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厦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 盾为例 姓名:兰其寿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郑楚 20070501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厦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

盾为例

姓名:兰其寿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郑楚

20070501

Page 2: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当下中国日益卷入全球化的经济系统,都市作为中国社会结构构成的一极,

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辐射功能越来越明显,都市的生活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崇

尚。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都市叙事文本不断膨胀,都市文学研究得到学界越

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都市文本也被重新发掘,为中国当下的都

市文学文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都市"这一意象从“五四"时期开始,经

由30年代左翼、京派、海派三者不同角度的描述,加上40年代国统区通俗文

学作家的都市叙述,构成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一条发展脉络,可以说,“都市"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叙事构成要素。对于京派、海派(这里指30年代的

新感觉派),还有40年代的新“海派’’关于都市的创作,学界研究得比较多,

也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于左翼作家的都市小说,长期以来,学界缺乏研究

的热心和激情,研究也不够深入。这一方面与左翼作家自身的都市题材小说创

作风格有关;另一方面,因为左翼文学政治化倾向的鲜明性,学界对左翼文学

进行研究定性时不可避免地牵涉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长期以来,对这两者之

间的关系,要么是就“政治"而谈政治,要么是生搬硬套,将两者绝对化为非

此即彼的敌对范畴,造成对左翼文学评价失之客观,甚至造成误读。本文不准

备论述左翼文学整体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而是拟选取左翼的几位代表作家(蒋

光慈、丁玲、茅盾)的都市小说文本,通过他们的都市文本和非都市文本的纵

向比较以及和同时期新感觉派作家都市小说文本的横向比较,在文本解读的基

础上,分析它们的都市小说的人物类型、风格特征和叙事模式,试图借此透视

左翼都市小说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意识形态话语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品

质,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这种特质,或可作为当下都市小说研究的一种补充。

此乃本文的主旨所在,笔者的愿望也即在于此!

关键词:左翼;都市小说;意识形态;特质

Page 3: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ABSTRACT

China is being involved in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day by day.As one part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hina,the city’S radioactive function to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society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and the metropolis life style is being

advocating by more and more people.In such background,the narrative texts of

contemporary metropolis themes have unceasingly inflated,the metropolis literature

research obtain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academic world,and metropolis texts in

the history of modem Chinese literature are also reexcavated,which provide a lot of

good materials for the research of present metropolis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China.

The image of‘‘metropolis’’starts from the‘‘May 4th’’period and constitutes the

development vein of Chinese modem metropolis literature,by way of descriptions in

different angles from the left wings,the Beijing School,the Shanghai School in

1930’S,adding metropolis narration of the popular literature writers in

KMT-controlled area in 1940’S.It锄be said that the“metropolis”is a important

integrant part of Chinese modem literature narrates.There are a lot of in—depth

researches on the Beijing School and Shanghai School(here refers to the New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Left-wing writers need more researches,

because it is short of passion in academic world for a long time.It is partly related to

the creation style of 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Left—wing writers,and partly because

of the way to determining the nature of Left-wing literature by most of the

academicians,in which the academicians ate accustomed to relate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to politics by reason of its sharp politicized tendency.For a long time,

however,on the proble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people used

to discussing politics just on“politics”itself,or mechanically make them to be in

opposition,which results into not—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even misunderstanding

on Left-wing literature.This paper does nOt discuss the issu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hole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politics,but focuses on the metropolis

n

Page 4: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ABSTRACT

novels of some Left-wing writers,such as Jiang Guangci,Ding ling,and Mao dun,

and compare them to not-metropolis texts and the New feeling text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s’categories,characteristic style and narrative patterns of them,based on

text analysis.On this basis,this paper insights into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ft·wing’S metropolis novel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late 1920s and early 1930s,and analyz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ulture.It would be some kind of supplement to present

studies on metropolis novels.T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Key words:Ideology:Left-wing:Metropolis Novels: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II

Page 5: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荸蔓毳

加7年,月谚日

Page 6: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f1A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门大

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

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

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

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4”)

日期:w一年朋埸日f

日期幺妒7年乒厚搿日_,

Page 7: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前言

前言

2005年6月26至27日,“中国当代都市文学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催生的都市文学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有的评

论家认为“由于乡土文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趋向,乡土的价值观念

和审美意识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主流文学的创作和评论体系,因此中国当

代文学的创作和评论仍然严重缺乏‘都市经验’。’’;而有的评论家则指出:“随

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越来越成为广泛的社会主潮,而都市文学也

必将从以往的边缘地位一跃成为文学主流,文学界应该对此加以思考。’’笔者无

意对这种分歧妄加评论,只是觉得这种对于都市文学关注的热情与角度是值得思

考的:20世纪中国文学是以乡土文学为主流传统的文学,都市文学除了在某一

特定阶段、特定地域得到长足发展之外,基本上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即使是这些

有长足发展的都市文学作品在80年代以前的文学史中也甚少被提及,或者有提

及也是用其他的评介角度而非文学的角度加以评价,直到新时期文学,中国现代

文学史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都市文学才“重见天日":一批被忽略、被遮蔽的

作家、作品,如新感觉派作家作品、沈从文、张爱玲等被重新写入文学史,这对

当代都市文学的发展无疑具有某种促进作用。那么,作为这一支都市文学中非常

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左翼都市小说,在当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笔者在本

文中将主要就这个问题,在时下都市文明发展的新视界下,重新审视左翼都市小

说中的都市元素或者都市叙事,试图厘清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政治联系最为

紧密的文学流派的都市小说创作的特殊品质,从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两个角度对

它进行分析,尽力还原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真实和历史存在真实,更客观、更合

理地对左翼都市小说进行评价,以期作为此项研究的补充,此乃本文的主旨所在,

笔者的愿望也即在于此!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的基本架构如下:第一章首先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做

一个基本的梳理,结合“左翼’’的意识形态特征,阐述“左翼"“革命"话语的

形成过程;第二章延续第一章的思路,试图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审视左翼都市小说

创作,也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二是左翼政治文化的

具体表现;第三章进入具体的分析阶段,通过具体文本的分析、比较,说明左翼

。1

Page 8: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都市小说叙事与新感觉派小说叙事的异同,在对比中突出左翼都市小说的人物和

风格特色;第四章在第三章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左翼都市小说叙事进

行概括,得出三种模式;第五章从历史的语境出发,结合革命文学的倡兴与“革

命"话语的形成,从意识形态角度对上述三种模式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

在文学与政治的两极中寻求一种中介——政治文化,从政治文化视角切入左翼都

市小说文本,正视当时文学生产的特殊政治背景,以期最大限度地接近当时历史

的真实和该时段文学的本质特征,从而透过文本的叙事对左翼都市小说中所反映

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类型都市小说的特异品质做出更清晰、明确的观照。

另外,我还要对本文的一些概念事先做出界定:1、左翼都市小说;2、叙事

模式;3、左翼都市小说的特质。首先本文在左翼都市小说的概念、范围界定上,

不以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为标准,而是以作家的身份为依据,即从1927年

前后开始,革命作家包括早期普罗文学作家们所作的都市题材小说。对于“都市

小说"这个概念,一般意义的理解是把它作为“按题材分类的文学类型",与“乡

土小说”相对应。有的论者认为,在界定“都市小说"的概念时,由于各自所选

择的参照物不同,对“都市小说”的理解很容易产生歧义,因而导致不同的划分

标准,但是从广义而言,还是可以做出一个界定,那就是“具有较为鲜明的都市

地域特色和较为鲜明的都市文化意识"n1的小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左翼都市小

说是指具有较为鲜明的左翼都市地域特色(主要指上海)和左翼都市文化意识的

左翼小说。事实上,左翼都市小说是海派文学的重要一支,三十年代海派文学存

在两种传统:一种是以新感觉派作家为代表的侧重表现都市繁华与糜烂同体共生

性的都市文化传统;另一种就是以左翼都市小说作家为代表的侧重对现代上海都

市文化进行阶级分野和人道主义批判的传统,这两种传统,用陈思和先生的话说,

就是“突出现代性的传统’’和“突出批判性的传统"。口1由此看来,左翼都市小

说就是指围绕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以左翼文化立场对现代上海都市文化所具有

的繁华与糜烂同体共生性进行阶级的分析和人道主义批判而展开的小说创作。其

次,何谓“叙事模式"?本文的“叙事"更大意义上指的是一种小说的表述方法,

是小说家表现社会与人生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叙事”,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

小说模式,从而反映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思想文化动态和人生形式。

有鉴于此,本文从都市叙事文本出发,将左翼都市小说的叙事模式大致分为普罗

2

Page 9: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小说的“革命加恋爱"模式、丁玲小说的个人叙事向群体叙事的转变模式和茅盾

小说的社会剖析模式。第三,关于左翼都市小说的特质问题。从这个概念的外延

来看,这个“特质"是左翼都市小说相对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都市小说而言的,

其实主要指的就是“京派"和新感觉派,鉴于风格的巨大差异,本文没有涉及“京

派”的都市小说,而是选取了与左翼都市小说一样兴起于上海,但风格殊异的新

感觉派都市小说来进行比较,我想,这样的对比应该更具科学性和可比性。从这

个概念的内涵方面来说,左翼都市小说的特质是本文最终所要阐释的问题。笔者

认为,左翼都市小说之所以能够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市小说创作中独特的

一支而存在于文学史的叙述中,正是因为它独特的“政治化”特征,这种“政治

化"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小说的人物类型、风格特征和叙事模式上,这独特的“政

治化"特征正是左翼都市小说区别于其他类型都市小说的特质之所在1

3

Page 10: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第一章意识形态与左翼革命话语的形成

在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学都无法完

全与意识形态绝缘。那么,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二十世纪初中

国社会寻求富国强民、救亡图存道路的努力实践结合在一起,最终如何会具体演

化为对“革命"的崇拜,从而形成左翼“革命"话语?这是本章所要首先讨论的

问题。

第一节何谓“意识形态力

意识形态概念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对它的阐释也是纷繁复杂的。它的起

源、发展及变化的线索,不是本章所能容纳、也不是本章的主旨,所以,本章拟

选取与左翼都市小说叙事相关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大略的概括。

何谓“意识形态”?“撒姆纳(Colin Sumner)曾经归纳出10种意识形态

定义:“(1)指基于虚假意识的信仰体系,虚假意识的根源在于阶级利益。(2)

指基于乌托邦幻想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乌托邦幻想的根源在于个人旨趣。(3)指

根据事物的表征而形成的错误观念。(4)指任何系统化、体系化、标准化、制度

化的思想体系。(5)指基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而形成的思想意识。(6)

指排斥理论探索而以为追求实用性的不科学的信念(如民间迷信)。(7)指人们

在其无意识中幻想出来的与现实世界的种种关系。(8)指思想领域中的各种阶级

斗争活动。(9)指具有政治意味和政治效果的社会实践活动。(10>指一种独特

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凭此生存于社会整体之内,并切身感受自己与整体之间的

关系,感受社会的‘真实’状况"。除此之外,约翰·斯托雷(John Storey)在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入门》一书中也谈了意识形态的五种定义:“(1)意识形

态指由特定的人群团体阐明的,由一系列观念构成的系统整体。如政党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意味着伪饰(masking)、扭曲(distortion)和藏匿(concealment)。

这个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是由马克思首创的。其核心概念是‘虚假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它提供的有关现实的意象是被完全扭曲了的。如‘资本主义意

识形态’,就是如此。(3)第三个定义依赖于第二个定义,指‘意识形态形式’

4

Page 11: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一章意识形态与左翼革命话语的形成

(ideological forms)。(4)第四个定义来自阿尔都塞。在阿尔都塞那里,意识

形态是一种物质实践(material practice)。某种仪式(rituals)和实践

(practices)把我们固定在某个社会秩序之内。这一秩序的标志是身份、财富

和权力的不平等。(5)第五个定义是由罗兰·巴特(Roland Bathers)提供的。

在巴特看来,意识形态指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目的在于限制、固定和派生新的内

涵(connotations)。这种内涵通常把无意识意义(unconscious meaning)赋予

其他文本和实践。"口Ⅲ旧

众多的定义赋予“意识形态"这一术语过多也过于复杂的内涵。考其源流,

“意识形态”一词的正式提出是由法国18世纪末的启蒙思想家特拉西在认识论

意义上提出的,在特拉西那里,意识形态只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指的是“唤醒心

智的哲学",在哲学认识论的范畴赋予其“观念科学"(science of ideas)的意

义,旨在“研究观念的起源与边界,认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等认识论中最为基本

的问题。"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情感热度慢慢减少,

直到马克思的出现,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在否定、贬义的意义上剖析

了“意识形态",他把“意识形态"归结为旨在维护某些特定团体利益的虚假意

识,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从而揭露其“认知上的虚假性和利益上的虚伪性"。

“意识形态的起源、虚假的意识形态性的意识的起源,显然是劳动分工的直接结

果,恰如全部的历史目的论也是围绕它旋转的那样川3mⅢ。马克思从探讨资本主

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意义上理解“意识形态",得出“意识形态”形成的两个动因:

“一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感觉上的被蒙蔽和不良的思维习惯,都是意识形态的重

要成因,这一点培根、费尔巴哈等人已经做过探讨;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偏好、

兴趣和利益也是意识形态的成因,而且是更为重要的成因,‘利令智昏’是对它

最为简明的概括。虚假意识、错误观念的社会学成因,是马克思的独特发现,它

构成了人类思想史和意识形态理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口m15’随着历史的演进,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里面,“意识形态"又充当怎样

的角色呢?这就不得不谈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意识形态"一词在列宁那里发生了历史性、革命性的变化,在列宁眼中,

“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对抗的有力工具,是“各个阶级用以武装自己的

思想武器"。按照阶级划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壁垒分明的:“资产阶级有资

5

Page 12: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依据阶级的特性,“意

识形态"的真假也由阶级决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卑劣的谎言,必假无疑;

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客观的真理,是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科学性的统一,它

既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又阐明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嘲∽7’这种意识形态观

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非常的大。中国近代历史是悲惨的历史,一部悲惨的中国

近代史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明白救亡图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先是向西方学

习,对外向美、英、法、德还有日本派遣了众多的留学生:对内废除科举制度,

兴办学校,西方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被大量地引入中国,他们“试图以思想革

命奠定政治革命的根基"。有的学者认为,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下,当时的思

想启蒙、文学革新等等也因此具有了救亡图存的性质:“在救亡图存的宏图大业

面前,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手段和工具,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牺牲也必须牺牲,一协

都微不足道,一切都实用化、理性化、手段化、工具化、社会化、政治化了。一

切的思想观念、文学艺术都成了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的自身

(‘本体’)和个体层面上的‘美悦作用’,而是取决于它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

度上发挥意识形态的功用。"b“M嘲

这文学的“意识形态功用"用文学的术语来讲就是强调文学的“认识作用"

和“教育作用”:文学要反映现实,指引社会前进的方向,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进行社会的动员,从而促成社会运动甚至革命来达到既定的政治目的。在这个意

义上说,“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是一部意识形态史",这意识形态作用于20世

纪上半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化约出一条主线:对革命的崇拜和实践!革命是为了

启蒙和救亡,它不仅包括思想革命,还包括政治革命、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这

就是意识形态在中国的演进过程。那么,它是如何具体化为“革命"话语渗透到

文学当中并使文学也发挥意识形态功用的呢?

第二节 左翼革命话语的形成

“革命"一词在中国古语中很早就存在,但“革命’’作为一种话语形态却是

在20世纪初的几年里面才出现。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兽皮治去毛日革’,

其中含有脱离、剧变和死亡之义;‘命’意谓生命、命运、天命等义。两字合成

‘革命’,是儒家学说中重要的政治话语,源出《易经》:‘天地革而四时成,汤、

6

Page 13: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一章意识形态与左翼革命话语的形成

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伽㈣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革命"

的基本含义是改朝换代、以武力推翻前朝,它更多的是与政治暴力联系在一起,

强调的是四时交替的自然顺序,天命和民心对于这种政治暴力行为的合法性界

定。而作为一种话语形态的现代意义上的“革命’’是由中国传统的l革命"的意

义和近代西方思想与西方“革命"概念相结合而产生的。“mD那么,近代西方思

想与西方革命概念又是如何阐释的呢?这包括“革命’’概念输入日本后的变化;

英、法两国的“双轮革命"模式两个方面。

英、法的“双轮革命”代表的是两种历史运动模式:“一种是政治体制的激

烈变革,包括暴力的颠覆;另一种是科技力量和社会改革的渐近过程。"跚㈣这

两种模式实际上就是代表“革命"和“改良"的两种道路。“革命"一词输入日

本后,与日本天皇“万世一系”的观念相结合,产生的不是中国式的用暴力实现

政权的更迭,而是一种“极端的忠于君主的观念",天皇是绝对的,具有神圣不

可动摇的地位,“随着日本本土意识的强化’’,革命话语与日本的本土“神道∥宗

教相结合,发生了革命语义的变异:“总的精神是在反对幕府专权的同时,主张

在天皇的领导下进行封建制度的改革。一革命的意义“并非仅指政权的激烈交替,

也指‘群治中一切万事万物莫不有’的‘淘汰’或‘变革埘。阅∞呐’

什么是“革命"?从上述观点来看,“革命’’一词在日本的含义更接近于改

良、改革,明治维新就是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楷模,革命并无鼓吹暴力颠覆现存政

权的成分,这样一种革命观经由梁启超的译介反传入中国,便与中国传统的“革

命"话语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与碰撞。然而,由于中国传统“革命”话语本身强大

的张力,“革命"话语“在大程度上遵循了自身文化的语言和思维的历史轨道,

尚未脱离传统暴力革命的语境”。H1㈣这样,在1905年《新民丛报》和《民报》

之间发生的“革命"与“改良”之争中反而进一步促成了传统意义上的“革命”

话语在新环境下的发展,“革命的意义首先被限定在政治范围,与暴力密切相联’’。

Hml删这“革命"与“改良"之争从深层来看,是广义革命与狭义革命定义的分

歧之争,是中国传统革命话语与经由西方反传入中国的近代革命话语之争,是“启

蒙"与“救亡"之争。梁启超在1904年写的《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中,将

革命分为广义和狭义:“革命之义有广狭。其最广者,则社会上一切无形有形之

事物所生之大变动者皆是也。其次广义,则政治上之异动与前此划然成一新时代

7

Page 14: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者,无论以平和得之以铁血得之皆是也。其狭义则专以武力向于中央政府者是

也。”嘲∽”他在革命的定义上倾向于“以和平方式促使包括政治以及更重要的社

会与文化思想的变革,即竭力使革命限定在非暴力的’’nml7’范围之内,也就是

广义的革命概念。他把狭义的革命当成大敌,也就是所谓“吾中国数千年来,惟

有狭义的革命,今之持极端革命论者,惟心醉狭义的革命。"“1㈣”由此可见,他

(包括后来的胡适)是站在改良的立场,在否定意义上使用“革命”的概念,而

革命派则在肯定意义上使用“革命"。在改良派看来,他们对革命是极力贬斥而

又深怀恐惧的,但革命又是难以抵抗的世界性潮流,“中国不及时改革,就难免

这种革命川∞伊¨’他们在否定意义上使用“革命’’正好以日本用“革命’’尊崇天皇

的权威相反,他们这么做,“其实意味着他们对清王朝法定性的怀疑,同时不自

觉地使清王朝失去了传统革命话语的权威性资源,因此堵塞了使‘革命’向‘改

良’转化和融合的可能性’’[4](P11-12),革命越来越走向中国政治体制激烈变动的方

向。这种“革命’’话语一旦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结合,在20世纪20年代的具体

历史文化和政治语境里,便形成了“左翼革命话语"。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

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声称:“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

动",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要素和暴力革命简单结合一起来。这样,政党

意识形态与大众革命的具体行动结合在一起,左翼“革命’’话语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的工农群众斗争实践中逐步确立并得以集中、完善,最终对随后文学的创作

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HM’

8

Page 15: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二章左翼政治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第二章左翼政治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意识形态对文学的介入,导致左翼文学包括左翼都市小说带上浓厚的政治色

彩,文学与政治交结在一起,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左翼文学的走向和风格,

在这两极中,政治明显处于强势地位,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更合理的理解,就

有必要选取这两者之外的另一个视角来思考,“政治文化"作为文学和政治的中

介和桥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角度。但我们必须首先来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政

治文化"?左翼“政治文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节 “政治文化刀的概念

“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一词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于1956年在《政治季刊》上发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时首先创用

的。按照阿尔蒙德的理解,政治文化不同于明确的政治理念,也不同于现实的政

治决策,它是作为一种心理的积淀,深藏在人们心中并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

政治行为。“政治文化"在阿尔蒙德的观念中,是属于“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指涉着对政治行为和政治评价的主要取向。曙1这一概念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对

政治体系中政治行为及其变迁趋势的解释,在不同的解释中,侧重点也会有所不

同:1958年,比尔(Samuel H.Beer)和鄂曼(Adam Ulam)在《政府的模式:

欧洲主要政治体系》一书中所讲述的“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价值、信仰体

系、感情态度与符号。1963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尤劳(Heinz Eulan)在其《政

治学行为派》一书中肯定了“政治文化”概念的价值,认为它可以促进政治行为

的研究,以比较不同文化体系或同一文化体系内“各次级文化"间的异同。1965

年,白鲁恂(Lucian W.Pye)与弗巴(S.Verba)合编了《政治文化与政治

发展》一书,白鲁恂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套态度、信仰与感情,此种态

度、信仰与感情使政治过程有秩序和意义,同时为政治体系设下了基本前提与规

则,以求控制体系中的行为。"而弗巴则认为:“政治文化是由包括经验性的信仰、

表达的符号以及价值判断三者所交织的体系。它划定政治行为发生的背景,是政

治活动的主观取向,包括一个政治体系的最高远的理想以及一般的行为规范。"

9

Page 16: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1966年,阿尔蒙德与鲍威尔(G.Bingham Powel1.Jr)合作发表《比较政治

学:体系、过程、政策》一书,该书对“政治文化"的涵义和定义作了进一步阐

发和界定,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

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的历史以及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

之中。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

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和对法律的反

应。"

综合上述概念,有的学者提出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政治文化”:“广

义的政治文化是指,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民族、国家、阶级和集团所建构的

政治规范、政治制度和体系,以及人们关于政治现象的态度、感情、心理、习惯、

价值信念和学说理论的复合体。而狭义的政治文化则主要是指政治心理、政治意

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层面所组成的观念形态体系,也就是阿尔蒙德所谓

的‘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嘞怖’本文所涉及的政治

文化所强调的是一定阶级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行为背后的心理

动机、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感情等主观取向,取的是狭义的“政

治文化’’概念,它“不同于明确的政治理念和现实的政治决策,它更关注的政治

上的心理方面的集体表现形式,以及政治体系中成员对政治的个人态度与价值取

向模式";因而政治文化不仅仅包括“纯客观的政治活动”,还“包括甚至主要关

注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如信念、情感及评价意向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

治文化”为研究政治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桥梁作用,也为我们分析左翼都市小说

中的“政治化"倾向提供了突破口。“政治固然有时可以直接干预文学活动,但

最终‘政治’进入‘文学创作’活动乃至最终影响文学作品等,却只能是通过‘政

治文化’这个通道来完成的。‘政治’是以政治文化的方式对文学施加影响的,

即民族、国家、阶级或集团等政治实体所建构的政治规范和权力机制,是通过营

造成某种流行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感情来影响文学创作的,

而文学创作反作用于政治也主要是通过这些政治文化方面来间接实施的。"畸1㈣

本文无意亦无力对“政治文化"概念做全面、具体的阐释,因为,时下它已

经成为~个相对宽泛也相对复杂的学术领域,本文只是试图借助这样一种视点或

者说研究视角、思路作为分析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或桥梁。以下,就来看看左

翼的政治文化具体有哪些表现?

10

Page 17: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二章左翼政治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第二节左翼政治文化的表现

要分析“左翼”政治文化,首先要了解当时革命作家或者说左翼作家所处的

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1927年,国民党发动政变,在南京建立了独裁政权,国

共合作破裂。国民党为了维护和巩固其政权及统治地位,必然要加强思想领域的

控制,相应地在文化领域展开了一整套的文化控制措施,控制宣传媒体,“扶持

官方文艺团体和推行官方文艺政策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政治文化措施,国民党

企图实现与其一党专政相适应的文化专制主义。”瞄mD推行自己的政治文化,压

制不同的来自权力客体的不和谐的声音,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国民党所实行

的种种文化控制方略和文艺政策,在国民党政权这个权力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这

个权力客体之间造成了严重的疏离,造成了包括文化界、文艺界人士在内的广大

人民群众的极度不满,他们同样以宣传、教育等途径来发泄对国民党政权的不满

情绪和发布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主张,从而构成了反国民党政权的“反权力政治文

化’’,嘲m’这就是当时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在这样一种语境下,左翼形成了它

自己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不同于明确的政治理念和现实的政治决策,它更关注的是政治上

的心理方面的集体表现形式,以及政治体系中成员对政治的个人态度与价值取向

模式;进入其研究视野的就不再是纯客观的‘活动’,而是包括甚至主要关注政

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如信念、情感以及评价意向等。’’喳m棚简单地说,政治文化

是一种观念形态体系,作为一种心理的积淀,它大致可以表现在政治心理、政治

意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等方面。那么,左翼的政治文化在这些方面又有什

么表现呢?

所谓“政治态度”,就是指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是站在怎样一种立场上

说话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政治立场的问题:是站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他们的反动专制统治;或是站在资产阶自由主义的

立场;还是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谋求阶级的解

放和人类的解放的问题。在阶级社会,在政治化时代,每一个作家要进行创作,

都必须面对而无法逃避这个问题,“我们不可能真正地逃避政治,尽管我们或许

试图漠视政治”嘲俨106’当然的,左翼作家更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

11

Page 18: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政治心理’’是指政治理念和现实的政治决策在人们心中所形成的投影,这

种投影和个人的行为相结合,最终会在每个人的心里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心理,这

种心理富有政治化特征,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表现在文学创作上,

政治心理会支配着人们对待文学的态度、作家的文学选择而最终制约着文学特征

的形成。按照有些学者的看法:“语言、声音、文字,在它们作为一般抽象物的

时候,并无政治文化意义,但当他们与某种特定的政治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就会成为政治文化的外延。"旧㈣呻86’与此心理相关,当人民以这种心理去面对现

实的、具体的政治问题时,就会形成各自的政治意识,而这政治意识当然也会受

到不同政党的政治理念和现实的政治决策的影响。左翼文学包括左翼都市小说的

创作与当时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

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在传统政治

观念中,“王权至上、圣人崇拜、臣民观念力已经给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打上了深

深的烙印,并且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沉淀中已经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影响着每

个个体的心理意识。这种对于权威的崇拜和君臣观造就的是无条件服从权威的顺

民、良民、愚民。这是当初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

旗,以“启蒙’’为主题的原因之一。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封建的政治

体制已经解体,但这个体制影响下的民众的普遍政治心理的改变却是一个长久而

崎岖的过程,这点从鲁迅的《坟》中可见一斑。“参与者何其寥寥,看客何其济

济!中华民众政治文化集体无意识现状和程度’’口1着实令人担忧。“尽管20世

纪二三十年代产业工人登上历史舞台,但大众人口依然是识字率极低的农民,

他们对国家政治、个体与政治的关系几乎毫无意识。"口1如何改变这种心理和意

识,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是意识形态对左翼作家在文学创作领域提出的一

个新的要求。虽然从字面而言,可能会误以为这项要求大多和左翼农村题材小说

相关,但事实上,在左翼都市小说创作中同样也有很鲜明的体现,因为左翼作家

正是从对“‘早期普罗文学只限在小资产阶级范围之内,不曾注意到广大的劳苦

大众’,‘只限在文学的范围之内,而不曾推及到政治问题’所犯的‘两种观念

错误’进行‘检阅’后,着手‘从文学的范围扩大到政治的主张’并‘将它(政

治主张)迅速广泛地向勤劳大众渗透进去’。运用文学阶级性原理,将启蒙民众参

与意识的职责极为自觉地付诸文学活动。"订1就因为这样,左翼都市小说才会出

12

Page 19: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二章左翼政治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现“革命加恋爱”;个体叙事向群体叙事转变的和社会剖析三种模式的层层推进。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大略窥见左翼的政治文化特征,这在左联的几份

决议中也有明确的表现,比如左联第二份决议:“普洛艺术运动的终极目的,是

在普洛列塔利亚解放运动的完成。在现阶段普洛列塔利亚教化的目标,必然不能

局限在所谓的文学范围之内,而应该推向普洛列塔利亚政治主张的扩大"。而在

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面,要求革命作家必须“把握明确的普洛列塔利亚观念形态,

这种观念形态,就是一切宣传、鼓动和暴露文学的动力"。通过创作这样的作品,

“从布尔乔亚的精神麻醉中间,夺取广大群众,使他们获得阶级的关心,使他们

走向阶级解放的战线"。从上述引述可以得出左联的战略指导思想:“它是遵照中

国共产党的要求,以作家的笔来配合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最终完成党的伟大目

标——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事业。"嘲㈣’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左翼文学运动是

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明确的功利目的性的文学运动,其阶级性、党派性是相

当鲜明、突出的。"这也正是当时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关键结点:文学是“阶级意

识的宣传、政治的留声机器",文学要发挥宣传和煽动的作用;文学还要“组织

生活"、“创造生活",“文学的社会任务,在它的组织能力",但是,“文艺无论是

宣传煽动还是组织生活,均是一种手段,最终都要归结于一个目标:自觉地成为

‘阶级的武器’。"嘲㈣∽ j,

上述就是左翼政治文化的表现和特征,它对左翼文学包括左翼都市小说创作

造成极其深刻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的政治化倾向上,这文学的政治化也因

此成为左翼都市小说区别于其他类型都市文学的特殊品质,反映在作家具体的创

作实践中,就是左翼都市小说独特的人物类型、风格特征和叙事模式。

13

Page 20: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第三章左翼都市小说的人物与风格

左翼作家有意识地创作都市文学的并不多,除了茅盾,他曾发表《都市文学》、

《机械的颂赞》等文,表现了对都市文学创作的某种自觉,其他大多数左翼作家

的都市小说都是在非自觉状态下创作的。但现代都市不管是作为人物活动的场

所、空间背景、革命展开的舞台还是阶级社会分析的试验场,它都存在于左翼作

家的创作之中,这点无可置疑。

第一节左翼都市小说的人物形象类型

左翼都市小说塑造了多种人物形象类型,涉及都市社会多个阶层,总体而言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城市工人形象。此类人物类型是许多的左翼都市小说家所不熟悉的,只

是出于左翼的批判立场、阶级的分析和人道主义的同情,他们把目光投向城市贫

民窟和潮湿喧嚣的工场,追随时代的步伐,凭借高度的政治敏感,以乐观的理想

主义精神看取城市工人的“非人’’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引起的工人反抗的初步自觉。

城市工人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为富人、工场主们辛苦劳作,到头来连一家人基本

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工人的生存境遇在作家形象化的描述中可见一斑:“富

有的人们有的是避热的工具——电扇、冰、兜风的汽车、深厚而阴凉的洋房⋯⋯,

可是穷人呢,这些东西是没有的,并且要从事不息的操作,除非热死才有停止的

时候。机器房里因受热而死的工人,如蚂蚁一样,没有人计及有若干数。马路上,

那热焰蒸腾的马路上,黄包车夫时常拖着,忽地伏倒在地上,很迅速地断了气"。

伽㈣∞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穷人的命如蚂蚁一样贱,一个不识字、不明白散传

单有什么意义的小孩——阿毛,只是为了多抢一些传单回家包东西,便被手持大

刀的兵士杀头:“可怜阿毛吓的还未哭出声的时候,一颗小头早已落在地下了。"

n们蚴”极度的穷困、生命的无保障使工人们有了最初的反抗,许多工人也因此而

命丧黄泉。正如丁玲所写:“而一些工人们呢,虽说逃过了严冷的寒冬,可是生

活的压迫却也同着长日的春天一起来了,米粮涨了价,房租也加租,工作的时间

14

Page 21: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三章左翼都市小说的人物与风格

也延长了,他们更辛苦,更努力,然而更赢瘦了,衰老的不是被减了工资,就是

被开除了,·那些小孩们,从小就难于吃饱的小孩们,只好去补了那些缺,他们的

年龄和体质都是不够法定的。他们是太苦了,他们需要反抗,于是斗争开始了,

罢工的消息,打杀工人的消息,每天的新的消息不断的传着,于是许多革命的青

年,学生,××党,都异常忙碌起来,他们同情他们,援助他们,在某种指挥之

下,奔走,流汗,兴奋⋯⋯春是深了,软的风,醉人的天气!然而一切的罪恶,

苦痛,挣扎和斗争都在这和煦的晴天之下活动’’n妇帆21’

二、知识分子形象。这类人物类型在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中,被划归为小

资产阶级,他们的生活是作家们最熟悉的,在很大程度上,左翼的一些作家本身

就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如茅盾,他就曾宣称自己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对于这种人物类型,在左翼都市作家的初期创作中,有许多都不是以左翼的立场

和姿态出现,而是从作家本身所具有的“小资”体验与实感出发进行塑造,因为

有实际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支持,这类人物被描绘得比较生动也比较成功,然

而在左翼的“革命"话语中,小资产阶级是被批判的,因而左翼的“小资产阶级"

作家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自身思想的改造,实现立场

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许多左翼作家都以饱满的热情、

真挚的情感,用阶级的立场,批判的眼光看取知识分子在现代都市中的生活,.描

绘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里的幻灭、动摇和追求。但“出路"在哪里?却还要经过

一个阶段的探索。如蒋光慈的《野祭》,写大革命失败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分

化;再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写革命前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时的“幻灭",

写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还写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的追

求。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使许多原来同情革命、向

往革命,甚至已经投身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陷于苦闷、彷徨、以致幻

灭和绝望。30年代,吴组缃曾经写过一篇对茅盾文章的评论,他说:“《蚀》三

部曲不过是描摹一九二七年时代的小资产阶级革命青年的意识形态,作者自己也

只是取一个刚刚觉醒的小资产阶级以一种感伤与颓废的情调去写作。州删妒133’这种

评价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这个时期茅盾笔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确实还

没有找到摆脱时代苦闷与彷徨的途径,或者说,茅盾此时还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

立场上描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的生活,这在他遭到普罗文学论者的攻击时所

Page 22: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作的辩护中可见一斑,他有着相当自觉的意识“为小资产阶级写作"。当然这小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不再是“五四”时期刚接受了个性解放、个人主义、自由、

民主、科学、救国、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等等观念的“新青年",而是已经出走

之后的“娜拉"型知识分子,他们更多的是以“都市流浪知识分子”的面貌出现。

三、革命者形象。这类形象是由第二种类型直接转化而来的,都市流浪知识

分子的身份和精神必须找到合适的归属,才能摆脱苦闷和彷徨的状态,左翼的“革

命"意识形态最终在文学表述上成为他们的精神归属。左翼都市作家们开始以理

想的姿态、乐观的精神,用必胜的信念描绘革命者在都市生活中的活动,描写他

们坚毅的忍耐性、昂扬的乐观性、积极的战斗性,推动都市走向光明。他们崇尚

革命,在都市街头政治运动的“狂欢’’和“神秘而神圣的都市地下革命活动"中;

“在发动、组织群众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历史主体感和民粹主义情感"。n对㈣D

王曼英眼中革命者的特性就是这样:“他们都有伟大的特性:李尚志具着的是伟

大的忍耐性,而李士毅具着的是伟大的乐观性,这就是使他们不失望、不悲观,

一直走向前的力量"n31㈣坞’再如《短裤党》中的史兆炎、杨直夫等革命党人,自

己患有致命的肺病,但为了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不辞辛劳、不顾生死地扑在工

作之上,甚至累到吐血也不罢休,如果没有乐观的精神、必胜的信念、对光明的

追求、坚忍的毅力,这是难以做到的。左翼都市小说通过“革命者"形象的塑造,

最终进一步促成“革命’’意识形态的确立与稳固。

四、除此之外,左翼都市小说还塑造了一类人物,如果用当时流行的阶级分

析方法解析,这类人物就是“阶级敌人’’。它包含的范围极广,有革命的投机者,

如《冲出云围的月亮》中的柳遇秋、胡国光;有工贼,如《短裤党》中的小滑头,

《最后的微笑》中的张金魁、李盛才,《子夜》中的屠维岳;有资产阶级,包括

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如吴荪甫、赵伯韬;有进城的封建势力,“海上

寓公",如《子夜》中的冯云卿;有外国势力;还有“印度红头阿三"等等⋯⋯

这种人物类型基本上是在阶级分析的客体意义上存在的,是“革命"的对象。当

然,在具体的文本中,人物的自在性格可能会超出作家主观理性的预想而服从于

作家内在心理情感的支配,从而形成另一种高度上的意义表征,比如吴荪甫,他

就不是作为单纯的阶级斗争对象而存在,在作者的情感投射上,还带有同情乃至

欣赏的意味。

16

Page 23: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三章左翼都市小说的人物与风格

第二节左翼都市小说的风格特征

三十年代都市题材小说创作的另外一支是新感觉派都市小说创作,和左翼都

市小说一样,新感觉派小说作品中所述背景大多不离上海这一个经济现代化大都

市,将这两者比较,或许可以更为贴切、更为透彻地看清左翼都市小说的风格特

征。本文拟先通过两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

一、都市女性形象

(一)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都市女性形象

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都市女性形象是在物化空间下为金钱、为商品所异化了

的,她们过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金钱欲、物的占有欲、感官的肉体的

刺激欲望占据了她们的全部,而在这些表面的富丽堂皇之下,掩盖的是人物内心

灵魂的缺失。正如刘呐鸥《热情之骨》中的玲玉所认为的那样,在这个“一切抽

象的东西,如正义、道德的价值都可以用金钱买的经济时代",还有什么是用金

钱所不能为的?人与人之的真实感情是没有的,有的只是虚假的游戏。在温情脉

脉的所谓情感外衣下只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关系;爱情,已经脱去了它神圣

的外衣,沦为欲望寻求宣泄的借口。爱情婚姻一样可以商品化、金钱化,男子成

了女子消遣的对象,女子也仅仅成了男子泄欲的容器,想要找到能给予你心灵的

慰藉,重情轻利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肉体欲望的女子,那是不可能的。如马国亮

的《伴侣》中的钟玲玲,只是为了一个钻戒、二千元支票而应征的;又如穆时英

的《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不仅男子玩弄女子,反过来,男子亦是被玩弄的角

色;还有如刘呐鸥的《两个时问的不感症者》,两个男子都想在古典浪漫的氛围

下和那个女子发生关系,可是女子却把这种事情当成吃快餐,“我"给了他们机

会,他们没有在那属于他们的时间里把握住,那么,对不起,本小姐另外有约。

此外,新感觉派作家还刻画了这些都市女性被物化的自觉,物欲已经抽空了她们

的灵魂。如穆时英的《黑牡丹》:“我是在奢侈里生活着的,脱离了爵士乐、狐步

舞、青春的流行色、八汽缸的汽车、埃及烟,我就成了没有灵魂的人’’。人已经

完完全全被物化,物质的、感官的享乐已经取代了精神的追求,或许,这正说明

了精神追求的徒劳和必定失败的结局,这是一个悲剧1

17

Page 24: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二)左翼都市小说作家笔下的都市女性形象

左翼都市小说作家笔下的都市女性形象则大多是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左翼

都市作家对她们的生活比较熟悉,甚至有些左翼作家原来本就是小资产阶级女

性,所以,这类女性形象的刻画比较成功,比较细腻、生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

她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而且这类女性形象是左翼都市小说颇负魅力的构成

部分之一。

大而言之,苦闷是这类都市女性的总体特征,因为时代潮流的不同又有两种

不同的表现:一种处于苦闷之中但又无法找到出路,只能陷入更深的苦闷中,或

者与社会同归于尽;另一种因为“革命”的出现,存在一线走出苦闷的希望,因

而后一种苦闷有转变的意味,她们更多的表现为向革命、向大众寻求走出苦闷的

途径。

“五四"的火炬让她们挣脱了封建的牢笼,摆脱了旧式家庭的束缚,步入了

新生的社会,她们曾经充满乐观、充满希望、充满追求,满怀憧憬,正是这乐观、

希望、憧憬使她们敢于打破一切束缚,追求个体的独立、个性的解放、恋爱的自

由。但是,“五四"的落潮,大革命的失败,使她们企盼的光明看起来又是那么

的遥不可及、遥遥无期。“出走"了的她们怎么办?一方面,她们不可能再回到

旧式的家庭中去;另一方面,她们又暂时无法找到足以支撑她们继续“走下去’’

的力量或者凭借,在整个时代的黑暗动摇中,她们看不到光明的出路,只能陷入

精神的苦闷,彷徨无地,陷入幻灭的个人主义的自怨自艾中。比如《莎菲女士的

日记》中的莎菲,她是一个追求个性自由和爱情至上的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但在

“五四’’退潮的时代,她陷入了一种精神危机,失落在个人追求的涡流中,对生

活感到悲观、甚至绝望。再比如《动摇》中的陆梅丽,她曾经也是一个“新女性”,

充满活力,天真浪漫,但是做了陆太太之后,她越来越沉静,越来越没有活力,

生活越来越没有活气,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不同了:消沉,阑珊,处处,时时,

都无从着劲儿似的。我好像没有从前那样地勇敢,自信了。”这是一个时代的悲

剧,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使许多原本同情革命、向往革命,甚至已经投身

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陷入苦闷、彷徨、以致幻灭和绝望。

再看另一种形象,此类女性也难免苦闷,但她们已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转

化。像《幻灭》中的慧女士,她用恋爱的方法来使自己快乐,正如王女士说的:

18

Page 25: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三章左翼都市小说的人物与风格

“像慧那样的人,决不会吃亏的"。再如《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中的美琳,

她和《韦护》中的丽嘉一样,已经走出了莎菲式人物的灰色色调和空虚、幻灭、

彷徨、绝望,她们是走上革命道路的新女性。如果说,丽嘉还只是转变的开始,

她还没有把自己的革命决心付诸实际的行动的话,那么,美琳,则是用自己的切

实行动证明了这种转变。美琳在5月1日那天给子彬的信中写N-“当你看到这

信的时候,我大约已到了大马路上了,这是受了团体的派定,到大马路做X X运

动去。"

可见,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都市女性陷入的更多是一种物欲的“狂欢’’,灵

魂的缺失使她们无法自拔,繁华奢靡之下是颓废的气息与无望的悲哀。而在左翼

都市作家笔下,都市女性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苦闷,她们悲观失望、自怨自艾,

但她们尚未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旦有合适的契机,重新振作和奋起就不是不

可能的事情。在左翼都市作家的叙事中,大革命失败后继续的“革命"正给她们

一道希望之光!

二、都市声光化电

(一)新感觉派——都市繁华与糜烂的同体共生

“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主要代表的‘新感觉派’,将西方根植于都会文化的

现代派文学神形兼备地移入了东方的大都会,终于找到了现代的感觉。"n铂∽“力

这种“现代的感觉’’就是用跳跃的结构、意识流手法来表现都市的快节奏,在快

速的节奏和频率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这种病态生活表现在梦幻般灿

烂辉煌的物质化都市魅力展现之背后,在都市人以高速度、快节奏尽情享受现代

物质文明、都市工业文明给他们带来的消费快感之背后,都市人精神上的空虚、

无聊、孤独,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他们是在都市的声光化电中晕眩和挣扎着的。

比如刘呐鸥的《残留》,“秦太太"在丈夫“少豪"过世不到几天就投入到别

人的怀抱:“啊!我被抱着哪,我是在生人的怀里!啊,少豪,你去了。你把我

放在他人的手里。你生气吗?啊,可是我无聊哪,我怕寂寞。"Ⅱ刚㈣刘呐鸥声称

“你所要求的那种诗,在这个时代是什么地方都找不到的。诗的内容已经变换

了力。n们㈣这个时代是飞机、电影、jazz、摩天楼、色情狂、长型汽车高速度大

量生产的时代,诗的时代已经过去,上海已经不是“比也尔’’心中所想象的“黄

19

Page 26: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金国"的样子了。在现代都市上海,要想找寻法国式的纯洁浪漫爱情是不可能的

了,性不仅可以作为下层不幸的妇女换取基本生存条件的工具,而且也可以被当

作消费品,都市的一切都在快节奏、高速度中被人们消费着,甚至包括性爱。“在

这一切抽象的东西,如正义、道德的价值都可以用金钱买的经济时代,你叫我不

要拿贞操向我心许的人换点紧急要用的钱来用吗?"n∞㈣’穆时英跳起了“上海

的狐步舞"。“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强烈的色调化装着的都市啊!

霓虹灯跳跃着——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没有色的光潮——泛滥着光潮的

天空,天空中有了酒,有了烟,有了高跟儿鞋,也有了钟⋯⋯一n6m10’这便是都

市的声光化电!都市到处充斥着钢铁、机械、速度、直线、角度、力和动。“人

们是坐在速度上面的"。n阳妒13’

新感觉派作家以他们特有的笔触和独特的都市体验,将上海都市物质层面的

繁华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在夜总会、舞场、跑马场、电影院、咖啡厅、酒吧、

大型游艺场等等都市空间中游走,他们的情绪跳跃和各种奇遇被赋予特别的现代

的审美意义,上海是五光十色的,又是混沌不清的,是充满活力的,也是冷漠、

孤独、荒凉无边的,都市在整体上成为令人震惊的被观赏、领略和审美的对象,

或许这种形象更接近现代物质文明下的都市本体特征。新感觉派作家偶尔也会反

思这声光化电中的糜烂性,但他们自己置身其中并享受着这“糜烂"生活,因而

无法自拔!他们批判都市,而又缺乏真正的批判能力。

(二)左翼都市作家——对都市糜烂的阶级批判

再来看看左翼都市作家对都市声光化电的描写。先看几段描述,如蒋光慈的

《冲出云围的月亮》:“上海,是不知道夜的";茅盾的《幻灭》,借慧女士之口:

“我讨厌上海,讨厌那些外国人,讨厌大商店里油嘴的伙计,讨厌黄包车夫,讨

厌电车上的卖票,讨厌二房东,讨厌专站在马路旁水门汀上看女人的瘪三⋯⋯真

的,不知为什么,全上海成了我的仇人,想着就生气。’’

前面的论述中已经说过,左翼作家中除了茅盾之外,有意识地自觉描写都市

的很少,只是因为都身处上海,面对共同的都市文化,不自觉地形成了某种共同

的文化意识。总体而言,除开茅盾,都市本身在左翼都市作家的小说中,并未获

得独立性的审美地位,都市更多地表现为人物活动的场所、空间背景、革命展开

的舞台、社会阶级分析的试验场。他们不像新感觉派作家那样,对繁复的都市物

Page 27: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三章左翼都市小说的人物与风格

质文明和都市生活节奏有真切的体验、描摹和心理层面细腻的体悟。那么,左翼

都市小说的都市感何在呢?这就在于除了蒋光慈、丁玲的不自觉的都市小说创作

之外,还有一个对都市感觉和都市文明有特别关注、特殊感受的左翼作家——茅

盾,茅盾虽然也不像新感觉派作家那样对都市物质文明元素有独异的书写,但他

对呈现于都市里的力、速度、机械是颂赞的,在他的《机械的颂赞》中,他说:

⋯⋯然而机械这东西本身是力强的,创造的,美的,我们不应该抹

煞机器本身的伟大,在现今这时代,少数人做了机械的主人而大多数人

做了机械的奴隶,这诚然是一种万恶的制度,可是机械本身是不负这罪

恶,把机械本身当作吸血的魔鬼而加以诅咒或排斥,是一种义和团思想。

这种意识使他获得了一种别样的眼光,能够在更宏阔的意义上描写都市。《子

夜》正是在这种意识支配下诞生的作品,这种意识的获得使他迥异于新感觉派,

同时在都市小说的水准上也高于同期的左翼都市小说作家。新感觉派小说“以直

观和立体的、感觉印象的艺术表现和形象描绘反映出了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

明,却未能超出这一个文明之上,其根源在于这些作家过分沉溺于现代都市生活

且缺乏一个可供参照的价值标准",“都市成就了作者,同时也限制了作者"∥n刀

而左翼都市作家,因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自觉意识,使“革命"这一“富

有活性的激素’’流淌于文本中。如果说,金钱、商品化、人的物化、都市人的焦

灼感和孤独感是新感觉派小说的“亮色’’的话,那么,“革命"、革命的激情则赋

予左翼都市小说以特殊的色调,在这“革命"话语笼罩下,都市的繁华与糜烂同

体共生性遭到批判,繁华与糜烂在某种意义上被分离,就像茅盾,他不反对都市

的力、速度和机械,但他要批判都市的糜烂,要表现都市的新生阶层、新兴力量

对糜烂的都市进行“革命"的前景,要预示光明的都市前景实现的必然。

通过以上两组意象的比较,我们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出两者风格的差异,虽然

有的新感觉派作家在早期也写过革命小说,比如穆时英的《南北极》,反映上流

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两极对立,“他"trJ仓JJ办的《无轨列车》因有‘赤化嫌疑’被勒

令停刊’’,n町㈣但是,后来他们都发生了转变。总体而言,因为作家个性特征、

文学观念、理想追求等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两类作品风格的差异,正如有的学者

21

Page 28: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所指出的,他们不是“以无产阶级革命为己任,强烈追求文学对时代应负的道德

价值,也不像叶圣陶、丁玲、胡也频等作家那样追求政治的进步、对革命怀着真

诚的敬仰,而是与革命文学同时崛起的一群都市文学作家,是一群都市社会与文

化生活的崇拜者"n81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革命叙事既不是对革命的真

实想像与思考,也不是对文学作用的积极追求,而是对文学审美情趣、商业价值

的双重撷取。"n町㈣’因而,在风格特征上,新感觉派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

快速的节奏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2、主观感觉印象的刻意追求与小说形式技巧

的花样翻新;3、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与心理分析小说的建立。n町以之相对照,

左翼都市小说则呈现出如下风格特征:首先,在都市的表现上,左翼都市小说作

家因为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鲜明的革命立场,他们要表现都市里面发生的反映

时代浪潮的现实革命运动,要表现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市只是作

为事件展开和人物活动的场所,不像新感觉派作家那样从都市物质元素出发将都

市的描写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在小说表现形式方面,新感觉派注重“形

式技巧’’的翻新,探索多样的表现形式,比如心理分析。而左翼都市小说作家,

则更重视作品的内容,重视文学的社会价值,即使有这方面的探索,在以后的创

作中也被摈弃,比如丁玲就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心理分析小说,转向“群像’’的

塑造。在时代的呼唤和革命的召唤下,塑造“群像”,进行阶级的批判分析,体

现集体主义思想,正是左翼都市小说的第二个风格特征。

Page 29: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四章左翼都市小说的叙事模式

第四章左翼都市小说的叙事模式

本文中所论及的左翼都市小说是指写作于1927年前后,具有较为鲜明的都

市地域特色和较为鲜明的都市精神与都市文化意识的左翼小说,所谓“都市精神、

都市文化意识’’就是指在特定的现代意识的观照下,通过反映都市的社会生活、

政治环境、经济特征等等表现都市人喜怒哀乐,并洋溢着都市风情意味的叙事作

品,形成一种文化积淀,表现特定时期的都市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包括1927

年前后出现的普罗小说和左联成立以后左翼小说中的都市题材小说,下限可截止

1936年左联解散。前一章对左翼都市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作了文本的具体性分析

和风格化分类,本章将在前一章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小说形成的叙事模式角

度对左翼都市小说进行进一步分析、归纳。

第一节普罗小说:材革命加恋爱"模式的开创

1927年10月,蒋光慈发表中篇小说《野祭》,以此为开端,此后左翼文坛

兴起后来被丁玲称为“光赤式的陷阱"的“革命加恋爱"小说创作的热潮。如蒋

光慈的《菊芬》、《冲出云围的月亮》,丁玲的《韦护》、《一九三。年春上海》,”洪

灵菲的《流亡》等等。

关于“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左翼都市小说,茅盾在《“革命"与“恋爱’’的

公式》一文中有比较系统的归纳:在其最初阶段,革命与恋爱是冲突的,“为了

革命而牺牲恋爱",但在文本中,“恋爱"被写成了主体,“革命"反而成了陪衬

——“恋爱"穿了件“革命"的外套;到第二阶段,革命与恋爱不再是冲突对立

的关系,“革命决定恋爱",相辅相成;直至第三阶段,“革命产生了恋爱’’,“革

命’是惟一的‘人生意义’’’,恋爱穿插其间,革命与恋爱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的意识形态却反而因此高涨,如何走出个人的苦闷、彷

徨?如何走出个人的绝望、颓丧?大革命失败阴影中新生的“革命”给了他们一

线新的光明与希望。因此在恋爱躯体上普遍地被披上了一层“革命”的外衣,并

且在意识形态的支配下,革命与恋爱呈现冲突的状态,革命与恋爱交织在一起,

是煎熬人的,而结果始终如一:革命第一、爱情第二,革命永远高于爱情,革命

Page 30: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永远战胜爱情,正如《野祭》中的章淑君,起初暗恋革命者陈季侠,爱屋及乌,

因为爱陈季侠的入,从而也爱他的信仰,她也信起革命来,后来恋爱不成,便坚

决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后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革命加恋爱题材小

说的一个基本叙事逻辑。再比如丁玲的《韦护》,韦护在和丽嘉恋爱过程中丰富

细腻的心理描写是全文的精彩之处,柯君第一次带韦护去找丽嘉她们玩时,两个

人就已经较上了劲,韦护凭借自己机智的谈吐,不凡的思想给她们那群清高孤傲

的女子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丽嘉开始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与之交谈的人,并且希

望可以再见到他。而韦护,也为丽嘉的“尖刻"、“深刻"与“傲慢”所吸引,在

回上海之前与她们同船游玩,只为再见丽嘉一面。世事变迁,后来丽嘉也来到了

上海,并且在浮生夫妇家又碰见了韦护,两人的心理较量不断发生升级,最终,

两人走在一起,过了一段几乎与外界隔绝盼生活。虽然最后韦护因为“革命"的

需要,不辞而别,只身去了南方,但这段恋爱却独立自在地存在于文本之中。“恋

爱’’是一极,在文本中可以独立存在,并且与“革命"形成冲突;“革命’’也是

一极,而它才是革命加恋爱题材的终极所指。

再来看《冲出云围的月亮》,它王曼英与李尚志、柳遇秋之间的爱情故事,

文本中因为“革命"因素的加入,让人有用是否革命来决定爱与不爱的感觉,王

曼英原本和柳遇秋是恋人,也可以称得上郎才女貌,同时,王曼英与李尚志也是

认识的,但她没有恋上李尚志,而喜欢上了柳遇秋,那是因为“他的眼睛没有柳

遇秋的那般动人,他的口才没有柳遇秋的那般流利!他的表情没有柳遇秋的那般

真切。曼英之所以没有爱上他,而爱上了柳遇秋的原故,恐怕就是在于此罢。"

n31㈣可见,王曼英选择柳遇秋、喜欢柳遇秋是正常的女性生理、心理选择,但

“革命”的强行介入,强行打破了这种秩序而建立新秩序,让王曼英最终喜欢李

尚志。其实,这与其说她爱李尚志,还不如说她爱的是“革命’’。李尚志本身已

经成了革命的符号,一个女人正常的性欲望最终被一个革命的符号所阉割、替代,

而这欲望的实现要成为可能,根据戚学英的观点:嘲“政治身份是重要甚至唯一

的指标",“革命意识形态的缺陷使王曼英的身体失去了纯洁性,并阻碍了她对爱

情的追求",王曼英因为选择用身体来报复、毁灭社会的道路而患上了梅毒,这

是革命意识形态的缺陷,也正因此,她既无法向李尚志表白她的爱,也无法接受

李尚志的爱。“而当她一旦获得正确的政治方向,爱情也随之实现’’,文本中王曼

Page 31: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四章左翼都市小说的叙事模式

英最终为李尚志和李士毅两人身上的坚韧性和乐观性所感化,在行将结束自己生

命的时刻,为隐藏在人性中的那股原始力量所唤醒,积极融入群众之中,将阿莲

托付给李尚志以后,放弃了她原来的生活方式,下工厂做了一名普通的女工,后

来,她的梅毒也被确定为医生的误判,她又重新获得了爱和革命的能力和权利,

难怪她要说:“亲爱的,我不但要洗净了身体来见你,我并且要将自己的内心,

角角落落,好好地翻造一下才来见你呢。⋯⋯群众的奋斗的生活,现在完全把我

的身心改造了。哥哥,我现在可以爱你了’’,n3¨n叫革命决定了恋爱、革命产生

了恋爱!

现在回到具体的都市叙事中,上海这座都市在蒋光慈的都市革命文本中处于

何种地位?蒋光慈所开创的这种“革命加恋爱"的叙事模式因何而来?要理清这

些问题,有必要对蒋光慈的生平、求学经历有所了解。蒋光慈是安徽人,父亲是

一个小地主,早在高中时代,他就是一个思想激进的学生,与陈独秀、恽代英一

起揭开了安徽芜湖地区学生运动的序幕,也因此和陈、恽二人成为好友,在陈独

秀、陈望道和李汉俊的介绍下,蒋光慈在上海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

和刘少奇、任弼时、韦素园、萧劲光等人一起被派到莫斯科劳动大学学习,1922

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在莫斯科期间,在俄罗斯进步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影响下,

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新梦》集中,他说:“我愿勉力成为东亚

革命的歌者",“我说:用你的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革命就是蒋

光慈预定要写的内容,“写什么"的问题已不复存在,“怎样写”才是他要思考和

实践的问题。我们知道,20世纪中国革命是伴随着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疯狂的

殖民扩张而衍生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组织结构瓦解,生灵涂炭,

普通民众陷入我们惯常所说的“三座大山"的压迫、奴役之下,受压迫、受剥削

的程度前所未有,这就是“革命"的黑暗现实,因这黑暗的现实,革命势在必行,

关于革命的叙述也就在所难免、顺理成章。“对民众被多重压迫、奴役角色的透

视,使蒋光慈如此地渴望革命、歌颂革命’’,口¨以至于他要用简单和粗暴的叫喊

来展现社会的缺点、罪恶、黑暗。“谁个能够将现社会的缺点,罪恶,黑暗⋯⋯

痛痛快快地写将出来,谁个能够高喊着人们来向这缺点,罪恶,黑暗⋯⋯奋斗,

则他就是革命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就是革命的文学。’’乜”

上海,作为这阶级斗争分析的实验场,这个作为场景的“欲望介体",在蒋

Page 32: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光慈的革命都市小说中,它首先是以“混乱"的城市意象展现的,他的《短裤党》,

用法国大革命时的短裤党来为上海穷革命党人命名,喻示着上海与法国大革命时

期法国的同质性,这种“混乱’’的意象在文中以“沉郁"、“乌暗"的自然、社会

环境描写得以突出表现:“接连阴雨了数天,一个庞大的上海完全被沉郁的、令

人不爽的空气所笼罩着。天上的阴云忽而由乌暗变为苍白,现出一点儿美容,如

丝丝的小雨一时地因之停止;忽而又摆出乌暗的面孔,小雨又顿时丝丝地下将起

来。在这种沉郁的空气里,人们的呼吸都不舒畅,都感觉有一种什么压迫在脚坎

上也似的。川10¨嘲D这“混乱’’、“沉郁"来源于它的“腐朽、奢靡、黑暗、堕落",

而上海的新生也要建立在这“腐朽、奢靡、黑暗、堕落"的废墟之上,他要用革

命来摧毁这“腐朽、奢靡、黑暗、堕落"以建立“新秩序、新制度、新物质、新

文化、新时空"的新生上海,这就是上海在蒋光慈革命话语中的地位,它只是革

命话语所指向的“欲望介体’’,“它不但是革命主体实验观念的中介,也是向世人

展示特定时期内革命理念发生作用的表征性历史场景’’,如此而已!

现在的问题是,在蒋光慈关于革命的叙述中,为何会与恋爱“纠缠’’在一起?

在我看来,这里充满着历史的玩笑:普罗作家抑或左翼作家很多都经历过“五四力

浪漫抒情一代的熏染,面对现实,他们要抛弃过往的浪漫情愫,男女的情情爱爱,

他们要歌颂革命、积极投身社会革命,具体到文本中,他们“首先着墨于革命事

业和浪漫情欲之间的‘冲突’,在小说的结尾又不免要高呼笔下的角色应以革命

的大局为重,放弃儿女私情。紧接这道‘冲突’的公式之后,就是‘互惠’公式。

小说家不再把革命写成一种阻碍,相反的,革命变成一种诱因,促使恋爱中的男

女同心协力,共赴革命。最后这道‘互惠’公式发展为‘革命至上’公式。革命

已经不再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条件:革命就是爱情”。H53而充斥其间的欲望描

写却又在不自觉中对文本本身的革命叙事形成某种消解。这革命与恋爱的悖谬,

使“革命加恋爱"模式煊赫一时,也让这种模式因社会、时代的改变而走向没落。

第二节丁玲小说:个人叙事向群体叙事的转变

在革命加恋爱的叙事模式中,还隐藏着另一种话语叙事形态的转变。本节试

图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韦护》和《一九三。年春上海》为例,分析这

种叙事模式的转变。

Page 33: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四章左翼都市小说的叙事模式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用第一人称视角、用情绪心理结构抒写个性主

义者追求中的苦闷以及在苦闷中追求的性格命运悲剧的,用茅盾的话说,莎菲们

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丁玲早期的人物

叙述更多的是“五四"式的对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追求;“五四"落潮后追求

不得的苦闷;苦闷中“梦醒无路可走"的悲剧,更多的是个性化的叙事、个体欲

望的表达。而以《韦护》为标志,包括《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一、之二)三

部作品却书写了“大革命失败之后,青年知识者个人与革命、情感与理智冲突中

的时代选择川嘲帆’。丁玲的写作世界由“莎菲式”女性个人的精神世界转向革命

和大众的社会领域,这是个人叙事向群体叙事的转变,是丁玲自觉迎合主流意识

形态要求而进行的转变之作,然而吊诡的是在《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二)中

又分明可以看到丁玲自己非自觉地对这种转变进行反拨,这也许正反映了作者本

人对这种转变的痛苦和最终转变所经历的艰难尝试。 ,;

丁玲在《对于创作上的几条意见》中说:“不要太喜欢写一个动摇中的小资

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这些又追求又幻灭的无用的人可以跨过前去,而不必关心他

们,因为这是值不得在他们身上卖力的"。关于莎菲,在前一章中已有论述,t本

节从略,重点分析丁玲在这一时期的转型之作:《韦护》。《韦护》塑造的依然是

知识分子,并且依然有动摇,徘徊于知识分子个人日常的生活轨道和社会集体革

命洪流之间,所不同的,韦护已不再是那丁玲认为的“又追求又幻灭”的莎菲式

苦闷“绝叫者",韦护用他最后的远走广州,奔赴那“比血还要耀目灿烂"的前

途来完成了向广大社会寻求阶级解放宏阔主题的转型,个体、个性的“绝叫"完

成了向群体、大众、社会革命的转移,革命战胜了恋爱,社会、集体战胜了个人、

个体。在作者的理念预设中,革命与恋爱,个人与集体就是如此“对立"着。

大革命失败后的文学被主流意识形态要求“为政治呐喊",要求人们把关注

的眼光从个性解放转向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个性主义被等同于个人

主义受到批判、歪曲,个人和集体被完全对立起来。㈨,政治历史时间的未来指

向要求个体生命无条件地做出巨大的牺牲,包括个体生命的原有生活形态以及个

体的爱情形态。既然爱情都已经被革命所抛弃或离弃,那原有的小资色彩的生活

形态、生活方式就更不在话下了,如果你要坚持这种形态,那就要承受整个社会

群体,包括你的战友们的攻击、指责、诘难。韦护初识丽嘉、珊珊等人的时候,

Page 34: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和她们一起谈论音乐、戏剧、文学,尔后月夜出游,荡舟湖上,充满了诗情画意、

风花雪月,这是莎菲们所向往的一种生命形态。丽嘉来到上海后,与韦护组成了

自己二人的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韦护忘却了许多过往的忧愁,沉浸在两人

构筑的爱巢里,甚至懈怠了工作,这引起了他的革命同伴们的不满和苛责,她们

称两人的小天地是“堕落的奢侈的销金窟"。其实,就文本而言,以其说他们是

因韦护的懈怠工作而不满,不如说是对韦护的那种生活方式的“深恶痛绝",因

为在主流革命话语里,那是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是个人的、享乐的、堕落的,

从而也必然是不见容于集体的、革命的话语叙事的。

有意思的是,在《韦护》结尾,作者用丽嘉的话向我们喻示了她因为恋爱而

走上革命道路的可能性,丽嘉在经过痛苦绝望之后,决定重新振作精神,准备投

入革命的浪潮:“唉,什么爱情!一切都过去了!好,我现在一切都听凭你。我

们好好做点事业出来吧"。啪Ⅺn1’革命与恋爱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互惠”或融合。

而个人与集体的对立却没有因这革命与恋爱的“互惠”而消弭,反而在丁玲的《一

九三O年春上海》(之二)这个文本中表现出个体对集体、革命非自觉的反拨。

《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二)讲述了一个和《韦护》的情节模式很相似的

故事,玛丽之于望微正如同丽嘉之于韦护,两对恋人之间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

在小说结尾的设置上却大异其趣:丽嘉经过恋爱的甜蜜和分手的痛苦之后,决定

走上和韦护相同的革命道路;而玛丽却不然,在经历了大致相同的爱情故事之后,

她觉得望微因工作而冷落了她,她要用爱的折磨来夺回被革命工作“抢"去的望

微,在她的这些努力都失败之后,她选择了不辞而别,正如韦护之于丽嘉,不过

这一次男女主角的位置颠倒过来,望微在忍受了一段分手的痛苦之后,更加全身

心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我们可以说,这个文本是“丁玲的女性观点、女性立场

进一步退隐,并且顺应主流话语要求,有意地贬抑城市新女性——小资产阶级女

性"嘲的尝试,但小说的结尾却颇耐人寻味:望微因革命工作而被捕,在囚车

上,他却看到那不辞而别的玛丽正和她的新情人进出百货商店⋯⋯

在理念预设中,丁玲遵循革命的逻辑,表现个人主义,个性主义没有被纳入

国家民族解放的大意义圈之前的无出路,而在潜意识里,在自在的文本中,却分

明看到作者对个性主义立场的坚守,正如有的论者所说:“把极力颂扬的革命事

业,写得那么空洞乏味,概念先行;把遭遇革命抛弃的个人爱情,却写得那样地

Page 35: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四章左翼都市小说的叙事模式

缠绵悱恻,那样的生动感人。’’这生动与空洞,我想,也正是对此一时期个人叙

事与集体叙事的合适注解!也正证明这种转变之艰难!

第三节 茅盾小说:社会剖析模式—个体与历史的置换

在经过了前期《蚀》三部曲发表后引起的种种争议后,茅盾延续丁玲个体向

群体叙事转变的叙事逻辑,将其进一步推进,开创了社会剖析小说并试图在个人

和历史宏大叙事意义上构成两者的融合,但他的努力在某种意义上最终没有得到

圆满的实现!

何谓“社会剖析小说"?按文学史的解释:“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刚刚

逝去不久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的社会现实,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阶级和人的

创作",描述“历史性的巨大内容",用“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

造时代典型的努力",以及“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

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

史的写法’’,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此类小说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汹3一

作为茅盾所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的典范之作——《子夜》,在文学史家眼中,

“是一部展现了30年代中国社会广阔画面的史诗性作品”汹Ⅺ",而如若把它置

入更具体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它更是左翼都市小说叙事的范本,这在前一章中已

有论及。作为左翼都市小说叙事的范本,《子夜》的叙事焦点已经不是个体的命

运、精神的追求,而是有关中国社会的集体宏大叙事,用茅盾自己的话说,他是

要通过这部作品来参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的。论争的一方认为:“随着大革命

的完成,国民党统一了中国,中国已经是所谓的现代民族国家,就是民族资产阶

级掌权的一个现代化国家,也是资产阶级掌握了中国的命运,那么,无产阶级革

命的矛头应该对准资产阶级政权";而论争的另一方则认为:“中国社会性质仍然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主权,我们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强迫

中国搞的,是被动的,因为帝国主义要掠夺、要侵略,这对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我们首先是反帝反封建。川2刀㈣2’茅盾是赞成后一种观点的,

体现在《子夜》的创作中,就是《子夜》结局的改变:由原来以吴荪甫为代表的

民族资产阶级和以赵伯韬为代表的买办资产阶级握手言欢的结局改为吴荪甫的

Page 36: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最终失败,表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没有出路的这一历史的必然趋势。

1933年1月,《子夜》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引起整个文坛的瞩目,茅盾曾

在其后记中谈及《子夜》的创作意图,他说:“我有了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

象的企图",包括“农村的经济情形,小市镇居民的意识形态⋯⋯以及一九三零

年的‘新儒林外史M。由此可见,他是想通过《子夜》来全面展示当时中国社会

的整体政治、经济环境,揭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生存困境,在此基础上,用政

治一经济复合视角,用阶级关系、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进行

剖析,从而勾勒出他心目中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潮流,“最终论证

他倾慕的红色社会革命的合理性和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川冽也就是张园所说的“历

史变革的规律和动向".嘲《子夜》的叙事焦点已经不在集中在个体身上,而是

转向了革命、阶级、民族、历史这些有关中国的宏大叙事上。现在的问题是,在

这种以展示历史潮流与趋势的历史宏大叙事中,个体精神、个体欲望将被置于何

种地位?诚然,茅盾为了和他那种宏伟的构思相适应,“选取全知视角进行叙事。

在全知叙事中,叙述者是超越时空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他可以掌握全局,对故

事中的人和物作全景式的描写,也可将聚焦镜头对准某个人物及其内心世界,甚

至可以洞悉文本中任何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全知视角的运用在叙述复杂事

件、展示开阔的场景方面有着其他叙述视角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够包容更加广

阔的生活领域,较人物视角更能开阔我们的视野,特别适合构造长篇大容量的作

品"。㈨在全知视角的宏大叙事中,充当主体的不再是《蚀》三部曲中仍然带有

“五四"色彩的个性化的人,如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而是一个大写的“群

体、阶级、历史",个人的欲望叙事遭到作者理性自觉的压制,为了突出大写的

阶级特性,历史潮流,牺牲个人欲望是理所当然的。由此,我们可以看N-“尽

管作品中有着众多的人物,有着丰富程度不一的情节线索",啪1如开始时写吴荪

甫家办吴老太爷的丧事,出场就有三四十人来吊孝,场景壮阔,可是到后来,慢

慢地就缩小了,集中到吴荪甫一条线上,其他人都被淡化了。作品中各种个人的

欲望描述也不少,形形色色、异彩纷呈,成为《子夜》中引人瞩目的亮色,比如

写吴家少奶奶林佩瑶与雷参谋之间的旧情,林佩珊与范博文、杜新箨之间的情感

纠葛以及吴家蕙四小姐的心理苦闷等等。综观全作,这关于个人欲望描写的部分

是作品中描写最为生动、细腻也最为真实、感人的部分,但是,正是这部分个人

Page 37: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四章左翼都市小说的叙事模式

欲望叙事,在作品中,“先是被削弱,随后被超越,融解在宏大的叙事话语中,

而这一带有强烈意识形态倾向、革命化的宏大叙事通过吴荪甫的失败和赵伯韬的

胜利,展示了作者心目中首肯的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发展的前景。欲望主体——

群体、阶级、组织、历史在这一图式化的意念中得到了圆满无隔的体现"汹1。这

是一个两难的窘境:当作者遵循个人的主观体验,描述他所熟知的知识分子生活

及心理历程时,小说大放异彩,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但当他描写这些个体的欲

望、追求、苦闷时,则因与时代潮流、主流意识形态的不相契合而不可避免地陷

入颓废、消极、悲观的“个人主义深渊”,这是时代所不能容许的。另一方面,

当他“试图以非个人化、抽象的集体欲望作为作品推进的动力时,他在展示历史

潮流和趋势这方面似乎获得了成功,但在艺术的感性丰满度上却大打折扣”。㈨

因为他不得不牺牲那“感性丰满"的个人欲望叙事!

综上,茅盾试图在宏大的历史叙事意义上弥合丁玲个人与群体关系的紧张,

把个人引入历史的大潮中,企图用历史潮流、趋势来带动个人欲望的表达,他所

开创的社会剖析模式小说,在解剖芜杂的都市生态面貌和文化内核时,显得很有

深刻性与穿透性,但在大规模、全景式、理性化的都市叙事中,个人与历史在特

定的意识形态下注定不能融合,只能形成置换,两者不能同时完美地存在,这是

左翼都市小说叙事的宿命1

31

Page 38: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第五章左翼都市小说特质形成的深层原因

前一章论述了左翼都市小说的几种叙事模式,本章将就这几种模式的转变,

从话语层面解析其原因,具体的说,就是“革命"话语的形成对左翼都市小说叙

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而导致三种叙事模式的形成与演变?这种转变相比左翼

都市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和风格特征而言,它在深层意义上显现了左翼都市小说的

政治化特质,这种特质是如何形成的?本章将着力论述这两个问题。

第一节叙事模式形成的话语动因

在“革命’’话语的制导下,左翼都市小说叙事产生了前后相继的三种模式,

以下将就这三种模式做具体的话语动因分析。

一、“革命加恋爱"模式。蒋光慈是“革命文学"的先行者,无产阶级的革

命为蒋光慈点燃了新的希望,他虔诚地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消灭社会

阶级,建设无产阶级社会,实现共产主义";“虽然无产阶级革命一时不能创造成

全人类的新文化(因为阶级一时不能消灭),然而无产阶级革命却开辟了创造全

人类的新文化之一条途径”。Ⅲ1他认为:“革命文学是以被压迫的群众做出发点的

文学!革命文学的第一个条件,是具有反抗一切旧势力的精神!革命文学是反个

人主义的文学!革命文学是要认识现代的生活,而指示出一条改造社会的新路

径!川321文学的社会功能被凸显出来,“文学必须按照一种意识形态的原则、要求

来创作,文学写作的前提是以预先设定的意识形态来裁度的。’’蒋光慈的这些观

念与早期共产党提出革命文学主张时纯粹从实际革命工作的角度出发是有关联

的,出于革命的需要,把文学当作“助进社会问题解决的工具”。

比如“革命加恋爱"的冲突在《少年漂泊者》中,被主要地叙述成因为贫困

而没有权利去寻求爱情,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就将“五四"时期女性解放主要所

要抗争的传统礼法转变为新型的阶级革命斗争。换句话说,在蒋光慈的观念里,

当时爱情权利的得与失已经和“五四"时期所要抗争的封建传统礼法无关,而在

于现阶段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这阶级对立、冲突又集中体现在对物质的占有

上:“由贫困而生的阶级革命,在以物质的富裕作为革命的目标时,其所欲望和

32

Page 39: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五章左翼都市小说特质形成的深层原因

需求的首先是物质财富的获取。"嘲帆埔’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穷人无法占有物质财

富,所以,金钱就成了罪恶的渊薮,金钱的大量占有者成了阶级的敌人,蒋光慈

笔下的少年汪中要诅咒金钱:

喂!你这魔鬼,你这残忍的东西,你这世界上一切黑暗的造成者啊!

你的罪恶比海还深,比山岳还高,比热火还烈!玉梅若不是你,她的父

母为什么将她许与王姓子?我若不是你,我怎么会无权利要求刘静斋将

自己的女儿允许我?玉梅何得至于病?我何得至于漂流?我又何得活活

看着自己的爱人走入死路,而不能救呢?喂!你这魔鬼,你这残忍的东

西,你这世界上一切黑暗的造成者啊!⋯⋯‘341∞2’

左联的文艺纲领中要求左翼作家要“站在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的战线上,,,

“必须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来描写’’,要“反对小资产阶级的倾向”,

“必须用工人和农民所听得懂以及他们接近的语言文字”来写作。然而,处在上

海这个都市大环境之下的许多左翼作家,却不乏“小资情调’’,并且这种“小资

情调’’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的研究者认为:“小资情调是一种生活姿

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文化立场,一种审美观念。"这种“个人主义、浪漫主

义、多愁善感的小资情调,是为左联所坚决反对的。"“左联要求左翼文本使用的

基本话语是政治话语",而作家的内在叙事愿望必须和这外在的政治观念相结合,

这就使左翼作家内在的“性话语"和外在的“政治话语”成了“左翼文本的两种

基本话语,从而导致了‘革命加恋爱叙事模式的泛滥M。口胡㈣㈣

二、个人叙事向群体叙事的转变。这种转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家自

觉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方法的转变;一是外部政治文化环境的诱导或者要求。

在作家个人方面,随着“五四"壮潮的渐渐远去,一场“更切实的社会变动”慢

慢到来,许多知识者敏感地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在主观上有做出改变的自觉,这

有郭沫若的诗为证:

无情的生活一天一天地把我逼到了十字街头,像这样的幻美的追求,

异乡的情趣,怀古的幽思,怕没有再来顾我的机会了。

Page 40: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啊,青春哟,我过往的浪漫时期哟!我在这儿和你告别了!

我悔我把握你得太迟,离另lJ你得太速,但我也无法挽留你了!

以后是炎炎的夏日当头。(郭沫若《塔·前言》)

看来这叙事上的变化,首先是由作家心态上的变化所引起的,作家心态的转

换,在茅盾的《蚀》,洪灵菲的《流亡》,丁玲的《一九三。年春上海》,蒋光慈

的《冲出云围的月亮》等等作品中,都有所表现。

丁玲早期的创作具有浓厚的自叙传的色彩,并且这些作品大多以都市为背

景,浸透着她自己对于都市生活中都市女性遭遇的审视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

悟。正如冯雪峰在《丁玲文集·后记》中所说,丁玲是一个“和莎菲十分同感而

且非常浓重地把自己的影子投入其中去的作者。一也正因此,丁玲能以一个女性

作家特有的细腻、大胆、率真的心灵直面当时都市女性的生存状态,非常成功地

刻画出了都市时代女性的心灵世界,写出了她们的欲望、理性、失落、苦闷与超

越,丁玲也因此成就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丁玲自己说:“我那时为什么写小说,

我以为是因为寂寞,对社会不满,自己生活无出路,有许多话需要说出来却找不

到人听,很想做些事,又找不到机会,于是便提了笔,要代替自己给这社会一个

分析。"嘞】㈣o“写小说”是她抒发自己个人感受、倾诉内心体验、宣泄孤独、

不满、愤懑和痛苦的途径,丁玲的那种内心体验是属于她个人的,是有个性化色

彩的。身处在剧烈变动的时代,社会革命的浪潮中,丁玲是苦闷的,用她后来自

己的追述所说:“我那时候的思想正是非常混乱的时候,有着极端的反叛情绪,

盲目地倾向于社会革命,但因为小资产阶级的幻想,又疏远了革命的队伍,走入

孤独的愤懑、挣扎和痛苦。"“我的小说就不得不充满了对社会的鄙视和个人孤独

的倔强挣扎。川37m胁瑚’有学者把这“读作一种关于‘小资产阶级’处于都市和革

命之间的‘孤独’的寓言"。“m7D身处“都市的诱惑’’和“革命的召唤"之间却

倍感孤独,因为这“孤独",“莎菲”渴望爱,渴望了解和同情,而这却又是“莎

菲"周围的亲人、朋友和许多爱她的人们所无法给她的,因为莎菲所要的“爱、

了解和同情"不是一般的、世俗的,“我迫切的需要这人间的感情,想占有许多

不可能的东西。但人们给我的是什么呢?"“莎菲生活在世上,要人们了解她体

会她的心太热太恳切了,所以长远地沉溺在失望的苦恼中,但除了自己,谁能够

Page 41: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五章左翼都市小说特质形成的深层原因

知道她所流出的眼泪的分量?’’啪m力也许“蕴姊"会懂,但她已经死了。如何

摆脱这“孤独"?爱情许是一条路径,一种机会,并且表现在小说中也是“唯一

的机会":莎菲和凌吉士的爱情“惊心动魄”,然而,凌吉士在都市物质环境下形

成的金钱价值观和“卑劣的灵魂",使莎菲放弃了这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机会。在

小说的结尾,莎菲决定离开北京,“我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

我生命的余剩;因此我的心从伤痛中又兴奋起来,我狂笑地怜惜自己:‘悄悄地

活下去,悄悄地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M嘲3㈣’她这“孤独"就成了一生

的“死亡"!莎菲宁愿死于“孤独’’!但现实的作者还得活下去,所以这“孤独"

必须结束。既然代表都市物质诱惑的凌吉士已被摈弃,那“唯一的可能就是投身

于革命,在群体中获得生命的意义。"“1∞砷于是,《韦护》出现了,它塑造了一

个“群众运动"的领导者形象,它的问世,是丁玲转向革命、从个人叙事向群体

叙事转变的标志,“此后的丁玲把写作看成一种公共的、群众性的革命实践活动。"

“】0'275) ,’

丁玲创作模式的转变有作家主观的自觉,但在这转变的背后,“革命"话语

的召唤功不可没:“它不仅能施予道德正义的满足,而且提供可爱而纯洁的青年

读者。’’叫彻D当时,左翼革命文学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艺术造诣其实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那种“由普遍的政治文化心

理的导向而形成的阅读需求’’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这读者的阅读需求的制约可以

说是丁玲创作模式改变的外在重要动因之一,“来自读者的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对

作者的文学选择起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畸m㈣此外, 在话语形态上,

1928年关于“普罗文学"的口号论争结束后,“革命”话语随着政党斗争的需要

而被左翼意识形态化,许多文学观念被囊括到意识形态的范畴之内而染上了浓厚

的政治色彩,“革命’’话语实际上已经成了文艺领域内“组合和分化知识力量"

的武器。在组织结构上,也带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左翼强调“集体性的组织原

则",“对可能对组织和高度凝聚力造成消解的‘个人主义’是严加防范的"。丁

玲的创作从莎菲到韦护,风格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开始倾向革命,1931年,

她的丈夫胡也频被国民党杀害之后,她更坚定地投入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并担任左翼作家联盟的党团书记和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作为左联的主

要领导之一,她对自己早期的创作风格必然要做出调整与改变。

35

Page 42: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三、茅盾社会剖析模式小说的开创。这种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

创作的时间来看,茅盾在1927年开始创作《蚀》三部曲,1929年写《虹》,到

1931年开始写《子夜》,这三个时段正代表茅盾本人创作的三个阶段:《蚀》三

部曲是“革命加恋爱"的模式;《虹》则开始“历史"介入“个人叙事"与“群

体叙事”的努力;到《子夜》的问世,“基于作家十分自觉的社会意识,用小说

展开了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整体性剖析,从而为我国现代小说提供了一种堪称为社

会剖析小说的典型模式。川捌俨172’他有了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企图,从政

治、经济、战争、社会、思想、革命等各个方面对时代风貌、社会环境、都市文

明、工农斗争等等进行全面的剖析,用那阶级的观点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下着

锐利的解剖刀。

何以在这短短的几年问,茅盾的创作风格会呈现如此丰富而复杂的变化,并

最终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种堪称经典的小说叙事模式——社会剖析小

说?这其中,“革命’’话语的介入是决定性的因素。

茅盾是从实际的革命活动中转入文学的创作的,“我是真实地去生活,经验

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得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

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执著的支配,想要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

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就开始创作了。一M叭州唧

“五卅’’运动和大革命的失败,让茅盾感到了迷茫:

而那时,我对于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感到迷茫,我需要时问思考、

观察和分析。⋯⋯这就是当时形势突变时,我无为停下来思考,而不像

有些人那样紧紧跟上。一九二七年大革命的失败,使我痛心,也使我悲

观,它迫使我停下来思索:革命究竟往何处去?共产主义的理论所谓深

信不移,苏联的榜样也无可非议,但是中国革命的道路该怎么走?¨m2"’

“革命”陷入了困境,而他个人的处境也是危机重重:“八月底回到上海,

妻又病了,然而我在伴妻的时候,写好了《幻灭》的前半部。以后,妻的病好了,

我独自住在三层楼,自己禁闭起来,这结果是完成了《幻灭》和其后的两篇——

《动摇》和《追求》。”“那时除了四五个家里人,我和世间是完全隔绝的。川删护11∞

Page 43: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五章左翼都市小说特质形成的深层原因

“当时我受蒋介石的通缉,不能不过地下生活,自然也无法找职业,只有卖文谋

生之途"。HHn卿身居斗室、孤立无援、贫病交加、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藏身在

白色恐怖之下,在这内外交困的情境之下,还要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这对茅盾

的身心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和煎熬,对他那个时段的小说创作也不可能不产生影

响,虽然他力求客观地再现,但正如后来他自己说的那样:“作家尽管力求客观,

然而他的思想情绪不能不在作品的人物身上留下烙印。’’Hm301’所以,那个阶段茅

盾个人的悲观、迷茫不可能不投射到他作品中的人物身上,事实上,茅盾后来也

承认了这一点,在《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他说:

所以从《幻灭》至《追求》这一段时间正是中国多事之秋,作者当

然有许多新感触,没有法子不流露出来。⋯⋯所以我只能说老实话;我

有点幻灭,我悲观,我消沉,我都很老实的表现在三篇小说里。⋯⋯《追

求》的基调是极端的悲观;书中人物所追求的目的,或大或小,都一样

的不能如愿。我甚至于写一个怀疑派的自杀一一最低限度的追求一一也

是失败的.我承认这极端悲观的基调是我自己的。H町叭埘⋯⋯我很抱歉,

我竟做了这样颓唐的小说,我是越说越不成话了.但是请恕我,我实在

派遣不开。H们叭"’

《蚀》三部曲受到了左翼“革命文学"阵营的尖锐批评,钱杏邮说“茅盾的

作品没有成为‘大勇者,真正的革命者’的‘代言人’,而是做了‘幻灭动摇没

落人物’的‘代言人M。Ⅲ㈣3’对此,茅盾一方面为自己辩护,另一方面却也接

受批评,承认《追求》的“悲观’’与“颓唐",积极地寻求变化。这在1929年5

月他作的那篇《读<倪焕之>》中有很明显的表现,他说:

然而同时我仍旧要固执地说,我自己很爱这一篇(指《追求》),并

非爱它做得好,乃是爱它表现了我的生活中的一个苦闷的时期。⋯⋯几

乎全国十分之六,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中国,然而它的文坛上没有表现

小资产阶级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怪现象罢!这仿佛证明了我们的作家

一向只忙于追逐世界文艺的新潮,几乎成为东施效颦。H01‘n1‘。121’

Page 44: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而另一方面,他又在这篇文章中对自己的《蚀》三部曲进行了反思,第一次

谈到了“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我认为,在表现了时代空气之外,还应该有两个要义:

一是时代给与人们以怎样的影响,二是人们的集团的活力又怎样地将时

代推进了新方向,换言之,即是怎样地催促历史进入了必然的新时代,

再换一句说,即是怎样地由于人们的集团的活力而及早实现了历史的必

然。在这样的意义下,方是现代的新写实派文学所要表现的时代性!¨们"7’

为了这“时代性”的追求,他进行了小说创作的第二阶段尝试——《虹》。

《虹》是有象征性的,它指的是“希腊神话中墨耳库里驾虹桥从冥国索回春

之女神的意义"。意味着作者“革命"信念的恢复过程。茅盾在论及“时代性"

概念之后,就坚信“历史的必然性’’,并要用“人们集团的活动’’来促成这“历

史的必然性"的及早实现。从这些自述中,我们是否可以说,茅盾在这“集团的

活力"中看到了“历史的前进方向",革命意识形态的介入让他有信心重构对“革

命"的信仰,化解个人存在的危机?从他在《从牯岭到东京》~文中最后的表述

来看,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追求》中间的悲观苦闷是被海风吹得干干净净了,

现在是北欧的勇敢的运命女神做我精神上的前导。"脚¨n螂“革命"需要一种充

满信心的表述形式,而现在这个女神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她对未来的指向正

暗示了历史朝既定方向的‘必然’其自身的目标"“¨洲’历史的既定方向性给了

个人走出个体叙事困境的契机。

历史进入30年代,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党内部为争权爆发了

内战——中原大战,老百姓苦不堪言,“工商业也受到了阻碍”;西方经济危机“影

响到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一些以外销为主要业务的轻工业受到严重打击,濒于

破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挽救自己,就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增加工作

时间、减低工资,大批开除工人,成为普遍现象,这就引起了工人的猛烈反抗,

罢工浪潮一时高涨。"此外,“处于三座大山残酷压迫下的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

武装起义,势已燎原。”H妇㈣’

38

Page 45: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五章左翼都市小说特质形成的深层原因

茅盾追求表现“时代性’’的作品,这时代风云变幻正给他创作《子夜》提供

了重大的题材,也为他实践“时代性"追求的创作提供了材料,如他自己所说:

“《子夜》原来的计划是打算通过农村(那里的革命力量正在蓬勃发展)与城市

(那里敌人力量比较集中因而也是比较强大的)两者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

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体面貌,加强作品的革命乐观主义。"H订‘劂“这种意图在

完成的《子夜》中虽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但从他创作的整体进行考察,却是基

本上实现了的。"瞄1蚴动另外,从意识形态角度,“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颇

为热闹的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有关。川41m2町可见,这个时期“茅盾小说以社会斗

争为故事的轴心,必然显示出题材的强烈政治性。⋯⋯小说叙述者的身份,与‘五

四’时期大部分的叙事作品以个人立场叙述不同,所持的是社会化、集体化的立

脚点。这样,茅盾的小说叙述人,显出个人化体验的缺乏,更多以历史代言者的

面目亮相了。"协1呦’茅盾通过《子夜》,在开创社会剖析小说范式的同时,也完

成了个人和历史的置换。

第二节左翼都市小说政治化特质成因分析

在第二章中,我将左翼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影响集中归纳为文学的政治化,左

翼政治文化如何影响并最终导致了左翼都市小说政治化特质的形成?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成员的创作上,由个性化创作向群体性创作转移。我们知道,“五四”

时代文学所处的外在政治环境是比较宽松的,个体有表达自己思想、追求自己信

仰的自由,那个时代也是一个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时代,个人通过个性化的创

作表达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价值追求。而到了“五四"文学后期,政治大环

境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先是“五卅"浪潮,再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接着是大

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刚刚渡过“五四”浪漫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们,还没有

来得及对“五四"进行认真的思考,就已经匆匆地步入了另一个时代。经历了“五

卅”惨案、北伐征战、大革命失败的知识分子们的心灵充满了幻灭的悲哀、向善

的焦灼、颓废的冲突,“失望,不甘于失望,失望中再寻希望;幻灭,不屈于幻

灭,幻灭后再图追求。"个体在个人的世界里无法摆脱他们心灵的痛苦和重负,

这使得他们开始考虑从“个体”、“自我"走向“大众’’、“社会"、“群体’’,他们

39

Page 46: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真诚地走入大众,融入群体,献身革命。“这种走向大众的愿望与行动,显示着

经历了‘五四’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关注国家命运,试图走出被社会和群体疏离

的精神氛围,重新在另一意义上实现个体价值的热诚和执著。川蛇1㈣’“走向大众

获得社会认同的选择和追求,使得知识者的精神得以新生,他们在更宽广的生存

空间发现了个体的价值。他们感到了充实和愉悦,他们收获了。’’m艄然而,这

种转变同样是充满痛苦和坎坷的。诚然,在现实的革命斗争和社会运动中,提倡

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便于统一群体的意志,形成强大的力量;在文学创作

上,也应该反对“五四"落潮时期那种脱离社会群体,沉溺于个人的小天地的写

作态度,但这并不代表要对“五四"时期的个性化写作进行全盘的否定。向群体

性创作的转移本无可厚非,不管从政治上,还是从文学上,都应该反对个人化的

写作态度,但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个性化的写作,可惜的是,左翼早期就是这样的,

这不仅给作家带来了痛苦,也影响了文学的创作实绩,丁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丁玲早期创作《莎菲女士的日记》,运用的是她自己最擅长的“个人心理分析”,

描述的是她自己熟悉的身边琐事和身边人物,因而在人物的塑造上取得了很大的

成功,“莎菲"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形象。然而,文学的政治化

取向要求她适应时代和政治的要求,再加上当时读者的需求,她必须改变这种写

法,放弃她最擅长的“个人心理分析"。看她在《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一)》中

是如何表述的,她说子彬“在文字上,是很显现了一些聪明,也大致为人称许。

不过在一部分站在另一种立场上的批评家们,却不免有所苛求,而常常非议到他

作品上的内容的空虚,和社会观念之缺乏是事实。他因此不时有着说不出理由的

苦闷"。n订帆州㈣相对于子彬,若泉则说:

我们只做了一桩害人的事,我们将这些青年拖到我们的旧路上来了。

一些感伤主义,个人主义,没有出路的牢骚和悲哀!⋯⋯他们的出路在

哪里,只能一天一天更深的掉在自己的愤懑里,认不清社会与各种苦痛

的关系,⋯⋯所以我现在对于文章这东西,我个人是愿意放弃了,而对

于我们的一些同行者,我是希望都能注意一点,变一点方向。n¨伊1。5’1旧

从文章末尾美琳给子彬留下信件,“到大马路做X X运动”来看,作者显然

48

Page 47: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五章左翼都市小说特质形成的深层原因

是认同的若泉的说法,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向群体叙事模式的转变。

二、在文学观念上,由重视审美价值向重视社会价值转变。有的研究者认为:

“由于左翼文学理论主要是一种政治文化理论,着重从哲学层面上思考文学对社

会现实的反映和文学的一般的意识形态性,以及文学对社会革命的功用,而忽略

文学艺术特有的审美特性,把审美价值排除在文学的价值之外,因而形成了一种

‘工具论’的文学本质观。’’“左翼文论并没有提出过文学‘本质’的概念,但是

它实际上把文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主要把政治功能这个并非文学的主要功能,提升

到‘本质’的位置,认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文学本质观一开始就表达

得非常鲜明,以后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m“嘲从文学是思想宣传、政治斗争的

工具这种论点出发,导致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将本应同时产生、互相融合、

浑然一体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从政治功能着眼,轻视形式,从而

消解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当时的一些左翼文论家对这个问题有非常鲜明、具体的

表述,比如,钱杏邮在1930年1月lO日的《拓荒者》创刊号中发表了一篇题为

《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的文章,他说:“普罗列塔利亚文学运动必

然是和它的政治运动相联系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文学的形式不可避免地要接近

标语口号。嬲普罗列塔利亚在初期所注意的,是作品的内容,而不是形式。"Ⅻ帆∞

此外,这种“工具论’’还衍生出另外一些重要观点,那就是对“五四’’时期文学

个性化写作的否定,作家个体“复杂的心理体验、心灵感悟和来自这种体悟的独

特的生活见解和形式创造"都被否定,从而从根本上“消解着艺术,消解了文学

的审美特性。’’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左翼文学与近代文学革新运动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在

梁启超那篇著名的文章Cd,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

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先新小说始’’,“今后社会之命脉",“泰半⋯⋯操于

小说家之手。"而左翼文学的倡导者们也相信文学可以解放被压迫的阶级,可以

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可以改变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在“救亡图存"的共

同时代背景下,他们都“极端地重视文学‘经世致用’、‘文学救国’,或‘解放

阶级’、‘时代使命’的政治功能和社会价值,而都忽略文学的审美价值。"嘲㈣

他们认为作家只要有政治倾向性和革命的热情,就可以进行文学创作,轻视了审

美活动在整个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左翼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美,忽略了文艺的

41

Page 48: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特殊性,而崇尚“战斗的力"的美,看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及它和时代的关系,

那所谓“战斗的力的美’’就是要直接地表现社会的“革命’’和“暴动",展现时

代风云变幻的重大主题。这一转变在蒋光慈的都市小说中表现得比较明显,以致

于他宣称要成为“时代的歌者"。

三、在文学群体、文学团体的构成上,也富有鲜明的政治化特征。这突出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同一个文学群体内部,他们所奉行的重要文学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

并且这种文学观念的提出也是以代表自身利益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为出发点

的,以此为基点,针对特定时期的具体政治文化环境采取不同的文化策略。这点

在创造社的转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前期创造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把艺术

当作一个泥塑的菩萨":而创作社后期集体转向后,立即“以战斗的阵营自负一,

强调文学的战斗性和社会功利性。蒋光慈、丁玲、茅盾观察、进入都市的视点虽

然都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地要表现城市底层穷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精神状

况,以唤起人们斗争的自觉。

(二)文学群体大多具有宗派性和党派性,有很强的组织性。比如后期创造

社和太阳社,它们的内部组织性很强,并且构成成员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文

化的影响,有很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在政治态度和政治思想倾向上也有许多的一

致之处,因而这两个文学社团虽然也存在一些宗派矛盾,但在许多重大的政治问

题上却能够保持内部成员之间较为一致的看法。比如在攻击鲁迅这个问题上,据

冯雪峰后来回忆“左联’’的资料称:“在攻击鲁迅的这一点上,两者是完全一致

的,相互配合的。⋯⋯从这种情况看,当时攻击鲁迅这件事,很可能是创造社和

太阳社共同讨论过的,也许就在上海党闸北区第三街道支部——所说的文化支部

讨论过川删而在停止对鲁迅先生的攻击;创造社、太阳社的解散和“左联"成立

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文学社团有鲜明的党派性,可以说,最后他们都是

由当时的中共中央促成团结的。首先创造社和太阳社解散并对鲁迅做检讨,“承

认在论争中不应该用那种态度对待他";接着,党中央派潘汉年等人去做鲁迅先

生的思想工作,希望鲁迅同意合作成立组织;再后来,党中央又派冯雪峰“去同

鲁迅商谈",“希望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以及鲁迅影响下的人们联合起来,以这

三方面人为基础,成立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并说团体名称拟定为‘中国左翼作

42

Page 49: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第五章左翼都市小说特质形成的深层原因

家联盟’。在鲁迅完全同意成立这样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并认可‘左联’这个名

称之后,左联于1930年3月2日正式成立。"嵋1㈣

四、在作家的文学选择上,也受到政治的极大影响,包括作家选取文学题材

的眼光、处理题材的方式和观照问题的角度等等。

(一)在题材的选择上,作家的政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选择。我

们可以从1931年11月“左联"的一份决议中看到这种影响,这份决议是《中国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它对作家在今后要进行创作的题材作了非常明确、

具体的限定,要求作家必须从过去那种写“身边琐事"、写“恋爱和革命的冲突’’

的题材中挣脱出来,抛弃这种题材而“抓取反帝国主义题材、反对军阀地主资本

家政权以及军阀混战的题材、工人对资本家的斗争、描写农村经济的动摇和变化

等现实生活题材。’’在这个大方向的指引下,丁玲发生了改变,转向农村题材小

说的创作,而在都市题材的小说创作上,也出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

之作——茅盾的《子夜》。‘

(--)在选材方式与角度上,标示着作家的政治价值取向。文学反映现实,

现实的题材也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只是由于作家选择的出发点或者观照点的不

同,会造成同样的题材在文学中得到不同的反映。左翼作家对现实题材处理的观

照点很多是出于“政治性"的考量,因而左翼小说也就呈现出浓厚的政治化色彩。

在左翼早期的普罗文学创作时期,“革命与恋爱"题材风靡一时,这其中的“恋

爱’’题材在“五四”文学时期,是作为人性解放、个性解放、女性解放的角度被

阐释的,是为了抨击封建宗法制度对正常人性的戕害,是为了张扬人的个性。而

这“恋爱"题材到了左翼文学时期,与革命题材相结合,它就被赋予了浓厚的政

治色彩,“恋爱’’存在的合法性一度遭受到“革命"的挑战,“恋爱"必须服从革

命的志向、革命的行动和革命利益的要求。在题材的处理方式上,由于左翼作家

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以对于题材的处理不是单纯地停留在对

题材本身的描述上,而是“力图通过某一题材,从生活的一隅来表现时代的变化,

借以探索这变化的时代、动荡的社会中人民大众的历史命运。川5m抛’正如茅盾所

说:一篇作品“并不能仅仅以是否描写到时代空气为满足",而应该“写出时代

给人们以怎样的影响"和“人们的集团的活力又怎样将时代推进了新方向",即

“怎样由于人们集团的活动而及早地实现了历史的必然。’’也缘于此,他有了“大

43

Page 50: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企图。"《子夜》由此诞生了!

综合以上表现,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通过建构政治文化,以政治文化为中

介,对左翼都市小说施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调控,因此左翼都市小说在作品内

容、表现方式、题材处理、创作风格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浓厚的政治化特征,这样,

左翼都市小说中的人物、风格和叙事也必然地带上浓厚的政治化色彩,这“色彩"

也正是左翼都市小说区别于同时期其他都市小说文化风格的特异之处,它也因此

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中独特的一支而存在!

Page 51: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结语

结语

茅盾先生曾对鲁迅的《呐喊》做过如下评价:“《呐喊》中有封建社会崩塌的

响声,有粘附着封建社会的老朽废物的迷惑失措和垂死挣扎,也有那受不着新思

潮的冲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老中国的暗陬的乡村,以及生活在这些暗

陬的老中国的儿女们,但是没有都市,没有都市中青年们的心的跳动。"mm啪’

这一局面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有了改变,突出表现在新感觉派和左翼都市小

说创作的兴起。

新感觉派和左翼都市小说代表了三十年代上海都市文学的两种传统,本文在

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两种传统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之后发现,同样是在上海这

个“都市地域"中进行创作,但左翼和新感觉派对这都市中人物、景观、物质要

素、现代化因素等等所看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异样

的形态。与新感觉派从物质、金钱、商品等都市元素出发,塑造五光十色、纸醉

金迷、声光化电的现代都市不同,左翼都市小说富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革命作

为富有活性的激素’’赋予左翼都市小说以特殊的色调。通过这样的对比,左翼都

市小说区别于其他类型都市文学的特殊品质就非常清楚的呈现出来:那就是左翼

都市小说紧跟时代主潮和政党阶级斗争需要的“政治化’’特性!这种“政治化’’

特性之所以独异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乃是因为它和左翼文学的“革命"

话语融合在一起,“革命"所要达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现代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等等宏大政治目标决定了左翼都市小说

的人物类型、风格和叙事模式的形成。上海这个现代大都市,在左翼都市小说文

本中,是以人物活动、阶级斗争展开的空间和试验场的意义存在,“他们看取现

代都市生活的目的,是想借文学为武器作用于都市人生,最终建立起理想的都市

生活和都市文化州1钉,作为现代化都市的上海并没有像在新感觉派的文本中那样,

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要素,获得独立的审美地位。虽然茅盾的《子夜》对都市的

自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精彩出众而且成功的描绘,他对都市里的力、速度、机械

发出热切的赞颂,比如在《机械的颂赞》中,他说:“⋯⋯然而机械这东西本身

是力强的,创造的,美的,我们不应该抹煞机器本身的伟大";他甚至也惊叹都

市的“Light,Heat,Power"!但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剖析、阶级分析意识

4S

Page 52: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将这种“都市视点’’慢慢模糊和淡化,现代上海在他眼中,主要的还是“一个阶

级的上海,政治的上海,富人和穷人构成的上海。’’“钔也许这在今天读来,是太

过于政治化了,但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苛求作家,因为这种观照都市的眼光就

是当时典型的左翼都市视点,任何作家都不能超越时代的局限。在这种典型的左

翼都市视点观照下产生的左翼都市小说必然地呈现出浓厚的“政治化"意味,这

正是左翼都市小说的特质!

关于左翼都市小说的特质,本文从人物类型、风格特征、叙事模式三个方面,

用“革命”话语和政治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成因分析。限于学力、才力,本文在左

翼都市小说文本的选择上,只选取了蒋光慈、丁玲和茅盾三位作家的作品,而对

于左翼其他一些都市小说作家作品没有选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本文的

全面性,但本文通过对左翼都市小说的人物类型、风格特征和叙事模式的分析所

要达成的“看取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这一目的却是不变的,这

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所在!

Page 53: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李旭东.文化中的都市与都市小说——论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的文化品性[J].湖北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2]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Z].http://www.baifan.net/bf/wxsd/6.htm,

2006—04—28.

[3]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2005.

[4]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

[6]孙正甲.政治文化[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

[7]陆咏梅.论左联的亚政治文化特质[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8]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蒋光慈.野祭[A].蒋光慈文集(第一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0]蒋光慈.短裤党[A].蒋光慈文集(第一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1]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A].莎菲女士的日记[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12]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

社,2005.

[13]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A].蒋光慈文集(第二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14]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15]刘呐鸥著,陈子善选编.都市风景线[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16]严家炎.新感觉派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7]王爱松.都市的五光十色——三十年代都市题材小说之比较[J].文学评论, 1995,

(4).

[18]王烨.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9]严家炎.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7

Page 54: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20】戚学英.革命理性话语中的女性身体——蒋光慈、丁玲、茅盾小说解读[J].中国文学

研究,2005,(4).

[21]陈红旗.叙事的源起和欲望介体的场景化——蒋光慈前期革命小说读解[J].海南师

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2]石万鹏.何处是归程——重读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4,(6).

[23]张永泉.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4]张炯.丁玲全集l卷[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25]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8.

[26]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7]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8]王宏图.茅盾与左翼都市叙事中的欲望表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

[29]张园.20世纪30年代小说都市叙事整体观[J].江汉论坛.2003,(4).

[30]李华.论左翼小说叙事模式的演变[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7卷(6).

[31]蒋光慈.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A].蒋光慈文集(第四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

[32]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A].蒋光慈文集(第四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33]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4]蒋光慈.少年漂泊者[A].蒋光慈文集(第一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5]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6]丁玲.丁玲文集(第五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7]杨欣贵.一个人真实的一生——记胡也频[A].丁玲[C].香港:三联书店,1985.

[38]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A].莎菲女士的日记[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9]王嘉良.茅盾小说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40]茅盾.茅盾选集(第五卷)[C].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41]茅盾.再来补充几句[A].茅盾选集·第一卷[C].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2.

[42]陈继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文化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43]王铁仙.绪论:中国左翼文论的是非功过[A].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M].上海:

Page 55: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参考文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4]吴福辉.多棱镜下有关现代上海的想像——都市文学笔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3,(7).

[45]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6]冯雪峰谈左联[J].新文学史料,1980,(1).

[47]孙中田. <子夜》的艺术世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48]朱彤.左翼小说叙述模式的流变[J].南开学报,1994,(3).

[49]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0]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1]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49

Page 56: zK¼ û : ,Ò § áÖDJ Ó +AË :!4{ÿÖ.) · feeling of 1930¡¯s)£¬and the metropolis works of the New Shanghai School in 1940's£® By comparison£¬the metropolis novels of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以蒋光慈、丁玲、茅盾为例

后记

写这篇后记时,正是华灯初上时分,窗外,勤业路口,还是一如往常地喧闹,

车声、人声、篮球拍地声⋯⋯而此时我心中却是出奇地平静。看着电脑屏幕,看

着即将完成的论文,思绪不由得回到两年多前⋯⋯在那个凤凰花开的九月,我走

进了梦想中的厦大,也开始了三年的研究生之旅。回首这三年,看过一些心有所

感之书、遇见一些颇有意思之人、碰到一些耐人寻味之事,觉的自己还是得到许

多收获,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欣慰之余亦颇觉忐忑。

本论文从选题至IJ最终成形、定稿,都得到了我的导师郑楚先生的细心启发和

悉心的指导,郑老师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一些关键思路上进行

了点拨,使我最终得以如期完成。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郑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

认真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为师之德、宽厚的为人之道,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回造访老师府上,不论是讨论学习问题,还是谈论日常琐事,老师总给人和蔼

亲切之感,宛如置身自己家中,在郑老师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和治

学方法,受益匪浅。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得到朱水涌老师、林丹娅老师、高波老师、李晓

红老师、王烨老师、郭惠芬老师的诸多教诲,特别是本文在一些章节上受到了王

老师(--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一书的启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衷心

地感谢他们!

另外,我还要对文中所引用文献的各位作者们表示真挚的谢忱!

兰其寿

2007年5月10日星期四

厦门大学芙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