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工筆畫桃花扇欣賞 任率英繪畫 手動翻頁

工筆畫桃花扇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工筆畫桃花扇欣賞

任率英繪畫

手動翻頁

桃花扇故事梗概

《桃花扇》是清初孔尚任所撰的一部以南明王朝興亡為

內容的歷史悲劇,共四十齣。故事寫明末歸德書生侯方

域來南京應江南鄉試,落第不歸,寓居莫愁湖畔,參加

了反對閹黨的復社,後經畫家楊龍友的介紹,結識了秦

淮名妓李香君,兩人萌發愛情,訂婚之日,方域題詩扇

以贈香君,作為信物。

新婚次日,香君得知婚事費用皆出於閹黨餘孽阮大

鋮,其意在結納侯方域,以求開脫污名。香君義形於

色,立即下妝卻奩以還。阮為此忌恨,乘左良玉要糧餉

移兵南京時,誣方域內通左軍;為避迫害方域遂隻身逃

離南京,投奔楊州督師史可法,為之參贊軍務。

甲申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於煤山自縊,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然而偏安君臣未能發憤圖強、居然依舊醉生夢死的徵歌逐舞、並更加迫害有異議的復社文人。馬、阮等人逼迫李香君嫁給新任漕撫田仰,香君寧死不從,撞頭血染方域所贈詩扇,義母李貞麗無奈冒名代嫁。楊龍友將扇中血點繪成一樹桃花,是謂桃花扇。

馬、阮於賞心亭置酒賞雪,招京陵歌妓彈唱阮之新作<燕子箋>,香君乘機罵筵以洩憤恨。侯方域回到南京,與幾位復社領袖一併被阮捕獲入獄。清兵南下,昏君奸臣出逃,方域出獄後避難棲霞山時,與香君相遇於白雲庵,在張道士的點撥下,國破家亡的二人雙雙出家入道。

民國廾六年年七七事變,該年冬上海淪陷。配合抗日時局,為了強化愛國情操,批判投降意識,同時也為了擴大悲劇張力,戲劇家歐陽予倩將京劇《桃花扇》作了一定程度的改編。改編版《桃花扇》結尾增加了侯方域變節降清,再訪李香君於白雲庵,香君見方域剃髮留辮著清服並應舉,失望悲憤之餘,傷心撕扇而死的情節。

任率英工筆連環畫的桃花扇,基本上係以此改編的京劇桃花扇為藍本。此套工筆重彩畫曾作為大陸郵資明信片發行。

香君學戲

秦淮女子處青樓

幾多煙樹幾多愁

金粉六朝殘照裡

鳳簫象管費吟哦

留都揭帖

魏閹弄權亂朝綱

四海趨附怪張忙

何人識得閹黨面

復社中堅揭帖張

奸賊遭毆

司笾執豆諸生忙

涇渭忠奸事事詳

魚龍豈可同混雜

且看拳揎褲子襠

借戲偵戲

白門弱柳許誰攀

文酒笙歌俱等閒

惟有美人稱妙計

憑君買黛畫春山

侯李定情

暖翠樓前粉黛香

六朝風致說平康

踏青歸去春猶淺

明日重來花滿床

怒擲妝奩

趨附權奸廉恥喪

裙布釵荊窮不妨

剛烈女子重名節

風標不學世時妝

偏安南京

甲申三月豔陽時

城頭變換大王旗

雞鳴風雨荒煙道

留得數聲悲茄遲

投奔揚州

處處兵荒馬亂時

煙花四月去揚州

鼓角相聞城樓震

猶吟疾風板蕩詩

堅貞不二

石城雲氣晚風涼

秦淮依舊粉黛香

憑樓不見千帆過

李代桃僵事渺茫

血濺妝樓

不懼權奸威逼時

血濺妝樓報情痴

點點斑斑皆血染

化作桃花宮扇詩

歌舞昇平

吳王宮裡細腰舞

檀板敲醉霓裳女

殿角宮牆殘照裡

不識紫陌中原路

痛斥權奸

雪壓鍾山烹茶茗

后庭花罷陪觴咏

青樓女子知敬重

難吐杜鵑血滿胸

放火燒樓

滾滾狼煙下揚州

廾四橋邊冷月愁

胡騎踏碎金陵夢

民燒灰盡馬阮樓

留落棲霞

青燈暮鼓暫棲身

疏簾難卷相思情

烽火家書無寄處

夜夜夢醒是孤家

久盼郎歸

鐵鞋踏破三千里

輾轉流離十洲外

尋尋覓覓盼團圓

燈火闌珊故人在

香君撕扇

定情信物不定情

侯郎無義已事清

偏憐桃花為血染

化作煙波吊香魂

任率英簡介(1911-1989)

任率英字敬表河北束鹿人,早歲曾接受香港、上海與北京的繪畫函授,1937年到北京,曾隨吳一舸學習國畫,翌年拜著名人物畫家徐燕孫為師。四十年代加盟中國畫學研究會。1950年成為人民美術出版社專職畫家,長期從事年畫、連環畫的創作。曾受聘于北京藝術學院教授國畫。

任率英的年畫及國畫創作,多以歷史、神話、小說、戲曲及詩詞為題材。繪畫風格遠學唐宋,近學明清,對待傳統文化、民間藝術、現代繪畫能兼收並蓄。技法上他長於工筆重彩,所畫人物造型準確,形象秀美,構圖嚴謹而富於變化,善於刻畫不同類型人物的形貌神色和性格特徵。一生創作<桃花扇>、<昭君出塞>、<劈山救母>等連環畫及年畫作品數十部,曾榮獲大陸年畫創作二等獎與連環畫創作榮譽獎。

網絡資源、與君分享

湘野愚翁整理

2011年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