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黄银香 主编

yÑ[fQúrHy> LeYb g/QúrHN- Ã  · yÑ[fQúrHy> LeYb g/QúrHN-_Ã . 桂西民族歌曲选. ii 基本创作方法,而且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本书是编委会全体成员集体劳动的成果。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黄银香 主编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内 容 简 介

本书分为两篇、七章,介绍了广西壮族、瑶族、毛南族、苗族等民族

的民族文化及代表性的歌曲,另外,选取了巴马本土原创歌曲 13 例,经典

民族歌曲 11 例,另有 3 例学校校歌。

本书可作为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旅游类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

作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爱好者的读物。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桂西民族歌曲选 / 黄银香主编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ISBN  978-7-03-054253-3

 Ⅰ. ①桂… Ⅱ. ①黄… Ⅲ. ①少数民族 - 民歌 - 歌曲 - 广西 - 选集 

Ⅳ. ① J642.2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7)第 209406 号

责任编辑:王 彦 许艳玲 / 责任校对:刘玉靖 责任印制:吕春珉 / 封面设计:东方人华

内 容 简 介

本书分为钢琴基本技能技巧和少儿歌曲简易伴奏上下两篇。上篇

14单元共31课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钢琴的基本常识、弹奏的基本要

点、断音奏法、连音奏法等内容,每种大小调按曲目的难度分为两课。

下篇是少儿歌曲简易伴奏编配,分为9单元共13课的教学内容。本部

分从伴奏音型、和弦编配入手,依次安排了大调、小调柱式伴奏音型、半

分解伴奏音型等内容,每课练习都有和弦连接、音型练习及大量的弹唱

练习。

本书适合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的本、专科阶段的在校

大学生以及希望学习钢琴技能的“零基础”的有志人士。

 图书在版编目(犆犐犘)数据

 实用钢琴基础教程/杨秡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ISBN9787030313560

 Ⅰ.①实… Ⅱ.①杨… Ⅲ.①钢琴演奏教材 Ⅳ.①J624.1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04823号

责任编辑:王 彦/责任校对:耿 耘责任印制:张克忠/封面设计:耕者设计工作室

中国科学院印刷厂印刷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2011年6月第 一 版 开本:889×11941/16

2011年6月第一次印刷 印张:141/4

印数:1—3000   字数:461000

定价:29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

销售部电话01062134988 编辑部电话010621389788208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4030229;01064034315;13501151303

出版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16 号

邮政编码:100717http://www.sciencep.com

            印刷

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2017 年 10 月第 一 版  开本:787×1092 1/16

2017 年 10 月第一次印刷  印张:4  1/2

字数:90 000

定价:25.00 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  〉)

销售部电话 010-62136230 编辑部电话 010-62130750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4030229;010-64034315;13501151303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 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

校本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

主  任 黄正杰

副 主 任 唐旭国

编  委 黄德英 蓝必亮 苏正松 范治宏 覃小兵 陆英明

本书编写人员

主  编 黄银香 

副 主 编 覃 波 韦荣军

参编人员 蒙现霄 黄宏勋 黄 海 覃柯翔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前  言

乡土音乐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财富的具体体现,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

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学习乡土音乐,会唱自己家乡的

民族歌曲,可以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乡土音乐进校园,一方面

能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并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这就是我们编写校

本教材《桂西民族歌曲选》的缘由。

书名中“桂西”是指河池、百色、崇左三市下辖的约 30 个县市区。所选歌曲主要

来源于这个区域范围内。此外,也选取了武鸣、马山、富川、三江等县的少量歌曲。

本书是我校校本教材研发的一项新成果,它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科研兴校”理念

所催生的产儿。它的产生,为学子们传承乡土音乐文化、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素养、

提升精神境界打开了一扇令人兴奋的窗口。透过这一窗口,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姿的桂

西民族歌曲,领略到桂西各民族独特的声音、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心灵,在受到艺术

熏陶和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的民族自信心,从而为

民族的富强和兴旺而拼搏上进、奋发有为。这是编写教材最为核心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校不遗余力地投入教材编写工作。教材编撰之初,学校安

排覃波、龙宝华等 10 位教师分别到东兰、巴马、凤山、都安、大化、环江、马山、那坡、

武鸣等县市区开展采风活动,在各地文化部门、旅游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收集了大量

散布于民间的乡土音乐素材。后期,音乐组黄银香、韦荣军、蒙现霄、黄宏勋、黄海 5

位老师对素材进行听音、记谱、填词、标注等工作,始完成教材初稿。

本书分为民族特色和案例欣赏两篇,包括壮族、瑶族、毛南族、其他民族、本土

原创歌曲、经典撷萃、校歌欣赏七章。前四章为采风素材整理而成,曲调保留了原

作品的乡土韵味,歌曲基本以和少数民族语谐音的汉字记词,并简述歌曲产生的背

景、表达的主要含义,以方便非本民族的读者了解歌曲,学唱歌曲。第五、第六章

是广为传唱的反映广西各民族人民生活情感的歌曲,收入本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

增加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汉语歌曲,丰富教材内容,让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当地民

歌,学唱当地民歌,传播当地民歌,做民族文化的使者。

真诚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但学到当地的民族歌曲,掌握演唱技巧,了解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ii

基本创作方法,而且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本书是编委会全体成员集体劳动的成果。在采风和编撰的过程中,得到了各方

人士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广西三月三杂志社总编、译审、广西壮族山歌王、广

西山歌学会会长覃祥周先生在武鸣灵水歌场接见了采访组,并对采风和编写工作提

出了宝贵意见。对此,我们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

指正。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目  录

民族特色篇

第一章 壮族………………………………………………………………………………… 1

  现在生活多美好………………………………………………………………………… 4

  人才从我这里出………………………………………………………………………… 4

  三月三里赛山歌………………………………………………………………………… 5

  吹开大地万朵花………………………………………………………………………… 6

  热情尽在美酒中………………………………………………………………………… 7

  歌酒迎客到家来………………………………………………………………………… 7

  新年祝福歌……………………………………………………………………………… 8

第二章 瑶族……………………………………………………………………………… 11

  迎宾歌………………………………………………………………………………… 12

  梵陀…………………………………………………………………………………… 12

  瑶家是个好地方……………………………………………………………………… 13

  瑶家米酒迎你来……………………………………………………………………… 13

  幸福万山里…………………………………………………………………………… 14

  富川美………………………………………………………………………………… 16

  瑶寨人民欢迎你……………………………………………………………………… 17

第三章 毛南族…………………………………………………………………………… 18

  柳朗咧………………………………………………………………………………… 18

  欢歌…………………………………………………………………………………… 19

  求神歌………………………………………………………………………………… 19

第四章 其他民族………………………………………………………………………… 20

  唱嘟哒………………………………………………………………………………… 21

  花开两朵共条根……………………………………………………………………… 22

  惠民恩情永不忘……………………………………………………………………… 22

  歌不断,情不移……………………………………………………………………… 23

  长相思………………………………………………………………………………… 24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iv

案例欣赏篇

第五章 本土原创歌曲…………………………………………………………………… 27

  长寿老人……………………………………………………………………………… 27

  盘阳河里沐浴欢……………………………………………………………………… 28

  红色热土……………………………………………………………………………… 29

  红水河之恋…………………………………………………………………………… 30

  蓝衣壮情歌…………………………………………………………………………… 31

  最美不过花竹帽……………………………………………………………………… 33

  东兰好地方…………………………………………………………………………… 35

  中国东兰美…………………………………………………………………………… 37

  人活百岁也平常……………………………………………………………………… 38

  风物还是东兰好……………………………………………………………………… 39

  长寿之乡令人神往…………………………………………………………………… 40

  长乐赞歌……………………………………………………………………………… 42

  讲台上的你…………………………………………………………………………… 43

第六章 经典撷萃………………………………………………………………………… 44

  爱我中华……………………………………………………………………………… 44

  心想唱歌就唱歌……………………………………………………………………… 45

  山歌好比春江水……………………………………………………………………… 46

  只有山歌敬亲人……………………………………………………………………… 47

  壮锦献给毛主席……………………………………………………………………… 47

  世上哪见树缠藤……………………………………………………………………… 49

  什么结子高又高……………………………………………………………………… 50

  大地飞歌……………………………………………………………………………… 50

  赶圩归来啊哩哩……………………………………………………………………… 52

  山歌牵出月亮来……………………………………………………………………… 53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 54

第七章 校歌欣赏………………………………………………………………………… 56

  巴马民族师范校歌…………………………………………………………………… 56

  要做旅游业的时代骄子……………………………………………………………… 58

  金色的凤凰展翅飞翔………………………………………………………………… 59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民族特色篇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第一章 壮  族

壮族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南方,范围东起广

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

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据 2010 年第六次人

口普查统计,全国壮族人口为 1692.64 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 1444.85 万人,占壮

族总人口的 85.36%,主要聚居于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

贵港市、防城港市等地,全区均有分布。云南省壮族人口为 121.5 万人,大部分聚居于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贵

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均有 5000~20000 的壮族居

民。壮族居住地基本上连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族、瑶族、苗族、

侗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等杂居。

壮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世居民族。据《广西大百科全书》记载,在四五万年前

的旧石器时代就已有壮族先民在广西地区生息繁衍,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属南方百

越族群中西瓯、骆越支系,东汉以后代而起之的是乌浒、俚、僚等称谓,宋元之后,

开始出现撞或僮、俍、土等名称,壮族开始从俚僚族群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民族共

同体。根据分布地区和支系的区别,壮族中有布壮、布蛮、布侬、布越、布雅依、布傣、

布沙、布僚、布曼、布陇、布偏等多种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

僮族,1965 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把僮族改为壮族。壮族主要传统节日有铜鼓节、

蚂拐节、三月三歌节等。

歌文化作为壮族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至汉

代刘向《说苑》所载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越人船女唱给楚王子听的《越人歌》。唱歌

在壮族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反映了壮族的生存繁衍情况,记录并传承

着壮族的文化习俗。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心理造就了壮族人“自幼习

歌”“倚歌择偶”的习俗,可以说,壮族人在婚丧嫁娶、节祭庆典等生活场景中无处不歌。

《广西大百科全书》记述,壮族歌谣除了具备汉族诗歌通常所具备的样式、句式、韵

律等一般结构外,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成为风格独特的歌唱文学。

其主要特点是:①歌体样式繁多。有短歌、长歌、散歌、套歌、组歌、排歌,有叙事、抒

情等歌体,从句型上分有五言、七言、十言和长短句等,句式有两行、四行、八行、十二

行等多种结构,还有章法迥异的勒脚歌。②韵律连环相扣。壮族传统歌谣的韵律结构形式,

是以下句的“腰”即中间字韵与上句的“脚”即末字的声韵相押,以至形成了上下连环相

扣和一首多韵的歌体,习称腰脚韵。③语言鲜活生动、妙趣横生。壮族歌谣为表达思想、

抒发感情的口头创作,语言精练,情趣盎然。④创意独具匠心,真善美形象突出。壮族

民歌的艺术特色集中表现在其所创造的各种活灵活现、刚健清新的艺术形象中。

随着社会发展,壮族人民生活方式、习惯不断改变,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改变一度压缩了壮族歌谣的生存空间,使其传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进入 21世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4

纪以后,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

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中国梦”的语境下更明确

提出了“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壮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其追求更高

的精神文化生活。所有这一切都为壮族歌谣的创新式传承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壮族

歌谣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现撷取几首脍炙人口的壮族歌谣,供读者朋友欣赏。

歌曲来源:东兰县武篆东里一带(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的故乡)。

歌曲大意:现在的生活多美好,男女老少笑哈哈。革命胜利,人民当家做主,歌颂

美好幸福的生活。

歌曲简析:第一乐句为极强体现地方特色的衬词,起到吆喝的作用 ;接着用两个乐

句来表达歌曲的意思 ;最后模仿人民群众的欢笑声作衬词特色收尾。

演唱提示:歌词有即兴性,可用当地壮族语言演唱,注意衬词气息的延长,声音保

持明亮、有张力。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民族特色篇

5

歌曲来源:主要在东兰县三石镇和武篆镇流传。

歌曲大意:不管当官有多大,全从我们这里出。东兰人民共富裕,走在各地出名堂。

歌曲简析:该曲歌词富有即兴性,四句为一反复,故为勒脚歌,歌词富有押韵性。

演唱提示:在歌曲一字多音的地方,注意词谱的准确性,用当地壮语演唱,歌词可

以根据场合需要有所变化。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6

歌曲来源: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

歌曲大意:三月花棉开,真好看,壮家赛山歌。穿着新衣服,真快乐,山歌赞家乡。

歌曲简析: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旋律优美、欢快,如

天籁之音。“三顿欢”是其中的一个曲调,发源地在古零镇安善村,这首《三月三里赛山歌》

采用“三顿欢”的曲调,歌词结构为“五三五六”句式。

演唱提示:用当地壮语演唱,注意突出主旋律的悠长。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民族特色篇

7

歌曲来源:武鸣县双桥、甘圩一带。

歌曲大意:自从召开十八大,改革力度大增加,中央政策现真理,吹开大地万朵花。

演唱提示:歌曲用武鸣壮语演唱,男声高亢、雄壮有力,女声柔美、抒情。

歌曲来源:百色那坡黑衣壮族山歌。

歌曲大意:欢迎各位远方的朋友,让我们对山歌传情谊吧,一杯美酒承安康,酒

到面前你莫推,天涯海角莫相忘。黑衣壮流行一句话 :“山歌年年泡酒喝,不醉酒来

也醉歌。”

歌曲简析:音乐风格热情、豪爽,歌词叙事性较强。

演唱提示:歌手可根据内容、情绪、环境和对象的需要自由编歌词,也可任意反复

回旋地演唱,使之有声有色,耐人寻味。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8

歌曲来源:田阳县坡洪镇古美村。

歌曲大意:三月太阳红艳艳,远方客人到田阳。歌飘香来水含笑,锦囊甜酒捧上场。

歌曲简析:“古美调”为田阳二声部民歌的代表,曲调因地“古美”而得名。《歌

酒迎客到家来》旋律婉转动听,具有较强的音乐张力,表现出壮族人民朴实、热情的性格。

演唱提示:用当地壮语演唱,要求声音高亢、嘹亮,注意速度的转变。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民族特色篇

9

歌曲来源:《新年祝福歌》是东兰壮族山歌“都邑调”。“都邑调”流行于东兰县红

水河下游的长乐、坡豪、大同、坡峨和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板升等地,这些地方古称“都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10

邑哨”或“都邑区”,所以,这个歌调就叫作“都邑调”。此外,这个歌调还流行于东

兰县的三石镇和武篆镇一带。

歌曲简析:其歌词讲究腰脚韵,即“脚腰脚脚腰”韵,唱时采用勒脚形式。一首歌

六句或八句,演唱时重复唱其中的四句。限于篇幅,《新年祝福歌》省略其重复的部分。

“都邑调”山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富于理想的情怀、明理识

规和横溢潇洒的歌才以及壮族风俗习惯,其技巧奇特,富于艺术感染力。

演唱提示:《新年祝福歌》是壮族人民新年交际的“见面礼”,常常在聚会迎新年时

演唱。练习时要使用壮语演唱,要体现出旋律柔和婉转、感情真挚、行如流水的特点。

另外,其中的休止符和前倚音、后倚音的表现也很重要,它是表现本歌特色的一个不

可忽略的方面,要注意得体地“卖腔”。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第二章 瑶  族

据历史文献记载,瑶族人民在原始社会时期就生活在黄河流域。在漫长的历史发

展长河中,由于部落、诸侯割据,战事连年不断,瑶民被迫逐步迁入中国南方及东南

亚国家,以游耕农业经济为主,形成了如今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此外,在

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也有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省,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也有分布,其中

湘南桂北所在的南岭西段地区为中国瑶族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

较典型的山地民族。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瑶族人口为 279.6万,其中广

西149.35万,湖南 71.32万,广东 27.63万,云南 21.99万,贵州 4.09万。广西有6 个瑶族

自治县和 48 个瑶族乡;湖南永州江永县瑶族人口占比 63.2%,为全国瑶族人口占比最高县;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34万,为全国之最,被誉为“神州瑶都”。

瑶族祖先为盘瓠,盘瓠娶帝喾的女儿三公主(汉族)为妻,是帝喾的女婿,黄帝(汉

族祖先)的玄孙女婿,三皇五帝中尧帝的妹夫。瑶族分布地区多属亚热带雨林气候区,

除了都安、大化、巴马等石山地区缺水外,一般都是溪流密布,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村寨坐落在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

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因生产方式、居住、服饰、

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茶山瑶”“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

山瑶”“勾蓝瑶”“清溪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别称。

瑶族的分支众多,语言差异大,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

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

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多通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瑶族民风淳朴且彪悍,瑶族人多长寿并在美容与医术方面有极高造诣。瑶族主要

传统节日有铜鼓节、祝著节、盘王节等。

瑶族歌谣按句式有七言、五言、长短句、曲牌体等 ;按曲调有香俚歌、呼伊歌、

蝴蝶歌、乐神歌、细话歌、过山音、飞溜飞、山歌等十多种 ;按题材内容分有唱叙开

天辟地、造人类、造万物,记叙民族起源和迁徙,诉说苦难生活,歌唱劳动,传授知识,

歌唱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瑶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

生活风貌。由于瑶族在历史上备受压迫、深受苦难,迁徙频繁、居住分散,在高山峻岭、

交通阻塞的环境里,为了与同族宗亲保持联系,流传着一种特殊的歌体——信歌。以

七言体的歌谣形式写成书信,起着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信息、求援互助的作用。

瑶族歌谣的传唱方式,主要是在民间宗教祭祀仪式、山野劳动生产、婚丧喜庆活

动和逢年过节摆歌堂场合聚会唱诵,表现形式大多采用直陈、比喻、对偶、排比、反

复、问答等艺术手法,体裁丰富多彩;句式格律主要有“联珠格”结构、古典曲词结构、

自由体结构三种。其中尤以“联珠格”结构最为独特严谨,前后句子珠冠蝉联,排比

齐整,连环相扣,后两句的开头重复前面末尾两句,层次递进,对偶句字数相等。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12

近年来,由于瑶族传统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一些精通汉语言文字的歌手

不断尝试着使瑶族民歌与汉字所表达的意思相统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一件

可喜可贺的事,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下文收录部分较

有代表性的瑶族歌曲,可从中体会浓厚的瑶族风情。

歌曲来源:巴马县东山乡番瑶民族山歌。

歌曲大意:今天是我们番瑶民族最大的节日“祝著节”(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是番

瑶民族祭拜始母密洛陀的日子,称“祝著节”),家家杀猪宰羊、蒸煮糯米饭、包粽子、

煮红鸡蛋……还有精彩的节目,如上刀山下火海、敲打铜鼓、唱歌跳舞等。请各位尊

贵的客人喝了我们的美酒,然后进寨观光游玩。

歌曲简析:番瑶人民欢庆节日、迎接客人时演唱的民族山歌,其音乐形象统一,旋

律起伏不大,流畅、委婉、动听,基本上是同声齐唱。

演唱提示:用当地方言演唱,情绪热情,音色统一。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民族特色篇

13

歌曲来源:巴马县东山乡。

歌曲大意:今天是好日子,今天是好的一天。我们可以吃饭了吗?不,还要等到父

母来了才吃。

歌曲简析:歌曲出自东山儿童传唱的歌谣,是祝著节那天(农历五月二十九),小

孩子拿父母给的鸡腿等上山去玩,开心的时候唱的。

歌曲来源:东兰县三弄瑶族乡。

歌曲大意:瑶家是个好地方,瑶家米酒美名扬。瑶哥瑶妹瑶家舞,欢迎游客到瑶乡。

歌曲简析:歌曲旋律悠扬,节奏鲜明易懂,装饰音多,极富地方特色。

演唱提示:用当地瑶语演唱,注意一字多音的连贯性。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14

歌曲来源:大化瑶族自治县。

歌曲大意:画眉声声传山寨,鼓声阵阵敲起来。阿妈煮锅小米饭,阿爸斟杯小米酒。

酒不醉人人自醉,杯杯米酒情满怀。喝杯瑶家土茅台,山歌如泉涌出来。

歌曲简析:该曲为“布努瑶”同胞在迎接客人时演唱的,表现出了瑶族人以酒待客,

不醉不休的热情。

演唱提示:用当地瑶语演唱,注意歌曲中领唱与合唱的交替部分,中间可以根据场

合需要加入一些独白,起到互动交流的作用。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民族特色篇

15

歌曲大意: 1. 今年是什么年?今岁是什么岁?  2. 我的天啊,我的地啊。

  1. 天不保佑啊,地不成全啊。  2. 天不照顾我,地不容纳我。

  1. 耶,过来听一句话,一句真诚的话。 2. 耶,生命到尽头,生命苦到头。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桂西民族歌曲选

16

永别了亲人啊,离开了大地啊,可惜命途多舛啊。自己过一生啊啦,可怜后人啊啦,

痛心我的孩啊。难过我的孩呀,遭难一辈子,跟不上人家,受苦一生啊。抬起头难啊啦,

家境贫寒啊啦。

感谢共产党,感恩在心里。为我们带来好时光,过上好生活。就算我们死去也要

感谢共产党,她让我们脱离穷苦。我们来唱歌,我们来跳舞,庆祝丰收多快乐。感谢

党中央,有了党中央,幸福千万代。

歌曲简析:这是一首都安布努瑶的歌曲,前半部分通过逝者口吻的诉说,反映旧社

会瑶族同胞穷苦的生活 ;后半部分歌颂共产党给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民族特色篇

17

歌曲来源:这是一首流传于富川县的“平地瑶”民歌。

歌曲大意:富川美啊富川美,蜡烛结心灯结彩。百花朵朵争春开,叠叠青山对笑脸。

流水欢歌迎客来,好酒杯杯敬客人。欢声笑语结情谊,来年花开客再来。

歌曲简析:该曲简单巧妙地运用了原生民歌自然而成的二声部与独特的大二度和

声,在丰富多彩的衬词中完美地诠释出富川瑶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及民族性格。

演唱提示:用当地方言演唱,衬词的演唱注意气息的自由性,音乐明亮、清晰。

歌曲来源:大化县七百弄乡。

歌曲大意:远方的朋友来做客,瑶寨人民欢迎你。初次见面敬酒一杯,我们有缘在

一起,在一起。

歌曲简析:此瑶歌流传于大化县七百弄乡,旋律优美动听,表现了瑶族人民质朴、

热情的性格。

演唱提示:用当地瑶族语言演唱,注意旋律的韵味。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第三章 毛 南 族

在汉文史稿中记载,从宋代开始,今广西环江县境内先后有“茆滩”、“茅滩”、“冒

南”等地名。这一带的居民被称为“毛难族”。20 世纪 80 年代改“毛难族”为“毛南族”。

毛南族从岭南古族群发展而来。据记载,今毛南族聚居的地区在唐贞观年间为思

恩县地,属岭南道环州管辖 ;宋代曾为抚水州属地 ;元代属庆远路管辖。明正德元年

思恩县改属河池州。清代,思恩县属庆远府。光绪年间,在毛南族聚居地区设置“毛

难甲”。“甲”之下划分上、中、下三“额”,“额”设“团总”。“额”之下又设“牌”,

设有“牌头”,一般管辖 10 户。

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南、中南、下南

乡一带,下南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

都安等县。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毛南族人口 10.12 万,广西有 6.56

万,贵州有 2.73 万,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 4.35 万人。毛南族传统节日主要有分龙节、

南瓜节、放鸟飞节。

民歌的格律,以“七言比”(即“比条”)为代表,每章四句,第二、三句末字押脚韵,

上句(单句)末字与下句(双句)中字或首字押腰韵或头韵。每篇三章,第一章为“母”,

第二、三章为“子”,第一章四句于第二、三章中分别各重复其两句,八句唱成三

章十二句(即一、二、三、四 ;五、六、一、二 ;七、八、三、四),这种重复唱

法称为“勒脚”。

唱歌是毛南族人最喜爱的文娱活动,民歌形式随编随唱,有昼夜连唱不停的才能。

毛南族民歌有多种形式和体裁,主要根据场合、内容、对象不同而定,最常见的是“比”、

“欢”和“排见”三种,至于曲调则有二三十种。毛南族称情歌为“比”,祝贺歌为“欢”,

歌手称为“近比”“近欢”。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民族特色篇

19

歌曲来源:环江县上南镇一带。

歌曲大意:贵客走进我村寨,男女老少齐开怀。我们身居偏僻地,欢迎你们今到来。

歌曲简析:“柳朗咧”为毛南族最为典型的山歌调,曲调优美动听,旋律清新流畅。

歌曲为混合拍子,三句式,用毛南语演唱。“柳朗咧”等衬词烘托出毛南族人民的真诚

与好客。

演唱提示:歌曲可忽略强弱的力度对比 ;力求使歌声连贯、圆润,情感自然。

歌曲来源:环江县上南、下南一带。

歌曲大意:亲朋到,喜相临。云祥瑞,花芬芳。恭贺新婚似蜜糖。

歌曲简析:这类山歌多用于喜庆场合,随后唱“七字”山歌,这种唱法是毛南族特

有的娱乐方式。“欢”常用来做开头曲,就像是序曲,一般为婚宴的头场,较一般山歌

容易上口。歌曲同样用毛南语演唱,乐曲为一句式,羽调式,中间渗透着大调式的特点。

演唱提示:掌握急吸急呼的歌唱呼吸方法 ;练唱时,速度不宜过快,并注意旋律的

起伏 ;练唱时应有活泼、欢快的情趣。

歌曲来源:环江县上南。

歌曲大意:银花南面开,金花北面来。二花合一起,像酒敬神台。

歌曲简析:一领一合是毛南二部山歌的典型代表,不长的句式,一气呵成的旋律,

使人听起来倍感亲切,印象深刻。

演唱提示:可采用缓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声音连贯;

二声部注意音准和谐,和声整洁。

科学出版社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k.cn

第四章 其 他 民 族

广西的少数民族除了壮族、瑶族、毛南族外,还有苗族、侗族等。

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苗族人口为 942.6 万,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居第四

位,其中贵州 396.84 万,湖南 206.04 万,云南 120.27 万,重庆 48.27 万,广西 47.55 万。

广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四个自治县,其余则散居于资源、西林、

融安、南宁、都安,环江、田林、来宾、那坡等县(自治县)境内。广西苗族自称

“木”“蒙”“达吉”,他称有“偏苗”“白苗”“红苗”“花苗”“清水苗”“栽羌苗”“草苗”等。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

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

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败

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轩

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才安定下来,

而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至今苗族

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

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

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

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

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 :湘西、黔东和川黔滇。由于苗族与汉族长

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苗年、拉鼓节、

芦笙节、斗马节、跳坡节等。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歌谣特点鲜明,歌词字句排列整齐,结构严谨,大都是

七字四句式,也有少部分是三字一句和七字一句相间隔的。演唱形式有个人独唱、两

人相伴齐唱、多人合唱等,喜欢采用轮回问答式咏唱,或叙事,或猜谜,节奏顿挫缓和,

音调绵长微弱。音乐曲调多为清亮、高亢、委婉,唱时鼻音浓重是苗族歌谣的一大特

点。苗族民歌曲调以前短后长的节奏为主,一般可分为高腔调和平腔调两类。高腔调

多在野外以真假音结合演唱,曲调高亢远阔,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性较强,能且歌且舞,

多用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爱情等山歌类民歌的吟唱。平腔调曲调低沉,旋律起伏

不大,音域一般在八度以内起伏,节奏缓慢自由,抒情绵长,顿挫的地方很多,顿挫

的音调绵长微弱,余音不绝如缕,唱完一首歌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多用于礼俗、婚俗、

祭祀等风俗类民歌的吟唱。苗族歌谣质朴清新,委婉含蓄,感情饱满,寓意深刻,大

量使用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浪漫主义色彩特别浓郁。内容方面,苗族民歌涵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