结整理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感 悟体会笔记。目前,已整理了60余篇、 近2万字。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 爱无疆” —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的专家 们,勠力同心、善作善成,不分西医中医, 没有门户之见,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专 业优势,精心研判,精准施策,精到用药, 初步探索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 有效办法,形成了运城治疗共识,受到省 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肯定。 在会诊工作中,专家组不拘一格,采 用定点医疗机构现场会诊、微信交流群 体动态会诊、云端视频系统集中会诊、确 诊病例治疗跟踪会诊4条途径,提高了 会诊工作效率和指导治疗效果。 在治疗方式上,专家组根据国家卫 生健康委适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在省中西医医疗专 家的指导下,采取中医药辨证施治和西 医标准化对症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救 治工作。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改善发热、 干咳、乏力等症状,提高患者自身免疫 力,保护脏器、缩短病程、减轻激素副作 用、促进痊愈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逆 行”人。“截至 2月 24日,专家组西医共开 展了269人次的病例确诊和治疗指导工 作,中医对230余人次进行了把脉问诊, 优化调整中药处方150个。”专家组组 长、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孟红霞介绍说, “我市确诊的19例新冠肺炎病例中,已 有18例治愈出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治愈出院 1 例),治愈率 94.7%。” —记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组 本报记者 杨红义 张晓丽 来自抗击疫情一线的报道 本报讯 连日来,市领导纷纷 深入各自“一联五”包联企业、项目 一线调研督导,主动作为、靠前服 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 难和问题。 3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吉敏深入包联的垣曲县山西中条 山集团总医院改扩建项目、温氏40 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闻喜东 镇至垣曲蒲掌高速公路古城联络线 施工现场和五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等处调研,详细了解新、续建项目的 开复工情况,现场协调解决存在的 困难和问题。 2月29日,市领导陈竹琴赴万 荣县包联重点项目、企业调研督 导。在温氏万荣生猪养殖一体化项 目、朗致药业、县中医医院住院楼建 设项目、博仁骨科医院等处,陈竹琴 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汇报,详细询 问项目投资额度、进展情况等,协调 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月1日,副市长梁清燕深入闻 喜县,就“一联五”包联企业运行和 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在九九慢 城杜仲基地、牧原农牧公司、后宫乡 刘古庄村和象丰农牧公司等处,梁 清燕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情况,协调 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 问题。 3月1日,副市长崔元斌深入运 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同誉金属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山西建工晋南建筑产 业有限公司和城东污水处理厂扩 建、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等包联企 业和项目调研,实地查看企业复工 复产和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存 在的困难和问题。 (本 报 综 合) 市领导调研包联重点项目建设 本报讯 3月1日,在芮城县西 陌镇板桥村、柏社村果园,由县果业 中心组织的果树间伐专业队正在进 行果树间伐,并为果农现场示范果 树休眠期春剪要领和方法。连日来, 芮城县全面铺开精品苹果示范园建 设项目,果树春季管理有序实施。 农时不等人,防疫春管两手 抓。从2月16日芮城县项目建设动 员会后的次日开始,芮城县果业中 心按照项目谋划,落实工作措施,组 织5名中心技术员和16名乡土专家 组成5支专业队伍,在3个乡镇5个 村分别展开工作,拉开了全县精品 苹果示范园项目建设的帷幕。截至 目前,该县果业中心积极争取产业 扶贫资金100万元,购买优化矮砧 苗木 5 万株、果树有机肥 190 吨、苹 果 纸 袋 2600 箱 。 同 时 ,针 对 疫 情 防 控形势,改过去集中果树技术培训 为 果 园 现 场 示 范 指 导 ,并 印 发 1000 余份《防疫期间果树春管要点》宣传 资料。 据了解,芮城沿山精品苹果示 范 园 项 目 规 划 11000 亩 。 其 中 ,老 果 园 改 造 7000 亩 ,新 栽 优 化 品 种 2000 亩,果园续建提升 2000 亩。目 前,已完成老果园间伐 2500 亩,嫁 接换头、土壤改良也在同步进行。 (胡 军 荣 张 学 晋) 芮城推进精品苹果示范园建设 本报讯 在第57个学雷锋纪 念日来临之际,3月4日,新绛县清 风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来到该 县新城天府院小区,为小区居民送 来了“战疫情、暖民心”免费理发志 愿服务活动。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尽量不出 门,难免发愁头发长了怎么办。这 下好了,志愿者们上门免费为我们 理发,感谢他们的暖心服务!”一位 正在理发的老大爷乐呵呵地说。志 愿者介绍,接下来,他们还将到盛世 家园、龙湖金岗、水木清华、凤凰苑 等小区为居民免费理发。 据悉,由新绛县委宣传部组织 开展的此次“战疫情、暖民心”志愿 服务活动,除免费理发外,还将为县 福利院的孩子们赠送米、面、油、洗 衣液等生活用品。同时,组织各包 街单位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 务,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李 玉 婷) 新绛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 连日来,垣曲县惠民 花苑扶贫车间、晋海花园正胜制衣 有限公司等乡村扶贫车间在做好疫 情防控的同时,及时复产复工,实现 防疫脱贫两不误。 开春以来,垣曲县人社局在做 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开展“春风 行动”,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劳 动力返岗复工工作。先后收集有招 聘意向的企业招聘岗位需求9000 余个,发布20余场线上招聘信息, 含扶贫车间专场招聘4次。截至目 前,该县已有8家扶贫车间150余人 复工复产,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 余人。 扶贫车间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就 地就近就业,为贫困劳动力脱贫提 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该县要求, 在当前特殊时期,要疫情防控和复 工复产两手抓,有序推动企业复工 复产,逐步实现全面复工,通过扶贫 车间助推产业扶贫,加快群众脱贫 致富的步伐。 (王 莎 莎 谭 雪 雪) 垣曲扶贫车间及时复工促增收 本报讯 (记 者 王文军 通讯员 卢博宇)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运 城 市 分 行 全 年 工 作 会 议 上 获 悉 ,2020 年,该行将紧跟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 济工作主抓手,坚持强党建、快发展、补 短板、创示范,力争全年授信35亿元以 上,投放贷款26亿元,存贷比达150%。 该行今年聚焦脱贫攻坚,重点扶持 改善人居环境、田园一体化建设、农村生 产生活配套设施提升等工程,实现5亿 元投放目标。聚焦粮油收储,支持河津、 新绛等地县级储备体系建设;围绕运城 小麦、运城面粉,重点支持合同履约性 高、市场转化能力突出的客户;积极支持 生猪产业发展,围绕运城畜牧产业集群 和基地优势,大力支持政府主导、市场运 作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强产业链上 下游的合作,有效扩大服务范围。聚焦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精准 对接《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支持运城市生态 储备林建设,黄河、汾河、涑水河沿线县 域生态保护和污水治理、生态修复、水资 源利用等工程;支持蓝天碧水净土保护 工程;支持河东文化开发工程,围绕运城 文化旅游基地规划,支持文旅景区、服务 设施和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黄河文 化公园和黄河文化开发利用。 农发行运城市分行 今年力争放贷26亿元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本报讯 为确保疫情期间现金服务 安全便捷、让广大老百姓用上“放心钱”, 建设银行运城分行近期采取多项措施, 深入落实疫情防控与现金服务“两手抓” 工作要求,持续做好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建设银行运城分行 通过对营业网点、自助设备现金库存及 现金收支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从总量和 结构上满足现金供应需要,确保自助取 现服务不中断;加大对各网点柜面现金 供应力度,保障医院、居民社区及疫情物 资采购相关单位、企业的日常和大额现 金需求;对网点上缴分行的现金集中消 毒,对外支付的现金以原封新券为主,有 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关闭存取款一体 机自助设备现金循环功能,确保客户在 存取款一体机上存入的现金当日不再进 行流通。 同时,严格落实现金、机具等消毒工 作全覆盖。目前,建设银行运城分行对 辖区32家网点营业厅及自助设备均指 定专人每日消毒,并为现金作业人员配 备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品,为现金工 作区域配备了紫外线高温消毒柜等设 备。根据不同现金作业情况制定消毒流 程,做好消毒方式、消毒人员等事项记 录。 (王 彩 虹) 建行运城分行 让百姓用上“放心钱” 本报讯 (记 者 雷登攀)3月 4日,在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退役军人创就业 培训基地的积极协调安排下,我市首批 27名退役军人赴中国龙工集团上海基 地就业上岗。 去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 贯彻落实国家12部委《关于促进新时代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加大退 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力度。依托市退役 军人创就业培训基地,按照“订单式” “定 向 式 ” “定 岗 式 ”的 培 训 服 务 要 求 , 全年举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班4 期,包括技能培训 800 人、创业培训 320 人、推荐就业780余人、输送到外地企业 500余人。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 情,原定输送135名退役军人外地就业 计划能否实现?退役军人能不能安全外 出上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专人和 培训基地对接,保持和用人单位及退役 军人联系,对符合外出务工上岗健康条 件的退役军人,通过网络微视频开展行 前疫情防控、劳动纪律、健康检查、交通 安全等知识宣传教育。接到企业复工通 知后,该局迅速研究护送27名退役军人 出行方案,提早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联系 大巴车,提供“点对点”“一站式”送达 服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为外出务工 退役军人赠送了口罩、方便面、火腿肠、 饮用水等物品,并要求培训基地和退役 军人建立联系卡制度,为退役军人提供 进一步的服务保障。 据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退役 军人创就业培训基地近期还将根据协议 企业的复产复工通知,陆续组织护送 100余名退役军人赴订单企业上岗。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站式”护送退役军人外出就业 近日,为更加高效地推进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多 地基于大数据技术推出了本地 版本的手机健康码,如杭州“健 康码”、上海“随申码”……据不 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省市推 出的健康码多达近百种。 各地推出的健康码是市民 通行电子凭证,由市民或者返 工返岗人员自行网上申报并经 后台审核生成的属于个人的二 维码,大都实行“红黄绿”三色 管理:显示绿码者,亮码通行; 显示红码者和黄码者,需要集 中观察或居家观察,满足条件 后将转为绿码。相比反复填写 表格,市民只需随手“亮码”外 加测温就能证明自己的健康状 况,是数字技术用于政务服务 的有效实践。 这些健康码的推出,旨在 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 序,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市民 发现手机中的健康码只在本地 有效,一旦跨地区就不灵了,成 了出行和复工的新障碍。 若想使健康码发挥更大效 益,还需要在一“码”平川使用 畅通方面下功夫。首先应打通 分类数据源的联系。以上海的 “随申码”为例,其依托上海大 数据平台,汇聚了卫健、公安、 交通等部门的数据以及电信、 航空、铁路等行业数据,通过数 据建模、分析评估测算出不同 的风险状态。只有打通不同数 据源,才能使疫情期间个人通 行电子凭证显示的结果更全 面、客观、准确、专业。 其次要推进地域层面的信 息对接。疫情防控是复杂的系 统工程,每一个地区都不是独 立存在的“孤岛”。在复工复产 稳步推进、地区间产生大量人 员流动的情况下,一些可能因 区域间隔造成的阻碍应当在政 策制定时被纳入考量范畴。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地 方开始推动健康码互认:长三 角、京津冀等已经宣布将推进 区域内健康码互认,浙江与河 南、山东与贵州等省份也开展 了健康码的跨省互认。已经上 线试运行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则推出了防疫健康信息码,并 将逐步与广东、上海等地的健 康码对接。这表明全国“一盘 棋”、协同治理正逐步推进。 各类健康码的推出,彰显 了地方政府在重大突发公共事 件治理中的创新思维。但要进 一步打通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 中的人流、物流堵点,还有赖于 更加精准和灵活的治理模式, 让技术应用更好地为疫情防控 “加码”护航。 只为健康“加码” 不给抗疫“添堵” 何欣荣 胡洁菲 3月3日,垣曲县紫曼 工艺制造公司的员工在制 作香包。 自复工复产以来,这 家企业根据与客商签定的 订单,组织员工加工生产 香包、中国结等工艺品,销 往1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 东南亚国家。 特约摄影 崔松良 3月2日,村民在稷山县稷王 现代农业示范园日光温室内采摘 茄子。 连日来,稷山县坚持防控疫 情、稳产保供两手抓,加强群众 “菜篮子”供应,组织农技人员开 展技术指导,保障化肥、种子、饲 料等物资供应,开通蔬菜水果肉 蛋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从 产地到餐桌产销衔接、供需平衡、 质优价稳。 特约摄影 栗卢建

最 美 的 逆 行epaper.sxycrb.com/rbpaper/pc/att/202003/05/769ee2fd-e10b...问项目投资额度、进展情况等,协调 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3月1日,副市长梁清燕深入闻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最 美 的 逆 行epaper.sxycrb.com/rbpaper/pc/att/202003/05/769ee2fd-e10b...问项目投资额度、进展情况等,协调 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3月1日,副市长梁清燕深入闻

要 闻 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冯 兵 校对 卫 毅

1 月 23 日(腊月二十九)凌晨,天刚蒙蒙亮,在河津返回运城的路上,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市第二医院潘朝霞、王东明、张麦娟三人一脸疲倦却又心绪不定。因为他们刚刚在河津市人民医院,完成了一名首次核酸检测呈弱阳性病例的会诊工作。直觉表明,这个病例极有可能是我市首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他们要赶回市二院,提前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并申请对病人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予以最终确诊。

也就是从那时起,市新冠肺炎防控医疗专家组的每一位成员,废寝忘食、不舍昼夜,或在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穿梭奔忙,或围绕一个个病例开展交流研判,指导治疗方案……他们舍弃春节假期,放弃与家人团圆,同时间赛跑,与毒魔抗争,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演绎出医者仁爱和家国情怀的逆行之美。

“别人唯恐躲之不及,我们却是偏向虎山行”——临危受命、舍我其谁的担当之美

1 月 24 日,市委、市政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明确提出了

“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医疗救治目标。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确立的“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迅速集结全市 34 名高年资、多学科西医专家,15 名具有深厚中医造诣的名老中医专家,组建起市级中西医两个会诊小组。

“ 我 参 加 过 2003 年 SARS、2009 年H1N1 甲流、2013 年 H7N9 禽流感的救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面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不上谁上?”面对组织的召唤,专家组成员、市二院呼吸学科主任医师、医院第一批应急救治梯队负责人潘朝霞率先响应。

专家组成员最大年龄 72 岁,最小年

龄 39 岁,他们有的已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有的至今仍坚守在医疗临床一线履职尽责,然而当他们得知市卫健委组建市级专家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后,没有一个推诿,没有一个找借口、讲条件,纷纷主动请缨,踊跃参加。

柴瑞霁,我市一名退休中医名家。今年,他和家人去外地过春节。当接到市卫健委希望他回来参加救治工作的电话时,他毫不犹豫,克服购票难、路途远的困难,从海南飞回运城。

韩玲爱,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原主任,现任山医大一院盐湖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2003 年担任市防治非典专家组组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主动递交“请战书”,毅然走向抗击疫情最前线。

武淑媛,运城武氏中医院院长。她放弃了同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加入专家团队。

……“面对疫情,别人唯恐躲之不及,我

们却是偏向虎山行。”专家组成员、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郭兴华说。

“因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晨兴夜寐、鞠躬尽瘁的奉献之美

2 月 8 日晚 7 点,获悉平陆县突发密切接触者群体性感染病例,专家组成员韩玲爱和市第一医院薛艳霞、张军、宜继红,市中医医院曹永年紧急集结,奔赴平陆县人民医院,对 8 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会诊。会诊工作结束,他们回到家中已是次日凌晨 1点。

“因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在抗

击疫情的第一线,医疗救治组的 49 位专家,随时保持高昂的战时状态,日夜奋战在会诊、治疗的战场上。

1 月 23 日到 2 月 12 日,自接诊首个确诊病例以来,潘朝霞和她的团队连续20 天时间,日夜奋战在救治患者临床一线,没有一个人回过一次家,没有一个人请过一次假。

为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市二院副主任医师严俊芳主动请缨,住进医院隔离区。在做好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她主动与所有患者建立医患微信交流群,随时为患者开展心理沟通疏导,随时对患者进行愈后随访交流。她还创新治疗思路,在隔离病房内教住院患者练习八段锦,探索实施音乐疗法,受到患者好评。

崔扣狮,运城扣狮中医肿瘤医院院长,今年已 72 岁高龄。作为专家组成员,他无条件服从调度,积极参加会诊,从不讨价还价,终因过度操劳、体力不支,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

市中心医院吴世红、谢亚荣、畅立宏;市二院张定琳、谢丽霞;市中医医院李祥林、南晋生、王金成、侯晓雯;市中医药研究院柴巍;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王丽娟……还有更多专家,我们无法一一亮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默默奉献的英雄事迹,注定被载入史册。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运城路径——勠力同心、善作善成的合作之美

“疫情的发生,为中医发挥作用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我们中医人一定要全力以赴,在战‘疫’一线建功立业。”柴瑞霁见到市卫健委主任叶新龙时表示。

一线会诊治疗的 29 天里,穿着密闭防护服的柴瑞霁,在市二院隔离病房,为每一位感染患者把脉问诊、观察舌象,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优化调整中药方剂,一待至少 4 个小时。在为患者开具中医处方 80 余份的同时,他还以苦心孤诣的学术思考,坚持每天总结整理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感悟体会笔记。目前,已整理了 60 余篇、近 2万字。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的专家们,勠力同心、善作善成,不分西医中医,没有门户之见,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专业优势,精心研判,精准施策,精到用药,初步探索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办法,形成了运城治疗共识,受到省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肯定。

在会诊工作中,专家组不拘一格,采用定点医疗机构现场会诊、微信交流群体动态会诊、云端视频系统集中会诊、确诊病例治疗跟踪会诊 4 条途径,提高了会诊工作效率和指导治疗效果。

在治疗方式上,专家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适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在省中西医医疗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中医药辨证施治和西医标准化对症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救治工作。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改善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保护脏器、缩短病程、减轻激素副作用、促进痊愈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逆行”人。“截至 2 月 24 日,专家组西医共开展了 269 人次的病例确诊和治疗指导工作,中医对 230 余人次进行了把脉问诊,优化调整中药处方 150 个 。”专家组组长、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孟红霞介绍说,

“我市确诊的 19 例新冠肺炎病例中,已有 18 例治愈出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治愈出院 1例),治愈率 94.7%。”

最 美 的 逆 行——记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组

本报记者 杨红义 张晓丽

来自抗击疫情一线的报道

本报讯 连日来,市领导纷纷深入各自“一联五”包联企业、项目一线调研督导,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 月 2 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吉敏深入包联的垣曲县山西中条山集团总医院改扩建项目、温氏 4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闻喜东镇至垣曲蒲掌高速公路古城联络线施工现场和五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处调研,详细了解新、续建项目的开复工情况,现场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 月 29 日,市领导陈竹琴赴万荣 县 包 联 重 点 项 目 、企 业 调 研 督导。在温氏万荣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朗致药业、县中医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博仁骨科医院等处,陈竹琴

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汇报,详细询问项目投资额度、进展情况等,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 月 1 日,副市长梁清燕深入闻喜县,就“一联五”包联企业运行和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在九九慢城杜仲基地、牧原农牧公司、后宫乡刘古庄村和象丰农牧公司等处,梁清燕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 月 1 日,副市长崔元斌深入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同誉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建工晋南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和城东污水处理厂扩建、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等包联企业和项目调研,实地查看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本报综合)

市领导调研包联重点项目建设

本报讯 3 月 1 日,在芮城县西陌镇板桥村、柏社村果园,由县果业中心组织的果树间伐专业队正在进行果树间伐,并为果农现场示范果树休眠期春剪要领和方法。连日来,芮城县全面铺开精品苹果示范园建设项目,果树春季管理有序实施。

农 时 不 等 人 ,防 疫 春 管 两 手抓。从 2 月 16 日芮城县项目建设动员会后的次日开始,芮城县果业中心按照项目谋划,落实工作措施,组织 5 名中心技术员和 16 名乡土专家组成 5 支专业队伍,在 3 个乡镇 5 个村分别展开工作,拉开了全县精品苹果示范园项目建设的帷幕。截至

目前,该县果业中心积极争取产业扶贫资金 100 万元,购买优化矮砧苗木 5 万株、果树有机肥 190 吨、苹果纸袋 2600 箱。同时,针对疫情防控形势,改过去集中果树技术培训为果园现场示范指导,并印发 1000余份《防疫期间果树春管要点》宣传资料。

据了解,芮城沿山精品苹果示范园项目规划 11000 亩。其中,老果 园 改 造 7000 亩 ,新 栽 优 化 品 种2000 亩,果园续建提升 2000 亩。目前,已完成老果园间伐 2500 亩,嫁接换头、土壤改良也在同步进行。

(胡军荣 张学晋)

芮城推进精品苹果示范园建设

本报讯 在第 57 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3 月 4 日,新绛县清风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来到该县新城天府院小区,为小区居民送来了“战疫情、暖民心”免费理发志愿服务活动。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尽量不出门,难免发愁头发长了怎么办。这下好了,志愿者们上门免费为我们理发,感谢他们的暖心服务!”一位正在理发的老大爷乐呵呵地说。志

愿者介绍,接下来,他们还将到盛世家园、龙湖金岗、水木清华、凤凰苑等小区为居民免费理发。

据悉,由新绛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此次“战疫情、暖民心”志愿服务活动,除免费理发外,还将为县福利院的孩子们赠送米、面、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同时,组织各包街单位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李玉婷)

新绛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 连日来,垣曲县惠民花苑扶贫车间、晋海花园正胜制衣有限公司等乡村扶贫车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复产复工,实现防疫脱贫两不误。

开春以来,垣曲县人社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开展“春风行动”,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劳动力返岗复工工作。先后收集有招聘意向的企业招聘岗位需求 9000余个,发布 20 余场线上招聘信息,含扶贫车间专场招聘 4 次。截至目

前,该县已有 8 家扶贫车间 150 余人复工复产,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30余人。

扶贫车间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贫困劳动力脱贫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该县要求,在当前特殊时期,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逐步实现全面复工,通过扶贫车间助推产业扶贫,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王莎莎 谭雪雪)

垣曲扶贫车间及时复工促增收本报讯(记 者 王文军 通 讯 员卢博宇)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运城市分行全年工作会议上获悉,2020年,该行将紧跟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坚持强党建、快发展、补短板、创示范,力争全年授信 35 亿元以上,投放贷款 26亿元,存贷比达 150%。

该行今年聚焦脱贫攻坚,重点扶持改善人居环境、田园一体化建设、农村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提升等工程,实现 5 亿元投放目标。聚焦粮油收储,支持河津、新绛等地县级储备体系建设;围绕运城小麦、运城面粉,重点支持合同履约性高、市场转化能力突出的客户;积极支持生猪产业发展,围绕运城畜牧产业集群和基地优势,大力支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有效扩大服务范围。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支持运城市生态储备林建设,黄河、汾河、涑水河沿线县域生态保护和污水治理、生态修复、水资源利用等工程;支持蓝天碧水净土保护工程;支持河东文化开发工程,围绕运城文化旅游基地规划,支持文旅景区、服务设施和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黄河文化公园和黄河文化开发利用。

农发行运城市分行

今年力争放贷 26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本报讯 为确保疫情期间现金服务安全便捷、让广大老百姓用上“放心钱”,建设银行运城分行近期采取多项措施,深入落实疫情防控与现金服务“两手抓”工作要求,持续做好各项金融服务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建设银行运城分行通过对营业网点、自助设备现金库存及现金收支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从总量和结构上满足现金供应需要,确保自助取现服务不中断;加大对各网点柜面现金供应力度,保障医院、居民社区及疫情物资采购相关单位、企业的日常和大额现金需求;对网点上缴分行的现金集中消毒,对外支付的现金以原封新券为主,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关闭存取款一体机自助设备现金循环功能,确保客户在存取款一体机上存入的现金当日不再进行流通。

同时,严格落实现金、机具等消毒工作全覆盖。目前,建设银行运城分行对辖区 32 家网点营业厅及自助设备均指定专人每日消毒,并为现金作业人员配备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品,为现金工作区域配备了紫外线高温消毒柜等设备。根据不同现金作业情况制定消毒流程,做好消毒方式、消毒人员等事项记录。 (王彩虹)

建行运城分行

让百姓用上“放心钱”

本报讯(记者 雷登攀)3 月 4 日,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退役军人创就业培训基地的积极协调安排下,我市首批27 名退役军人赴中国龙工集团上海基地就业上岗。

去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 12 部委《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加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力度。依托市退役军 人 创 就 业 培 训 基 地 ,按 照“ 订 单 式 ”

“定向式”“定岗式”的培训服务要求,全 年 举 办 退 役 军 人 就 业 创 业 培 训 班 4

期,包括技能培训 800 人、创业培训 320人、推荐就业 780 余人、输送到外地企业500余人。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原定输送 135 名退役军人外地就业计划能否实现?退役军人能不能安全外出上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专人和培训基地对接,保持和用人单位及退役军人联系,对符合外出务工上岗健康条件的退役军人,通过网络微视频开展行前疫情防控、劳动纪律、健康检查、交通安全等知识宣传教育。接到企业复工通

知后,该局迅速研究护送 27 名退役军人出行方案,提早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联系大巴车,提供“点对点”“一站式”送达服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为外出务工退役军人赠送了口罩、方便面、火腿肠、饮用水等物品,并要求培训基地和退役军人建立联系卡制度,为退役军人提供进一步的服务保障。

据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退役军人创就业培训基地近期还将根据协议企 业 的 复 产 复 工 通 知 ,陆 续 组 织 护 送100余名退役军人赴订单企业上岗。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站式”护送退役军人外出就业

近日,为更加高效地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多地基于大数据技术推出了本地版本的手机健康码,如杭州“健康码”、上海“随申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省市推出的健康码多达近百种。

各地推出的健康码是市民通行电子凭证,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自行网上申报并经后台审核生成的属于个人的二维码,大都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显示绿码者,亮码通行;显示红码者和黄码者,需要集中观察或居家观察,满足条件后将转为绿码。相比反复填写表格,市民只需随手“亮码”外加测温就能证明自己的健康状况,是数字技术用于政务服务的有效实践。

这些健康码的推出,旨在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市民发现手机中的健康码只在本地有效,一旦跨地区就不灵了,成了出行和复工的新障碍。

若想使健康码发挥更大效益,还需要在一“码”平川使用畅通方面下功夫。首先应打通分类数据源的联系。以上海的

“随申码”为例,其依托上海大数据平台,汇聚了卫健、公安、交通等部门的数据以及电信、航空、铁路等行业数据,通过数据建模、分析评估测算出不同

的风险状态。只有打通不同数据源,才能使疫情期间个人通行 电 子 凭 证 显 示 的 结 果 更 全面、客观、准确、专业。

其次要推进地域层面的信息对接。疫情防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地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孤岛”。在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地区间产生大量人员流动的情况下,一些可能因区域间隔造成的阻碍应当在政策制定时被纳入考量范畴。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推动健康码互认:长三角、京津冀等已经宣布将推进区域内健康码互认,浙江与河南、山东与贵州等省份也开展了健康码的跨省互认。已经上线试运行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则推出了防疫健康信息码,并将逐步与广东、上海等地的健康码对接。这表明全国“一盘棋”、协同治理正逐步推进。

各类健康码的推出,彰显了地方政府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创新思维。但要进一步打通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中的人流、物流堵点,还有赖于更加精准和灵活的治理模式,让技术应用更好地为疫情防控

“加码”护航。

只为健康“加码”不给抗疫“添堵”

何欣荣 胡洁菲

3 月 3 日,垣曲县紫曼工艺制造公司的员工在制作香包。

自复工复产以来,这家企业根据与客商签定的订单,组织员工加工生产香包、中国结等工艺品,销往 10 多个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特约摄影 崔松良 摄

3 月 2 日,村民在稷山县稷王现代农业示范园日光温室内采摘茄子。

连日来,稷山县坚持防控疫情、稳产保供两手抓,加强群众

“菜篮子”供应,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保障化肥、种子、饲料等物资供应,开通蔬菜水果肉蛋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产销衔接、供需平衡、质优价稳。

特约摄影 栗卢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