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的秩序 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的秩序 主编:马朝宏电话:010-82296738 执行主编:宋鸽电话:010-82296728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JIAO SHI CHENG ZHANG 2017年3月15日 探寻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8 十本书 吴小健 1 初执教鞭,优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 学现场常常令我艳羡不已。如何让自己的 课堂也能够有笑声,有故事,有意思呢?这 种从内心生发出的朴素愿望,成为我最初 的成长动力,就像石块击破水面所漾起的 第一圈涟漪。 这个时期,我遇见了一本能够奠定自 己专业基础的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 集》。叶老学人风范,自不必说。作为教 育家,他谈国文学习、作文教学、文章修 改,深人浅语,仍是诊治当下语文教育沉 疴的良药。 在《略谈学习国文》一文中,叶老说道: “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课文),意念要怎样 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 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 的知识。如果不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只是 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 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 么阅读和习作的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 了。”这番话清浅又深刻,语文学习,要的就 是对文本一番“细琢细磨”的研讨功夫,才能 得其精髓,习得方法,形成能力。 叶老“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的著名论断,深刻揭示出教与学的对立与 转化,直叩教育的本质,给予一代又一代语 文人精神的滋养。 2 阅读叶圣陶、朱光潜、宗白华、周振甫 等前辈学人的著作,构成我对语文教学最 核心的理解。除此之外,我还受惠于王富 仁教授的《语文教学与文学》、王荣生教授 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尚文教授的《语 感论》等当代学人的专著。其中,上海师范 大学教授詹丹的《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 评》亦给我很深的启发。 在自序中,詹丹教授直言:“一些语文 教师之所以有意抹杀或者无意忽视语文教 学的文学性,其原因之一,恕我直言,就是 在回避他们文学修养,特别是文本解读能 力的软肋。”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拥有广 阔的阅读背景和深刻解读文本的能力。文 学类文本的解读,首先需要准确。教师的 一切误读,只会驱使学生偏离航道,无法驶 入此篇的艺术世界,更谈不上获得深刻的 理解和体悟以及愉悦的审美享受。 的确,阅读短篇小说《凡卡》,如果把目 光只停留在批评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以及怜 悯凡卡的不幸遭遇上,就不免误读了契诃 夫。詹丹教授所言, “正因为当时社会的黑 暗,有可能泯灭人性、泯灭人的心灵中的诗 意和情感,于是,坚持人的诗性心灵,坚持 让心灵中的火花闪耀出来,就是对人的力 量的一种真正考验。火花闪耀出来,就是 对人的力量的一种真正考验”。我们透过 文本的缝隙,关注主人公凡卡的心灵他对乡下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文中交 替出现乡村与城市两种生活景象的描写, 将现实中的黯淡无光与记忆里的诗意温馨 进行对比,让绝望尽头还有希望。要让学 生感受到作者编织进文字中的慈悲,这才 是契诃夫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此书收录詹丹教授数十篇语文教学论 文,从教学观念与操作、阅读教学与文本解 读、教材的选编与修改等诸多方面论述了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说是学院派理 论文章,但读来毫不晦涩,有案例分析,有 课堂架构,绝无凌空蹈虚之感。 3 对语文教学不同的理解,会看出教师 不同的专业高度和教育视野。所谓的教学 机智,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你秉承的教育哲 学决定了彼时彼刻你会采取何种教学策略 和教学行为。巴西平民教育家保罗·弗莱 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就是这样一本帮 我建构课堂哲学的好书。 重温这本经典,我再次强烈地感受到 保罗·弗莱雷对教育平等、教育正义的精神 诉求,并深深感动于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的 理解与关怀。他教会巴西农民如何阅读, 自己却进了监狱,而后长期流亡,他是一名 具有宗教般情怀的巴西平民教育家。本书 中,他对压迫和被压迫的阐释,对教育意义 的剖析,已经超越教育学的学科范畴,他提 出的对话教育理论和行动教育理论,意义 深远。距离出版这本书的时间已过去10 年,那么,在当下这个高喊“对话”和“民主” 的时代,我们的课堂还存在“压迫”现象吗? 事实上,这种“压迫”依然顽固存在,且 变得更加隐蔽。许多教师依然统治着讲 台,只关注学科教学,所有非专业的知识都 不能进入课堂。学生眼中的世界被各种 “专业”切割成碎片,思维也被切割成碎片, 而这正是保罗·弗莱雷所担心的,“割裂了 他们与世界的联系,成为一个沉默者”,其 实,学科之上是完整的人,教室之外是丰富 的世界。所以,让师生过一种有尊严、有意 义的“课堂生活”,帮助孩子们孕育完整圆 融的思考,成就其公民视野,获得思想的自 由和精神的独立,而不是“博学的无知者”, 这才是教育的核心。 《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提出, “通过对 话,既可以解放被压迫者,也可以解放压迫 者”,永远保持心灵的开放和谦卑的倾听态 度,在持续对话中寻求自我并发现共识,才 能建构真正的民主课堂。 4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个问题的答案散 落在繁复众多的书籍中。欧内斯特·L﹒ 博耶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他对美国教 育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关于美国教 育改革的演讲》汇集了他12篇重要的演 说。从这些演讲稿中,我们既可管窥美国 教育改革之一斑,也可借他山之石对照出 我们自己。 1993年,博耶在美国师范院校联合会第 45 届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准备学习:国家的 指令》的演讲。他认为“准备学习”并不是一 种竞选口号,而是对未来一代人所必须承担 的道德责任。这种“准备学习”,需要做好七 个方面的工作: “让儿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给儿童提供良好的学 前教育;处理好工作单位与家庭的关系;为 儿童播放有教育思想意义的电视节目;创设 一种有利于儿童学习的环境;形成代与代之 间的联系。”这样诚恳的建议,让我们深深感 动于博耶深沉的教育情怀。 在《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一 文中,博耶认为成功的基础教育需要立足 于四块基石:建设学习化的社区、设置连贯 一致的课程、创设学习化的环境以及品德 的培养。学校不应该成为孤岛,要把各种 各样的教育资源整合进来,没法想象“一个 不关心教育的社区之海上能建立一个优质 教育之岛”。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 是要建设一所更好的学校,而是要为儿童 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5 说到“儿童”,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 雄先生的书自然不可错过。比如,《孩子的 宇宙》一书。全书分上下篇,以八个主题展 开,分别是:“孩子与家人、孩子与秘密、孩 子与动物、孩子与时空、孩子与老人、孩子 与死亡、孩子与异性、孩子与学校”,基本涵 盖了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景。本书选择从一 个个经典童话故事出发,对人物进行心理 分析,作为解读孩子内心宇宙的密码。 “每个孩子心中都存在一个宇宙,它 以无限的广度与深度存在着”,可是大人 们却一无所知,偶尔说上一句“又长大 了”,摸摸孩子的头,便以为是在跟孩子对 话,或者是在“疼爱”孩子。结果彼此疏 离,难以沟通。吊诡的是,大人不也是从 孩子成长起来的吗?他们应该最能理解 孩子真实的想法,怎么就找不回童年的 “桃花源”了呢? 河合隼雄先生给出了一个答案, “所谓 长大成人,也许就是将孩子所拥有的如此 精彩的宇宙逐渐忘却的过程”,但长大不应 该是成人拒绝倾听孩子内心的理由。相 反,我们只有找到进入孩子内心奥秘的通 道,才能找回自己丢失的纯真年代。 6 为孩子开设更多的课程,就是让他们 的生命朝向丰富和辽阔。一个优秀的教师 必然具备强烈的课程意识和扎实的课程设 计能力,但如何进行课程的研发,美国课程 专家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 理》,惠我良多。 泰勒指出,任何课程的设置都离不开 对学习者—儿童本身的研究,要从儿童 的“需要”出发。所谓“需要”,即“应该是什 么”与“是什么”之间的差距。比如,想要开 发儿童阅读课程,先要找出学生应该具备 的语文素养与现有语文素养之间的差距。 有了这样的差距,也就产生了开发此课程 的“需要”。当然,有了这样的“需要”,并不 意味着学生就一定会对课程内容感兴趣。 学生也许不爱阅读儿童文学,或者只热衷 于阅读浅薄流行的儿童读物,其中原因需 要教师细细分析。可能是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足,对于阅读具有挑战力的书籍感到力 不从心;可能是缺乏教师的引领,不知道要 读什么样的书籍;也可能是班级、家庭缺少 良好的阅读环境。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研 究,便是课程开发的起点,克服种种差距, 让对阅读没有兴趣的变得有兴趣起来,让 阅读面比较单一的变得丰富起来。 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受益的不只是 学生。你努力开发的每个课程,其实都是 一次主题式学习,你要围绕一个问题持续 思考,往深处思考。此刻的你,不是作为课 程的传递者,而是开发者、生成者, “你真正 拥有了一个教师成长的骨骼”。 7 学校不是孤岛,时代浪潮汹涌而至。 如何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陋习,不 被扬起的恶浊尘土吞噬?香港中文大学教 授小思先生的散文集《一生承教》,清清凉 凉,如三月和风。书分三辑:《承教小记》 《这样日本》《旧时衣冠》。第一辑为怀人之 作,小思追忆往昔师生情谊,无一字不是肺 腑心声。 “记得您第一次踏上讲坛,就说: ‘没有 情的人不能作诗,不能读诗。没有情,学学 化无情为有情吧。’”(《悼曾履川先生》)彼时, 年轻的小思就读于钱穆先生创办的新亚书 院。初次听到曾老师这番话,她和众人一起 抿嘴偷笑。但以后的四年里,一首首不成样 子的诗,也终像个样子了。往往在老师笔下 改动过的一个字上,大家学懂了“诗”。 新亚四年,小思学到的不仅是学识,新 亚还教晓她: “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 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应该转移自己 的目光,不要仅注意一门门课程,应该先注 意一个个师长。”小思笔下的师长风范,令 人嗟叹。风沙远了,先生去了。如今,兼具 学识与修养的教师又在哪里呢?流弊所 至,城市乡村,概莫能免。我们也只有从暗 黄的纸上去追寻春晖中学,那白马湖畔渐 行渐远的背影。 但愿薪尽而能火传, “我看见老师坐在摇 椅上,斜阳照着病弱身躯,晚风吹动了丝丝白 发。我清楚知道:明天,要更用心讲授我的 课,更关心我的学生,因为火正燃烧着我,这 种使命,承担了,便义无反顾。”(《薪传略记》) 因为,这绵延不绝的火苗,是一种学识,一种 修养,一份化育之恩,更是一个使命。 后生如我,谨记! 8 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错综复杂,需 要我们超越学科的限制,用更广阔的教育 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去面 对。我们掉进知识的陷阱,远离大地却没 有学到真正的智慧。阅读《大地上的事 情》,可以重获心灵的宁静。 这本书的作者苇岸是大地的聆听者、 观察者和书写者。季节轮回,草木枯荣,日 出月隐,鸟鸣虫吟,这些发生在大地上的事 情,构成一个无比丰饶的世界。每一棵树, 每一条河,每一片田野,都值得用温柔的目 光持久地凝视,用谦卑的心缓慢地理解,用 质朴的语言真诚地记录。 强悍而脆弱的胡蜂,逆风而行的野 火,铺满大地的积雪……这些是大地的启 示,它们给了苇岸最深刻的领悟:“看着生 动的大地,我觉得它本身也是一个真理。 它叫任何劳动都不落空,它让所有的劳动 者都能看到成果,它用纯正的农民暗示我 们:土地最宜养育勤劳、厚道、朴实、所求 有度的人。”这句话蕴藏着人之为人的路 径和意义—大地在心,在万物和谐共处 中完整地获得自己的价值,不被物欲切 割,不被妄念裹挟。 沿着苇岸的阅读谱系,我又相继读到 谢尔古年科夫的《秋与春》、德富芦花的 《自然与人生》、普里什文的《大地的眼 睛》,这些书就像遥远的风,来自星辰之 外,却带来大地的回响。在他们深情的描 述中,我重新认识生活其中的世界,并学 习用合适的方式与它们交流,“语言不是 从图书馆里产生的,而是从乡野故里、汪 洋大海、涓涓河流、漫漫长夜,从黎明破晓 中演进出来的”。 9 关于如何阅读,小说家格非有段话说 得漂亮, “真正有效的阅读,总是一种‘既是 又非的结构’:我们不能拘泥于‘是’的层 面,将作者视为唯一的意义提供者,把阅读 过程变成对作者经验的考释和索引过程, 也不能无视这个‘是’,在所谓的文本内部 信马由缰地探幽剔微。”(《文学的邀约》)阅 读从来不轻松。作者布局纸上,建成恢宏 宫殿,亭台楼阁,回廊重重。你欣然而来, 但那些封藏在语言之中的秘密不会轻易开 启。小径幽暗,歧路分岔,最终能否“见花 见树见林”,就要看你修炼的眼力如何成为文本的鉴赏家,除了长久的阅读和思 考又怎会有它途呢? 好在,总有伟大的读者给予我们启 示。博尔赫斯、纳博科夫、本雅明、阿尔维 托·曼古埃尔……这是一串可以无限写下 去的名字,闪烁在文学的天空中。借助他 们的灼灼目光,你得以发现伟大作品中蕴 藏的澎湃力量。比如,我手中这册《博尔赫 斯谈诗论艺》,这是博尔赫斯在哈佛大学的 学术演讲文集,短短六讲,谈古论今、分析 诗意迷思,读来令人沉醉。 在第二讲“诗的隐喻”中,博尔赫斯分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诗:这里的树林是如此 可爱、深邃又深远/不过我还有未了的承诺 要实现/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在 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他说,诗歌最 后两行的诗句一模一样,但读起来体验完全 不一样。第一句仅是物理层次上的感觉,是 空间上的里程还没有走完, “睡眠”是真正意 义上的睡眠;但是第二句指的是时间层次的 里程,此时的“睡眠”变成了死亡的隐喻。博 尔赫斯让我们明了,诗歌如何进行文字艺术 化的交错处理,以此表达出美好的事物。 好书手挽手而来。对了,你一旦萌生 “寻找”的念头,便会发现书籍之间的呼应 声息 。“第一本 ”会召唤出“第二本 ”“第三 本”。这时,阅读之门才算真正开启。 10 2016 年,我遇见了《斯通纳》。小说的开 头就交代了斯通纳平淡无奇的一生,出生、 求学、教书,然后死去。但这本书讲述的不 是“某个人的一生”,而是一次完整的经受了 省察的人生,让我们看见一个平凡的人在追 寻内心完整的过程中所经历,所选择,所承 受。 “阅读”贯穿了斯通纳的整个学生时代和 教师生涯。这是照亮他内心的启蒙之光,赋 予他生命的细腻和深度。这种觉醒的力量, 让他不断分析、判断、思索自己的人生。 书中有一段,是斯通纳为自己制作书 架时的意识流转,充满内省的力量:“当他 为做书架打磨这些旧木板时,当他看着表 面的粗糙消失,灰色的风雨侵蚀消失,露出 基本的木质,最终露出花纹和质地华丽的 纯粹时,他逐渐打造成形的是他自己,他要 置于某种有序状态的是他自己。”阅读,塑 造了斯通纳,让他知晓一条通往自我的道 路,从而获得人生的秩序感—“你必须记 着自己是什么人,你选择要成为什么人,记 住你正在从事的东西的重要意义。” 回望自己20多年的教书生涯,正是阅 读锻造了我专业的灵魂。课堂上,师与生 如何真诚交往,教与学怎样秘密转换?我 慢慢看见其中的光,并享受光照的温暖。 人到中年,身后的许多路已经封闭。这未 尝不是一种指引,有些事自己力有未逮。 逐渐勾除各种可能之后,慢慢发现自己的 志趣所在—面前逐渐展示的教学之路, 就是我愿意一直走下去的。是的,我也获 得了人生的秩序感。 我相信在一个地方扎根是“最重要的, 也是人类心灵最起码的需求”,找到家园, 方能安顿心灵,落地生根。它是生存的根 基,是医疗痛苦的地方,是创造快乐的厚 土。书籍,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我的思想之 源,我的意义所在。在文字的血脉里,生命 一寸一寸地苏醒和生长,就像一棵树的苏 醒和生长,会在心中孕育最美的年轮。 回望自己20多年的教书生涯,正是阅读锻造了我专业的灵魂。课堂上,师与生如何真诚交往,教 与学怎样秘密转换?我慢慢看见其中的光,并享受光照的温暖。人到中年,身后的许多路已经封闭。 这未尝不是一种指引,有些事自己力有未逮。逐渐勾除各种可能之后,慢慢发现自己的志趣所在面前逐渐展示的教学之路,就是我愿意一直走下去的。是的,我也获得了人生的秩序感。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评》 詹丹 著 商务印书馆 2012 年版 《被压迫者教育学》 [巴西] 保罗·弗莱雷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 [美] 欧内斯特·L.博耶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孩子的宇宙》 [日] 河合隼雄 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年版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美] 拉尔夫·泰勒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一生承教》 小思 著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7 年版 《大地上的事情》 苇岸 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5 年版 《博尔赫斯谈诗论艺》 [阿根廷]博尔赫斯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年版 《斯通纳》 [美] 约翰·威廉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 吴小健,江苏省兴化市实验 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 工作者、泰州市省特级教师后备 人才、泰州市优秀班主任、儿童阅 读推广人。吴小健深信教育是一 门迷人的学问,学习用广阔的胸 怀、长久的等待、深刻的理解守护 孩子柔软易碎的童年光阴。

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的秩序 - chinateacher.com.cn · 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的秩序 主编:马朝宏 电话:010-82296738 执行主编:宋鸽 电话:010-82296728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Upload
    others

  • View
    3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的秩序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的秩序

主编:马朝宏 电话:010-82296738 执行主编:宋鸽 电话:010-82296728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J I A O S H I C H E N G Z H A N G2017年3月15日 探寻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8版

十本书

□吴小健

1

初执教鞭,优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现场常常令我艳羡不已。如何让自己的课堂也能够有笑声,有故事,有意思呢?这种从内心生发出的朴素愿望,成为我最初的成长动力,就像石块击破水面所漾起的第一圈涟漪。

这个时期,我遇见了一本能够奠定自己专业基础的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学人风范,自不必说。作为教育家,他谈国文学习、作文教学、文章修改,深人浅语,仍是诊治当下语文教育沉疴的良药。

在《略谈学习国文》一文中,叶老说道:“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课文),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果不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习作的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这番话清浅又深刻,语文学习,要的就是对文本一番“细琢细磨”的研讨功夫,才能得其精髓,习得方法,形成能力。

叶老“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断,深刻揭示出教与学的对立与转化,直叩教育的本质,给予一代又一代语文人精神的滋养。

2

阅读叶圣陶、朱光潜、宗白华、周振甫等前辈学人的著作,构成我对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理解。除此之外,我还受惠于王富仁教授的《语文教学与文学》、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尚文教授的《语感论》等当代学人的专著。其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的《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评》亦给我很深的启发。

在自序中,詹丹教授直言:“一些语文教师之所以有意抹杀或者无意忽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其原因之一,恕我直言,就是在回避他们文学修养,特别是文本解读能力的软肋。”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拥有广阔的阅读背景和深刻解读文本的能力。文学类文本的解读,首先需要准确。教师的一切误读,只会驱使学生偏离航道,无法驶入此篇的艺术世界,更谈不上获得深刻的理解和体悟以及愉悦的审美享受。

的确,阅读短篇小说《凡卡》,如果把目光只停留在批评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以及怜悯凡卡的不幸遭遇上,就不免误读了契诃夫。詹丹教授所言,“正因为当时社会的黑暗,有可能泯灭人性、泯灭人的心灵中的诗意和情感,于是,坚持人的诗性心灵,坚持让心灵中的火花闪耀出来,就是对人的力量的一种真正考验。火花闪耀出来,就是对人的力量的一种真正考验”。我们透过文本的缝隙,关注主人公凡卡的心灵——他对乡下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文中交替出现乡村与城市两种生活景象的描写,将现实中的黯淡无光与记忆里的诗意温馨进行对比,让绝望尽头还有希望。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编织进文字中的慈悲,这才是契诃夫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此书收录詹丹教授数十篇语文教学论文,从教学观念与操作、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教材的选编与修改等诸多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说是学院派理论文章,但读来毫不晦涩,有案例分析,有课堂架构,绝无凌空蹈虚之感。

3

对语文教学不同的理解,会看出教师不同的专业高度和教育视野。所谓的教学机智,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你秉承的教育哲学决定了彼时彼刻你会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巴西平民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就是这样一本帮我建构课堂哲学的好书。

重温这本经典,我再次强烈地感受到

保罗·弗莱雷对教育平等、教育正义的精神诉求,并深深感动于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理解与关怀。他教会巴西农民如何阅读,自己却进了监狱,而后长期流亡,他是一名具有宗教般情怀的巴西平民教育家。本书中,他对压迫和被压迫的阐释,对教育意义的剖析,已经超越教育学的学科范畴,他提出的对话教育理论和行动教育理论,意义深远。距离出版这本书的时间已过去 10年,那么,在当下这个高喊“对话”和“民主”的时代,我们的课堂还存在“压迫”现象吗?

事实上,这种“压迫”依然顽固存在,且变得更加隐蔽。许多教师依然统治着讲台,只关注学科教学,所有非专业的知识都不能进入课堂。学生眼中的世界被各种

“专业”切割成碎片,思维也被切割成碎片,而这正是保罗·弗莱雷所担心的,“割裂了他们与世界的联系,成为一个沉默者”,其实,学科之上是完整的人,教室之外是丰富的世界。所以,让师生过一种有尊严、有意义的“课堂生活”,帮助孩子们孕育完整圆融的思考,成就其公民视野,获得思想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而不是“博学的无知者”,这才是教育的核心。

《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提出,“通过对话,既可以解放被压迫者,也可以解放压迫者”,永远保持心灵的开放和谦卑的倾听态度,在持续对话中寻求自我并发现共识,才能建构真正的民主课堂。

4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个问题的答案散落在繁复众多的书籍中。欧内斯特·L﹒博耶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他对美国教育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汇集了他 12 篇重要的演说。从这些演讲稿中,我们既可管窥美国教育改革之一斑,也可借他山之石对照出我们自己。

1993年,博耶在美国师范院校联合会第45届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演讲。他认为“准备学习”并不是一种竞选口号,而是对未来一代人所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这种“准备学习”,需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让儿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给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处理好工作单位与家庭的关系;为儿童播放有教育思想意义的电视节目;创设一种有利于儿童学习的环境;形成代与代之间的联系。”这样诚恳的建议,让我们深深感动于博耶深沉的教育情怀。

在《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一文中,博耶认为成功的基础教育需要立足于四块基石:建设学习化的社区、设置连贯一致的课程、创设学习化的环境以及品德的培养。学校不应该成为孤岛,要把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整合进来,没法想象“一个不关心教育的社区之海上能建立一个优质教育之岛”。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建设一所更好的学校,而是要为儿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5

说到“儿童”,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先生的书自然不可错过。比如,《孩子的宇宙》一书。全书分上下篇,以八个主题展开,分别是:“孩子与家人、孩子与秘密、孩子与动物、孩子与时空、孩子与老人、孩子与死亡、孩子与异性、孩子与学校”,基本涵盖了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景。本书选择从一个个经典童话故事出发,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作为解读孩子内心宇宙的密码。

“每个孩子心中都存在一个宇宙,它以无限的广度与深度存在着”,可是大人们却一无所知,偶尔说上一句“又长大了”,摸摸孩子的头,便以为是在跟孩子对话,或者是在“疼爱”孩子。结果彼此疏离,难以沟通。吊诡的是,大人不也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吗?他们应该最能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怎么就找不回童年的

“桃花源”了呢?河合隼雄先生给出了一个答案,“所谓

长大成人,也许就是将孩子所拥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逐渐忘却的过程”,但长大不应该是成人拒绝倾听孩子内心的理由。相反,我们只有找到进入孩子内心奥秘的通道,才能找回自己丢失的纯真年代。

6

为孩子开设更多的课程,就是让他们的生命朝向丰富和辽阔。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具备强烈的课程意识和扎实的课程设计能力,但如何进行课程的研发,美国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惠我良多。

泰勒指出,任何课程的设置都离不开对学习者——儿童本身的研究,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所谓“需要”,即“应该是什么”与“是什么”之间的差距。比如,想要开发儿童阅读课程,先要找出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与现有语文素养之间的差距。有了这样的差距,也就产生了开发此课程的“需要”。当然,有了这样的“需要”,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一定会对课程内容感兴趣。学生也许不爱阅读儿童文学,或者只热衷于阅读浅薄流行的儿童读物,其中原因需要教师细细分析。可能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对于阅读具有挑战力的书籍感到力不从心;可能是缺乏教师的引领,不知道要读什么样的书籍;也可能是班级、家庭缺少

良好的阅读环境。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研究,便是课程开发的起点,克服种种差距,让对阅读没有兴趣的变得有兴趣起来,让阅读面比较单一的变得丰富起来。

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受益的不只是学生。你努力开发的每个课程,其实都是一次主题式学习,你要围绕一个问题持续思考,往深处思考。此刻的你,不是作为课程的传递者,而是开发者、生成者,“你真正拥有了一个教师成长的骨骼”。

7

学校不是孤岛,时代浪潮汹涌而至。如何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陋习,不被扬起的恶浊尘土吞噬?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小思先生的散文集《一生承教》,清清凉凉,如三月和风。书分三辑:《承教小记》

《这样日本》《旧时衣冠》。第一辑为怀人之作,小思追忆往昔师生情谊,无一字不是肺腑心声。

“记得您第一次踏上讲坛,就说:‘没有情的人不能作诗,不能读诗。没有情,学学化无情为有情吧。’”(《悼曾履川先生》)彼时,年轻的小思就读于钱穆先生创办的新亚书院。初次听到曾老师这番话,她和众人一起抿嘴偷笑。但以后的四年里,一首首不成样子的诗,也终像个样子了。往往在老师笔下改动过的一个字上,大家学懂了“诗”。

新亚四年,小思学到的不仅是学识,新亚还教晓她:“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应该转移自己的目光,不要仅注意一门门课程,应该先注意一个个师长。”小思笔下的师长风范,令人嗟叹。风沙远了,先生去了。如今,兼具学识与修养的教师又在哪里呢?流弊所至,城市乡村,概莫能免。我们也只有从暗黄的纸上去追寻春晖中学,那白马湖畔渐行渐远的背影。

但愿薪尽而能火传,“我看见老师坐在摇椅上,斜阳照着病弱身躯,晚风吹动了丝丝白发。我清楚知道:明天,要更用心讲授我的课,更关心我的学生,因为火正燃烧着我,这种使命,承担了,便义无反顾。”(《薪传略记》)因为,这绵延不绝的火苗,是一种学识,一种修养,一份化育之恩,更是一个使命。

后生如我,谨记!

8

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错综复杂,需要我们超越学科的限制,用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去面对。我们掉进知识的陷阱,远离大地却没有学到真正的智慧。阅读《大地上的事情》,可以重获心灵的宁静。

这本书的作者苇岸是大地的聆听者、观察者和书写者。季节轮回,草木枯荣,日出月隐,鸟鸣虫吟,这些发生在大地上的事情,构成一个无比丰饶的世界。每一棵树,每一条河,每一片田野,都值得用温柔的目光持久地凝视,用谦卑的心缓慢地理解,用质朴的语言真诚地记录。

强悍而脆弱的胡蜂,逆风而行的野火,铺满大地的积雪……这些是大地的启示,它们给了苇岸最深刻的领悟:“看着生动的大地,我觉得它本身也是一个真理。它叫任何劳动都不落空,它让所有的劳动者都能看到成果,它用纯正的农民暗示我们:土地最宜养育勤劳、厚道、朴实、所求有度的人。”这句话蕴藏着人之为人的路径和意义——大地在心,在万物和谐共处中完整地获得自己的价值,不被物欲切割,不被妄念裹挟。

沿着苇岸的阅读谱系,我又相继读到谢尔古年科夫的《秋与春》、德富芦花的

《自然与人生》、普里什文的《大地的眼睛》,这些书就像遥远的风,来自星辰之外,却带来大地的回响。在他们深情的描述中,我重新认识生活其中的世界,并学习用合适的方式与它们交流,“语言不是从图书馆里产生的,而是从乡野故里、汪洋大海、涓涓河流、漫漫长夜,从黎明破晓中演进出来的”。

9

关于如何阅读,小说家格非有段话说得漂亮,“真正有效的阅读,总是一种‘既是又非的结构’:我们不能拘泥于‘是’的层面,将作者视为唯一的意义提供者,把阅读过程变成对作者经验的考释和索引过程,也不能无视这个‘是’,在所谓的文本内部信马由缰地探幽剔微。”(《文学的邀约》)阅读从来不轻松。作者布局纸上,建成恢宏宫殿,亭台楼阁,回廊重重。你欣然而来,但那些封藏在语言之中的秘密不会轻易开启。小径幽暗,歧路分岔,最终能否“见花见树见林”,就要看你修炼的眼力如何——成为文本的鉴赏家,除了长久的阅读和思考又怎会有它途呢?

好在,总有伟大的读者给予我们启示。博尔赫斯、纳博科夫、本雅明、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这是一串可以无限写下去的名字,闪烁在文学的天空中。借助他们的灼灼目光,你得以发现伟大作品中蕴藏的澎湃力量。比如,我手中这册《博尔赫斯谈诗论艺》,这是博尔赫斯在哈佛大学的学术演讲文集,短短六讲,谈古论今、分析诗意迷思,读来令人沉醉。

在第二讲“诗的隐喻”中,博尔赫斯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诗:这里的树林是如此可爱、深邃又深远/不过我还有未了的承诺要实现/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他说,诗歌最后两行的诗句一模一样,但读起来体验完全不一样。第一句仅是物理层次上的感觉,是空间上的里程还没有走完,“睡眠”是真正意义上的睡眠;但是第二句指的是时间层次的里程,此时的“睡眠”变成了死亡的隐喻。博尔赫斯让我们明了,诗歌如何进行文字艺术化的交错处理,以此表达出美好的事物。

好书手挽手而来。对了,你一旦萌生“寻找”的念头,便会发现书籍之间的呼应声息。“第一本”会召唤出“第二本”“第三本”。这时,阅读之门才算真正开启。

10

2016年,我遇见了《斯通纳》。小说的开头就交代了斯通纳平淡无奇的一生,出生、求学、教书,然后死去。但这本书讲述的不是“某个人的一生”,而是一次完整的经受了省察的人生,让我们看见一个平凡的人在追寻内心完整的过程中所经历,所选择,所承受。“阅读”贯穿了斯通纳的整个学生时代和教师生涯。这是照亮他内心的启蒙之光,赋予他生命的细腻和深度。这种觉醒的力量,让他不断分析、判断、思索自己的人生。

书中有一段,是斯通纳为自己制作书架时的意识流转,充满内省的力量:“当他为做书架打磨这些旧木板时,当他看着表面的粗糙消失,灰色的风雨侵蚀消失,露出基本的木质,最终露出花纹和质地华丽的纯粹时,他逐渐打造成形的是他自己,他要置于某种有序状态的是他自己。”阅读,塑造了斯通纳,让他知晓一条通往自我的道路,从而获得人生的秩序感——“你必须记着自己是什么人,你选择要成为什么人,记住你正在从事的东西的重要意义。”

回望自己20多年的教书生涯,正是阅读锻造了我专业的灵魂。课堂上,师与生如何真诚交往,教与学怎样秘密转换?我慢慢看见其中的光,并享受光照的温暖。人到中年,身后的许多路已经封闭。这未尝不是一种指引,有些事自己力有未逮。逐渐勾除各种可能之后,慢慢发现自己的志趣所在——面前逐渐展示的教学之路,就是我愿意一直走下去的。是的,我也获得了人生的秩序感。

我相信在一个地方扎根是“最重要的,也是人类心灵最起码的需求”,找到家园,方能安顿心灵,落地生根。它是生存的根基,是医疗痛苦的地方,是创造快乐的厚土。书籍,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我的思想之源,我的意义所在。在文字的血脉里,生命一寸一寸地苏醒和生长,就像一棵树的苏醒和生长,会在心中孕育最美的年轮。

回望自己20多年的教书生涯,正是阅读锻造了我专业的灵魂。课堂上,师与生如何真诚交往,教与学怎样秘密转换?我慢慢看见其中的光,并享受光照的温暖。人到中年,身后的许多路已经封闭。这未尝不是一种指引,有些事自己力有未逮。逐渐勾除各种可能之后,慢慢发现自己的志趣所在——面前逐渐展示的教学之路,就是我愿意一直走下去的。是的,我也获得了人生的秩序感。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评》詹丹 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被压迫者教育学》[巴西] 保罗·弗莱雷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美] 欧内斯特·L.博耶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孩子的宇宙》[日] 河合隼雄 著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美] 拉尔夫·泰勒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一生承教》小思 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版

《大地上的事情》苇岸 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博尔赫斯谈诗论艺》[阿根廷]博尔赫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斯通纳》[美] 约翰·威廉斯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吴小健,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泰州市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泰州市优秀班主任、儿童阅读推广人。吴小健深信教育是一门迷人的学问,学习用广阔的胸怀、长久的等待、深刻的理解守护孩子柔软易碎的童年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