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服務之國安問題 林盈達特聘教授, IEEE Fellow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 4-26-2014 1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服務之國安問題

林盈達特聘教授, IEEE Fellow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

4-26-2014

1

Page 2: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2

Areas of research interests

Deep Packet Inspection

Attack, virus, spam, porno, P2P

Software, algorithm, hardware, SoC

Real traffic, beta site, botnet

Internet security and Qo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st technologies of switch, router, WLAN, security, VoIP, 4G/LTE and embedded systems

Pub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9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50

IETF Internet Draft: 1

Industrial articles: 153

Textbooks: 3 (Ying-Dar Lin, Ren-Hung Hwang, Fred Baker, Computer Networks: An Open Source Approach, McGraw-Hill, Feb 2011)

Patents: 26

Tech transfers: 8

Well-cited paper: Multihop Cellular: A New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FOCOM 2000, YD Lin and YC Hsu; #citations: 600; standardized into IEEE 802.11s, Bluetooth, WiMAX, and LTE

B.S., NTU-CSIE, 1988; Ph.D., UCLA-CS, 1993

Professor (1999~)/Associate Professor (1993~1999), NCTU-CS; IEEE Fellow (2013)

Founder and Director, III-NCTU Embedded Benchmarking Lab (EBL; www.ebl.org.tw), 2011~

Founder and Director, NCTU Network Benchmarking Lab(NBL; www.nbl.org.tw), 2002~

Editorial Boards: IEEE Wireless Comm. (2013~),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11~), IEEE Computer (2012~), IEEE Network (2011~),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 Network Testing Series (2010~),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0~),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10~), Computer Networks (2010~) ,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 (2008~), 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11/2011~)

Special Issues: Open Source for Networking, IEEE Network, Mar 2014; Mobile Application Security, IEEE Computer, Mar 2014; Multi-Hop Cellular,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ct 2014; Deep Packet Inspection, IEEE JSAC, Q4 2014; Traffic Forensics, IEEE Systems Journal, early 2015.

CEO, Telecom Technology Center (www.ttc.org.tw), 7/2010~5/2011

Director, Computer and Network Center, NCTU, 2007~2010

Consultant, ICL/ITRI, 2002~2010

Visiting Scholar, Cisco, San Jose, 7/2007-7/2008

Director, Institute of Network Engineering, NCTU, 2005~2007

Co-Founder, L7 Networks Inc. (www.L7.com.tw), 2002

Brief Biography

Page 3: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大綱

• 開放資通訊服務之範圍– 二類電信特殊業務:存取、轉接與數據交換– 電腦與相關服務

• 衍生之資安與國安問題– 資安:個資、機密– 國安:政治監聽

• NCC與經濟部回應– 文字遊戲– 三管五卡

• 其他回應– 中華電信機密評估、國安單位機密評估、資通訊主管– 網路連署

• 美國、日本、歐盟的作法– 設備設限、服務境外

• 服貿其他問題3

Page 4: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開放資通訊服務之範圍

• 二類電信特殊業務:存取、轉接與數據交換

–一類電信 vs. 二類電信

–特殊業務 vs. 一般業務

–數據交換交換中心、機房外包、委外管理

• 電腦與相關服務

–資通訊系統之銷售、開發、維護

–政府、銀行、醫院之資訊系統:外包與轉包

4

Page 5: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衍生之資安與國安問題

• 資安:個資、機密

–資訊系統外包與轉包

–網路監控網路封殺

• 國安:政治監聽、市場利誘

–政治人物 vs. 一般大眾

• 威脅交代任務

–利誘廠商推動更開放

• 福建全中國

5

Page 6: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NCC與經濟部回應• 文字遊戲

– 封閉網路:網路通透性(connectivity)!– 特殊業務/企業用戶 vs. 一般業務/一般用戶:

• 企業用戶招殃、企業用戶含電信業者(服務一般用戶)

– 過時技術:文件之例子老舊但技術與時俱進!• X.25、frame relay等含MPLS!

– 二類不影響一類:共同數據骨幹網路!– 中資在他國設點:只能連回中國之國際電信服務!– 電信機房 vs. 電腦機房:共通!– WTO開放精神:原則、雙方協議

• 未來更開放:一類電信!?

• 三管五卡– 50%以下:交通部占中華電信30%股權仍具絕對掌控力!

• 中資成為local公司投資與併購

– 中方人員不入機房:遠端設定、中幹/台工如何管!– 資安為現有問題:問題規模與系統化! (1% 80%)– 找被管單位背書:非自由意志! 6

Page 7: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其他回應

• 中華電信機密評估– 有資安國安問題

• 國安單位機密評估– 有資安國安問題

• 資通訊主管– 被強迫去背書

• 網路連署– 超過550位學者與專家 (257位電機資訊領域學者,106位其他領域學

者,195位網通產業界專家,連署網站: tiny.cc/noict)• 長期擔任政府與法人產業顧問、管過電信機房、新創過公司、與業界合作

密切或擔任經濟部與NCC技術諮詢的學者• 任職Google、Amazon、Yahoo、IBM、Intel、Microsoft、趨勢科技(防毒軟體

大廠)、APNIC、美國FCC(即美國之NCC)、美商高通(Qualcomm)、美商思科(Cisco)、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聯發科、瑞昱、聯詠、奇景光電、宏達電、華碩、宏碁、友訊、中華電信、工研院、資策會等業界專家

– 哈佛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孔祥重 (中研院院士, 擔任經濟部與國科會產業發展顧問超過十年):不希望台灣網路環境變成跟中國一樣!

– 台大副校長陳良基(電機系特聘教授, 國家實驗研究院前院長):絕不是某些人講的20年前的老技術

7

Page 8: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美國、日本、歐盟的作法

• 設備設限

–國安審查

–韓國採購華為電信設備美國阻止使用

• 服務境外

–只能連回中國之國際電信服務

–不能經營境內電信服務

8

Page 9: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資通訊結論 (1/2)

• 資通訊服務系統 –國家神經系統

–服貿紅線

–沒有配套後開放的空間

• 戰況

–雙方陣營實力懸殊

–官方回應打烏賊戰 (文字遊戲與三管五卡)

9

Page 10: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資通訊結論 (2/2)現代e化版的木馬屠城條款

10

Page 11: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11

Page 12: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服貿其他問題 (1/2)

• 溝通後有無要修改之條文? 公聽會只存檔?

• 巡迴座談能否有正反方?

• 談判代表為何不公佈?

• 為何其他開放項目不像電信資訊業一樣逐條回應反對意見?

• 中資以港資等名義進入台灣成立IC設計公司挖角及挖技術,為何不查資金來源?

–兆元人民幣扶植中國IC產業

12

Page 13: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服貿其他問題 (2/2)• 簽署條件不對等!• Z>B,Z少數企業拿走!• 先服貿再貨貿次序不對!• 先簽中國再簽美日歐次序不對!• 貧富差距會再擴大!• 房價會繼續上漲!• 實質薪資繼續下滑!• 銀行體系被中資掌握!• 專業人才外流!• 社會文化價值會流失!• 言論出版自由扭曲!• 中國國家機器會爼擊台灣特定產業!

13

Page 14: 服貿開放資通訊之國安問題

結語

• 笨蛋! 問題不在開放而在產業升級!

• 要開放也是先跟美日再跟中國!

• 先走進中國就走不到全世界!

14