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 4 3 2 00 5 5 G E O G R A P H I CA L RESE A RC H Vo l 1 2 4 ,N o 1 3 May , 2005 收稿日期 : 20052 032 05 ; 修订日期 : 20052 042 02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 (2004DFA0740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KZCX3 2SW2 321) 资助 。 作者简介 : 郑度 (19362 ), 广东揭阳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长期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 工作 。Email : zhengd @igsnrr 1 ac 1 cn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郑 度 , 葛全胜 , 张雪芹 , 何凡能 , 吴绍洪 , 杨勤业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00101) 摘要 : 在回顾国内外区划工作基础上 , 总结了我国区划工作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 简单概述 了我国区划工作中的方法论 , 讨论了区划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0 世纪后半叶起 , 我国的 区划研究进入系统研究和全面发展期 。这期间我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 : (1) 众多 区划方案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 既是科学的总结 , 又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 需求相关 ; (2) 区划工作多是静态的 , 不能及时反映变化了的自然和人文要素 ; (3) 现有区 划工作未能将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 ; (4) 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陆地系统 , 海洋系统的关注不够 ; (5) 在区划方案的认定上 , 没有制度化的保障。为此 , 有必要在我国 开展综合区划研究 , 并就编制我国综合区划方案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探讨 。 关 键  词 : 地域系统 ; 区划研究 ; 综合区划 ; 中国 文章编号 : 1000 2 0585 (2005) 03 2 0330 2 15 区划是地理学的传统工作和重要研究内容 , 是从区域角度观察和研究地域综合体 , 讨区域单元的形成发展、分异组合、划分合并和相互联系 , 是对过程和类型综合研究的概 括和总结。过去两个世纪 , 国内外区划研究进行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 。 1 国外区划工作概述 国外区划工作可以回溯到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 [1] 。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奠基人赫特纳 (A1 Hettner) 指出 , 区域就其概念而言是整体的一种不断分解 , 一种地理区划就是将整 体不断地分解成为它的部分 , 这些部分必然在空间上互相连接 , 而类型则是可以分散分布 的。 19 世纪初 , 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洪堡 (A1 vo n 1 Humboldt) 首创世 界等温线图 , 指出气候不仅受到纬度的影响 , 而且与海拔高度、距海远近以及风向等因素 有关 , 并把气候与植被的分布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 , 霍迈尔 (H 1 G 1 Hommeyer) 也提出了地表自然区划和区划主要单元内部逐级分区的概念 , 从而开创了现代自然地域划 分研究 。 1898 , Merriam 对美国的生命带和农作物带进行了详细划分 , 这是世界上首 次以生物作为分区的指标 。 1899 年道库恰也夫 ( Β 1 Β 1 Докучаев ) 根据土壤地带性发展了 自然地带学说 , 指出“气候、植被和动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 , 皆按一定严密的顺序 , 由北 向南有规律地排列着 , 因而可将地球表层分成若干个带”。1905 , 英国生态学家 A1J1 Herbertson 提出了世界自然区的方案 。罗士培 (P 1 M 1 Roxby) 、翁斯台 (J1 F 1 Un2 stead) 提出类型的和区域的两类区划概念 , 丰富了自然区划理论。1939 1947 年苏联科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 sourcedb.igsnrr.cas.cnsourcedb.igsnrr.cas.cn/zw/lw/200906/P020090625733885113085.pdf · 长傅的《中国之地理区研究》、1946 年张其昀在《人生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地理区的划分和

  • Upload
    others

  • View
    2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第 24 卷  第 3 期2005 年 5 月

地  理   研   究GEO GRA P HICAL  RESEA RCH

Vol124 , No13May , 2005

  收稿日期 : 2005203205 ; 修订日期 : 2005204202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 (2004DFA0740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KZCX32SW2321) 资助。

  作者简介 : 郑度 (19362) , 广东揭阳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长期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

工作。Email : zhengd @igsnrr1ac1cn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郑 度 , 葛全胜 , 张雪芹 , 何凡能 , 吴绍洪 , 杨勤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00101)

摘要 : 在回顾国内外区划工作基础上 , 总结了我国区划工作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 简单概述

了我国区划工作中的方法论 , 讨论了区划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0 世纪后半叶起 , 我国的

区划研究进入系统研究和全面发展期。这期间我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 : (1) 众多

区划方案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 既是科学的总结 , 又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

需求相关 ; (2) 区划工作多是静态的 , 不能及时反映变化了的自然和人文要素 ; (3) 现有区

划工作未能将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 ; (4) 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陆地系统 , 对

海洋系统的关注不够 ; (5) 在区划方案的认定上 , 没有制度化的保障。为此 , 有必要在我国

开展综合区划研究 , 并就编制我国综合区划方案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 地域系统 ; 区划研究 ; 综合区划 ; 中国

文章编号 : 100020585 (2005) 0320330215

  区划是地理学的传统工作和重要研究内容 , 是从区域角度观察和研究地域综合体 , 探

讨区域单元的形成发展、分异组合、划分合并和相互联系 , 是对过程和类型综合研究的概

括和总结。过去两个世纪 , 国内外区划研究进行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

1  国外区划工作概述  国外区划工作可以回溯到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1 ] 。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奠基人赫特纳(A1 Hett ner) 指出 , 区域就其概念而言是整体的一种不断分解 , 一种地理区划就是将整

体不断地分解成为它的部分 , 这些部分必然在空间上互相连接 , 而类型则是可以分散分布

的。19 世纪初 , 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洪堡 (A1 von1 Humboldt ) 首创世

界等温线图 , 指出气候不仅受到纬度的影响 , 而且与海拔高度、距海远近以及风向等因素

有关 , 并把气候与植被的分布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 , 霍迈尔 ( H1 G1 Hommeyer)

也提出了地表自然区划和区划主要单元内部逐级分区的概念 , 从而开创了现代自然地域划

分研究。1898 年 , Merriam 对美国的生命带和农作物带进行了详细划分 , 这是世界上首

次以生物作为分区的指标。1899 年道库恰也夫 (Β1Β1 Докучаев) 根据土壤地带性发展了

自然地带学说 , 指出“气候、植被和动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 , 皆按一定严密的顺序 , 由北

向南有规律地排列着 , 因而可将地球表层分成若干个带”。1905 年 , 英国生态学家

A1J1 Herbert son 提出了世界自然区的方案。罗士培 ( P1 M1 Roxby) 、翁斯台 (J1 F1 U n2stead) 提出类型的和区域的两类区划概念 , 丰富了自然区划理论。1939~1947 年苏联科

 3 期 郑  度 等 :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331  

学院完成自然历史区划工作。总的说来 ,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调查研究的不够充分 , 国际

上早期的区划工作主要停留在对自然界表面的认识上 , 缺乏对自然界内在规律的认识和了

解 , 区域划分的指标也只采用气候、地貌等单一要素。无论是 Herbert son 提出的全球自

然区方案 , 还是费尔曼 (N1 M1 Fenneman) 的美国地文区划 , 划分结果事实上都还是属

于单要素区划。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40 年代。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 , 应政府和农

业部门的要求 , 俄罗斯学者开展了综合自然区划研究 , 对综合自然区划的理论和实践做了

较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格里哥里耶夫 ( А1 А1Григорьев) 和布迪科 ( М1 И1 Будыко) 提出

了辐射干燥指数概念 , 并概括了全球陆地的自然地带周期律。1968 年莫斯科大学地理系

编著出版了《苏联自然地理区划》。

  与此同时 , 生态区划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美国学者贝利 ( R1 G1 Bailey) 认为区划

是按照其空间关系来组合自然单元的过程 , 并将地图、尺度、界线和单元等工具或概念引

入生态系统区划中。1976 年他首次提出了生态地域划分方案 , 从生态系统的观点对美国

生态区域进行了划分 , 旨在不同尺度上管理森林、牧场和有关的土地。1989 年 , 他进一

步编制了世界生态区域图。贝利的工作引发了各国学者对生态自然地域划分的原则、依

据 , 以及区划指标、等级和方法的大量研究和讨论 , 如 Rowe J1 S1 和 Wiken E1B1 等。

  纵观各国的研究工作 , 多数国家仍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域划分为研究对象 , 很少考虑

到作为主体的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近十多年来 , 国际区划工作出现了若干新趋势。

一方面 , 是继续深入地探讨有关的区划理论方法 , 构建更为严密完整的区域划分体系 , 完

善、深化对人地系统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 另一方面 , 区划研究必须考虑人文因素的

呼声越来越高。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 对区划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国内区划工作概述  我国区划思想的最早萌芽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 ·禹贡》和《管子 ·地员篇》等

地理著作。其中 ,前者是世界最早的区划研究著作之一 ,带有清晰的区划思想 ,依据自然环

境中河流、山脉和海洋等自然界线 ,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后者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地类

型区划著作 ,兼具综合思想、等级系统和简要说明等优点。

  上个世纪 ,我国的区划研究大致以 1950 年为界 ,其前为区划工作的近代起步阶段 ,其后

则为区划工作的全面发展时期。20 世纪末至今 ,区划工作正步入综合区划研究阶段。

211  区划研究的初创期

  我国学者早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便已开始区划的研究工作 ,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现代

区划研究的国家之一。1929 年竺可桢发表的《中国气候区域论》标志着我国现代自然地域

划分研究的开始[ 2 ] ;黄秉维于 1940 年首次对我国植被进行了区划 ;李旭旦 1947 年发表的

《中国地理区域之划分》在当时已达到了较高的研究水平。这期间 ,国内外其他一些学者也

从区划的地域分异规律等方面对我国的自然区划发表了见解 ,例如张其昀 (1926 年 ,1935

年) 、李长傅 (1930 年) 、洪思齐与王益崖 (1934 年) 、王成祖 (1936 年) 、李四光 (1939 年) 、冯绳

武 (1945 年) 、罗士培 ( P. M. Roxby ,1922 年) 、葛德石 ( G. B. Cressey ,1934 年 ,1944 年)等[3 ] 。

  这时期的区划研究有以下 4 个突出特点。其一 ,缺乏对区划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 ,没

有按照自然综合体的发生发展与区域分异规律 ,拟定比较严密的原则和方法 ,并据此进行综

合自然区划工作 ,鲜有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参与。其二 ,受客观条件和基本资料的限

制 ,所制定的区划方案大多比较简略 ,多是专家集成的定性工作。其三 ,以统一地理学思想

332   地   理   研   究 24 卷

为指导的地理区划分的研究工作较多 ,如 1934 年洪绂的《划分中国地理区之初步研究》和李

长傅的《中国之地理区研究》、1946 年张其昀在《人生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地理区的划分和

何敏求在《中国地理概论》中的区域划分等。其四 ,以单要素为主的部门自然区划较多。如

李承三的中国地形区域 ,竺可桢、涂长望、卢鋈、吴和赓等的中国气候区划分 ,陈恩凤等人的

中国土壤类型划分研究 ,以及 J1 Thorp 的《中国土壤区域图》,胡先骕、黄秉维等人的中国植

被区域研究等[4 ] 。虽然上述有关区划的研究工作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 ,可能有着这样或那

样的不足 ,但其所作的开创性研究却为我国区划工作走向全面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12  区划研究的全面发展期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迫切需要对全国自然条件和

自然资源有全面的了解 ,并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及其他建设事业 ,明确提出区划要为农业

生产服务。我国曾把自然区划工作列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 ,并组织了三

次较大力量开展全国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和方案的拟定 ,完成了一批重大成果。林超[5 ] 、罗

开富[ 6 ] 、黄秉维[7~9 ] 、任美锷[10~12 ] 、侯学煜[13 ] 、赵松乔[14 ] 、席承藩等[ 15 ] 先后提出了全国综合

自然区划的不同方案 ,探讨了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论问题 ,满足了社会生产实践的需求。上

述综合自然区划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可以说都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国家需求而开展的 ,

其投入的力量、延续的时间、波及的范围以及所达到的水平 ,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期

间全国性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区划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省区级的区域研究和各类部门区划

工作也同期在全国展开。这其中包括获得 1988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全国农业气候资

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它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前期、70 年代后期先后开展的全国大规模

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基础上提出的[16 ,17 ] 。我国区划的普遍开展 ,促进了

对区划内涵认识的提高和理论方法的发展。为便于读者阅读起见 ,附表 1 列出了过去半个

世纪发表的一些主要的全国性区划研究方案[5~49 ] ,并扼要介绍了各方案的内容与特色。除

个别方案外 ,表中所列方案的概要 ,正文中不再赘述。

  综合自然区划是认识自然界自然地域差异的具体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地表自然界的异

同将地域加以划分 ,并按照划分出的地域单元探讨其自然环境特征、发展及分布规律。在科

学认识上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之一 ,可为全球环境变化的区域响

应、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生态网络台站的部署、定位试验观测

资料的分析等工作提供宏观的区域框架。在应用实践上 ,综合自然区划有着广泛的应用价

值 ,可为地表自然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基础研究以及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协调提供宏观的区域

框架 ,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生产潜力的提高、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土地利用

结构调整与管理、土地退化防治与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选择、改造自

然规划的拟订、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0 ] 。正因为如此 ,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对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论 (特别是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论

研究)与应用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

  自然地理地带性和区域分异规律是 20 世纪地理学研究的最重大成果。自然地理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依据自然地理地带性和区域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域划分[73 ] 。我国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在众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下 ,客观上存在对地带性规律不易辨识的具体情

况。1954 年 ,林超先后撰写了《中国自然区划大纲》[5 ]和《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界线问题》等重

要论文 ,这些工作为我国以后的综合自然区划起了奠基作用。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方案[ 7~9 ]揭示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 ,这对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一个历史性

 3 期 郑  度 等 :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333  

的突破。该方案建立了经典的区划方法论 ,是我国影响最大的一个方案 ,一直为农、林、牧、

水、交通运输及国防等有关部门作为查询、应用和研究的重要依据 ,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和地

方自然区划工作的深入。其后 ,在各省 (区)和特殊地理单元进行的各类自然区划亦大都赞

同黄秉维的观点 ,并应用黄秉维 1959 年方案[7 ] 所获得的成果来阐述本地区的地域分异规

律 ,从而使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作为各类自然区划中最基本的理论依据而得到充分反映。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为改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呼声日益高涨 ,我国生态区

划发展迅速 ,生态系统观点、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被逐渐引入自然地域系统研究。侯学煜[16 ]

以植被分布的地域差异为基础编制了全国自然生态区划 ,并与大农业生产相结合 ,对各级区

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郑度[19 ] 、傅伯杰等[20 ]也对生态地理分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

出了各自的区划方案。生态区划是综合自然区划的深入 ,它是从生态学的视角诠释区划。

  与综合自然区划相呼应 ,我国部门的区划研究亦同期展开。部门地理学家在各自的研

究中 ,有的提出了新的方案 ,有的对区划的目的、原则、指标、界线及其他问题或提出不同意

见 ,或进行补充和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讲 ,与上述影响较大的全国性综合自然区划相比 ,部

门/ 单要素区划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部门区划的种类繁多 ,涵盖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 ,如

气候区划[21~23 ] 、水文区划[27~29 ] 、植被区划[31~33 ] 、农业区划[37~39 ] 、交通区划[ 43 ] 、建筑区

划[44 ] 、地震区划[49 ]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伴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与

产业转型 ,全国农业区划[37~39 ]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40 ] 、中国经济区划[ 41 ] 、“点 - 轴”理论指导

下的中国区域开发理论[42 ]等经济区划 (理论) 研究有了长足进展。经济区划研究虽起步较

晚 ,但因应了国家需求而得到迅速发展 ,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此外 ,针对不同

地域实体的特定或主导功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我国还开展了功能区划研究。比较成

熟的功能区划有 :重要江河、湖泊、水库、渠道的水功能区划[47 ]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45 ] ,环境

功能区划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等。

  一批影响比较大的全国性区划方案被推出的同时 ,我国区域性区划也有了较大发展。

区域区划包括综合区划和部门区划两类 ,其中以省、区为单位的区划工作最具代表性。与全

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相对应 ,20 世纪 50 年代后 ,各省 (区) 以及一些典型区域或流域 (如河

西走廊、珠江流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黄土高原、西北干旱区等)均进行了综合自然区划工

作。此外 ,还有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区划 ,如为灌溉服务的华北自然区划 ,为公路建设服务的

全国公路自然区划 ,为橡胶种植生产服务的橡胶宜林地区划 ,等等。与此同时 ,对陆地空间

地理规律、全国及各地区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行了探讨 ,并对地域系统研究的若干问题 ,如区

划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等级单位系统以及界线划分等作了深入研究 ,取得了显著进展。

区域性区划特点鲜明 :一是资料丰富 ,多数为实地调查、观测所得 ,比较真实可靠 ;二是为生

产服务的目的性明确 ,有的甚至直接为经济发展而为 ;三是注意与全国区划方案相衔接 ,将

普遍性和特殊性进行了较好的结合。

  这期间我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 : (1)众多区划方案 (附表 1) 的提出都有其深

刻的历史背景 ,既是科学的总结 ,又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致说来 ,20 世纪后半叶我国的区划研究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20 世纪 80 年代起兼顾为农

业生产与经济发展服务 ,20 世纪 90 年代起 ,区划的目的则转向为可持续发展服务。(2) 区

划工作多是静态的 ,不能及时反映变化了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受当时资料、技术、社会经济

发展条件的限制 ,若干重要界线的确定带有假定、推测的成分 ,指标的选取也有待改进与完

善。近年来引进了大量的技术手段和统计分析方法 ,但同时也出现了单纯模式定量化的倾

334   地   理   研   究 24 卷

向 ,所得分区界线往往与实际出入较大 ,采取指标的地理意义难以诠释。(3) 区划工作以自

然区划为主 ,经济区划研究发展相对薄弱 ,现有区划工作未能将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很好地

结合起来 ,致使一些内容相关的研究在区域划分上 ,存有较大差异 ,这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

研究有很大的限制性。(4)区划工作多集中在陆地系统 ,对海洋系统的关注要弱得多。目前

尚未制定同时考虑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综合区划方案。(5)在区划方案的认定上 ,没有制

度化的保障 ,区划方案作为科学家的研究结果 ,而不是一定程序下认定的法律性文件 ,因此

并未真正为各地政府的经济建设规划所吸纳 ,未能达到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预期

目的。海洋功能区划[45 ] ,因其性质任务及其目的等特殊情况 ,则是一个例外。

3  区划方法论与存在问题的讨论  迄今为止 ,我国的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自然区划方面。所以 ,此处围绕自然区划来论述

区划的方法论 (主要包括区划的原则与方法)及存在的问题[1 ] 。

311  自然区划的方法论

  自然区划一般以地域分异规律为理论基础 ,确定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则 ,即划分原则

作为指导思想 ,并指导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方法。从时空角度综合来看 ,

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形式 ,是地表最基本的分异规律。区划应

该将贯彻始终、影响全局、决定分异本质和过程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有机结合关系放在重

要位置 ,作为总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划分中 , 往往需要根据与不同分异联系的主导规律。

黄秉维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充分考虑了地带性规律和主导因素原则。方案较高级单位的划

分遵循了生物气候原则 (即地带性原则) ,首先考虑水平地带性 ,然后考虑垂直地带性。较高

级单位着重以自然界现代特征和进展特征为依据 ,考虑不能或很难改变的因素 ;较低级单位

则着重以残存特征为依据 ,考虑较易改变的因素。地带性因素首先考察难以人力改变的温

度 ,然后考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人力改变的水分状况。在拟定温度带和水分状况地区的界

线时 ,则首先着眼由温度及水分状况的地域差异所引致的其他自然现象的地域差异 ;先进行

类型区划 ,然后进行区域区划。

  目前自然地带周期律所用指标比较初始、简略 ,未考虑季节变化及多年变率。国际上对

世界生态地理区域的划分缺乏统一认识 ,通常采用柯本气候 - 植被分类方案和 Holdridge

生命地带图式。20 世纪末 ,黄秉维倡导在充分研究自然地域分异基础上 ,逐步加强自然与

人文的跨学科研究。认为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看 ,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便于应用的、统一

的区划方案。黄秉维认为中国地域辽阔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地域类型丰富 ,通过综合研究

已有成果 ,有条件拟订既适合中国又可与国际上有关工作对照的方法与体系 ,提出中国生态

地理区域系统的较好方案 ,在国际上起先导的作用。他说我们应当作艰苦的探索 ,逐步完善

对自然地带周期律的认识 ,进而开展全球自然地带或世界自然区划的研究工作。这是地域

分异研究进入全球的重要领域之一[50 ] 。

  经典的区划方法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在具体工作中 ,需要综合采用专

家个人与团体智能、理念分析、模型应用等方法 ,探索区划的综合集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数据库、系统分析、专家智能、计算模拟、对地观测、空间信息系统等技术) 的发展和区划研

究的进一步深入 ,区划技术手段也由简单的个人行为、专家会商、指标体系研究发展到地理

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区划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叠置法、主导标志法、地理相关法、景观制图

法、聚类分析方法、遥感 ( RS) 、地理信息系统 (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 GPS)分析方法等。

 3 期 郑  度 等 :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335  

312  对存在问题的讨论

  我国区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包括 :对地带性学说的不同理解、划分的原

则、指标体系的选择与确定、区划界线的确定、山地的划分与归属等。现简述如下 :

31211  对地带性学说的不同理解  黄秉维从广义来理解地理地带性分异规律 ,认为自然地

理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等 3 个组成部分。胡焕庸等主张地带

性主要是指纬度地带性 ,而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属于非地带性 ,这是对地带性学说的狭

义理解。就垂直地带性而言 ,也存在多种不同认识 :认为属于非地带性 ;与水平地带性各自

独立存在 ;随高度呈垂直结构图式 ,自下而上能重现从赤道向极地的纬度地带次序。对地带

性学说的不同理解及由此而产生的争论 ,至今尚未结束。

31212  关于划分原则  传统的划分原则包括发生统一性原则 (发生学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

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等。其中 ,发生学原则早在 19 世纪后半期

就已开始应用到区划实践中 ,但迄今国内外学者仍缺乏共同的理解和明确的认识。作为区

划依据的发生学原则 ,似应指一个区划单位之所以不同于同级其他单位的基本特点的发生 ,

而论述其同一性和差异性 ,并不一定要追溯历史。区域共轭性原则的争论集中在该原则的

具体应用上 ,如柴达木盆地究竟应该归属蒙新高原或西北区 ,还是归属青藏高原等。

31213  关于指标体系  在确定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指标体系时 ,一般较高级单位的划

分依据侧重考虑生物气候差异 ,先注意水平地带性 ,后考虑垂直地带性。目前 ,国际上较通

常采用 Koeppen 的气候 - 植被分类方案和 Holdridge 生命地带图式。前者划分的依据主

要是与植被相关的气候指标 ,由于气候台站的有限性 ,所划分出的界线往往用植被界线去修

正 ;后者则将潜在植被与气候联系起来 ,按照降水量、可能蒸发率和生物温度来进行划分。

总的说来 ,方案对研究对象缺乏统一认识 ,所采用的指标各不相同 ,甚至忽视生态学意义和

作用 ,只要能满足数理统计的需要便给予采纳。

  受资料、技术条件限制 ,我国早先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多是在专家会商的基础上 ,先确

定界线 ,再探讨能够反映出界线的指标值 ,这也是早年间的一种“权宜之计”。但在科学技术

日新月异、海量数据积累的今天 ,在确定刻画区域指标的基础上划定区域界线就势在必行。

关键要解决的是选取什么样的指标 ,在哪一等级的单位使用什么样的指标。

31214  若干重要界线的划分  对于区划原则和等级单位体系存在的观点分歧和方案的不

同 ,集中地反映在各级区划单元界线划定上。界线的确定一直是区划的一个难点 ,界线是由

量变到质变的点的连续 ,界线两侧是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互交织的地带 ,因此绝对的界线在自

然界中很难寻觅。界线的划定不但要求解决某些基本理论 ,而且必须解决具体的方法。在

我国讨论最多、成绩最大的首推对于亚热带的划分[51~57 ] 。竺可桢指出 ,为了解决热带与温

带之间连续过渡所产生的划界困难 ,结合中国亚热带性特别显著的特点 ,在其间划分出一个

亚热带 ,以此来缓冲和弥补某些缺陷 ,可以更正确地刻画自然界的渐变[51 ] 。由于采用亚热

带这一气候概念可以说明许多自然地理现象 ,能更确切地映自然界的过渡特性 ,因此 ,其后

有关全国自然区划都把亚热带列为一个区划单位。此外关于中国热带范围和热带北

界[58~66 ] 、半湿润与半干旱之间的界线划分至今仍存在较多的分歧和争议。

31215  山地的划分与归属  水平地带和垂直自然带关系的深入研究 , 为高原山地的生态

自然地域划分提供了可能。关于青藏高原的地域分异 ,长期存在不同观点 :或认为水平地带

性被垂直地带性所掩盖 ,或强调高原非地带性明显 ,不应划分为自然地带等。要阐明高原自

然地域分异 ,必须对各种地貌类型组合的基面进行比较分析 ,按照不同区域确定代表基面及

336   地   理   研   究 24 卷

其海拔高度范围 ,以便首先反映水平地带性 ,然后再体现垂直地带性的差异[ 67 ] 。高原边缘

的垂直带则与毗邻低地的水平地带有联系 ,在内部其基带在高原面上联结、展布 ,反映出自

然地带的水平分异 ,是三维地带性的体现[68 ] 。

4  综合区划研究展望  综合是地理学存在的依据 ,是辩证地认识地理环境的根本途径。为了满足社会实践的

需要 ,地理学应当发展综合性工作。综合研究通常从过程、类型与区域三个不同角度与层次

来研究地理环境 ,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互为补充、紧密结合。综合研究需要阐明地理环

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和地域分异规

律。地理学的综合研究需要有全球观念 ,要从全球角度来观察问题 ,要落实到区域研究上才

是可靠的。而对全球性问题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地域分异了解和探讨的深

度。从地理学角度看 ,抓住典型区域进行综合研究 ,深化认识地域分异规律 ,是与国际接轨、

连接全球的桥梁。具体到区划工作 ,地理学的综合性工作要进行综合区划研究[69 ] 。

411  综合区划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过去 50 年 ,我国地表宏观格局、资源环境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与此同时 ,全球环境变化与全球化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要将自然和经济社会两要素结合进行区域综

合划分的重要性[ 50 ,69~72 ] 。黄秉维先生晚年指出 :时代变了 , (区划) 工作的客体对象没有改

变 ,然而应用和服务的对象却有了不同 ,主要由为农业社会服务转向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

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70 ] ;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比较适当的区域划分[ 71 ] ,应当有

一个适当的顾及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的全国综合区划[72 ] 。而已有的区划方案 (包括一些

部门区划)已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虽然综合自然区划以农业生产为服务目标 ,一些

实用性自然区划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一部分 ,这对于它们所处的年代来说非常重要 ,但

是对于现代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说不够全面。集成考虑自然与人文要素、涵盖陆地和海

洋系统的综合区划研究成为必然。出于上述考虑 ,黄秉维先生于 1997 年正式提出了综合区

划这一全新的概念[72 ] 。围绕综合区划的方法论问题 ,国内学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73 ,74 ] 。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系统观测资料 ,

综合的及部门的自然区划与生态区划的研究也获得了很多成果 ,全球对地观测系统 (包括卫

星、航空遥感、地面台站观测以及田间试验等海量立体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

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这使得更深入地综合地认识我国地域系统的分异规律成

为可能 ,使得综合区划的细化和动态显示成为现实 ,这必将赋予综合区划新的内涵。

  作为当前区划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集成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综合区划将是人地系统

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贡献。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全球化大背景下 ,在原有各种区划 ,

特别是综合自然区划工作基础上 ,开展新一轮综合区划工作将是一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

五个统筹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工作 ,应充分考虑我国当前的资源

环境格局 ,结合国家宏观结构调整 ,动员广大自然、社会科学家联合参与。这将促进我国社

会可持续发展 ,推动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 ,加快我国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进的步伐[75 ] 。

412  综合区划研究展望

  目前 ,我国综合区划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 ,对综合区划的理解非常有限 ,许多问题还没

有基础。全国综合区划如何兼顾自然与经济两方面 ,这在理论方法上是一个难题[72 ] 。综合

 3 期 郑  度 等 :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337  

区划首先要解决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相结合 ,陆地与海洋系统的相结合 ,建立起中国综合区划

的理论体系 ,从典型地区入手 ,逐步建立中国综合区划系统。一个区划方案成功与否 ,是否

被大家承认和接受 ,除了区划方案的科学性要强调外 ,它的应用性也是很重要的[70 ] 。为此 ,

我国综合区划工作还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综合区划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以及

在国家政策法规制定中的作用。与此相关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 ,包括 : (1) 有关理论方法的

深入探讨 ,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完善认识 ; (2) 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反馈

研究 ; (3)自然与人文因子辨识与叠加的方法研究 ; (4)综合区划方案中重要界限的确定及其

缓冲区分析 ; (5)典型区域与专题研究的遴选与确定 ; (6) 综合区划严密完整理论体系的构

建 ; (7)综合区划成果的可视化与应用性。

参考文献 :[ 1 ]  杨勤业 ,吴绍洪 ,郑度. 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地理研究 ,2002 ,21 (4) :407~417.

[ 2 ]  竺可桢. 中国气候区域论. 地理杂志 ,1930 ,3 (2) .

[ 3 ]  赵松乔 ,陈传康 ,牛文元. 近三十年来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进展. 地理学报 ,1979 ,34 (3) :187~199.

[ 4 ]  刘盛佳. 地理学思想史.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435~438.

[ 5 ]  林超. 中国自然区划大纲 (摘要) . 地理学报 ,1954 ,20 (4) :395~418.

[ 6 ]  罗开富. 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 地理学报 ,1954 ,20 (4) :379~394.

[ 7 ]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 科学通报 ,1959 ,18 :594~602.

[ 8 ]  黄秉维. 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新建设 ,1965 , (3) :65~74.

[ 9 ]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纲要. 地理集刊 ,1989 ,21 :10~20.

[ 10 ]  任美锷 ,杨纫章. 中国自然区划问题. 地理学报 ,1961 ,27 :66~74.

[ 11 ]  任美锷 ,杨纫章 ,包浩生. 中国自然区划纲要.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 12 ]  任美锷 ,包浩生. 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1~483.

[ 13 ]  侯学煜 ,姜恕 ,陈昌笃 ,等. 对于中国各自然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发展方向的意见. 科学通报 ,1963 , (9) :8~26

[ 14 ]  赵松乔.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一个新方案. 地理学报 ,1983 ,38 (1) :1~10.

[ 15 ]  席承藩 ,张俊民 ,丘宝剑 ,等. 中国自然区划概要.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1~165.

[ 16 ]  李世奎 ,等.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 17 ]  李世奎.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8 , (3) :49~52.

[ 18 ]  侯学煜. 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 19 ]  Zheng D1 A Study on t he Eco2Geographic Regional System of China1 FAO FRA2000 Global Ecological Zoning

Workshop , Cambridge , U K , J uly 28230 , 19991 121

[ 20 ]  傅伯杰 ,刘国华 ,陈利顶 ,等.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生态学报 ,2001 ,21 (1) :1~6.

[ 21 ]  张宝堃 ,段月薇 ,曹琳. 中国气候区划草案. 见 :中国自然区划草案1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61

[ 22 ]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 中国气候区划 (初稿)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 23 ]  丘宝剑. 中国气候区划研究. 见 :编辑小组. 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2. 183~194.

[ 24 ]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 中国自然地理·气候.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1~1611

[ 25 ]  周廷儒 ,施雅风 ,陈述彭1 中国地形区划草案1 见 :中国自然区划草案1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61

[ 26 ]  《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1 中国自然地理·地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1

[ 27 ]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 中国水文区划 (初稿)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 28 ]  中国水文大事记. 中国水利科技信息网 ht tp :/ / www1chinawater1 net1cn/ History/ hydrology/1

[ 29 ]  熊怡 ,张家桢. 中国水文区划.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 30 ]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 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1. 1~1941

[ 31 ]  钱崇澍 ,吴征镒 ,陈昌笃. 中国植被区划草案. 见 :中国自然区划草案1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6185~142.

[ 32 ]  侯学煜. 中国的植被.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0. 1~201.

[ 33 ]  吴征镒. 中国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1~375.

338   地   理   研   究 24 卷

[ 34 ]  宋永昌. 植被生态学.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673.

[ 35 ]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 中国动物地理及中国昆虫地理区划 (初稿)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 36 ]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 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1. 1~121.

[ 37 ]  中共中央政治局. 1956~1967 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草案)1 北京 ,1956.

[ 38 ]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 中国农业地理总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1~454.

[ 39 ]  周立三1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1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11 1~2651[ 40 ]  郭焕成. 中国农业经济区划.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1~620.

[ 41 ]  杨树珍. 中国经济区划研究.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90. 1~42.

[ 42 ]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 43 ]  耿大定 ,陈传康 ,杨吾扬 ,等. 论中国公路自然区划. 地理学报 ,1978 ,33 (1) :49~62.

[ 4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 GB50178 - 93) (建标[ 1993 ]462 号) . 北京 ,1994.

[ 45 ]  国家海洋局. http :/ / www1coi1 gov1cn/ hygnqh/ index1 ht ml (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案) .

[ 46 ]  张行南 ,罗健 ,陈雷 ,等. 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水利学报 ,2000 , (3) :1~7.

[ 47 ]  水利部. 水功能区管理办法. 北京 ,2003.

[ 48 ]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写组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初稿) . 北京 ,2005.

[ 49 ]  高孟潭.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 地震学报 ,2003 ,25 (6) :630~637.

[ 50 ]  郑度 ,杨勤业 ,顾钟熊. 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及其实践. 见 :《黄秉维文集》编辑组. 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

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527~533.

[ 51 ]  竺可桢. 中国的亚热带. 科学通报 ,1958 ,8 (17) :524~528.

[ 52 ]  江爱良. 论中国热带亚热带气候带的划分. 地理学报 ,1960 ,26 (2) :104~109.

[53 ]  黄秉维. 关于综合自然区划的若干问题. 见 :1960 年全国地理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自然地理)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62. 5~14.

[ 54 ]  唐永銮. 从地植物学的角度论划分中国亚热带和热带的依据及其界限问题. 植物生态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4 ,2

(1) :135~143.

[ 55 ]  丘宝剑. 关于亚热带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4 , (2) .

[ 56 ]  邓先瑞 ,刘卫东 ,蔡靖芳 编著. 中国的亚热带.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 57 ]  侯向阳. 北亚热带过渡带的变迁及其农业景观生态意义. 中国农史 ,2000 ,19 (2) :86~92.

[ 58 ]  曾昭璇 ,刘南威 ,李国珍 ,等. 中国热带界限问题的商榷. 地理学报 ,1980 ,35 (1) :87~91.

[ 59 ]  陈史坚. 南海赤道和热带界线划分的探讨. 热带地理 ,1982 , (2) :20~24.

[ 60 ]  黄秉维. 竺可桢同志与中国热带和海南岛的科学研究. 地理研究 ,1984 ,3 (1) :1~14.

[ 61 ]  何大章 ,何东. 中国热带气候的北界问题. 地理学报 ,1988 ,43 (2) :176~182.

[ 62 ]  黄秉维. 关于中国热带界线问题 : I1 国际上热带和亚热带定义. 地理科学 ,1992 ,12 (2) :97~104.

[ 63 ]  任美锷 ,曾昭璇. 论中国热带的范围. 地理科学 ,1991 ,11 (2) :101~108.

[ 64 ]  丘宝剑. 关于中国热带的北界. 地理科学 ,1993 ,13 (4) :297~306.

[ 65 ]  吴绍洪 , 杨勤业 , 郑度. 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 (4) :302~310.

[ 66 ]  吴绍洪 ,郑度.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热带北界中段界线的新认识. 地理学报 ,2000 ,55 (6) :689~697.

[ 67 ]  郑度. 山地与高原综合自然区划问题的探讨. 地理集刊 ,第 21 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21~28.

[ 68 ]  郑度 ,张荣祖 ,杨勤业. 试论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 地理学报 ,1979 ,34 (1) :1~11.

[ 69 ]  郑度. 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 地理研究 ,1998 ,17 (1) :4~9.

[ 70 ]  黄秉维. 新时期区划工作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见 :《黄秉维文集》编辑组. 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03. 350~352.

[ 71 ]  黄秉维. 中国陆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见 :中国地理学会编. 生态系统建设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 北京 :测

绘出版社 ,1997. 1~3.

[ 72 ]  黄秉维.“中国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预研究的结论和意见. 见 :《黄秉维文集》编辑组. 地理学综合

研究———黄秉维文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292~293.

[ 73 ]  吴绍洪. 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 地理研究 ,1998 ,17 (4) :367~374.

[ 74 ]  葛全胜 ,赵名茶 ,郑景云 ,等. 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 地理学报 ,2002 ,57 (5) :515~522.

[ 75 ]  刘燕华 ,葛全胜 ,张雪芹. 关于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6) :889~895.

 3 期 郑  度 等 :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339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ZH EN G Du , GE Quan2sheng , ZHAN G Xue2qin

H E Fan2neng , WU Shao2hong , YAN G Qin2y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 CAS , Beijing 100101 , China)

Abstract :Based upon a review on foreign regionalization work , this paper summarized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ization work in different stages , gave a brief int roduction to

t he met hodology in t he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 and discussed some issues on t he region2alization work1 Since the latter half of t he 20t h century , t h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a stage of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all2around develop ment1 The main characteris2tics of t he regionalization work in t his stage are as follows1 First , t he various regionaliza2tion schemes are based on t heir historical background respectively1 They are t he scientific

work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 ment and social demands at t he time1 Roughly

speaking , research on t h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had mainly served agricult ural p roduc2tion since the 1950s1 Since the 1980s , t he research had been concent rated on economic de2velop ment1 Since t he 1990s , t he regionalization work has been focused on sustainable de2velop ment1 Second , t he work was mostly static and was not able to reflect t he dynamics of

t he changing nat ural and social factors1 And several important boundaries were identified

with some assumption and presumption1 In recent years , some t rends of overemp hasizing

models and quantification have appeared in regionalization st udies1 Third , t he regionaliza2tion st udies were inclined to p hysical geograp hy1 The economic geograp hical regionaliza2tion st udies were relatively weak1 Moreover , current p hysical and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st udies are not well related , which has become a limitation to t he research of regional sus2tainable develop ment1 Fourth , current regionalization studies focus on terrest rial system ,

and haven’t paid enough at tention to marine system1 Fift h , t he confirmation of regionaliza2tion schemes is not instit utionally assured yet1 So t he research result s have not been well

absorbed by t he economic planning of local government s , and t he p urpose of serving t he

sustainable socio2economic develop ment has not been realized1 Finally , t 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carrying out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was analyzed , and some

key scientific issues related wit h t 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were dis2cussed1 The paper pointed out t hat as a new growing point of regionalization researches ,

comp 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wit h an integration of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will be an

important cont ribution of t he human2eart h system research to t he sustainable develop2ment1

Key words :geograp hical system ; regionalization ;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 China

340   地   理   研   究 24 卷

 3 期 郑  度 等 :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341  

342   地   理   研   究 24 卷

 3 期 郑  度 等 :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343  

344   地   理   研   究 2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