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pt - Chapter3

Transcript
Page 1: Chapter3

Chapter3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Page 2: Chapter3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outline

信用

利息与利息率

利率理论

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

Page 3: Chapter3

第一节 信用

一、信用与信用的产生 1. 信用的字面解释

2. 信用的社会学解释

3. 信用的经济学解释

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

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

以偿还为条件以偿还为条件

支付利息支付利息

Page 4: Chapter3

第一节 信用

二、信用的形式 1. 高利贷信用

2. 商业信用

3. 银行信用

4. 国家信用

5. 消费信用

6. 国际信用

Page 5: Chapter3

第一节 信用

三、信用工具

1. 信用工具的演变

2. 信用工具种类

( 1 )短期信用工具 ( 2 )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债券 ( 3 )不定期信用工具——银行券

Page 6: Chapter3

第一节 信用

四、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 促进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3. 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

4. 调节经济结构

Page 7: Chapter3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一、利息的含义及其来源 1. 利息的含义

节欲论 时差利息论 流动偏好论 马克思观点:利息是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

2. 利息来源 利息来源于剩余产品或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Page 8: Chapter3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二、利息率及其计算

1. 含义 利息率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

附表 我国现行的利率水平(2011.7)

2. 利息率的计算 利息率 = 利息额 / 借贷资金额 × 100%

利率可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利率计算可分: ( 1 )单利法 S=P ( 1+r×n )

( 2 )复利法

Page 9: Chapter3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三、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

1 、平均利润率 2 、借贷资金供求关系

3 、预期通货膨胀率 4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5 、国际收支状况

Page 10: Chapter3

利率的种类利率的种类

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四、利率的种类

附:美国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Page 11: Chapter3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五、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 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2. 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 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4. 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渠道

Page 12: Chapter3

第三节 利率理论

一、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二、 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

三、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Page 13: Chapter3

第四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

一、我国的利率体制 一国的利率体制即一国对利率管理制度总和,包

括利率政策、利率决定机制、利率变动幅度的有关规定。

目前世界各国的利率体制主要有: 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

我国的利率体制: 1949 年到 1983 年,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 1983 年,利率管制下的有限浮动利率体制。 1996 年开始,我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Page 14: Chapter3

第四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场的供求

所决定;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中央银行成为利率调节的主体。

2. 利率市场化的条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完善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法律法规的健全和中央银行有效监管是利率市场化的保证。

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顺序: 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镇;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循序渐进。

Page 15: Chapter3

本章结束,谢谢观看

Page 16: Chapter3

高利贷信用

1. 高利贷信用的产生

2. 高利贷信用的特征

3. 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4. 高利贷信用的作用

Page 17: Chapter3

商业信用

1 .含义企业间用赊账和预付方式买卖商品时提供的信用

2 .特征信用范围局限于企业;信用对象是商品资本;信用载体是商业票据 , 与产业资本运动相一致;

3 .局限性商业信用的规模有限;商业信用运动方向受到限制;商业票据流通局限在一定范围

Page 18: Chapter3

银行信用

1 .含义银行等信用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2 .特征 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

信用对象是货币资本;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3 .优越性银行信用规模大,不受运动方向的限制,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4 .信用工具银行券、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

Page 19: Chapter3

国家信用

1 .含义国家作为债务人,举债筹集资金的行为

2 .特征信用主体是国家,债务凭证流动性高,风险小

3 .信用工具国债、国库券、专项债券

Page 20: Chapter3

消费信用

1. 含义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2. 消费信用主要形式。赊销——分期付款、信用卡

消费贷款——信用贷款、抵押贷款

Page 21: Chapter3

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它本质上是资本输出的一种方式。

1. 国际商业信用——来料加工、补偿贸易

2. 国际银行信用 ( 1 )出口信贷——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 2 )进口信贷

3. 政府间信用

Page 22: Chapter3

信用工具的演变

口头信用口头信用

挂帐信用挂帐信用

书面信用书面信用

Page 23: Chapter3

短期信用工具

商业票据商业票据商业本票商业本票

商业汇票商业汇票

融通票据融通票据

银行票据银行票据银行汇票银行汇票

支票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本票

旅行支票旅行支票

信用证信用证 商业信用证商业信用证

旅行信用证旅行信用证

短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

Page 24: Chapter3

我国现行的存款利率水平

Page 25: Chapter3

美国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Page 26: Chapter3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r

LFs, LFd

LFs

LFd

Page 27: Chapter3

IS-LM 分析的利率理论

利率由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总均衡所决定。 特点:利率决定取决于储蓄供给、投资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这四个因素,并与收入水平同时决定。

LM

IS

r

Y

Page 28: Chapter3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分析金融资产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变化 。主要有以下三类理论:

1. 预期假说 : 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的关系取决于现期短期利率与预期未来

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 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债券在整个期限内各阶段短期利率的算术平均值 。

2. 市场分割理论: 借贷双方根据对资金的实际运用而选择借贷期限,这就出现相

对独立的长短期资金,使市场形成不同的利率水平。3. 流动性升水理论: 长期债券比短期债券有更大的市场风险,对放弃流动性要给予补偿,因此,长期利率应高于短期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