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TI M A Newsletter 人醫快報 September 28, 2012 致法清涼 清淨純真 知音遍廣 人醫札記 模擬手術啟用儀式 見證大愛無私 不請之師 老地方見——留下美麗風景的蔡宗賢醫師 智慧花開 心靈殿堂美吳都 道風德香緣靜思 分享蘇州「靜思書院」緣起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 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TIMANewsletter人醫快報 September 28, 2012

致法清涼

清淨純真 知音遍廣

人醫札記

模擬手術啟用儀式 見證大愛無私

不請之師

老地方見——留下美麗風景的蔡宗賢醫師

智慧花開

心靈殿堂美吳都 道風德香緣靜思 分享蘇州「靜思書院」緣起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Page 2: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TIMA目錄3689

121416182123262930

ContentsSeptember 28, 2012

Newsletter人醫快報

清淨純真 知音遍廣 模擬手術啟用儀式 見證大愛無私 菩薩雲來集 學員報到 8「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將展良能 春風常綠蘇州岸 撒播健康的種子 以身行佈善種子

最美的笑容 有願 不怕苦來磨 把握因緣悟無常 心靈殿堂美吳都 道風德香緣靜思 老地方見 留下美麗風景的蔡宗賢醫師 行李藏法寶 素食好料暖心田

把握當下付出的幸福

Page 3: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3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piritualizing Dharma致法清涼

致法清涼Spiritualizing DharmaTIMA

▌恭錄 證嚴上人九月二十七日志工早會開示

清淨純真 知音遍廣

「我們要用感恩心,但更要戒慎虔誠,普天下真的很需要愛的能量,不斷的凝聚,讓它成為

世間祥和的氣氛,可以影響氣候的方向,幫助很大。」

強烈颱風杰拉華逐漸逼近臺灣,氣象局已經發佈海上颱風警報,證嚴上人提醒大家,即使只

是颱風外圍的環流影響,也一定要提高警覺,戒慎虔誠,避免災難發生。

四方友朋遠處來 宗教和合啟人心

儘管外海有颱風逐步靠近,花蓮靜思精舍仍訪客不斷,「2012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即將

在9月28日至10月1日展開,全球人醫會成員紛紛回到臺灣。昨日,中華慈善總會會長范寶

俊、副秘書長張心國等人也來到花蓮拜會上人,表達想多體會、瞭解慈濟的意願。

同日下午,亦有印尼六大宗教領袖、七位政府官員,在印尼慈濟志工鄭祥南的陪同下,前來

花蓮拜會上人。「他們一致表達在印尼已瞭解慈濟,慈濟在印尼也和他們有很多的互動。每

位領袖一一提出他們對天下人、天下事有很多關懷;如何讓天下減少很多災難,讓複雜的人

心和諧,社會祥和?」

上人感念,六位宗教領袖彼此都有共同的理念,都是憂天下之憂的人,宗教團體之間如果都

能彼此合和互協,對人類的幫助會很大。「真正的宗教,就是要引導人人往正向的方向,啟

發人人的那一分愛心。宗教如果不偏不倚,應該都是為人間造福的。」

布施非為富權利 水融入海無彼此

座談間,一位天主教神父請教上人為何要用「慈濟」兩個字?神父解釋,「慈濟」在他們那

邊,理解就是「清淨純真」的意思。上人也詳盡為其說明:

清淨純真 知音遍廣 模擬手術啟用儀式 見證大愛無私 菩薩雲來集 學員報到 8「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將展良能 春風常綠蘇州岸 撒播健康的種子 以身行佈善種子

最美的笑容 有願 不怕苦來磨 把握因緣悟無常 心靈殿堂美吳都 道風德香緣靜思 老地方見 留下美麗風景的蔡宗賢醫師 行李藏法寶 素食好料暖心田

把握當下付出的幸福

Page 4: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4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piritualizing Dharma致法清涼

致法清涼Spiritualizing Dharma

「我就提起『慈』就是期待給天下人人幸福平安,(和自己)無緣無故的人,我們也希望他

們能夠很幸福;『濟』就是同體大悲,給予他們所缺乏的,我們就是要『濟貧教富』,還有

『教富濟貧』,有人很富有,但是心中還是缺乏,我們就是要『教富濟貧』。」

另外,亦有人提問:「有人說,窮人離上帝很遠,我們是否有意思要讓窮人更接近上帝?」

上人即刻回覆:「因為窮人比較沒有力量造福人間,他的物資缺乏;但我們給予物資時,也

給予信心,告訴他們任何一個人都有幫助別人的力量,即使環境不好,也可以付出。」

上人向來客說明,慈濟人在為窮苦人付出的同時,就會跟對方提起竹筒歲月,在四十多年

前,慈濟也是在沒有人、沒有錢的情況下,從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來五毛的買菜錢,小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上人舉例「八分飽,兩分助人好」的故事。緬甸一家四口的貧農,卻願意每餐少吃一點,從

要煮的米裡面,抓一把出來累積起來,捐給比他們更窮困的人。上人強調「這是比喻,也是

事實。這樣天天做好事,就會有福,他就跟上帝更接近。」

法華會上菩薩集 仍待知音始宣說

上人慈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激勵富有的方向,有的人有錢不一定富有,沒有

錢的人,也未必是缺得一無所有,他有一念愛心,只要有這一念愛心,應該都是力量。」

然而,這超越世俗的貧富觀,其實並不容易被一般人所理解。上人提及晨語曾闡釋佛陀成佛

之後,馬上想要把他的心靈境界跟大眾分享,可惜一般人很難理解佛陀那一分的開闊心胸。

「一直到法華會上,佛陀才暢演他心中想講的話,可是還有重重困難,因為眾生要撥開一層

層的無明,也要等待機會。在法華會上這個機會不能錯過,感恩舍利弗一再請佛說法,佛陀

也見機等待沒有信心、耐心、虛心受教的五千位增上慢人退席,留下來都是真正想瞭解的

人。所以佛陀在法華會上,暢演了他心中所想說的話。所以天下知音少,能遇到知音是很開

心的事。」

Page 5: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5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piritualizing Dharma致法清涼

致法清涼Spiritualizing Dharma

自動自發源一念 即知即行實有心

上人感恩每一位宗教領袖都一樣擔憂著天下事,看到慈濟人用心投入很感動,但卻不知要如

何像慈濟一般,啟動人人付出的那一分愛,於是前來臺灣慈濟參訪。上人舉例在印尼棉蘭,

「慈濟人那裡有災難,就及時去付出,前去勘災、發放;當地政府有什麼事,就會趕快通知

慈濟,然後軍隊、政府也投入救災,政、軍、民一起投入,很快就將災難安定下來了,這就

是安身、安心的急難救助。他們都看到慈濟能做到的,為何人人都那樣的自動自發,這都是

他們想要知道的。」

此行,六位宗教領袖也參觀了慈濟醫院和大愛電視臺,「大愛臺在印尼有兩個地方,一個在

雅加達,一個在棉蘭,(此行陪同的)棉蘭負責人鄭祥南居士提供了一個大樓,做為大愛

臺,同時也是慈濟會所,他在當地身體力行付出,很多企業家跟進,也普及到一般社會,做

起環保,由慈濟人帶動;當地也有一位企業家,看到慈濟人到處設立臨時的環保點,很不忍

心,所以他也提供一塊土地給慈濟人做為環保教育站,這就是只要有心,一起發起,就是人

人可以做到的。」

上人開示,人生要彼此帶動,互相教育,同時再舉印尼義診為例:「他們幾天前到當地苦難

地方義診,一位阿嬤先生車禍,阿嬤本身白內障,要照顧車禍後腦筋不靈活的先生,還有兩

個孫子。慈濟人幫她開刀,讓她看見世界,她就能照顧家裡,造福了一個家庭。」

上人期許人間菩薩招生,不管在那一個國家要落實,並且感恩大眾。「其實只要把握時間、

利用環境,及時做就對了!」

Page 6: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6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TIMA Journal人醫札記

人醫札記TIMA Journal

模擬手術啟用儀式見證大愛無私▌文 陳慶瑞 圖 林富德、趙水源、陳政棟

慈濟大學於2012慈濟人醫年會期間進行為

期四天的大體模擬手術,並在第一天9月27日的清晨六點半,於模擬醫學中心大捨堂

舉行舉辦啟用儀式。這是醫護師生與大體

老師第一次的會面,但卻是家屬與最親愛

家人最後一次的相見。

家屬在前一天9月26日下午就陸續抵達花蓮

靜思堂,慈濟大學師長也為家屬們做了人

文課程的說明,希望讓家屬感受到慈濟對

無語良師們的尊重和感恩。

這次模擬手術除了骨科、耳鼻喉科、

牙科、整型外科,還有婦產科,因此

八位大體老師都為女性。把握這次的

殊勝因緣,婦產科安排有一天半的模

擬手術課程。而參與的六個國家地區

包括臺灣、大陸、馬來西亞、新加

坡、美國、印尼,教師45人、學生

112人、慈濟人醫會學員19人,總計

176人參加。

在八位精舍師父帶領大眾誦經後,就

引領著家屬與醫師走入模擬手術室,

來自高雄地區的醫院志工早已列隊恭

候,陪伴家屬與醫護圍繞在八位大體

老師身旁。

五位身為慈濟委員的大體老師中,其

中包含靜思精舍德勱師父的在家母親

Page 7: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7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TIMA Journal人醫札記

人醫札記TIMA Journal

──蔡玉珠師姊。當掀開「往生被」見到大

體老師的臉部時,家屬們淚眼潸潸,德勱師

父也不禁哽咽。

在晚輩向大體老師行跪拜禮時,一位拄著柺

杖的女士不停地叩首,當家人攙扶起來時,

早已涕泗縱橫,目睹家屬再一次經歷分離的

哀傷,更讓人感佩家屬的勇敢與無私。

為了避免醫生在病人身上劃錯任何一刀,大

體老師延續慧命奉獻身體,以慈悲的胸懷,

提供醫生和醫學生做臨床手術研究之用。期

盼在無常人生即將化為塵土之際,化無用為

大用,轉小愛為大愛,其精神和毅力著實偉

大。而這一場生命的教育,透過慈濟人文儀

式的引導,也將大體老師家族的血脈與傳統

緊緊地繫在一起。

Page 8: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8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TIMA Journal人醫札記

人醫札記TIMA Journal

菩薩雲來集 學員報到趕在中央氣象局發佈杰拉華颱風陸上警報前,中區人醫會廿六名醫護成員搭乘遊覽車,於廿

七日晚間七時卅分抵達花蓮靜思堂,繞了大半個台灣,在車上足足六個小時的夥伴們,看見

營隊師兄姊早已等在慈院大門,聽見「讓我們拍手、歡呼迎接你...」的問候歌聲,大家

忘了疲累,彼此感恩。帶隊的台中慈院人文組陳美佳也叮嚀大家到寮房後,早早安單休息,

為即將展開的五天四夜活動儲備體力。

Page 9: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9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TIMA Journal人醫札記

人醫札記TIMA Journal

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設立的故事,要從二十年前的一場世紀洪澇說起……

「嚴冬將至,證嚴上人不捨苦難,呼籲臺灣慈濟志工用愛搭建兩岸的橋梁,這是慈濟首度踏

上大陸的賑災行。」 慈濟基金會王端正副總執行長回憶起九一年華東與華中發生的嚴重水

患,災情遍及19省,2億2千多萬人受災,無數災民流離失所,長達數月。在上人慈示下,

王副總拜訪中央領導,選定安徽省為重點賑災區,並表達慈濟要去特重災區與比較沒有人關

懷的地方,最後則選定在南京附近的「全椒縣」。

慈濟在領導與解放軍的協助下,於全椒發放米糧、棉衣、棉被,稻種、肥料,並在六十天

內,完成了三千四百二十六戶大愛屋、十所敬老院、十所學校的重建。期間,臺灣慈濟人皆

由南京取道全椒,對南京日漸熟悉。

春風常綠蘇州岸「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將展良能

▌整理/曾慶方

Page 10: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0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TIMA Journal人醫札記

人醫札記TIMA Journal

歷史上,南京曾歷經殘酷的大屠殺,上人提

醒慈濟人也要多關心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住

民。雖然當年江蘇省政府曾提議慈濟可興建

醫院,但那時尚未開放民間機構興建醫院,

因緣就此中斷。「那為什麼現在又會在蘇州

興建一個高科技的健檢中心呢?因為上人

說,至少在江蘇省,我們要有一個醫療的表

示,因為蓋醫院不成,只好退而求其次,做

一個預防醫學、健康促進的一個體檢中心,

延續醫療因緣。」王副總娓娓道來。

基金會林碧玉副總執行長則指出,慈濟醫院

雖然沒有蓋成,但二十年來,慈濟總共資助

五百六十位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及護理系的

學生,為南京醫界做出貢獻,也結識了一群

願意攜手為神州愛心與醫療努力的志士。

漫長的二十年裡,因為慈濟的參與,讓南

京有了不一樣的氛圍。數度與南京醫科大

學學生舉辦「兩岸青年慈濟人文交流」,

牽起兩岸熱血情誼。包括南醫大二附院、

南醫大附屬口腔醫院及南京醫科大學師生

在內四十餘人,曾參加音樂手語劇「親恩

浩連天」的演出,在南京人民大會堂公演

四場,引起了熱烈的迴響。

時光荏苒,2011年11月18日於蘇州的慈

濟靜思書院內,慈濟健康促進中心與江蘇

省人民醫院暨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期許共同為當地優質

預防醫學的醫療服務做出貢獻。這次雙方

合作機構名稱為「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

院、慈濟綜合醫院蘇州健康促進醫學合作

Page 11: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1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TIMA Journal人醫札記

人醫札記TIMA Journal

研究中心」,南京方面將委派優秀醫師及護士長投入

合作機構的服務工作。同時慈濟基金會也將邀請江蘇

省人民醫院醫師參加慈濟大學的「大體模擬手術」教

學,並到臺灣六家慈濟醫院參訪交流。

慈濟醫療執行長林俊龍表示,這是證嚴上人的一份悲

心,也是醫療志業在中國大陸邁出的第一步,預防醫

學很重要,人不應該在生病後才開始醫治,而是應該

提前預防,健康篩查。期盼未來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

心能夠帶動健康的飲食觀念及生活習慣,令蘇州民眾

都能保有身心靈的健康。 秉持大愛的理念,預計於2012年啟用的慈濟健康促

進中心,將在蘇州、江蘇省境內、乃至大陸的其他地

區,提供人本關懷,開展弱勢群體的免費義診、衛教

宣導、寒冬送暖等慈善公益活動。正如慈濟林俊龍執

行長所言:「能夠應用畢生所學,幫助為病痛所苦的

貧困眾生,是從事醫療工作者最大的報酬。」

Page 12: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2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TIMA Journal人醫札記

人醫札記TIMA Journal

這個月9日,位於大陸蘇州的慈濟健康促進中心首次啟動,推出「健康九九,久久健康」義

檢活動,含眼科、內科、牙醫、B超、心電圖等醫學檢查。兩岸志工攜手引導了蘇州92位敬

老院鄉親與特困家庭受檢,傳遞身心靈的愛與關懷。

「今天是一個新的里程碑的開始,慈濟的醫療志業開到了很遠的地方——蘇州,在那麼一個

清淨莊嚴的場面,使人人都歡喜,愛的土地上撒播種子。」透過視訊連線,證嚴上人為蘇州

慈濟健康促進中心帶來祝福。

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醫護檢驗團隊也齊心發願,將以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精神,堅

守崗位,在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發揮專業良能,樹立醫療人品典範。

林俊龍執行長說,除了感恩之外,要祝福健康促進中心在李院長的領導之下,能夠永永遠

遠,長長久久。今天「九九」健康,我們希望健康久久。肩負使命的李超群院長感恩慈濟志

撒播健康的種子▌文:陳怡伶、吳碧珠、葉秀戀、吳殊慧、嚴玉皎、馬春燕、王靜華、繆蓓娟、張文黛

Page 13: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3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TIMA Journal人醫札記

人醫札記TIMA Journal

工一路護持,一度因感動而哽咽。他表示,知道

「做,就對了」,一定會努力的做!

心電圖診室的楊亞琴護理師已有十一年經驗,她表

示,慈濟醫療人文特別的不同,自己客氣一點與爺

爺奶奶說話,他們就非常的感恩、自己反思到在平

時工作中,即使有些不如意、不開心,對患者也要

聲色柔和。

曾是慈濟照顧戶的褚衍琴,經過慈濟人的志工的陪

伴與關懷,現在成為慈濟委員。陪著四位慈濟照顧

戶的褚衍琴說,自己以前也是照顧戶,來這裡做醫

療志工要多付出,要有充滿陽光的信心。現在身為

委員,就把自己的經歷和被關懷者分享,讓他們感

到其實困難並沒有那麼大,要有勇氣度過。

義診第二天下午,志工問觀前敬老院裡八十歲的沈

爾康爺爺:「爺爺,您進來後感覺如何?」沈爺爺

的眼眶馬上泛紅,語帶激動地訴說:「你們所有的

人,不管是哪一個人,都是真誠地對待,特別感

動,特別感動!」。

Page 14: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4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ow the Goodness布善種子

布善種子Sow the Goodness

莊惠櫻老師 享年74歲 因乳癌往生

以身行佈善種子一吋吋染上的白髮都是為家庭付出印記,莊惠櫻以身形成為子女兒孫

的典範。她就算生病時也不想成為大家的負擔。在病榻上她勇敢面對

挑戰,更鼓勵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陪她一起加油。當生命無法作主

時,她為自己病中消耗許多社會資源感到過意不去,決定捐出大體給

醫學研究來幫助更多的人。

單身時對唱歌和游泳的愛好,莊惠櫻在婚後毅然放下。嚴以律己,寬

以待人她事事以家庭為重,勤儉持家。「家和萬事興」,這樣的觀念

也深植在家庭內每一位成員的心中。

另一半曾經有五年的時間在船上工作,和家人聚少離多。在莊惠櫻省

吃儉用和精打細算下,竟也攢夠買一棟房子的錢。更辛苦地是要負起

教養子女的責任,但她在省吃儉用的同時也不讓自己的子女們受到委

屈,她堅持儀容的乾淨整潔是一種家教,也禮貌,穿著不能隨隨便

便,作為母親的用心深深影響著這些子女。

因為勤儉持家,讓先生後來從事建築業時有穩定的基礎,家裡的生活

也獲得更大的改善。德聚福緣下,彰化來的大媳婦孝順勤快,從未結

婚開始就細心服侍公婆照顧家裡,婚後更是擔任起大嫂的重責,相夫

教子,照顧弟妹也盡心照顧長輩。婆媳感情良好,家庭氣氛也祥和。

愛之深責之切,成為祖母後,莊惠櫻還沒放鬆,毅然擔起照顧孫子的

責任。她愛孫子但不寵溺他們,教導她們重要的做人處事原則,贏得

孫子們的尊敬與貼心。他們覺得奶奶跟媽媽一樣偉大,一定會定時父

母一起回來探望奶奶。

模擬手術 無語良師的故事 1

▌文:葉光庭 花蓮慈濟醫院骨科

Page 15: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5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ow the Goodness布善種子

布善種子Sow the Goodness

十一年前,莊惠櫻發現得到乳癌並沒有慌張。她積極的配合醫生一

次又一次的治療。意志堅強的她也勇敢嘗試當時的新藥紫杉醇,只

希望自己能夠慢慢好起來,繼續陪伴照顧師丈及自己的兒孫也不願

意變成他們的負擔。但隨著腫瘤復發轉移及多次的化療,老師的身

體漸漸虛弱下來,行動也漸漸需要幫忙,女兒在這段時間放下身邊

所有的工作陪伴在她的身邊,

今年過年開始,身體變得更虛弱,她努力而詳細的交代自己的身後

事及對兒孫的祝福與期許,今年二月病危時,家人緊急連絡慈濟大

學,在當日順利將老師的大體送往慈濟大學圓滿心願。

Page 16: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6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ow the Goodness布善種子

布善種子Sow the Goodness

陳碧漣老師 享年50歲 因乳癌往生

最美的笑容

模擬手術 無語良師的故事 2

堅強、樂觀、歡喜助人,一直是陳碧漣給人的

印象。年輕時歷經婚姻的風風雨雨,就在一切

平順後面臨更嚴苛的癌症考驗。但她以樂觀的

態度面對每次治療的艱辛,開朗的笑容融化了

許多病友封閉苦悶的心。在台中慈濟醫院治療

時給醫療團隊的溫暖讓人記憶猶新:「血液腫

瘤科醫生最常感到無力感,要多加油,保重自

己。」

在七個手足中排行老四的陳碧漣老師,國中畢

業後一邊在診所當護士,另一方面利用晚上在

高職上課。生性樂觀積極的她從小人緣就很

好,也很照顧關心兄弟姊妹的生活。

在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中,先生在婚後不願

好好工作,和婆婆的關係也不好,但為了孩子

只能咬著牙生活。她每天揹著孩子在門口賣菜

和清粥小菜營生。但卻得不斷面對先生的無禮

相對和長輩的冷嘲熱諷,最終,她只能選擇離

開。

陳碧漣後來到中部的一家公司工作,收

起了愁顏,她跟從前一樣樂於關心同

事,當同事有困難時,也不吝嗇伸出溫

暖的手。心中的遺憾是不能與自己的親

生兒子相處,她把這份愛給了姪子們,

當心境轉換,原本悲苦的日子也轉為快

樂。

民國95年,陳碧漣老師在發現胸部的腫

塊後,勇敢面對事實並開始接受治療。

但這幾年來不斷地復發,身體慢慢變得

虛弱。同事們怕她心裡悶及難過,經常

抽空帶她到郊外去散心。而她也不怨天

尤人去把負面的情緒帶給同事和朋友,

反而以開懷的笑容來回應他們的關心。

另一個強力支持她的力量來自跟她有一

樣疾病的癌友,許多癌友被老師正面的

態度所影響而回應給她許多的關懷及幫

助。

▌文:葉光庭 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醫師

Page 17: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7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ow the Goodness布善種子

布善種子Sow the Goodness

在老師生命的最後這一段時間遇到了張瑞鴻。本身也受

過病痛之苦的張瑞鴻雖然也有自己的工作,但她被老師

的生命力感動而願意放下手邊的工作,全心全意陪伴照

顧她,兩人情同姐妹。

去年,陳碧漣轉至台中慈濟醫院就診,血腫科黃冠博醫

師的細心陪伴帶給她身心的安頓。病情一度好轉,老師

也疼惜黃醫師常常要面對送走痛苦的癌症病患的不捨難

過,鼓勵他說,血液腫瘤科醫生最常感到無力感,要多

加油,保重自己。在慈濟醫院裡有許多志工菩薩的關懷

支持,甚至,為她籌劃生平唯一的慶生會。

感受到慈濟醫療的愛,陳碧漣希望能讓更多的病人獲得

好的醫療,毅然發願要成為大體老師。

Page 18: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8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ow the Goodness布善種子

布善種子Sow the Goodness

劉絢梨老師 享年58歲 因肺癌往生

有願不怕苦來磨

模擬手術 無語良師的故事 2

「妳還活著,為什麼要說這些?」 去年底,

當標靶治療的效果不見起色時,劉絢梨和兩

年來形影不離的另一半姚貽鎮提起想做大體

老師的心願,卻馬上被姚貽鎮念了幾句。連

生病時醫師要打針都不願意的太太,怎麼可

能捨得捐大體呢?「妳就已經治療到一個程

度,放棄真的很可惜,不要說那些,還要努

力下去。」

劉絢梨不再多說什麼。她心裡明白,兩年多

了,曾經那折磨人的化療讓右肺七公分的腫

瘤消失無蹤。原以為逃過了一劫。左肺突然

出現的腫瘤,讓歡喜剎那間遁形,那不是老

天爺作弄是什麼?雖然在大林慈濟醫院認真

的接受治療,忍受著接踵而來的副作用,吃

東西沒味道、喝白開水都覺得苦。但腫瘤時

消時大,怎麼不叫人想要放棄。無法理解自

己的症狀為何如此難以控制的劉絢梨,常常

自言自語:「為什麼不把我直接帶走,為什

麼要這麼折磨?」

姚貽鎮也沉默了,民國六十四年結婚到

現在,沒有人比他更了解牽手的個性,

說出口了,就會做到。長年到大林慈濟

醫院看病的他知道大體捐贈的意義,但

在這個時候,他就是沒有辦法去想像當

太太也將成為大體老師。

就像是個陀螺,從嫁到姚家的那天起,

劉絢梨和先生一起打拼五金加工。隨著

兒子成家、陸續報到的五個孫子,她在

工廠、準備大家伙食與照顧孫子間奔

波。從早上八點看頭顧尾地。現在最大

的孫子讀國中三年級,最小的兩歲,帶

小孩子出門玩、買衣服、買玩具,都是

阿嬤一手拉拔長大。媳婦顏淑芬說,婆

婆雖然脾氣不太好,但做人好逗陣,個

性又很直爽、會照顧人。尤其,原本不

太會煮菜的她也被婆婆調教出好手藝。

▌文:于劍興 大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Page 19: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19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ow the Goodness布善種子

布善種子Sow the Goodness

兩年前,大病初癒的劉絢梨在先生的陪伴

下到大陸遊山玩水。桂林、九寨溝,翻著

一張張出遊的照片,根本看不出病容。其

實,在治療的過程中,每逢週末假日前

夕,劉絢梨就會開始規劃去哪裡走走。姚

貽鎮說,孩子大了,比較能夠放手去玩。

假日帶著太太、孫子台灣頭到台灣尾都玩

遍了。

記得,那一回要挑戰合歡山的主峰,姚貽

鎮還是二話不說的就帶著劉絢梨上山。看

著大家一個個超越身旁,姚貽鎮說,我們

別再走了。但劉絢梨卻不答應,一定要爬

上山頂。三個小時後,終於登上了主峰。

至少,生病的這兩年有先生和孫子的陪

伴。想到孫子還小,也是劉絢梨努力接受

治療的力量來源。

「醫師都還沒有放棄,為什麼妳要放棄?」 姚貽鎮不斷地鼓勵著太太。今年農曆年,接

受治療後回家的劉絢梨度過子孫同聚一堂的

歡喜。但沒多久,原本常抱怨治療痛苦的她

開始對家人說抱歉、道感恩。最小的弟弟劉

清波來探望,她說,我真的很辛苦,讓大家

很操心。她也對著先生溫柔的說:「很抱

歉,讓你這段時間奔波辛苦。」

「要留一口氣回家嗎?」 醫師在病床邊轉

過身來問著。看著太太隨著呼吸器起伏的姚

貽鎮像是大夢初醒般。不行、不行,他說,

太太的心願是要大體捐贈,請醫師一定要幫

忙。

「很抱歉…很感謝…」 當天下午三點多,劉

絢梨口中不忘念著,終於面容平靜地揮別了

這一生的辛苦與歡喜交織。五點鐘,在家人

的陪伴下搭著救護車往花蓮飛奔。車內綿延

不斷的佛號聲,姚貽鎮心底迴盪著太太的心

願。「希望自己的病症,能給醫師做參考,

讓以後的病人受到幫助。」

Page 20: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0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ow the Goodness布善種子

布善種子Sow the Goodness

「感恩大體老師,讓醫師有學習的機會……」 耳鼻喉科住院醫師黃佳文在家

訪中和劉絢梨老師的家人解釋著。其實,在慈濟大學讀書時就已有家訪的

經驗,對這一切並不陌生。而從爸爸、兒子到媳婦也早已認同劉絢梨最後

的決定。

除了孫子以外,曾經讓父母操心的姚秉坤早已撐起了家裡工廠的重擔。中

學時結黨愛玩的他還曾經為朋友出氣,四處打打殺殺,最後鬧上法院。還

好,最後以不起訴收尾,也讓他從叛逆的人生中覺悟,不再是讓媽媽日夜

期盼、四處尋找的孩子。

「我覺得怪怪的!」 幾個月前在醫院時,當社工忙著聯絡母親捐大體的

事情,姚秉坤根本沒意識到母親真的會那麼快走,也無法想像往生後要把

大體捐出去。從醫院離開一路坐著救護車往花蓮前行,只覺得腦袋一片空

白。直到媽媽送進了大學,看著母親被照顧的樣子後,終於如釋重負般地

感到安心。現在最重要的,是聽媽媽的話,做到她交代的每一件事。「母

親說,工廠要好好做,要照顧好父親、小孩」。

Page 21: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1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ow the Goodness布善種子

布善種子Sow the Goodness

蔡汶宴老師 享年58歲 因肺癌往生

模擬手術 無語良師的故事 2

把握因緣悟無常「我們能讓她如願以償,替她覺得很開心。」模擬大體老師蔡

汶晏的二兒子林裕堯說,人很難選擇自己往生後的儀式,即使

生前有交待,死後子女也不見得會照做。能夠圓滿母親的願

望,在不捨中帶著欣慰。

無常總是在不經意間來到!今年四月底,身體向來健康的蔡汶

晏一如以往來到大林慈院,準備開始六天的醫療志工。在回家

前兩天,她突然覺得很疲憊,食慾也變差。當在回到大林慈濟

時,已經變成病人的身分。

住進醫院隔天就轉入加護病房,醫師診斷師姊可能是猛爆性肝

炎,隨著病情快速惡化,肝功能衰退,腎功能也出現問題。5月28日下午5時許,汶晏師姊在家人和自己都沒有心理準備的情

況下,走完她六十二年的人生。準備前往花蓮前,先生在她耳

邊輕聲說著:「現在要帶妳到花蓮找師父囉!」

「印象中,媽媽就是很熱心、很愛幫助別人!」 裕堯談起媽

媽記憶最深的就是她的善良和熱心,尤其特別憐老惜弱,曾經

有位遠親的長輩在附近獨居,媽媽每天都會幫忙準備午餐、送

飯。「媽媽年紀大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好。」

退休前一直忙於工作的先生林正宏說,很感謝她把兩個孩子照

顧得很好。大兒子子詠一向很聽話,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中部就

業,但裕堯卻是自小叛逆,雖然不曾出大亂子,卻也是小問題

不斷。裕堯說,小時候如果闖了禍,回到家就等著被媽媽修

▌文:黃小娟 大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Page 22: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2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Sow the Goodness布善種子

布善種子Sow the Goodness

理,但自己卻是被打不怕的,直到國中畢業後才

不再被打,但是就讀高工時,媽媽擔心他被朋友

帶壞,直到高二都堅持親自接送他上下學,也讓

自己沒有真正走偏。

95年汶晏師姊開始見習,隨後培訓、受證成為委

員,同為高雄區的陳雀師姊說,汶晏師姊的時間

多數都投入醫療志工,每個月第二週固定到大林

慈院做三天志工,第四週則是做六天的志工,不

管有什麼事,都以當醫療志工為優先。其餘的時

間,則是承擔高雄靜思堂的總務工作,並到環保

站做環保。

四年多前,已經退休的林正宏開始跟著汶晏師姊

到環保站做環保,每天大愛臺的靜思晨語節目也

幾乎不錯過,讓林正宏對慈濟愈來愈了解。汶晏

師姊在家時,也常叫同住家中的裕堯一起收看大

愛台的節目,還會不厭其煩地向他解釋節目內

容,想要讓他感受慈濟世界的美好。

當汶晏師姊在兩年前帶回大體捐贈同意書請家人

簽署時,家人們幾乎都是毫不猶豫地就簽名了,

反而是汶晏師姊像是擔心家人反悔似地,不停反

覆地向他們解釋著。

林正宏說,突然這樣,確實不捨,人要往生很少

不痛苦的,但是她能縮短痛苦的時間,不拖磨子

女,已經很感恩了。裕堯開始閱讀「證嚴法師

100個故事」,原本不喜歡佛教團體的他,也認

同慈濟身體力行的做法,正如 上人所說,每個

人都是菩薩,也期待著自己因緣來到時,能追隨

母親的腳步,加入慈濟人的行列。

Page 23: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3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Wisdom Blossom智慧花開

智慧花開Wisdom Blossom

遙想吳家院,繼志義莊園,廣植功德田,澤被十方緣,

昔日少年宮,今日書院風,過往青年來,從今善士留,

身處靜思院,心為眾生念,幽幽思古意,諦聽如來音,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書香人品香,真愛兩岸傳。

心靈殿堂美吳都 道風德香緣靜思

▌文稿重整/曾慶方 圖/ 醫發處提供

分享蘇州「靜思書院」緣起

Page 24: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4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Wisdom Blossom智慧花開

智慧花開Wisdom Blossom

靜思書院啟用時,所清朗傳頌的這首五言詩,道盡蘇州慈濟靜思書院從「吳

氏繼志義莊」起,近百年來的歷史演變與人文馨香。

慈濟在大陸第一家靜思書軒,座落於有著2500多年歷史、人傑地靈的蘇州

城。蘇州靜巷流水交錯,庭園山石嶙峋、河道波光斑斕,靜思書院就位於蘇

州城區繁華的十全街邊的滾繡坊41號。

滾繡坊,素來是顯宦大族所居。「滾繡」是指古代帝王及位列「三公」官

員穿的衣服。(三公:指在為官期間,勤於政事,作風廉潔,受到百姓愛戴

者。)

「滾繡坊41號」為受到保護的古建築。前身為「吳氏繼志義莊」,吳氏宗

親於清宣統三年(1911)於此購置莊房而設立。「義莊」是古代同姓宗族

用於專門管理族產收支、救助同族的機構。在這裡曾經設立學校,後來設立

少年宮作為公益性的少兒活動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普及科學和藝術教育等

活動。

Page 25: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5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Wisdom Blossom智慧花開

智慧花開Wisdom Blossom

百年光華一瞬,這個清幽的院落,時時分分秒秒,都散發著濟世助人、教育後進的溫馨。靜

思書院內的靜思書軒期待提供一處生活與心靈教育的情境場所,期待人人皆能擁有真善美的

心靈殿堂。書軒匾額的門椽寓意福慧雙修,書軒中流通著開啟智慧、淨化人心的好書,期許

透過書香、茶香、咖啡香、人文香,而最終呈現心靈香與道風德香。

而只要看到門當、戶對等頭門應有的建築結構,即可知是大宅院的正大門所在。門框上面有

4根凸出的木樑,就是「門當」,門當越多,官級越大,當時官員為子女找對象時,4個門當

的找4個門當的,這就是「門當戶對」的由來。

「戶對」,石鼓(收頭,抱鼓石)為清建築風格,有鎮宅之意;透過石鼓所呈現的圖騰,即可

知悉該宅院的階級與功能,靜思書院的頭門為將軍門式,有抱鼓石一對,圖騰為三隻獅子圍

繞圓球,寓意祥獅獻瑞。

屋頂雀頭燕尾象徵喜事降臨宅府。屋樑「柱珠」,即「柱礎」,為石塊雕成,高略等於柱

徑,其功用可防水滲入木柱與美化作用。書軒內的柱珠是有著百年歴史的蘇州保護文物,上

有雙錢、雲紋與龍紋,而柱珠上的木柱更是有著百年歲月的楠木。

靜思書院是接引善心大德的道場。八角窗櫺與八角燈代表佛法的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

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代表著慈濟推動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慈善、醫

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

資料來源:慈濟基金會簡體網站。

Page 26: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6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In-Depth Profile不請之師

不請之師In-Depth Profile

「在慈濟醫學院看到了大體老師的捨身,我很震憾也很

慚愧......。原來對生命也可以如此尊重,上人是在幫我

們重新塑身。」 十多年前在花蓮一次生命的洗禮讓蔡宗

賢醫師在九二一大地震後,毅然成為北區慈濟人醫會的

一員,因小兒麻痺拄著拐杖的他在台灣山巔海角義診,

國際賑災義診更少不了他的身影。九月十九日凌晨,蔡

醫師暫別精采的人生,並完成他最期待的--成為一位大

體老師。證嚴上人慈示,多麼亮麗的人生!可是我們再

也聽不到他爽朗的笑聲、亮麗的笑容,真的很不捨!

「如果每一個人,都能隨時試著去當別人的貴人的話,

我相信,這就是我想要的!」總是帶著如朝陽般燦爛笑

容的蔡宗賢醫師,以做別人的貴人為一生追求的目標,

他的身影彷彿還在慈濟醫院裡穿梭,正在為病人熱心地

看診。從八年前開始,他開始每星期五搭車到花蓮、玉

里慈濟醫院看診,沒看診時就送病歷、推床,分秒都不

願意浪費。但就在幾天前因為肝硬化病逝,享年五十五

歲,大體隨後送回花蓮慈濟,他朝思夢想的心靈故鄉。

證嚴上人說,地震震醒了他,加入慈濟以後,就是那樣

地投入,國際的救災義診,少不了他。好幾年前,有一

次看到澎湖義診,怎麼會有行動不方便的蔡醫師也在

內?他也要坐船到離島義診?人醫會的成員告訴我,蔡

老地方見留下美麗風景的蔡宗賢醫師▌文:吳宛霖、陳世淵

Page 27: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7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In-Depth Profile不請之師

不請之師In-Depth Profile

老地方見留下美麗風景的蔡宗賢醫師

醫師沒有一個義診不跟,所以不管是上山、下海,都少不了他,離島也少不了他,他就是那

樣地精進。

身為家中四個孩子中么子,加上一歲多時不幸得到小兒麻痺,蔡宗賢得到長輩非常多的疼

愛。但因為太過自負而有一段放縱的人生。二十歲時得知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但還是喜歡

喝酒、抽菸和吃海鮮。甚至對臺灣社會失望而曾計畫全家移民新加坡。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重創台灣,也震出蔡宗賢心中的愛。他感受到自己的心態開始轉

變。在慈濟大學看到大體老師的無私捨身,讓他回想到以前求學時,解剖課程裏關心的只是

骨頭、血管、肌肉、神經,在慈濟,他看到醫療之下那種對生命的尊重。慚愧之餘,他更積

極參與人醫會付出的行動力量。

許多志工都形容蔡宗賢醫師像是「搭直升機」一樣,每次義診幾乎都有他的身影。行動不便

的他,提著他口腔義診專用、可以容納鹵素燈、機頭等牙科基本配備的「○○七手提箱」全

臺走透透。此外,他參與南亞大海嘯、四川地震等義診、發放,甚至到菲律賓協助蓋屋。蔡

醫師說:「平常自己在診所看病人,不到十個就覺得很累(因有肝硬化),還需睡午覺。到海

外義診時,為數十位病患治療,整天下來卻一點都不累。」

Page 28: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8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In-Depth Profile不請之師

不請之師In-Depth Profile

有時候遇到重大災難或機動的任務,蔡醫師常常就寫一張紙條貼在

門口就出門。從二ΟΟ四年起的「後山巡迴醫療」計畫從不間斷,

就算颱風來臨前夕,只要火車不停駛,他就一定赴約。他從未向醫

院領取任何薪水,還自掏腰包親自打「精力湯」照顧同仁。「參加

義診時,才慢慢學習到什麼是富有,發現隨時隨地能去幫助別人、

隨時隨地去祝福別人的人,我覺得這樣的人最富有。」

「我常覺得自己很有福氣。」父親也是大體老師的蔡醫師,希望自

己也能成為大體老師,他曾與妻子王緯華曾約定,慈濟世界就是他

們下輩子見面的「老地方」。蔡宗賢醫師把自己殘缺的腳當作生命

的貴人,意外比別人看到更多不同的人生風景。

證嚴上人感慨不捨中,期勉大眾:「人世間長短,很難自我預測,

也很難自我把握,但是他的寬度,已經拓得很寬,不管是斯里蘭

卡、印尼、菲律賓、大陸,他都來去自如;曾經看過人間的疾苦,

發揮他的愛心,沒有困難可以難倒他。看這樣的路他也要走,這樣

的山他也要爬,這樣辛苦,上山、下海、下鄉,都少不了他;這不

是去遊山玩水,是去義診,到窮困的國家、到有災難的地方、到窮

鄉僻壤,這是多麼亮麗的人生!」

1958年出生

1986年開業

1999年加入慈濟志工

2003年受證慈濟委員

簡歷

參考資料/450期《慈濟月刊》〈鍾愛不只一生〉,撰文/凃妙沂。大愛新聞。

蔡宗賢醫師小檔案

陽明大學牙醫學士

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師

英仁牙醫診所院長

玉里慈濟醫院牙醫師

慈濟人醫會志工

Page 29: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29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Clippings of Joy歡喜拾影

歡喜拾影Clippings of Joy

▌文:趙水源、鍾文英 圖:周幸弘

行李藏法寶素食好料暖心田

「清潭師兄,早!這次又帶什麼好料來

了!」身材高壯的呂清潭師兄以彌勒佛般

的笑容招呼著大家,香積組師姊好奇問

道。26日清晨陽光初乍,藍天白雲的身

影陸續出現在高雄火車站月台,準備前

往花蓮靜思堂。

「清潭師兄,你怎麼拖著旅行箱來廚

房?」有人問。

只見他一面忙著打開行李箱,拿出哇沙

米、脆酥粉、蒟蒻粉、橄欖等調味料。

第一次承擔「國際慈濟人醫年會」主廚

的他,已做好了萬全準備。「這些都是

從高雄帶來的,有時臨時要用買不到,

自己帶來比較安心啦!」

這次香積組共有二十六位工作人員,中

午過後,十五位組員先來報到。剛報

到、腳步卻沒停歇,有的人趕緊清洗碗

盤,有人細心檢視桌上裝惜福水的小茶

壺,各司其職很快地完成第一階段任

務。

呂清潭說,現在靜思堂有中央廚房,目前只

是做協助及配合的工作,主要的還是著重在

9/30中秋晚會的餐點。晚會預計準備七道

菜餚,為體貼來自東南亞學員,他的第一道

菜,居然是「臭臭鍋」。接著要上的菜是

「黃金素塊」、「烤香素鰻」……。到底還有

多少美味料理,過兩天答案就會揭曉。但針

對學員來自十九國各自不同的飲食習慣,香

積組有信心做出一道道色、香、味具全的素

食料理,更要讓遠歸的學員有家的感覺。

Page 30: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30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Clippings of Joy歡喜拾影

歡喜拾影Clippings of Joy

▌文:鍾文英 圖:周幸弘

把握當下付出的幸福

「這個棉被應該要這樣折……」擔任2012年全球慈濟人寮房八樓樓長的楊紅嬪,面

對在家從沒裝過被套黃莉瑋,一遍遍不厭

其煩地指導著。曾經被醫師告知生命所剩

無多的她,現在更能體會把握付出當下的

幸福。

來自高雄鳳山區的楊紅嬪,今年五十七

歲,2006年受證後,除了醫療志工外,

每逢花蓮靜思堂有營隊,她總是積極主動

承擔繁瑣的寮房工作,耐心指導新進加入

的志工,很難看得出來,她是曾經被醫生

宣判過死刑的癌症患者。

楊紅嬪原是澳門人,廿幾年前,舉家移居

台灣,先生長年在大陸做生意,三名子女

是她的生活重心,就在她天真地以為,可

以從此過著安穩的生活時,卻不意發現,

吃東西時常會梗到喉嚨,學護理的女兒驚

覺不對提醒她到醫院檢查。

「妳只剩兩年半的生命了!」醫師宣佈她

罹患食道癌。原本還不以為意的楊紅嬪,

聞言有如晴天霹靂,卻哭不出來。遵照

醫生指示接受治療之餘,她原想利用剩餘

的時間到各地遊覽,好好享受人生。在偶

然機會,收到一本結緣的慈濟月刋,看到

證嚴上人「把握當下,做就對了!」幾個

字,頓時如當頭棒喝,生命在轉念間重新

被定位,她的人生從此不一樣。

在養病的三、四年當中,楊紅嬪在全家人

支持下,偶爾參與慈濟活動,追踨病情的

第五年,醫生告訴她:「妳畢業了。」 她感恩上人開啟她的另一個生命,2004年,

楊紅嬪決定全心投入醫療志工,跟病友分

享她的抗癌心路歷程,付出讓她更樂觀開

朗。

Page 31: TI 人醫快報 M A - tzuchi.org.t · 9/28/2012  · 小的開始累積到現在。「所以,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那怕一滴水也可以匯合起來,有 如大海的水。」

31

Past and Present - Change and the Unchanged 傳統現代 變與不變

September 2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TIM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Clippings of Joy歡喜拾影

歡喜拾影Clippings of Joy

2012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包含台灣在內,有來自全

球十九個國家共526位學員齊集花蓮,楊紅嬪師姊的

身影穿梭寮房,尤其,今年報名踴躍,加上工作人員

的住宿,寮房共須準備一千兩百床的上被及墊被,工

作更加沈重,她的笑容從沒有停,而是努力的付出,

把握幸福的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