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主编/魏东 编辑/何洪金 美编/曾晓华 校对/刘晓立嘉定坊·随笔10

岁月岁月如歌如歌

对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来说,团年本无趣。无非是一家人,一帮朋友或在家里或在宾馆或在旅游途中,围座一起喝喝酒、说说事、聊聊天而已,乐趣比我等小时候少了许多。但对于一帮“下水不分先后,都是生死兄弟”的散兵游泳队队员来说,团年可谓一年中的一件大事。

2017 年 1 月 7 日,星期六,农历腊月初十。这天是散兵游泳队团年的日子。此次团年由“狗皮们”四兄弟来操办。这四兄弟分别是“教授”、“小宋”、

“温师”、“伏儿”。“教授”年近50岁,身高1米80,一头浓密的黑发微卷,大风衣、真丝领带,风度翩翩,是团队中的一流帅哥;“小宋”今年已 60 有余,中等身材,光头、体健。因其从小在剧团摸爬滚打,练就一身功夫,是我们团队的“表演艺术家”,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童趣盎然;“温师”不温。平时言语虽少,但含金量高。因其驾驶技术和游泳技能超群而得名;“伏儿”是我们团队中的小兄弟。80后,鹰勾鼻、额秃、肤白、眼镜、瓜子脸,不太地道的国际友人“俄罗斯”小帅哥。此人还有一称谓“马屁精”,常拍队长,什么英明神武,什么高瞻远瞩等等,但凡能想到的歌功颂德的词和句,都成了队长的专用。

只要过年都会发红包,这是国人的传统习俗。散兵游泳队团年也不例外。这一天,是“散兵群”最热闹、最欢腾的一天。当天早晨8点过,队长的大红包便在群里开抢,紧接着副队长、助理、小组长们的红包纷纷发出。队员们也不示弱,“荷玉”老黄的红包来了,

“布衣”老李的红包来了,“道发自然”的红包来了,大大小小的红包在群里

飞舞,间间断断持续到深夜才能结束,鼓掌的、敲锣的、跳舞的连成一片。

总结会是在酒席开始之前。助理“伏儿”一声高喊,“队员兄弟,下面 请 我 们 英 明 神 武 的 队 长 阿 东 讲话”。顿时,整个现场鸦雀无声。“队友们,大家好。今年,是我们散兵队建队十周年。十年来,在众兄弟的帮衬下,我们由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今天的几十人,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队员间的互助友爱、真诚相待,靠的是我们‘下水不分先后,都是生死兄弟’的誓言!”阿东的讲话虽然官话一套一套的,但句句都讲到大伙心坎上,他讲得真切,大家听得激动。就连站在旁边看热闹的大妈眼眶都有些湿润,情不自禁地连声发出“这些娃,好啊、好啊!”队长讲话未完,按捺不住激动的“水牛”阿杰就发飚了,“队长、队长,今年表现谁最好?”,旁边的“布衣”老李接过话,“不是你水牛是公牛”,教练佘天抹稀泥,“大家都好、大家都好”。

“马屁精”助理接过话,“要说今年谁最好,我看队长数第一,我就排个第二名吧,没意见,鼓掌。”“哦哟、哦哟,

‘伏儿’不要脸,‘伏儿’不要脸!”大家异口同声地吼叫起来。总结会,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告下一段落。

酒席开始了。散兵队喝酒是有讲究的。喝酒分四轮,第一轮是队长及班子成员挨桌敬酒,第二轮是主办方挨桌敬酒,第三轮是各桌派代表(席长)依次敬领导和主办方,第四轮才是队员之间互敬。但是,今年团年却有变化。开席之前队长就定调,“先吃菜,少喝酒,40分钟内不走动。”话音一落,助理接过话,“队长英明,先吃菜就

是为了多喝酒,我先来敬我们永远正确的队长一杯。”一仰脖子,一杯拿下。队长只好就范,也是一仰脖子,一杯拿下。“好!好!好!”大家欢呼。此头一开,喝酒的规矩全破了,队长英明神武的决策,就被助理这样活生生地给撕裂了。

喝酒的高潮,是美女上场。在这以前的八九年间,散兵队是清一色的男性。后来,先是教练培养了一个女弟子,然后是“猛男”涛哥多年的努力发展了一个女队员。你还别说,这两位女队员还是一等一的大美女,在整个乐山上万人的游泳大军中,堪称“泳军之花”。这不,教练佘天带着他的女弟子敬酒来了,一个个立马站起身来,仰起脖子,一口喝下。美女“微蓝”的上场,那气氛才叫高昂。“微蓝”,90后,身高一米七,皮肤白净而红润,眼睛水汪而明亮,长发飘逸、气质优雅。游泳是水中皇后,岸上是人中娇娘。酒杯一端,“各位大哥,小妹敬大家,喝!”一仰脖子,半杯没了。“倒上、倒上”,第二杯又没了。那喝酒的气势吓傻众人,喝酒的姿势也迷住众人。

“呀、嗦、啦、吔……”,“教授”、“小宋”、“温师”、“伏儿”深情合唱的彝族敬酒歌,拉开了歌唱表演序幕。“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书记刘”也扯开嗓子欢唱起来,“团长”、“政委”、“参谋长”,一声周华健的

《朋友》将全场所有人的音乐细胞全部调动起来,大家高举杯,一起唱:“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干杯!”“干杯!”“干杯!”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回荡在夜空,铭刻于脑海,留存于心中。

团 年叶华安

每当腊月到来临近春节,某种剪不断的情愫也自然而然地滋生,待我慢慢咀嚼,好生反刍“年”味。年味是什么?是天南海北的游子铩羽而归抑或衣锦还乡?还是浓浓的年夜饭和斟满的琼浆玉液?抑或是震耳欲聋的鞭炮与烟花齐天共舞?

记得幼年的农历大年初一,妈妈说“新年伊始,要开个好头”,而我却不知不觉睡到了“日上三竿”,于是妈妈就拿来鸡毛掸子,口口声声“要给我封印”,结果屁股右边被打红肿了,到现在依然记恨母亲的“封印”二字。现在才知道,“封印”的确切含义是“封侯挂印”之意,想想母亲的狠心也是迫不得已之后的良苦用心。之后,母亲在新年来临之际一改对我的严肃常态,我也淡然释怀。

依稀还记得,农历正月初五,山村院坝便响起锣鼓声,本地的牛儿灯开始出动。农村的牛儿灯用撮箕做头,竹篾扎角,以清布和麻布作牛身,墨染麻丝作牛尾。而此时,我就坐在那头牛上面,神情恍惚地看着前面的民间歌手用高亢而悠长的声音,将恭贺新禧、祝愿平安等词语引入歌中,调声幺幺,亲切悦耳。而作为主人的父母捧上一包烟,然后歌手高唱谢词。原来那年我读书患上神经衰弱,父母用此种办法为我驱魔避邪,牛儿灯的“隐晦”至今让我心有余悸。不过这以后倒“病去如抽丝”。对父母的爱,由此刻骨铭心。

随着年岁的增长,过年的氛围逐渐地热闹和喧嚣起来。记得几年前,我们一家人在屋顶看烟花。四面八方的烟花将整座城市变成欢乐的海洋,也将我们的视线紧紧包围。五彩斑斓的烟花照亮了我的脸庞,我和儿子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烟花筒,烟花飞向天空直冲云霄。一整夜的烟花,让城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城”。等我们悄然睡去,梦中还是五彩斑斓的烟花。我仿佛返璞归真,回到了人生的第二次童年。

至于年夜饭,我一直主张“和为贵”“慢为上”。以往总是幼稚地认为吃年夜饭就是“海吃海喝”,不醉不罢休。但是,吃到八九点,就有些醉意朦胧了,哪还有精气神关注“春晚”?倒是父母是

“春晚”的铁杆粉丝,不看“春晚”就等于没有过年。后来我慢慢明白:过年的意义本不是铁板钉钉,一个有着“除夕”情节的人一定是对生活按部就班而又随遇而安的人。那么,有舍才有得,年味的浓淡,就好比那众星捧月的“妙龄女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只是在不刻意的情况下,找到与自己相符的“年味”,

“众口难调”才不可能总是被那些民俗专家一语成谶。

咀嚼年味,或曰品味年味,有一个年龄段,也有一个磨合期,更需要包容宽和的心态!

又到咀嚼“年”味时陈亮

特别特别推荐推荐

往事往事如烟如烟

欢迎乐山本土作者赐稿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川北,群山连绵,时常干旱。这儿的乡民,大多清苦。已经75岁的父亲,背驼得像一把弓,还舍不得放弃土地。因为,只有土地,才会有鲜活的八宝粥。

一 播种他时常夸他的孙儿有出息,在城

里教高中,当班主任不说,还教8个班的政治。在赶场时,在种地时,在放鸭时……他总爱显摆,说孙儿是他一手带大的,是吃了他做的八宝粥长大的,吃了八宝粥,越变越聪明。我们知道,父亲尽管很忙,可是他经常熬粥,给曾经为留守儿童、身体瘦弱得像豆芽的孙儿吃,这样开胃健脾,对身体大有好处。

还记得,我当初在省城为他带回的几罐八宝粥,他舍不得吃,全留给了他的孙儿,孙儿是他的骄傲哦!

可是孙儿并不“领情”。工作后时常劝说爷爷不要种地了,还藏了他的锄头,可是他就是不听。因为他爱着土地,爱着八宝粥。他每年在别人撂荒的地里种上黑豆、红豆、黄豆、花生等作物,作为八宝粥的食材。这些食材,全是绿色食品,不打药,自然长成。

为了侍弄这些作物,他从山上摔下来过三四次,有一次还摔得头破血流,在床上整整躺了十多天。

丢下教书、回家照看他的孙儿十

分生气,威胁着说,下次再种,就把作物全扯掉。可是他不听,照种不误,我们这些子孙,只好顺其自然了。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是5月底,打电话回去,他正在地里种花生,废寝忘食。这些天,他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过,才肯打着手电筒回家,山高路陡,泥泞遍地,一个疾病缠身的老人,是多么的艰难呀!

可他是乐意的,幸福的,每年都想多种点,让打工回家的子女带些走。2014年春节,我就带走了20多斤花生米、10多斤豆类,这是父亲赠送的最心爱的礼物。

受父亲的影响,我喜欢做,也喜欢吃八宝粥,每周的周末从未间断,花生、豆类就是八宝中扛了大梁的“宝贝”呢!可以说,这些香味十足的果实,从播种开始,未尝不是在播种美丽,播种幸福!

二 痴爱父亲的生活,就是一部粥的记录

史。他想写一本书,记录他的一生,可惜他识字很少,错字连篇,在写了两三百字后,再也写不下去了。他曾经神秘地对我说过两次,意思很明显,想叫我帮忙,我充耳不闻,只是笑笑,并不表态,父亲十分失望,不得不放弃这

“非分之想”了。他从小到大每天吃粥,过得苦时,

粥里照得出人影,油菜叶、红苕叶、玉米粉、小麦粉……各类杂粮掺杂,菜叶是主打,吃得想吐清水,更可怕的是,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得忍饥挨饿。

可以说,在我心中,父亲的“粥故事”,似乎是一部流水帐,平淡,清苦,日复一日。没有特色可言,写出来给谁看呢?

何况,我的脑海中,至今对那些苦粥记忆残存,充满厌恶。我在大约三四岁时吃过糠粥、糠饼,真的难以下咽,更难以排泄,蹲在厕所里,憋得面红耳赤,却拉不出来。为此十分苦恼。这是我至今特别喜欢吃八宝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不愿帮父亲写书的“苦衷”。那些不忍回味的情节,对父亲来说,对我来说,回忆得过多,或写得过多,都是一种精神折磨。

我更清楚,在很多地方,有一个笑话一直在流传:说是有些人坐在飞机上,打川北上空飞过,都能听到下面的老百姓喝粥的声音,喝得哗啦啦响。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川北人明确无误地爱喝粥,一年四季,几乎每天如此。只不过食材各不一样,时有变化。红薯、包谷、豆类、菜叶……种类繁多,举不胜举,粥,可以折射出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和生死荣辱。恨到极致,就是爱到极限,这就是我对八宝粥满腔痴爱的原因。 (上)

父子俩的八宝粥李晨亮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责编/黄巧娣 编辑/张力 美编/曾晓华 校对/刘晓立 教育 07

三江都市报讯(徐小宣 摄影报道)为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近日,乐山市徐家扁小学以雄鹰青训队社团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足球氛围,打造足球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活动中,该校邀请专业足球队员闵俊麟到校现场指导并培训雄鹰青训队全体小队员。在现场,只见闵俊麟表演绕球、停球、颠球等精彩动作,犹如一名魔术师;观众席上的孩子们屏息凝视,童心随足球跳跃。随后小队员们向闵俊麟学习基本动作,大家专注而快乐,还轮番上阵同来宾以及教练开展“对抗赛”,场上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培训结束后,闵俊麟对徐小学生顽强的精神、出色的表现给予赞扬,并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让小小足球实现人生的远大梦想。

足球是一种运动,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接下来该校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让更多学生了解足球知识、参与足球运动、掌握足球技能,让快乐足球幸福徐小的孩子们。

乐山市徐家扁小学:快乐足球 幸福校园

三江都市报讯(苟志军 童语舒)近日,乐山一中召开了2016至2107学年度上期高2019届班级总结大会。该校各班班长、学生会干部及政教处、年级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大会上,各班班长作了发言,大家对本班常规管理和表现进行了总结;年级学生分会主席曾于洲同学深刻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同时参会人员对班级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困惑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最后,该校相关负责人从常规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导大家思考如何让同学们做好自主管理工作,并要求大家不断增强年级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推动年级、学校及个人更好的发展。

本次会议,促进了年级管理组与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和融合,对今后班级管理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乐山一中:召开高2019届班级总结大会

三江都市报讯(附小宣)日前,乐师附小三(2)班的师生及家长共同参加了全国第五期“百班千人”读写班级活动,通过报名选拔后,孩子们迫切希望参与其中,恰逢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阅读便成为班级的热门话题。

活动中,该班家委会建立了班级阅读微信群,集体为孩子们订购阅读书目《忠犬八公》、制作阅读卡……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坚持每天的亲子阅读,让“书香”萦绕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

在每天的阅读活动中,挑灯夜读的照片让孩子们受到同伴的鼓励,父母温暖的陪伴促进了亲情;每一次的答疑解惑加深了孩子们对书本的理解,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而“微信百班联盟机器人转播”的导读方式则让孩子们发出“书原来可以这样读”的感慨。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孩子们很喜欢《忠犬八公》这本书,读完一遍还去读第二遍,大家写下对某个句子的独特理解,对某个章节的感想,有的孩子还流下感动的泪水……

“百班千人”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养成了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也将促进孩子们学会用心灵感受美好,学会享受阅读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品格。

乐师附小:书香满班级 阅读伴成长

乐山小学生“玩转”VEXIQ机器人从自行设计机器人到制作

机器人,再到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参赛过程中机器人既能自动程序控制,又能通过遥控器控制,还得能根据竞赛规则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复杂,还瞬间让人觉得有些“高大上”?如果告诉你小学生也能做这些事,你会信吗?

前不久,乐山市外国语小学学生参加了在广东珠海航展馆举行的第十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该校两支机器人队伍共计11人参加了VEXIQ项目比赛,经过8场激烈的比赛,最终凭借独特的设计、娴熟的操作技术,斩获第十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银奖与最佳设计奖。本期,三江都市报记者走近2支队伍的“主力”,一起来听听他们与VEXIQ机器人的那些事吧!

“工程师+操作手+编程手”他是一名“多面手”

从2015年参加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暨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时是一名“工程师”,到2016年参加第十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时是一名“操作手”,再到在

“汉城605杯”第二届乐山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是一名“编程手”,五年级A班的聂朋宇既是一名老队员,比赛经验丰富,又是一名真正的“多面手”。

聂朋宇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家便喜欢玩乐高拼砌玩具,用积木搭建出各种各样的模型,有一次发现玩机器人和玩乐高积木相似,便点燃了他学习机器人的热情。于是,三年级的聂朋宇报名参加学校机器人课程的学习,并凭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顺利成为学员。而这一学,便是3年。

在这3年中,聂朋宇尝试了多个角色。“‘工程师’的角色主要是制作机器人,一旦机器出了故障要进行调试、调整结构;‘操作手’是操控机器人,让机器人精准地根据比赛规则完成一定的任务。”聂朋

宇向记者坦言,自己最擅长的是对乐高机器人进行编程。

作为“编程能手”,肯定思维敏捷、数学成绩优秀。但谁会想到,聂朋宇竟是一个写作业“困难户”。“我不爱写作业,老是喜欢拖作业,但是玩机器人却改变了我。”聂朋宇笑着说,为了顺利地参加VEXIQ项目比赛,并做好一切备战的训练,他每次都逼自己将作业完成。

在本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他所在的2队凭借充满创意的设计获得最佳设计奖。“我非常喜欢发明创造,我也会将机器人一直玩下去。”聂朋宇说,尽管有时在拼接机器人时,搭好很多步骤,一试不行又得重新拆掉,耗费时间;编程时要不断反复估算、计算、调试,需要耐心,但这也培养了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毅力,会将这份爱好保持下去。

从兴趣入手他是一名“资深玩家”

五年级的黄凯俊既是本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参赛1队的队长,又是“主控手”和“设计员”,身材较瘦,个头较高,一谈起VEX机器人滔滔不绝。原来,尽管他在校学习

机器人课程才2年,却已是一名机器人“资深玩家”。

“二年级的那年,暑假我去了北京。在北京时我便报了当地的兴趣活动中心的机器人班。”黄凯俊告诉记者,从那时起便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基础的乐高机器人到VEX机器人,他都比在校的孩子拥有更多的基础知识。

黄凯俊机器人操控技术最好。“操作机器人要反复读比赛规则,看准位置,要认真计算时间……总之在比赛过程中,不能过于急躁。”黄凯俊说。

回忆起赛前集中训练,黄凯俊说每天午休1个半小时的训练,让大家热情满满,希望在本届锦标赛中夺冠。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因为安装电池时出现失误,因此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作为队长,黄凯俊说本次比赛和队友的团队精神让他感触最深。“在赛前辛苦的集训中,因为对机器人的操控意见发生分歧,和队友发生争执,后来经慢慢磨合,我明白了跟队友发生争执时要好好说话,不能太过固执。”

记者 张力(图片由学校提供)

三江都市报讯(陈晓英 李雪梅 摄影报道)近日,“蒲公英在飞”

工作坊、“林宾名师工作室”在夹江县外国语实验学校召开集中研习

现场会。此次研习会主题为“基于儿童自主的翻转教学研究”。

据了解,研习活动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吴正宪指导,来自“蒲公英在飞”的318位坊员老师、“林宾名师工作室”8位成员、乐山市小学数学中心教研组15位成员以及乐山师范学院师生等共500余人参加研习会。

本次研习活动历时一天半,综合体现了五个度:解读教材有深度、专家引领有高度、理解儿童有温度、志同道合有信度、永无止境有气度。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学校,静下心来,扎实课堂研究和改革,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牵手“名师”乐山500余名教师共研习

小队员们学习基本动作

比赛现场

吴正宪老师上课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