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產業分析期末報告 發光二極體-LED 產業分析 指導教授:蔡 班級:碩工ㄧ甲 學生:劉同學 19569101 李同學 195691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產業分析期末報告 發光二極體-LED產業分析nfuba.nfu.edu.tw/ezfiles/31/1031/img/468/LED.pdf的需求在功能上也需越來越強及越來越小,而led正好符合這樣的需求,因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0

    國 立 虎 尾 科 技 大 學

    產業分析期末報告

    發光二極體-LED 產業分析

    指導教授:蔡 璞

    班級:碩工ㄧ甲

    學生:劉同學 19569101

    李同學 19569119

  • 1

    目 錄1.前言

    1.1 LED 產業定義..................................................................................................... 1

    1.2 LED產品種類...................................................................................................... 2

    1.3 LED之應用領域.................................................................................................. 2

    2.台灣 LED產業發展概況

    2.1 LED 產業沿革..................................................................................................... 4

    2.2 台灣 LED 產業的萌芽....................................................................................... 4

    3. LED 市場規模

    3.1 全球 LED 市場規模........................................................................................... 5

    3.2 LED 應用的市場規模與趨勢........................................................................... 6

    4. 台灣 LED產業現況說明....................................................................10

    5.生命週期探討

    5.1 LED 產業生命週期........................................................................................... 13

    5.2 LED 產品生命週期........................................................................................... 13

    6.產業特性................................................................................................................ 14

    6.1 資本額度

    6.2 技術與專利特性

    6.3 零組件將趨向輕、薄、短、小、省電及高附加價值的特性

    6.4 有光的地方就是 LED 的潛力市場

    6.5 LED 傳統封裝產品生命周期長,不易被取代

    6.6 一般亮度 LED 傳統封裝技術成熟,再降價幅度不大,毛利穩定

    6.7 LED 下游廠商的客戶分散、穩定度高

    7.進入障礙................................................................................................................. 17

    8.關鍵成功因素....................................................................................................... 18

    8.1 產業結構完整,並以專業分工的模式運作

    8.2生產規模

    8.3 成本競爭優勢

    8.4 政府支援

    8.5 產品品質及品牌形象

    8.6行銷網路

    8.7交貨期

    9. LED 整體產業 SWOT分析............................................................................. 20

    10. 產業發展瓶頸................................................................................................... 21

  • 2

    10.1專業技術人才難尋

    10.2 缺乏獎勵投資及減稅措施

    10.3生產勞力不足

    10.4關鍵技術取得不易

    10.5生產設備研發能力弱

    10.6 國際市場開拓不易

    10.7中、下游新應用產品拓展過慢

    10.8系統整合能力弱

    10.9 上游技術水平未能完全符合中下游需求

    11. 現有廠商分析

    11.1 上中游廠商代表................................................................................................ 23

    11.1.1 光磊

    11.1.2 鼎元

    11.1.3 璨圓

    11.1.4 晶電

    11.2 下游廠商代表..................................................................................................... 26

    11.1.1 光寶

    11.2.2 億光

    12. 五力分析

    12.1上中游產業五力分析.......................................................................................... 28

    12.2下游產業五力分析.............................................................................................. 30

    13. 2006年LED產業展望

    13. 1 新應用面擴增與領導廠商轉移產能............................................................. 32

    13. 2 1H06 上游磊晶端供給面健康..................................................................... 34

    13. 3 台灣廠商的機會............................................................................................... 35

    14.結論........................................................................................................................... 38

    15.參考資料................................................................................................................. 39

  • 3

    發光二極體(LED)產業概況

    1. 前言

    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屬半導體元件之一種,由於 LED

    具有體積小、壽命長、耗電量小等特性,已普遍應用於 3C 產品指示器與顯示裝

    置之上。LED 是台灣光電產業中最具競爭力的產品之一,自從 1994 年日本成功

    量產高亮度藍光二極體後,由於紅、綠、藍三元色 LED 具備,得以合成彩色,

    使得 LED 的應用範圍大幅增加。隨著 LED 生產良率的提高,單位製造成本大幅

    降低,發光二極體的需求將持續增加,未來前景看好。

    1.1 LED 產業定義

    發光二極體LED(Light Emitting Diode),顧明思義是利用P型和N型半導體中之

    電子與電洞結合,以光的形態釋出能量之發光的原理來製作出不同的元件,並廣

    泛的應用至各個領域,諸如消費性電子、資訊電子、通訊業、工業/儀表、汽車

    業及號誌顯示看板等,而能構成發光二極體的材料稱之為半導體,以元素表之Ⅲ

    -Ⅴ族材料為代表。

    該產品具有小型化、省電、低發熱、高壽命、耐震、單色發光、反應速度快

    等優點,是目前市場上系統產品中指示燈的最愛,再加上技術的提升,高亮度LED

    的開發成功,產品更是朝向高附加價值的方向邁進,且在這資訊爆發及產品趨向

    小型化、可攜帶化的導向下,未來應用的零組件將趨向輕、薄、短、小、省電的

    特質,因此,未來的發展也將以符合上述產品需求為主流,而放眼未來,並在能

    源的短缺下,取代傳統照明市場,將是LED製造商另一大商機,這樣的憧景,指

    日可待。

  • 4

    1.2 LED產品種類

    產品項目

    傳統 LED

    高亮度 LED

    可見光 LED

    超高亮度 LED

    傳統紅外線不可見光 LED

    高速、高功率紅外線 LED

    光電晶體、光二極體感測元件

    高速光二極體

    表一、LED 產品種類

    1.3 LED之應用領域

    LED之應用領域大略可分為六大類,消費電子產品、號誌/顯示看板、通訊業、

    資訊業、汽車業及工業/儀表等。

    1. 消費電子產品:

    可應用在家電產品、玩具、計算機及各類電器產品上,主要以指示燈的形

    態出現。

    2. 號誌/顯示看板:

    大致以室、內外看板應用為主,早期由單色看板開始發展,後來因GaN材

    料應用,帶領著看板世界進入全彩的境界,再加上目前技術的提昇,配合著全

    彩及動畫的表現,使得看板的世界更為生動,更擴大了應用的範圍,舉凡室內

    外廣告看板、火車/飛機看板、股市看板、運動場看板及交通號誌交通資訊看

    板等,都可發現LED 技術的蹤跡。

    3. 通訊業:

    由於LED產品小型化、低耗電等特性,因此目前廣泛的應用在有線、無線

  • 5

    及行動電話中的按鍵背光源上,再加上行動電話輕薄短小的發展,電子零組件

    的需求在功能上也需越來越強及越來越小,而LED 正好符合這樣的需求,因

    此在使用上的接受度也就越來越高。目前,行動電話的訊息顯示及背光源的應

    用上多已廣泛的採用LED產品。

    4. 資訊業:

    LED產品大都使用在電腦及其週邊產品的指示燈上,當作產品運作顯示

    用,而應用領域也擴大至傳真機及影印機光源。

    5. 汽車業:

    目前來說,除了大燈之外,LED可取代汽車上的多種光源,如第三剎車燈、

    尾燈、方向燈、儀表板背光源、閱讀燈、室內照明燈及各按鍵的顯示燈等,再

    加上產品的壽命可達100,000小時,使用時間高達10年以上,在車子報廢前,該

    產品可能還未損壞,因此,也可省去人工替換費用,且使用此產品做為剎車燈,

    由於其反應時間短,可讓後方的駕駛員多出一段剎車距離,在安全上又多了一

    分保障。

    6. 工業/儀表:

    LED在工業/儀表的應用也和資訊業相同,以儀器設備的指示燈為主,在工

    廠的生產線上,則用於生產量顯示及生產良率顯示上。

  • 6

    表二、 LED 之應用領域

    2. 台灣 LED產業發展概況

    2.1 LED 產業沿革

    1960 年代初期,第一顆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 LED)問世。1968 年

    HP 將其商業化開始量產,其後數十年間藉由調整 LED 成分的比例,可見光包括

    紅(620nm)、橙(590nm)、黃(570nm)、綠(550nm)皆被成功發展出來,唯獨藍光 LED

    障礙一直困擾所有研究人員。一直到 1993 年日本 Nichia(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研究員中村修二發表突破性的氮化鎵(InGaN)GaN 係高亮度藍光 LED,從此才正

    式打開 LED 全彩世紀。1994 年 GaN 系高亮度綠光 LED、1996 年 GaN 系白光 LED

    相繼問世,更是宣告 LED 產業成為未來照明市場的耀眼之星。

    2.2 台灣 LED產業的萌芽

    台灣 LED 晶粒發展的始祖為 1973 年成立之萬邦電子,創設初期良率一直未

    有起色,直到萬邦顧問石修先生改良石英管冷凝技術之後開始獲利,固 LED 晶

    粒發展時起源於 1976 年。在 1975 年後,下游封裝業陸續成立,大多集中於中和、

  • 7

    土城一帶,以光寶(1975 年創立)為代表。1985 年後封裝業日漸壯大,為了整體產

    業的突破,此時關注的焦點再度回到了上游技術。在石修先的奔走下,工研院投

    入上游磊晶MOCVD(有機金屬化學氣相磊晶法)技術研發與技術轉移,同時海外

    技術人才也陸續回台設立磊晶廠商,逐漸建構出台灣 LED 產業完整的上中下游

    供需鏈。然而台灣 LED 產業在高亮度 LED 領域之研究投入過晚,一路走來並不

    順利,使得至今仍無法突破藍光、白光及紫外光的專利封鎖。

    圖一 、台灣 LED 產業發展

    3. LED 市場規模

    3.1 全球 LED市場規模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02 2003 2004 2005

    單位:百萬美元

  • 8

    圖二、全球高亮度 LED 市場規模

    就應用領域分析,可攜式產品仍為手機最主要應用市場,但市場佔有率呈現

    下滑趨勢,反倒是在照明及汽車領域有明顯成長,詳如圖十。

    Signs/Display

    Mobile

    Traffic Signals

    Automotive

    Illumni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Other

    圖三、2005 年全球高亮度 LED 應用領域

    3.2 LED 應用的市場規模與趨勢

    3.2.1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台灣 LED 產業 2004 年產值可望達新台幣 381 億

    元,比去 2003 年成長 26%,約占全球產值的四分之一,僅次於日本的 47%,躍

    居全球第二大供給國,高度的成長潛力,促使經濟部有意規劃 LED 成為兩兆雙

    星、無線通訊等五大重點發展產業外的第六大重點發展產業。

    3.2.2 富士 Chimera 總研資料顯示,2003 年全球白光 LED 市場規模,在數量上約

    為 37 億 9800 萬顆,金額則為 2041 億日圓。今後市場將加速成長,2010 年數量

    與金額分別可望達到 156 億 7820 萬顆與 3502 億日圓。

    3.2.3 LED 具有體積小、壽命長、耗電量低、反應速率快、耐震性特佳等優點,

    為各種電器、資訊看板、通訊產品的發光元件。除了 2004 年炒熱 LED 的手機等

    攜帶式產品的背光源、未來將普及至交通號誌、汽車市場,甚至於 LCD TV 等大

  • 9

    面板的背光和照明市場等的應用,因此研究員認為在未來 5年,LED 產業看不到

    一片烏雲。

    3.2.4 在手機方面,隨著手機數位化加上照相功能,帶動高亮度白光 LED 的需求

    上升。就手機上應用 LED 來說,主要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為來電指示燈,約

    使用 1顆。第二類是手機附數位相機可搭配閃光燈,約使用 1-3 顆。第三類為螢

    幕背光源約使用 2-6 顆,第四類為按鍵背光源約使用 6-10 顆,合計一般手機 8~10

    顆 LED,最高階的機種可能會達到 19~20 顆 LED。2003 年全球每一台手機約要

    使用 10.4 顆,至 2006 年將成長至 12.4 顆。

    3.2.5 就數量來看,手機市場將有閃光燈、按鍵背光源以及面板背光模組等應用

    面為 LED 主要成長動力。以閃光燈來說,預估今年彩色手機約佔手機市場 85%,

    又有 50%彩色手機搭配照相功能,其中擁有照相功能又搭配閃光燈的比例成長至

    70%左右,手機數位相機配有閃光燈僅推估將由 2004 年 15%成長至 35%。而日前

    殺價狀況最為慘烈的手機按鍵市場,也將慢慢由白光取代藍光成為主流,預計

    2004 年按鍵用白光比例約為 20%,2005 年保守預估成長至 30%。而手機面板背

    光模組,目前台灣廠商約佔全球市佔率 8-10%,預計明年有機會成長至 15%,甚

    至於根據廠商訂單,白光面板背光模組 LED 有機會成長一倍以上。

    3.2.6 東貝光電分析,2003 年全球手機約 4.19 億支,如果 2003 年彩色手機的普及

    率有 35%,彩色手機將可達 1.46 億支,一支彩色手機需要 10 顆白光 LED,因此

    至少有新台幣 100 億元的市場,但目前全球白光 LED 生產規模約 2-3 億顆,未來

    想像空間極大。

    3.2.7 十吋以下 LCD 方面,包括 PDA、車用 DVD、可攜式電腦、可攜式DVD 等,

    數量眾多。由於單位面板需要 LED 數量較少,預計可以大量取代 CCFL。宏達電

    即將出貨的智慧型手機,結合 PDA 功能,將由億光提供 LED。

  • 10

    3.2.8 大尺寸產品方面,未來將先以 LCD TV 為主要應用別,未來可望進一步擴

    散至 LCD 監視器、筆記型電腦背光源。安捷倫(Agilent)光電產品事業處副總

    裁兼總經理李仕義表示,雖然目前多數液晶電視(LCD TV)都使用冷陰極燈管

    (CCFL)作為背光源,不過,RGB LED 背光模組技術將逐漸成熟,以及逐步降

    價,採用 LED 背光的 LCD TV 市場可望 95 年後開始起飛。紅、綠、藍 LED 組成

    的背光源,其色彩鮮豔度現階段較 CCFL 螢光背光高出 25%。 RGB LED 背光的

    平面電視目前價格仍然偏高,成本較同尺寸的 CCFL 背光 LCD TV 模組成本,仍

    高出約 25%的幅度,因此在客戶端量產出貨的初期,將先以打開高階市場為主。

    估計將 95 年後在 LCD TV 市場的滲透率達到 10%,整體 RGB LED 背光電視屆時

    將逐漸取代 CCFL 背光的 LCD TV。

    3.2.9 在汽車市場方面,目前 LED 在汽車用途仍以車內照明(room light)為主,

    在數量上的佔有比重僅及整體 LED5~6%。在車用市場的部分則因為車子要適應

    各種不同的環境,例如溫差大的歐美國家等,因此認證相當嚴苛,目前僅使用在

    車尾燈、方向燈以及第三煞車燈等,但因為目前搭載比例仍低,且市場需求大,

    長遠來看成長空間相對較大。過去已有汽車製造商將 LED 用在方向燈,如高級

    的賓士及 BMW 等車,不過,自 2004 年開始由於全球主要汽車廠,如福特、克

    萊斯勒、豐田等車廠,也著手將 LED 放進汽車內作為照明燈,或是儀表板顯示

    燈源等用途,另在汽車外部的方向燈、第三煞車燈則已陸續應用。富士 Chimera

    總研表示,2007 年左右對於汽車頭燈(head light)的法令管制可望鬆綁,再加上

    白光 LED 的亮度也將提升,預估未來幾年車用 LED 在數量與金額方面,均可望

    有顯著的成長。

    3.2.10 未來照明系統,將是帶動 LED 數年大成長的終極商品。在京都協議書下,

    綠色照明的「LED 照明」科技,無疑是一項利多消息。LED 具有節能和環保等

    多項優點,被視為未來可取代白熾燈泡和日光燈的未來趨勢。根據北京清華大學

    的統計,目前全球每年的照明用電達 2萬億度電力,約 1,000 座 25 萬 KW 發電

  • 11

    廠的供電量。這些用電量將會產生 29 億噸的 CO2 和上千萬噸的 SO2,對大氣層

    造成嚴重污染。但若採用 LED 取代部分傳統照明光源(白熾燈泡、日光燈等)

    時,預估全球每年將減少 25 億噸的 CO2 排放量。

    3.2.11 大陸因應 2008 年奧運及 2010 年世界博覽會,在部分重點城市推出城市光

    明工程標案,加上傳統 LED 產品對亮度要求提升,LED 大型看板,也會取代以

    往霓虹燈看板。因此未來數年,LED 前景看好。

    年份 2004 2005(F) 2006(F) 備註

    台商獲利主要產品應用

    手機按鍵

    手機按鍵(白光)

    手機背光源 BL

    手機閃光燈

    小於 10 吋 LCD 背光源

    大型看板

    大於 10 吋 LCD TV背光源

    第三煞車燈

    車尾燈

    手電筒、燈飾等輔助照明

    未來

    一般照明

    一般發光源

    需要 LED

    按鍵:

    6-10 顆

    一般藍光

    按鍵: 6-10 顆

    手機 BL:2-6 顆

    800-1200mcd 白光

    閃光燈:1-3 顆

    RGB或是high power 白光

    中小尺寸背光源:

    6-10 顆

    RGB或是high power 白光

    大型看板:RGB

    20 吋 LCD TV:

    130-180 顆 RGB

    42 吋 LCD TV:

    400-500 顆 RGB

    產品價格藍光:

    1.5-2.5NT

    按鍵白光 5-6NT

    BL 白光:7-8NT

    閃光燈或是 LCD 背光源: RGB30NT

    白光 10-30NT

    以上產品均採用high power LED

    /RGB混合:10-30NT

    以目前價格計算

    封裝後的價格

  • 12

    表三、市場應用趨勢

    4. 台灣 LED產業現況說明

    LED 產品發展依時間先後可分為傳統低亮度及紅外光、四元高亮度及藍/

    白光三階段,每一階段針對發光亮度及波長(即人類肉眼所見光的顏色)有突破性

    之發展,整體趨勢朝向高亮度及全彩化發展。LED 與 IC 製造業相許多雷同之處,

    LED 與 IC 業同樣分為上游磊晶片及原物料供應、中游晶粒製造及下游封裝,唯

    一不同是 LED 產業的中游亦進行晶粒特性測試,而 IC 業則由下游封測廠負責,

    原因是 LED 晶粒特性測試較 IC 簡易且測試項目較少,且中游業者亦可藉測試資

    料要求上游磊晶片品質或調整製程參數以提高良率及製程穩定性。

    而 LED產業結構分為上游的磊晶片形成、中游的晶粒製作、下游的封裝成

    各式各樣應用產品,各層的狀況概略如下:

    (1)上游概況:LED 在上游的產品主要為單晶片及磊晶片,以砷、鎵、磷等Ⅲ

    -Ⅴ族化物作材料的基板,在上成長多層的磊晶,也就是磊晶片使用的方法

    有下列幾種:(一)LPE 法(液相磊晶法)、(二)VPE 法(氣相磊晶法)、

    (三)MOCVD 法(有機金屬氣相磊晶法),目前 MOCVD法為生產高亮度產品

    的主流製作方式,以AlGaInP 材料生產紅、黃、綠光,以GaN 材料生產藍

    光,至於LPE 法則為成本效率較高,但產品以中低亮度為主,此外IrDa 的

    晶粒也是採用 LPE法。

    (2)中游概況:主要的產品為晶粒切割,製造過程為:依LED 元需求作磊晶片

    擴散,然後金屬蒸鍍,之後在磊晶片上光罩、作蝕刻、熱處理,製成LED 兩

    端金屬電極,接著將基板磨薄、拋光後再作切割。

    (3)下游概況:下游主要是將晶粒封裝,將晶粒黏於導線架,依各類產品的不

    大型看板:RGB10NT

    2005 普及率

    6.8 億支

    手機

    6.8 億支手機

    85%有彩色螢幕

    35%有閃光燈

    2005 年 LCD TV 預估 2000 萬台

    2005 年汽車量

    6000-7000 萬輛

  • 13

    同應用將晶粒封裝成不同的LED,目前封裝後的產品類型有Lamp(子彈

    型)、集束型、數字顯示、點矩陣型與SMD(表面黏著型),其中SMD 型LED

    的體積較其他傳統型LED 小,因此SMD 型主要用在手機的螢幕背光源及

    手機的按鍵,故受手機的需求影響甚大。

    LED 發光特性良莠取決於磊晶片整體內部結構,隨著終端產品對發光特性的

    要求日漸嚴苛,原本分工明確的產業結構自四元高亮度產品階段出現改變,即中

    游晶粒廠開始自行生產磊晶片自給自足外並銷售給無力生產磊晶片之同業以增

    加營收。該產業鏈的轉變至藍;白光產品階段更加明顯,且因該產品使用之氮化

    鎵(Gallium Nitride ;GaN)系列磊晶片製作Know-How 及成本又高於四元亮度產

    品,中游業者遂停止銷售磊晶片給其他競爭對手以提高競爭力。無力生產該種磊

    晶片的廠商則因磊晶片購入成本提高及晶粒售價日漸降低等因素,若仍依循傳統

    產業鏈模式進行生產則獲利大幅降低且無法維持長期運作,演變成為具備生產磊

    晶片能力廠商之中游製程代工廠,但未來發展則相對受限。目前上市櫃之上中游

    業者如光磊(2340)及鼎元(2426)在藍/白光產品領域則屬此種商業模式。

    再者,由於行動電話、數位相機、PDA 等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暢旺,導

    致藍/白光產品需求大增,中游晶粒業者則皆積極擴充該類產品產能,亦吸引更

    多新進廠商加入戰局。但因藍/白光產品規格分類日趨複雜,各中游業者產能障

    礙出現於晶粒後段製程之特性測試及分類(Sorting),於是衍生出專職於該段製程

    之晶粒分類代工廠商。由於該類廠商技術進入障礙較低(機台調校為其重點),故

    Sorting 機台數量、與中游晶粒及下游封裝業者保持良好合作關係為該類廠商必備

    生存要件。目前未上市櫃之創巨光科技,由中國(台資)LED 下游封裝大廠佳光電

    子轉投資,為專業 Sorting 廠規模最大且最符合上述優勢者,預計在未來 1~2 年

    獲利豐厚,期貨可居。

  • 14

    圖四、LED 產業結構與製程概況

  • 15

    5. 生命週期探討

    5.1 LED 產業生命週期

    圖五、產業生命週期

    5.2 LED 產品生命週期

    從最早應用於手機顯示模組的 LED 背光產品趨勢來看,傳統 CCFL 背光需

    求明顯下降;採用 LED 的 LCD 背光逐漸盛行。LED 的背光可提供 130%的 NTSC

    色階,而 CCFL 僅為 70%。色階的擴充使得 LCD 影像色度更為飽和逼真,並且

    LED 背光可減少顯示器厚度。例如,在 18 英寸的 LCD 模組中,採用一個 4-6mm

    厚的 LED 背光便可替代傳統的 8-12mm厚的 CCFL 背光。加上 LED 產品的生命

    週期更為持久耐用,約 5萬小時,而且不含水銀,十分環保。儘管如此,在 LED

    應用於大尺寸的 LCD 背光源時,技術上仍然面臨亮度、散熱、光的均勻分佈等

    難題。此外,進軍大尺寸 LCD 背光源的主要障礙在於價格。目前 15.1 英寸的 LED

    背光源價格大概在 150 美元,比傳統的 CCFL 貴 5 倍左右。全球 LCD 模組的大

    幅增產必然帶動 LCD 背光的產量提升。中國(包括臺灣地區)、韓國和日本的廠

    商面對不同的市場定位和市場需求正在進行產品策略的轉變。面對傳統的 CCFL

    (冷陰極管),EEFL(外部電極螢光燈管)、FEL 平面光源等新技術希望取而代

  • 16

    之,目前絕大多數的背光器件廠,都把寶押在了 LED 潑光二極體)身上。

    與傳統 CCFL 背光源相比,LED 具有色彩還原好、省電、壽命長、污染小等

    優點。LED 背光能夠表現更加鮮豔的顏色,色域達 108%。LED 所具有的這些優

    勢,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研製大尺寸的 LED 背光源。

    6. 產業特性

    6.1 資本額度

    我國LED廠商,以登記資本額來看,在數千萬元至數億元不等,不若其他產

    業如LCD、IC等,往往資本額需投入數百億甚至於數千億元不等,相較之下,投

    資風險較低,因此,整個產業型態是屬於多數小廠林立的局面,大多屬於中小型

    企業式經營,上市上櫃公司僅約佔全部廠商家數一成左右。

    6.2 技術與專利特性

    我們觀察全球 LED 產業中的領導廠商可以發現,各大廠都擁有不同領域的

    技術及專利優勢,在磷化鋁鎵銦(AlGaInP)的紅、黃光 LED 市場主要的供應商有

    美國的 LumiLeds、歐洲的 OSRAM Opto Semicondutors、日本的 Toshiba 以及台灣

    的晶元光電與國聯光電等。其中以晶元光電的銷售量已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四元

    高亮度 LED 晶粒供應商。

    另外,全球氮化鎵(GaN)的藍、綠光 LED 市場是由日本Nichia、Toyoda Gosei

    及美國的 Cree 和歐洲的 OSRAM Opto Semicondutors 等廠商所掌握,其中在專利

    及技術最強的是Nichia,但最近 Nichia 的專利權已經被突破,因此未來藍、綠光

    的競爭勢必更加激烈,相對的成長也會更為快速。

    而美國的 Cree 所生產的亮度雖然不如Nichia,但該產品具有低成本與單電極

    打線等優點,所以成為全球藍、綠光 LED 的最大產量的廠商。所以我們可以發

  • 17

    現 LED 產業的發展是受磊晶與材料技術的演進而進步,所以產業價值鏈中最具

    附加價值的部份是磊晶與晶粒的製造上。 若以藍光產品佔營收比重及垂直整合

    的程度來看(見圖四),以美國的 LumiLeds、歐洲的 OSRAM Opto Semicondutors 的

    垂直整合程度最高,但日本的 Nichia 及 Toyoda Gosei 則是在藍光方面具有領先的

    技術及專利,因此藍光佔營收比重則較高。

    而台灣廠商則是產業分工較為完整,再加上各領域所需的專業及資源並不相

    同,因此只有上中游整合的情形,如國聯、晶元。而藍光的比重方面,台灣先前

    主要以四元為主,而藍光方面的技術及量產能力是近幾年才漸漸有些成果,因此

    藍光佔台灣廠商的營收比重仍然不是很大,但以目前各廠商幾乎都能生產藍光晶

    粒的狀況來看,加上Nichia 的專利權已經被突破的情形下,很快就能像四元

    (AlGaInP)一樣,成為全球前幾大量產藍光的國家。

    圖六、各大廠佔藍光比重及垂直整合程度比較

    6.3 零組件將趨向輕、薄、短、小、省電及高附加價值的特性

    該產品具有小型化、省電、低發熱、高壽命、耐震、單色發光、反應速度快

    等優點,是目前市場上系統產品中指示燈的最愛,再加上技術的提升,高亮度

    LED 的開發成功,產品更是朝向高附加價值的方向邁進,且在這資訊爆發及產

    品趨向小型化、可攜帶化的導向下,未來應用的零組件將趨向輕、薄、短、小、

  • 18

    省電的特質,因此,未來的發展也將以符合上述產品需求為主流,而放眼未來,

    並在能源的短缺下,取代傳統照明市場,將是 LED 製造商另一大商機。

    6.4 LED 傳統封裝產品生命周期長,不易被取代

    可見光 LED 傳統封裝自問世以來已達 20 多年,成為許多產品中的發光源,

    由於其價格便宜、小型化、控制容易、及省電等優點,因此歷久不衰,預料在未

    來仍能持續穩定成長。

    6.5 一般亮度 LED傳統封裝技術成熟,再降價幅度不大,毛利穩定

    一般亮度的 LED 晶片及封裝因相關技術已成熟,在前幾年價格大幅滑落後,

    目前價格再下降的空間不大,毛利率也趨穩定,且在既有客戶關係及經濟規模的

    限制下,新進廠商並不容易進入此一成熟產業,未來 LED 下游的發展必將由既

    有廠商就其品質、成本及對新產品的研發或多角化作競爭。

    6.6 LED 下游廠商的客戶分散、穩定度高

    因 LED 屬工業產品,且應用廣泛,因此只要是資訊、通訊、消費電子或家

    電等製造業,都可能是其客戶,造成 LED 下游廠的客戶眾多,營運穩定度高,

    其盈衰基本上是隨整體景氣而變。

  • 19

    7. 進入障礙

    進入障礙

    衡量指標

    說明 障礙程度

    規模經濟 LED上游磊晶廠之機器設備佔資產動輒50%,屬於強

    調經濟規模的資本密集產業。過去幾年來,中小型

    廠商在藍光標準品磊晶的競爭越來越顯弱勢,產業

    大者恆大的趨勢逐漸形成。

    投資規模 我國LED廠商,以登記資本額來看,在數千萬元至數

    億元不等,不若其他產業如LCD、IC 等,往往資本

    額需投入數百億甚至於數千億元不等,相較之下,

    投資風險較低,因此,整個產業型態是屬於多數小

    廠林立的局面,大多屬於中小型企業式經營,上市

    上櫃公司僅約佔全部廠商家數一成左右。

    投資成本 一般亮度的 LED 晶片及封裝因相關技術已成熟,在

    前幾年價格大幅滑落後,目前價格再下降的空間不

    大,毛利率也趨穩定,因此新廠商ㄧ開始要把價格

    壓低很困難。

    產品差異

    主要在種類差異上,傳統可見光 LED 應用在 3C 家

    電及消費性電子產品。高亮度可見光 LED,應用在

    交通號誌、車輛照明與手機背光源方面。不可見光

    紅外線 LED 用在遙控器。不可見光通訊 LED 用在光

    通訊用光源。白光 LED 用在照明及手機、面板背光

    源。產品可應用範圍廣,所以進入障礙比較不高。

  • 20

    技術複雜

    上游磊晶成本及技術門檻高,因良率提升主要依賴

    技術人員對參數調整的豐富經驗,並無標準步驟程

    序可循,對新進廠商自然形成技術障礙。

    專利掌握 台灣 LED 業者主攻之中低階市場因競爭者眾,已進

    入產業重整、市場淘汰階段,業者必須朝高階段產

    品發展方能更上層樓、提升獲利,但高階產品技術

    極高,國際大廠未了維護自身利益早已建立專利屏

    障,台灣業者ㄧ不小心變會觸及專利問題而引起訴

    訟。

    8. 關鍵成功因素

    8.1 產業結構完整,並以專業分工的模式運作

    由1993年我國發光二極體產業開始向上游生根,觸角己囊括上中下游,產業

    結構相當完整,並採專業分工的營運模式,和垂直整合的方式大不相同,優於其

    他地區及國家,佔盡了地利之便,也減少了供貨困擾及節省物流時間具有靈活運

    作及高彈性的優點,且目前正朝向策略聯盟的腳步邁進,結合上中下游的力量,

    開發新契機,可將整個產業競爭力推至最高點。

    8.2 生產規模

    我國LED 產值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除少數特殊規格產品仰賴進口

    外,大多能自給自足,並以外銷為導向,比重超過一半,於生產規模上堪稱座二

    望一。

    8.3 成本競爭優勢

    於整體發展上,產品的成本控制、大量生產、製程的Cost Down以及良率的

  • 21

    掌握向來是我國最引以為傲的競爭利器,再加上近幾年來的慘烈競爭,部份廠商

    外移大陸或東南亞,運用當地低廉的人力資源,並配合台灣的行銷策略,國內廠

    商早已訓練出靈活管理的經營模式,對於成本的控制策略更是享譽國際,形成了

    成本競爭優勢,而此低成本營運能力更是讓國內廠商得以持續擴大其產業版圖。

    8.4 產品品質及品牌形象

    雖然我國初期發展定位於低階、可量產性產品,但隨著時間及技術演進與提

    昇,於產品品質及品牌形象上逐漸漸入佳境,再加上成本的競爭優勢,目前部份

    產品已成功的打入日本及歐美市場,未來Made In Taiwan 將不再是次級品的代稱

    了。

    8.5 行銷網路

    於行銷通路上,國內廠商大多為經由自己國內外銷售據點及透過國內外代理

    商銷售,以前者居多;而OEM 部份,比重則偏低,另外則是由台灣總公司自行

    負責銷售。而整個產業發展主要是以外銷為導向,因此,織密的行銷通路,正是

    我國外銷事業拓展的利器。

    8.6 交貨期

    由於我國於量產技術上有著過人之處,且配合著彈性化的生產,往往皆能配

    合廠商的需求,於交貨期上,更是能滿足客戶的要求。

  • 22

    9. LED 整體產業 SWOT分析

    國內發光二極體產業發展至今,已有20~30年的歷史之久,技術由發展期慢

    慢進入成熟期,產業結構非常完整,是國外業者或其他區域所無法比擬的。而該

    產業的角色及地位也隨著現有技術的提昇及環境的變遷,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尤

    其是高亮度領域,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一) S-優勢

    以整體構面看來,國內於此產業的優勢主要為產業分佈完整,且以專業分工

    的型態經營,比起國外廠商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營運模式,來得靈活多了,加上

    政府近年來積極輔導相關的科技專案,對於國內業界的人力培養及技術提昇方面

    貢獻頗大,而我國於成本的控制上,向來皆是聞名海內外,因此低成本產品走向

    也是重要的優勢之一。

    (二) W-劣勢

    由於我國該產業於發展初期,定位以生產較低階產品為導向,因此在技術佈

    局上,和國外大廠有著一段落差,其中包括專利的自主性,往往受制於人,發展

    上備受阻擾,再者產品以元件成品為主,整體性的系統整合能力較弱,因此在發

    展上,無法居於主導者的角色,且在研發上的投入及能力還有待加強。

    (三) O-機會

    若以機會面來探究,由於高亮度應用市場呈現一片榮景,因此是帶動未來整

    個產業的脈動力量,而國內於後來的投入者又以發展此領域居多,因此在整個競

    爭力來看,無異是如虎添翼。另一方面,由於大環境的景氣不佳,加上廠商彼此

    的削價競爭,因此國外廠商於低價位的產品,已無競爭力,而國內廠商則有更多

    的機會藉此搶攻全球市場。

    (四) T-威脅

  • 23

    由於大陸的投資環境開放,部份國內廠商紛紛外移,尤其是下游業者,為因

    應成本的考量,因此,西進大陸是必然的趨勢,且當地的廠商也由於看好市場的

    發展性,造就了一波投資熱潮。但這對台灣的衝擊很大,有可能大陸會成為第二

    個台灣,以低價的攻防戰來贏得這場勝利,但這勢必落得兩敗俱傷,因此在策略

    的因應上,可將生產競爭的模式轉變為R&D的兩岸生產方式,將危機化為轉機。

    10. 產業發展瓶頸

    10.1 專業技術人才難尋

    我國光電產業正逐年地快速成長,然而研發人員的培育速度及素質,卻不能

    及時配合業界的需求,再加上此領域成員多半熟識,因此在相互提攜及跳槽的風

    氣下,流動率一直是居高不下的,這也造成業者極大的困擾及研發進度的落後。

    且若有優良的技術,無優良的人才傳承下去,一切只是空談,因此人才的培養是

    營造企業競爭力的重點要素之一,而技術層次的水準,則影響著公司定位及生存

    命脈, 兩者關係唇亡齒寒,缺一不可。

    10.2 缺乏獎勵投資及減稅措施

    政府於新竹科學園區施行的獎勵投資及減稅措施,成功的造就了經濟的奇

    蹟,但這只限於某些特定產業及特定區域,其他的國內業者並無法完全享受到此

    等的待遇。若政府能因應未來大環境的變動,及早訂定相關條款,獎勵投資,讓

    企業能依據政策制訂計畫及目標,並優惠企業稅收,獎勵企業研發新產品,以提

    昇競爭力。

    10.3 生產勞力不足

    我國目前正由已開發國家進入開發中國家,國民所得逐年提昇,於整個產業

    的型態上,已進入知識經濟年代,已非當初的勞力密集型態所能比擬,人力上素

    質較佳,但相對的人力成本也不若從前優勢,再加上教育的普及,從事勞力工作

  • 24

    的意願低弱,因此需大量的引進外勞,以保有成本競爭優勢,相對的這也引發了

    一些管理上的問題,也因如此,國內業者才會有前進大陸的政策及行動。

    10.4 關鍵技術取得不易

    由於目前關鍵技術取得不易,大多掌握於日本手中,再加上國內業者及研究

    單位研發的投入及時程的掌握上,和國際知名大廠還有一段差距,因此,在發展

    上, 確實有落差,一方面業者抱怨研發經費投入過高,於另一方面又覺得政府

    應大力支援,發展大型之國家級遠程計畫,以提昇整體的產業競爭力。

    10.5 生產設備研發能力弱

    目前國內的生產設備幾乎皆為進口,尤其是上游,國內於設備研發這方面的

    發展,能力較弱,縱使業者想針對製程作一些設備上的改良,也只能求助於這些

    進口設備商,一來於時程上較不能配合,二來,可能也需增加一筆不小的花費,

    若國內能多加強這方面的能力,業者將受用不盡。

    10.6 國際市場開拓不易

    打入國際市場需要有較長的產品時間認証及銷售佈點,且需花費大量的人力

    及物力,目前國內廠商雖以外銷為主,但在整個市場的開發上,皆以能提昇銷往

    開發中國家的比重為首要目標,一來擴大外需,二來則在建立品牌及品質知名度。

    10.7 中、下游新應用產品拓展過慢

    目前全球LED市場是呈現一個穩健的成長,再加上當前大環境的低迷及新

    應用產品拓展過慢,因此造成市場上的需求量無法擴大,無法有效的刺激市場,

    製造商機,因此市場無爆發性的成長出現,針對此,各國無不積極的在擴大內外

    需,除能疏解產品的過度競爭,另外在經營上,也趨向多元化的發展。

    10.8 系統整合能力弱

    目前國內業者成品於元件設計部份能力尚可,但對於整體系統整合這方面的

    設計能力,多還需仰賴國外技術,於發展上,受到不少限制,無法居於技術主導

  • 25

    的地位。

    10.9 上游技術水平未能完全符合中下游需求

    僅管目前國內上游業者於中、下游廠商在產量上的供應是不虞匱乏,但一些

    特殊規格(較高單價)產品,如藍、綠、白光 LED 及紅外光模組設計等,還需仰

    賴進口,造成成本上的負荷,中、下游廠商也希望上游業者能早日達成目標,以

    建構一自給自足的產業環境。

    11. 現有廠商分析

    11.1 上中游廠商代表

    11.1.1 光磊

    今年轉虧為盈~明年成長佳~光磊 照亮高速公路

    在日本日亞化學(nichia)的強力支持下,光磊科技可望接獲美國高速公路

    大型 led 看板的訂單,由於光磊的大型 led 看板毛利率逾五成,資本額高達 77 億

    元,一直居 led 之冠,也讓許多投資人對光磊退避三舍,光磊為了彌補累計三年

    的虧損,計畫減資 15.25 億元,使得光磊今年至少有 7億元以上的獲利,可以分

    配給股東,因此在日亞化和日立電業等董事的要求下,光磊董事會達成減資的共

    識。

    光磊的大型 led 看板越賣越好,北京奧運天幕的訂單會在 10 月以前出貨完畢

    外,在 96 年底前,台北小巨蛋的 2億元 led 看板訂單亦有貢獻,加上北京奧運衍

    生大陸各城市對大型 led 看板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明年美國高速公路看板以 led

    取代,光磊可望接獲訂單。

    由於日亞化與光磊有投資關係,在 led lamp 的供應上,光磊能夠取得較具競

    爭力的價格,讓光磊在大型 led 看板的毛利率逾五成,光磊整體的 led 毛率已逾

    35%,比晶電還高。

  • 26

    11.1.2 鼎元

    代工業務、自有品牌以及轉進太陽能電池的領域

    由於 LED 陸續應用在照明,與面板背光源,台灣相關上下游大廠的產能,

    皆呈現滿載,帶動業績逐月攀升。LED 上游廠鼎元光電,95 年 5 月份營收 2.71

    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鼎元表示,目前產能滿載,6 月 7 月業績,有望持續上揚。

    鼎元也替晶電,進行 LED 晶粒代工,市場曾傳出,兩家廠商有意合併,雖

    然雙方皆否認,不過鼎元認為,今年 LED 廠商,將轉向跨產業的整合。鼎元並

    指出,目前仍偏重在自有品牌產品的銷售,晶粒代工業務,僅佔 10%的比重。

    LED 晶粒廠鼎元,不但替晶電進行代工業務,也透過 LED 相關技術優勢,

    轉進太陽能電池的領域。預估 9 月營收,續創新高,達 3.3 億元,相較同業,

    透過建廠,或買機台的方式,增加產能,鼎元採營運效率提升的策略,來擴產。

    鼎元 8 月分割,太陽能事業部門,成立 100%持有的頂晶,並規劃明年上

    櫃交易,鼎元認為,頂晶十月份的業績,將可超過一億元。鼎元表示,未來合併

    營收比重當中,太陽能模組,將佔 25%到 30%,其餘屬於 LED 與矽元件。

    11.1.3 璨圓

    磊晶片加大使營收回溫、璨圓垂直整合 LED 模組廠

    不僅面板廠吹起合併風,台灣發光二極體產業,今年也出現了元砷與聯銓,

    晶電與國聯,兩項水平整合的例子,至於同屬 LED 晶粒廠的璨圓,則採取垂直

    整併方式,直接入主日本 LED 模組設計公司。

    為了降低成本,LED 晶粒廠璨圓光電,以尺寸小於同業的磊晶片生產,造

    成產品亮度與規格,無法配合客戶需求,導致良率滑落,璨圓上半年每股虧損 1

    元,毛利從第一季 16%,下降到第二季 9%,七八月營收持平在 6 千萬元的璨

    圓表示,已修正磊晶片的使用,9 月業績將回升到 7 千萬元,加上 RGB 背光模

    組用的綠光 LED,亮度可達 500 到 600MCD,優於同業 300 到 400 的水準,

    帶動毛利提高,璨圓預估,第四季會是全年最好的一季。

  • 27

    今年 LED 產業,分別出現新元砷與新晶電兩大水平合併案,市場傳出,璨

    圓也將加入其中一個集團,否則有被搶單的危機,璨圓回應,將在 10 月份正式

    入主日本一家 LED 模組設計公司,正式邁出自己垂直整合的第一步。 璨圓指

    出,上半年 LED 晶粒殺價競爭,引發庫存跌價損失的情況,隨著產品平均售價

    止穩,下半年將不再有負面影響。

    11.1.4 晶電

    營收將創新高,然而供給面有競爭對手合併的大變數

    晶電純益率從 03 年的 26.1%下滑到 04 年的 15.1%,甚至今年第一季僅 3.5%,

    營收增加但獲利水準因競爭而持續下滑,雖今年營收可望再創新高,但觀察重點

    在於獲利水準是否可以有效提昇,這才是影響晶電整體獲利關鍵所在。

    若以 LED 區分上游的磊晶成長、中游的晶粒切割以及下游的封裝三級來看,

    晶電應定位在 LED 中上游磊晶與晶粒的主要供應廠商上,並為氧化銦錫(ITO)氮

    化物 LED 技術的領先者。主要產品包括高亮度 ITO 藍光 LED、一般藍(GaN)LED、

    四元(AlInGaP)LED 與高亮度四元(OMA)LED 等。目前 ITO 與四元 LED 晶粒

    產品佔晶電 05 年第一季營收比重分別為 32%與 45%,是主要重點產品。晶電 05

    年第一季營運受到手機產業以及四元LED產業淡季的影響,再加上一般藍光LED

    晶粒成本仍高於售價,05 年第一季毛利率僅 16.5%,純益率甚至降至 3.5%,比

    起去年同季的 35%純益落差甚大,雖然已經比上季的負 1%來的好,但後續是否

    可以持續好轉需進一步觀察。預估第二季營收將較第一季增加 27%,毛利率也

    可望回升至 24%以上。市場預估晶電 2005 年營收約 32.25 億元,較去年成長一

    成多,稅前盈餘 43.1 億元,EPS 預估可有 3元水準。

    晶電對第三季的展望透出樂觀氣息,公司表示由於第三季有三家大客戶訂

    單挹注,原則上第三季營運會比第二季好。不過第三季市場可能會因為元砷與聯

    銓合併後,會出現價格再度下滑的壓力,這是第三季上游廠商必須留意的部分。

    由於元砷目前與聯銓積極進行整併中,預估最快第三季底可整併完成,產能效益

    將快速展現,不過據指出,兩家廠商合併的進度有超前跡象,有可能提前在第三

    季中就為市場帶來壓力,這是進入旺季後一項供給面最需留意的變數。而 95 年

    最新六月營收出爐,晶電業績為 2.63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13.58%,累積前六

  • 28

    月業績為 14.68 億,較去年同期 16.39 億衰退一成多,表現雖未創今年新高但是

    仍舊維持在相對高檔,後市仍有再創新高的可能,挑戰去年六月的 3.04 億元歷

    史紀錄看來只缺臨門一腳。

    圖六為晶電營收獲利圖可以明顯看出,2003 年為公司表現最輝煌的一年,

    雖然營收僅 22.5 億元,但由於稅後純益率平均則達 26.1%。

    圖七、晶電營收獲利圖

    11.2 下游廠商代表

    11.2.1 光寶

    體質改善、光寶減資

    由於產品結構調整效益發揮,光寶科技單季獲利改寫今年新高記錄。光寶科

    技第三季營收,達到385.6億元的財報,單季每股獲利為0.77元,也較第

    二季的0.67元成長,不過對於外傳光寶科技有意思透過減資瘦身,光寶科技

    鄭重澄清,光寶減資傳聞炒的沸沸揚揚,起因於光寶目前外資持股比重逼近六

    成,加上手上現金部位高達 350-400 億元,因此就有外資建議光寶科技不妨辦理

    縮小股本的動作,從集中市場再買回近三成的持股,將資本額降到 200 億元左

  • 29

    右,有助轉型後的營運彈跳,不過 光寶科技董事會中並沒有將這項議案納入討

    論範圍,但未來仍不排除會考慮。

    進入旺季後,光寶科技營運逐月攀升,9月合併營收 134 億元,較 8月成長

    5.9%,其中 LED 與電源供應器二項產品營收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第 4季會持續

    成長。

    11.2.2 億光

    預估 2006 年高亮度藍光 LED 晶粒價格緩慢下滑、LED 應用在 NB 背光源仍未成

    億光為國內 LED 下游封裝廠商,目前擁有 LED 全系列的產品,為國內下

    游封裝的領導廠商,產品包括 LAMP、SMD、DISPLAY 以及不可見光產品,目

    前營收比重分別各佔 15%:64%:5%:16% 。

    公司 2006 年 1H 營收為 37.3 億元(YOY29.6%),毛利率因為產能利用率

    的上升,成長至 32.3%,稅後 EPS 為 2.72 元,符合預期,展望 3Q,由於低價

    手機庫存及紅外線產品不如預期的影響,7 月營收 6.7 億元,呈現衰退,不過經

    過 2 個月的調整,目前 8 月營收已經開始小幅回溫,結算達 7.08 億元,超乎預

    期,等到 9 月在手機開始恢復更強成長力道之後,預估營收將可達 7.3 億元以

    上,預估整體 3Q 營收將可成長 3%,達 21.1 億元。

    單位%

    表四、億光主要產品營收比重

    億光表示目前高亮度藍光 LED 價格約為 4.5 元(Sideview)及 3.5 元

    (Keypad,歐美客戶),由於目前低價手機庫存已經經過 2∼3 個月的消化,因此

  • 30

    手機需求已經開始回升,因此以整體產業供需的情況看來,無論中、低階白光

    LED 跌價將繼續呈現緩慢下滑,預估 2006 年的下滑幅度約在 25∼30%左右;不

    過由於超高亮度 1200∼1300mcd 的需求仍然強勁,因此這部分的 LED(Sideview)

    將不受手機庫存過高的影響,仍會呈現供不應求。

    目前白光 LED 仍然是 2006 年的主要成長動能,主要的應用應該還是在手

    機上面,其他在 7 吋面板部分,目前只有小量出貨,由於全球整體市場規模約

    只有台幣 30-35 億元,並非主流市場,因此能帶動 LED 成長有限,預估 2006

    年滲透率約 30%,另外在 NB 和 TFT-LCD 應用方面,由於 NB 仍在開發試產階

    段,而在客戶端認證也仍有問題,因此仍尚未出貨,預估最快時間點仍得等到

    2007 年 2Q 才有機會。

    12. 五力分析

    12.1 上中游產業五力分析

    整個發光二極體產業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不但要和國外廠商匹敵,更是要

    和國內廠商搶奪市場,而近年來上中游更是由於高亮度產品的崛起,引發了一股

    投資熱,加入的廠商更是多了十來家,使得原本湍急的環境又湧入不少暗流。

    1. 供應商

    首先由水平面供應商的角度觀察,磊晶製程部份,供應品為基板、氣體及設

    備。其中基板部份,因發光材料的不同,使用的基板也不一樣,二元GaP LEDs 基

    板採用GaP,三元AlGaAs LEDs 基板採用AlGaAs,四元AlGaInP LEDs 基板則採

    用GaAs,由於上述技術趨於成熟,因此,產品的議價能力視市場的供需而論,

    而藍綠光使用的Sapphire 及SiC,雖然供應商不虞匱乏,但量產的廠商有限,因

    此,在供貨上的議價空間則視量而定,供應商的主導權較大。

    另外於氣體方面,台灣於供應上是不成問題的,議價空間也是隨著市場供需

    而定,但部份特殊氣體主導權還是掌握在供應商的手中。而設備部份,主要以進

  • 31

    口為主,在維修及調整方面,往往受限於設備商,且目前能提供這方面服務的廠

    商並不多,尤其是現今最熱門的MOCVD機台,是屬於過度專業的產業,因此在

    議價的空間上,是以供應商佔了非常大的優勢。整體而言,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是

    大於既有廠商。

    2. 買者(客戶)

    買者在這裏主要是指下游客戶,雖然上中游的廠商很多,但後來加入者以針

    對高亮度LED產品製造為主。很多公司尚屬於初期量產時期,於供貨上較不穩

    定,而一些特殊規格及需求的產品也仰賴進口,因此整體看來,買者的議價空間

    仍是受限於既有廠商。

    3. 潛在競爭者

    由於高亮度市場毛利高,引發不少廠商相繼投入,尤其是國內這幾年的投入

    者, 已形成一股熱潮,因此整體看來,競爭者的威脅性是較大的。

    4. 替代性產品

    替代性產品在此主要指OLED及PLED,由於這類的產品挾帶著低直流電

    壓、均勻面發光,且發光效率各可達15 lm/w及20 lm/w等優點,準備進攻顯示器

    及背光源的市場,在技術上及實用性上可與現有的LED產品匹敵,但由於這類替

    代產品目前尚屬開發階段,成熟化的產品還未正式進入大量生產,因此整體而

    言,尚無較明顯的威脅性產生。

    5. 技術及時間

    整個產業發展至今,於一般LED部份,技術上已趨於成熟,發展時程上也已

    進入了成熟期,重點則偏於降低成本;而高亮度LED,由於起步較慢,因此在整

    個發展上及技術上都和國際知名大廠有一段落差,且在專利佈局上,往往受限於

    他人,於開發上,十分困難。於發展時程上是屬於成長期。

    綜合上述五大構面,上中游的發展於水平軸來看,主導權落於供應商的手中,

    而垂直軸之潛在競爭者,由於高亮度市場毛利高,引發不少廠商相繼投入,因此

    競爭慘烈,再加上未來主流高亮度產品於發展上,受到專利的限制,因此造成既

  • 32

    有廠商彼此的競爭大,於整體的發展上,是較辛苦的,唯有加強研發,才有機會

    立足於此產業。

    圖八、上中游產業五力分析圖

    12.2 下游產業五力分析

    我國LED產業是由下游起家,過去以一般亮度產品為主,近幾年才開始發展

    高亮度封裝技術,雖然起步較慢,但有過去一般亮度技術作為基礎,有助於腳步

    的加快。再者,下游業者高達30-40 家,也是屬於高度競爭的局面。

    1. 供應商

    在此主要是指中游晶粒商,於一般亮度部份,由於發展時間久,因此產量相

    當大, 於供應上不虞匱乏,所以價格是隨著市場的需求而定。但在高亮度部份,

    由於量及產能上還無法滿足目前的需求,且其有著專利和品質上的要求,因此能

    夠掌控技術的廠商,是握有價格的主導權。

    2. 買者(客戶)

    買者為系統廠商,由於下游業者眾多,發展時期久,因此產品早已規格化,

    且能貨比三家,因此客戶的選擇多,主導性也較強。

    3. 潛在競爭者

  • 33

    由於整個產業發展時間久,再加上目前無較新的應用領域開發,且廠商的飽

    和度也夠了,短時間內,欲加入此領域者,幾乎是微乎其微,再加上大環境的不

    景氣,因此潛在競爭者的威脅是較小的。

    4. 替代性產品

    下游的產品於發展上本屬於多元化的模式運作,因此各有各的用途,再加上

    易應用於其他產品中,短時間內還無任一產品可與之媲美,所以替代性產品於整

    體威脅上來說,是較無害的。

    5. 技術及時間

    若以技術和時間兩大構面來看,由於發展時間夠久,因此一般亮度於發展上

    已進入成熟期,且技術水平也達一定之水準,所以著重的地方應在於如何降低成

    本為首要考量。而高亮度由於起步較慢,目前還在成長階段,且在發展上,除了

    需配合系統廠商外,還要受限於專利的枷鎖,因此進入障礙是較高的,但由於有

    之前的一般亮度技術作為基礎,因此在發展上還是有著其生存的空間。

    綜合上述種種,整體上由水平軸看來,既有廠商受到供應商及買者的相互壓

    擠, 因此生存的空間備受壓力,彼此的競爭大,再加上毛利的獲利空間逐漸下

    滑,在經營上是相當辛苦的;但垂直軸的潛在競爭者和替代性產品都不構成威

    脅,雖然辛苦,但也能於穩健中求得生存,繼續的發展下去。

  • 34

    圖九、下游產業五力分析

    13. 2006年LED產業展望

    13.1 新應用面擴增與領導廠商轉移產能

    白光LED滲透至消費性電子產品,RGB LED 將應用在TV,另有無法計算的城市

    照明商機

    (1)消費性產品用背光源

    在手機應用利潤轉差之際,領導廠商開始轉移注意力,以Nichia為例,其已

    開始出貨遊戲機、車用面板背光源、MP3 Player等,一般來說,七吋背光源採用

    白光LED數量約15~25顆不等,而隨白光LED價格滑落,在七吋以下背光源已逐漸

    具有替代CCFL的競爭力,因而採用比重逐漸增加,整體來看七吋背光源每年出

    貨量約4000多萬,若加上新車搭載車用面板提昇,整體出貨量將有效增加,亦對

    白光LED有相當大的需求。

  • 35

    圖十、消費性產品用背光源採用白光 LED 比重增加

    (2)NB用背光源

    目前形成白光的主流方式包括採用藍光LED塗佈螢光粉混光與RGB LED混

    光兩種,前者優點在於無須預留混光區,因而有輕薄短小的優點,但是演色性僅

    75~80%NTSC,與一般CCFL相當,後者則恰好相反。繼2004年底推出以High power

    RGB LED Solution製作LED背光源TV後,Sony近期推出以LED為背光源的NB TX

    17、16,此一設計最早由Toshiba-U100,Sharp等日商開始,白光LED背光源特色

    在於強調輕薄短小,且與原系列價格差距約1萬元,價差比15%,有趣的是該公

    司以白光 LED為設計Solution,一改原本高功率RGB LED混光的想法,目前瞭解

    國內NB廠商對於12吋以下強調輕巧的NB亦有類似的設計意願,目前NB 市場出

    貨量約7000~7500萬,其中12吋以下市佔率約12%,假設有效取代,以一款約設

    計20~30 顆白光LED設算,亦有不錯的需求成長。

  • 36

    圖十一、Sony 採用白光 LED 為背光源的設計

    (3)RGB LED應用在TV背光源

    繼 2004年底Sony於2004年11/20正式推出宣示意味濃厚的46”(編號

    KDX-46Q005)、40”(編號KDX-40Q005)LED 背光源LCD TV後,TV品牌廠商

    Samsung亦於2005年五月上市一款46吋以High power RGBLED為製作方式的背光

    源,可惜的是相隔半年,推出的價格降低與效能改善情況並不顯著。不過隨後

    Samsung於2005年橫濱光電展推出一款CF Free的LED背光模組,積極展示以LED

    為背光源的技術,2006年預料隨RGB LED效率由現在的35~40 lm/W 提昇至50

    lm/W,TV品牌廠商推出具象徵性的LED背光源比重將提昇,而價格與效能可望

    進一步改進,目前瞭解,國內面板廠商2Q06 起亦將與相關磊晶廠商合作。

    表五、實際量產的LED 背光源LCD TV

    (4)無所不在的城市照明

    有燈的地方就可能存在對LED的照明或裝飾需求,以大陸為例,2004年北京

    啟動城市照明節能計畫,2005年起天津規劃約 23~25億元進行城市照明計畫,上

    海、南京等城市亦展開,以廈門修復某一百年老街長約計 750米為例,共耗費約

  • 37

    3200~3500萬元,因而此一部份不易計算產值,但預期將大量增加四元LED的需求。

    13.2 1H06 上游磊晶端供給面健康

    近五年氮化鎵系產能以台灣擴產最為積極,韓國、中國大陸這兩年亦有追趕

    的現象,不過於 2004年大幅擴產但出貨不如預期後,2005年台灣新增產能僅以

    2004年即已訂購的零星機台進駐為主,因而2005年間新增產能低於 2004年,類

    似情況亦發生在韓國,不過先前擴產不甚積極的日本、美國廠商,2005年在Cree

    將2吋轉為3吋磊晶機台,Nichia擴增車用面板應用背光源產能有轉趨積極現象,

    有趣的是,歐美廠商擴產轉積極之際,觀察台灣一般亮度、高亮度磊晶磊晶價格

    報價 2Q05後跌價趨緩,顯見白光LED用在新應用面增加,大廠亦不耐手機用白

    光利潤率不佳之際,供需結構轉趨健康。目前來看,2006年磊晶廠商普遍因應High

    power RGB LED應用於背光源,而有思考新增機台的想法,不過短期間正處新元

    砷、新晶電整併期間,在效益未有顯見之際,廠商一般考量新增折舊費用對成本

    的壓力普遍暫緩進新機台,因而綜研處推測目前供給面改善可望延續至 1H06,

    儘管LED磊晶機台受限於初期新產品生產良率與技術的演進,實際產出量遠低於

    機台理論產量,且不易計算供需,綜研處試圖推演出至 1H06的供需想法,假設

    目前廠商在高亮度藍光客戶Hit rate、長晶良率、Chip良率逐步改善下,若侷限手

    機應用背光源下,推估 2Q06新元砷良率的提昇使得屆時供需差距略有擴大,不

    過若考量良率增加為出貨代工客戶、以及國內封裝廠商開始小量出貨NB背光

    源,認為實際上供需差距仍相當健康。後續可以觀察磊晶廠商進駐機台的行為,

    若相當謹慎,綜研處認為將相當有利 2006年全年的供給面結構,長期來說,供

    給面的健康對目前整併中的新元砷、新晶電非常有利。

  • 38

    圖十二、2001~2005年各區域新增產能概況

    13.3 台灣廠商的機會

    (1)時機成熟

    台灣在白光LED市佔率有效提昇的一年過去台灣手機應用客戶主 要集中

    韓國、與大陸手機廠商,白光LED初期又以大陸市場為主,2Q04以來大陸手機庫

    存、及當地本土廠商市佔率受到國際手機大廠侵蝕為對台灣 LED需求降溫主

    因,此一狀況隨新應用面增加,目前手機用白光 LED出貨時機成熟可望突破。

    時機成熟一:國內手機市佔率持續攀升,認為手機大廠對新興市場超低階手機的

    需求,加上國內成本降低能力的肯定,長期而言,國內手機組裝出貨量市佔率達

    40%將可以預見;短期來說,預估 2005年台灣手機組裝出貨量達 7858萬支

    (+50.19%YoY),推估全球市佔率約為 9.7%,較 2004年的 7.77%大幅上升;

    而 2006年則預期在明基併入Siemens手機部門效益逐漸發揮、Nokia增加對台灣廠

    商下單,Motorola、SonyEricsson持續提高委外供應比,正崴承接達智經驗增加對

    LG代工

    量,預估出貨量達 1.51億支(+93.01%YoY),推估全球市佔率達 16.55%,國

    內手機出貨市佔率的提昇、與國內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出貨改善,相當有利改善目

    前手機用背光源市佔率不到10%的情況。

  • 39

    時機成熟二:Nokia、SonyEricsson、Samsung、BenQ-Siemens如法炮製 Motorola低

    階手機策略以搶攻新興市場,國內LED相對具競爭力;舉例而言,以 Motorola

    代工廠商的出廠價格推算,若採用日商、台商的背光源,假設分為白光背光源+

    四元按鍵背光源,與全用白光設計,則可得出 2006年將因手機出廠價在 IC成本

    下降下,採用低 BOM成本比的台商LED相對具吸引力。

    時機成熟三:一般來說應用到背光源的 LED效率至少要在1000mcd以上,相較一

    年多前,目前磊晶廠商普遍可以生產出發光效率在1200mcd以上的產品,加上封

    裝技術的進步,目前國內白光LED發光效率與Nichia 差距拉近中。

    表六、國內LED 成本競爭力與效率皆提高

    (2)封裝廠商競相投入白光LED製造

    有利磊晶的需求迥異於 2004年前僅億光、宏齊取得Osram,光寶取得其交

    叉授權,隨螢光粉取得更多元化,授權金的下降、與應用面擴增導致封裝廠商生

    產白光LED意願增加,2005年爭取螢光粉授權廠商較先前倍數增加,預期有利對

    磊晶需求提昇。

  • 40

    表七、國內LED 封裝廠商近年在螢光粉授權爭取概況

    (3)台灣產能規模與成本降低優勢

    有機會吸引國際大廠代工訂單台灣在產能擴充積極,目前磷化鋁鎵銦系、

    氮化鎵系產能均為全球第一,全球市佔率分為75%、37%,由於在高單價磊晶面

    臨專利箝制,國內廠商一向以生產單位產值較低產品為長,目前來看日商面臨白

    光LED利潤率大幅降低之壓力,儘管短期可調撥至消費性電子應用面,但中長期

    仍將面臨應用於大尺寸TV背光源在紅光LED的缺乏,預料2006年除Toyoda Gosei

    思考委外外,亦可觀察台灣在磷化鋁鎵銦系的優勢是否有機會與日商進一步合作

    或承接Lumileds代工訂單。

    圖十三、國內磊晶氮化鎵系、磷化鋁鎵銦系產能概況

    14. 結論

  • 41

    2007 年台灣 LED 下游封裝市場產值規模將成長 21.3%:2006 年台灣 LED 下

    游封裝市場產值規模為 13.6 億美元,成長 17.2%,而我們預估 2007 年台灣 LED

    下游封裝市場產值規模為 16.5 億美元。影響 2007 年台灣 LED 產業發展的 5大要

    素:(1)產品應用面新市場拓展。(2)全球環保意識抬頭。(3)同業整併異業結盟。(4)

    產品價格持續走跌。(5)專利訴訟干擾不斷。

    產品應用面新市場拓展

    雖然台灣 LED 廠商 2007 年最主要的營運成長動力仍是在Handset 市場上,

    但包括像是汽車、NB Panel Backlight、LCD TV Panel Backlight 等市場也是台灣 LED

    廠商在 2007 年積極佈局且拓展之焦點。

    全球環保意識抬頭

    由於全球各國政府的環保政令持續實施,使得含汞的 CCFL、會釋放 CO2 的

    白熾燈等各式光源,未來將會逐步遭到淘汰,並改用具備耗電低、不含汞等多項

    優勢的綠色光源─LED。

    同業整併異業結盟

    因「大者恆大」的產業趨勢日益明顯,且產品應用面新市場逐步開拓,我們

    預期 2007 年台灣 LED 廠商的「同業整併、異業結盟」之風潮仍將持續蔓延,此

    將有助於台灣 LED 廠商未來在全球 LED 市場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產品價格持續走跌

    我們預估 2007 年白光 LED 產品價格跌幅還將有 25~30%,而我們認為,白

    光 LED 產品價格未來持續走跌趨勢不變,但此卻有利於白光 LED 產品應用面新

    市場的進一步開展。

    專利訴訟干擾不斷

    我們認為,國際大廠的專利侵權之法律控訴將會不間斷地干擾台灣 LED 廠

    商,並透過侵權興訟的商業手段來造成對手之客戶產生疑慮,且達到其捍衛市場

    版圖或收取豐碩權利金的最終目的。

    由於產品價格的持續走跌,LED 產業大都已進入所謂的規模經濟,進入此產業的

  • 42

    超額利潤並不高,目前只能不斷的開發新市場應用面,比如汽車市場、手機背光

    源、NB 面板背光源等。還有最新的超高亮度 LED 跟白光 LED 是 LED 發展最新

    的技術,其所應用的層面可以更加寬廣,另外對於技術的突破掌握,以及替代光

    源的出現,是發展 LED 的一大隱憂,不過整體來看台灣的 LED 廠商像是光磊,

    可望接獲美國高速公路大型 led 看板的訂單;鼎元表示目前產能滿載;晶電應定

    位在 LED 中上游磊晶與晶粒的主要供應廠商上,並為氧化銦錫(ITO)氮化物 LED

    技術的領先者;所以 LED 產業仍然是有其發展性;光寶科技營運逐月攀升,9

    月合併營收 134 億元,較 8月成長 5.9%,其中 LED 與電源供應器二項產品營收

    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第 4季會持續成長;億光為國內 LED 下游封裝廠商,目前

    擁有 LED 全系列的產品,為國內下游封裝的領導廠商。所以經由國內大廠的狀

    況,目前 LED 市場發展的還算不錯。

    15. 參考資料

    15.1 參考書籍:

    (1)「深入解析 LED 產業市場焦點」,拓墣產業研究所,2005 年 1 月。

    (2)「白光 LED 新興市場機會與材料發展趨勢」,經濟部技術處,民 94 年 8 月。

    (3)「LED 上游磊晶產業分析」,王志方,台灣工業銀行,2006 年 4 月。

    (4)「工研院經資中心 IT IS 計畫」專題研究。

    15.2 參考網站:

    (1) http://ecaaser3.ecaa.ntu.edu.tw/weifang/led/LED-industry.htm

    (2)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jmhwang/newsfile/article030610.htm

    (3)http://www.technomart.org.tw/chi/news/business.php?mode=view&id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